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正確看待中西文化碰撞

如何正確看待中西文化碰撞

發布時間:2023-03-18 01:50:54

㈠ 試論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之異同

試論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之異同

論文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強和國際各領域合作的深化,正確對待我國古老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差異顯得尤為重要。國人對待西方文明由於民族歷史問題而產生崇拜或排斥等諸多心態,本文認為對待中外文明應秉持承認、尊重、學習、理解、互補、共榮的基本態度,才能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 論文關鍵詞:中外文化;異同;交流;理解 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各種文化之間既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明顯的差異,各有不同於他者的獨特之處。中國自百年前被迫開啟國門,三十多年前自主對外開放以來,關於中外文化異同的討論就一直是熱門話題。既有長期旅居海外人士乃至華裔後代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也有人類文化社會文化學者的潛心研究,深入分析,更有許多「老外」也樂此不疲,這對於我們的思考和中華文化的發展繁榮都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僅就學習和工作中的體會,對怎樣正確對待中外文化的異同尤其是「異」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承認、尊重 文化主要指某個民族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慣、生活方式、文化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等,包括顯形的和隱形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談不上合不合理的一切,在某一時期作為人們行洞衡為的潛在指南而存在。可以說有多少個民族,就有多少種獨特的文化。「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各種文化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原因。我們對中外文化要一視同仁,要承認它的客觀存在,要給予足夠的尊重。不能採取「鴕鳥」態度閉上眼睛當作不存在,也不能自我否定採取民族文化上的虛無主義態度認為外來的一切都比本土的好,更不應採取文化沙文主義,視一切外來文化為蠻夷,唯我中華文化獨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既不利人,也束縛自身的發納旅做展。 比如希伯來文化,已有至少三千年的歷史,雖然猶太民族兩千多年來散布世界各地,直到二戰後才有了以色列這個國家,但卻能保持自己的傳統,維系著民族的延續。靠的就是文化的強大力量!伊朗總統內賈德先生揚言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怎麼可能?猶太民族受到的迫害,遭受的苦難還少嗎?有文化在,這個民族就不會消亡,誰能把深入骨髓血液中的文化輕輕抹去呢? 二、學習、理解 承認了尊重了各種文化存在的客觀事實,就有必要去學習它理解它。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人類之間日益頻繁的交流,帶來了經濟、生產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化。隨著交流的增多,多種有著不同底蘊的文化交流碰撞就不可避免。我們要學習、研究、理解外國的文化,尋找中外文化的共同之處,也要尤其注意差異性。 例如,中西文化的思維方式就有很大不同,思維物化後形成的文化差異更是大相徑庭。一般來講,中國人比較重悟性,注重辯證思維,所以中國文字造詞比較注重形象;而西方人更重理性,重邏輯思維,所以英文更多考慮實用價值。同一個東西,中文叫做「明信片」,而英文直譯為「傳遞的卡片」(post card)。繪畫上,西方的油畫注重寫實,講究色彩,光線變化,透視效果,而國畫講究的是寫意,意在言外,留下更多想像空間。中國人畫一個人騎馬,周圍有紛飛的蜜蜂,表現的是「踏花歸來馬蹄香」。中國人不直言你兒子落榜了,卻說「最後一名是孫山(我),你兒又在孫山外」(名落孫山)。再有,中國的飲食文化講的是「色香味形」,而西方人偏重於營養的保證,一天攝入多少卡路里、維生素、蛋白質等。 學習、了解中外文化的差異,更要理解差異性其來有自。例如中國人說某人「像老黃牛一樣幹活」「氣壯如牛」,英文中要表達同樣意思卻是用「馬」。那是因為中國人向來鎮啟用牛來耕田種地,而早期英國人是用馬來耕作的,都是好幫手,詞語中卻不同了。這里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因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造成了差異。可以說中外文化中幾乎所有的差異都有其不同的原因,地域、人種、歷史、宗教、生產生活條件、甚至氣候、人數都會對文化的形成造成許多不同的影響。 三、互補、共榮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文化是客觀事實,文化間的差異不可避免。我們既要互相尊重理解,更要學會包容,吸取各自的長處。互相取長補短才能達到和諧相處,互利共榮。在各民族相處,各國家交往,各種文化交流中,最要不得的是傲慢與偏見。 例如在政治文化上,西方人就常犯這樣的毛病。有些西方人士一心要讓世界各國都變成和自己一樣,他們採取的是「非我族類」「黨同伐異」的政策,強制推銷自己的制度、文化、民主。比如在中東推行「大中東民主計劃」。而中東各國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民族宗教情況復雜,發展程度不一。你一概打為「異類」而代之以「民主」,而非當地人民的自主自願選擇,那麼「突變」的結果只能是混亂甚至倒退。中東和中亞鬧過「顏色革命」的一些國家反美反西方情緒高漲與此不無關系。文化上的傲慢與偏見的後遺症由此可見一斑。 傲慢與自信是兩碼事。自信是應該的,必要的。因為資本主義二百多年的成功發展而產生西方文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卻不該由此完全否定其它道路與其它文化。同理,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有近百年來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基本統一的歷程,有近幾十年的快速的巨大的發展,而更加自信是應該的更是必要的。但絕不意味我們可以傲視其它國家,看不上外國文化。自信再前進一步就是傲慢與偏見了。 中國需要中華文化的自信,中國也從不諱言自己文化中的短處。中國提倡的是相容幷蓄,取長補短。文化上的征服是不可能的。歷史上,中華文化就從來沒有被其它文化完全征服,也更沒有徵服其它文化的企圖,而是和平共處。絲綢之路,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等帶來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是互相學習吸收;鄭和下西洋也並非如哥倫布那樣去征服佔領。今後也一定會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多樣的文化並不一定意味著沖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互相包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繁榮發展才是必由之路,共贏之路。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今天正處於前所未有的中外文化全面接觸,大交流大發展的時代,也可以說是再次呈現出春秋戰國時期那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好局面。我們應該堅持中華文化的主體性,有更多的自信,有更多的文化交流的自覺,發揚中華文化歷史中互相取長補短的優良傳統,為中外文化的交流,共同繁榮發展做出我們的努力。

淺談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之異同

簡單來說有3點:
一、承認、尊重
二、學習、理解
三、互補、共榮

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說明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交流

(1)弘揚和發展中華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3)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如何對待中外文化

取消盲目自大的心態 要知道近代的科技的發展與我們無緣 我們所謂的悠久歷史也不盡是繁華

作為中國人,應該如何對待中外文化?

弘揚中國優秀民族精神
對於外來文化 取其精華 取其糟粕

怎樣看待中外文化差異

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國、法國和義大利,我們看看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異。在飲食方面,中國人很注重形式,講究「色、香、味」,所以中國烹調里,菜的樣式千變萬化,具體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講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歐洲人很講實際,在菜的花色變化上從不下什麼工夫,更講究其營養搭配和保護,注重菜的內在質量。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異。中國人吃飯每次都上很多菜,可都長得很瘦,西方人每次菜很少,但都比中國人長得結識。

如何正確對待中西文化

中國人自90年代以來,突然對過洋節很感興趣,國外的情人節、愚人節、風情節、感恩節、母親節等等,年年十分紅火,而對本國的傳統節日如寒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等卻反倒漸漸冷淡.「洋節」盛行,土節「遇冷」,過洋節究竟好不好?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鄭丹丹認為,聖誕節等洋節日的盛行發生於全球化或者西方文明在全世界滲透的背景之下,是不同文明交融的結果.過洋節往往是個體身份建構的手段.因為西方文明的強勢地位,過洋節日可能被貼上有品位、時尚、時髦等標簽.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文化霸權.
著名作家流沙河感嘆地說道,傳統節日目前處境尷尬,而洋節卻備受推崇,每逢洋節,那種喧囂讓人瞠目結舌.而每逢端午、重陽、中秋,卻相當冷清,讓人痛心疾首.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對待中外文化?

魯迅說的「有所師承」,「有所擇取」。
*** 說的「取其精華,剔除糟箔」。
對待中外文化,要堅持批判地繼承本民族的文學遺產,並接受其他民族文學影響,取人之長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革新與創造發展我國文化產業。

對待中外文化交流我們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不卑不亢,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中外文化差異?

人處在人的世界裡,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陌生、冷漠、喧囂又沒有意思,再善良的人眼裡也會透著冷漠。其實,行走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生活。所以,電影是個好東西,它經常把鏡頭鎖定其中一個人,講述關於他的故事,於是你的眼睛變得溫柔起來,順著他的感覺,一起喜怒哀樂,許多缺點、錯誤都被容忍,讓你覺得順理成章,情有可原,因為那是一個人,彷彿就是你自己。
電影就是這樣,讓人喜,亦讓人悲。而在今天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充足。電影迎合了人們的心理,所以今天電影的發展也倍受人們的關注。帶著對電影熱愛與關心,我們走進了這個課題。
回眸過去的電影發展史,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後,電影已發展到數字化時代。奧斯卡金像獎、金棕櫚獎等已成為中外電影人一生追求的目標。然而,這些獎項卻大部分被外國影人拿走,為什麼中國的影視作品很難在國際上獲獎?為什麼中國影視不被世界所接受
提出疑問:-----大片僅僅是娛樂嗎?
1、《黃河絕戀》和《泰坦尼克號》對比:這兩部影片均以一段歷史題材為背景,以愛情為主線。可是《泰坦尼克號》成為響譽全球的大片,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而《黃河絕戀》卻在奧斯卡評選中早早出局。為什麼會這樣呢?
《泰坦尼克號》成功之核心 ----征服世界人民的「思想性」! 「人性的考驗!」 ---- *** 總書記評價《泰坦尼克號》
「人性的考驗」確實是這部影片的最能牽動人心的地方。在今天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在被超 *** 的忙碌漸漸冷淡下來的情緒中,人們可以從這部影片中找到些許人心的溫暖。在欣賞完這部電影之後,令我們感動的,難道僅僅是它美麗的愛情故事嗎?不!在我們腦海里久久盤旋的鏡頭,是在生死關頭還傾心的演奏交響樂的勇敢的樂手們,是在紛亂逃亡的腳步中還努力維持序的船員們,是在危急時刻仍然沒考慮自身安危,主張先送走老人,小孩和婦女的舉動,而老人們卻安詳的躺在床上,等待著與自己忠愛的伴侶化做永恆,把逃生的機會留給更多年輕的生命……,西方中產階級價值觀今天風靡世界,它的核心便是財富觀念.這種觀念的特點是一切判斷均從財富出發。《泰坦尼克號》的主要篇幅是鄙視以財富取人的,Jack和Rose身上,影片似乎寄寓著對以財富劃分等級秩序的叛逆。一般認為,這種叛逆正是美國自由平等精神的標志。問題是叛逆不是針對財富,只是針對等級差別,而叛逆者自身最終也是為著追逐財富。譬如Jack因賭博贏取了一張船票,要到美國發財的狂喜心態頓時溢於言表。毫無疑問,jack身上的自由平等精神,是自由平等地獲取財富的精神。
《泰坦尼克號》影片的大部分構思都是在炫耀財富的魅力。豪華的遊船本身已是一種象徵:它把財富的魅力表現得很有生氣,並盡量顯示西方在二十世紀初葉所具有的因斂財有成而無法掩飾的傲慢。Jack站在船頭狂叫「我是世界之王!」後來導演卡梅隆在奧斯卡頒獎會上也如此狂囂,充分說明了西方中產階級在贏取財富方面傾盡心智的精神境界。
所謂浪漫愛情史詩盡管動人,但它可以視為這種西方財富觀念的點綴。無非是說,追逐財富本身不妨礙愛情生活的純潔,因此,也就不妨礙把財富當成愛情生活的點綴。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貫串影片始終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Rose既珍視愛情,同樣珍視「海洋之心」的財富象徵。所以許多觀眾直觀地認為,這一點已起碼說明露絲的愛情不夠純潔。
為什麼要用「海洋之心」作為貫串全片的重要道具呢?它難道對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有任何襯托的意義嗎?其實沒有「海洋之心」,Jack和Rose的浪漫愛情絲毫無損。「海洋之心」的介入,只是給這段愛情添入一種中產階級財富魅力的氛圍,讓人感覺到財富的魅力真是無處不在。它使Jack和Rose的愛情不可能完全只在三等艙里完成。華貴生活的實現,似乎才是浪漫愛情的終點。這樣的浪漫史詩,說到底是西方中產階級價值觀照耀下的青蛙王子的故事。
以財富為中心的西方中產階級價值觀,和以自然為中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是迥然不同的。中國精神認為生命的價值是天地賜予的,只要人把自己看作天地之子,合乎自然與人性地生活,就已經在「享受每一天」了。所以,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幾乎百分之百的著名中國電影,都不會去涉及財富、等級、灰姑娘或者青蛙王子那樣的課題。大概這就是中國文化精神和西方價值精神的巨大差異。
但盡管有差異,《泰坦尼克號》在中國還是取得了很酷的票房收入。不只是中國,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一樣。為什麼呢?因為它有著比愛情更能打動人心的東西,「人性的考驗!」,它有世界上最崇高的思想,以至於使世界都接受了它的思想。
3、《卧虎藏龍》和《黑暗中的舞者》對比:
這兩部影片都有很強的藝術性,且都在國際上抱獎一堆,而《卧虎藏龍》則是中國第一部獲得4項奧斯卡獎項的影片。雖然它在國際上很輝煌,但是在中國的影響卻不是很大。而《黑暗中的舞者》卻可以處處生輝,這又是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
看《黑暗中的舞者》,卻莫名地想到村上春樹的小說的標題,《挪威森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舞!舞!舞!》、從比約克那張四分五裂滲透北歐氣質的小臉上,森林,雨水,天籟,這些帶著自然的氣息彌漫過來,舞在塞爾瑪,其實只是一種白日化的想像,現實里的她,卻逐漸湮沒在黑暗中,盡管內心的明亮和希望在黑暗中閃亮,卻無法逃避悲劇命運的追隨。
《卧》在美國被宣傳為婦女解放 而不是武俠片,成為西方人了解東方文化的一個視窗,美國人被劇中的東方的文化所吸引,令人所嚮往的神秘的東方國度,不被美國人所理解的「江湖」(卻是吸引人處),其中的絢麗的武打場面,異域風情的強烈的色彩沖擊,可能還有它所宣傳的婦女解放吧,以上的種種理由使它擊敗了其他的競爭對手而勇奪4項奧斯卡大獎,成為當屆最成功的外語片。
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卧》在國外風光之後,回到國內卻反應平淡,與獲得4項奧斯卡大獎的殊榮不相對稱,這引起了我們的深思。《卧》在國內反應如此平淡是什麼原因呢?是國人不認可呢?是拍的不好呢?還是情節不吸引人呢?據我們的調查所得,《卧》給國人的印象是「太爛,不行」。也許是這類影片在國內太多了吧。西方人不了解東方的文化,《卧》即是給西方以神秘,來吸引西方人,這是《卧》在美的成功之處。
《卧》的成功是它把東方的美麗文化帶給了對東方一無所知的西方人,使他們開始了解神秘的東方,對東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致於對《卧》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喜愛。
大片真的僅僅只是娛樂嗎?
不是!這是我們在欣賞和對比完六部大片後的共同感受。
自從1895年巴黎以賣門票的方式宣告了它的誕生之日起,電影就被打上鮮明的商業烙印,以好萊塢為領軍的進口大片更是如此。屢試不爽的英雄美人題材,不惜動用核彈、艦艇、戰斗機的巨集大場面,至死不渝、纏綿動人的愛情童話,以及永遠吸引觀眾的層層懸念等娛樂要素被近乎完美地組合在一起,強烈地沖擊著觀眾的視聽。 但是,好萊塢贏得觀眾的深層次的殺手鐗卻是其寓意深刻的思想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片的「思想性」並不是直白的說教方式來體現,而是深深埋藏在故事情節和人物言行舉止當中,即以藝術性的方式來體現思想性。進口大片永遠是以娛樂為目的的,但是娛樂也永遠不會是唯一的目的。一位影評人說,「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藝術性是以娛樂性為主的進口大片所具有的共同特徵。
影評《美國麗人》
在電影進行到一半左右的地方,極度沉迷於V8攝影的男孩瑞奇給他新交的女朋友珍妮看他所拍過「最美麗的影片」。片子里是一個迎風飛舞的透明塑膠袋,貼著紅磚牆角不斷飄動,飛上、飛下,左移、右飄,伴隨著滿地枯黃的落葉,恣意飛揚。而那鏡頭就只是跟隨著塑膠袋,鎖定它曼妙的舞姿,幽雅而緩慢地飄動,一會兒好像即將要貼到地面,忽然一陣風又使它拔高飛起;螢幕畫面停留在影片上,鏡頭越來越近,配合著平淡單調的樂音,剎時之間時間彷佛也暫停了,只剩下那單純的節奏緊扣每位觀眾的內心,竟是好美好美…就這樣,才幾分鍾的光景,導演卻利用這平凡無奇的塑膠袋,交代了本片一個重要的主題:停下來,靠近點,看清楚。
這部電影首次執電影導演筒的舞台劇名導山姆曼得斯選擇用輕松詼諧的方式呈現,別具巧思、喜感十足的音樂寓於沉重的主題之中,用略帶嘲諷的口吻告訴你這樣一個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悲劇,像是一首荒謬的中年協奏曲,讓觀眾在開懷大笑之餘,也能回過頭來思考電影里隱隱傳達出的悲哀訊息。
威尼斯電影節——中國電影走進後張藝謀時代
當年張藝謀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的表現到今天來看才知道是一個奇跡——他那時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憑借《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就抱走一頭頭金獅。當然,天才畢竟是不多的。——一個好的導演是成功的關鍵。外國影院最有殺傷力的硬體動感電影起源
被譽為本世紀文化娛樂領域新一輪朝陽的動感電影,伴隨著經濟的騰飛,忽如一夜春風,被眾多有識之士引入國內娛樂業。人們也越來越多地被動感電影所帶來的不可言表的驚險、 *** 所征服。動感電影自產生以來也經歷了一個不斷推陳出新的歷程,從最初的平台式和十人座發展到如今的870放映機,渦輪式100座300平米大視域的最大規模至尊裝置「turbo tour 」系統。該系統整合諸多當今最新技術:計算機遠端控制技術、程式控制液壓運動模擬技術、高清晰度超大畫面放映技術、DTS數字音響技術、數碼3D影象製作技術等。但這種先進的硬體設施還沒有真正的走進中國。
中國影視路在何方——廣吸外國成功之經驗;相容世界優秀文化,走自己的路!
結題語:
研究性學習。這是一門與應試教育截然不同的科目,對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大有裨益。我們2004級6班的部分同學,攜著《中外影視文化對比》這個課題,站在了研究性學習這條嶄新的道路上,用雙手真切觸控素質教育這個對我們來說有新奇又令人興奮的事物。
回憶是欣慰的,而過程是艱苦的。「萬事開頭難」的現實讓我們摒棄了浮躁和不切實際的空想,從而端正態度面對研究過程中的每一項任務,每一道難題。從街頭數以萬計的問卷查到圖書管中繁雜的搜尋工作,從浩瀚的資料整理到電腦螢幕下的挑燈夜戰,在忙碌而充實的日子裡,一切工作和程式都在我們控制下順利的進行著。近一年後的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案頭豐碩的資料和成果,是學校賦予的榮譽和勉勵,是越來越多人的出謀劃策。而這些寶貴財富的獲取,憑借的不是平常針對考試的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而是自己的毅力和貨真價實的能力。
一年前的我們,就像霧里看花一樣遙望著似乎不可及的素質教育;一年後的我們,在研究性學習這條路的盡頭,已經嘗到了素質教育的甜頭:投身社會時間的拘束與畏縮,讓他們走開,在嬌生慣養中滋長的孩子氣,讓他們走開,認識事物的膚淺,妄下定論的淺薄,讓他們走開……我們用言行和實物證明了:自己不是溫室里的弱苗,不是無所作為的一代!
回顧過去,成績斐然,展望未來,前途燦爛。面對眼前的榮譽和光環,我們不會驕傲,更沒有理由止步不前。在以後的日子中,還有更多值得我們放開手腳,動手創作的園地。回首看看,豐收的土地,彈掉衣上的一路征塵,我們還要再上路!

㈡ 在中西方文化交融與碰撞、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從前時代繼承和保留下來、存在於生產關系和上深建築中的部分或全部因素。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內容十分豐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教育、史學、哲學、道德、宗教等 理論和思想方面,在安邦治國、品德修養、成就事業等 實踐方面,都給我們留下了富貴的遺產。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是:一是分析和評價;二是批判繼承;三是使現代化。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評價傳統文化。首先,我們應當看到,中國傳統文化是建立在封建的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的基礎之上的,是對它們的反映和表現。其次,我們應該看到,傳統文化的許多基本觀念、基本思想,本身具有兩重性。要歷史地辯證地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性質、特點和作用。最後,對傳統文化的評價,要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出發、判斷什麼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什麼是糟粕,真正發掘出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清除其中的垃圾。
文化的批判繼承,是文化發展中的常規。離開批判繼承就談不上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在社會發展的轉變關頭,在變革的時代,這個問題就顯得特別引人注意。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科學地繼承民族文化遺產是培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強精神的前提和基礎,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源頭和沃土。必須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民族文化,又必須在創新中確立和發展我們民族精神民族傳統。就總體而言,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不能割斷,文化史也無法割斷。在要不要批判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上,有的人主張採取歷史虛無主義態度,用一把火饒光,說「中國傳統文化早該後繼無人」;有的人主張民族虛無主義,徹底否定傳統文化;也還有的人對傳統文化採取毫玩批判地收兼收並蓄、食古不化的態度,提倡所謂「國粹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與「國粹主義」形成了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左、右兩個極端。事實上,不管是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還是「國粹主義」都不是對待傳統文化應有的態度。傳統文化之所以可批判繼承,根本源因就在於它是一種社會意識,有相對獨立性。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論會中的文化不都是剝削階級文化,傳統文化中包括了剝削階級的文化,又不等同於剝剝削階級文化。事實上,傳統文化中除了剝削階級文化,還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充滿革命、科學、民主精神的勞動群眾文化,人民大眾文化。在階級社會中,還存在著作為社會成員的各階級共同創造和流傳的反映共同利益的文化,如環保意識,公共交通和秩序等。社會主義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的文化傳統當然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即使剝削階級的文化,也有不同時期的區別。當這個階級作為新興的革命階級出現在歷史舞台上時,其文化也有不少體現人民性的成分可以搦批判繼承。階級斗爭的復雜性使剝削陣營里分化出一些開明派士,自覺不自覺地站在人民的一邊總結和反映人民願望的文化。作為剝削階級文化主幹的儒家文化,也有正統的矛盾斗爭,在不同時期作用也不同。只要做好批判繼承,就可以為社會土土主義服務。
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問題是對傳統文化批判繼承問題的進一步深化。即進一步解決怎樣從普遍到特殊的問題。這個問題有它特殊的意義。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不是指整個傳統文化 的現代化,而是指怎樣把傳統文化中那些具有普遍意義的東西轉化成具有現代內容的東西。首先,要准確地理解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關系的實質。發掘傳統文化的優秀遺產。要把眼光放得開闊、長遠。要著力於發掘傳統文化中帶有民主和科學因素的遺產。要站在現代化的高度,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傳統中的合理因素加以加工、改造、冶煉、重鑄、創新,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廣泛吸收先進的外來文化,如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等,古為今用。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和發展適應社會市場經濟和時代要求的新文化,才能使中華民族的現代化能植根於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中,根深蒂固、枝繁葉茂。

㈢ 中西方文化碰撞時我們該如何選擇

深入社會,感受碰撞----談 「中西方文化在僑鄉的碰撞」的研究體會假如你們回家跟阿公比出兩個手指頭(成功的標志), 他們會有什麼反映?如果你的小堂妹或小堂弟過生日,他/她選擇吃蛋糕還是面線呢?僑鄉人結婚時穿中國式的服裝還是西方的婚紗呢? 僑鄉人喜歡聽外國歌曲還是中國歌曲?生活在信息時代,生活在對外開放的僑鄉,到處都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也許很多人司空見慣,但做為僑鄉人,做為外語學習者,我們認為我們有必要去去體會、探究、去思考。有利與於我們更好的學習英語這門外語,有利於我們了解社會,了解家鄉,關注社會問題,關注社會發展,這有利於擴大我們的知識面,提高我們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素質。因此我們不只心動,而且立即行動。我們從婚紗店到音像店,從圖書館到書店, 從生活到網路…我們采訪了各種行業的人,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我們付出了許多心血, 但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首先, 我們發現當中西方文化在僑鄉的碰撞後,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完全能有機的結合。在婚紗店我們看到僑鄉的設計師們把國外的婚紗和中國人所喜愛的紅色完美地結合起來,同時非常受到僑鄉新娘的歡迎。在飲食方面,我們發現人們除了喜歡西餐廳的氣氛和漢堡的美味,也喜歡中西結合的「雞飯」。許多快餐店既有中餐也有西餐,這種快餐店尤其受到僑鄉人的歡迎。在音像店, 外國片子、外來音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昧,一些英語歌曲,或中西風格結合的歌曲的市場越來越大,尤其受年輕人和學生的歡迎。 在飲食方面,我們發現人們除了喜歡西餐廳的氣氛和漢堡的美味,也喜歡中西結合的「雞飯」。第二、我們發現當中西方文化在僑鄉的碰撞後,僑鄉人很快地吸取外來的精華,充實和豐富自己,使僑鄉文化更富有生氣。僑鄉人除了烘烘活活地過春節,也不忘聖誕節給朋友捎去祝福; 僑鄉人除了過中國的七七情人節, 也不錯過西方浪漫情人節;僑鄉人除了堅持端午節的包粽子、賽龍舟,也開始在五月母親節給僑鄉母親們送上一份禮物和深深的問候。第三、我們發現當中西方文化在僑鄉的碰撞後,僑鄉人的英語知識不斷增長、生活語言不斷豐富。許多阿公阿媽都懂得「OK」, 「Thank you」和「Bye- bye」等英語的意思, 生活中人們廣泛地使用「小case」, 「好cool」「愛show」等中西結合的詞。這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當然,我們也發現在西方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下,我們僑鄉許多傳統文化正面臨危機。阿公阿媽都說看高甲戲的人越來越少,許多高甲戲面臨著解散的命運。我們也了解到在高甲戲還是有人為這僑鄉獨特的文化的生存,正努力奮斗著。在深入社會、感受碰撞的活動中,我們發現我們學了許多課本里所沒有的知識,我們發現我們成長了許多。一、我們學會人與人更好地交流的方法,增加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在采訪和問卷中盡管多次碰壁,但我們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下一次的成功打好基礎。我們了解社會,把自己學過的知識用於實踐中,更促進我們學好課內外有關知識二、我們在活動中體會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我們確定研究調查的任務後,就僑鄉的中西方文化在肢體語言、飲食文化、服裝文化、音像文化等方面的沖擊和碰撞,各自進行多渠道的調查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讓我們的同學在網路環境下,自主性地探究:利用網路,收集大量圖片、文本等材料,然後集中,在討論與溝通中進行信息的分析和處理。 三、在活動我們覺得我們增強了跨文化意識,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質。我們更好地了解社會,關注社會問題,關注社會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他們也擴大知識面,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質當然,我們的活動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我們問卷時遭到不解和誤會;采訪時問題不夠精練或問及店主不想回答的問題;同學之間有時合作不很和諧。但是,我們都能正視問題、反思總結。我們成員之間有一個共同的約定,下次誰生日時,中午請吃面,晚上請吃蛋糕!

㈣ 求關於中西方文化碰撞帶來的後果!稍微長一點的論述!急求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語境下人們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會產生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化全球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文化全球化也給我國民族文化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如發達國家強勢文化的滲透、中西價值觀的碰撞、網路傳播和英語全球化的影響。我們要抓住機遇,迎對挑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實現我國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文化全球化;中西文化碰撞;機遇;挑戰;民族文化復興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8156(2006)01-0012-03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的內涵已經從經濟領域擴展到了文化領域,文化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增強。西方文化依仗西方發達國家在全球的經濟強勢和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發展中國家,許多源於西方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生活方式等傳入到發展中國家。我國加入WTO以後,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加深,對外交流日趨頻繁。有著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由於交際者雙方在語言習慣、文化取向、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就產生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化全球化語境下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給我國民族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我們要正確對待中西文化碰撞,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積極融入全球化的潮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實現我國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
一、文化全球化帶來了中西文化的碰撞1.語言層面的碰撞
語言是交際的媒介,文化的載體。漢英語言中有許多文化內涵豐富的詞彙,表面上似乎意義相近,但其實際聯想意義卻相差很遠。這種語言的文化內涵差異會引起交際雙方的誤解和沖突。
紅色在漢語中象徵著喜慶與成功,如/開門紅0、/紅雙喜0;紅色在漢語中還用來指革命和共產主義,如/一顆紅心0,英語中也用red(紅色)指共產主義者,但有貶義。紅色(red)在英語中可以表達生氣、憤怒的感情,如/seered0指發怒、冒火;/redflag0(紅旗)在英國是表示危險的信號,這種說法反映了西方民族的心理,從紅色聯想到暴力、危險。黃色在中國古代是尊貴的顏色,是帝王衣服的顏色,即/黃袍0。
收稿日期:2005-10-21
作者簡介:吳麗芳(1972-),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在漢語中,黃色可以來指低級庸俗、淫穢色情,如/黃色書籍0、/黃色電影0、/掃黃0等。但這些詞語中的/黃0並不等同於英語中的yellow(黃色),英語中的顏色詞blue(藍色)卻可用來指上述幾個漢語詞語中的/黃色0,如/bluefilms0(黃色電影),/bluejokes0(下流的笑話)。在中國,一些迷信的人怕看到貓頭鷹或聽到它的叫聲,認為碰上它要倒霉,/夜貓子進宅0表示厄運將至。而在西方文化中,貓頭鷹是智慧的象徵,英語中有/aswiseasanowl0(像貓頭鷹一樣聰明)的諺語。在中國古代,龍代表帝王,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權力和吉祥,如/望子成龍0/龍騰虎躍0/龍馬精神0等。在西方文化中,龍(dragon)是邪惡的象徵,在早期英語文學作品中有英雄與惡龍搏鬥的故事,惡龍噴水吐火,給人類帶來災難。可見,漢英語言中有許多表面意義相似的詞語卻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徵。
2.中西價值觀念的碰撞
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是一個文化群體的成員共同遵守的規范的價值體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際過程中會產生價值觀念的碰撞。
中國文化具有群體取向的價值觀,提倡凡事以集體、社會和國家利益為重,必要時要忽略或犧牲個人利益。與人交往時要做到/卑己尊人0;做事時要求穩,行為舉止要符合自身身份,嚴格遵循社會界定的規矩;在生活中要做到/克己守道0、循規蹈矩、安於現狀,不應鋒芒畢露。與中國文化相反,西方文化強調個人主義價值觀,西方人追求自由,崇尚平等,重視個人權利,放任個性自由發展,講求實現個人自我價值、自由進取。做事時好動求變,標新立異。
1/3
2006年3月吳麗芳 論文化全球化語境下中西文化的碰撞第1期
在中國文化中,人們非常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講究/面子0。與人交往時注重人情面子。人們有時為了面子可以委曲求全,口是心非,即使做錯了事也不敢承認。有時為了面子會/打腫臉充胖子0。與人交往講求以和為貴,即使與人意見不一致,為了保全雙方的面子,也會避免正面沖突,傾向於用含蓄、委婉的方式來解決矛盾。而在西方文化中,人們認為個人利益、個人實惠比面子更重要,個人價值應通過內在途徑獲得,無需藉助別人的評價來驗證,所以人們不特別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當情面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他們不會為了顧及別人的情面而忍氣吞聲,往往會選擇保全自己的利益。他們做錯事時敢於當面認錯,不認為認錯是沒面子的事。
在文化全球化語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交往日益頻繁,中西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在實際跨文化交際

㈤ 如何對待中西方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報告

當前,我國和西方各國日益頻繁的經濟交往使得文化沖突問題越來越突出,而此沖突已經逐漸進入到了社會和諧的「領地」中,如果我們不能採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影響勢必將越來越大,最終必將破壞我們的社會和諧,故此事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一些迫切需要認識和解決的問題從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是什麼?這一沖突如何對我國的社會和諧產生影響?怎樣才能減弱這一沖突的能量傳遞以降低其影響力,從而保證社會和諧?對於這些問題,本文將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進行探討,並嘗試提出解決的辦法。

一、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

要探討如何減緩文化沖突以保證社會和諧,就必須要探究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而要探究這一沖突的實質,就必須了解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化的實質?對於這一重要問題,前代學者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作了大量、長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稱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早對文化概念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的人。

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志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①泰勒第一次給了文化一個整體性的概念,將文化視作一個復雜的整體,強調的是作為一個 *** 概念的文化。

他認為文化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揭示了文化的傳承性特點。

文化功能學派的創始人、英國文化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則從功能的角度認識和闡釋文化,認為文化以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人體的或心靈的習慣,它們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滿足人類的需要。

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們的看法是對的,一定都是在活動著發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

在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一切構成要素都具有各種有效的功能,並處於變化和運動中。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克洪在總結了160多種具有影響的文化定義之後,對文化作出如下解釋:「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型式樣又包含隱型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認為文化體系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有顯型和隱型之分的行為模式,由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了群體的意識和行為狀況。

另一位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則對文化有著這樣的解釋:「總之,我所堅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從歷史上留下來的存在於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以符號形式表達的前後相襲的概念系統,藉此人們交流、保存和發展對生命的知識和態度。」④ 格爾茨認為文化是由人類創造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系統,人類學家的任務就是對每一種文化的各種意義進行解釋以達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從以上幾個對文化的「經典性」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出幾點相似之處: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並對人們繼續發生著影響。

第二,文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完整的人工體系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各構成要素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

第三,某一文化為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時期特定人類群體的意識狀況和行為模式,各種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義。

由此,根據以上對文化內涵的一些共同理解,並進而由這共同理解來看文化沖突,我們可以認為,文化沖突實際上就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

由於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類群體所特有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激烈的文化沖突必然導致不同人類群體之間的對抗和斗爭。

現今全球一體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頻繁接觸,然而雙方在接觸之前就有著各自長期獨立發展的文化史,都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文化體系,其構成有著很大的差異。

中國文化建立在包容著工商業等多種經濟成分的農耕經濟的基礎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環境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不用依靠對外擴張就能夠自給自足,所以文化體系幾千年來一直有著較大的內涵量和較強的內生力。

西方文化則誕生於自然資源及物質條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們臨海而居,糧食不能自給,陸地交通和交往又極其困難,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努力開拓海洋事業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商業航海貿易十分發達。

與中國農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對外擴展力較強。

由於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存在著很大差異,當二者頻繁接觸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沖突,構成要素差異小的文化體系沖突就小,構成要素差異大的則沖突大。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動下,兩種構成要素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激烈的對抗與斗爭。

二、循環作用與能量傳遞

文化是由人創造的,而人又是社會的主體,要探討文化沖突如何影響社會和諧,就必須要以人為出發點來理解文化與社會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

社會是由社會成員共同建立的有組織的群體,某一社會的所有社會成員都共同享有一種文化體系,並處於一個共同的價值體系的持續影響下,因此每一種文化都是與某一特定社會相聯系的。

實際上,人、文化與社會之間是相互循環作用的:人創造了文化,同時文化又對人產生著持續的影響;文化決定了社會存在的模式,而社會又是文化的承載者與維系者;社會是我們人類生存斗爭的單位,同時人的行為必須置於社會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沖突對社會和諧的影響正是建立在這種相互作用的基礎之上。

由於文化沖突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為一種文化運動。

社會和諧則指的是構成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均衡穩定的狀態,也就是說,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有一個比較均衡、比較穩定的關系,社會呈現出穩定有序、協調發展的態勢。

正如我們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動都伴隨著能量的產生和傳遞,能量傳遞的規律則是單向趨於平衡狀態,即能量由高到低傳遞並最終達到相同為止。

激烈的文化沖突使得構成文化系統的各種要素在摩擦、碰撞中處於劇烈的運動狀態,加上文化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循環作用,沖突產生的能量必定會傳遞給整個社會系統,從而導致社會系統穩定狀態的失衡。

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正是這種劇烈的文化運動,它不斷地沖擊著我國社會的底線和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有可能使社會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亂狀態。

激烈且長期持續的文化沖突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最終將導致社會陷入整體的危機。

我國近年來不斷攀升的離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斷擴大的吸毒人數、艾滋病感染人數等就已經敲響了警鍾。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文化產業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內驅作用,給西方各國帶來了巨額的利潤,而經濟力量又是當今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因此西方各國將會更為努力地開發更大的文化市場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因此,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而且將很可能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繼續加強。

由於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差異較大,決定了兩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僅僅依靠文化融合來減少文化沖突,實際上大多是在作無用之功。

因而減少中西方的文化沖突以保障社會和諧,更需要的是盡可能地降低由文化沖突產生的能量,使之盡可能少地傳遞到社會系統中。

由於無法控制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外部沖擊,如果要降低文化沖突的能量,就必須將我國文化系統的運動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即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相對穩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動

如前所述,文化是組織結構嚴密的整體,那麼構成文化體系的諸要素間就有著一定的組合秩序和架構關系,各要素之間按照相對穩定的方式組織和聯結起來,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

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認為文化結構有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之分:表層結構可以直接觀察到,如器物和技術;深層結構無法直接觀察到,深植於人們的頭腦之中,指揮著人們的行為,在一切文化現象的背後起著決定性作用。

也就是說,文化系統的真正決定者是深層結構即核心結構的構成要素。

這些構成要素決定了文化系統之間的異同,同時它們的穩定與否也決定了整個文化系統能否穩定。

因而,要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穩定性,就必須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構成要素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對於文化深層結構的認識,國內外文化人類學界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

例如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質的文化、社會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

精神文化針對物質文化和社會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層結構,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

克羅伯等人認為每一文化體系都由顯型部分和隱型部分組成,物態的、制度的及行為的文化是顯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態的文化則是隱型文化。

隱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傳統的思想,一是與他們有關的價值⑥。

懷特則將文化系統分為三個亞系統,即技術的系統、社會學的系統以及意識形態的系統。

他認為技術系統由物質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儀器,以及使用這些儀器的技術組成;社會學的系統由人際關系組成,這種人際關系以個人和集體的行為方式來表現;意識形態系統由思想、信仰和知識組成,它們是以清晰的言語或其他符號形式表現的。

意識形態系統是文化系統的核心,整個文化系統受到意識形態系統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文化結構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們決定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可以說,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的根本原因。

例如,中國人認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則認為人必須戰勝自然進而控制自然;中國人強調群體認同,西方人注重個體自由;中國人推崇依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循序漸進,西方人則崇尚冒險進取;中國人注重內心的修煉,西方人則強調上帝的意志。

那麼,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構成要素的穩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穩定性,如此則會表現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而輕易改變。

同時,由於文化流動是文化系統生命力的保證,各構成要素必須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

在文化核心構成要素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表層結構的文化要素必須適當地流動,以保證文化系統的活力。

這種系統內核不變,表層要素適當流動的文化流動實際上可稱為文化有限流動。

文化有限流動不同於文化一般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全面的流動,文化有限流動是部分的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由文化系統自然調節,文化有限流動則是文化系統在一定控制下調節。

相比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沖突中,文化有限流動能夠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統的穩定。

四、加強傳統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與文化有限流動密切相關,文化認同是文化有限流動的基礎,文化有限流動是文化認同的結果。

要真正實現文化有限流動,必須加強人們的文化認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社會的現代性更多地表現為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流動性,而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又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加阻隔,因此與以往相比,人們更加需要加強文化認同以提供安全基礎。

如前面所示,文化與人的存在緊密相聯,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都是文化的產物。

因而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緊密相關、不可分割。

當人們處於一種不同文化接觸、碰撞、對抗的環境中時,面對著各種不同的事實存在,會產生一種自我認同以保持自身統一的反應,如果缺乏文化認同,個體就會沒有歸屬感。

一個中國人可以和一個美國人友好相處,互相談論對方的文化,這個時候雙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同;而如果這個中國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認同,就會感覺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個美國人對等,則無論如何內心都會有焦慮,很有可能在行為選擇上出現問題,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種群體性反應,對社會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現今,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社會結構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傳統文化體系的深層結構被部分破壞,新的文化體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認,社會上出現的所謂「文化虛無」、「文化荒漠」、「文化無根」等等說法,正反映了我們文化體系核心層面的某種缺失。

再者,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下,人們大多不是立足於自己的文化來認識經濟和科技,反而是被動地依據經濟和科技力量來認識自己的文化,這種認識並不是建立在對文化本體的正確認識上,而此時西方文化挾經濟實力和先進科技之強勢與我國文化發生沖突時,再加以我國文化核心層面出現某種缺失,人們便很容易鄙棄自己的優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文化模式論的創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類文化的形成是因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這樣一些模式,區別著不同的文化,同時也塑造著各自所轄的那些個體,控制著個體的思維和行為。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維發展而來的,以儒、道兩家思想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為主流的長期形成的文化模式,兩千多年來發揮著強大的作用,規范著中國人的生活行為、道德情操與價值觀念。

所以,即使人們在崇拜各種西方文化的同時,也不可能完全忘懷傳統文化。

而今,中國經濟力量的逐漸強大,已動搖了人們認識西方文化的基礎,對西方文化的普遍認同已經逐漸受到質疑。

如,美國兩大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曾傾盡全力宣傳本土飲食文化,使得國人趨之若鶩。

而近幾年,人們開始提倡多吃中國傳統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顧客比以往明顯減少,這兩位西方快餐巨頭就都只有「入鄉隨俗」,烹制各種中國傳統食品以吸引顧客。

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餐飲業,在其他各行業也已經有了相似的情況。

由此簡單事例即可看出,國人的文化觀念已在回歸,所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實際上只是在「順水推舟」而已。

五、余論:探尋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樣貌由核心結構決定,那麼與系統內核接近的文化要素進入,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小,則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大,就很難被系統接受。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距甚大,有時表現出完全對立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這種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可以部分相互適應、補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則有著很大的難度。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如同人類的身體有著共同的某些特徵一樣,人類的文化也有著某些相同之處,只是它們隱藏在各種文化現象的背後,處於文化的深層結構中,經常是人們下意識的反應,不易察覺。

換而言之,人類文化應該有著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間實現平等對話與交流的基礎。

我們應該把握文化的整體結構,探究人類不同行為和思考方式的內在聯系,尋找到這些隱藏於文化深層結構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類學界中有相當一批學者主張文化相對主義,他們認為:任何一種人類文化,無論多麼原始或多麼復雜,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種文化,不能由主觀好惡而決定取捨,而應根據它自身的來龍去脈以研究其現象本身。

這種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現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沖突問題,更需要深入了解我們自己世代相傳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對方文化體系的立場上,通過對不同文化的積極理解、比較研究,從而真正地實現中西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

㈥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深入社會,感受碰撞

----談 「中西方文化在僑鄉的碰撞」的研究體會

假如你們回家跟阿公比出兩個手指頭(成功的標志), 他們會有什麼反映?如果你的小堂妹或小堂弟過生日,他/她選擇吃蛋糕還是面線呢?僑鄉人結婚時穿中國式的服裝還是西方的婚紗呢? 僑鄉人喜歡聽外國歌曲還是中國歌曲?

生活在信息時代,生活在對外開放的僑鄉,到處都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也許很多人司空見慣,但做為僑鄉人,做為外語學習者,我們認為我們有必要去去體會、探究、去思考。有利與於我們更好的學習英語這門外語,有利於我們了解社會,了解家鄉,關注社會問題,關注社會發展,這有利於擴大我們的知識面,提高我們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素質。因此我們不只心動,而且立即行動。

我們從婚紗店到音像店,從圖書館到書店, 從生活到網路…我們采訪了各種行業的人,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我們付出了許多心血, 但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首先, 我們發現當中西方文化在僑鄉的碰撞後,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完全能有機的結合。在婚紗店我們看到僑鄉的設計師們把國外的婚紗和中國人所喜愛的紅色完美地結合起來,同時非常受到僑鄉新娘的歡迎。在飲食方面,我們發現人們除了喜歡西餐廳的氣氛和漢堡的美味,也喜歡中西結合的「雞飯」。許多快餐店既有中餐也有西餐,這種快餐店尤其受到僑鄉人的歡迎。在音像店, 外國片子、外來音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昧,一些英語歌曲,或中西風格結合的歌曲的市場越來越大,尤其受年輕人和學生的歡迎。 在飲食方面,我們發現人們除了喜歡西餐廳的氣氛和漢堡的美味,也喜歡中西結合的「雞飯」。

第二、我們發現當中西方文化在僑鄉的碰撞後,僑鄉人很快地吸取外來的精華,充實和豐富自己,使僑鄉文化更富有生氣。僑鄉人除了烘烘活活地過春節,也不忘聖誕節給朋友捎去祝福; 僑鄉人除了過中國的七七情人節, 也不錯過西方浪漫情人節;僑鄉人除了堅持端午節的包粽子、賽龍舟,也開始在五月母親節給僑鄉母親們送上一份禮物和深深的問候。

第三、我們發現當中西方文化在僑鄉的碰撞後,僑鄉人的英語知識不斷增長、生活語言不斷豐富。許多阿公阿媽都懂得「OK」, 「Thank you」和「Bye- bye」等英語的意思, 生活中人們廣泛地使用「小case」, 「好cool」「愛show」等中西結合的詞。這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當然,我們也發現在西方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下,我們僑鄉許多傳統文化正面臨危機。阿公阿媽都說看高甲戲的人越來越少,許多高甲戲面臨著解散的命運。我們也了解到在高甲戲還是有人為這僑鄉獨特的文化的生存,正努力奮斗著。

在深入社會、感受碰撞的活動中,我們發現我們學了許多課本里所沒有的知識,我們發現我們成長了許多。

一、我們學會人與人更好地交流的方法,增加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在采訪和問卷中盡管多次碰壁,但我們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下一次的成功打好基礎。我們了解社會,把自己學過的知識用於實踐中,更促進我們學好課內外有關知識

二、我們在活動中體會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我們確定研究調查的任務後,就僑鄉的中西方文化在肢體語言、飲食文化、服裝文化、音像文化等方面的沖擊和碰撞,各自進行多渠道的調查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讓我們的同學在網路環境下,自主性地探究:利用網路,收集大量圖片、文本等材料,然後集中,在討論與溝通中進行信息的分析和處理。

三、在活動我們覺得我們增強了跨文化意識,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質。我們更好地了解社會,關注社會問題,關注社會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他們也擴大知識面,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質

當然,我們的活動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我們問卷時遭到不解和誤會;采訪時問題不夠精練或問及店主不想回答的問題;同學之間有時合作不很和諧。但是,我們都能正視問題、反思總結。我們成員之間有一個共同的約定,下次誰生日時,中午請吃面,晚上請吃蛋糕!

㈦ 如何正確對待文化差異

怎樣對待文化差異?
(1)正是由於文化差異的存在,世界文化才豐富多彩、生機勃勃。(2)對待文化差異,要加強溝通。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平等交流、互相學習。
在人文交流中,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文化差異?
在人文交流中,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

首先要認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各國應根據本國、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反對照搬外來文化,也反對全盤否定外來文化、「封閉主義」。

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文化差異短一點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選擇....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不同的文化? 10分
世界文化豐富多樣.在全球化過程中,各膽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進,呈現出多元和諧的發展局面.

面對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我們應該平等對待.我們要抱溝通的態度.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主張平等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要抱揚棄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我們自己的文化體現民族性,突出時代性.互相尊重,兼容幷包。

同時,文化差異是正常的文化現象現象,是由各國家、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等因素引起的社會習慣、價值取向等的不同。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糙粕。

我們應當具有開放的胸懷,消除差異,保持自身精神家園,正確對待不同文化。
正確對待文化差異的方法是什麼?
1、包容不同文化。

2、學習不同文化。

3、弘揚先進文化。

4、揚棄糟粕文化。
如何對待中西文化差異
人類的歷史進程,為後人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文化,也積累了有益的成功經驗和慘痛的失敗教訓,這份巨大的寶貴財富,也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資源。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拓自己的眼界,改變傳統的思維定勢,培養廣泛的興趣,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文化修養,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修養的高低,不僅關繫到個人的素質,還直接影響著個人的觀念利意識,其中既包括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同時還影響著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個人自身的文化修養,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類之所以能夠創造出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人類能夠不斷地總結自身發展的歷史,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接受慘痛的教訓。從而推進人類自身從低級向高級,社會從野蠻向文明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可以給人以智慧,給人以啟迪。

在文化進程中,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著時間的長河,此消彼長,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徵:平衡和現實主義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徵,即平衡與現實主義,也反映了民族間觀念、意識的差異。而這兩種基本的文化特徵,在具體的文化現象和文學藝術作品中,又有具體的表現形式:即中國傳統文化以穩重、平和、和諧及寫意為特色;西方傳統文化則以個性化鮮明、寫實性強為特點。

1.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平衡,以穩重、平和、和諧為特徵

追求平衡.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小形成的—種特定的觀念、農業生產受季節變化和作物生長規律的制約,需要穩定的社會秩序;農業生產隨時面臨自然災害的威脅,需要人們團結合作,建構一種穩定、和諧的人際關系;農作物生長需要的自然氣候條件,各種氣象因素:光照溫度、防水等,都需要適宜,即「無過不及」。中國的傳統武術太極功,強調剛柔並濟,古人認為天地,陰陽,晝夜,都是相對,要保持他們的平衡。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平衡發展。

孔子對「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廟」。明代理學家對「中庸」作了解釋:「中者,不偏不倚,元過不及」。即為人處世個能左、右偏激,需沿著正直的方向發展和前進。這種為人處世正直的認識,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共識,由此也養成了中華民族堅持原則,是非分明的優秀品德。

中國的傳統飲食則具有「平衡」的特點,而且多為經驗型的。在古代,人們根據自己的親身實踐,將各種食物分為溫、熱、涼、寒,四種「屬性」,又稱「四氣」,且按味道分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國傳統飲食的「平衡」,就是根據各種食物的「屬性」和「五味」,將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實現「四氣」和「五味」的「平衡」。

與之相比較,因為西方生活工作節奏快,方便快潔的就餐方式和缺什麼營養補什麼營養成為主旨,也表現了現實主義在飲食上的差別。

2. 西方傳統文化的特色:現實主義

西方民族受畜牧業生產的影響,而形成了許多特有的觀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現實主義,即注審現實。

2.1 現實主義在西方社會生活中的反映

現實主義的觀念在西方的社會生活中.是十分明顯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審視社會、處理人際關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現實作為基礎。

西方民族在消費理念上的「超前消費」,即先消費,後還貸的作法,就是從現實出發.先考慮眼前的實際需要,滿足人們對現實的需求。至於下一步的還貸,也是根據現實的需要決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現重復借貸的現象。

現實主義的觀念在西方民族及社會的文明發展史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發明,近代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的建立,基本上是歷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後裔的貢獻。

在西方國家的外交政策中,也體現了現實主......>>
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看待各國不同的文化?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首先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3)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4)各國應根據本國、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反對照搬外來文化,也反對全盤否定外來文化、「封閉主義」。
如何正確對待異國他鄉的文化差異
在國外留學生活文化差異是一種自然現象 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民族建立在自己的信仰、價值和規范體系之上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觀念。它不僅影響我們的言行舉止,也影響到我們的評價體系。無論哪一個國家裡都會存在對外國人的文化偏見。形象地說,文化是一副有色眼鏡,我們在看外國人的行為時總會用自己文化的標准去評價。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而且文化偏見的一個特點就是典型化,不管我們打交道的外國人多麼有個性,在真正了解他之前,我們總是用自己頭腦里已有的對這一文化的概念去「預見」他。

例如,法國人是很浪漫的。這是一個法國人,他一定很浪漫。而且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發現這個人的行為與我們想像的不同,我們更願意把他理解為是特殊的。如果相符,那麼就會強化對整個文化的偏見。結果往往是曲解或沖突,不能給予異文化一個正確地評價。例如只要在某些國家的媒體報道發現了個別的中國非法移民,當地人就會認為中國人都想去非法移民。這時,個人的行為變成了一個文化的代表。在這種信念的指導下,他們對中國學生的某種「看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化如同地球的引力一般,只有離地三尺我們才能感到它的存在。作為一個留學生,當我們到了與中國差異很大的文化里,我們才能體會到自己身上的文化根基。我們會變得非常敏感,對針對自己的文化偏見,特別是對當地某些人的排外心理會感到十分不爽。但並不是所有的文化偏見 都會產生排外的心理和行為。我們在國外所遇到的絕大部分當地人都是友好的。雖然他們也有偏見,但是懷有跨文化交往的願望。

在國外留學生活只要我們友好得體,都是可以成為朋友的。我們要警惕的是極端文化偏見和排外。在一些發達國家,我們會看到一些人,特別是極右分子,會把所有的外國人都看作是去他們國家揩油或搶本國人工作的。

這種種族主義的偏見和歧視根本不需說出來,只要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語調就能感受。正確區別這兩種類別是我們留學生跨文化經驗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大部分留學的國家裡,極端的排外活動並不多見,常見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不理解和反感情緒。因為飲食、起居、交往等文化習俗的不同,留學生的一些行為會讓當地人感到不解。例如一些房東不願把房子租給中國學生,因為中國人的烹調習慣會把廚房搞得非常油膩。所以我們到國外學習,首先就要學會適應。

文化適應的過程

每個初次出國留學的人都會經歷興奮、文化碰撞和習慣三個階段。根據每個人的心理素質、教育背景、年齡和語言能力的不同,這三個時期可長可短。初次出國的人剛剛踏上異國他鄉往往感到十分的興奮。其心理反應有同一個遊客,對什麼都感到好奇。這時他並沒有真正地接觸當地社會,因而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度也較高。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友好的向導,那麼蜜月期很快就會過去(有人做過計算,認為通常是兩周),隨之而來的便是失望和失落——失落在我們所不熟悉的環境中,衣食住行都要從頭學起。文化的碰撞從生活的小事開始,其影響卻是在人的心靈上。等慢慢地我們理解並習慣了所在國的行為准則,言行舉止也有意識地無意識地向當地文化靠攏,那麼我們就進入了適應期了。我們不再感覺到無所適從,對當地的生活方式不再少見多怪,也覺得自然了,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但在國外留學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磨合的時間太長勢必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文化磨合期較長,而有的人卻能很快地適應異國生活呢­這取決於諸多因素。這些因素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例如,我們對所在國文化、人情世故、風俗習慣的無知;無法擺脫自己「文化的有色眼 鏡」等。客觀的因素有年齡、語言溝通能力、地理環境等等。一般來講,出國學習的年齡越小,語言能力越強,就越容易適應......>>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差異的,至少三個方面
語文是社會的產物,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徵。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傳統,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的文化差異。語文是文化的載體,詞彙是文化信息的濃縮,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著文化的發展和變化,同時也直接反映著文化的差異。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的過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據著根深蒂固的弦統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自我貶仰的思想作為處世經典,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為行為的基本准則。「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處世要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道德觀念作為每個人的行為指南,接人待物,舉止言談要考慮溫、良、恭、儉、讓,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群體性的文化特徵,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徵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的。

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即以崇尚個人為中心,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展自己表現自我。「謙虛」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價值是忽略不計的。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出個體文化特徵,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徵崇尚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

正因為如此,中西兩種文化在對某些單詞所帶有褒貶色彩上有差異。如:ambition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雄心壯志」。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鬥」,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

我國的群體性文化,非常重視家庭親友關系,把它視為組成社會的細胞;而在西方國家,崇尚獨立自主自強自立。中國人重視傳統的君臣,父子,論資排輩,等級森嚴,而在英美國家,長輩與晚輩間地位平等,不計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處。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歷來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團圓」,自古就有「父母在,不遠游」的良言古訓;而在英美國家,18歲的子女仍住在家裡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去獨立生活。同樣,年齡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會拖累子女,他們往往要住進老人院,由社會關照。

文化的不同帶來價值觀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詞,中國人歷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老」在中文裡表達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爺爺,老先生等。「老張」,「老王」,透著尊敬和親熱,「張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國人往往以年齡大為榮。和別人談話時,年齡越大,資格越老,也就越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姜還是老的辣」。在我們看來,長者不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徵。然而,西方國家極少有人願意倚老賣老而自稱」old」。在他們看來,「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詞,是和「不合潮流」「老而無用」的含義連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更不會倚老賣老。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把年齡作為個人極為重要的隱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諱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即使願意談論自己的年齡,也要別人猜測其年齡,而此時,他們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別人恭維他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是多麼年輕。又如,英美人忌諱莫深的fat一詞,見人說fat會令人沮喪不快而且反感。說到fatmeat(肥肉)多半會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該扔掉的廢物。而中國人見了小孩子說「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對孩子的喜愛,對成年男子說fat有......>>

㈧ 中西方文化存在沖突,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關系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園藝學在英語為Horticulture),後引申為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提了出來,並表述為「文化是一種復雜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由此可見,文化的覆蓋面極為廣泛,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談的差異
在中國,對別人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是有教養、有禮貌的表現。但對西方人的健康表示關心,就不能按中國的傳統方式了。一個中國學生得知其美籍教師生病後,會關切地說「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應該到醫院看看)。」不料,這句體貼的話反而使這位教師很不高興。因為在這位教師看來,有病看醫生這種簡單的事情連小孩都知道,用不著任何人來指教。如果就某種小事給人以忠告,那顯然是對其能力的懷疑,從而大大傷害其自尊心。中國人在飯桌上的熱情好客經常被西方人誤解為不文明的行為。因西方人認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決定,用不著主人為他加菜添酒,而且飲食過量是極不體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飯後,主人不必勸他再吃。一位美國客人看到中國主人不斷地給他夾菜很不安,事後他抱怨說「主人把我當豬一樣看待。」 中國人路遇熟人時,往往會無所顧忌地說:「啊呀,老兄,你近來又發福了!」或者以關切的口吻說:「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而西方人若聽你說「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和難以作答。
二、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
1.個人榮譽感與謙虛謹慎
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後的狂喜。相反,中國文化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而是提倡謙虛。中國人反對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結果).」 這種謙虛,在西方人看來,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這種中國式的謙虛在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與無私奉獻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主要表現在:(1)自己為自己負責。在弱肉強食的社會,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斗,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3)正由於以上兩點,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的私事。
中國人的行為准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願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會被視為「多管閑事」。
三、社會關系的差異
1.平等意識與等級觀念
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無論貧富,人人都會尊重自己,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權利。同時,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國,很少人以自己顯赫的家庭背景為榮,也很少人以自己貧寒出身為恥,因為他們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國一句流行的諺語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當總統。」(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國雖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傳統的君臣、父子等級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仍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與四代同堂
美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簡單: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稱之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結婚,就得搬出去住,經濟上也必須獨立。父母不再有義務資助子女。這種做法給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並培養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時也疏遠了親屬之間的關系。 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這樣的家庭中,老人幫助照看小孩,兒孫們長大後幫助扶養老人,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密切了親情關系。然而,這種生活方式不利於培養年青人的獨立能力。
四、社會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過飯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兒啊)?」他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氣很好,不是么)?」對於別人的贊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並有一套謙虛之詞,像「慚愧」、「哪裡」、「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 you(謝謝)」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並連聲稱好。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Please(請隨便用)!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慢走!」「小心點!」「再見,走好啊!」「你們進去吧!」「請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說:「Bye bye(再見)!」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見)!」 「Good night(晚安)!」
五、社會習俗的差異——對女性的態度
美國婦女和中國婦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國婦女卻有幸能享受許多傳統的騎士習俗,尊重婦女的禮節在美國社會隨處可見:男士為女士開門;扶女士下車;在馬路上,男士走外側,女士走內側,以給女士提供保護;女士進餐廳時,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為女士拉開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後,請她就坐。 中國社會對女性的照顧和禮節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專家注意到:漢字中帶「女」字旁的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貶義,如「妖、奸、奴、妒」等。
六、結語
綜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表現在許多方面,但簡單加以概括其實並不復雜:反映到思維方式上是抽象和具體的差別,反映到生活態度上則似乎可以理解為西方人更加實用,中國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著很多的差異,也存在著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習俗也產生了很多笑話。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點就是這些都是人類的文化發展歷程,這些文化的差異不能說誰優誰劣,這是客觀形成的,它們的存在必將引起人類文化的繼續發展,在當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國家都不可能丟掉或擺脫自己的傳統文化。因此,來自外部的強加或內部的叛離,都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讓我們共同來維護各種文化的發展,維護國家的安定,東西方的文化互相促進,互相學習,這樣,人類的文化歷程會走得更好。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

㈨ 如何正確對待中西文化問題,結合五四新文化運動史實

一、現代化意識的曲折顯現—— 從「中體西用」到「西化」、「中西互補」 現代化並不是一個單向的歷史過程,而是近代西方的沖擊與東方國家內部回應兩者相結合的一個錯綜復雜過程。對於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的東方國家來說,自強圖存的第一個回應是強烈的民族主義的,它的具體措施就是模仿西方的先進技藝。對於像中國這樣一個悠久的東亞文明傳播中心來說,西方沖擊在傳統知識分子思想中激起的最大反響是文化回應,即東西兩種不同文化體系的沖突,這就是關於東西文化觀的論戰的由來。 從自強運動(即洋務運動)到「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化運動的初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居於領導地位的士大夫階層應付「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的最早的現代化口號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從哲學上來看,這種兩分法可能是謬誤的,但中體西用論的基本精神是以西學來補中學之不足,承認中學不是完美無缺而有可補之處,這畢竟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思想界的一個進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統治階級包括它的知識精英從御夷圖強到變法圖強,都是一種「防禦性現代化」,其中心思想都是突出一個「保」字——保種、保教、保國、保民。在「保」的前提下進行「變」,就是在中國的舊「體」的框架內引進西方的器用。這種現代化模式在世界上也是有而且獲得成功的,那就是東鄰日本在「尊王攘夷」、「和魂洋才」的口號下進行的明治維新。中國的維新運動就是學日本的維新而來。日本的成功並不是丟棄自己東方文化而全力推行「西化」,而是在發揚狂熱的「神國主義」保持自己的國本的條件下,急速建設「軍國主義的工業制度」,建立了一個可與西方匹敵的准現代國家,通過侵略戰爭贏得世界聲譽。「日本精神加西方知識」的畸形現代化打敗了「中體西用」的現代化,固然證明中國現代化的失敗,但如果把失敗完全歸之於中體西用論的失誤,那就把復雜的歷史過於簡單化了。 「西化」論的主流思潮並非「全盤西化」 維新運動失敗之後,社會進化論的輸入為革新志士提供了新的思想武裝,於是激進的革命派提出種族革命的理論(孫中山、章炳麟等),維新派思想家梁啟超則從保國保種的思想轉向根本改造國民素質的「新民」理倫。「新之義有二,一曰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梁氏這種除舊布新的「新化」思想中,已包含中國處在過渡時代的意識、現代競爭意識等現代化思想的閃光。這顯然已開始突破了中體西用論的框框。他為現代國家的國民設計的新德性,諸如自由、自治、進步、自尊、合群、尚武、進取冒險、權利思想、國家思想、義務思想等等,與當代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在《人的現代化》一書中開列的現代人特徵比較,有許多觀點是吻合的。新民運動就是人的「新化」運動,是從「中體西用」觀向「西化」觀過渡的橋梁。 在辛亥革命以後,中體西用的思潮日趨衰落,但是主張中西調和的觀點仍一直占居上風。到「五四」前後,陳獨秀、胡適等人在報刊上以毫不妥協精神向封建舊文化挑戰,在思想界才激起了軒然大波。陳獨秀以毫不調和的立場來對待中西文明的沖突,旗幟鮮明地主張接受近代西洋文明來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就徹底否定了「中體西用」論。他寫道:「吾人倘以新輸入之歐化為是,則不得不以舊有之孔教為非;倘以舊有之禮教為非,則不得不以新輸入之歐化為是,新舊之間絕無調和兩存之餘地。」(《答佩劍青年》)陳獨秀所說「歐化」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西化」,即梁啟超所說的「新化」,這是二十世紀初中國思想界對現代化的理解,其內涵就是科學化和民主化。對此胡適加以發揮,提出了東方落後民族應當以西化方式實現追趕型的現化化觀點(《讀梁漱溟先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後來他在《我們對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一文中,又進一步提出要打破所謂東西方有「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之對立這種流行成見,並充分肯定西洋文明是理想主義的。清末以來,對西方文明的估價從器物層次上升到制度層次,現在又從制度層次上升到精神領域,不能不說是一個大進步。在十餘年內中國現代啟蒙思想的猛進,由此可見一斑。總之,五四時期的西化論的主流思想是輸入西方的民主與科學精神,通過激進的文化革命來徹底改造中國舊文化,以爭取中國的文藝復興。 從「西化」論到「中西互補」論 有關中西文化問題的論戰在「五四」前後歷時達十餘年,在這場論戰中徹底反傳統的西化派到底取得多大成果,還有待於深入研究。從近百年中國啟蒙思想運動來看,「五四」新文化運動所引起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主要並不在於已經批倒了各種舊禮教和舊道德,而在於破除了對自由探索的各種桎梏,形成了一個各種新思潮百家爭鳴的局面。只有在這樣的思想黃金時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才得以迅速傳播。在「五四」前後發生的形形色色的思想論戰中,圍繞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21年)一書展開的論戰,是後斯關於東西文化問題討論的一個新的熱點。 近代中國涌現的所有新思潮都是世界思潮的某種反映,世界思潮的變化也必然影響中國思潮的轉變。「五四」以前,中國維新志士倡導的新學,留學生提倡的新文化,實際上都是十九世紀的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各種問題,才引起了西方信仰危機,使西方思潮發生了大變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新形勢下,從俄國和西方輸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持激進的觀點批判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從西方、印度、日本輸入中國的羅素、泰戈爾等人的思想,則持溫和的觀點重新估價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這樣,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東西文化的論戰,都面臨全新的復雜形勢。曾經謳歌過西方文明的梁啟超到歐洲旅遊歸來,對西歐文明的幻想破滅了。曾經鼓吹過西方的民主自由的陳獨秀轉向了俄國社會主義新文明。梁啟超號召青年以「孔老墨三位大聖」和「東方文明」去拯救西方文明的最新觀點是:「拿西洋的文明來擴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補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來成一種新文明」(《歐游心影錄》)。這一觀點可以稱之為「中西互補」論,但其骨子裡卻是「以中補西」,也就是以重新「孔化」來代替「歐化」。從「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種開倒車的思潮。但這一思潮中包含了對西方現代化的批判的審視,從這個角度來看,又有其合理的內核。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接受並全面發揮了梁啟超的觀點,並把它歸結成為一個新的命題:東方化還是西方化,也就是孔化還是歐化的問題。該書的特色是不局限於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之比較,而是第一次從更廣闊的視野把中國、印度與西洋三種文明放在一起加以比較,主要是從人生哲學的角度分析研究。該書以獨創的文化多元論來反對當時西化論的文化一元論,即認為中國、印度、西方三種文化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發展「路向」,各自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倫理哲學,而否認東西文化屬於人類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因此,中國人無論走多久也走不到西方人可達到的地點。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西化論的理論根據。另一方面,作者又認為這三條路向是可以穿行的,並提出了西洋文明、中國文明、印度文明三大文明循序演化的世界文化觀,認為在最近未來將有「中國文化復興」,將來繼之以「印度文化復興」。在當時,這本書確是從世界比較文化這個新角度來探討中西化問題的一部論著,引起思想界的轟動並非虛妄。這是儒學現代化的一部開路之作,而且是在反儒學的高潮中誕生的。西化派高呼打倒的儒學轉眼之間就披著振興世界文化的道袍重新登場,這說明對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單靠猛烈的文字討伐是無濟於事的。 在「五四」後期關於中西文化觀論戰的新爭論中,有必要提醒注意一部長期被人遺忘的書,那就是楊明齋寫的《評中西文化觀》。楊在十月革命前就到過俄國,加入過布爾什維克黨,後來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有數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家之一。《評中西文化觀》出版於1924年初,全書共分四部分:第一卷評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二卷評梁啟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三卷評章士釗的《農國辨》,第四卷總解釋,從理論與歷史的結合來闡明一種新的文化觀。如果說《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反映文化折衷論觀點的集大成之作,那麼,《評中西文化觀》就是從廣闊的視野對各種折衷論觀點進行較系統地分析批判的獨一無二的著作。此書通篇沒有引用馬克思的詞句,而是用「大多數社會的事實及其歷史」來研究文化問題,「從大多數平民生活方面觀察中國文化」,然後對歷史的復雜現象進行理論概括。作者把人類社會的演進分為漁獵、畜牧、農業、工業四個階段,指出長期生活在農業生產組織下的社會的經濟變遷是依靠於「自然轉機的大流」,從而長期停止了進化。他用這個觀點,對中國文化的特徵、儒家的學說和人生觀,孔老墨的思想發展背景、實行儒家文化的後果等,提出了新解釋。指出「儒家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倫理等在中國之所以能生存不變至二千餘年的原因,便是全憑農業生產組織」。農業生產方法進到工業生產方法,才能引起生產力的大變動,這樣,最重要的就是產生了資本、知識、教育、組織、秩序五種新生產之要求。「有了以上五種新生產之要求的設備,這便是由農漸化為工,於是『新世界』生。」這里所通俗表述的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進化史觀,實際上是關於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進化的現代化理論的最基本觀點。這在當時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轉向一種嶄新的世界觀和歷史觀來研究中國與世界的演進歷程,《評中西文化觀》大概是這方面最早的一部系統性論著。這是早期馬克思主義啟蒙運動、中國現代化啟蒙思想運動留下的珍貴遺產。 必須指出,關於中國文化復興的思想,並不始於梁漱溟,在梁啟超、蔡元培的文章中早已提出,嚴復的後期言論也露此端倪,孫中山更是一貫有此思想。正如蔡元培所說:孫氏「是為國粹與歐化的折中」(《中華民族與中庸之道》)。孫中山沒有參加東西文化觀的論戰,但他熱情贊揚「五四」新文化運動。由於他早就深知近代西方文明的弊端,所以一貫主張把中國固有文明與近代西方新文明相結合,認為這樣才能使中國「駕乎歐美之上」。他一貫反對盲目抄襲西方,在他制定的第一個現代化綱領《建國方略》的「物質建設計劃」中,講完總的建設計劃之後,特別指出中國建設不能追隨「西方文明之舊路徑」。他打了一個比喻,哥倫布航行美洲時,從歐洲繞道極遠而到美洲,而現在則可採取「直捷方向」航行。我國的經濟建設也要取得「最直捷之途徑」。他一再提倡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用日本學習歐美文化取得成功的經驗來鼓勵國人的現代化的鬥志。在這方面,他顯然高出於同時代的那些啟蒙思想家。但孫中山以為中國對於外國的長處只要能夠「迎頭去學,十年過後,雖然不能超過外國,一定可以和他們並駕齊驅」(《三民主義》)。很顯然,這一估計失誤是與他對中國封建文化傳統的深層結構缺乏認識,對於舊體制改造的艱巨性缺乏深刻理解是分不開的。 二、現代化概念的初步形成—— 「中國本位」與「全盤西化」之爭 過去審視30年代中國社會思潮的起伏變化,局限在文化「圍剿」與「反圍剿」的框架之中,這里擴大視角,提出探索中國現代化概念的形成問題。 「現代化」一詞,在「五四」前後東西文化觀的爭論中,已偶爾出現,如有所謂「近代化的孔家思想」的提法。1929年胡適為英文《基督教年鑒》寫的《文化的沖突》一文,正式使用了「一心一意的現代化」的提法。但「現代化」一詞作為一個新的詞彙在報刊上使用是在30年代。1933年7月《申報月刊》為創刊周年紀念發行特大號,刊出「中國現代化問題號」徵文特輯,大概是這個新概念運用的正式開端。這次徵文是在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國民經濟衰落和東四省喪失的背景下舉行的,重點討論兩個問題:一,中國現代化的困難和障礙是什麼;二、中國現代化應當採取的方式以及實現這個方式的步驟。 這次討論會共收到10篇短論和16篇專論,作者包括了當時學術界知名之士如陶孟和、吳澤霖、金仲華等人。徵文提出的觀點五花八門,論述深淺不一;但對中國現代化問題的總的趨向性意見,多數人都是一致的,即認為在當時中國的現狀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主張走受節制的資本主義或非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如大體作一統計:完全贊成走私人資本主義道路的,只有1篇;認為應采某種社會主義形式或以社會主義作為終極目標的,約有5篇;認為應兼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者之長,或主張採取非資本主義形式、統制經濟、節制資本的,約有9篇;未正面回答採取何種方式而強調或專論工業化、產業革命、國民經濟改造為先決條件的文章,約有5篇;沒有明確回答問題或討論其他問題的,有3篇。雖然論者對現代化缺乏統一認識,但認為應「著重於經濟之改造與生產力提高」以及類似的論文,在討論中明顯占上風。這次徵文討論可以看作是知識界一次小型的民意測驗,對民族危機和世界經濟危機的思想回應,較之20年代東西文化之爭時對西方文明進行抽象而空洞的辯護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中國思想界對世界潮流的趨向認識的講步。 在這次討論之後不久,1935年初,陶希聖等十位教授發表了一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這是當時國民黨授意作的一篇洋洋大文,實際上盡是浮詞和同語反復,空洞無物,「宣言」的未宣之言是要用三民主義文化統一中國。無論它的政治用意如何,「宣言」一經拋出,就立即引起全國文化界的熱烈討論。這是繼「五四」前後那場大爭論之後思想界的又一場大爭論。涉及的不只是文化問題,而是由此引出中國的出路即社會發展道路的問題。 所謂本位文化建設,從中西文化沖突的角度來看,是本位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嚴重沖擊而引起的「重整反應」。20年代有過一次,30年代是第二次。在這場論戰之初,站在「宣言」即中國文化本位論的對立面、觀點最激烈的是主張全盤西化論的陳序經。他在《中國文化的出路》一書(1934年1月出版)中首先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指明是針對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觀點而發,因此實際上是20年代論戰的繼續與發展,於是對十教授宣言的評論也引起對全盤西化論的觀點的評論。 胡適的「文化惰性」理論 在這里,有一學術公案必須予以澄清。近年來,海內外學者都有人根據胡適在這場論戰中偶爾使用「全盤西化」一詞,把他劃為「全盤西化派」。事情是這樣的:在討論開展之初,陳序經或別的論戰者都沒有把胡適歸入全盤西化派,而是歸入「折衷派中之一支流」。這是有案可查的。胡適由於被人說成是折衷論者,就在陳序經逼他明確表態之後,在《獨立評論》142號的《編輯後記》中聲明:「我很明白的指出文化折衷論的不可能。我是主張全盤西化的」。這一聲明為全盤西化論大為張目,一時群起而攻之。胡適察覺到「全盤」一詞不妥,於是很快就承認了自己「用字的疏忽」,聲明「全盤」的意思不過是「充分」而已,提出改用「充分世界化」一詞來代替「全盤西化」(《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從新文化運動以來,胡適始終是近代西方文明最積極的鼓吹者和傳播者,他對西方文明的政治制度和道德價值觀的推崇簡直是五體投地,甚至否認有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存在,但是對祖國的文化遺產從未採取過否定一切的態度。早在「五四」時期,他就提出「研究學問,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口號,就是用科學的精神、批判的態度去重新估定文化遺產的價值。因此,只能說胡適是一位「一心一意的西化」派或「充分的西化」派,決不能說他是全盤西化派。 胡適之所以一心一意鼓吹「西化」,是由於他持激進的文化革命觀,其基礎是他有一套獨特的「文化惰性」理論。胡適認為,在多種文化沖突中進行自我調整,絕不能採取折衷態度。因為舊文化有一種「惰性」,這種惰性的根子可能在於某種固有環境與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生活習慣,構成為某一文化的「本位」,即使物質生活驟變,思想學術改觀,政治制度翻造,那個本位都不會有毀滅危險。因此有遠見的領袖們不應焦慮中國本位的動搖,而應焦慮那固有文化的惰性太大。要改造中國,「只有努力全盤接受這個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盤接受了,舊文化的『惰性』自然會使他成為一個折衷調和的中國本位的新文化」(《編輯後記》)。胡適的這種獨特的西化理論,當時就有人稱之為「文化的自然折衷論」。我認為這就是胡適堅持必須盡量接受西方文明的重要根由。這種看來非常過火的西化觀,同我們常說的「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其精神是一致的。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看,可說是一種頗有獨到之見的文化的「涵化」理論。拚命走極端,再讓文化的惰性拉向折衷調和,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倡導此說還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看看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經歷了多次大革命的震盪仍未能徹底沖掉舊文化的惰性,就知道此說確有某些可取之處。不管怎樣,這一激進文化革命觀決沒有意思要根本否定祖國的歷史文化。這一點,在胡適對中國本位文化觀提出尖銳批評的同時,有明確的表白。他認為應該虛心接受西方科學工藝的世界文化的朝氣銳氣來打掉我國「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氣」;中國本位文化中「那一部分不可磨滅的文化將來自然會因這一番科學文化的淘洗而格外發輝光大的」(《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這些觀點,胡適幾年前就在《文化的沖突》一文中闡明過。如果認為胡適為了政治上倒向國民黨而修改自己的觀點以與十教授調和,那是完全錯誤的。 現代化概念:中國思想界自身認識深化的產物 1935年關於中國文化出路的討論,實質上是關於如何重建中國文化問題的討論。這次討論較之「五四」前後中西文化觀的討論和1933年中國現代化問題的討論,廣度與深度都前進了一大步,學院習氣也要少得多。在幾個月中就留下大約150多篇論文,參加討論者包括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各種觀點都自由地暢抒己見,看法非常分歧,有主張資本主義化的,有主張非資本主義化的,有主張民族資本主義性的文化即三民主義的文化,也有主張介紹社會主義文化的,但這場大爭論仍反映了當時思想界的一般動向。 一、在這場爭論中,全盤西化論剛亮出旗幟,就遭到從西化派到中國文化本位派的批評與責難,可見其立論之脆弱。有人指出,既然全盤西化最終也仍要折衷和妥協,這實際上已從根本上否定了全盤西化論的觀點(張佛泉:《西化問題之批判》)。胡適也在討論中收回了自己支持全盤西化的提法。也有人在討論中提出「西學為體,中學為用」,並解釋為「全盤吸取西洋文化之根本精神」來「調整中國固有之優美文化」,這可視為是「全盤西化」論的修正觀點(熊夢飛:《談「中國本位文化建設」之閑天》)。但總的說來,在這次討論之後,「全盤西化」這個曇花一現的口號,在中國思想界幾乎完全無人再提起了。 二、「五四」以來中西文化之爭,辯論的雙方大多是持僵硬的文化觀,採用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好就絕對的好,壞就絕對的壞。胡適對近代西方文化的執迷態度是一個突出的表現。在這次討論中,對如何認識西方文化的問題,持分析態度的意見顯然占上風,不論對資本主義文化或社會主義文化,都提倡進行客觀的科學研究。就是大力支持西化論的人也客觀地分析了西方生活方式之缺陷,指出西方文化也有歷史的惰性,特別是指出現代資本主義文明是「奢侈文明」、「拜金主義」,以及階級斗爭、國際斗爭之殘酷;指出中西文明之不同是農業經濟文明與現代工業文明之不同,中西文化比較從文化層次擴大到經濟層次。 三、「中國本位文化」論與西化論的兩極對立,在討論中逐步接近,或者說是互相吸收。西化派放棄了「全盤」的提法,而本位派也不斷充實對「本位」的闡釋,提出建立「中國本位意識」的觀點。一是要徹底檢討我們自己民族的優點與缺點,這叫作「認識自己工作」;二是須盡量探索歐美各強的實情和歐美文化的本質,這叫作「認識他人工作」;三是多多研究各民族各文化過去的盛衰興亡史實,發現其所以興盛、所以衰亡的因果法則,以衡量我民族文化的生存能力,這叫作「比較認識工作」(劉jié@①敖:《中國本位意識與中國本位文化》)。這較之東西文化討論時的泛泛空論,有明顯的進步。 四、在討論中,不論是主張西化論者還是主張中國本位論者,都逐步產生一種新認識,即用「現代化」這個新概念來取代「西化」或「中國化」等概念。「現代化可以包括西化,西化卻不能包括現代化」。中國現代化的努力方向:第一,發展自然科學,這是現代化的根本基礎。第二,促進工業發展,一個國家若無現代工業,平時無法生活,戰時無法進攻。第三,提倡各種現代學術,沒有現代學術也不能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第四,思想方面的科學化,以使我們的思想、態度和做事的方法都現代化、效率化、合理化(張熙若:《全盤西化與中國本位》)。 30年代的文化爭論是20年代文化爭論的繼續和擴大。從「東方化」引出「中國本位」觀點,從「西化」引出「現代化」的觀點,表明中國思想界對中國發展道路的思想認識在逐步深化中。把現代化的基本概念確定為工業化、科學化、合理化、社會化,在這些年中也基本形成。中國知識界通過自身的思想論辯與探索得出的現代化概念,與戰後西方學者根據馬克斯·韋伯的觀點提出的現代化概念是基本一致的。到40年代初,現代化一詞引起哲學家討論的興趣。馮友蘭曾指出「西化」改為「現代化」是一種見解上的改變:「這表示,一般人已漸覺得以前所謂西洋文化之所以是優越的,並不是因為它是西洋底,而是因為它是近代底或現代底。我們近百年之所以到處吃虧,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國底,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古底,這一覺悟是很大底」(《新事論》)。 近年來西方流行的一種現代化理論,是二次大戰後美國學術界提出來的,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舶來品。實際上中國從自己的實踐中提出現代化的概念和觀點,早於西方的現代化理論約20年。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國理論界對於自己的豐富歷史經驗的總結和對於現代化理論的探索都遠遠地落後了!

㈩ 如何正確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回顧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不經意間你會注意他們的身影——傳教士,近代歷史長河裡,他們充當了先鋒,為傳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積極奔走,穿梭於各大場合,給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筆難於抹去的重彩。西方傳教士,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世紀全球化的背景下,史學界對西方傳教士的研究,日益深入,並希望以此為借鑒,探索出一條適合當今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進一步促進中西文化繁榮和發展。那如何辨證地看待西方傳教士在華活動及其作用則顯得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一枚硬幣分正反二面,而作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鋒——傳教士,他們的傳教對中西文化交流也存在利弊這方面。而這篇文章討論的主旨是為需求當今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部分借鑒,以此在看待近代傳教士對中西文化的影響方面,主要側重於積極影響。 一、 中西接觸的先鋒。 西方傳教士向中國人傳播基督教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這里既有西方政治上的對峙、軍事上的沖突等顯性背景原因,也有佛儒文化熏陶下的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對異域文化的排外性影響等內隱性原因。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由來已久。清初由於羅馬教廷與清政府的「禮儀之爭」,康熙帝遂下令禁教:「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傳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此後清政府又進一步強化禁教令,因此基督教在中國傳播可謂舉步維艱。 從16世紀到19世紀上半葉,中國的大門緊緊關閉著,西方傳教士雖屢遭摒棄,但仍不斷來輕叩關門。代表人物有:利馬竇、湯若望、馬禮遜、洪若翰、羅德先、李損摩太等。以利馬竇、湯若望和馬禮遜為例。 1577 年利瑪竇被派到東方傳教,一開始利馬竇為傳教而傳教,結果到處碰釘,相當不順利。後來他改變了策略,決定採取曲線傳教的方針,先向公眾開放圖書室、展示地圖、宣傳西方科技等,然後再伺機行事,馬上就改變了處境。利瑪竇的這些行動不僅吸引了很多平民百姓,而且也招來了很多知識分子,招至大批中國士大夫的親徠,影響也越來越大。先是瞿太素跟隨他,瞿學會並親手製作了天球儀、星盤。[3]後來向利瑪竇學習數學的人多起來:有知名學者顧起元、知府王泮、著名學者李心齋的兒子及他的兩個學生和當時的翰林王肯堂的學生張養默等。而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的境遇。湯若望在明朝的時候著述頗多,他參與編寫翻譯的著作有《遠鏡說》、《主制群征》、《坤輿格致》、《渾天儀說》五卷、《西洋測日歷》一卷、《民歷補注釋惑》一卷、《大測》二卷、《星圖》八幅、《恆星表》五卷、《交食歷指》七卷、《測食說》二卷、《測天約說》二卷、《新法歷引》一卷、《歷法西傳》、《主制群徵》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學歷小辯》一卷策:「一、《恆星出沒》、《交食表》等等,其中涉及天文歷法的,基本上都是包含在《崇禎歷書》內,或和《崇禎歷書》有關。明末湯若望還撰寫了對西洋火炮的整個製造工藝的《火攻挈要》一書。 1807年,督教新教傳教士來華作新的努力。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來到中國,此後美國的美部會、聖公會、長老會、美以美會等也紛紛派員來華傳教。直到鴉片戰爭,香港割讓、五口開埠通商後,有了條約保障的傳教士們才將活動基地遷到這些地方,以後,又往內陸腹地遷移。這期間,除了傳教士們的悉心傳教佈道,直接影響信眾外,他們還出版了大量的宗教書籍。有的學者統計,僅在1843-1860年,香港、

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就有434種書籍出版,其中宗教書籍329種,占總數的75.8%。這在當時我國報刊出版業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在西方宗教文化並不為多數中國人所知的情況下,其影響是頗大的。歷史地考察我國基督教文化的淵源,西方傳教士把西方的宗教介紹到中國,不僅使中國近代宗教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更給博大浩瀚的中國近代思想史增添了新的內容。西方傳教士的努力對我國宗教文化以至民族文化的豐富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西學東漸的實踐 19世紀以後,西方傳教士開始在中國創辦學校、出版書籍報刊,揭開了近代西學東漸的序幕。傳教士即擔當西學東漸的實踐者。教會在中國所辦學校取得驚人的發展。1889年,教會學校學生總數不到一萬七千人。到1918年,教會學校約一萬三千所,學生總數約三十五萬名。估計到1926年,教會學校總數約達一萬五千所,學生共約八十萬名。而到了1937年,教會學校在校學生估計總數約一百萬名,其中大學生約八千名,中學生約九萬名,其餘為小學生及一些神學院校學生。其中基督教重點放在大學,天主教則放在小學和神學。另據統計,在1914年,教會學校有一萬二千多所,學生約二十五萬名;當時中國官立學校共五萬七千二百六十七所,學生共約一百六十三萬名,與教會學校的比例:學校是五比一,學生是六比一,由此可見教會教育在當時的比重了。教會特別重視高等教育事業。據1917年日人統計,在外國人辦的初等學校中,學生數占當時中國學生總數的4%,中等學校佔11%,而在外人辦的高等學校中,學生數占當時中國新式學校學生總數的80%。除普通教育外,在針對殘疾人所進行的特殊教育方面,基督教會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首創之功,不可磨滅。所有這些學校的設立,為介紹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和人文學術,引進西方新式教育體制,造就一代新式人才,無疑起了開先河的作用,其對幾千年的舊式封建教育,形成巨大的沖擊力,客觀上加快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國最早的近代報刊是由外國傳教士馬禮遜創辦的。此後,各國傳教士相繼在南洋和中國創辦了一批中文報刊。鴉片戰爭後,更多的外國傳教士、商人進入中國,外人創辦的各類報刊也大量增加。據統計,1842年到戊戌變法前後,外人在華創辦的報刊達170多種,約占同時期我國報刊總數的95%。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在上海創辦的《教會新報》(後改名《萬國公報》)、美國傳教士丁韙良創辦的《中西聞見錄》(後改名為《格致匯編》)、英國商人美查兄弟在上海創辦的《申報》等。這些報刊在宣傳宗教、進行殖民教育的同時,也宣傳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成為中國人接觸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基本途徑。洋務運動以後,西方的科學技術再一次傳入中國,當時的洋務人士,主要採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態度來面對西學,而主要關注的是西方的先進武器以及相關的器械運輸等,而未試圖對西方的學術思想加以習,因此在這期間學術思想方面的傳入主要由西方傳教士創辦的媒體,以及洋務機構中為軍事目的順道譯介的書籍。在這時期,西學通過遍布各地的新式學堂、各種近代報刊和品種繁多的西書,得到比較廣泛的傳播,西學的影響已經逐漸從知識界擴大到社會基層。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西學的廣泛傳播,傳統的封建觀念開始受到極大的沖擊,社會價值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甲午戰爭以後,由於中國當時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命運,許多有識之士開始更積極全面地向西方學習,出現了梁啟超、康有為、譚嗣同等一批思想家。他們向西方學習大量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政治上也要求改革。這一時期大量的西方知識傳入中國,影響非常廣泛。許多人以轉譯日本人所著的西學書籍來接受西學。傳教士將西學傳入我國,客觀上對我國近代科學、文教、醫學事業的形成和發展起促進作用,也對我國知識分子的學識、思想起到
了啟發作用。徐壽、華衡芳、李善蘭、王韜等一大批科學家、思想家也正是在與西方傳教士的合作中進一步拓寬了視野,並在近代中國科技、文教事業、思想領域多有建樹,並產生重大影響。 三、傳播中學的使者 19世紀以來傳教士對中國的研究,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非儒家文化圈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的探究。借用「旁觀者清」這個說法,他們的研究中有中國人自己沒有做或者看不到的新鮮東西。傳教士在中國的語言文字方面完成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語言是傳教士佈道的基礎,早期來華傳教士不得不攀越漢語這道萬里長城。編輯了大量的西文、漢文字典,如1815年馬禮遜出版了英文版的《漢語語法》,被譽為19世紀英國中國學的奠基人之一的英國傳教士麥都思在鴉片戰爭後出版了《漢英字典》和《英漢字典》,其它研究中文語法的還有傳教士晏馬太和富善等等。出版這些字典是過去外國人研究中國的必備之書,以利於更多的西人有興趣研究中學。傳教士的貢獻在於把中國經典介紹到西方,如翻譯了大量的中國經典,如《論語》、《老子》等譯成西文並介紹到西方;傳教士在編撰字典、翻譯中國經典的同時,也是中國問題的研究者。許多傳教士回國後,都在大學中開設了漢學講座,並擔任主講,有的則直接參加或幫助歐美學術機構建立中國學的研究中心。其中很多人如衛三畏、理雅各等還成為本國極有影響和學術地位的中國學家和中國學的泰斗;傳教士在向中國傳布福音與介紹西學時,也注意對中國社會各方面情況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並向西方社會作詳盡的介紹。如:裨治文赴華時,美國傳教事務局便要求他「在工作和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把有關中國人民的特徵、狀況、風俗、習慣等等,特別要求對這些情況受他們的宗教影響,向公理會做出完整的報告。」盡管這些傳教士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及其觀點帶有一定的偏見,但多數傳教士對中國儒學文化還是持肯定態度的。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外國傳教士以其特有的觀察視角和學術風格對傳統國學提出了一些較中肯的批判。也正因如此,一些初步了解中國文化的傳教士,在中國社會文化生活中曾表現得相當活躍,特別是在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中,許多傳教士成為中國改革運動的參與者,在歷史上留下了長久的痕跡。 傳教士在傳教過程中帶來巨大的貢獻的同時,也帶來眾多的文化問題,如沖擊傳統文化、奴役民眾思想、掠奪中國資源等等。 我們常說以史為鑒,近代傳教士所扮演的角色及對中國的影響值得我們深思,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和發展,中西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再的單方面的文化輸出,而是雙方多層次和全方位的交流,吸收以往經驗,並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渠道尤為重要。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中國崛起已成為重要的話題,而文化傳播成為我國成為大國的一個重要障礙,如何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大國的同時成為一個政治大國,文化軟實力至關重要,為此我國在全球積極推廣漢語教學,試圖通過漢語教學擴大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和地位,讓世界各國進一步了解中國,在我看來這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式,但遠遠不夠。 首先,內憂嚴重,國內思想主導近年來受到直接挑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在中國思想界影響深廣,特別的關於價值觀和人生觀方面,加之自上世紀80年代對外開放的發展,國內年青一代思想經歷了深刻的變化,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嚴重泛濫,其次,國內5000年的文化精髓未能受到良好的提倡,優良文化傳統流失嚴重,在傳統文化脫節和西方文化泛濫的沖擊下,國民思想發展讓人堪憂。所以,在我看來,要推廣和發展中西文化,首先的重點狠抓自身文化塑造,而非所為的馬克思主義主導思想。讓民眾擁有精神歸宿,塑民族魂,強中國魄。
其次,在國內經歷塑魂強魄後,國家應盡心打造民族文化,5000文化過於龐雜,而能夠傳輸與國際特別是西方的更為稀少,不如畢其功於一役,提煉民族文化中的優良部分,並以此為主線,借鑒西方傳教士先輸入數學、天文、醫學等優良成分一般,同時適當吸收外來優良文化,使之與中華文化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國際化的今天,加強中西文化交流,是中西雙方加強全方位了解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崛起的一個良好契機,充分利用5000年文化底蘊,並吸收優良的西方文化精髓,以史為鑒,我相信中國文化將更為繁榮。

閱讀全文

與如何正確看待中西文化碰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