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漢文化圖騰都有什麼

漢文化圖騰都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18 14:09:39

A. 中國古代有那些種圖騰分別代表什麼

1、狼圖騰

狼是突厥系民族圖騰,阿爾泰民族的另一支東胡也敬畏狼。漢史載,古代突厥系民族高車認為他們是一個美麗匈奴公主和一匹狼的後代。而烏孫的祖先則傳說是棄嬰和母狼阿史那的後代。烏孫、高車,一為匈奴養子,一為匈奴之後,加之傳為匈奴別部的突厥,皆有狼祖神話,

以此推之,匈奴亦當有狼祖神話,只是消失於久遠的歷史年代之中而已。突厥第一汗國的王族姓氏阿史那就是來自於突厥傳說中的母狼阿史那。阿史那這個詞在古突厥語中是指蒼色的狼眼。傳統意義狼圖騰代表的是天----'騰格里',草原人在死後會把屍體運到特定的地方,供狼吃掉。

他們認為只有這樣做,死後才能到騰格里享福,才能回到騰格里的懷抱,在文化大革命以前,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就是用這種方式下葬的,這是他們對騰格里·對天的崇拜。這種傳統在內蒙和蒙古已很少見了。

2、鳥圖騰

在原始時代,鳥形圖像的出現比較普遍,不僅存在於黃河流域的史前人類中,而且在長江流域的原始遺存中也有普遍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雙鳥朝陽象牙雕刻、鳥形象牙雕刻、圓雕木鳥,甚至在進餐用的骨匕上也刻有雙頭連體的鳥紋圖像。

可見,鳥圖騰崇拜在原始人的圖騰崇拜中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古籍中也能找到一些氏族的鳥類名號,如少昊部落就有鳳鳥氏、玄鳥氏、青鳥氏、丹鳥氏等等。在中國南方的古代民族中,越人的圖騰標志主要是鳥。居住在山東、江蘇一帶的東方各種夷人,據古籍記載,他們最初也是以崇拜鳥為主。

從民族志的材料中來看,中國大多數近現代少數民族,都還或多或少地殘留有鳥圖騰崇拜的文化痕跡。怒族、苗族、滿族、朝鮮等都有鳥圖騰,並有關於鳥是自己祖先的神話。此外,黎族、珞巴族、赫哲族也都有鳥圖騰。在彝族的圖騰崇拜中,在門上掛一隻鷹,認為這樣能起到避邪的作用。

3、蛇圖騰

上古三代時,福建境內至少居住著7支互不相屬的土著部族,古文獻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楚滅越國,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稱這個時期的福建土著為「閩越」,他們喜歡傍水而居,習於水斗,善於用舟,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盛行原始巫術。

《說文解字》在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意謂閩越人以蛇為先祖,反映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在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的後裔中。如閩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稱蛇種」,並不諱言。

他們在宮廟中畫塑蛇的形象,定時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條蛇,名叫「木龍」,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見蛇離船而去,則以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帶疍民婦女,發髻上多插著昂首狀蛇形銀簪,其寓意亦為不忘始祖。

4、葫蘆圖騰

由葫蘆神話衍生的傳說亦多種多樣,最出名的就是盤古開天闢地。據傳盤古出世時,將身一伸,天即高,地便墜下,天地相連處,盤古則左手持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用鑿擊,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氣升降,清者上為天,濁者下為地,自是混濁初開。

盤古與葫蘆圖騰的關系:彝語專家劉堯漢在《論中國葫蘆文化》中指出,盤古就是葫蘆,盤古的盤,即是葫蘆;古-意為開端,所謂盤古,即「從葫蘆開端」。

5、龍圖騰

最早提出龍圖騰說的是聞氏一多。聞先生在他的一篇專門談論龍鳳的文章中這樣說道:「就最早的意義說,龍與鳳代表著我們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個單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為在『鯀死,……化為黃龍,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鳥(即鳳),降而生商』兩個神話中,

人們依稀看出,龍是原始夏人的圖騰,鳳是原始殷人的圖騰(我說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為歷史上夏殷兩個朝代,已經離開圖騰文化時期很遠,而所謂圖騰者,乃是遠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種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

對龍的崇拜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綿延了數千年的特殊現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具有非凡的能力,他有鱗有角,有牙有爪,能鑽土入水,能蟄伏冬眠;他有自然力,能興雲布雨,又能電閃雷鳴。龍就是廣義的圖騰,有著圖騰的實物體現。

龍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這也體現了華夏民族絕對優於其他民族—不屈、頑強、團結,龍是蛇圖騰兼並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也就是龍是從蛇演變過來的,傳說中龍的形象是: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意。

中國歷代君王,皇袍上都以龍為帝王標志。說明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龍就是一種權利、力量、智慧的綜合體,龍的廣義解釋,最能體現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所以中國人始終愛龍、望龍、信龍。無論中國人走到哪裡,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B. 代表中華民族的圖騰有哪些

  1. 【龍】

    龍文化、龍圖騰、龍的傳說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歷史。龍是中華文化里的四靈圖騰之一、主要象徵中華主族(即大多數華人)都自稱龍的傳人。

    龍也是明清時期中國等東亞各國帝王的象徵,龍在中華十二生肖排第五。

    神話傳說里龍是神異動物,能行雲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太空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龍的典型形象是兩個杈角、長須、蛇身、四足、鱗片滿身,也可以說是馬面、豬鼻、牛嘴、鹿角、蛇身、鷹爪、魚鱗、獅尾、蝦須。

  2. 【鳳凰】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枝沖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通稱為「鳳」或「鳳凰」。常用來象徵祥瑞。其形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鳳凰與龍同為漢族民族的圖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類似的傳說亦見於其他東亞國家的歷史中。而被視為吉祥之鳥的鳳凰亦常見於世界各地的地名之中。

    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 它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復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自古以來鳳凰就成了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 【麒麟】

    麒麟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猛橡殲傳統祥獸,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 人都把麒麟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並稱五大祥獸,其實並非麒麟,乃是黃龍。

    古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麒麟是古代的仁獸,集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豬尾於一身,乃吉祥之寶,從古到今都是公堂上的裝飾,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權貴的象徵。

    古人認為龍有代表著神靈、天、帝王、交泰等意,所以龍漸漸被皇家所壟斷。而鳳凰也有賢明、調律(女人應備的品德)、志向等意。因此民間把麒麟、玄武作為自己的吉祥物廣泛發展傳播。

  4. 【白虎】

    白虎,如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西方的靈獸,因西方屬金,色白,故稱白虎,代表的季節是秋季。 其他:青龍東方 春季、朱雀南方 夏季、玄武北方 冬季。

    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其形象虎,位於西方,屬金,主殺伐,色白,名稱白虎。

    白虎是中國遠古時代神話傳說中最令妖邪膽戰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之一。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 西為白色,故白虎為西方之神,與青龍共為鎮邪的神靈,同時白虎也是戰伐之神,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是權勢、尊貴的象徵。

C. 漢族的圖騰是什麼

圖騰
圖騰是群體的標志,旨在區分群體。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往往可獲得舉一反三之功。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系,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志。

居住在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人民,至今仍保留了豐富而又歷史淵遠的天文學知識,他們以十二獸紀日,今天是鼠日,明天即牛日,虎日趕虎街,豬日趕豬街。有些地方建十二獸神廟,每年舉行祭禮活動,在肅穆庄嚴的氣氛中跳十二獸神舞蹈。「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保俗語表明人們普遍對老鼠的憎惡。然而,遠古時代的不少嫌羨氏族、部落卻認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並為自己是老鼠的後代而自豪,他們描繪、雕刻老鼠的形象,在儀式或節目期間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護。白族虎氏族認為其始祖為雄性白虎,虎也不會傷害他們。當要出遠門時,一定要選在屬虎的那天,認為只有這樣,做事才會吉祥如意。有的人從遠方回來,也一定要算準日期,只有虎日才進門坎。白族雞氏族則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從金花雞的蛋里孵化出來的,認為公雞知吉凶,會保佑他們。在遷徙時,將東西裝在背籮里,上面放一隻公雞。到達新遷地區後,公雞在什麼地方叫,就在什麼地方安家。在他們看來,公雞叫的地方,就是最吉利的。中國的龍,具有圖騰的基本特徵,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圖騰神。在《說文解字》中解:「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傳說炎帝、黃帝、堯、舜和漢高祖劉邦的誕生及其形貌,都與龍有關,是龍種、龍子。古越人也以為自己是龍種,故斷發紋身,以像龍子。

直至今日,我們還常說「龍的傳人」或「龍的子孫」,這些都是圖騰祖先觀念的殘余。至於龍圖騰神觀念,更為普遍,大多數民族都曾把龍視為保護神。野豬神是北方狩獵民的崇拜對象,在滿族中列為大神,說它身比山高,鬢毛如林,山裡的溝谷都是它的獠牙所害,是部落守護神。把牛視為遠古創世神獸的有納西族。在納西族書中記述了這頭在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頂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搖地動,由納西族人始祖開天七兄弟和開地七姊妹將它殺死,用牛頭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頭,肋祭山嶽,血祭江河,肺祭太陽,肝祭月亮,腸祭道路,尾祭樹木,毛祭花草。於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萬物生長的清靜世界。從此,牛才作為神聖物用來做祭聖物,用來做祭祀天地山川的犧牲供品。納西族十分崇敬牛神。對馬的崇拜多流傳於北方游牧民與游獵民中。保安族中流傳有雪白神馬的神話。滿族有供奉馬神習俗,清代文獻中多有祭馬神儀和修建馬神廟的記述。達斡爾族人稱神馬為「溫古」,這種神馬不準女人騎,可隨處吃、走,不準人驅趕,甚至可以在田中隨意吃秧苗。神馬多為全白色,全尾全鬃,從不修剪,並常在鬃尾拴五綵綢作為標志。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系,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系,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芹橡拍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系,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准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系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 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瑤、畲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於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於曰:'吾如正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

"totem"的第二個意思是"標志"。就是說他還要起到某種標志作用。圖騰標志在原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和象徵。它具有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系、維系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通過圖騰標志,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圖騰標志最典型的就是圖騰柱,在印第安人的村落中,多立有圖騰柱,在中國東南沿海考古中,也發現有鳥圖騰柱。浙江紹興出土一戰國時古越人銅質房屋模型,屋頂立一圖騰柱,柱頂塑一大尾鳩。故宮索倫桿頂立一神鳥,古代朝鮮族每一村落村口都立一鳥桿,這都是圖騰柱的演變而來。圖騰的標志作用幾乎體現在各個方面,如:

1、旗幟、族徽

中國的龍旗,據考證,夏族的旗幟就是龍旗,一至沿用到清代。古突厥人、古回鶻人都是以狼為圖騰的,史書上多次記載他們打著有狼圖案的旗幟。"西夏狼主"50年代,哈薩克族部落有的還打著狼旗。東歐許多國家都以鷹為標志,這是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傳統。羅馬的古徽是母狼,後改為獨首鷹,東羅馬帝國成立後,又改為雙首鷹。德國、美國、義大利為獨首鷹,俄國(原始圖騰為熊)、南斯拉夫為雙首鷹。表示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波斯的國徽為貓,比利時、西班牙、瑞士以獅為徽志。這些動物標志不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它原於原始的圖騰信仰。

2、服飾

瑤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絲線或五色布裝飾,以象徵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後襟至膝下以象徵狗尾。畲族的狗頭帽。(據傳說,盤瓠為人身狗首形象。畲族傳說,其祖先為犬,名盤瓠其毛五彩。高辛帝時,犬戎犯邊,國家危機。高辛帝出榜招賢,謂有能斬番王首來獻者,妻以三公主。龍犬揭榜,前往敵國,乘番王不備,咬下番王首級,銜奔會國,獻於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狗,不欲將公主嫁他,正在為難之際龍犬乎作人語:"你將我放入金鍾之內,七天七夜,就可以變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鍾一看身已變成人形,尚留一頭未變。於是盤瓠穿上大衣,公主戴上狗頭冠,他們就結婚了。)

3、紋身

台灣土著多以蛇為圖騰,有關於百步蛇為祖先化身的傳說和不 准捕食蛇的禁忌。其紋身以百步蛇身上的三角形紋為主,演變成各種曲線紋。廣東蛋戶自稱龍種,綉面紋身,以像蛟龍之子,入水可免遭蛟龍之害。土蕃奉彌猴為祖,其人將臉部紋為紅褐色,以模仿猴的膚色,好讓猴祖認識自己。

4、圖騰舞蹈

即模仿、裝扮成圖騰動物的活動形象而舞。塔吉克人舞蹈作鷹飛行狀。朝鮮族的鶴舞。龍舞、獅舞。

圖騰崇拜與禁忌

圖騰崇拜首先要敬重圖騰,禁殺、禁捕,甚至禁止觸摸、注視,不準提圖騰的名字。圖騰死了要說睡著了,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江蘇宜興人古為蛇圖騰,因此對家蛇絕對不能打殺,認為在床上、米囤上發現家蛇為吉祥,在檐梁發現為凶,應立即迴避。有時還要點燃香燭用食品來供奉。瑤族"男頭女肩"皆貴,不能負重。尼泊爾崇拜牛,以之為國獸,禁殺、禁捕,禁止穿用牛皮製品。因國獸泛濫,不得不定時將其"禮送"出國。其次要定時祭祀圖騰。清·劉錫誠《嶺表紀蠻》:"每值正朔家人負狗環爐灶三匝,然後舉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食,必扣槽蹲地而食,以為盡禮"。

圖騰犧牲與圖騰聖餐

一般來說對圖騰要敬重,禁止傷害,但有時卻有極其相反的情況。有的部落獵取圖騰獸吃,甚至以圖騰為犧牲。之所以獵吃圖騰獸,是因為圖騰太完美了,吃了它,它的智慧、它的力量、它的勇氣就會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但吃圖騰獸與吃別的東西不同,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請求祖先不要怪罪自己。如鄂溫克人獵得熊,只能說它睡著了,吃肉前要一起發出烏鴉般的叫聲,說明是烏鴉吃了肉,不能怪罪鄂溫克人。且不能吃心腦肺食道等部位,因為這些都是靈魂的居所,吃後,對遺骸要進行風葬,用樹條捆好,然後放在木架上,與葬人基本相同。以圖騰作為犧牲來祭祖,是以圖騰獸為溝通人與祖先神靈的一種媒介。原始人相信,自己的靈魂與圖騰的靈魂是平等的,只是軀殼不同,死,只是靈魂脫離軀換了一個家,而在陰間 的家裡,自己族類與圖騰族類的靈魂居住在同一個地方。殺圖騰,是以圖騰的靈魂為信使,捎信給祖先靈魂,讓其在冥冥中保佑自己。讓圖騰靈魂轉達自己的願望。如印第安烏龜族人殺龜祭祖。壯族的"螞拐節"即青蛙節,壯族以青蛙為圖騰。分三個階段:找螞拐、孝螞拐、葬螞拐。正月初一,全體出動找螞拐,先捉到者,放七聲地炮,敬告天地,被尊為螞拐郎,成為節日首領,迎回螞拐,密封於寶棺之中,再端入花樓,在震天動地的銅鼓聲和鞭炮聲中送往螞拐亭。從初一到月底,是給螞拐守孝,晚上還要為螞拐守靈。守靈滿25夜後,葬蛙,殺雞宰鴨,蒸五色飯,早飯後送到墳場安葬,還要打開上一年的寶棺,視螞拐顏色以卜吉凶。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它們不僅不會傷害自己,而且還能保護自己,並且能獲得它們的超人的力量,勇氣和技能。人們以尊敬的態度對待它們,一般情況下不得傷害。氏族,家族等社會組織以圖騰命名,並以圖騰作為標志。

所謂圖騰文化,就是由圖騰關念衍生的種種文化現象,也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圖騰當做親屬,祖先或保護神之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圖騰的崇敬而創造的各種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現象英語統稱之為totemism。

圖騰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現象之一,圖騰文化的核心是圖騰觀念,圖騰關念激發了原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逐步滋生了圖騰名稱、圖騰標志、圖騰禁忌、圖騰外婚、圖騰儀式、圖騰生育信仰、圖騰化身信仰、圖騰聖物、圖騰聖地、圖騰神話、圖騰藝術等,從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絢麗多彩的圖騰文化。

圖騰標志或稱圖騰徽號,即以圖騰形象作為群體的標志和象徵。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和象徵,具有識別和區分的作用。圖騰標志與中國文字的起源有關。

D. 中國人以龍為圖騰,還以什麼為圖騰

中國人的圖騰貌似簡單,其實是最復雜的。因為這些圖騰是根據我們自己的各種需要設置的。因此,現實世界與想像世界中,只要需要了,什麼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圖騰。

在原始朦朧的時候,我們最早的圖騰是龍。現在看來,這個圖騰可能就是我們經常看到或聽到的龍卷風。龍卷風掃過的地方,會出現「龍吸水」的現象。「龍吸水」就是在海面、湖面或河面上,出現一個很深的大坑。隨著龍圖騰,我們進入了五帝的社會。而最終形成真正的圖騰,就是老百姓自己的祖宗。

看中國人的姓氏起源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漢民族大概有1000多個姓氏,其中做了來歷解釋的是508個。這些姓氏,不管是阿貓阿狗的,保證有顯赫的出身,所有的姓氏起源,不是王家,就是貴族。因此,姓氏起源基本我們民族發展過程的最後圖騰,也就是說,姓氏起源是個不斷美化或者是偽造的過程。

例如,魏姓的起源,是春秋時代晉國一個叫畢萬的大臣,被晉獻公封地於現在山西芮城,過去叫魏邑。因此,他的後代就以魏為姓。在後來的日子,這個氏族出了個大奸臣大太監魏忠賢。周姓則是後稷的後代,後稷是舜帝時代最重要的農業官員,他的封地為周,也就是後來周朝的起源。如果你以為黃姓起源於黃帝就大錯特錯了,黃帝的兒子叫少昊,他統治天下的時候,以金屬為標志;少昊登基的時候,有金鳳鳥來儀。因此,他的部落就以金鳳凰為圖騰。為了紀念金鳳凰,少昊便以各種鳥來命名各種不同的官職,鳳鳥氏,就是管理歷法的官員;而他的後代就姓金了。現實中的黃姓,則是遠古一個叫陸終的人,他建立了黃國,在周朝的時候,黃國並入楚國,國滅了,陸終的子孫就以國為姓了。

遠古時,鳳的地位高於龍,從出土的楚國時期的一些壁畫、帛畫中,鳳佔主導地位,展翅飛翔的鳳追喙龍。歷史的發展,使得兩者的位置出現了變化,龍成了歷代帝王的專用「圖騰」。而鳳則降為附屬的位置,用於皇後嬪妃等。慈禧太後為了突出自己做洋買辦的貢獻,便一改龍鳳的位置。東陵出土的慈禧墓宮的壁畫,都是鳳在上,龍在下。

因此,龍鳳圖騰和普通百姓沒有什尺世鋒么關系。普通老百姓也不崇拜龍,甚至有正月十五耍龍燈的文體活動。有關系的,則是氏族的祠堂。祠堂來源於儒家,和孔子倡導的管理方式基本一致。儒家雖說不是宗教,但具有神學的內容與本質。因此,家族有族規,為先代祖先制訂,族人須遵守。族內公推德高望重的輩份長者為族長,族長像今天的法官,以總理裁決族事,甚至掌握生殺大權;有些氏返圓族、村落還採用民主的方式,選舉或推舉一辦事公證、有能力者為族正,輔助族長辦理族事。很多宗祠有宗中公產,出租以備開支。每家各有自己的家譜,因此一般的家譜也要有3、400年的歷史以上。像孔氏的家譜,真實的延續了1000多年以上。所以,孔氏家族的輩份絕對不會錯。亞聖孟子和孔子的弟子顏回等也跟著沾光,照抄孔氏家族的輩份。因此,孟氏和顏氏等的輩份也不會錯,但要比孔氏低一輩,在不很久之前,這些人如果互相見面看到名諱後,接下來的儀式一定是跪倒磕頭。現在出土的最早的家譜,是在傳世的甲骨文中。這說明家譜的歷史要遠遠早於祠堂的歷史。

若以為孔姓起源於孔子也是大錯特錯的。孔姓有更輝煌的3個起源,商朝的開國君主叫湯,湯的另一個名字叫天乙,湯是遠古子姓氏族的後裔,其後就將乙字和子字合並,形成孔姓;第二個孔姓起源是黃帝的史官孔甲;第三個孔姓的起源是春秋宋國的大司馬孔父嘉,大司馬相當於現在的國防軍總參謀長,他的妻子非常美麗。不幸被大臣華督看見,華督神魂顛倒,他與正流亡的君主堂弟子馮聯系,在有計劃的策劃煽動下,士兵們嘩變了,華督就率領他們攻打孔父嘉,把國君子與夷一齊殺死。然後,子馮得到國君的位置,華督得到孔父嘉的妻子。孔父嘉的後人就逃離到魯國。後來,孔子汲取了這一歷史教訓,他痛定思痛,周遊列國到處散布女人是禍水的主張,販賣唯女子和小人乃難養之人等反人權反女權的言論,皆是事出有因的。後來,歷史書就反復教訓說,很多天子,由於沒有明白女人是禍水的主張,不是國破家亡,就是人亡政息。

大部分的家譜基本都是空話虛話。建立功名的人,會被家譜大筆的記載一下;被國家法律處理的,則會輕輕一筆帶過,不仔細分析是看不出來的。

這些東西一直延續到文革前,文革過程中,家規家法祠堂等被作為四舊所摧毀。文革後,族規家法又以鄉規民約的面目出現。除了四川、福建少數地方發生過家法族規陵晌處罰事件外,大多數改革開放建立的新族規新家法沒有施行過殘酷的家族刑法。這些新族規新家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著國家法律,在進行著經濟、土地等的分配。

很多祠堂是豪華的。與之相對應的是各種廟宇。土地有土地廟,山神有山神廟,龍王有龍王廟等等。這些廟和蒙古族的敖包差不多,敖包就是草原上孤獨的一堆石頭,敖包除了供牧民祭奠、膜拜之外,還有指路的作用。而土地廟、山神廟、龍王廟等其實就是一個半米高一米長的小石頭屋子,修建起來後,就沒有人去修繕它,只是逢年過節,或者有什麼需要了,才會有一點香火。

民以食為天。這樣,我們就有了灶王的圖騰。灶王爺一年四季不怕疲勞不怕炎熱潛伏居住在灶爐的鐵鍋底下,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灶王爺要向玉皇大帝也就是老天爺報告每家每戶的情況,所以要吃頓餃子打發一下灶王爺。不吃餃子的地方,一般要請灶王爺吃麥芽糖,還讓他轉送一些給玉帝。這樣,來年的日子會更加興旺。

歷史上,普通的老百姓大部分沒有文化。但是,這些沒有文化的人教育出來的孩子卻懂得人倫,懂得孝敬父母,懂得道德禮樂,知道愛惜生命、殺人償命等等最基本的道理。其中的奧妙就是各種圖騰的作用,與圍繞圖騰產生的各種天打雷轟之報應因果循環。

歷代文人之所以喜歡胡說八道,製造各種迷信與圖騰學說,皆是繼承了孔子的衣缽。他們天天浸淫在書本里,尋找各種不存在的迷夢,壓制並破壞人民的身體健康發展,他們看不到真實的世界與真實的歷史,從而,一次次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

E. 漢族人崇拜什麼「圖騰」

漢族人崇拜龍圖騰。
我們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龍是我們民族的圖騰。那麼,我們為什麼崇拜龍?龍的傳人要傳承龍的什麼精神?想要正確地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龍的原形問題,即最早的龍究竟是什麼?對此,歷來的研究者提出過種種推斷,而來自田野考古最早的的材料,無疑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被稱為「中華第一龍」的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蚌塑龍(見圖1),形如鱷魚,也像考古學根據化石復原的恐龍形象。濮陽古稱帝丘,杜預為《春秋·僖公三十一年》作注時提到:「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丘,故曰帝丘。」可見帝丘是上古時代五帝之一的顓頊及其部族活動的主要領域。《中國考古迷案》中指出:「據文獻記載,濮陽到山東省的巨野一帶,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大型沼澤地,名曰『雷澤』、『雷下澤』。對於該處遺址考古人員做了大量工作,經鑽探知道,該遺址是中間高四周低的丘崗,最低處有澤泥存在,沼澤地盛產貝類動物,所以這里蚌殼豐富,是蚌塑圖案取之不盡的材料。」由此可以推斷,西水坡45號墓蚌塑龍的原形一定是棲息在沼澤地的某種爬行動物,如果不是早已滅絕的恐龍,便弊伍是古人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鱷魚。假設以上的推論是正確的,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的祖先為什麼對恐龍抑或鱷魚產生了無限崇敬的心理,並一如既往地認為自己的民族是龍的子孫呢?
我們知道,《周易·乾卦》以龍取象,如以「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見群龍無首」等來說明事物運動的規律,對於我們理解龍圖騰的性質有著十分直接而重要的意義。聞一多在《璞堂雜識·龍(乾)》中考證《周易·乾卦》六龍時,得出了一個十分新穎而又富有說服力的結論:「《乾卦》言龍者六,皆謂東方蒼龍之星。」馮時在《中國天文考古學》中將此觀點加以發揮,使之更加嚴密可信:「蒼龍星宿在完成了回天運動的過程之後,又會重新走到太陽附近,此時它的主體星宿與太陽同出同入,這在古代叫『日躔』。由於太陽的亮度太強,此時人們看不到龍星,於是古人將這種天象稱為『潛龍』,意思是潛伏在深淵中的龍。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浮之後,龍星重新升上天空,這時人們最先看到的是龍角與天田星同時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古人就把這種天象叫做『見龍在田』。此後龍星繼續升高,終於有一天,蒼龍星宿全部現出了地平線,這是古人則形象地稱之為『或躍在淵』。重新升起的龍星在天空中運行,逐漸處於橫跨南中天的位置,古人稱這種天象為『飛龍在天』。蒼龍運行過中天,龍體開始西斜,這時的天象又叫做『亢龍』。」
而前文提到的目前我國最早的龍,即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蚌塑龍,據馮時先生考證,本身就具有十分確定的天文學含義,即為蒼龍星宿。墓主的另一側尚有虎星圖案,腳下有由蚌塑的三角形以及兩根人體脛骨構成的北斗圖案。此外戚卜嘩,墓葬尚有二分二至和蓋天說等天文學意義,整個墓葬構成了一幅含義豐富的天象圖(見圖2)。多方證據表明,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上古時代赫赫有名的五帝之一的顓頊,墓葬的整體設計旨在表現高陽古帝死後馭龍升天的庄嚴場景。這是我國最早的龍圖騰崇拜的證據。因此,中華民族對巨龍的崇拜,實際上是對東方蒼龍星宿的崇拜,這一觀點是真實可信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高行,原始先民為什麼要崇拜天上的龍星?龍星的運行給予了他們什麼樣的啟發?由於地球的公轉,人們在大地上可以觀察到蒼龍星象回天運轉的完整周期,在長期「觀象於天」的活動中,人們開始把蒼龍星宿諸星的連線與大地上的某中動物(恐龍或鱷魚)聯系起來。其後,先民們逐漸地把龍星運行的特點移植在這種動物身上,從而賦予了它神秘、騰飛、變化的含義。而這種內涵的賦予又使「龍」的形體按照人們的想像發生了變化,最終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我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荀子在其代表作《天論》中闡述了一個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在這里明確地指出,大自然的運行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根據典籍的記載,古人對天象的觀測始終是勤奮而不間斷的,天象中那些呈周期性運動的現象首先引起了他們深刻的注意,幾乎所有關於歷法的基本概念都與此有關:太陽出沒的周期叫「日」,月相變化的周期叫「月」,植物成熟的周期叫「年」。同理,龍星經年在天空中周期性的運行,也完全有理由使它成為古人觀象授時的工具。除了授時以外,龍星雄居二十八宿之首(二十八宿是古人觀測日月五星的背景,在古代天文學乃至在整個中華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像一條蛟龍騰飛於九天之上。同時,它又呈周期性地衰退、隱沒。因此,古人對巨龍的敬畏和模仿,實際上就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對民族自身奮飛的嚮往。
龍星運行的特徵是事物矛盾運動的典型形式,而冠居群經之首的《周易》,特別是居於六十四卦之首的乾卦,其六爻正是旨在揭示一般事物的發生、發展、消亡的普遍規律。因此,乾卦六爻取象於龍也絕非是偶然的。可以肯定地講,龍的精神的最後定型和廣為流傳,與《周易·乾卦》中所表現的哲學思想以及它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和學術領域的重要地位有著直接和密切的關系

閱讀全文

與漢文化圖騰都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