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州騎樓介紹 廣州騎樓文化
說到騎樓這個玩意如果沒有看到過,那一定是不知道它的好的,如果知道會發現這個東西是真的強,很有特色,也非常的有歷史,如果不是廣州人海口人,如果去了這兩個地方,被一種第一層只有幾根柱子的樓吸引住的話,那就要告訴你了,你看到了傳說的中的騎樓了,那麼這個騎樓到底是什麼呢?又有什麼文化呢?下面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廣州騎樓介紹廣州騎樓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於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十八世紀後半期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騎樓成為印度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建築中普遍採用的形式。
十九世紀初,新加坡總督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臨街的店屋在臨街面要留出五英尺的公共空間,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接的外廊式建築,稱之為「店屋」或「五腳基」。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而從南洋返鄉的華人,也在華南地區建起類似的騎樓。騎樓也逐漸流行於我國的海南、福建、廣東、廣西等沿海僑鄉地區。
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頒布了《騎樓規則》,並開始建造騎樓。10年之後,兩廣總督張之洞從香港得知騎樓的功用,便參考香港的經驗,建議在廣州興建類似騎樓的「鋪廊」。1912年,廣東都督陳炯明將廣州城的騎樓正式列為城市管理條例之中。1918年,廣州開始拆除城牆和大量西關房子,同時鼓勵興建騎樓,取而代之。短短10年間,建成了近40公里長的騎樓街。而騎樓商業街過於密集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批評,程天固在《廣州市工務之實施計劃》中說早期廣州城市建設是「畸形的設計」,「無一不以資產階級之利益為前提,而以平民生活之惡化供犧牲」。1932年,廣州公布了不準建騎樓之馬路名單。
廣州騎樓文化百年騎樓所遺留下來的不單單只是這些形形色色的建築,更是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化變遷,曾經繁花似錦的騎樓街道如今多少成為了古老的街道,雖然時代變遷,但騎樓所留下的文化內涵卻是被人民傳承下來了。
騎樓
1、古老騎樓成迷人街景
據考證,20世紀初,形式多樣的騎樓開始在廣州出現。廣州騎樓的發展在於,它從一個外國房屋橋廊,變成一個公共設計:橋廊打通連成一條長廊,變成商業街——行人可以在走廊行走、遮陽避雨以及購物。
廣州騎樓受舶來品影響,但歸根結底是結合了本地情況去做的,而且,不留痕跡地把西方的東西與傳統結合起來,最後自成一體。它適應當地冬短夏長、夏季太陽超輻射力且多雨的氣候——嶺南亞熱帶氣候。
風行一時的騎樓建築,成了廣州城市街景的顯著特色。
翻開一張老廣州地圖,或許你難以想像,歷史上,在廣州老城區約15平方公里的范圍里,密密麻麻分布著59條騎樓街路段,總長達40多公里。它們大部分是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興建,以人民路和中山路為坐標軸,北至東風路,西至龍津路,南至同福路,東至東華路。
最密集的騎樓建在今天中山路以南、越秀路以西,以前被稱之為「老城」的地方。當時羊城街道兩旁,一幢幢「長了腳」的房子架在半空,這些兩三層的磚木混合結構的騎樓式房子足以成為廣州建築的一大特色。
騎樓一般分樓頂、樓身和樓底三部分,樓頂有的是尖頂塔形,有的在正面牆挑出拱形雨篷,造型豐富。牆面裝飾亦豐富多彩,有浮雕圖案、窗洞形式、線腳、陽台鑄鐵欄桿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羅可可建築裝飾風格,
也有嶺南特色的佳果與吉祥紋飾以及具有中國古典卷草圖案。還有的把滿洲窗運用在騎樓的裝飾上。
2、騎樓文化驅動羊城經濟發展
騎樓,廣州人對它再熟悉不過了。舊時在騎樓底,孩子們彈棋、拍公仔紙、跳橡筋,成人嘆茶乘涼、開鋪做生意,過去翻風落雨,人們都站在騎樓下避雨……
廣州中山四、五、六路一帶,是廣州最早的商貿區。老一輩廣州市民回憶,以前走到中山四路「新以泰」店門口時,一眼望過去,騎樓密密麻麻,老字型大小店鋪鱗次櫛比,一派繁華商都的氣象,它不僅僅是當時廣州經濟的縮影,更是廣州騎樓文化的一顆明珠!
在毗鄰廣東的香港,特區政府宣布以48億港元保護坐落在灣仔、深水埗、旺角等地的48棟騎樓建築,香港人認為這些騎樓的設計始於廣州,故將它們叫做「廣州騎樓」。
近代廣州城市建設從珠江邊開始,倡導者是兩廣總督張之洞,當時張之洞覺得廣州道路狹窄,交通閉塞,車來馬往不便,與「地勢增高、堤基鞏固、馬路寬廣」的租界沙面對比,相形見絀。
為了改善廣州的交通,振興商業,張之洞參考了西方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建議在天字碼頭一帶興築120丈的堤岸。沿堤多種樹木以蔭行人,馬路以內通修鋪廊,以便商民交易,鋪廊以內廣修行棧。
為了方便市民做生意,張之洞主張建騎樓那樣的連續公共空間。鋪廊既利行人,又便交易,這對當時落後的廣州經濟無疑起到了拉動作用。
3、給歷史留下有趣的回憶
騎樓被作為正式的名稱,最早出現在1912年國民政府《取締建築章程和施行細則》中,被稱作「有腳騎樓」。1920年《修正取締建築章程》中,將「有腳騎樓」簡稱為「騎樓」。騎樓對於廣州而言,是一種文化,是一份歷史,是廣州的風情,更是街坊們的良伴。
1921年,廣州市政府公布《廣州市促進馬路兩旁空地騎樓地建築規程》,進一步規定修築馬路時必須預留空地給兩旁興建騎樓時使用。1922年,兩廣總督陳炯明同意廣州市組織成立「建築審美會」,由市長擔任會長,會員由市長聘請建築、美術專家擔任。
日後廣州市政廳所屬各局之建築規劃,如公園、橋梁、校舍及其各種公共建築物在動工興建之前,都要將建築規劃圖案送交該會審定,檢驗其在美術上的價值,陳氏已將廣州的建築物看成是「美術的設備」。
廣州騎樓建築藝術最高,各種中西結合的裝飾風格百花齊放,你會發現每條馬路的每間騎樓的石雕、磚雕、灰塑、彩畫、彩色玻璃、彩色水磨石等裝飾都不相同,而騎樓空間的整齊和騎樓屋頂上不規則突出的中式小涼亭和西式小尖塔,又使得廣州城市天際線豐富多彩。
如今,一議到騎樓,廣州人都會對它發出感嘆:您默默為街坊奉獻,為行人遮烈日、擋風雨,曾為廣州帶來繁榮,廣州街坊將永遠銘刻在記憶中。
【結束語】騎樓文化所代表的內涵遠不止是形式上所看到的建築,更是留著每個廣州人心中永遠不變的那個時代的廣州,那個時代的文化產物,即使建築消逝,但它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卻是亘古不變。
Ⅱ 騎樓城的騎樓城的發展歷程
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二月四日,清政府與英國在北京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附款》,梧州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後,逐漸發展成為珠江流域著名的商埠,騎樓建築開始蠢豎在梧州興起。
1924年底,梧州發生特大火災。當局決定「拆城築路,挖山填塘」,將梧州的千年古城牆和城門全部拆除,擴大城區面積,用城磚築地下水渠、鋪砌街道馬路,梧州的河東區逐漸成為騎樓城。騎樓建築是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而設計建造,一般為三四層樓房,地層商鋪門面向內縮入2至3米讓出來作為人行走廊 —亦叫「騎樓底人行道」,這樣既可以替行人遮陽擋雨,又可以為商鋪營造舒適環境,也顯示出商家誠信待客的經念檔談商之道;樓房二層一般設有水門,是為備洪水浸街時樓上方便居民出入用的,可以在水門放下一把竹梯,居民從竹梯上下搭艇,也可以在水門放下竹籃向沿街巡遊的售貨小艇購買米、油、蔬菜、火油、電池等生活必需品。臨街磚柱上鑲嵌鐵環高低各一隻,亦為備栓泊船艇系纜繩用的,這些都是因為梧州地處三江水口,幾乎年年有幾次洪水淹街的特殊需要。
2002年0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提出,梧州的城市建設、旅遊發展要以山水、騎樓為核心內容,並撥出2000萬元專款改造騎樓城。2003年6月,騎樓城改造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工程實際完成投資1.8億元,騎樓城立面修繕工程441棟、共57109.44平方米,增建騎樓110棟、面積10550.7平方米,牌坊6座,雕塑10座。
2004年09月,梧州市舉行了隆重的騎樓城開城儀式。面貌煥然一新的騎樓建築既不失傳統特色,又顯現時代風貌,成為梧州一幅幅旖麗的立體風景畫,游覽在騎樓城,有如人在畫中、畫中有人。
梧州騎樓文化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03年,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屢遭洪澇災害影響的現象已成為歷史,但騎樓這一獨特的建築風格已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下來。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的達2530米,騎樓建築560幢,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是名仔碰副其實的「中國騎樓博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