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魯迅被稱為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如何看待這一評價
魯迅先生的"民族魂"是指一種積極向上,能繼承自己民族文化的精華,去其糟粕,擁有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精神。敢於對權威提出疑問!因為魯迅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所倡導的是一種新生力量,然後是一個思想家,他的思想是為民族尋求出路,最後是作家,他是要用文字來傳遞思想的。
當時在武漢街頭,每十個人裡面,都沒有一個識字的,沒讀過書,更沒接觸過當代的進步思想,文化和思想都是落後的。這些人,在民族需要變革進步的時候,不僅不能幫忙,而且還拖後腿。這還跟自身利益無關,他們純粹是不懂而已。即使是現在,你上頭條看看評論,好多人真的就是不懂道理,你得給他掰開了揉碎了講
㈡ 左翼文化運動所處的時代背景
在蔣介石「四一二」叛變後,一大批革命的文化工作者陸續聚集到上海,使上海成為這個時期的革命文化中心。1927年冬,由蔣光慈、錢杏屯、孟超等人創辦了太陽社,由郭沫若、成仿吾、馮乃超、李初梨等人創辦了創造社。這兩個革命文學團體的成員雖然大多數是共產黨員,但他們無論在政治經驗、馬列主義水平,都處於幼稚階段,加之受國際、國內「左」傾情緒的影響,表現了較為嚴重的急躁情緒與宗派主義情緒,特別是對「五四」以來有成就的進步文化人士缺乏正確的認識和評價,甚至持貶低和否定的態度,視為異己力量進行攻擊,魯迅、茅後等人也對這兩個團體的某些主張提出過尖銳批評。為了加強黨對國民黨統治區文化戰線的統一領導,團結和組織廣大的進步文化工作者反對國民黨的文化「圍剿」,1929年下半年,中共江蘇省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成立一個統一的文化界組織的指示精神,在上海組成文化工作委員會(簡稱「文委」)。1930年初,我黨根據進步作家統一自己組織的要求,在「文委」的直接領導和支持下,經過多次醞釀和討論,於3月2日在上海召開大會,正式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大會通過了「左聯」的理論綱領和行動綱領,選舉魯迅、沈端先(即夏衍)、馮乃超、錢杏屯、田漢、鄭伯奇、洪靈菲七人為常務委員,並決定成立馬克思文藝理論研究會、國際文化研究會、文藝大眾化研究會等機構,創辦《萌芽月刊》、《拓荒者》等刊物。
在「文委」的領導下,又相繼成立了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中國左翼新聞記者聯盟和電影、音樂小組等左翼文化團體。為便於統一領導這些組織和團體,「文委」於1930年10月,在上海成立「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簡稱「文總」)。參加「文總」的共有八個左翼文化革命團體,其中陣容最大、最為活躍、最有影響力的是「左聯」和「社聯」。中國左翼文化界總同盟及其所屬團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文化界的統一戰線組織,團結和爭取了大批左翼文化工作者,同國民黨的反革命文化「圍剿」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創作了一大批具有很高水平的文藝作品和理論著作,宣傳了馬克思主義,鍛煉造就了一支馬克思主義的文藝隊伍。而魯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毛澤東譽為是「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㈢ 如何打造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品牌
一、制度品牌要突出針對性
制度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保障。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形成了很多制度,但激發創新活力的制度還不是很多。制度品牌應該具備這樣幾個特徵:1.激勵創新的特徵。這種制度能夠形成人才脫穎而出、作品層出不窮、活動豐富多彩的局面;2.強化管理的特徵。這種制度能夠增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掌控性,使想管的事情不但管得住,而且管得好;3.彰顯成果的特徵。這種制度能夠使基層的創新成果能夠被及時地發現、總結和推廣,並得到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的應用。
打造制度品牌,提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要注意把握如下幾個環節:首先,思想認識要到位。只有提高認識,才能增強建設制度品牌的自覺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制度開道,用制度治本,充分發揮制度的力量,才能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制度高於技術」,這是經濟學家吳敬璉的名言。對於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來說,特別是處於體制改革關鍵時期的文化單位來說,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顯得尤其重要。其次,建立制度要嚴謹。只有制度嚴謹,才能保證制度品牌的科學性。建設制度品牌,要以合理化為基礎,以規范化為要求,以高績效為目標,既指向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又符合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實際。第三,執行制度要嚴格。只有嚴格執行,才能保證制度品牌的約束性。領導幹部要在制度落實上率先垂範,身體力行,逐漸養成習慣,帶頭形成風氣。要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動態監察,使制度的執行持之以恆、一以貫之。同時,對不符合發展要求、不符合實際的「過時之法」,要及時修改完善。制度缺失的,要盡快建立。
二、活動品牌要突出時代性
組織開展活動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有很多活動,但有廣泛號召力的活動還不是很多。活動品牌應該具備這樣幾個特徵:1.方向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職責。活動品牌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接觸性。每一個活動,都是由部分人群參與的。組織開展活動,要使活動的主題真正接觸到特定的人群,做到精準定位、高度契合;3.有效性。這種有效性,就是活動要找准切入口和共鳴點,引起參與者深度響應,這樣的活動才會有生命力,才會長久,而不會曇花一現,或成為組織者的「自娛自樂」。
打造活動品牌,根據活動的組織層級和推廣范圍,可以分市級、市(縣)區級、街道級和社區級活動品牌。市級品牌活動,一般是大型主題活動,由市級組織策劃,因活動次數所限,參與度和覆蓋面不可能很大,主要是通過媒體大力宣傳,擴大影響,發揮其倡導性和動員性。市(縣)區級可不再簡單重復效仿,而是形成市(縣)區、街道、社區三級工作體系,按照活動要求,結合實際將其細化成具體的工作方式和活動方法。不能搞動員對動員、文件對文件、活動對活動的形式主義一套。只有這樣,才能給基層留下創新創造的時間和空間,激活他們的聰明才智,形成工作亮點和特色。同時,對於基層創造的具有普適性的工作方法,要及時發現並總結推廣,逐步晉升為上一層級的活動品牌。
三、人才品牌要突出前沿性
人才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有很多人才,但領軍型人才還不是很多。人才品牌應該具備這樣幾個特徵:1.前瞻性。人才品牌要有寬廣的視野,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能夠預見和把握未來世界的發展潮流和方向,高屋建瓴,洞若觀火;2.高端性。人才品牌應該在自己的領域具有領軍性、權威性和話語權;3.創新性。人才品牌要善於學習,努力進取,能夠根據變化了的形勢,及時採取新的方式方法有效開展工作。
打造人才品牌,可以根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不同領域,按照理論人才、宣教人才、文藝人才、策劃人才、產業人才等,分門別類,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鍛造,造就一批理論、新聞、出版、文藝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造就一批領軍人物和學術帶頭人,造就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文化產業人才。要把宣傳思想文化系統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全市人才戰略中去思考、去謀劃,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大力營造有益於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工作、生活的人文和政策環境,表彰作出突出貢獻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營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切實抓好人才的培養、管理、使用工作,對於急需的高端人才,要不拘一格,大膽引進,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四、陣地品牌要突出參與性
陣地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載體。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有很多陣地,但產生廣泛影響力的陣地還不是很多。陣地品牌應該具備這樣幾個特性:1.生動性。陣地要發揮有效作用,首先就要做到吸引人,讓人想來、願意來;2.豐富性。陣地的內容要充實,內涵要豐富,要有說服力,讓人真信;3.專業性。每一個陣地要突出主業,把特色做亮,顯示出在教育中的獨特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打造陣地品牌,首先要根據陣地的不同功用,認真分析參與對象的不同類型和接受習慣,精心策劃,精心設計。比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針對青少年學生,就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特點,這樣才能入腦入心。其次,陣地建設要加大投入,改善硬體設施和環境,注入新的時代元素,切實改變陳舊落後的面貌。第三,要健全組織機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隊伍素質和專業講解水平。
五、作品品牌要突出地域性
作品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成果的最終體現。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出了很多作品,但產生廣泛認同的力作還不是很多。作品品牌應該具備這樣幾個特徵:1.服務性。服務大局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職責,作品品牌要能服務地方科學發展、共建幸福和諧;2.貼近性。作品品牌要能切合地方實際,把握民眾心理,才能發揮作用,產生共鳴;3.實用性。理論文章要能拓展視野、解決問題;文藝作品要能愉悅身心、引領風尚;教育作品要能增益才智、引人向上。
打造作品品牌,理論研究要量身定做,及時總結地方發展經驗並進行理論升華,著力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攻堅克難;文藝作品要深度挖掘地域傳統文化資源,使其得以傳承並發揮光大。在引導創作者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耐得住寂寞,潛心鑽研的同時,各地區、各部門都要設立重大作品專項資金,支助重大理論課題研究和重大文藝作品的創作,為多出精品力作提供經費保障。同時,要加大成果的轉化和宣傳力度,使理論研究成果及早變成現實生產力,使優秀文藝作品走進千家萬戶,增強地域成果和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吸引力,不斷提升城市幸福感和美譽度。
㈣ 五四時期的文化名人
魯迅(1881~1936)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
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充實了世界文學的寶庫,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老舍的簡介:
老舍(1899~1966), 現代小說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青、鴻來、□予、舍、非我等筆名。滿族,正紅旗人。
生平經歷和創作道路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於北京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名守衛皇城的護軍,1900年在抗擊八國聯軍入侵的巷戰中陣亡。從此,全家依靠母親給人縫洗衣服和充當雜役的微薄收入為生。老舍在大雜院里度過艱難的幼年和少年時代。大雜院的日常生活,使他從小就熟悉車夫、手工業工人、小商販、下等藝人、娼妓等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深知他們的喜怒哀樂。大雜院的藝術熏陶,使他從小就喜愛流傳於市井巷裡的傳統藝術(如曲藝、戲劇),為它們的魅力所吸引。他從這樣的環境中,接受了與現代中國大多數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藝術啟蒙。這些,都對他有極大的影響並在他的創作中留下鮮明的印記。
1906年,在別人的資助下,老舍進私塾讀書;三年後,轉入新式學堂。1912年,小學畢業後,他在普通中學讀了半年;翌年,考入學雜膳宿費用都由國家供給的北京師范學校。1918年,老舍以優異成績畢業後,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校兼國民學校校長。1920年 9月,提升為郊外北區勸學員,還陸續兼任私立小學教師、國語補習會經理等職。
老舍就任小學校長的第二年,爆發了五四運動。他自稱只是"看見了五四運動,而沒在這個運動裡面,……對於這個大運動是個旁觀者"(《我怎樣寫〈趙子曰〉》)。這確實使他在一段時期里,對於青年學生及其活動,有些隔膜和誤解。但"五四"時期興起的新的時代潮流,包括文學革命在內,仍然沖擊著他的心靈。本來,軍閥政府基層機構的腐敗,混跡其間的衛道者們的虛偽,在這個剛剛來自社會底層的年輕人的眼中,無處不是破綻和丑態,難以與他們安然相處。當"五四"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呼聲,把他從"兢兢業業地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條中驚醒(《"五四"給了我什麼》),他作出了新的抉擇。1922年9月,老舍辭去所有職務,到以開明新派著稱的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在那裡寫下了第一篇新文學習作《小鈴兒》。在這以前,還堅決退掉母親包辦的婚約。次年回到北京,任顧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會的文書,同時在第一中學兼課,業余時間到燕京大學旁聽英文。一度還信仰過基督教。雖然道路不無曲折,但"五四"推動他進一步掙脫了封建的、世俗的羈絆,去尋求一種比他已經得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
1924年,老捨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漢語講師。為了提高英文水平,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書本都向他打開一個比原先見到的更為寬廣多彩的世界。閱讀作品進一步激發了他的文學興趣。客居異國的寂寞和日益濃烈的鄉思,又需要寄託和發泄。幾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促使他把見到過的人和事用文藝的形式寫下來。1926年寫成的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取材於當年在教育界任職時的見聞。接著又寫下了長篇《趙子曰》(1926)和《二馬》(1929)。三部作品陸續在文學研究會的刊物《小說月報》上連載,立刻以文筆輕松酣暢,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於刻畫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讀者的注意。他的創作從一開始就顯現出現實主義的特點,並且從語言、筆調到內容、主題,都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學研究會。他終於在文學事業中找到了值得為之獻身的工作和充實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國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國回國。途中因為籌措旅費,在新加坡的一所華僑中學任教半年。在英國時,他為國內的北伐戰爭的進軍感到興奮。到了新加坡,從青年學生的革命熱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他因此中斷了一部描寫男女青年愛情的小說的寫作,另寫了反映被壓迫民族覺醒的中篇童話《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國。同年 7月,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翌年夏,與後來成為國畫家的胡□青結婚。1934年,改任青島山東大學教授。他在這兩所大學,先後開設過《文學概論》、《歐洲文藝思潮》、《外國文學史》以及寫作方面的課程。課余繼續長篇小說的創作。《貓城記》(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舊中國的腐敗,針砭保守愚昧的民族習性和畏懼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時流露出對於國事的悲觀和對於革命的誤解,是一部瑕瑜互見、頗多爭議的作品。《離婚》(1933)描寫一群公務員的庸碌生活,對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現出他作為北京市民社會的表現者和批判者、作為幽默作家的特點,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風格的作品。《牛天賜傳》(1934)和中篇《月牙兒》(1935)、《我這一輩子》(1937),都從街頭巷尾攝下市井細民的生活場景。前者是對於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諷,充滿笑料;後兩者是對於人間不平的抨擊,飽含著憤懣和哀悼,作品的筆調也隨之變得沉重。
郭沫若簡介:
郭沫若(1892—1978) 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並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1914至1923年,郭沫若先後在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岡山第六高等學校、九州帝國大學醫科學習。初到日本時,異國生活中所受的民族歧視,個人婚事的失意,使郭沫若陷於消沉苦悶之中。他因此讀《王文成公全書》,深受王陽明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影響。同時,王陽明學說又把他導引到老莊哲學、孔子哲學和印度哲學。此時郭沫若接觸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感受到清新恬淡的風味,由泰戈爾進而接觸印度古詩人伽畢爾。後來他又喜歡德國詩人海涅、歌德,由歌德又導引到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的著作,「對於泛神論和思想感受著莫大的牽引」(《我的作詩的經過》)。「五四」時期,他還喜歡過康德、尼采,並接受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廚川白村的文藝理論,以及當時頗流行的新羅曼派和德國新起的表現派的影響。中外諸家的多種影響,使郭沫若前期思想呈現出異常復雜的情況。1924年以後,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並倡導革命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前夕,他寫了《請看今日之蔣介石》,在人民群眾中產生重大影響。同年,參加南昌起義,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旅居日本,抗戰開始,回到中國,從事抗日救亡運動。這一時期他所著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歷史劇及大量詩文,深刻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投降政策,激勵了革命人民的鬥志。1944年發表《甲申三百年祭》,總結了李自成領導的明末農民起義失敗的歷史經驗,當時被定為中共整風學習文件。1949年北平解放後,被選為全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藝創作,發表了《蔡文姬》等歷史劇作。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 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6月12日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