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當今的職場酒文化
在當今,職場酒文化非常的盛行。
尤其是在外面跑業務的,都得應付各種各樣的酒局。
其實,大部分人,都不喜歡應酬,也不喜歡喝酒,但有些時候,喝酒似乎又成工作的一部分。
不參加這種應酬,不參加這些酒局,似乎項目很難談下來。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講究面子,很多話不方便太過清醒的狀態上說。
大家在清醒的時候,都習慣戴著面具說話,說一半留一半,尤其是談錢,如果直接說出來,會讓人覺得太俗氣。
對於直接的利益,在發表意見的時候,都喜歡半隱藏。
就像過年給紅包拜年,收的人,嘴裡大聲說不要、還要極力把別人的手推開,可內心可能早在衡量,紅包裡面到底有多少錢,內心正暗自高興呢。
如果你真的在對方稍微拒絕的情況下把紅包收回,那你一轉身,對方就可以詛罵了,說你不懂禮數等等,一臉的不煞氣,心情非常的不好,然後會說再也不
和這種不知道禮數的人交往了。
你不是明明努力的拒絕么?最後如你所意了,為何卻反而不高興呢?
其實,就是裝。
想要面子又想要利益,直接要利益,會覺得太俗沒面子
先拒絕裝清高,然後再裝作勉為其難的收下,這樣既有面子利益又能拿到。
這就是人情世故,有的時候,對方明確拒絕,並不表示對方不想要,這需要你對能夠一眼看透對方心中的真正想法,而不能只靠表面動作來判斷。
在生意場上,也是如此。
有些話,想要達到某種直接的目的,又感覺不方面直截了當的說,只能說一半留一半,剩下的要讓對方去悟。
這樣是挺累的。
而酒文化,剛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到了酒桌上,喝了點,一些心底話才敢放開的說。
為什麼?如果對方不滿意,反正可以多了個借口,說當時醉酒了說胡話,不要當真。
這個理由一出,為了面子,大家都不計較了。
在偽善的面具下,酒成了一種助推劑。
當喝酒到了一定程度,雙方也能釋放了,不再去裝了,大家就都一樣了,沒有了差距,沒有了區別,可以稱兄道弟,可以胡言亂語了。
還有,人類普遍存在的某種「同情感」。
當你和某個人共同經歷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或者一起自我放縱,你們之間就會建立起某種特殊的紐帶。
即使酒醒後,這種特殊情感還是會存在。
我們一起經歷過酩酊大醉、我們一起經歷過喝醉後的出醜等等,這些特殊的共同經歷,讓雙方拉近了距離,讓雙方能夠更加的敞開說心裡話。
職場,就是一個充滿刀光劍影的江湖,而酒文化,則成一個調和劑。
平時大家都帶著面具溝通、交流,甚至會暗地裡勾心鬥角。
當大家一起在某些場合下喝酒後,就能夠一定程度下增加感情,讓彼此脫掉外衣,建立信任,釋放自我。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酒文化,在某些時候可以增加信任,但在某些時候,卻也成為了心懷不軌的人做壞事的擋箭牌。
出了事情後,然後來了輕飄飄一句,當時喝醉了,是沒有意識到行為。
可到底是真醉還是假醉?誰知道呢?
其實,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無論是真醉還是假醉,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灌酒、拼酒、失態等等,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酒文化,而是陋習。
只要心態扭曲的人,才會這樣做。
灌酒,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拼接,就是打賭斗氣,能喝並不表示就是英雄好漢,這種喝法傷己又傷人。
失態,只會讓他人厭煩和頭疼。
什麼才是真正的酒文化?那就是沒有爛醉如泥,更沒有丑態百出,五六分醉就好,恰到好處,增進感情,釋放自我,既有感性,但是又不能把持不住丟掉所有的理性。
如果有人在酒桌上對你灌酒、拼酒等等,一定要拒絕,這樣的人,明顯就是動機不純,人品不會好到哪裡去,這樣的人,何必要顧及對方的面子呢?不交往也罷。
㈡ 請問中國的酒文化內涵是什麼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
自從酒出現之後,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
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
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
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酒籌文化
酒籌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也是—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不能設想,在高節奏運轉的現代化生活的今天,再有幾個年輕人慢騰騰地坐麥當勞玩什麼《紅樓夢》酒籌。
但是酒籌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仍然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一份寶貴財產,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研究價值外,在某種特定的適當場合也會有一定的文明作用。
比如,無論如何、總比什麼「感情深,一口悶」式的蠻喝,「哥倆好哇,五魁首哇」地俗喝要好一些。因為「附庸風雅」總比「附庸粗俗」要有品位。而「附庸風雅」本來也就不是個貶義詞。
酒籌文化是中國飲食合餐制的產物,它的本質是農業文化。酒宴中的酒籌令有著很大的文化含量,參加者自古今名著、詩詞歌賦,至天文地理、 民俗俚語都要胸中有數才能現場發揮得好而不被罰酒。人們在歡宴中也鍛煉了才思敏捷和競爭精神;既活躍了飲食的氛圍又增添了審美情趣。
㈢ 中國人的酒文化到底有什麼意義,為什麼非要喝酒
中國人的酒文化最主要的意義其實就是禮儀。在古代喝酒其實不是一種娛樂活動,其實是在祭祀或者節慶的時候才會有的。一般都是上級獎勵下級的時候才會喝酒的。其實也不是非要喝酒,只是在一些場合,為了尊重當家人,並且做到有禮貌,才不得已非要喝酒。
其實酒文化在這些年已經慢慢的有些變味了,特別是有一些人就是無腦勸酒,就是為了讓對方多喝酒。但是確實有些人喝不了多少,這樣就是很危險的。所以在喝酒的時候就算為了給對方面子,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㈣ 什麼是「酒桌文化」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討厭酒桌文化
酒桌文化,餐飲禮儀的一種,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台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酒桌文化也從一開始的待客之道變成了如今有著各種特殊意義的「酒局」。
越來越多的人討厭酒桌文化是因為酒局上總有人特別熱衷於勸酒,看對方被逼喝酒的窘態,是一些人在酒桌上最佳的享受,勸酒者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可謂出盡八寶。
有些勸酒者喜歡把利誘包裝成威脅,「你不喝可不夠朋友啊」,言下之意是喝了就是朋友;有些勸酒者喜歡把威脅包裝成利誘,「這杯幹了,這個合同就是你的了」,言下之意是不喝你就出局了。
淵源
酒文化在中國的歷史幾乎與人的歷史一樣久遠,早在漢字成熟之前,中國人就已經掌握了釀酒技術。很多典籍中都有關於酒和飲酒文化的記載,酒文化深入中國人的血脈深處,影響深遠。
《詩經》中有20多處提到酒,酒被賦予了禮儀、社交、休閑等含義,體現了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倫關系。還有很多典籍專門講酒,如西周的《酒誥》,西漢的《酒賦》《酒箴》,東晉的《酒誡》和初唐的《酒經》《酒譜》等等。可見,酒很早就成了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㈤ 飲酒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為什麼到現在就建議不喝酒了
中國確實有幾千年的飲酒文化,生活中少量飲酒是情趣,是一種生活態度!
飲酒過多的話就不好了!
酒精對人體有很多危害,長期大量飲酒會引起肝臟、胃和胰腺疾病。肝臟急性病變可以由酒精引起,為酒精性肝病,中長期會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長時間會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脂肪肝階段戒酒,病變都是可逆的。若已經發展成酒精性肝硬化,肝臟已經變硬,再戒酒也是不可以逆轉。強調不要飲酒,飲酒會造成肝臟嚴重病變,出現肝硬化後會引起腹水、嘔血、門脈高壓,除肝臟損傷外,酒精還會影響胰腺,大量飲酒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分輕度和重度,若是重症胰腺炎會危及生命。飲酒會引起慢性胰腺炎,胰管擴張、胰管結石會引起胰腺疼痛,胰腺在腹腔後位,疼痛時會有後背疼、整個肚子非常疼,建議大家不要飲酒。
㈥ 中國的酒文化,到底是精華還是糟粕
酒文化深入中國人的歷史和生活,喝酒這件事,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避無可避。
㈦ 如何看待酒桌上的酒文化呢
在中國,“酒文化”可以說是自古以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發展到現在更是官場中的一種獨特現象。似乎一個人的能力由他能不能喝酒來決定。這顯然不利於國家的良好發展。
對於現在的酒桌酒文化,我們需要去改變它。不要過度的勸酒,適宜的喝酒是可以的。
㈧ 你是如何看待職場酒文化的
酒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有悠久的歷史了,不管大家是在聚會還是生活中都會用酒來招待客人,至今傳承千年。所以慢慢的酒文化就成為如今看待大家誠意的工具,職場酒文化就是如此,大家都是酒桌上見真章,如果你敬我酒就證明你有誠意,喝的越多越有誠意。甚至有的人合作的時候都是讓對方喝酒,喝的開心了那麼自然就簽名,沒盡興的話就比較難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職場人都要練就一個好酒量的原因。
酒作為一種大家娛樂的工具之一,可以小酌,但是不能酗酒,本來是一件非常文雅的事情,但是慢慢的演變成為了今天的粗暴。所以在我看來職場酒文化並不好,用喝多少來看一個人的誠意,來進行合作,這未免有點太隨意了,只能能喝酒沒能力都行,但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喝酒都不行。
喝酒這種事情本來就是自願的,不要勸人喝酒,因為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這樣的事情我們聽的也不少了,大家也應該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