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叫文化回歸傳統價值

什麼叫文化回歸傳統價值

發布時間:2023-03-24 05:10:38

⑴ 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側重價值!

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分析---------

翻開歷史畫卷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秦以前,諸子學說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以孔孟,墨庄學說為主幹的民族文化大樹已經形成。秦以強捍武力統一六國後,焚書坑儒,獨行法家之「馭民之術」,從此開了「走極端」的先例。秦的暴政導致了它很快覆滅。暴政必然引起同樣的報復,於是就有了項羽的「坑秦降卒四十萬」,火燒阿房宮等激烈的行為。後世的封建統治者的施政方略及改朝換代的方式,基本上沒能跳出這個模式。壓迫越重,反抗越烈。統治階級的極端行為激起了民眾的「走極端」。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由此陷入了「周期律」的循環。

儒家,儒學,儒教,各有不同的含意,中華文化不能簡單地和前三者劃等號。文化不能代替制度,但二者決不能截然分開。任何一種文化都是由其基本的價值觀決定的,而制度更是價值觀和相應文化的產物。文藝復興的實質就是價值觀的回歸。

據此,我們就有如下的推論:信奉人性善,相信可在人世間建立大同社會的中國古代先民中,就產生了孔孟學說;信奉人性惡,主張嚴刑峻法的的先民中就產生了商秧,韓非子的學說;認為人性亦善亦惡的先民中,就產生了墨家學說。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於天下,但主流是儒,法二家。至秦用武力統一,法家學說暫居上風,但暴政必然不能持久。秦滅漢興後,統治者吸取單純實行法家暴政而滅亡的秦的教訓,由董仲舒改造儒家學說—保留儒家「仁」的外殼,塞進法家,陰陽家,名家學說的成分—終成就了統治中國思想界2000多年的儒教。它的實質是一套完整的統治馭民術。後經程朱理學強化,完全成了禁錮國人思想的枷鎖。這種儒教,非常適合當時中國小農經濟的國情。

正如黑格爾所講:「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分配製度的金字塔型,政治結構的同心圓型就是中國兩千多年的社會形態。它「超穩定」存在的前題是:對外封閉,對內愚民,兩個條件同時具備。

價值回歸或民族文化復興確有必要。一個沒有自己文化之根的民族是站立不起來的,但這決不能成為某些人拒絕吸收西方優秀文化成分,妄圖恢復「儒教」理論的幌子。我國先秦時期的民間傳說和孔孟、墨子、老子的學說確包含了民族文化的優秀成分,這是需要我們去著力發掘的。

1、中國現在需要重建符合時代前進方向的價值體系,而這個體系應建立在民族文化復興的基礎上。它不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這應是無異議的。

2、秦以前的諸子百家還包括了墨家,道家,法家[荀子應歸入權謀家或法家的范疇],名家,陰陽家等等。所以,「中華文化復興」的源頭不應僅限於孔孟。墨家的「非攻」,「兼愛」,「重技」,「畏鬼神」思想;老子的「順乎自然」思想;韓非子的「法治天」下的觀點都是可去粗取精的思想原料。

3、柏楊先生對傳統文化的評價相當偏激,這是大家熟知的。他曾把傳統文化比喻為「醬缸」。如果同樣是比喻,我倒覺得與其把傳統文化比喻為「醬缸」或假想成了傲立的青松,不如把傳統文化看成一處沼澤上的植物群落。其中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也有生命力極強的水葫蘆,還有野生的稻穀和藤蔓。

4、從基本價值觀的角度客觀分析,我們先秦文化和古代西方並無根本的差異。「己所不悅,勿施於人」和「你想別人怎樣對待你,那你就滾老怎樣對待別凳肢人」有本質區別嗎?「兼愛」和「博愛」不一樣嗎?「畏鬼神」和「敬奉上帝」的只是有一神教和多神教的差別;「重技」和崇尚發明創造不同嗎?

5、一個表面的邏輯悖論:一個很早就人神不分,相信「人定勝天」人可「替天行道」,皇帝就是「天子」的民族,在幾千年裡藐視客觀規律,驕傲自大,在科技方面落在世界先進水平的後面,而信奉上帝,敬畏自然的西方諸民族反而走到了文明的前列。我們不該反思嗎?

6、造成這種荒謬結局的重要原因是什麼?是我們的智商低,是我們不夠勤勞?或是我們所處的自然條件惡劣,上蒼對我們特別苛刻?還是因為我們過分的善良而招至強盜的欺侮?恐怕都不是主因。價值觀應是重要影響因素。權利和義務,利與弊,得與失,靈與肉,主觀與客觀,自然規律和人的作用等,是一個民族價值觀的基本組成元素。正是在這些基本前提上,秦及以後歷代的封建的統治階級及其」幫閑『和「幫凶」扼殺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扭曲了先秦時已萌芽,成長的正確的價值觀。

7、以儒教為核心的思想統治體系雖然存在了2000多年,是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保護了它。游牧民族的大粗升入侵只能造成人種的混合和被它同化的結果。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相對封閉的外界環境,多數國民不識字是這個體系存在的根據。

8、由秦至清,歷代封建王朝為鞏固其統治的需要,利用仕途誘惑和科舉取士制度,軟化,奴化知識份子;不斷壓縮,淘汰傳統文化中的科學,人文成份,實行愚民政策,加上語言和文字的距離—文言文的難度是眾所周知的,特別是斷句難,更容易造成岐義。使人們誤認為傳統文化似乎就是孔孟之道,甚至被歪曲成了「儒教」。其實,我們的傳統文化原來是豐富多彩的。在某些方面,它較之古希臘文明也毫不遜色。老子,孔子,墨子是基本上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同時代的先哲,其哲學,論理學,邏輯學成就,雖有東,西文化方面的特點,但在學術水平上並無本質的差異。「文化價值回歸」,就是要把上述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發揚光大,重建民族新文化!

9、正是這種封建的文化體系使我們錯失了14、15世紀發展的最好歷史機遇。我們不能因此再次錯失發展良機。讓我們回到祖先曾選擇的正道上,找回丟失的精神瑰寶,同時吸取迄今為止人類文明的一切精神財富,重建華夏輝煌!

⑵ 回歸傳統文化

文化的魅力從來都不來自血緣,階級,宗教,地域和時空,是因為人們對普世價值的追求。仰望天空尋覓至善,所以兼愛非攻;腳踏實地探求至真,所以尚賢非命。胸懷慷慨彰顯至美,所以重信貴義。


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文明風尚,推動素質教育,構建和諧社會!

國學大師潘守宇說: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他的學生變化氣質。而有一個人,有一本書,能讓一個民族變化氣質,這個人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這個民昌激族就是中華民族,這種氣質就是「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

歷史是最好的過濾器,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精華。1988年,一些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聚會巴黎,曾發出這樣的聲音:悶旦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的儒家那裡去尋求智慧。聯合國總部也刻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在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上,我國一位官員稱孔子為孔老二,韓國的官員聽到後全體站立退場!韓國的學生當知道孔子不是韓國人時淚流滿面!韓國三星集團的外派人員必須會背論語;韓國把24孝拍成電視劇每天播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我們來說,不是身上應該洗去的污垢,而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

其實聖賢的價值,就在於在千古之前,他們有價值的生活經驗,可以穿越滄桑走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的微笑著,注視著我們仍然在談的言論中收益而已!

古人的智慧,是現代人很難超越的,比如說我們是學哲學的,我們中國啊,有很多的哲學系,也有很多的哲學家,但是有哪一位哲學家能夠寫出一本書,如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傳承久遠,還被翻譯成多國的語言文字,為現代的哲學家、思想家所研究。中國有這么多的歷史學系,有這么多的歷史學家,又有誰能寫出一本書,如司馬遷的《史記》,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中國有這么多軍事學家,有這么多軍事院校,又有誰能寫出一本書,如《孫子兵法》,仍然被西點軍校奉為教材,所以我們只是略舉了幾個例子,那就告訴我們,其實中國古人的智慧,我們不能說是後人沒有辦法超越的,但是它確實是

後人難以超越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因為《論語》上,孔子說的耐罩襪這樣一句話,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麼意思呢,比如我們的工匠,要把桌子做好,必須首先使你的工具鋒利起來,同樣的道理,我們人,要認識客觀事物,要認識得清楚,首先必須把我們的心清靜下來。

我們看到當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他在和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先生對話的時候,他就講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一般人認為是落後象徵的東西和這樣的國家,實際上秘藏著時代最先進的東西。但正是因為它是秘藏著,所以很多人認識不到,還經常對它妄加批判。這就是導致傳統文化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⑶ 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是:

傳統文化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它是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一種統稱。中國的傳統文化,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經歷了史前時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 ,到夏朝建立。之後綿延發展至今。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在我國人民長期的社會實踐中, 形成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的中華傳統文化。

主要種類

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 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如,佛家的「煩惱」「差別」「平等」「世界」等。

中華傳統文化的雙重屬性反映了傳統文化之間(如:儒家/道家之間;儒家/法家之間、儒家/佛家之間)存在對立與統一的辯證關系。他們之間相滲透,形成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文化形式等。

⑷ 詩詞之美。說說「傳統文化需要回歸」的原因有哪些

古詩詞帶給我們

專屬於中國人的表達體系

詩詞傳遞情感,這種情感的表達,只有我們中國人能夠通過中國的古詩詞含蓄而優雅地表達出來。

比如,網聊時我們說「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這是現代文的表達,在古詩中陶淵明會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同樣的含義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是古詩的魅力所在,精簡凝練且含蓄而優雅。

再如,表達自己孤獨之意,現代人會說:「我最近真是孤獨寂寞冷」,而在詩人李白筆下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古詩詞這種含蓄優雅的表達是專屬於中國人的表達體系。

古詩詞帶給我們

一份詩意的生活

如今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也隨之增加,很對人更關注眼前的物質。

高曉松曾經寫過一首歌,歌詞里有一句: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那麼現在的我們從哪裡能感受到這樣的詩意生活?

其實,詩,就能給你帶來遠方,在古詩中你就能領略到中國風景的秀美。

足不出戶,你就能通過杜甫筆下的《望岳》一詩,感受五嶽之首泰山的巍峨:「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足不出屋,你就能通過李白筆下的《望天門山》一詩,感受天門山江水的洶涌氣勢:「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詩歌能帶給我們小生活中的大格局。

傳統文化需要回歸

中國的文化,讓我們中國在強大的時候彬彬有禮,在弱小的時候堅韌不拔。

正是因為有了中華文化,才有了我們的民族大氣磅礴,我們的生活詩意盎然,它是我們每個人的骨氣和底氣,也是我們每個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絕的動力。

我們經常會感慨自己英語不好,卻很少有人會想想自己的中文就真的學好了嗎?

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顯著提高,漢語走向世界,今天這個時代,漢語越來與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回歸傳統文化,走近傳統文化中的詩詞,讓孩子們領略古詩詞之美,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喚起他們心中的詩和遠方。

詩詞承載了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詩詞決定了我們,永遠都是中國人。

小孩子更需要詩和遠方

有一句話「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

現在很多家庭都做到只要假期就能帶孩子去國內國外到處旅遊。可是遠方是有了,但是詩呢?

傳統文化的回歸需從娃娃抓起。研究表明,越早接觸文學的孩子,悟性越高。自古以來,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詩歌最大之美,就在於它給了孩子想像和靈性。從風霜雨露,到草木鳥獸;從家國情深,到塞外戰場;感化孩子對天地草木、人生聚散的關懷。

古詩詞能提升孩子的心靈品質,培養他們成為有思想、有感情、有文學修養的人。

詩詞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傳統文化的回歸對於孩子的成長不言而喻,因此傳統文化的回歸需從娃娃抓起。

⑸ 為什麼說國潮的流行是一種傳統文化回歸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非遺文化、國潮、國風。在文創如薯潮流趨勢下,正在以時尚文化的形式走進當下年輕人的生活。這些非遺文化、國潮、國風,包含了無限豐富復雜的因子,這些因子有中國文化、中國藝術、中國美學、中國精神、中國智慧……非遺文化、傳統文化,為國潮、國風提供了豐富的文藝素材、題材、形象、形式、符號和理念,並最終成為「國渣察者潮」「國風」的文化來源。
在追逐、熱捧這種藉以時沒賣尚、文創形式流行的傳統文化中,體現出了年輕人的自我風格和生活態度,獲取了一種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而且,在這種潮流風尚中,融進了社會熱點、時代價值精神,最終年輕人尋找到了一種「精神的契合」。
我們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這是傳統文化成為時尚的依據和基礎。非遺、國潮、國風等傳統文化,有的利用電視文化的形式,有的藉助新媒體技術,有的經過文創開發,有的增加了時尚文化元素,它們帶著時代的精神趣味、審美風尚和文化溫度,走向大眾,走向年輕人。這也使我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解讀。傳統、歷史,不再是僵死的、呆板的,而是生動、鮮活的,富有創造性的,這使我們與「傳統」更加親近,成為我們回歸歷史、回歸傳統的一種方式。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文化回歸傳統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