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武漢介紹人文風貌_武漢發展歷史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下面我整理關於武漢介紹人文風貌_武漢發展歷史,歡迎閱讀。
關於武漢介紹人文風貌_武漢發展歷史
截至2019年末,全市下轄13個區,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908.35萬人,流動人口510.30萬人。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此交匯,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7-11]
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也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武漢正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 文化 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武漢古代歷史(有刪減)
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台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市郊黃陂境內的張西灣古城遺址為4300年前古人類生活的重要遺存。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吳黃武二年(223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為歷代州府治所。
武漢現代歷史(有刪減)
2015年,武漢市被國家定位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同年7月,武漢城市圈成為國內首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2016年3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
2016年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復函要求武漢加快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國際知名的美麗宜居城市。 [19-20]
2017年4月,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在東湖高新區掛牌。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以武漢為中心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
相關 文章 :
1. 武漢市概況導游詞3篇
2. 寫武漢景色的作文
3. 描寫武漢景色的作文滿分範文
4. 2020《武漢戰疫紀》觀後感5篇精選
5. 關於武漢櫻花的作文500字
2. 有什麼能代表武漢古文化
武漢是三鎮,因此比較復雜,黃鶴樓能代表的應該是湖北整體的楚文化,而漢文化則是其中一支,我覺得應該是「古琴台」,一下是摘抄的介紹:
位於漢陽龜山腳下、月湖之濱的古琴台,是一座具有象徵意義的紀念性建築,據文獻記載,早在1400年前的南北朝時已經修建。它所紀念的,是發生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被稱為中華民族「千古韻事」的「知音」故事,是中國音樂史源頭的一次古琴藝術交流和創作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諸子著作中,先歷由《呂氏春秋》和《列子》分別予以記載的,故事中的兩位傑出音樂家,伯牙和鍾子期也分別在先秦思想家的著作《荀子》和《韓非子》中得到過贊頌。這個故事所創造出的「指引」這一高遠和珍罕的關於友誼的典故,兩千多年來反復不衰地躍動在歷代文人的詩文中,對中國的文書學藝術和美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積淀在炎黃子孫的文化心理之中。古琴台所紀念的這個故事,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是難以比擬的。
古琴台歷史比黃鶴樓更悠久,從春秋就有記載,能代表楚文化,何況音樂自古都是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
3. 武漢有哪些歷史文化名跡
武漢市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北效黃陂縣有近幾年才發現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三國時期,在武昌和漢陽築有江夏和卻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時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在中國近代史上,三鎮遍布革命勝跡,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義於此,現存有起義門舊址,武昌閱馬場的紅樓是當時的指揮中心,現存有孫中山的紀念銅像。最負勝名的景點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東湖,以五百羅漢、玉佛及悠久歷史著稱的歸元寺,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來
和山城重慶、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樣,武漢市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別致的名字——江城。
也許大家要問:長江從上至下,流經了大大小小為數不少的城市,為何此稱獨鍾武漢?其原因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武漢遊玩,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上飲酒,邊飲酒邊欣賞音樂,喝到了興頭上,李白詩興大發,於是題下一首詩,詩名叫做《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是這樣寫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人非常喜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這一佳名,於是自號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漢還有一些其他的名稱,這些名稱的來源反映了武漢地區的歷史文化發展源源。
☆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漢有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其發展的歷史、規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今鄂州市互換的。從考古發掘來看,武昌在新石器時代的水果湖放鷹台和南湖老人橋、洪山區花山鄉的許家墩和棋子墩等處,就是古人棲居之地。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手工業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游覽勝地,位於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昌和漢陽築城起始於同一時期,約有1800年歷史。
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後,漢口才獨立發展,僅有500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築有城牆,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口後來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名聲和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武昌和漢陽,,明末清初,漢口已與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鎮,海外譽為「東方芝加哥」。漢口的港口貿易運輸業頗為發達,成為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居民填溢商賈輻樓,為楚中第一繁盛處」。頗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905年在漢口修築張公堤。這條堤對逐年降低後湖一帶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陸地,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擴建面積提供了方便條件,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並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火爐之成因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曬,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熱難耐,號稱「火爐」。
二、地方文藝
1、漢劇
漢劇為湖北主要地方戲曲劇,也叫「漢調」,俗稱「二黃」,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
漢劇的主要聲腔為「西皮」、「二黃」。「二黃」來自安徽形成於鄂東與安徽毗鄰地區,主要由漢調藝人創造、發展,並與「西皮」合奏,從而開創了以西皮、二黃為主的皮黃聲腔系統。「西皮」一詞,最早見於清代張亨甫《金台殘淚記》(著於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謂:「甘肅腔」曰「西皮調」。西皮源出陝西梆子。西皮、二黃合流,最早見於清代葉調元《漢皋竹枝詞》(成書於清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曲中反調最凄涼,急是西皮緩二黃,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須圓亮氣須長。」說明當時不僅是西皮、二黃合奏,腔調板式已漸趨完備。
漢劇在嘉慶、道光年間進入興盛時期,科班迭起,名角輩出。並依流行地區劃為襄河、府河、荊河、漢河四個路子。
漢劇分十大行: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
漢劇有上千個傳統劇目,現存劇目仍有660多個,漢劇唱腔以板腔體的西皮、二黃兩類聲腔為主,兼有歌腔、崑曲、雜腔、小調等。西皮、二黃在傳統演唱中,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專用調和特定腔。漢劇還有很多雜腔小調和豐富的曲牌。傳統的演唱和器樂曲牌有四百多首。《漢劇鑼鼓經十分豐富,打法多樣,大體上可分為「大打」、「小打」和「串打」。「串打」很有特色,配以馬鑼,節奏鮮明,氣氛強烈,等花臉、武生戲中,均用「串打」來襯托草莽英雄灑脫粗獷的性格,頗見效果。
2、楚劇
楚劇舊稱「黃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楚劇」。流行於湖北,約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在黃陂、孝感一帶的竹馬、高蹺等民間歌舞及鄂東的「哦呵腔」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原是人聲幫腔,鑼鼓伴奏。1920年進入武漢後,受到漢劇、京劇的影響,逐步發展提高,1923年改為絲弦伴奏。解放後,音樂上有所革新,豐富了板式,發展了「小調」,吸收了「高腔」,形成了「迓腔」為主的板腔、高腔、小調三大腔系。
3、湖北評書
湖北評書是用湖北方言講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以一塊木頭為道具,情節每到關鍵時刻,猛擊一下醒木,聽眾為之一振。
湖北評書流布於武漢、沙市、宜昌等長江沿岸城市,與之相近的荊州、孝感、黃崗、宜昌等地區也有一些藝人從事演出活動。湖北評書的興起,據前輩藝人說,並參考民國初年《夏口縣志•建置志》記載,明崇禎八年(1635),漢陽通判袁焻在夏口(今漢口市區)督修攔水長堤期間,有藝人胡某在民工、船夫中說書,很受歡迎。從此說書在這里打開了門戶。湖北評書的繁榮發展開始於清同治年問。至光緒年間,洋務派在武漢建立大型工業,修建京漢鐵路,市鎮經濟有了發展,人口驟增,使評書有了大量聽眾。當時武漢三鎮的茶館都爭相邀請評書藝人演出。當時漢口以說書馳名的有任春山、顧軒南,後來他們各收藝徒,各立門戶,流傳范圍逐漸擴大。
湖北評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兩類書目:一是根據演義小說講述的「底子書」和在這種基礎上加工發展的「雨夾雪」,;一是藝人自編自演的「路子書」,只求情節驚險熱鬧的「路子書」的崛起,妨礙了對一些名著的加工鑽研,說「底子書」的也逐漸減少。但由於「路子書」是自編自演,藝人可以揚長避短,發揮自如,促進了藝術流派的形成和發展。湖北評書善於塑造玩弄權貴豪強於股掌之間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書中都有一個或幾個這種類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評書講述風格幽默酣暢,語言流暢、華麗,描繪景物時常用韻律迴旋有致的駢體,與敘述、對話時使用的生動口語輝映成趣。
4、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與湖北評書不同,以唱為主,夾以說白,以鼓板為主要樂器,演員邊擊鼓邊唱說,風趣幽默,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