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長江文化發展有什麼作用

長江文化發展有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3-03-25 20:53:27

⑴ 傳承和弘揚長江文化有何意義

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徵,說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要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深入研究長江文化內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將長江的歷史文化、山水文化與城鄉發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採用「微改造」的「綉花」功夫,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修復。
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流域寬廣,千百年來,養育了無數的中華兒女,孕育出的千年文脈從巴山蜀水綿延到江南水鄉,造就了璀璨的長江文化,生生不息,流傳後世。長江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徵,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⑵ 長江文化是什麼

主要從事欄目、電視劇和新媒體節目的研發、製作、投資和發行的公司。

⑶ 長江與黃河在中國文化發展中起了什麼作用

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兩個不同的源頭,黃河文化所具有的一些特徵,長江文化不一定全具備。
中國文化的地域特徵明顯,例如黃河文化帶有內陸文化的特點,而長江文化則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海洋文化的特點。
中國歷史上以農耕為主,所以從大攜改范圍內說這兩條流域就是中國古代的文明始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兼容並蓄,豐富多彩,是世界上惟一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是東方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人類文化最輝煌的組成部分。中 華文化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由於受中國社會文明發展道路以及社會政治結構、經濟結構、地理結構的影響,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和獨特的精神。它是中華文化 內在特質的集中表現,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礎。
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化,之所以亮攜雖歷經滄桑,卻猶如浩浩盪盪的黃河、長江奔流不息,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限的魅力。除了其蘊涵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還主要得益於它所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並蓄
中國文化的發生具有多元的特點,如同屬長江文化辯鍵判的長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現的文化面貌就不相同。

⑷ 我想知道長江文化,有誰能告訴我嗎越詳細越好

長江,世界上的四大河流之一,中國的第一大河流。
世人論及長江,無不傾慕嚮往!但應該說,一般還是大觀的印象多,深入了解少。因此,一涉及到她的價值問題,往往就表現出認識和評價遠遠不夠。所謂「世界第三大河」就是這種印象性認識的一種表現。殊不知,論長度她雖比尼羅河和亞馬遜河短300和100公里,可前者屬從坦尚尼亞到埃及的東非9國共有,後者則分屬南美的巴西和秘魯兩國。就屬於一國獨有,便於開發利用論,長江則實為「天賜」我中華民族舉世無雙的寶河。我們前30年中,在長江流域缺少應有的投資和「棄水走陸」、「棄水就火」的交通及能源建設,就是對她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巨大價值認識不足的表現之一。而長江文化,本是一個上百萬年的客觀存在,可現在尚處於探討之中,則又是這方面認識遲慢浮淺的表現。
一、長江與黃河同是中華民族及文化的搖籃
一說中華民族和文化,許多人往往只想到黃河,而忽略長江,這是淺薄片面的。黃河誠然是我們民族和文化的搖籃,但應該說她主要是一種炎黃中上古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代表。如果以其概全,那隻能算是了解一半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另一半則是其南方文化,即既發端於上古,又在中後古超越了黃河文化的長江文化。
首先,從已發現的古人化石看,長江和黃河流域都是民族先民的誕生地,而且,據現有史料,長江流域還略早。 兩流域古人化石比較① 長江流域
名稱 距今萬年 發現年
元謀人 170 1965
鄖縣人 早於北京人 1975
鄖西人 相當北京人 1976
和縣人 30-40 1980
長陽人 晚更新世 1956
麗江人 同上 1956
資陽人 0.7
以上資料表明,古人化石發現的年代北早南晚,黃河流域20年代和30年代的各一處,長江流域的均在50年代之後,這可能是前者影響大,後者影響小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則表明,化石的年代是南早北晚,元謀人比北京人早百萬年之久,這就是長江流域作為民族搖籃先於或至少是等於黃河流域的重要證據之一。
其次,從已挖掘的文化遺址看,黃河流域最早的是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7000年,主要出土了磨製石器、骨器、細泥或夾砂紅陶、彩陶,粟、黍等,屬定居農耕遺存。其下還有大汶口文化,距今約4500-6500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4800年等。與此相對應,長江流域則有河姆渡文化,距今約5300-7000年,也出土了夾炭黑陶和夾砂紅陶、骨器、木矛、刀、稻子等,同屬定居農耕遺存。其下也有松澤文化和馬家浜文化,距今約4000-7000年,屈家嶺文化,距今約4000-6000年等。由此可見,兩流域的文化也大體相當,長江文化甚或略早。
再次,從邁入文明社會門檻的生產工具看,迄今最早的鑄銅遺址,一說是河南的殷墟,距今約3000-4000年②;一說湖北大冶的「銅綠山古銅礦,是我國現已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銅礦」,年代與上相同③。而鐵器,迄今,雖然出土於黃河三門峽的西周晚期鐵劍是最早的,但「鐵器的普及始於春秋晚期的楚國。迄今已知年代屬於春秋晚期的鐵器,除個別國屬尚有疑問者外,幾乎全數出自楚墓」。這也表明兩者文明的發端是大體相當的。
又次,從文明的發展看,則可以說是交替領先的。無疑,秦漢之前,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較快,文化比較發達,人口和人才也顯然較多。因而,夏、商、周、秦、漢基本定都於這一帶。但自「東漢時期,長江流域的經濟已經表現出上升的趨勢」④。「自東晉至陳亡的300年間,南方經濟上升,文化更遠遠超過北方」⑤。許多朝代也就定都長江流域,南京就是10朝古都。唐以前黃河流域及以北人口佔多數,宋以後則長江流域就上升為多數了。人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在人少和生產力低的古代尤其重要。這是分別表明了不同時期兩流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人才的情況類似,西漢的三公九卿基本上都出自黃河流域;唐後期的713名進士,兩流域就大體相當了,明代(1371-1643)年的267名進士,就基本來自長江流域了⑥。
二、長江文化的界定及其特點
長江作為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和文明的搖籃之一,都是無疑的。但由於長江文化問題提出甚晚,過去的探討甚少,所以人們對她的認識還比較模糊。我認為,最扼要地可把她概括為:中華民族的南方流域文化;進一層則可概括為:沿長江從古至今開展的中國西南至東南的流域文化,再進一層還可概括為:以長江流域優美的自然山水為背景,以道家為主,高度融合了儒、佛、法、墨等家思想,連接藏、蜀、楚、吳4域文明,於今則牧、農、工、商和現代科技並茂的豐富多採的立體文化。其主要特點似可概括為「長、久、多、豐」4字。
「長」,就是地理跨線長。萬里長江從西到東貫穿了青、藏、川、滇、鄂、湘、贛、皖、蘇、滬10省(市),加上支流則達18省(市),面積180萬平方公里,比黃河長近千公里,廣百萬平方公里出頭。
「久」,就是歷史悠久。從自然背景上說,可追溯約2億年前的滄海桑田山水之變,即現我國西南作為原屬地中海的一部分,因歷次造山運動,西南變成陸地和滇池、西昌、巴蜀、雲夢等湖澤,並向西流入地中海;後西南進一步升高,特別是3、4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水流改為向東的地質史。從人類史上說,按現掌握的元謀猿人算起,是170萬年。就文明史而論,則與黃河文明以及整個中華文明同古。
「多」,就是層次和方面多。從古文化形態上說,包容了道、儒、佛、法、墨等層面;從古地域文化上說,包容了青藏、巴蜀、荊楚、吳越等層面;從近現代說,又包容了分別以畜牧、農業、工業和商貿為主的各層面;從民族上說,則包容了中華56個民族的絕大部分。
「豐」,就是豐富燦爛。如從自然、社會、歷史、文藝和現實的結合上,則似可概括為許多個「萬」,如萬里長江萬里畫卷、萬里長江萬首詩篇、萬里長江萬年史鑒、萬里長江萬種風情等。
「萬里畫卷」,主要是指自然風光,即如畫的山水田野。大觀地說,其源頭神秘幻化,源頭之下的沱沱河,先是細流漫網,繼則江水滔滔,通天河兩岸綠草如茵,松柏挺立。金沙江奔騰在落差2.3千米的高山深谷之間,往下,是人們比較熟悉的巴山蜀水、幽雄三峽、蜿蜒荊江、洞庭江夏、鄱陽廬山、九華黃山、揚子鍾山、江海交匯等處都無一不美。
「萬里詩篇」,主要一是指其自然和人文美景具有詩韻;二是指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為其自然和人文兼美所動而吟詠的詩詞,數以萬計。如僅詠三峽自然美和黃鶴樓古跡美的詩,就各在千篇以上。
「萬年史鑒」,除地質史外,主要的,一是指古人遺骨和用具等構成的人類史;二是其銅、鐵器具和文字資料等構成的中華文明史;三是指道法自然,流變俊逸的思想文藝史;四是指幾千年壓迫剝削和反剝削壓迫的階級斗爭史;五是指近代外敵侵略壓迫和我反侵略壓迫的民族斗爭史;六是指無數英雄的子孫過去流血犧牲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史,七是指近40多年摸索前進,建設新中國,特別是近10多年改革開放,大踏步邁進的奮斗史等。
「萬種風情」,主要是指生活在流域大地上的近4億炎黃子孫,由於自然環境、歷史條件、生活習慣等都有差別,風俗人情各有異趣。就經濟生產而言,自上而下大體有各側重牧、農、工、商某一兩個方面的差別。就飲食文化論,全國最著名的10大菜系中,長江流域的就有川、湘、鄂、徽、浙、蘇等6個。
三、長江文化的價值
長江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現在已漸為眾所認識。我們在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七五」規劃的《長江經濟開發》課題時,曾提出和論述了「長江將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的脊樑」的觀點,並榮幸地為許多朋友所認同。後來,我國又提出了以上海浦東為龍頭,開放搞活長江流域這條龍的經濟發展戰略,這些都是表明了她極重要的經濟價值。
經濟與文化歷來是相伴而行,相輔相成的。長江文化的價值,主要的似可概括為4個「最」。
一是,最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這主要表現在她既有利於對外的介紹,又有利於對內的傳揚兩個方面。因為長江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既豐富多采,又較亮整和具有較強的連續性,也保存較好;還有以水運為主的較舒適、安全、經濟的交通條件。
二是,最有利於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這除上述有利條件外,主要的還有3個「交輝」。一是萬里多嬌江山的山水美與萬年史詩的人文美交輝:世人都說三峽是美麗的山水畫卷,其實,不僅如此,它同時也是炎帝及其子孫的發祥繁衍地,並留有歷代的眾多史跡;二是民族多採的生活與中華統一的文化交輝,其統一性,如三國文化,就是從西南高原直到淞滬出海口貫串全流域的,而唐文成公主進藏,帶去種子、綢緞、瓷器、歷法、醫葯、儒經以及工匠等,並沿途傳播,則是促進了漢藏文化的融合交流的,至今大昭寺的文成公主塑像和通天河畔玉樹縣的文成公主廟就是見證;三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輝。青藏、巴蜀、荊楚、吳越文化以及三國文化等,均屬傳統文化,而攀鋼、重鋼、武鋼、鄂鋼、馬鋼和上海鋼鐵廠等現代化工業,以及武漢、南京、九江、枝江、重慶、沱沱河、通天河等已建和正在建設的十幾座跨江大橋,60年代建成的葛洲壩和發電廠,現開工建設的三峽大壩等,則無疑是現代文明的象徵。此外,她也是民族苦難史的深刻教材。各國帝國主義都在長江流域留下了大批罪證,滬、漢等大城市過去的「租界」、「華人與狗禁入」的牌子,「景明大樓強奸案」,特別是「南京大屠殺事件」等,都是應永遠銘記的國恥。
三是,最有利於發展科學技術。這主要表現在流域人民歷來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上。據武漢市統計局1985年的有關資料表明,沿江除中專教師少於沿海,社科人員和大學略少於內地外,其他都比沿海和內地多。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長江流域能以佔全國1/5的土地,養活近1/3的人口,創造1/2的工農業產值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有利於發展旅遊經濟和第三產業,主要在於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並勝。國務院確定的56個歷史文化名城和44個重點風景區中,長江流域即各占約2/5,且大都臨江和近江。加上交通條件較好,即在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主要運輸工具中,以船的活動空間最大,行走最穩,感覺最好、危險最小、娛樂最便。而長江的重慶至上海2495公里航道和洞庭、鄱陽等湖泊均可通行大型江船;宜昌至重慶和支流的3萬公里河道也可通航中小型機動船舶。長江及主要支流的旅遊,在這些地區,可取船、車、機、步行結合的方式,以船為基地,夜間和雨雪天及需休息時行船。近程的多發展中小旅遊車,與旅遊船聯運。這樣,白天參觀,傍晚上船後還可介紹有關景物資料和娛樂,是最佳的旅遊方式和時間運籌。遠程的則可實行火車、飛機和長途汽車聯運。如金沙江以上區段,屬探險和探奇旅遊性質,就需汽車、火車聯運,而如能開辟直升機服務,則可滿足高層次旅遊的需求。
總之,長江流域優良的自然條件,既蘊育了她較發達的經濟,也蘊育了她較發達的文化。其較發達的文化又是推動經濟進一步較快發展的有利條件。我們應該認真地研究、利用、發揚長江文化,使之在把長江流域建設成為我國經濟的脊樑中發揮應有作用。

⑸ 為什麼黃河和長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黃河和長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原因如下:

1.河流的自身特性作用

河流是陸地表面上經常或間歇有水流動的線形天然水道.河源是指河流的發源地,有的是泉水,有的是湖泊、沼澤或是冰川,各河河源情況不盡一樣.有些河流河水沿途消耗於滲漏和蒸發,最後消失在沙漠中,這種河流稱為內流河.每一條河流根據水文和河谷地形特徵分上、中、下游三段。在古代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河流是人們飲水和農耕用水的基礎。

2.農耕文化的特性需要

對神野吵於農耕文化的中國古代來說,農業的發展是人口經濟政治的基礎,沒有農業的發展不會有人口,不會有人口就不會有強大的政權和軍事力量。所以河流對於農耕文化的發展是決定性的作用,河流沉積的沃土有利於農業的發展,也增加了灌溉經濟的發展。

3.河流對封建政權保護作用

對於環境惡劣的中國古代,河流是保護政權的最佳天然屏障,對於長江和黃河來說,孕育文化和保護文化都需要的。一個時代的文脊瞎化能傳承下去,也是決定文化發展的必要因素。

綜上所述:中華文化的孕育和中國的黃河長江文化註定分不開的,因為這些原因注游侍定黃河和長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⑹ 中國出台長江保護法守護母親河,長江對中國人民來說有什麼意義

2020年12月薯畢喊26日,中國政府出台了長江保護法,從而保護我們的“母親河“長。眾所周知,長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起源地。中國傳統文明的起源就在於長江,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不少文明主要起自於長江,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河姆渡原始人發現就在長江附近。可見長江對於中華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環境污染一直是當今世界難題,在中國經濟不斷增長的過程中,有不少黑心廠家為了賺取黑心利益而砍伐樹木,破壞環境。這種行為應該被極力制止的,同時在面臨環境不斷不斷被污染的問題,長江保護法是我們的一個前例,我們不僅需要出台長江保護法,也要出台自然濕地保護法,以及黃河保護法等各種自然生態資源保護法。

⑺ 長江在中國的文化歷史發展當中有什麼作用

一、發達的稻作農業是長江流域古代文明產生的基礎

環顧世界,所有古代文明都是在穀物農業發達到一定階段的基礎上發生的。例如西亞地區的古代文明,是在以小麥、大麥種植和綿羊、山羊的伺養的經濟基礎,發達到一定階段以後產生的。埃及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也是受到西亞的以小麥為主的旱地農業的影響,分別在尼羅河和印度河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產生的。中美州的古代文明是以玉米為主的穀物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在那個基礎上產生的。中國的黃河流域的文明,則是在以小米的種植為主的旱地農業的基礎上發生起來的。這個小米包括粟和黍。最早的幾個文明都是在穀物農業這個基礎上產生的。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在採集、狩獵經濟的基礎上不能產生文明?為什麼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基礎(後面當然也有這樣的文明)發生的很晚?我想,可能有這樣一些原因。因為農業的產生本身是一個復雜的文化系統,它需要對賴以種植的穀物做長期觀察(在野生階段就採集食用),對這些穀物有一些認識。一個是可食性的認識,一個是耐儲藏的特性的認識。這就區別於薯芋等的栽培。至於薯芋的栽培問題,在考古學上很難證明,完全是一個設想,而且無法儲藏,也看不出對文明的起源有什麼影響。而種植穀物,對土壤要有認識。對土壤的肥力要有認識,對水溫有所認識,對季節有所認識,既然要栽培農作物,還要製造相應的農具。種植的農具,收獲的農具,加工穀物的農具,然後,谷類食物做飯吃時,還得有炊具。這套東西整個構成一個文化系統。谷類的生長期,一年一個輪回,它的周期起碼是以年為單位的。這與採集經濟、狩獵經濟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可能是一種短期行為,必須有一定的計劃。這樣就使文化本身復雜化。有積攢,有經驗的積累;同時要從事農業生產,還必須要有一定的人群,有比較大的集體,單個人很難去從事農業生產;還必須定居。所以,我們看到農業村落遠遠比那些以狩獵採集為生的村落大得多,堆積厚得多,也就是穩定得多。這樣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穩定聚居在一個地方,而且是有一個比較大的人群,他們相互之間會不斷交流經驗,加速了文化的積累,從而也加速了文化的發展。所以,以農業為基礎,以谷類作物農業(不是一般的種植的農業)為基礎產生了幾個古代文明。這種說法是好多人類學家,考古學家所總結出來的。

現在的谷類作物裡面,最主要的是兩種,一種是小麥,一種是大米。在大米這種谷類作物農業的基礎上產生過文明嗎?過去是問號,要尋求答案主要有兩個地區。一個是印度的恆河流域,一個是中國的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現在是全世界稻米產量最多的地方,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那麼在長江流域有沒有自身產生文明的土壤?還是說只有等中原文明傳播到長江流域,或者說影響到長江流域,之後才產生了文明?這是擺在考古學者,歷史學者面前的一個問題。由於前些年在長江流域很多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一系列文化的重要發現,所以大家覺得這個問題值深思。恐怕在看待中國文明發展時,不能僅僅是中原中心論,這個文明的發生,如果從多源的角度來考慮,可能更符合事實。那個多源里,當然包括長江流域。我個人覺得,稻作農業對文明產生的作用,絕對不可低估,它同旱地農業相比,更有優勢,而不是更差。因為稻作農業,基本上是水田農業。水田農業要求把田塊弄平,如果不平,高的地方沒水,低的地方稻苗被淹,旱地農業地不平也可以種植。水田則不行,而且搞平田塊後還得在周圍築田埂,用來關水,水不流掉,天旱時,還得想法找水灌溉,雨澇時,還得想法排水,還得有排灌系統。由於水田必須要有灌溉,這種灌溉實際上也帶來了一些肥力,自肥的效果比旱地要好。一塊旱地,種植作物若干年,又不加人工施肥,肥力減得很快。所以就必須輪種。《詩經》里不是講到「菑、新、畲」嗎?要輪種,否則產量則要降低。而水田,長江流域的水田,種了幾千年,現在還非常高產,袁隆平院士得了大獎,也就是在這塊土壤上做出來的,而且還能不斷的高產。由於是這樣,這個農田,投入了那麼多人力,農民一般不會輕易捨去。所以,水田農業的農民,更加固定在土地上,就是穩定性更大。當然不排除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這樣更有利於文化的積累。由於對土地的加工,需要更加精細。這樣就養成一種素養 ,就是使這些農人注意精耕細作,事情搞得很細。這種素養帶到一些手工業上,就會使一些手工業製品做得非常精巧。我們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比較一下,如南方的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他們製做的陶器、玉器與北方同時代的新石器文化比。大不一樣,我們在內蒙古地區看到的,陶器很大,陶窯也很大,很有氣派,但質地很粗;而南方的器物製做精巧。幾千年就形成了一個傳統,這個傳統與水土有關系。在一定的水土基礎上產生一種經濟,然後在這個經濟的基礎上產生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就形成了一種傳統。所以稻作農業發展到一定時期,在它的基礎上完全有條件產生文明。這個文明,包括物質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這些年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如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的許多遺存,大家都很關注,在討論文明起源時候,都提到這些文化,這些文化中並沒有青銅器,只有比較發達的稻作農業,比較發達的手工業,如製造玉器、絲綢等。但誰也不否認,它是在走向文明階段上的一個重大成就,只不過是對它究竟是否已經進入文明了,還是只走到文明的門檻上,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說,稻作農業是可以在它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產生文明的。

二 長江流域發生文明的三個中心
長江流域有三個文明起源的中心。一是長江中游,這里是目前所知稻作農業最早發生的地區。從湖南玉蟾岩到江西的萬年仙人洞,吊桶環,一萬多年前就有稻作農業的萌芽了,後來到彭頭山文化、城背溪文化 ,稻作農業已經相當發達了,經過大溪文化 、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發展水平就更高了。到屈家嶺文化階段,出現了一系列城址,一些手工業也已相當發達,就已經出現文明的曙光了,這些文化構成一個系統,以後的楚文化與這些文化暫時連不上,中間有缺環。但是它的深層的背景,還是在這些文化的基礎上。不管楚人的王室是從中原或是從其它地方過去的,但做為一個文化的整體,應該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這應當沒有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中心。
二是長江下游。這里從馬家濱文化、崧澤文化到良渚文化,發展系統非常清楚。至於馬家濱文化以前的文化,目前正在探索,但是從這些文化看來,已構成一個系統。以後發展到馬橋文化,馬橋文化不管受別的地區的影響多大,也應是在良渚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盡管中間還有缺環。以後發展到吳越文化。所以長江下游地區也很清楚,它是一個自成系統的文化發展中心,以後成為一個文明起源的中心。
三是長江上游地區。主要是四川一帶,過去這里的新石器文化不清楚,最近在成都平原以寶墩村為代表的一系列城址被發現,知道在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的末期,那裡的文化水平已經發展的很高了。接著產生了三星堆文化,最後就是巴蜀文化。所以,這個系統也是很清楚的。
這幾個系統的文化,是不是從黃河流域或中原地區傳過去的呢?完全看不出來,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但是有影響有交流。所以我覺得,這幾個文化中心和這幾個地區走向文明的過程,應該說基本上是獨立的,不是從外面傳過去的。也就是說,在這里也產過原生文明 。但這幾個中心之間也還有些亞中心。如江西,安徽一帶,跟長江中游的不完全一樣,跟長江下游的也不完全是一回事。跟中游、下游地區比,沒有那麼高的水平。所以認為它們是亞中心。這樣,在長江流域的這些文化的本來面目逐漸被揭示出來了。但這些文明中心,我們怎麼看,它與黃河流域的文明是什麼關系呢?近些年,有的學者提出長江文明的概念,這個概念能否成立?有人相對來講叫黃河文明,這個概念能否成立?我覺得,我們最近一些年,對中國文明起源探索的重大成果就是,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同時又是一體的。多源的中心相互之間有很密切的關系。過去張光直用一個相互作用圈的概念來概括這種情況,費孝通先生從民族學的角度來講,認為中國的文化是多元一體的。 既是多元的,又是一體的。我覺得他們都很貼切地概括了中國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態勢。到現在, 我們還不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有56個民族的,既是多元又是統一的這么個民族、這么個文化嗎?

那麼,我為什麼不同意叫長江文明呢?原因就是,既然叫長江文明,它一定是有一個可以概括出長江文明有哪幾個特點,它與黃河文明或別的文明有什麼不同。我們比較一下。如長江下游地區幾個早期的文化吧,馬家濱、崧澤、良渚文化也好,與長江中游的文化,如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相比,當然有不少關系,但這個關系密切的程度遠不如它與山東的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關系密切。至於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等,與成都平原地區的以寶墩文化為代表的文化的關系,也遠不如這些文化與河南地區的仰韶文化和中原龍山文化的關系密切。所以,這樣劃一個圈,將關系不密切的劃在一個整體,而將關系密切的又劃開,顯然說不通。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不存在長江文明這個概念。只有長江地區的文明,長江流域的文明,長江流域的多個文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論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這些文明又是一個整體,就是多元一體。這個整體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來。如我們講商周時期的很多玉器,玉器上的玉琮、玉璧、玉璜等很多,不是說良渚很發達嗎?中國早期的玉器中心有兩個,一個是紅山文化,一個是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前也有一些,但沒良渚文化發達)商周玉器主要不是繼承紅山文化的,在黃河流域,山東有一些玉器,但不多,中原地區很少有玉器。盡管是究竟怎麼受良渚文化影響的,路線不清,時間也不銜接,但良渚的玉器對商周的玉器,一定是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又比如商周青銅器上的雷紋、饕餮紋,這些紋飾,在良渚文化中就有,但是在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中,基本不見。還有中國文明中的絲綢,在長江流域發生最早,也最發達,在河姆渡文化中,就有蠶的形象的雕刻,在良渚文化里,既發現了絹片,也發現了絲帶。良渚文化的大墓,其實有許多絲織品隨葬。但是採集不起來了。所以絲綢也是長江流域的下游最發達。中國又是瓷國。瓷器在哪裡最先發生呢?還是長江流域,因為與瓷器關系密切的白陶首先在長江流域發生的。然後,最早的所謂的原始青瓷,也是在長江流域發生。到現在,中國瓷器做得最好的瓷窯也在長江流域。比如漆器,在河姆渡就發現漆器,在良渚文化中有許多漂亮漆器(現在沒有修復起來),這都是中國古代物質文化裡面,最早出現的閃耀著文明光芒的物質文化遺存,最早發生在長江流域。同時,也代表中國文化的特點。
所以,講中國早期文明,不能只講黃河流域,只講中原文明,至少還要講到長江。割裂開來說長江文明、黃河文明都講不通,兩者是多元而又一體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長江流域在古代中國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起著重要的作用。以前我曾經講過一個道理,現在不妨再提一下,就是商周文明有的先生叫做「鼎鬲文化」,翦伯贊先生就這樣認為。商周文化中,鼎鬲兩種器物占重要地位,我們從新石器文化中看,鬲主要發現在黃河流域,鼎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當然商周的擴張主要是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去的,長江流域成為被征服者,但有意思的是,被征服民族文化中的成份--鼎,後來成為商周的禮器。而鬲原本是自己的東西,反而成為一般的生活用器。這樣兩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復合的文化。原來有鬲的地方有的無鼎或少有,原來有鼎的地方基本上無鬲,到商周時合流了,成為一種鼎鬲文化。這件事形象的表明了中國的文化,由多源逐步走向一體或一統的過程。

⑻ 長江文化發展的現狀

長江文化發展的現狀:
長江流域是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脊樑,「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綜合競爭力及戰略意義最強的經濟區域。而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的文化遺產,是保護、傳承與弘揚長江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背景下,為保護、傳承好長江流域文化遺產資源,長江流域各個城市在文化遺產的保護上相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
(一)長江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取得成效
其一,考古與學術研究成果豐碩。近年來,長江流域的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諸多突出性進展。長江下游以良渚遺址、河姆渡遺址為代表的古遺址中絲綢實物或紡輪的進一步發掘,長江中游以湖北京山屈家嶺、湖南安鄉湯家崗等為代表的古遺址中陶質或石質紡輪的發掘,長江上游以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古遺址中絲織品殘留物的發掘等,進一步印證了長江流域在4000年前的中國早期絲綢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別是2019年至2021年,三星堆遺址的一系列豐富的考古發掘,不僅為進一步追溯長江流域,乃至中華民族的文化史、文明史提供了可能,而且為早期長江流域上中下游的文化交流,乃至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早期文化交流提供了實物支撐。隨著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等專業學術機構的建立,以及一大批以長江文化為主題的學術研究的推出,為進碼讓一步闡釋長江文化的歷史淵源、豐富內涵、時代價值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二,長江流域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力度加大。長江流域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長江經濟帶11省市共有世界文化遺產14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00多處;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近1300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6000多項。近年來,長江流域各省市進一步加大了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在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遵循規劃先行、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注重對文化遺產的汪碰立法保護。貫徹依法、提前、科學保護的理念,重視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制建設,不斷健全文物保護體制機制,落實文物保護監管責任。統籌推動城鄉建設中的困模談文物保護工作,劃定文物保護范圍,加強文物保護與管理。注重對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養,完善遺產保護的制度建設,積極探索數字化保護手段,加強文化遺產的展示傳播,加強文化遺產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
其三,文化遺產旅遊項目開發力度加大。長江流域的重要節點城市,特別是成都、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地統籌城市、山水與人文等要素,推動產城景、農文旅深度融合,集文化遺產保護展示與旅遊於一體,努力打造長江流域黃金旅遊目的地。一是圍繞長江沿線文化遺產、文化景觀等開展重要遺址公園、生態公園的建設,以及對原有景區的提檔升級,如重慶皇華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武漢盤龍城遺址公園項目、南京九大「城市客廳」的建設等;二是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注入活力,打造長江文化遺產旅遊項目,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如重慶烽煙三國文旅項目、武漢知音號游輪項目、夜遊黃鶴樓項目等文化遺產旅遊項目的打造。

⑼ 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分別代表的含義是什麼

黃河文化的含義

文化的傳承包含兩個元素,一是文化自身具有巨大的生命力,黃河文化已經具備了這一點,它的強大生命力使其得以流傳千古,生生不息;二是對人們對文化的重視,任何文化的傳承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懈努力,才可以將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長盛不衰、發展壯大。

黃河文化的弘揚與倡導,是對中華文明的承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使其代代相傳不僅可以不斷提高國民綜合素質、增強民族自豪感,還可以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由此,黃河文化建設工作立在必行,並需要在把握黃河精神的本質基礎上,適應時代的新特徵,持續創新並與當代實踐相結合加以推進。

長江文化

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中,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無疑是兩支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主體文化。雖然,它們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內涵、形式、作用和歷史發展進程,但卻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不相乾的。在長達數千年的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它們既相互沖撞、相互對抗,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補充,是兩支平行發展的、並駕齊驅的文化系統。這種剛柔相濟、陰陽互補的文化聯系,在血緣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統一體,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基礎,使大一統的中華文化呈現出絢麗多姿的色彩,並給周圍的海外文化以深遠的影響。

⑽ 有關長江的文化

長江文化是炎黃文化的重要一脈。炎黃文化發育、繁榮於960萬平方公里的東亞熱土上,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長江文化在共建炎黃文化中,既有作為炎黃文化的共性,又有作為中華大地上地域文化的特性。研究和弘揚長江文化,既是挖掘和深化炎黃文化研究;又是當今改革開放大潮中,發揚長江流域和上海的優勢,為上海的「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地位作文化先導。
一、世界稻作文明的中心 .長江流域水稻的栽培,以澧縣彭頭山遺址發現的稻穀為最早,距今大約有9000年,這還不是中國史前時期栽培稻的開始。 長江流域以及華南等地區的稻作農業與黃河流域等地區內的粟作農業,是中國史前時期南北的兩大農業系統。中國目前水稻種植的總面積達5億畝,佔全國糧食作物總面積的1/3,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3.8%,是世界上生產稻穀最多的國家,佔世界稻穀總產量的1/3以上。由此可見,長江流域的史前人們對水稻的栽培種植和發展,直到現在,仍對國計民生佔有重要的地位。
二、世界蠶絲業的起源地 .中國是舉世公認的蠶絲的起源地,至於起源於何處,學術界還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起源於黃河流域,尤其是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在早期的文獻中就有種植桑樹、飼養蠶的記載。1926年山西夏縣西陰村的仰韶文化遺址內發現的半個蠶繭,是這一方面的一個證據,也有人對這個蠶繭的年代提出疑問.
三、薴麻織品的產生是人們改造自然的一大突破 .在考古資料中現已發現的薴麻織品的實物,是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發現的三塊薴麻布和薴麻繩等。薴麻布均為平紋織品,每平方厘米經線為24 31根,緯線為16 20根,可見,紡麻技藝已經是相當的高超,才能織成這樣精細的薴麻布。
長江流域史前時期的人們利用薴麻纖維紡紗織布,與其他植物纖維的利用,是史前時期的人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重大勝利成果,與蠶絲一樣是走向文明跨出的重要一步。
四、干欄式建築與有段石錛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傳世傑作 .干欄式建築是中國江南等地的一種有地方特色的居住房屋;有段石錛是一種生產工具,兩者不僅名稱不同,性質、功能各異,怎能把它們連接在一起呢?是從這兩者對海外關系的影響上,有一定的聯系,可以起到相互補充說明的作用,以此試作這一方面的探討。

五、生漆的利用是史前文明的一大成就

漆樹原產於中國,是一種著名的特產。對漆樹的利用,是史前文明一大成就。水稻的種植馴化,是對其稻穀可作為糧食;蠶絲是對昆蟲的馴化;薴麻的栽培,是使用它的纖維;漆樹是采割它的漆液。能夠認識到漆樹的液汁是一種重要的工藝材料,是史前時期人們在認識自然、利用自然上的一大突破。這個突破以長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第3層發現的一件木質漆碗為最早,距今已有6500年左右的歷史了。

河姆渡遺址第3層的木質漆碗,是在碗壁外表塗上薄薄的一層紅色漆。在馬家浜文化時,其圩墩遺址發現兩件喇叭形木質漆器。到崧澤文化時期,把漆用到陶器上,出現漆繪陶器。這種漆繪陶器,一直延續到良渚文化時期,如吳江梅堰、江陰青陽南樓等遺址多發現有漆繪陶器,還在杭州水田畈遺址的3號墓的棺板上發現有紅色漆遺跡。由此可見,良渚文化時期對漆的應用已是相當的普遍了。

漆樹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手工業,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它在史前時期及其以後流傳到日本等許多亞洲國家,成為一門獨特的手工業。

六、玉器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礎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玉的民族。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對玉這個字都涵有褒意,並且進而道德化、人格化。

中國古代認為玉是祥瑞之物,同時認為青銅禮器也是吉祥之物,最明顯的是「漢武得鼎而名其年」。這就是說,漢武帝得到了青銅禮器的鼎,認為是一件大好事。就把他原來「元狩」年號改為「元鼎」。這種思想意識,在當時只是在上層人士中存在,並且以後逐漸地淡薄起來,而玉則不同,直到近代在人民群眾中還是普遍存在著愛玉的心理,對它有著特殊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是源遠流長的。在距今七八千年或稍晚的阜新查海遺址、內蒙古的興隆窪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和太湖地區的馬家浜文化、寧鎮地區的北陰陽營文化等,發現的玉器,不論製作、器形上大多與其他器物有不同之處,顯示其有著與眾不同的功能。

從上述的分析闡述,我們可以看到史前時期的長江文化是燦爛的,生氣勃勃地向前發展,為中華文明的產生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對海外各地區文明的發展,或早或晚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蠶絲、綢帛的貢獻,迄今仍為人們所關注,成為研究中西關繫上的一個重大課題。推其淵源,不能不聯繫到長江文化。

閱讀全文

與長江文化發展有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