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幼兒怎麼體現多元文化

幼兒怎麼體現多元文化

發布時間:2023-03-26 06:36:47

『壹』 淺談如何開展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

(一)建立幼兒園多元文化廳唯教育網路
1.以中外特色節日為核心,以食品、時尚為主線,構建主題網路。
2.將多元文化教育孝伏殲內容適時融入五大領域教學。
3.充分挖掘並利用民間游戲,補充和豐富主題內容。
(二)多方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1.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多元文化教育巧沖。
2.讓幼兒在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多元文化教育。

『貳』 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活動有幾個層次,你覺得哪個層次最重要

1、以節日為主要載體的多元文化經驗。
2、以「愛的教育」敬改為載體的多元價值體驗。
3、以尊重以教育為此則載體的多元差亮扒判異認同。

『叄』 對兒童進行多元文化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哪裡

有目標的孩子像蜜蜂,無目標的孩子像蒼蠅。蜜蜂和蒼蠅,雖然長得有點像,從小就明確目標樹立理想是培養多元拔尖孩子的重要前提,要補道德之鈣,要補意志品質之鈣。人無精神不立,須從兒童開始!重點突出。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後,可以重點培養。如想當科學家,重點學習數理化;如想當文學家,就要鼓勵孩子多讀名著多寫作。全面發展。未來的人才是一專多能、智商情商並重的復合型人才。北大博士、青年科學家張宇識就是這樣的人才,他不僅學問好,還是社會活動家,相聲也說得很好。

『肆』 幼國多元文化教育包哪些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國家之間的交流互動越來越頻繁,社會日益多元化.要使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成為一個具有責任感的合格公民,能夠成功而又幸福地生活,幼兒園必須為他們打下理解和接納多元文化的基礎讓核.而建立這個基礎的最佳途徑,就是在幼兒園開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動.
幼兒多元文化教育包哪些?
(一)在環境布置中營造多元文化的氛圍
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創造一個尊重與重視差異的學校氛圍.«全球幼兒教育大綱———21世紀國際幼兒教 育研討會文件»中指出:「應為不同種族、性別、民族或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多樣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應反映當地兒童及家庭的文化背景和傳統.」
(二)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多元文化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蘊藏著多元文化學習和教育的契機.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飲食結構和餐飲習慣.
(三)在節日慶祝活動中感受多元文化
各種重要的節日、紀念日都是寶貴的多元文化教育資源,幼兒園要適時地加以利用.要注意從兒童的興趣、需要、能力、經驗和文化背景出發,不僅圍繞著本國的節日,如中國的春節譽備、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開展活動,而且要適時精心挑選和利用各國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重大節日,如聖誕節、母親節、感恩節、萬聖節等開展主題慶祝活動,使兒童有機會接觸各個國家地區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土人情以及生活習慣,以形成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養成對多元文化的積極態度.
(四)在學習和娛樂活動中體驗多元文化
將多元文化與幼兒園課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滲透在不同領域的教育活動中.可以通過正規的社會教育活動、藝術活動、娛樂活動等形式,對兒童進行多元文化教育,幫助幼兒了解人類不同文化慶滑毀之間的相似性和獨特性,使兒童學會分享共同的文化,容納和接受不同的文化.

『伍』 如何在幼兒教育中滲透多元文化

一、從自立、親情入手,優化中西方文化元素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進,我國的家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固有的「金字塔」結構變為「倒金字塔」結構,這種變化也導致兒童在家庭中的位置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由傳統理念中「服從家長」變為「要求家長服從」。目前,中國家庭對孩子的溺愛到達了空前的程度,孩子沒有基本的勞動、自立理念,對自己應該完全能勝任的生活瑣事卻絲毫沒有自理的概念,一味地依賴家長。很多家長也看做理所應當,並將之視為孩子與自己親近的表現。這種狀況的存在和蔓延對幼兒的成長及將來的發展極為不利。我們要從幼兒園入手,開始對幼兒滲透西方的自立教育,讓學生幫家長、小朋友和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家庭中,鼓勵幼兒幫助媽媽擺放碗筷,或者收拾餐桌,洗自己的襪子、手絹,自己整理書包等;在學校,發現小朋友背後的拉鏈或者扣子開了,主動幫助小朋友拉上或者繫上;幫助老師為小朋友發放水果或點心,幫助老師一起做值日、打掃衛生等,從而不斷幫助學生樹立獨立意識和助人意識。同時,也要倡導小朋友有什麼心裡話給家長、老師說一說,鼓勵幼兒與教師和家長親近,加強情感教育。這樣,幼兒就能接受中西方文化雙重熏陶,既有中國傳統的重視親情,又有西方的獨立自主。
二、課程內容多元化,多種文化共同熏陶
幼兒園課程的開設有很大的自主權,不受教育部門的嚴格控制。因此,幼兒園課程的開設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則。既要讓幼兒接受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故事,比如卧冰求鯉、囊螢映雪、程門立雪等,讓幼兒初步接受中國文化中的「敬老」「勤奮」「尊師」等文化元素;又要讓幼兒接受一些西方的文化元素,給幼兒講一些西方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丑小鴨》《灰姑娘》等,時常播放一些英文、法文的兒歌,觀看一些簡單的西方畫作,讓幼兒直觀感受西方文化元素;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滲透我國少數民族的一些文化元素,比如蒙古族的騎射、少數民族的歌曲、舞蹈、生活習慣等。讓幼兒從小就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氛圍中生長,接受多種文化的熏陶,促使各種文化元素自然滲透,以幫助幼兒在文化民主的氛圍中成為能夠理解兩種或多種文化的人,使他們既成為自己文化的主體,又成為其中有能力的一員。這對今後幼兒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成長都大有裨益。
三、從飲食、服裝等對幼兒進行多元化熏陶
中國民間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緣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所謂中國民間飲食的文化內涵,是指由飲食物質文化、技術文化、意識文化等反映的植根於中華文化的飲食思想和觀念。這是反映中華飲食文化本質屬性的因素,是中華飲食文化深厚堅實的思想淵源。近年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受西方飲食習慣的沖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兒童更喜歡洋快餐。但是,無論是中餐還是西餐都有其文化特色,教師只需向幼兒展示中西餐的不同製作方法和就餐習慣,比如用圖片或者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學生喜愛的中國菜和熟悉的西餐,讓肉夾饃來PK漢堡,餡餅來挑戰披薩,茶與可樂形成對比,面條與通心粉進行對抗,牛排與紅燒排骨進行較量……還可以將中國傳統服裝與西裝同時展示:西裝裙與旗袍對比,風衣與長衫並列,唐裝與西裝媲美……讓幼兒從小感受到飲食習慣和服裝風格的不同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是世界多樣化的自然呈現,對它們都能抱一種平和的態度去認識、去接受,從小就能在一種多元化的生活氛圍中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幼兒長大後快速融入「地球村」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以多元、多彩節日為載體,感受多元文化
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能體現出不同民族的民族性格的文化風格。幼兒從小接受不同的節日文化,對開闊幼兒視野、豐富幼兒文化積淀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幼兒園開展以「國慶」為主題的活動;「中秋節」製作月餅,與家長共同品嘗,體驗勞動成果與親情;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尊敬、愛戴老人等等,這樣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使幼兒對了解與認識我們的民族,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同時,讓學生接受「父親節」「母親節」「萬聖節」「聖誕節」「愚人節」等西方節日,了解這些節日時,西方人會以哪種方式度過。過去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種誤區,即往往以突出表現差異感的方式來強調民族特性,在贊揚民族精神的同時,不自覺地貶低其他文化;或者在介紹其他文化時,常常與自己文化進行「孰優孰劣」的比較,其結果使我們的孩子不是過分自卑就是盲目自豪。為避免上述誤區,我園在多元文化教育上致力於幫助幼兒認識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內涵,學會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樣性。
文化的融合是歷史發展的潮流。因此幼兒園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時,實行多元文化教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培養適應多元文化的未來人才必須從娃娃做起。

『陸』 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活動有幾層你覺得哪個層次最重要

有兩層,教育層面最重要。
在幼兒教育中,發展多元化教育是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推動返困社會進步的必要。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實施多元智能教育乎鋒促進幼兒能力多元化發展。幼兒的發展是多元化的,幼兒教育的手段同樣是多元化的,讓我們廣大幼兒教師取得共識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促進幼兒多元化發展。
幼兒園有必要開展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是立足本土文歲世晌化認同的世界文化啟蒙教育。這種教育同樣強調體驗式學習、環境的教育功能。幼兒園不僅應建構多元文化教育網路,而且應在環境創設、一日生活中滲透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柒』 幼兒園教育多元化評價的建構

倡導多元主體、多元視角、多種方式和多樣內容的評價已成為當前教育評價的一種主導有效的評價方式。銷慶幼教工作者應依據幼兒教育目標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幼兒發展目標,正確運用多元化的教育評價理論和方法,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多元化的目標:

隨著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推進,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這就意味著不同國家和民族需要有意識地加強溝通與合作。由於多元文化教育本質上就是在有文化差異的社會中和多種文化相互依賴的世界中確認文化多元化的過程,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是達成世界各國與各民族和睦共處的不可或缺的途徑和手段。幼兒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及早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對於幫助幼兒確立開放多元的文化觀和增強國際理解意識有積極作用。

一、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定位

(一)幫助幼兒認識到世界各國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依存性

通過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幼兒可以認識到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單純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虧春握,而必然生活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不同族群需要進行經貿和文化互動,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進行交流和更新。21世紀教育委員會就曾明確提出:「教育的使命就是教育學生懂得人類的多樣性,使他們認識到地球上所有人之間具有相似性,而且相互依存。」

(二)幫助幼兒認識到世界各國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鑒性

幼兒時期實施的多元文化教育應是一種世界文化啟蒙教育,即通過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幫助幼兒認識到本國文化和別國文化、本民族文化和別民族文化是可以相互學習的。文化與人的發展息息相關,文化演化過程就是一個自覺或不自覺、主動或被動地塑造人和促進人發展的過程。所謂世界文化的啟蒙教育,其實質是幫助兒童認識到自己不僅受到本國和本民族文化的滋養,而且受到別國和別民族文化的影響,即便這種影響有時是間接的、隱性的。通過多元文化教育,幼兒應能立足於本國和本民族文化,以包容的心態和欣賞的立場去看待別國和別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友好地對待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的人。

(三)幫助幼兒認識到世界各國和各民族文化發展的多樣性意義和價值

通過多元文化教育,不僅要使得幼兒認識到世界各國和各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性,更要讓他們認識到這種文化的多樣性對於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所具有的重要價值與意義。幼兒需要逐步認識到,不同國家和社會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多樣性是這些國家和民族的人們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做出的合理選擇,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而且其積累的經驗與文化都是對人類社會與世界發展的貢獻。

二、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創設多元教育環境,營造多樣文化氛圍

幼兒園內部環境尤其是主動設計而成的富含各國文化基本元素的特殊環境,是熏陶幼兒心靈的有效載體。在實施多元文化教育時,教師需要將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和人際交往環境結合起來,寓多元文化教育於各種環境的選擇和利用之中。

首先,應營造適宜的顯性直觀的物質環境。對別國文化的認識,既要藉助物質環境的設計,以顯性的方式展示這些國家最具標志性的文化元素,又要注重隱性知識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對別國文化有所體驗。為此,幼兒園可以通過展示牆、樓道、教室布置等顯性環境凸森氏顯多元文化的追求。

其次,應創設體現不同國家文化特色的活動區域。在開放、大氣、綜合、多元的總體環境創設目標的引導下,每個班的環境設計要注重體現特定國家的文化特色,如能夠展示義大利、美國、奧地利、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不同風貌。幼兒園班級可以通過語言區、表演區和美術區來具體呈現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如在語言區可以放置不同文字版本的圖書、雜志和音像資料,幼兒通過閱讀這些材料能夠了解到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在表演區可以提供各種不同民族風格的服飾、頭飾,展示東方國家和西方國家的樂器及錄音帶等,幼兒可以用這些服飾玩游戲和欣賞音樂;在美術區可以展示世界各國繪畫大師的作品,幼兒通過鑒賞藝術作品得到美的感染和多元文化的熏陶。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環境設計,發現幼兒的興趣點,捕捉有價值的生成點,組織幼兒去了解和發現國外文化的特色。

(二)開發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資源,構建新型園本課程模式

開發適合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資源,是有效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條件。如何選擇、改造和使用各種多元文化教育資源,將之轉化為適合幼兒感知體驗、嘗試探索的活動內容,是實現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目標的關鍵。幼兒園應根據「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的理念,開發各種相關課程資源,構建新型園本課程模式。如教師們在設計主題網路時,就應把幼兒的積極情感與多元文化體驗聯結起來,引導幼兒感受和意識到文化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學會尊重、理解、欣賞多元文化;在教育過程中應注意增強幼兒的民族認同感,幫助幼兒樹立尊重和寬容各種文化的態度。這也就意味著,課程內容不應以某種文化為中心,而應包容各種文化,並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出現。若干小主題活動構成一個完整的主題系統,每個主題系統都會涉及不同國家、種族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觀和傳統文化。教師可以選擇幼兒感興趣且易接受的內容,如風土人情、食物、游戲、歌舞、藝術等,讓幼兒了解不同族群文化,感受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引導幼兒在認識這些不同文化的過程中達到相互理解、接納和尊重的目標。總的來說,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與認知特點,對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的內容和資源進行挖掘、篩選與分類,可以大致形成生活文化、禮儀文化、傳統文化和節日文化等四大類主題性課程與活動體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每個月結合主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中西文化交流活動,把多元文化課程融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並與家庭和社區合作開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動,探索形式多樣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三)開展豐富多樣的多元文化教學和游戲活動

首先,可以組織中外節日慶祝主題活動,讓幼兒感知體驗節日文化的多樣性。節日是一種有待開發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文化資源,通過慶祝節日活動,幼兒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認識節日的基本習俗,並從中體驗快樂和感受節日帶給人的生命啟發。為此,教師要善於挖掘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元素,在促使幼兒廣泛了解其他國家與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理解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從中學會對本國文化的自尊,並認識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每次節日活動時,教師都可以組織孩子們設計節日活動流程、發倡議書,並和家長、孩子共同收集材料,開展啟動儀式和集體慶祝活動以及反饋活動和總結活動等。

其次,可以設計系列主題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應以活動課程為主,而很好地設計和實施系列主題活動即是保證活動課程質量的關鍵。幼兒園可以選擇幼兒感興趣且易接受的內容,讓幼兒了解不同族群文化,感受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增強對異域文化的認識。如幼兒園可以圍繞樹木文化開展主題活動,引導孩子們了解世界上關於樹的文化,知道樹像一位紳士,有內涵有修養;又像一名芊芊女子,委婉動人,姿態萬千;更像一名老者,飽嘗世間的滄桑。圍繞該主題,還可以安排「護樹宣言」「繪樹活動」、創編《樹之歌》、「推選國樹」「欣賞國樹紀錄片」等系列活動。這不僅有助於增加孩子們對世界各地樹的認識,對各種樹文化的了解,而且可以在其中滲透愛樹護樹精神的培養,促使幼兒內化低碳生活方式等符合世界文化發展趨勢的新理念。

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幼兒園要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有條件的幼兒園應圍繞多元文化教育目標選擇恰當的教育內容,在尊重幼兒認知規律、把握幼兒興趣特點、考慮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把不同文化內容整合起來,有機融入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感知和體驗世界各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同時,擴大文化視野,增強民族自豪感。

具體措施:

一、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對於3―6歲幼兒發展的評價,一要關注幼兒動作的發展,主要抓好活動興趣、大肌肉動作、精細動作。二要關注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如傾聽習慣、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表現慾望;興趣習慣、閱讀能力;前書寫能力等。三要關注幼兒的社會意識狀態,如自我意識、情緒情感、社會交往等。四要關注幼兒的邏輯思維程度,如知識經驗、數學等。五要關注幼兒的藝術喜好,如音樂、美術等。六要關注幼兒的認知情況,如情感態度等。此外,還要關注幼兒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安全保健,如入廁盥洗、進餐、穿衣午睡、公共衛生、安全意識、自我保健等。

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既要吸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及其他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又要綜合幼兒園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的有關幼兒發展的經驗,更要把握好幼兒教師在評價中得到的幼兒真實發展情況。

二、全面、客觀、平等地評價幼兒個體的發展水平

(一)明確評價目的,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

我們應明確幼兒發展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要重視全面、客觀了解和評估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及其特點,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關注幼兒在解決問題時觀察、思考、假設、試誤、選擇、推理等動態過程;關注幼兒概括能力、學習遷移能力的展現以及幼兒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興趣、注意力和能力程度。了解孩子如何獲得答案或解決問題比判別孩子的答案或行為結果是否正確更為重要,這樣的評價可從一定程度上明確幼兒活動、學習過程中的動機、習慣、情緒情感、創造能力等發展狀況。

(二)觀察、評價幼兒宜在自然的情境下進行

教師應在幼兒生活的真實世界中去觀察、發現,在游戲過程中評價正是評價回歸孩子自然生活的反映。教師可以在幼兒游戲過程中隨時進行形成性評價。在真實的游戲活動情景中,熟悉的材料和玩伴有利於幼兒心情輕松、愉悅,將被測內容發揮到最高水平。在自然生活狀態中評價,能夠防止專門性評價引起幼兒的緊張心理,以保證評價的信度和效度。對幼兒評價的內容應指向幼兒生活的所有時段。如在日常生活中評價,幼兒的一舉一動都是教師評價的對象。在日常生活教育中主要是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等,因而對行為習慣的評價常常成為日常生活評價的重心。評價材料的設置上要給幼兒提供誘人的、可操作的材料,如玩具類的、非結構性的、有意義的材料,這些材料涉及到社會、身體、音樂、數學、語言、機械、藝術和科學等領域。而且這些材料應該是幼兒先前「經驗」過的,因為幼兒對材料的先前經驗直接影響其在評價活動中的表現,忽略幼兒先前經驗的作用,無疑是不公平的。

三、創建適合幼兒發展的多元價值取向

傳統評價模式中,教師是評價者,幼兒是被評價者。教師給予幼兒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評價。而現代評價強調:評價主體除了教師,還應包括家長、幼兒及同伴,評價不應是單項刺激反應,而是理智、情感和行為的統一。只有將涉及幼兒的所有人的意見、觀點加以綜合,評價才能真正反映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評價體系應該是一種多層次、多主體參與的`評價體系。

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不單單靠幼兒園,也離不開家長、社區、主管部門的支持。實施教育的主體呈多元化,對教育的評價也必然要有多元化主體的參與,在共同溝通協商中增進雙方的了解,易於形成積極、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評價體系,以多種渠道促使被評價者不斷改進、獲得發展。

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也是發展性評價的基本內涵。如日常觀察、談話、測試、作品分析、成長記錄袋等評價方法都有助於了解幼兒在幼兒園中的行為表現,了解幼兒在家中及其他社會環境和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在此基礎上做出的評價判斷才可能准確、科學。幼兒園的教育評價應以定性評價為主要方式,將定量評價結果和定性評價整合應用,才有利於更清晰、更准確地描述幼兒的發展狀況。

評價內容、標準的多元化意味著評價從單一走向多維、從靜止走向動態性、發展性。每個幼兒身心發展雖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規律,但是人如其面,各不相同,都有自己本身鮮明的特點,存在個別差異。如果我們無視幼兒的個性差異,單憑對認知結果的評價,就給幼兒貼上標簽,進行優劣之分,顯然是很不科學的。因此必須建立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如評價內容必須涉及所有的領域,社會的、情感的、認知的和運動的,也要涉及到幼兒學習的情感和傾向,並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評價指標還應涵蓋幼兒身體、認知、語言、情感、社會等發展的主要方面,要全面反映幼兒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有所遺漏,評價目標要體現多元化。

評價既不是為了發現小天才,也不是為了對兒童進行選拔、排隊,而是旨在發現每個兒童的智力潛力和特點,識別並培養他們區別於他人的智能和興趣,幫助他們去實現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為他們提供一條建立自我價值感的有效途徑。如果評價僅僅以篩選、排序為目的,眼睛總是盯在兒童的不足、缺陷上,就會忽視兒童所表現出的自尊、熱情、投入和毅力,就會導致兒童沮喪甚至喪失自信,這樣不僅不利於兒童能力的發展,還有害於其健全人格的建立。

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程功能受到極大的挑戰,轉而開始關注幼兒個體發展的其他方向:幼兒的學習態度、心理素質、協作能力、自主能力、環境意識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以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配合課程功能的轉變,評價功能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只是檢查幼兒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情況,更要關注幼兒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關注幼兒的情感、興趣、愛好、意志、學習態度等方面。評價不再是對幼兒進行優劣之分,而是如何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導向作用,關注幼兒的成長與進步情況。換句話來說,評價是為幼兒的發展服務,而不是幼兒的發展為評價服務。總之,多元化評價的核心就是要促進幼兒的發展,牢固樹立評價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可持續與差異性發展的價值觀。

『捌』 如何對學前兒童進行多元文化教育

過去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種誤區,「往往以突出表現差異和頌揚優越感的方式來強調民族特性」,在贊揚民族精神的同時,不自覺地貶低其他文化.愛國主義教育變成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教育.同樣,在介紹其他文化時,也常常與自己文化進行優劣比較,其乎高森結果使我們的孩子不是自卑就是自傲.21世紀世界將形成巨大的經濟聯合體,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以致不同文化將面臨共同的問題,於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要解決各自文化中的問題,就必須加強國際視野,相互借鑒經驗.幼兒園有必要開展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是立足本土文化認同的世界文化啟蒙教育.這種教育同樣強調體驗式學習、環境的教育功能.幼兒園不僅應建構多元文化教育網路,而且應在環境創設、一日生活中歲畝念答滲透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玖』 多元文化中的少數民族幼兒教育,該如何開展

從自力更生和親情出發,優化中西文化元素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進,我國的家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固有的金字塔結構轉變為倒金字塔結構,這也導致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的根本逆轉:從傳統的服從父母,觀念轉變為要求父母服從。目前,中國家庭對孩子的溺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孩子對勞動和自立沒有基本的概念,但對自己敗橘襲應該完全勝任的瑣事卻沒有自理的概念,盲目依賴父母。

因此幼兒園課程應遵循多元化原則,幼兒有必要接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故事,如睡在冰天雪地上、雪地上,讓幼兒初步接受中國文化中尊老、勤學尊師等文化元素;孩子也要接受一些西方的文化元素,伍敏給孩子講一些西方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丑小鴨》《灰姑娘》等等。經常播放一些英文和法文的兒歌,觀看一些簡單的西方繪畫,並讓孩子直觀地感受西方文化元素;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拾』 幼兒園如何用多元文化與科學教育相結合

創造力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學前階段,科學與藝術兩個領域是幼兒創造力培養的重要依託。我園長期深耕生活化科學活動與綜合藝術教育,嘗試從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尊重幼兒自身學習規律和特點等角度出發,從理念與實踐層面尋求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融合的突破口,著力探究科藝融合的適宜契機、有效路徑等,促進幼兒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共同提升。

起始:基於幼兒發展視角,尋找科學與藝術融合的契機

從幼兒學習與發展特點來說,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會自然地進行相互作用、交叉與補充,這為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的有機融合提供了契機。

無論是科學探究還是藝術表達與創作,幼兒的真實生活和興趣關注點都是基礎。園所實踐中,幼兒能夠馳騁想像,將觀察到的形狀各異的雲朵表現在他們的肢體動作中、手工與繪畫作品中,或轉變為文學性語言。我們發現,「科學」與「藝術」二者間並不存在所謂的溝壑,幼兒科學觀察的對象也往往會成為其藝術創作的內容。因此,園所開始以「源於生活,回歸生活」的科學活動為基礎,在幼兒探索發現的過程中有機融入藝術作為支撐,拓寬幼兒的探究視野、豐富幼兒的思維方式、延伸幼兒的創造表徵,有力支持幼兒的科學學習。

幼兒在欣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同時,也時常會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好奇,從認識「是什麼」,漸漸發展為對「為什麼」「怎麼辦」的探索,藉助畫面、色彩、造型等符號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索發現,經驗獲得具有漸進性。教師也逐漸明晰了實現「科學+藝術」的融合目標,即立足幼兒真實生活捕捉科學與藝術元素,支持幼兒在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時進行科學探究,不斷在挖掘科學與藝術「真善美」的共同內核中,發展幼兒創造力。

隨著活動的深入,我們愈加堅定了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生長基點,使教師對幼兒的支持與引導能夠更貼近幼兒當前乃至未來的發展需要。一方面,強調「源於生活,回歸生活」的生活性原則,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問題及喜歡的活動納入科學教育的內容,生成科學教育活動;另一方面,著眼「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前瞻性原則,在鼓勵幼兒發現、感知、體驗科學之美,進而運用科學創造美的同時,還關注幼兒熱愛自然、關愛生命、愛護環境的科學價值觀與道德品質的形成。

豐滿:關注幼兒探究興趣,拓展科學與藝術融合的路徑

幼兒的探索日漸豐滿與多元,最初由藝術作為科學教育活動開啟的單向路徑已經難以滿足活動在探索中不斷延伸的需求。因此,我們將前期由藝術走向科學的單起點轉變為雙起點,使科學教育在不同推進時期都能藉助藝術火花的點亮而更具生機。

一方面,藝術能夠作為科學教育「從無到有」的起點,通過把握藝術教育活動和挖掘藝術形象中隱含的科學探究契機,自然而然地拓展生成涵蓋藝術思維的科學探究活動。教師要關注幼兒在藝術類活動中產生的好奇心,隨機把握其中隱含的科學原理,支持幼兒由藝術向科學的主動探究轉變。如:幼兒基於對《小兔乖乖》繪本的興趣,萌發了進行「小兔乖乖」皮影戲游戲的興趣,那皮影戲是什麼?完成一出皮影戲需要哪些材料?這便成為幼兒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需要探究解決的科學問題。

另一方面,藝術能夠作為科學教育「從一到多」的起點,在幼兒進行科學發現或科學探究過程中輔以藝術的手段與方式,鼓勵幼兒以更具情感和形象化的方式表達發現、探索科學原理。教師正是找到了藝術化的表徵方式與幼兒的具象思維間的有機聯系,才使得幼兒在藝術氤氳下的科學創造更具溫度、更富情感。如:皮影戲作為一種民間傳統藝術,幼兒在感知這項藝術的同時,也開啟了在科學世界中探究光與影關系的奧秘之門。「小兔乖乖」皮影戲活動過程中,幼兒經歷了動物形象無法呈現、大灰狼因躲在大樹後面而無法被觀眾看見、小兔子紅色眼睛如何呈現等問題,而這些問題背後則蘊含著諸多科學原理,幼兒正是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感知影子的產生、影子的重疊等科學現象。整個探究的過程也是藝術創作的過程,幼兒正是在運用多種材料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實現了對比觀察、猜想驗證、得出結論,進而發現科學的奧秘,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

完善:滿足幼兒個性需求,創設科學與藝術融合的環境

每一個幼兒都有獨特的想法,創造力的培養也正是在不同的思想激盪中得以實現的。我們嘗試營造能夠促進科藝融合、點燃幼兒科學探索熱情的空間環境,以充滿藝術性的師幼互動語言與形式激發幼兒科學探究思考,致力於支持每個幼兒實現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幼兒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中不斷成長的,我們逐步探索出了具備「六性」的空間環境以喚醒幼兒的科學探究熱情。具體來講,游戲性強調以富含自然趣味的游戲情境吸引並引發幼兒與環境的主動互動和探究;啟發性注重對環境中「是什麼」「為什麼」科學契機的捕捉挖掘,在刺激感官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問題意識;變化性是指依據幼兒興趣要點動態生成並不斷豐富環境內容,基於活動主題的推進拓展形成系統性環境空間;融通性是把握科學主線在整體環境中的融通,從而在各環境空間的聯通互動中支持生活化科學活動;挑戰性即基於幼兒最近發展區提供富有層次性的環境材料,引發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進行創造性聯想、推理、歸納;人文性關注環境中的人文關懷、藝術審美等要素的滲透,通過寬松的、富有生命力和美感的環境持續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

有效的師幼互動是教育活動實效性的有力保障,我們在科藝融合活動中巧妙運用藝術性的表達方式與互動形式,營造更具美感與想像力的活動氛圍。在語言表達方面,區別於科學活動中強調嚴謹、准確、規范的說明性語言,藝術情境中的語言更強調情緒感受,更富有感情色彩。教師基於藝術情境以誇張的言語或面部表情在吸引幼兒興趣的同時,又能放大幼兒的感覺體驗,從而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另外,可藉助藝術中「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留白之感,在科學原理揭示前運用藝術性的表達方式為其蒙上神秘的面紗,引發幼兒主動積極地探索。如:在互動形式上,教師引導幼兒藉由多人表演、道具製作的戲劇過程實現對光影、聲音傳播等科學現象的探索,並在最後的表演中增強探秘的成就感;選用以科學現象為內容的音樂激發幼兒在體驗音樂律動的同時,依據歌曲內容實現科學猜想,促進藝術欣賞與科學認知的雙向拓展;藉助繪畫使得復雜的思辨過程和嚴密的發明過程以貼近幼兒的姿態在生活中展現,也鼓舞著幼兒用藝術的眼光去欣賞科學為世界帶來的美好。

藝術的融入讓科學活動充滿了人文色彩,滿足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需要,促使幼兒在多種心理活動的碰撞、交融中不斷重構自己的認知經驗。在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同時,幼兒的社會交往、實踐能力等綜合素養得以不斷深化與拓展。

閱讀全文

與幼兒怎麼體現多元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