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賈湖文化遺址在哪
賈湖文化遺址是一處重要的裴李崗文化遺址。1961年,原漯河舞陽縣博物館館長朱幟下放該縣北舞渡鎮賈湖村勞動,在土井和薯窖斷壁上首次發現該遺址,並以此為名。遺址位於賈湖村東,平面呈不規則的圓形,總面積5.5萬平方米。
賈湖遺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提供了結合黃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間新石器文化關系的一個連接點。
Ⅱ 趙國的代在今天的什麼地方
就是今天的河北。
邯鄲是一座具有近三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城,戰國時期是趙國的都城。秦統一後,邯鄲是全國三十六郡之一的邯鄲郡首府。漢代,與洛陽、臨淄、成都、宛城、齊名同為五大都會。
邯鄲位於河北省最南部,地處北緯36021』--44』,東經 114003』--40』之間,與晉、魯、豫三省接壤,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57平方公里,總人口849.9萬人,轄19個縣(市)區。
邯鄲市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水土豐饒,物產豐富,盛產小麥、玉米、棉花,素有「冀南糧倉」、「冀南棉海」美譽。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可觀,主要有鐵、煤、石灰石、鋁土礦、金、銅、伴生鈷、錳、黃鐵礦、石墨、耐火粘土、硅灰石等29種礦產,其中已開發20種。全市礦石總產量2969.35萬噸,其中煤炭1595.3萬噸、鐵礦石466.93萬噸、其他非金屬礦967.12萬噸,年礦產品總量價值34.62億元。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現有名勝古跡500多處,主要古跡和游覽景點有武靈叢台、黃梁夢呂仙祠、媧皇宮以及響堂山石窟等,還有新開發的長壽村、京娘湖、武當山等民俗風景區。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戰國時期,趙敬候遷都邯鄲,使趙國都城邯鄲迅速繁榮成為趙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留下了「胡服騎射」的千古美名。漢代與西安、洛陽、淄博、成都同為全國五大都會。獨具特色的燕趙文化培育出大批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著名的有藺相如、廉頗、苟子、趙奢、李牧等。「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等許多歷史典故都發生在這里,被譽為中國的「成語典故」之鄉。諸多的名勝古跡為邯鄲保存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主要有以磁山文化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文化;以趙王城、武靈叢台為象徵的古趙文化;以「曹魏三台」和南北響堂為代表的魏齊文化。革命戰爭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現保存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八路軍129師司令部等革命歷史遺址。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邯鄲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邯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解放後,黨和政府在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對歷史文化的發掘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為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邯鄲市委、市政府把加強文化建設列為整個邯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邯鄲文化事業出現了百花爭艷、生機勃勃的可喜局面。
Ⅲ 新圍村的介紹
位於美麗的德慶縣東北部,是一條歷史文化悠久、民風淳樸的文明村。該村農業主要以耕種水稻,種植砂糖橘,皇帝柑為主,亦有不少村民白手起家到廣州等大城市發展。該村村民熱心體育、文化事業,積極出資出力修建了文化廣場,籃球場等場所供村民休閑娛樂之用,另外在村東佔地面值五畝的新文化活動中心也在建設之中。
Ⅳ 上海民族文化村的具體介紹
上海民族文化村東臨煙波浩淼,一望無際的澱山湖,西面與上海最大的仿古園林大觀園遙相呼應,自然風光綺麗多姿,名勝景觀薈萃一地。民族文化村位於青浦境內,佔地300餘畝,具有得天獨厚的外部環境。
上海民族文化村是上海園林(集團)公司於1996年投資興建的大型旅遊風景區。97年被評為上海優美新景點。她的宗旨為「建築民族化,環境生態化,活動風情化,餐館鄉土化,管理科學化」,以鮮明的特色構成了與眾不同的旅遊形象。
上海民族文化村位於青浦,上海大觀園的東側。佔地300 畝,東臨澱山湖,是1996年興建的大型旅遊風景區。形成建築民族化、環境生態化、活動風情化、餐飲鄉土化的鮮明特色,與眾不同。 文化村重點展示十大民族村寨風情,如傣家竹樓、緬寺、白塔、「女兒國」摩梭人、白族民居雕花樓,以及彝族火把節、苗家吊腳樓、佤族的鼓聲、景頗族的目腦縱歌、苗族的蘆笙、侗族鼓樓的飛檐斗拱、風雨橋、蒙古包的奶茶等無不散發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氣息。步入民族村,您彷彿走進了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民族文化村還設有食品街,可品嘗民族菜餚和各類風味小吃,綜合表演場,上演各民族特色節日,如彝族的上刀山、苗族為倒爬花桿、 傣族的孔雀舞、景頗族的刀舞等,還有精采驚險的「斗雞、斗馬、斗蛇 」競技打鬥場。
Ⅳ 廣漢寡婦村在哪兒知道的朋友說下。謝謝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Ⅵ 中國十大農村在哪裡
大長隴,著名僑鄉,與石橋頭、深溪等並稱潮汕平原十八鄉!位於軍埠鎮東南部,離普寧市區約12公里,其東接汕頭市潮南區仙城鎮,北臨石橋頭,南毗下架山,西交軍埠鎮政府。為我國最大的村莊之一,海內外人口約為20萬。保留本村人口4萬多人,為單姓鄉:陳,其下共分灰草(7291人)、深西(5920人)、長龍(5809人)、下雙墳(5711人)、寨內(5972人)、灰下(6862人)、灰上(5635人)七片(其中包括長樂、長泰、長盛、草尾溪、黃厝圍、過路壇等近十塊)。 另外大長隴有外來人口將近一萬,陳沙公路延長線(現改名為普寧大道)從南面穿越,距離鎮區2.1公里。高速公路橫穿大長隴,為大長隴提供了更便利的交通。
初等教育基礎較好,但中學教育資源不足,目前村裡直屬中學暫無開辦高中,擇外求學學生較多。
初級中學:大長隴中學(已計劃建高中部)
完全小學5所:大長隴長樂小學、大長隴長泰小學、大長隴燕英小學、大長隴植英小學、大長隴寨內小學
另有大長隴陽英小學、大長隴培英小學、(只負責低年級部分,各分校人數在200~400人不等)。
Ⅶ 太極村在哪裡
太極村在雲南省永勝縣濤源鄉轄村。
太極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48.00公里, 國土面積26.00平方公里,海拔12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605.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甘蔗、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291.00畝,其中人均耕地1.06畝;有林地3675.00畝。
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62戶,有鄉村人口3362人,其中農業人口3224人,勞動力225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51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02.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21.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收入為主。
該行政村隸屬永勝縣濤源鄉 ,地處 濤源鄉西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48.00 公里,到鄉道路為 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10公里。東鄰濤源鄉西安村委會 ,南鄰濤源鄉甘庄村委會 ,西鄰與鶴慶縣隔江相望 ,北鄰濤源鄉嘉禾村委會 。
大坪子 、 春頭 、河外等16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826 戶,有鄉村人口3417 人,其中農業人口 3115 人,勞動力 2015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862 人。
全村國土面積 31.88 平方公里,海拔 1,200.00 米,年平均氣溫 20.00 ℃,年降水量 605.00 毫米,適合種植 甘蔗、蔬菜 等農作物。
全村耕地面積 3,291.00 畝,人均耕地 1.1 畝,林地 12,501.0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430.67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052.50 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農業收入為主。
(7)新文化村在哪裡擴展閱讀:
太極村的由來
雲南省永勝縣濤源鄉轄村在按照中國道教的太極星象圖重新設計布局後,百姓從此安居樂業。
從濤源村後的山崗高處俯瞰,一條山溪從村莊東南方流人,後改為東西向橫穿村 子,直至村西山腳,復折向北至村口,呈S形流向村外田野,s形的溪流與四周環山在村口勾勒出一個巨大的太極圖。而8形溪流正 好是一條陰陽魚界限,把田野分割成「太極 兩儀」。
溪南「陰魚」古樹參天,魚眼處現有公路穿過;溪北「陽魚」稻穀金黃,魚眼處種 旱地作物。經儀器測量,太極圖直徑為320 米,面積達8公頃。濤源村的民居布局是按中國古代的天體星象圖「天罡 引二十八宿,黃道十二宮環繞」來排列的。故得太極村之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極村
Ⅷ 中國的長壽村在哪裡.
太行山南麓河北省武安市境內,距武安市區56公里,西與山西省左權縣毗鄰,北與邢台市邢台縣相望。
長壽村景區歷史人文、自然資源豐厚,有摩天嶺、峻極關、通天峽、馬刨泉、龍盤樹、長壽園、仁壽洞等眾多景點。長壽村景區背倚的摩天嶺,海拔1747.5米,乃清漳河、沙河、南洺河、北洺河四水之源。
一條連接冀晉兩省的千年古馱道曲折婉蜒,盤行穿過,過太行八大關之一的峻極關達晉。這里峰奇關險,地形復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峻極關最早開辟於唐會昌4年,朝代更跌,國家動盪,多有戰事。
太行山有關必有坪,相傳長壽村原名奈何坪,乃嘆峻極之高也,攀越之難也;又因其地廣生艾蒿,多香氣而少蚊蠅,故又名艾蒿坪。
(8)新文化村在哪裡擴展閱讀
景點
1、百壽台階
台階材料選用武安的青石,高15公分,寬30公分,長度120公分。有一樣東西,我說出來您可能有點不相信,看台階中央奇形怪狀的那些字體,其實都是一個字,那就是「壽」,這些台階上總共有241個壽字,旁邊的那些動物正好映照這個壽字,有龍、鳳、烏龜、大象等等寓意吉祥、長壽。
2、峻極關
峻極關初建於明正統年間。關口居高臨下,難攻易守。關的右側是一處深澗,屬河北省邢台市管轄,關里往西屬山西左權縣管轄,關外為河北省武安市管轄,武安舊屬河南,故此關有「三省要隘」之稱或「雞鳴三省」之地。
關門面對東南方向,青石砌築,長9.5米,寬3米,高4.356米,關門為拱券,劵高3.3米,寬2.58米。關牆石久經風雨剝燭,已變成灰褐色,其左右延伸出去的便是古戰壕(長城)遺址,牆石全坍成堆狀。
3、十八盤古馱道
十八盤是沿龍盤樹向上通往峻極關的大路,因為左拐右拐,山路十八彎,稱為十八盤。這條山路是貫穿太行山,連接山西、河北兩省的主要馱道,又稱古絲綢之路。山道由紅石塊、紅石板人工鋪成,石板上的銹跡斑斑,還留有當年駝隊的馬蹄印跡,那正是昔日古絲綢之路的鑒證。
Ⅸ 鄉村愛情中取景的那個村莊在哪裡
《鄉村愛情》每部拍攝地點不同,《鄉村愛情1》拍攝地點:遼寧省開原市松山鄉木魚溝村,該劇於2006年9月30日在央視一套首播。
《鄉村愛情》是由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本山傳媒公司、北京莊稼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泰合百聯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吉林電視台聯合攝制,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影視中心聯合出品,國家計生委、中共鐵嶺市委、鐵嶺市人民政府榮譽出品的電視劇。
該劇由趙裕豐、曲偉年、傅思、馮晨、張劍虹擔任製片人,朱彤、曹利銘、王樹民擔任出品人,張惠中執導,張繼擔任編劇,趙本山擔任藝術總監,王曉曦擔任副導演(助理),趙鋼發行,王亞彬、賀樹峰、於月仙、王小寶等領銜主演。
唐鑒軍、蔡維利、王小利、李正春、關小平、王曉曦、杜肖雄、閆光明、吳雲飛、蔣依杉、王小虎、王君平、趙海燕、孫立榮、筱素清、孟令宇、李琳、付小蘭、孫曉麗等聯合主演,趙本山、范偉、劉流友情出演,高霞、姜洋洋、張鳳凱、王卓參與出演的三十集大型農村愛情輕喜劇。
拍攝地點在遼寧省開原市松山鄉木魚溝村。該劇是「鄉村愛情」系列電視連續劇的第一部。
該劇以大學生謝永強與農村女青年王小蒙的愛情生活為主線,塑造了一群鮮活的富有新時代氣息的農村青年形象,通過幾對年輕人的愛情生活、創業故事,多角度地向我們展現了一幅當代農村青年的愛情生活畫卷,輕松中帶著喜慶與幽默、曲折中滿含著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