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家鄉有什麼風俗文化

家鄉有什麼風俗文化

發布時間:2023-03-29 15:21:04

1. 家鄉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

1、偷齋燈

如果不是鄭州人,聽到偷齋燈,就會一臉懵。偷齋燈,是鄭州很古老的一種習俗,在年三十之前,家家戶戶都是要蒸饃的。家長就會留出來一塊面做成一個小碗的形狀,蒸熟了之後,在裡面倒上一些食用油,放上一根捻,點燃放在門前的神龕或者是家裡牌位前,以感謝神佛對家裡一年以來的保佑,又名為齋燈。

2、送燈

每到過年的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夜燈長明。尤其是在農村,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會點亮燈,一二十年前,每家門口都會擺上蠟燭,那時候點炮都不用帶火柴、打火機。最近幾年,三十晚上都會開燈,亮到第二天,所以就算在外面浪一晚上,也不怕摸黑回家。

而在南陽,有一個習俗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時候,也要讓自己的先人過年。三十晚上,人們會將紙紮成的燈籠送到墳上,亮一晚上,好讓先人也一塊過年。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南陽很多地方已經舍棄了這種做法。

3、破五

除了正月不可以剃頭之外,河南駐馬店以及很多地區還有一個破五的習俗,指的就是正月初一到初五之間,有很多事兒是不能乾的。比如不掃地,在我們家這邊,掃地是會把財神和一年的福氣掃走的,所以再臟都不能掃。

同時,也不能動土、潑污水,更不用剪刀,以避免刀劍之災,也有怕破財之意。還有一些針啊線啊的都是不能用的,不過,這幾年卻越來越不計較這些了,年味兒也越來越淡了。

4、祭灶

在河南,臘月二十三有祭灶的習俗。而這習俗據說是來自於一則傳說故事,古代有一對夫婦,因家中貧寒,不得不讓兒子去煤礦。後來,由於思念兒子,老漢前去看望,路上遇到了一個光腳片的人,兩人相處十分融洽,閑談之中,得知其受閻王指使,要去收一百名礦工,老漢便祈求放過自己兒子,光腳片答應並且要求他不許告訴別人,老漢答應了。

三年後,臘月二十二,老漢想起來了這件事,便沒忍住對老伴說了,恰好被灶君聽到了。二十三晚上,便向玉帝講了這件事,光腳片不僅被罰,老漢兒子也被收走了。從此,就有了二十三祭灶的習俗,就是為了不讓灶君搬弄人間的是非。

5、罵灶火

雖然說河南的習俗有很多,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是真正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卻不多。而罵灶火卻是其中之一,在三門峽靈寶市尤盛。只要反穿皮襖,就可以去別的村子裡對罵,但是有三不罵,一是莊稼漢,二是外來戶,三是大閨女。

而村裡的幹部,人尖子就成了被罵的對象。這種對罵也是分輸贏的,為了贏,各個村子裡還會挑選專門的人才,進行培養。除了罵之外,還會斗舞,不過,這種習俗在很早之前也就已經沒有了。

2. 家鄉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1

家鄉的民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過年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外公、外婆是張金人,在他們那裡過年可熱鬧了,放鞭炮、吃魚糕、吃鹵肉,特別是外婆做的炸肉丸子、鹵肉最好吃。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就會守在外婆的蒸籠旁,等待著外婆新鮮出爐的魚糕,還沒等外婆把魚糕擺放好,我就會迫不及待地用小手去偷吃,那剛出籠的魚糕燙的我「嗷嗷」直叫,那鮮美的香味,讓我顧不得魚糕的燙,一口全放進嘴裡,「好吃!」我不禁贊嘆到。

過年每家每戶貼對聯也是必不可少的,那紅紅的對聯上寫滿了祝福的話語,聽大人們說過去人們把桃木做成個「符」字掛在門前,每到新年的時候就更換新的,後來慢慢演變成對聯這一喜聞樂見的形式。

一天清晨,舅舅和外公把我從睡夢中叫醒,讓我和他們下去幫忙貼對聯,外公拿著梯子,我拿著剪刀和膠布,舅舅拿著對聯,我們一起下樓了。到樓下後,外公把梯子架上,我拿著剪刀和膠布在一旁把膠布剪成一段一段,舅舅拿著對聯整理著遞給外公,上下左右對齊了,對聯貼好了「財源滾滾隨春到,喜氣羊羊伴福來」對聯上的幾個大字引人注目,外公站在對聯前一個勁的笑,彷彿看見了羊年一家人。這是,燈籠也掛上了,搞定收拾東西上樓去,一上樓,桌子上早已擺放好滿滿的魚糕、鹵肉、炸肉丸子,我的口水直往外冒,哥哥和我硬是把每個碗里的東西都嘗個遍,吃的同時也不忘誇獎外婆做的美味,外婆的嘴都笑的合不攏了。

過年真是一個好日子,為了家人的團員,我們要更加勤奮、努力的學習,讓家人們開心,這才叫真正的過年。

家鄉的風俗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

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裡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風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綵排」,因為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後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後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只,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後休閑時光,但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台,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灶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後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製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風俗,你的呢?

家鄉的風俗3

每一個家鄉,都有不同家鄉的好習俗。今天我就來說說我家鄉的春節的習俗。

春節那天正是大年初一,每家每戶都貼上了對聯,掛上了大紅燈籠。每家每戶都在家裡守歲。早上四五點鍾的時候,每家每戶開始放炮仗了。還有美麗的煙花。「為什麼要過春節呢」?我問媽媽。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沒到大年初一它就爬上岸傷害人畜。這一年的大年初一,來了一個老人。發現人們收拾行裝趕著家畜往山裡走,有一個大娘,發現這位老人來到這,大娘對她說「快點跟我們走吧,一會兒『年』就來了」!老人說「我不怕『年』,可否在你家住上一晚」?大娘說「好吧,你可要小心『年』啊」。過了一會兒,『年』趾高氣昂的走進村子,發現一個人也沒有。只有一件房裡有人。『年』走到那間房子跟前,發現有一個老人身穿紅袍,提著一掛炮仗,門上貼著大紅紙,房子里燈火通明。老人點著炮仗。把『年』嚇的一溜煙跑回了河裡。連影子也沒有看到,第二天村民們回到村子。發現村子完好如初,人們到大娘屋裡面。對老人跪下說「老神仙,謝謝你把年趕走了。要不然村子可遭殃了。」老人說「我不是神仙,不過我知道『年』有三怕。一怕紅,二怕響,三怕亮。」所以每到大年初一,每家每戶燈火通明。放炮仗,貼紅對聯。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和習俗的由來。

家鄉的風俗4

我的家鄉有一些習俗,無論是誰也無法改變。在過年的時候,無論是誰,都務必要趕回去跟家人團圓,吃團圓飯。

在吃團圓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都要互相碰杯,但是我們這些小孩子不會喝酒,這可怎樣辦呢?哈哈,大家必須聽說過以茶代酒這句話吧,我們小朋友就會用飲料或是茶來代替酒來互相碰杯。大家相互間的碰杯,代表著對過去一年的總結;代表著彼此間新年的期盼與祝福;代表著家庭的和諧與美滿。大家圍在一齊談談自我今年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計劃,將它們與自我的親人進行分享,並相互鼓勵和支持。

團圓飯代表著人們生活的團團圓圓,日子的美美滿滿,祖國大家庭的和和美美!

家鄉的風俗5

「春節」是一年中最歡快的節日,也是人們最愜意地時候,然而在這個節日中,它有許許多多的風俗。

給「壓歲錢」就是其中之一。傳說,人間有一個野獸,叫做「歲」,每到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就跑出來作怪,專門來吃小孩子,鬧得人心惶惶。後來有一戶人家的孩子,睡覺的時候將長輩給的錢放在枕頭底下。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怕的野獸「歲」跑出來了,正巧跑到那戶人家裡,看到那細皮嫩肉的孩子,頓時口水直流,邪惡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枕頭底下的錢發出了閃閃的金光。「歲」像觸電了一樣,「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們知道了制服歲的辦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後來給「壓歲錢」不只是為了趕跑可怕的「歲」,更是長輩對晚輩美好的祝福。

除了給「壓歲錢」,在春節中還有人人重視的團圓飯。團圓飯不同於平常的飯菜,除了菜品很豐富之外,還有象徵意義。例如:魚象徵著「年年有餘」,年糕象徵著「步步高升」,芋頭和腐竹象徵著「富裕」,這些共同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美好祝願。吃團圓飯時,每一個親人都要到場,缺一不可。長輩們還要一一敬酒,晚輩們也應一一回敬,表示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我喜歡春節,因為它不僅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風俗,更讓遠在四方的親戚朋友都聚集了,讓彼此間的血脈親情更加濃厚了。

家鄉的風俗6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端午節,我的家鄉——浙江金華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著船,在江面上不停地來回穿梭,打撈屈原的真身。有幾位漁夫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用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這些都發展成了今天的端午習俗。

要說到賽龍舟,我永遠也忘不了那激動人心的場面……

五月初五那天,人們早早地起床,都不約而同地匯集到了婺江邊。比賽還沒有開始,岸邊就早已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了!人們已經把長長的一條江岸圍了里外三層!我和媽媽為了找一個好位置,還差點擠破了腦袋呢!比賽開始了!人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朝東邊眺望著。「咚——咚——咚!」從婺江的遠處漸漸傳來了低沉的鼓聲,中間還夾雜著鏗鏘有力的口號聲。近了,更近了!我能隱隱約約地看見五六隻龍舟飛快地向這邊駛過來,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龍舟的龍頭高高揚著,滿身閃著五彩的光芒,就像騰雲駕霧的祥龍。劃舟的壯漢們口中喊著響亮的口號,手裡的動作整齊劃一。幾只船的速度不分上下,你追我趕,人借龍形,龍具人神,一條條矯健的巨龍在江面上激起了一排排白色的浪花。身後的人群歡呼著,為自己的龍舟隊鼓掌加油。相機和手機拍照的聲音響個不停,大家都想留住這難忘的鏡頭。龍舟在經過我們面前的一剎那,我甚至看到劃舟的壯漢胳膊上綳緊的肌肉和擂鼓手額頭上流下的豆大的汗珠。

不難看出,他們已經很累了,龍舟的速度也慢了下來,但他們還是堅持著,用口號來鼓舞自己,一鼓作氣,沖向終點!在婺江上,這可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比賽結束了,人群慢慢地「退」了下去,江岸邊漸漸安靜了下來,我和媽媽在岸邊散步,岸邊的廣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著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的歷史……

家鄉的風俗7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徵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裡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里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復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家鄉的風俗8

我的家鄉有著奇特的風俗。

在春節走親戚的話,就是要拿著大饃,它形似倒扣的鐵鍋,色白而已。底盤若海碗粗。兩個大饃,論重量,差不多有一斤了。另外,拿大饃的習慣,不知從哪個年月起,演變成了凡是親戚家有長輩,不管是叫姨叫姑叫舅還是叫啥,過年走親戚,都必須拿大饃,而且必須成雙。

從我媽媽那個年代到現在,在我看來,大饃是一種禮節,是一種威儀——不僅僅是恭敬,絕對是百姓人家的一種威儀。

姥姥隨我家生活,再加上我爸媽眾多的侄甥,所以,打我記事起,我家收的大饃在親戚中就最多。大饃中隱藏了好多秘密,這秘密是姥姥發現的。每在親戚走了之後,姥姥看著裝滿幾個大瓦盆的大饃,總是一副很滿足的模樣。不過,姥姥會將大饃分開存放,她指著一對大饃說,這是誰誰家拿的,他家最窮,外層是白面,裡面一準兒是紅薯塊兒,為了夠重量,還故意不蒸熟,要先吃,免得發酸;又指著另一家的大饃說,這一家窮得不很,外面是白面,裡面是高粱面或者玉米面;最後,老人家會指著僅有的幾個大饃,說:「這是城裡親戚拿的,都是純好面的,留到最後吃......」

在平常的時候,我的家鄉經常會在一個指定地方請專業的人來表演唱戲,或者是有人在結婚,寶寶滿月的時候也會請歌舞台來為我們表演。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奇特而又神秘。

家鄉的風俗9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著自我特有的風俗,而我的`家鄉的風俗習慣也與眾不一樣,獨具特色,處處顯示著具有濃厚中國文化的民風民俗。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隆昌縣,我們那裡的風俗習慣是—舞龍,在每年最熱鬧的時候,也就是正月初八,家鄉的舞龍表演異常隆重,也極有特色。

這一天是縣城出大龍的日子。全縣十八個鄉鎮,就有十八條綵綢做成的大龍,遊行於縣城大街。四面八方。城裡鄉下,就連臨近的市縣的人們,都紛紛聞名趕來一睹熱鬧。

隨著鞭炮聲和鑼鼓聲,龍燈翩翩起舞,大家扶老攜幼,源源不斷地趕來。街道兩旁的人歡呼著,簇擁著,贊嘆著,有些人迫不及待,或是覺得可是癮,居然向龍跑去,用手觸摸著龍體,有的在龍腹下穿行,跳躍。據說摸了龍體能夠讓人免去病痛,給人帶來好運。

舞龍用的拜龍台建在城中心的人民廣場。台後有兩條十幾米的彩龍相擁而成的柱子,更顯得氣勢不凡。台上站著一排領導、貴賓,專門等著五彩龍來,給它們「點睛」。據說龍眼都由最高領導親自點畫。這足見畫龍點睛的意義。

演出最先是雙鳳的兩條鳳,最終的龍市鎮的大彩龍,先鳳後龍,可見其龍鳳呈祥的蘊意。

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無不體現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無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齊建設家園,把家鄉的民風民俗繼續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10

我的故鄉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會格外熱鬧,因為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准備端午節。

最終等到了五月初五這一天。

早上,太陽還沒有鑽出被窩,人們就已經開始忙碌了。瞧!東家的孩子起了個大早,跑進跑出;西家的孩子也早早起床,忙前忙後;大人們則在屋裡屋外一向忙活著。猜猜看,他們在幹嘛?他們正忙著做端午節的特色食品——粽子。那裡的粽子可謂一絕:白色的糯米摻著幾粒紅豆,顯得格外調皮;有的粽子包裹著豬肉,吃起來噴香可口;有的粽子包裹著蜜棗,包你吃了甜甜蜜蜜……並且,形狀也不一樣,有三角的,也有四角錐形的;有枕頭形,也有小寶塔形的;有圓棒形的,還有一角向上,其餘伸向四方的呢!

你到街上走一走,空氣中彌漫著迷人的粽子的香味。步入並不繁華的街道,小街小巷人山人海,挑東西的,拉家常的人,隨處可見。最熱鬧的要數村子裡那片空地啦!看!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圍成了一個偌大的圓。人們期待著舞獅的隊伍快點登場。在一陣鑼鼓聲中,兩只漂亮的獅子登場了。他們左一下,右一下,像只笨拙的小熊。可愛極了!

時間像個頑皮的孩子,轉眼間,一點多了。人們排著長隊,又一次走出了家門,站在街道兩旁。年輕的小夥子穿上節日的盛裝,從街道中穿梭而過,到鎮上去參加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此時,鎮上那條不知名的河變得可熱鬧了。

午時三點,比賽開始了。河中的那一隻只龍舟一字排開,像一批威武的戰士。龍舟上隊員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備,他們緊緊地握住劃槳,整裝待發。鼓手們也擺出了各自的架勢,好象在說:「今日的比賽必須是我贏」。三點十五分,不知從哪裡傳來了一聲鏗鏘有力的哨聲,龍舟彷彿是一條真龍在碧波上劃行,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水紋。鼓聲、吶喊聲交織成一支動聽的樂曲……

夕陽西下,夜晚的靜寂替代了白天的繁忙。飯後,人們集中坐在空曠的平地上,樹陰下,打個火堆,圍著火堆盡情地跳著,唱著,饒有興趣地聊著午時的比賽。

家鄉的端午節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繁忙中帶著幾分悠閑。走在大街上,我的心境異常激動。因為,這也是孩子們的節日。

3. 家鄉的風俗有哪些

我的家鄉是傣族有潑水節。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了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

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歷史起源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中國大網路全書·民族卷》列出的潑水節起源時,提到「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系,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其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

4. 10種家鄉風俗民俗是什麼

1、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在農村裡到臘月二十三這天,就會有些人開始做糖瓜粘。糖瓜粘是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糖瓜粘的口感:香甜軟糯,非常不錯,是很多小孩子都愛吃的零食。

5. 家鄉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
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
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
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
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
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
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
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
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
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
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
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
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
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
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
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
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
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
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
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
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
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
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
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
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
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
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
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
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6. 8種家鄉風俗民俗是什麼

8種家鄉風俗民俗:

1、抓周

抓周,東亞國家的一種風俗,起源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種小孩周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新生兒周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在現代,也有些會放滑鼠、牙刷等現代物品,或者以圖像卡片代替實物讓嬰兒抓取。

2、喜公公喜婆婆

中國北方一些地區,特別是陝北、甘肅、山西等地,在紅事上給「喜公公」「喜婆婆」臉上塗抹鍋底黑灰或是化妝。在兒子娶親的當天,他的老爸老媽就坐在家裡,等著周圍的鄰居來家中給自己打扮。全程下來,鄰居們可以隨意在他們的臉上塗脂抹粉,公公和婆婆則全程笑臉相迎,也不反抗。如果公公婆婆開心了,全家人都開心,家裡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3、劃旱船

旱船是中國民間表演藝術形式之一,逢年過節或慶祝等,山東、陝西、山西、河北境內各地都廣為流行,這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旱船」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道具是依照船的外觀形狀製成的木架子。在這種船形木架周圍,裝飾有紅綢、紙花、彩燈、明鏡等。劃船者一般是一個人,有時也有雙人、四人甚至七人的,伴隨著鑼、鼓、鈸等打擊樂器到處表演。

4、獅舞國家非遺

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傣族潑水節國家非遺

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西雙版納潑水節內容包括民俗活動、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類別,具體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2006年05月20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報的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瑤族爬樓

瑤族歷來有女娶男嫁、戀愛自由的傳統,「爬樓」是瑤族獨特的婚戀習俗,是最具特色的傳統之一。當姑娘到了戀愛的年齡,父母就安排她們到吊樓里居住。小夥子來談情說愛時,需要攀著從樓柱伸出的梁頭爬上去,進入吊樓與姑娘幽會;當小夥子返回時,仍沿著樓柱往下爬。人們稱這樣的戀愛方式叫「爬樓」。爬樓的規矩很嚴格,已結婚或訂婚的人不得參加。

7、新娘過河

新娘過河,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姻的風俗習俗之一,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穿村過寨、過河過橋、入門、唱調、回門、回家、入洞房,謂之「十門」。「過河」只是「十門」中的第五個「門」,「十門」過了才能入洞房。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未婚男青年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

8、踩高蹺

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7. 家鄉的風俗有哪些

我的家鄉風俗除了舉國偕同的除夕守歲,初一拜年,磕頭領紅包,正月十五的元宵五月初五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餅,九月九插起的茱萸,臘八的粥。還有些小的大概與別的地方不太一樣吧,在這和大家分享一下

1:正月里不剪頭,傳統觀念認為正月剪頭防舅。就是對舅舅健康不好

2:二月二吃餃子。二月二龍抬頭那天吃餃子,給孩子理發。俗語就是捏龍兒剪龍頭

3:滿倉那天敲敲牆,蠍子蜈蚣都下房

4:立夏吃涼粉吃了不打盹,立秋吃燒餅吃了不腰疼。

閱讀全文

與家鄉有什麼風俗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