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滇名城有什麼特色文化
我來介紹下,
古滇名城依託昆明晉寧石寨山古滇文化,所以它的特色文化就是古滇文化呀~~
晉寧是古滇國的都邑治所,滇文化的發祥地、雲南青銅文化的中心。據考古研究推斷,古滇國約於公元前5世紀即已形成存在。滇國時期,滇池地區的經濟社會已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據《史記》記載:「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可見古時的滇中地區非常富饒,古滇國在歷史上曾一度輝煌。公元前286年,楚人庄蹻率領一支數千人的軍隊,用武力降服了「靡莫之屬」各部落。這時秦軍攻下了四川、貴州,截斷了他回楚國的路,庄蹻便「變服,從其俗」,加入了當地民族社會行列,史書稱其為「滇王」。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漢王朝發巴蜀兵數萬人擊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降漢,「請置吏入朝」。漢王朝在「滇王」」統治區設置了益州郡,並賜給「滇王」金印,仍令其為「長帥」。在我國歷史上,庄蹻是內地第一個開發西南邊疆的偉大歷史人物。庄蹻及其起義軍把楚國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帶到了落後的滇池地區,加速了滇池地區的社會發展,從政治上、經濟上為秦漢時期在雲南設置郡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燦爛的古代「滇」文化,是中華民族輝煌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而「滇」文化的最早淵源,應該從庄蹻入滇開始。庄蹻對雲南地方古代歷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也是應該加以肯定的。
② 什麼是東山文化什麼是班清文化
論遠古中南半島與中國西南的整體性格局
2005-09-27 何建木 學術月刊2005/8,髙瑞掃校 點擊: 597
三 青銅時代中南半島與中國西南的整體性
三 青銅時代中南半島與中國西南的整體性
考古資料表明,我國西南地區青銅時代諸文化都是各有特色,也有一些共性,這說明該時期的整體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四川最早的青銅文化是三星堆文化(即蜀文化)與巴文化,它們和中原的商文化相比,可是說同時甚至更早。在雲南的青銅文化也可以分為幾支,滇中和滇西以及滇南,各自不同;貴州有夜郎文化;廣西西部主要是同雲南滇南相近的句町文化;在越南主要是東山文化;泰國東北部是班清文化。這幾大考古學文化之間既有不同,也有共性。張光直即曾指出:「石寨山、太極山、李家山發現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它們近似東京灣的東山文化典型遺址,並且三處墓群許多共同點無疑表明它們代表同一文化。它們具備以下特徵:銅鼓;扇形和靴形斧;青銅浮雕;牛和孔雀作為題材;某些紋飾等。……我認為,這種高度發達的文明顯然是以雲南和印度支那北部為中心,但它的影響十分廣泛。」[10]顯然張先生已經認識到在青銅文化上表現出來的西南和中南半島的整體性了。王大道把雲南的青銅時代文明分為兩大區域,一是從洱海、墨江—李仙江以東、金沙江以南的廣大地區,一是從洱海、墨江—李仙江以西的地區.具體而言,他又把前面一個大區分為三個類型,即滇文化(汪寧生稱之為石寨山文化)、洱海區域文化和紅河區域文化。後一個區又可分為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上游青銅文化和瀾滄江中下游文化兩種類型[11]。
關於滇文化和洱海周圍地區的青銅文化,很多學者已經撰文探討,也都認為它跟其他地區的文化有很多共性。而紅河文化因其在地理上正好連接了滇文化和越南東山文化,所以要探討該大區域的整體性問題,應該將其作為一個重點並揭示其作為兩大文化的中轉地所表現出如何的特點[12]。紅河文化分布在今紅河領域,其墓葬形制同滇文化相同,都是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農具與滇文化一樣,也是以有肩長條形鋤和尖葉形銅钁為主;此外還有一字格青銅短劍。在石榴壩遺址還出土有帶翼無胡戈,這種戈也見於越南的安山、青亭。江川李家山、晉寧石寨山以及越南的東山、象山都出有帶翼戈,不同之處在於它們都做長胡形[13]。在文山州東北部,西漢時為句町屬地。在這里發現的時代早於西漢前期的銅鼓墓和銅棺墓中的隨葬品即跟中原器物相近,也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可以同雲南滇族文物相比較[14]。句町處於南越、夜郎和滇之間,成為這三大經濟區的樞紐地帶。其北部與夜郎、漏卧為鄰,西接於滇,中有北盤江、南盤江提供了交通便利,東與南越毗鄰,沿紅河、鬱江可通交廣,南下沿錦江、明江可抵交趾。交通便利,有利於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華陽國志·南中志》說到句町國「置自濮,王姓毋」。它與滇、夜郎、且蘭、靡莫、漏卧等同屑濮越族系的民族[15],生產水平及風俗習慣相近,所以其青銅文化面貌跟滇、夜郎都有很強的一致性。上文已經提及,廣西田東縣發現的戰國墓中出土中原地區典型的銅戈和滇文化系統典型的銅鼓、銅劍和玉環[16],這兩種不同風格的器物同見於右江中游的同一墓地,說明嶺南經由句町人滇以及到達中原的交通在漢代以前已經打通。在文山、廣南和西疇等地的考古發現都證明了這一點[17]。
中國西南地區的很多典型器物,在東南亞也有大量分布,這是探討該區域古代文化及其聯系的重要資料。這類器物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是銅鼓,另一種是刃部兩端呈不對稱狀的銅鉞[18]。銅鼓從公元前7世紀在滇中西部的楚雄地區產生起,流傳至今已有2600多年,分布於我國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等8個省區和東南亞的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覆蓋了一大片民族成份相當復雜的土地。研究銅鼓,對於研究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的古代民族歷史與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自1920年代在越南東山文化遺址發掘出土銅鼓以來,1950年代以後又相繼在雲南、貴州、廣西的考古發掘中獲得不少的銅鼓。這些考古發掘品通過碳14測定年代和根據共存器物已知的年代知識,已經可以對其入土年代作出准確的判斷,為斷定同類傳世銅鼓的年代和分布地域提供了可靠的標尺。關於銅鼓,很多學者已經做了大量研究,在此無須贅述①。可以肯定的是,銅鼓文化分布區,恰恰就是本文要討論的區域,它的分布正好印證了本文的觀點。
在紅河地區,靴形鉞(不對稱形鉞)的廣泛流行,也是該區的一大特色。紅河地區雖有可能是靴形鉞的起源地,但在滇文化中出土不對稱形銅鉞的僅有石寨山和李家山兩地,而且兩地的65件銅器中僅有21件為不對稱形,因此不對稱形鉞不是雲南青銅鉞的主要形態[19]。其實,這種靴形不對稱鉞跟南方很多青銅器一樣,有很多製作中心:「由於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廣大地區有共同的文化淵源,居住在這一地區內的很多民族集團常常使用共同的器物,保持相同和類似的習俗。……對不對稱形銅鉞的研究再次表明,中國南方和東南亞的青銅文明,具有若干共同的文化特徵。中國南方和東南亞的青銅時代是在雲南及其毗鄰的越南北部和中部發展到它的極盛階段的。……不對稱形銅鉞和其他若干跡象表明,代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廣大地區青銅時代的極盛階段的東山文化、石寨山文化等,與這一地區早期青銅文化之間,有某些文化繼承關系」[18]。這種看法是很有見地的。持此觀點的汪寧生卻說這種形狀的鉞不可能起源於石器,因為在東南亞和雲南都沒有發現這種形狀的石斧,那麼它們到底起源於哪裡呢?從考古資料看,在滇西、川西以及瀾滄江流域中游的忙懷、昌寧、雲縣、景東、龍陵等地和下游(即湄公河)的泰國北部、越南南部,都發現有一種形狀非常相似的雙肩石器。在昌寧和雲縣的石器時代遺址中,也出現了很多不對稱形的有段石斧,非常象不對稱形鉞,因此估計還有可能不對稱形鉞的更早祖型是這種石器[20]。雲南和中南半島地區最早的青銅時代遺址之一是劍川海門口遺址,在此遺址中發現了3件鉞,其中有一件略呈不對稱形,中南半島和西南地區的不對稱形鉞可能都是由此種形制演變而來。從以上證據看,不對稱形鉞最早是起源於滇西,然後向東、向南傳播,其傳播路線一路可能是沿著瀾滄江傳播到泰國、越南南部,另一路是沿著禮社江、元江一直到達紅河流域。
泰國班清文化最先發現於泰國東北部的烏隆府班清村,處在瀾滄江一湄公河流域中游地區,它是東南亞青銅時代至鐵器時代早期的重要遺址。據泰國與美國聯合考古隊的發掘報告稱,班清文化可以分成早、中、晚三期:一、早期(公元前3600年~前1000年),成人的埋葬方式以仰身直肢為主,陪葬陶器放在死者的頭部或腳旁,此外也有屈肢葬,嬰兒則盛行瓮棺葬。陶器大多拍印繩紋,肩部施加劃紋。青銅器有矛頭、手鐲等,但數量不多.二、中期(公元前1000年~前300年),只發現仰身直肢葬,陪葬的陶器被故意打碎,覆蓋在死者的身上。陶器的特徵是尖底,或在口部施加紅色彩繪。青銅飾物較早期為多。三、晚期(公元前300年~公元200年),葬式仍為仰身直肢,但陪葬陶器完整的置於死者身上。陶器上多施紅色彩繪,以圓渦紋為主。同時,也發現許多青銅飾物與鐵制工具,以及刻有花紋的陶滾筒,可能用來在樹皮布上印製花紋②。在泰國的東北部,還有許多屬於班清文化的遺址,比如,在能諾他墓地就發現用雙扇合范製造的青銅器,形制和班清一致。從這個分期看,班清文化的早期,與台灣的大坌坑文化、波里尼西亞群島的拉皮塔文化一樣,都是以繩紋陶器為特徵。而從它的分布范圍來看,又可能與南島語民族的起源有關,也同南島語民族的遷移有關,而民族的遷徙,恰恰是在東南亞與中國西南地區整體性形成的重要條件。
——————————————
① 關於20世紀銅鼓研究情況的概述,詳見蔣廷瑜:《銅鼓研究一世紀》,載《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② 對班清文化年代、族屬及其文化內涵的探討,詳見美國學者Joyce C·White著作Ban Chiang:Discovery of a Lost Bronze Age,Philadelphia,PA,The University Mu-seu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and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82。必須指出,班清文化的年代問題在國際學界一直有爭議,中國考古學者一般認為並沒有那麼早,而且遺址發掘時還出現過擾亂現象.以筆者從事西南民族考古研究的經驗來看,班清文化的出土器物尤其是青銅器的型式,與雲南滇西洱海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如出一轍,所以估計年代相去不遠,而且有著共同的淵源關系。而從班清遺址中還出土了鐵器這一點看來,其年代最早也不超過中國的春秋時期。
中國和越南這兩個山水相連的鄰邦之間有著悠久的歷史聯系,考古證據和文獻資料的證據也更充分、更明顯。在遠古時代,越南被稱為交趾。在我國先秦時代的古籍中,有許多神農、顓頊、堯、舜等南撫交趾或南至交趾的記載。神農、顓頊等本是傳說中的人物,這些記載也並非信史,但卻反映了我國西周、春秋戰國、甚至更古的時候,中原地區已經和南方的交趾有了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從考古資料看,越南東山出土的青銅器都具有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時代的樣式和風格,說明越南的「東山文化」正是受中國西南古文化的影響而成長發育起來的。東山文化屬於青銅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早期,年代為公元前4~公元2世紀,受中國戰國至漢代青銅文化的影響。在其典型遺址即今清化省的東山村,出土了磨製石斧、有肩石斧及青銅製作的鼓、武器、容器和裝飾品,還有陶器、玉制裝身具、貨幣等,是典型的漢文化遺物。特別是銅器,在鼓面和鼓壁上裝飾著圓弧紋、鋸齒紋、飛鳥紋、船紋、蛙紋,製作精巧,裝飾性極強,與中國雲南、廣西等地出土的戰國至漢代銅器相彷彿[21](p300~413)。根據公開發表的這一批青銅文化資料,它其實是起源於我國雲南的青銅文化在古交趾境內的延伸,越南發表的青銅器出土圖式就是很好的證明①。在越南發現的青銅器時間上沒有早過我國雲南的銅器,且與我國舊史所記的竹(蜀)王子人交趾的年代相合[22]。這種情況說明,越南青銅文化與中國西南的青銅文化如滇文化、紅河文化、句町文化是同源的,都在大體上屑於同時代的百越文化區的分布范圍:「要想找出越南東山銅器文化的淵源。不要在西方找,而應該在越族人共同的銅器文化中去尋求。並且如果我們認識到越族各支間文化的交流很頻繁的話,那麼我們將會了解東山銅器和淮河銅器之間形式上的相似,而這種相似可能是由於戰國銅器對嶺南百越銅器的影響,以及越族人銅器對雒越人銅器的影響。」[21](p381)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公元前214年平定南越,設置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就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秦末趙佗乘亂並擊桂林、象郡,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不久即歸屬於漢,成為漢王朝屬下的一個諸侯王,與漢中央政府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聯系。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南越,設置九郡,直屬中央政府,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從此時一直到10世紀越南獨立建國止,它一直都在中國各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國的郡縣。而隨著中原軍事、政治力量的南下,漢文化廣泛南被,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工具也不斷南傳.公元初年,中原人錫光和任延分別任交趾和九原太守,教當地人民種植莊稼,建立學校,鑄造鐵器,制定婚娶禮法和衣服樣式,曉以禮義。這對於在當地傳播中華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後漢書》中說:「嶺南華風,始於二守。」也就是從這時開始,越南地區被納入到中華文化圈的文化版圖中,至此,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的整體性達到一個新局面。
從漢武帝經營西南夷,設立交趾郡、益州郡,一直到東漢時期設立永昌郡,打通西南夷道,西南並人王朝版圖為止,西南地區以及中南半島的青銅文明也漸次走向衰落.不過青銅文明的衰落並不代表中原人在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之間的交往活動也就此結束.相反,由於伴隨著中原文化大量南進,在我國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之間的族群交通、交往更為頻繁,鐵器時代才可能在整個中國南方和中南半島真正開始。此後中國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之間的整體性大大加強,奠定了此後又一個千禧年(即截止公元10世紀越南獨立)雙方交往的基本格局。在此基礎上,告別了遠古,這個大區域隨之進入文字歷史時代,其不同文明之間的交往活動也進入一個全新時期.
③ 除了四大文明古國外,古代還有哪些國家文化較為先進
安納托利亞文明
大約是今天土耳其中東部地區,其締造者是哈梯人(Hattians),哈梯人發展出早期國家大約是公元前2700年,有人認為是亞述人與哈梯人進行的貿易活動刺激了哈梯文明的誕生。但早期哈梯人的文化並沒有體現出明顯的美索不達米亞元素,直到公元前1900年從北方遷入的赫梯人征服了哈梯人的國家,其文明才結束。但赫梯人繼承並發揚了哈梯人的文化,建立了強大的赫梯帝國,成為古代近東的霸主之一。早期學界因赫梯人採用楔形文字而往往視其為美索不達尼亞文明的衍生文明,但近年來學界普遍認為哈梯-赫梯文明有很強的獨立性的文明體系。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精湛的金屬冶煉技術,製造了大量精美的青銅、黃金藝術品,下圖是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哈梯人青銅牛像,可以看到其細長彎曲的牛角展現了哈梯人精湛的金屬冶煉工藝。另外我們一般認為赫梯人是世界上最早冶鐵的民族,但根據赫梯早期文獻,赫梯征服哈梯人時候曾要求哈梯人交出鐵權杖和鐵王冠,如果此記載屬實那麼哈梯人很可能已經掌握冶鐵技術,但目前無任何證據。公元前12世紀赫梯帝國瓦解,其領土上出現很多小國,成為新赫梯諸國,延續了其文化,但公元前8世紀這一地區被亞述征服,此後安那托利亞文明逐漸消失,古典時代安那托利亞已經徹底希臘化,
④ 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古滇國歷時五百餘年,在雲南歷史上的地位頗為重要。古滇國的青銅
這是華圖網校的回答嗎?這和你們的視頻內容不符合啊,蔡金龍老師上的課,這題應該選B。
⑤ 古滇國的文化求大神幫助
秦漢時期,在我國雲南滇池地區生活著一個較大的部落,稱為「滇」。滇池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居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亦飼養牲畜,兼營漁獵。滇人手工業發達,尤以青銅冶鑄、金銀器及玉石製作聞名。近年出土的大量考古資料表明,在春秋末葉至西漢初年,滇人已進入興盛的青銅器時代。滇池地區青銅文化(簡稱滇文化),以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墓地為代表。1955年至1996年間5次發掘的晉寧石寨山墓地,是中國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墓地中出土的「滇王之印」金印,證實了古代滇國存在的史實。此外江川李家山墓地、昆明官渡羊甫頭遺址,也都是中國重要的考古發現。 在以滇池、撫仙湖、星雲湖等高原湖泊為中心的雲南中部地區,眾多的古代文化遺址星羅棋布。以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為代表的古代文化遺存,就像五彩的珍珠,散落在滇池周圍。尤其是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工藝精湛,形制特殊,帶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格,在我國青銅文化中有著獨特的地位,閃爍著古滇文化的璀璨光芒。 一、「滇王之印」與古滇國 1956年,雲南省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在晉寧石寨山進行第二次考古發掘時,發掘20座古墓,其中第6號墓長3.40米,寬2.30米,深2.58米,墓內存放著一具製作精美的朱黑漆棺,隨葬品有金器、銀器和銅器等共計137件。其中青銅器最為豐富,有古代「記載」國之大事的青銅重器,還有各種人物、屋宇、模型、飾物和貯貝器;有代表墓主尊貴身份的編鍾(一組6枚)和隨侍銅俑;有各式兵器如戈、矛、劍、戟等;生活用具有銅鏡、爐、釜、熏爐等,數量眾多,種類復雜,顯示了墓主的富有和顯赫身份。當將要清理到棺底時,突然在隨葬物中閃現出一枚亮錚錚的金印。考古隊長親自將它拾起,拂去塵土,只見上面清晰地刻著四個篆字:「滇王之印」。頃刻之間,發掘工地上爆發了一片歡呼聲,人們奔走相告:千古傳聞中的神秘古墓被找到了! 據《漢書》和《華陽國志》記載,漢代益州郡首府為滇池縣,即今滇池南岸的玉溪晉寧縣。《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漢武帝於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滇國故地設置益州郡,又賜封滇國最高首領為滇王,並賜給滇王王印。在西南各民族中,滇王最受漢武帝寵信。但從公元一世紀開始,在各種史志中就再也找不到有關滇國的任何記載,古滇王國從此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很懷疑古滇國的存在以及《史記》記載的真實性。滇王金印的發現,證明石寨山遺址是滇王及其家族的墓地,也證明了《史記》等漢文古籍有關古代滇國的紀事是可靠的。 滇王之印用純金鑄成,重90克,印面邊長2.4厘米見方,通高2厘米;蛇紐,蛇首昂起,蛇身盤曲,背有鱗紋。滇王之印是雲南隸屬中央王朝最早的物證。滇王金印雖是王印,但其印章形制,根據《漢舊儀》當屬列侯的規格,其原因可能是滇王雖被漢王朝封王,但在中央王朝的心目中,滇王的政治地位只等同於列侯。這也客觀地反映了當時滇王和中央王朝的政治關系。 「滇王之印」的出土,證明此墓的墓主是一代滇王。在考古學上,「滇王之印」可以作為西漢時期「蠻夷」王金印的一種類型,為今後可能發現的此類印章(如同樣見於史載,但至今仍未發現的「夜郎王印」)提供了進行比較、鑒別的可靠的實物資料,有著重要的考古學價值。「滇王之印」還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是雲南地區隸屬於中央王朝最早的實物證據。從這一點上說,「滇王之印」不愧是國寶級的文物。 二、滇國重器——青銅貯貝器和銅鼓 晉寧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出土30多件特殊的青銅器,裡面往往盛放貝殼。此類青銅器在我國其他地區都極為罕見,因此,雲南考古學界給它們定名為「貯貝器」。顧名思義,就是貯藏貝殼的器具。器內貯藏的貝殼,經雲南大學生物系鑒定屬「環紋貨貝」,產於太平洋和印度洋。長期以來,貝殼一直是雲南各民族的重要貨幣。據唐代樊綽《雲南志》記載,南詔時期仍使用貝殼貨幣。使用貯貝器來貯藏貝殼,就是滇人象徵擁有財富的特有習俗。 按照形制,貯貝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桶狀貯貝器,另一類是銅鼓或其他容器改裝的貯貝器。 桶狀貯貝器是設計鑄造時就是用來盛放貝殼的,外形似桶。腰部微收,上下較粗,底部有三或四足。器蓋上往往裝飾牛、虎等動物,以牛最普遍。 另一類貯貝器以銅鼓形貯貝器為代表。這是滇國最重要的禮器。滇國沒有文字,就利用銅鼓平坦的鼓面,雕鑄各種立體的人物、動物、房屋等,以人物活動為主,構成了滇國社會生活一個又一個生動場景。 滇國還有另一種國之重器——銅鼓。分別出土於晉寧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的兩具銅鼓均屬於同一種類型——石寨山型。其特徵是:製作精美,紋飾繁縟,鼓面有太陽紋,暈圈,裝飾翔鷺。鼓身分為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往往裝飾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紋。銅鼓原系統治權力的象徵,並作為祭祀、賞賜、進貢的重器。在西南古代民族的宗教信仰中,認為擊鼓可通神靈。因此,銅鼓是祭祀中必備之物。兩漢以後,銅鼓除了用作重器外,還用於號召部眾進行戰爭、傳信集眾、婚喪喜慶、歌舞娛樂等方面。銅鼓是滇國貴族的重要樂器,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所說:「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千擊紋身踴」。總之,銅鼓已滲透到西南古代民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之深,由此可見。時至今日,我國壯、侗、水、苗、瑤、仡佬、布依、佤等少數民族還相當珍愛銅鼓。 三、「牛虎銅案」與滇人獨特的審美觀念 江川歷史悠久,是古滇文化最發達的地區。蜚聲海內外的李家山古墓群已出土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青銅文物4000具,分兵器、樂器、裝飾五大類。其中「牛虎銅案」堪稱天下無雙的國之瑰寶。 「牛虎銅案」1972年出土於江川李家山墓地,此器為古代祭祀時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高43厘米,長76厘米,重17公斤。形體為一站立的大牛,四蹄作案腿,前後腿間有橫梁連接,以橢圓盤口狀牛背作案面,大牛腹中空,內立一小牛。牛後部一圓雕猛虎咬住牛尾,四爪抓住大牛的後胯。此案中之大牛頸部肌肉豐滿,兩巨角前伸,給人一種頭重尾輕的感覺,但其尾部鑄有一虎,一種後墜力使案身恢復平衡。大牛腹下橫置的小牛增強了案身的穩定性。在藝術風格上,充分利用對比、反襯、烘托的手法,把牛虎的神態、心理、動作刻畫得惟妙惟肖。老牛馴良無私,小牛單純可愛,猛虎凶惡殘暴,構成一種極具震撼力的悲劇色彩,反映了滇人獨特的藝術審美風格。全案構思精巧,造型完善,重心平穩,生動形象,風格寫實,具有滇人青銅器的獨特風格,充分體現了藝術審美和實用功能的完美結合,是雲南我國青銅文化中的精品。 在古代滇族的青銅飾物中,多有表現猛獸格鬥或群咬的激烈情景。在描繪動物題材的扣飾中尤以刻畫虎豹兇猛形象者居多。在其他青銅器上,刻畫虎豹者也很常見。如有的青銅器常飾以虎豹紋,有的將器耳鑄成虎形,有的銅器刻畫飼虎形象,也有的在銅器上雕鑄蟠蛇立虎的銅柱圖像作為奴隸主權威的標志等等,足以表明滇人將虎豹作為勇猛威武的象徵而受到崇敬。這種敬畏虎豹之風,古代其他少數民族中也有例證。 古代滇族青銅動物造型藝術的特點是:主題鮮明,構思奇巧,層次分明,熱情奔放,概括而不膩味。以寫實為主,又帶有一定的誇張色彩,在強調動物外部特徵時,又注意內心世界的刻畫,從而達到形神俱備的境界。 四、從古文物看滇人的生活 經過相關的考古材料和歷史文獻綜合分析,學術界已經確認,「滇」人分布在滇池及其周圍地區,屬「西南夷」諸部落中「耕田有邑聚」的一類,他們的文化遺存,代表雲南青銅文化發展的最高階段。 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的青銅器展示了一幅生動的古代先民生產生活畫卷。其中又以貯貝器反映最為生動全面。著名的青銅器有石寨山殺人祭祀貯貝器、納貢貯貝器、紡織貯貝器、江川李家山的牛虎銅案等。殺人祭祀貯貝器上,銅柱上捆綁著一個赤身的奴隸,立於兩側的奴隸腳上戴著枷鎖,主祭的奴隸主梳著發髻端坐中央,一幅血淋淋的殺人場面展現在人們面前。疊鼓形戰爭場面蓋銅貯貝器表現的是激烈的戰爭場面,可能是當時滇人和洱海區域的「昆明人」作戰的場景。殺人祭銅鼓場面蓋銅貯貝器表現當時滇人舉行「祈年」儀式,通過殺人祭祀,以求得農業豐收。紡織場面銅貯貝器的器蓋上鑄有銅俑18人,均為女性,中間一人為女奴隸主,在監督女奴隸從事紡織勞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時的生產圖景。貯貝器反映的生產生活內容非常廣泛,有戰爭、獻俘、紡織、納貢、狩獵、放牧、鬥牛、樂舞等場面,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研究不可多得的實物材料。 滇國青銅器中直接表現牛的題材最多。這反映了在以農業為主的滇族社會中,畜牧經濟仍占重要地位。牛馬不僅是重要的家畜,很有可能還是當時衡量財富的一種標志。 經過研究可知,這些精美的青銅器製造已經掌握了合適的銅錫比例,而且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配合比例:兵器摻錫約20%,硬度較大,不易彎曲折斷;裝飾品約10%,硬度較小,便於打造成各種形狀的裝飾物。並知道用分范合鑄的辦法塑造人物、動物及壯觀的場面,制范工藝及澆鑄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 璀璨的滇文化,是雲南各民族先民在歷史長河中的偉大創造。它就像一顆耀眼的明珠,在歷史的塵埃中沉睡了兩千多年。今天,抹去塵埃的它再次發出奪目的光芒,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⑥ 古滇文化有什麼魅力,令許多人嚮往
古滇文化是春秋至東漢初期古滇國的特色民族文化。古滇文化作為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名片之一,是春秋末至東漢初期以滇池為中心,勞浸、靡莫、叟等部落融合周邊兄弟民族文化、中原漢文化、楚文化、外國文化,在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點和鮮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
古滇國孕育了獨特的古滇文化。古滇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充滿神奇色彩的古滇青銅器,它是開啟古滇文化神秘大門的鑰匙。古滇的青銅文化,是雲南古代文化史上充滿神奇色彩的燦爛篇章,是雲南古代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石寨山滇國古墓群的發現,為我們揭開了古滇國神秘的面紗,滇王金印及大量青銅器物的出土,震驚了世界,它和安陽的殷墟、陝西的秦佣成為了被國際公認的三大出土奇跡。考古界認為,「石寨山文化」以青銅文化為核心,是古滇青銅時代文明的標志和代表。此外,元代觀音洞壁畫、石將軍山北方天王石刻像、佛教聖地盤龍寺等文物古跡也充分印證了晉寧是滇文化的發祥地,雲南青銅文化的中心。
⑦ 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古滇國歷時五百餘年,在雲南歷史上的地位頗為重要。古滇國的青銅文化吸收和融合
我覺得是D,因為春秋時期的古滇國是處於歷史上的青銅時代,撫仙湖南岸江川縣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數千件古滇青銅器,撫仙湖北岸相連的晉寧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這個都說明撫仙湖附近有一座皇城,而只要證明撫仙湖水下古城與古滇國處於同一歷史時期,就可以支持上述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