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新石器時代玉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中國新石器時代玉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31 02:27:51

『壹』 揭秘新石器時代玉龍的藝術特點

說到新石器時代玉龍其實大家也應該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為何這么說其實原因很簡單的,這個文物非常的給力的,也非常的珍貴,其實這個文物還是有著自己的藝術特點的,畢竟這個玩意還是很給力的,更多的我們也不說了,下面一起來揭秘看看這個新石器時代玉龍的藝術特點吧,感興趣的老哥一定別錯過了呀!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

中國新石器時代是指距今大約1萬年前開始,結束在距今5000至2000年前的這段歷史時期。

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通過長期的實踐和摸索,總結出玉器與石器的區別,於是玉器與石器經過漫長的共存發展,終於在這一刻脫穎而出,徹底與石器分化,從此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

據考古和歷史研究證實,中國玉器誕生於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至今已有8000餘年的歷史,其間創造出了無數璀璨的玉文化歷史遺存,尤其是舉世矚目的紅山文化玉器和良渚文化玉器,更是為新石器時代的中國玉器譜寫了燦爛光輝的篇章。

浙江反山遺址出土良渚文化神獸紋玉琮

新石器時代不同文化區域的古人在選石制器的過程中,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由於當時人們製作玉器的經驗不足,琢玉工具尚不完備,再加上藝術欣賞能力較低,製作不規整,所以器形較簡單,器身多無紋飾。一般僅採用琢打磨光的方法。

在古代玉器的收藏實踐中,我們偶爾可以見到一些新石器時代的玉器遺存,這些距今時隔久遠的古代玉器,雖然受到當時生產力水平的制約,處於中國玉器生產的簡單玉雕時期,但原始社會那種粗獷奔放的藝術表達卻依然生動而強烈。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豬龍

總體上講脊缺,由於新石器時代屬於玉器生產的初期階段,因此玉器的數量還比較稀少,製作工藝也相對簡單。

新石器時代玉器的造型多傾向於工具原型或小件裝飾品,而且基本沒有裝飾紋樣,其代表品種是玦、璜、珠、琀、墜。

內蒙古興隆窪遺址新石器時代玉玦

新石器時代早期,當時還沒有發明砣機,更沒有金屬工具,工藝痕跡特徵特殊、原始,但是正因為新石器時代玉器具有原始玉器獨特的工藝特徵,所以並不是現代治玉容易掌握和仿製的,尤其是有幾個重要特徵很難被造假者突破,這也是新石器時代玉器鑒定的判斷重點,主要如下:

首先,新石器時代玉器的工痕特徵。

受生產力水平的制約,新石器時期尤其新石器時代早期,玉器生產過程中尚無金屬工具的出現,因此當時的玉器生產是一項異常艱巨的工作。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勾雲紋玉佩

根據痕跡推測,新石器時代玉器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玉石開片使用皮筋、繩索醮解玉砂磨鋸;細加工使用玉石料、骨頭等中介物醮解玉砂研磨而成;拋光使用槙物、獸皮等醮解玉砂悉沒經揉、擦、磨等方法完成。

原始社會的解玉砂為比玉硬的石英類礦物搗碎加工而成的細沙。由於到當時工具、方法落後等因素的限制,製成一件玉器十分不易,需要經年累月長時間的緩慢琢制。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人踏獸形玉神像

由於新石器時代玉器的精細加工均為漸進緩慢地進行,所以很少會在玉器上留下類似快速機器打磨而留下的「小平面」,而現代高速電動工具仿製的新石器時期玉器,往往圓雕面不夠圓潤、光滑,而古代的細加工是一點一滴完成,不會在圓面留下棱面的特徵。

新石器時代玉器的陰刻線是古人用解玉砂逐漸琢磨而成,溝槽邊棱圓潤、光滑,不會出現尖銳棱面、蹦碴現象。

陰刻線的蹦碴現象通常在鐵器發明的戰國以後才出現。常見蹦碴是鑽孔時由管鑽從一端鑽至另一端即將穿透。捅破時留下的,開始鑽的一端反而無蹦碴現象,此後的玉器的單向穿孔常有此現象。而對鑽的孔則無蹦碴現象。由現代電動工具鑽孔常在兩端皆有微小蹦碴現象。

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的打孔

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管狀玉玦

其次,新石器時代玉器的拋光特徵。

新石器時代玉器的拋光進行緩慢,由於解玉砂的粗細不均,手工拋光方向不一致,玉器表面出現粗細不等、方向不一、長短不同的線條痕跡,新石器晚期的玉器平面或溝槽處的拋光痕方向較有一致性。

這種痕跡有的肉眼可看出,鑒定時需用10~20倍放大鏡,因偽品特徵需結合放大鏡觀察才能細致入微看得清楚。

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勾雲紋玉佩

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勾雲紋玉佩局部

而現代工藝拋光主要有兩種現象:一是鋼絲砣輪拋光,此睜野納法拋光痕跡特徵是玉器表面線形痕跡疏密均等,方向一致、粗細、深淺均勻,無玻璃光現象。

另一種拋光用電動遙光、砂箱拋光法。此法拋光出來的玉器表面呈現出類似戰國、漢代的「玻璃光」工藝,但放大鏡下觀察玉器表面、甚至溝槽處皆無古法拋光的線痕,類似瓷器表面。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鴞

同時,新石器時代玉器的氧化特徵。

由於新石器時代玉器距今年代久遠,最少也有四千多年的時間,經過如此漫長的歲月洗禮,玉器在地下或地表長期與空氣或水土中其它物質接觸,絕大多數都存在氧化、腐蝕現象。

如良渚文化、凌家灘的玉器,幾乎沒有一件玉器表面是玉質晶瑩、顏色新艷的。通常古玉器氧化的現象有輕微、稍重、重度、極重這四種。輕微氧化不太明顯,在玉器尖角、稜角處常呈現白色或灰白色小斑點,平面也常見,這種白斑通常在玉器表面,雖入玉內但很淺,表面光澤無變化。

新石器時代凌家灘遺址玉鷹

稍重一點的氧化在玉器稜角處是大片灰白或白色類似雞骨白現象,並深淺不等進入玉質內,平面或圓面呈現分布不均的局部泛白現象,但皆入玉機理內。

新石器時代玉器的氧化與未氧化之間界限在放大鏡下觀察白色呈絮狀,重要一點是:這種氧化斑點處的表面拋光痕、亮度與整個玉器表面是一致的,唯有受腐蝕或侵蝕形成的小孔洞、小斑點處看不到拋光痕。

古玉重度氧化就是整器被氧化呈雞骨白狀,強白燈光照射下,局部仍可見玉質、玉色,器型薄小的看不到玉質玉色。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

但贗品玉器用石灰燒制或酸性物質燒出的仿古玉上的白斑通常呈粉狀、無光澤,放大鏡下觀察白斑呈凹陷狀,原因是化學急速腐蝕而致,非氧化所致,此法用燒開的食醋一洗就會掉下白漿。

古玉氧化這種狀況常伴有腐蝕形成的蝕孔、蝕斑現象,但這種氧化現象的玉器表面,仍保留當時細加工、拋光的工藝特徵,表面線紋清楚、光潤度依然如故,仍可按上述方法鑒定真偽。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

最後,新石器時代玉器的藝術特徵。

新石器時代玉器雖然受生產力水平的制約,存在客觀上的原始簡單的藝術特徵,但新石器時代玉器的藝術水平卻已經達到了很高層次,古代玉器的神韻和藝術表現力遠非今人能夠簡單仿製。

從藝術層面理解,玉器的技術水平不代表藝術水平,藝術只有手法而無方法,這種技巧也不能傳達,正所謂「簡約不簡單」。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勾雲紋玉佩

智慧的古人對玉的理解與現代玉器造假者大相徑庭,具體體現在古代玉器整體呈現出古拙、質朴、神韻十足的特點,古玉線條優美流暢、形神兼備,不像贗品那樣有形無神、線條遲鈍、呆滯。

這種被我們像地稱為玉器神韻的特徵,需要要鑒賞者在長時期的觀摩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但卻又是古代玉器最難模仿的特徵之一,因此可以說,古代玉器的藝術水平是最難以仿製的。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神人紋玉飾

新石器時代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這時的石器以磨製石器為主,隨著新石器時代早期玉器與石器的分化,標志著人類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並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食物的來源變得穩定。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關注文化事業的發展,人類開始出現更高層次的文明。

『貳』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和玉器有哪些

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是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個歷史階段。它以農耕和畜牧的出現為劃時代的標志,表明已由依賴自然的採集漁獵經濟躍進到改造自然的生產經濟。磨製石器、制陶和紡織的出現,也是這一時代的基本特徵。因而,新石器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是古代經濟、文化向前發展的新起點。中國新石器文化至少要在距今10000年前,實際開始年代還當更早;一般延續到前2000年左右

類由原始步入文明經歷了三個時代,第一個是石器時代,第二個是銅器時代,第三個是鐵器時代。石器時代又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了農業、手工業和養殖業,並發明了陶器,開始使用磨製石器。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以後,先民們也開始注重對美的追求,一些半石半玉的飾品產生了,這便是石器時代的玉器。這一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玉器分別有河姆渡文化時期的玉器、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龍山文化時期的玉器、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其各大文化明態地域內仍有文化分布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窯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以、馬橋文化、齊家文化等,都有玉石器出土,但大量的是石斧、石刀、石斫、石杵、石環、石瑗之類的小件器物。在當時玉和石是不分的,只要顏色好看都會拿來加工,由於條件段森的不具備,多以地方料為主。



新石器時代的制玉工藝主要分為采玉、剖玉、鑽孔、鏤空、浮雕、鑲嵌、拋光等工序來製作完成。



剖玉需用麻繩或用獸皮一類較軟的線性材料,兩端固定在弓形架具上,利用減玉沙在玉料上從上而下反復拉磨。另一種研究認為,部分玉器切割是用石斧來完成的。解玉砂是硬度很高的石質,如石英砂、方解石、石榴石等,目的是為了加大石刀與玉料之間的摩擦力,剖切時還需加入水防止爆裂,加快剖切進度。《詩經》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講的就是玉器的加工。偶有實物玉器中仍可見到解玉砂這一現象。



玉石一般在切片後,才可做大致的加工磨平,接著就可以進行造型或紋飾的雕刻。



古代時制玉的砣具就已經很先進了,根據古玉所留的砣痕來看,漢代以前所使用的砣具大致有三種,分別有寬砣、斜砣、細砣這些都是用於紋飾的雕刻與鏤空,還有用於切割的大砣及用於打磨的平砣,以及用於鑽孔的柱狀鑽具。



石器時代玉器為了方便應用,一般都要打孔,如玉斧類裝一柄便於裝飾,佩飾打孔則為了佩掛,還有為了通天禮地與天地自由溝通之用的琮便是如此。當時玉器鑽孔的方法受生產條件的限制,皆具有較為統一的鑽孔方式。但各文化區的玉器加工採用著不同的方法和技術,因而鑽孔方式和孔洞形狀握槐畝上是有所區別的,需要認真地進行分析比較,一般來看,當時所用鑽具有木質、竹質、石質等幾種。用弓形器拉動纏於長繩上的鑽具,帶動鑽桿轉動。另外新石器時代玉器鑽孔還使用了針形或錐形鉈頭鑽孔。鑽孔的技術有管鑽和程鑽兩種,多使用兩面對鑽的方式,往往留下錯位形成的台痕,孔壁有不規則的螺旋紋,包漿柔和,和仿品較規則的螺旋紋,干澀的孔道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一方法適用於當時所有的玉器。

這時期玉器常見的孔道可分為三種:

  1. 單面鑽孔。單面孔從一側打孔開始,孔徑越鑽越小,會在壁身留下不規則的旋紋,有的重疊在一起,並且有來回摩擦時留下的殘碴,孔的另一端會留有喇叭形狀,俗稱「馬蹄孔」。2.對鑽孔。對鑽孔是從兩面打孔的方法,然後在中間某一部位接通,孔的兩端呈喇叭形狀,中間連通處有錯位的痕跡,而且中間部分要顯得窄一些。

3.管鑽孔。管鑽孔是用竹子一類的工具,加砂和水從上到下均勻鑽孔,孔呈現出螺旋紋狀痕跡,有時由於速度原因孔壁也會很平整。

新石器時代一些精美的玉器上使用了鏤雕工藝,這在現在是很難想通的,但先民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在紅山玉和良渚文化玉器中,有很多玉器都採用了平面鏤空工藝。如圖:

到了新時期時代晚期,隨著玉器加工工藝的不斷提高,出現了簡單的壓線浮雕工藝,如獸面圖案,和稍有突起的眼睛、鼻子,使用的都是一種減地浮雕技法,這種浮雕技法是從陰線壓線工藝發展而來的,一般是先壓出兩條有間隔的陰線,再分別在兩條陰線的外側磨下一些高度,使中間部分突出,這樣勾畫出的圖案可以產生一定的立體效果。如三星堆文化出土的玉面具、紅山文化的瓦溝紋玉器等。

鑲嵌工藝在現代都是一項難度較高的雕琢工藝,在新石器時代已經掌握了這一技法。就目前所知,距今約2.8萬年前的山西朔縣峙峪遺址出土的一件鉞形石刀,在兩肩之間有短柄狀突出,當時應是鑲嵌在骨木柄內使用。這樣就構成了一件復合工具,使單一工具所具有的功能得到了極大的擴展。龍山玉器中也有一件非常精美的竹節形玉笄,它的製作非常繁雜,應用了多種技法,尤其是鑲嵌技法的應用。此器通長23厘米,分上下兩部分,笄首長9厘米、寬4.5厘米、厚0.4厘米,下部笄端長19.5厘米,呈墨綠色上面有三組竹節狀的旋紋。笄首的底部兩端分別鑲有綠松石,笄首嵌在黑綠色的笄桿上。並且同時採用了鏤雕、透雕、鑲嵌等多種工藝,體現出了極高的製作工藝。如圖:

打磨和拋光是玉器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一件玉器能否煥發出美麗的光彩,起著畫龍點睛的效果。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已經成熟地發明和應用了這一工藝。他們用獸皮和芥草在玉器上打磨,也有的會用到解玉砂,如紅山玉器的打磨,在紅山玉器的表面會看到雜亂的劃痕,包括一些死角也要細心地打磨拋光,由此可見古人對玉器的製作充滿了崇敬之情。

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有紋飾的並不多見,像玉璧大多是素麵,其他玉器也只是帶有簡潔的線條裝飾紋。但少數作品的紋飾,非常精緻,如人面紋、獸面紋是當時線紋組成的一部分。經出土考證,當時碾玉的工具主要為石具、也有鯊魚牙和部分骨制工具。如圖:


玉器用料大部分是透閃石,陽起石軟玉,另外還有螢石、葉臘石、石髓、綠松石等。此外還有礬石、蛇紋石、螢石等材料。從顏色上看,以雞骨白,火腿紅,墨綠色,湖綠色較為常見,玉料來源大多是就地取材。良渚文化最大的特點是除玉琮、玉璧、玉鐲等少數玉器為單件外,多數玉器為復合件,其中也有組裝件、穿綴件和鑲嵌件。

良渚文化玉器由於當時沒有準確的定位技術,會在玉器表面留下拋物線形的切痕,在良渚的一些玉琮、玉鉞的表面能看到這樣的現象。良渚文化可以說是華東、華南地區的代表文化,幾乎所有玉器的製作都受它的影響。而足以形成對立的就是處於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玉器最早發現於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遺址,以凌源縣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縣東山嘴等遺址出土較多,內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漢旗大窪、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等處也有不少重要玉器發現。紅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約5000年~6000年,同樣被譽為中華文明曙光的紅山文化玉器造型種類多樣,其中有些造型奇異怪誕,因而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之一。從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來看,除了勾雲形佩、筒形器、璧形器、連璧及環等幾何形玉器,還有很多動物形和人形玉器。按其造型題材,可分為具象肖生動物形器、抽象變形動物形器和人形器三類。



從出土實物來看,紅山玉鑽孔為單面鑽孔呈喇叭狀的馬蹄孔,也有兩面對鑽兩面斜側打孔,中間呈蜂窩狀的牛鼻孔,斜面打孔是為了方便穿掛衣服所作。以上所有孔壁都可看到磨砂狀的螺旋紋。紅山文化玉器的光澤一般為油脂狀,也有玻璃光澤出現。



龍山文化按遺分為山東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其中,山東龍山文化出土玉器較多,種類有玉錛、玉鏟、錐形器、玉鉞、璣和玉環等,玉雕人首等,玉器多是就地取材,後期發現了和田玉,顏色有墨綠色、褐色等。玉器上所發現的饕餮紋,為商代銅器饕餮紋的祖型。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出土數量較少,主要是以玉雕人首等。除生產工具和大量佩飾器形玉雕外還出現了專門用於宗教或顯示財富的器類,如玉琮、玉璧、玉璜等,這些器物上大多精細地雕刻有獸面和神、人、獸合雕紋,與原始信仰和圖騰崇拜相結合,但絕大多數玉器的用途是裝飾。龍山文化玉器最突出的特點是平面化雕刻,有陰線刻(粗陰線刻、細陰線刻)、陽線、斜面棱線、減地凸雕、透雕等。商代玉器的雙勾陰線加斜刀「一面坡」工藝也得益於龍山文化玉器的啟示。工藝水平之高至今都無法解釋,直到現代制玉也受其工藝影響。

河姆渡文化發現於浙江省杭州灣附近的餘姚縣河姆渡,距今年代約6800年~7000年,在河姆渡遺址第三、四層所出土的玉器是我國迄今發現較早的玉器之一。器形有璜、玦、管、珠、餅、丸、墜等,多為小件裝飾品。同時代的玉器器形,大都無法超越四大文化時期的器形,也是主要的器形表現形式。

『叄』 新石器時代的玉文化以什麼為代表

新石器時代玉,脫胎於磨製石器,並最後發展成為獨特的精神文化產品,承載著原始的宗教,審`美和文化內涵。中國8000年的玉器發展史,大致可以歸納總結為四個階段:玉文化起源(巫玉).玉文化形成時芹搏期(王玉).玉文化發展時高消期(禮玉).玉文化成熟時嫌念祥期(佩玉)

『肆』 除了翡翠和田之外中國玉文化中有哪些玉石,其特徵是什麼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中國的玉不僅有7000年的輝煌歷史,且分布地域極廣,蘊量豐富。早在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就有意識的把揀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防止野獸偷襲同時美化自己。中國玉石種類繁多,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獨山玉,遼寧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綠松石,並稱中國的四大名玉。

綠松石


古人雲:"玉入其國則為國之重器,玉入其家則為傳世之寶"。


歷代諸子百家以儒家學說詮釋玉並賦予「德」的內涵,於是,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說廣泛傳播,並被全社會所接受,成為我國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這種寓德於玉,以玉比德的觀念把玉和德結為一體;同時,又將玉與君子結緣,物質、社會、精神三合一的獨特玉意識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思想建樹,成為中國玉文化的豐富思想和精神內涵。

『伍』 我國的玉文化

(一)玉文化點滴

礦物學定義中的玉亦即狹義的玉只有兩種,硬玉和軟玉。硬玉也即翡翠,它是鈉鋁透輝石中隱晶透輝石集合體,其中紅的為翡,綠的為翠,合稱翡翠。其名稱來源於紅色及綠色鳥類的名字,所以名稱中的翡翠二字均含有「羽」字旁。而軟玉則是微晶透閃石集合體,比如和田玉系列。

廣義上的玉五花八門,一般把質地堅硬、光澤明亮、色澤喜人的岩石均稱玉,東陵玉(透輝石英岩)、黃龍玉(細晶石英)、梅花玉(含杏仁安山岩)。也有綠色柔和的岩石稱玉,如岫岩玉(蛇紋石)、藍田玉(蛇紋石)等,它們硬度均較低,但也稱玉。此外還有硬度較大的獨山玉(斜長石),更有硬度最小的酸性火山岩蝕變的葉蠟石型和超基性岩變質的滑石型、蛇紋石型玉石,如青田石、壽山石等印章石。

時至今日,我國商界對玉尚無統一的定義,如滇西的黃龍玉就是20世紀末提出,到21世紀初又再次炒熱的細晶石英脈。有的風化染色,有的含少量鐵錳質而發紅、發黃,故取名黃龍玉,把原來幾十元/千克的岩石炒成幾萬—幾十萬元/千克,僅由幾個名家所著的3~5本書,一夜間就產生了一群富裕的石商。

玉在我國文化中,有相當高的地位,所以成語「堅貞似玉」、「美玉無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石俱毀」、「守身如玉」。引申開去後,出現「玉女」、「美人似玉」,把女孩體膚描寫成玉,「玉體玲瓏」、「光滑如玉」等等。幼輩對長輩的問候也以「玉體安康」來代替。反正玉都屬於褒義詞,頌揚其珍貴、堅貞、崇高等品質。

玉龍 

新石器時代有遼西紅山文化中的玉龍、河姆渡文化中的玉片。殷商祭禮中有玉斧、玉璜、玉琮。春秋戰國時期有了帝王專用的玉璽,漢唐時期出現金縷玉衣,明清時期有了玉如意,到慈禧時期出現翡翠白菜和翡翠西瓜,這件件種種都揭示了國人對玉的重視。還有著名寺廟中的玉佛,它們都由白色的翡翠雕琢而成。

至於小說中西王母住「玉宮」、仙界藍田美玉為食、賈寶玉含玉而生、主席詩詞「飛起玉龍三百萬」、「玉宇澄清萬里埃」都是對玉的崇拜。

(二)玉的主要礦物成分

我國正宗的玉石應該是新疆的和田玉,後來才有了藍田玉,後續的應該為岫岩玉、獨山玉。

(1)和田玉。又稱軟玉,屬透閃石型玉,其成因可能屬於熱液交代型,是低溫熱液注入白雲岩層,反應生成微晶透閃石脈(從電視片中認識)。這種由透閃石細長的微晶交織而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韌性。而在區域變質作用低溫綠片岩相環境條件下形成的透閃石,一般屬鎂鈣硅酸鹽,而軟玉成分與透閃石相同,只是軟玉中含微量的鐵,因而有紅色、綠色、雜色等。它們結晶成放射狀、花朵狀,而未見交織結構。所以山西的古元古界滹沱系地層中,雖普遍含白雲岩沉積地層,但經變質只能形成透閃大理岩,而未見具微晶交織結構的透閃岩。

商業上將產於山中和田玉的原生礦稱為「山料」,而被河流侵蝕沖刷堆積到河床中則形成「仔玉」。玉石界認為久經風化水蝕,會改變岩石的面貌和內部結構,使其更加溫潤細膩,因此仔玉的價格高於山料。

《和田玉論壇》里說,中國博大精深的玉知識、玉文化,從古到今都有記載。古書中對於和田玉知識介紹有以下說法,《千字文》有「金生麗水,玉出昆岡」之說。昆岡玉就是指和田玉。《新疆圖志》載,和田玉有「紺」(紅青)、黃、青、碧、玄(黑)、白數色」。和田白玉名聞中外,西漢文學家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曾譽其為「白玉之精」。歷代進貢皇帝的新疆玉石,多是這種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於這種白玉質地細膩,純潔渾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佼佼者,價格也遠遠高於其他品種。這些古書留下的玉文化都說明了和田玉代表著高貴。

和田玉除新疆和田縣一帶產出外,青海昆侖山上也見產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金牌「金包玉」中的玉就采自青海昆侖玉。當時青海的昆侖玉價格遠低於和田玉,經奧運會獎牌製作選用後,其價格直逼和田玉,它也是以克論價。

(2)藍田玉。產於藍田縣城南,元古界陶灣群白雲岩與基性侵入岩接觸形成,屬蛇紋岩玉。玉色深綠色,色雜而透明性差,極少數為正常綠色、半透明、透明性強。礦石按噸計價,其檔次遠低於岫岩玉。藍田玉之所以名氣很大,是因為藍田縣瀕臨西安市,是秦漢唐的首都所在,文人墨客聚集於此,藍田所產之玉雖資質不高也被喧嚷上去。尤其近代武俠小說大師還珠樓主(本名李善基)的《蜀山劍俠傳》中多處宣揚而使藍田玉名聲大振。小說家把石鍾乳的「乳」當成仙人飲料,玉當成食品。藍田玉名聲之高還與它臨近終南山有關,終南山海拔近4000米,是我國中東部(除西部以外)的最高峰,其高度近雪線。歷來有道家隱居,仙道一體。藍田與之相鄰,所以名氣隨之增大。

(3)岫岩玉。其礦物成分為蛇紋石,遼東古元古界遼河群中的白雲岩與基性侵入岩接觸變質形成。它產自岫岩縣。改革開放前,岫岩主要開采半透明膠凍狀的綠色蛇紋岩,以噸論價,火車發往全國各地,為民間藝人雕刻的石料。那時在各處工藝美術廠中,邊角料可隨意撿,撿上千克蛇紋石亦無人過問,可任意歸私人帶出。而今這類石料中的優質品,至少按斤論價,稍經雕琢,價格成百上千,大件運往外地銷售。今天綠色蛇紋石含量僅佔20%~30%的岩石,就以玉石之價出售,地質上定名為蛇紋大理岩的石料琢成的佛像也稱玉佛。正宗的玉佛應該是翡翠(白色)磨製,如今佛界也濫竽充數。五台山東台頂上寺廟中的玉佛,據廟里的和尚說是從緬甸運來,其實是粗晶大理岩製成(太行山、呂梁山均出產)。

(4)獨山玉。又稱南陽玉。產於河南南陽縣北山,為黝簾石化斜長石構成,脈狀產出於輝長岩之內,有的呈團塊石,不均勻分布。硬度可達6~7,質底細膩,以綠色為基色,也有黃色、紫色、青色、白色、橙色、棕色等各種色調。

(三)山西也產玉

1.蛇紋石玉—岫岩型玉石

正宗的軟玉、硬玉,山西未見報道,而蛇紋石型玉相當於岫岩玉卻出產頗豐。呂梁山主峰東南,長數山村(屬交城縣管轄)是山西產蛇紋石玉最富之地。該大理岩層中太古界界河口群長數山岩組分布普遍,海拔2600米高的大山,一半為粗晶大理岩。它與南邊關帝山混合花崗岩接觸處受熱力烘烤,造就一處處蛇紋石大理岩及含石棉的蛇紋石大理岩。其中少部分不均勻塊狀蛇紋石大理岩即岫岩玉,以淺綠色為主,半透明,凍膠狀,少部分為紅褐色,塊度不大,僅幾厘米至二三十厘米大小。那裡如今主采蛇紋石石棉,此石棉在岩石中呈條帶狀產出,圍岩多為灰白色到淺綠色蛇紋石大理岩。此地蛇紋石由於形不成足夠的塊度,且非成層產出,屬不均勻小塊產出,所以很難達到工業要求,作為工藝石雕原石,如今仍無人問津。

2.超基性岩型滑石

五台山、太行山(靈丘南山)、呂梁山、中條山均有超基性岩成群分布,它們很可能屬太古宙大洋殘片,經區域變質而成超基性「岩體」。此類超基性岩往往具有環帶構造,外帶為透閃片岩,向中心滑石增多,變成透閃滑石片岩,中心為滑石岩。五台山區有三條超基性岩帶產出,東帶李福海超基性岩帶即屬此型。該區超基性岩個體小,一般幾米到幾十米厚,長數十米到近百米,此帶向東北延伸入繁峙南山,直到靈丘南山的下關一帶。五台山中帶超基性綠青岩帶,超基性岩帶外帶為白雲片岩,中間為灰綠色—綠色片岩、透閃片岩,中心為滑石蛇紋岩。

五台山北帶稱大木瓜岩帶,西起代縣峨口東山,向東延伸過繁峙寺子,到靈丘南山。此帶蛇紋岩不多,岩體多呈扁豆狀,長可達數百米到數千米,厚僅一二十米,在繁峙砂河鎮南山寺子一帶形成滑石礦。

恆山主峰區,超基性岩體規模巨大,長幾千米,寬上百米,經勘探,獲得蛇紋石礦一處、金紅石礦一處,但開采後蛇紋石含量極低,根本構不成蛇紋石礦。那裡超基性岩含金紅石頗豐,亦含少量磁鐵礦,當地把金紅石礦、蛇紋石礦都以磁鐵礦礦床開采,有的將石榴直閃岩以飾面石材開采。

總之,時至今日,山西沒有一處達工業要求的岫岩玉型蛇紋石礦床,只能說礦化而已。

3.透閃石型的和田玉線索

山西的滹沱系,在五台山、太行山、中條山、呂梁山均有分布,呈巨厚層白雲大理岩,有的為透閃大理岩,有的為透閃岩。但其結晶太大而無法成為和田玉。其中以中條山的西南段解州南山透閃岩最佳,屬中條群余家山組白雲大理岩與呂梁期岩體呈侵入接觸,重結晶形成透閃石岩,透閃石形成直徑5~20厘米大花朵狀(放射狀排列構成)的透閃岩,結晶小的也在2~3厘米大小的「花朵」,不見細晶—微晶透閃岩。

呂梁山北段,方山的開府村北、寶塔山下也產嵐河群透閃大理岩,並形成透閃石石棉。靈丘南山的超基性岩、中條山夏縣泗交的超基性岩均產透閃石石棉,當地叫「刺老堯」,石棉粉碎後透閃石呈細纖維針狀,撒入脖頸處刺入皮膚後奇癢難忍,乃當地鬧房時捉弄新娘子之用。

在那些地段的滹沱系大理岩中,有無細晶透閃岩,未作詳細的岩石學調查,因為一般地質路線觀察,只粗略地將其定名為大理岩式透閃大理岩即可,沒有細微到每個露頭、每一岩石均打開作詳細觀察,所以難免有遺漏的可能,只有作和田玉專題研究(找礦)時,才會不放過每一個露頭。

『陸』 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有哪些

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有玉斧、玉鉞、玉錐形器、玉簪、玉鑿、玉鏟等!

『柒』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器中有哪些造型獨特的器物

良渚文化代表了古人燦爛的文明,同時也為我們國家歷史添上濃重的一筆。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器的器型非常豐富,除了琮、璧、鉞和鐲、璜、串飾等佩飾玉器,還多見三叉形器、冠狀器、錐形飾等造型獨特,寓意深厚的玉器。「良渚玉器」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當中不多見。


良渚文化玉器本身在歷史地位上和意義上都是言語無法表達,良渚文化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這也是我們中華5000年來的文明。

『捌』 良渚有哪些玉文化

中國玉石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國玉器就已經誕生了。那時的玉器材料石和玉是不分家的,原始人類將這些美麗的石頭(廣義上的玉石)收集起來,起初加工成簡單的實用工具,後來隨著人類審美觀念的產生、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的發展以及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神崇拜的出現,加工後的玉石成為了寶貴的藝術裝飾品和宗教祭祀活動中的通靈媒介。
良渚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時代玉器的重要代表,位於長江中下游江浙地區,和紅山文化及大汶口文化有著密切聯系。玉器材質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硬度在4—6之間。據《周禮》記載,「以黃琮禮地」,玉琮是禮儀器,主要出席宗教祭祀活動和重大禮儀活動。玉琮是良渚玉器文化中的傑出代表。良渚玉琮造型是內圓外方,可能代表中國最早的「天圓地方」觀念。出土時有如下特徵:墓葬規模較大,隨葬品較豐富;墓主人多為男性;琮經常與璧伴出;一些墓中有殉人現象。這些現象說明,琮是與原始宗教及祭祀禮儀有關;他的主人必屬部族酋長、巫師之類上層人物。琮的造型和紋飾種類繁多,以禪激張陵山所處者年代較早,其造型似圓鐲,外緣淺出四弧形凸起,其上陰線刻獸面紋,形象為粗眉,大眼睛,寬口,口出四獠牙,十分兇猛。其他琮分二節至十數節不等,每節上都有陰線刻各式獸面紋,其形象簡繁不同。簡單者只刻小圓圈代表獸面眼睛賀伏襪。琮上獸面紋還有兩個重要的造型特點,一是面容較短,大多數無下頜,突出大圓眼睛,二是多於雲雷紋相結合。
良渚玉器是新石器時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代表著中廳碰國古玉石文化的一個新高峰,引領玉石文化發展的新方向。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新石器時代玉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