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升基層文化環境,增強基層文化引力
基層文化建設總體要求是:始終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摒棄落後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十五」期間,以社區和鄉鎮為重點,全面加強文化陣地、文化隊伍、文化活動內容和方式的建設,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推進基層文化設施建設 ,文化設施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文化設施建設,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近、經常和有選擇地參加文化活動的需要。城市要在搞好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建設的同時,加強社區和居民小區配套文化設施建設,發展文化廣場等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切實加強文化設施的管理和利用。完善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必要的設備和裝備,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通過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完善綜合服務功能,不斷提高文化設施利用率。要防止文化設施被擠占、挪用,要堅決收回被擠占、挪用的文化設施。機關、學校、部隊、企業的內部文化設施,凡有條件對社會開放的,要採取多種方式開放內部文化設施,為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提供方便。要加強對城鎮大型露天文化活動場所的管理和使用,各級文化部門要搞好活動的組織和安排。
積極推進基層文化機構人事制度改革。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和科學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要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到基層文化機構工作。
大力培養和發展民間文化隊伍。(鼓勵社會文化團體、民辦文化類非企業單位的發展,發揮民間一人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網路服務體系,加快網路服務平台建設,提高資源共享水平。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整合和開發現有圖書、音像、信息等文化資源,以發展數字文化網路為突破口,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快捷、豐富的經濟信息和文化服務。
積極繁榮社區文化。利用街道、社區的文化設施,引導群眾參與文化活動。推進農村文化活動方式的創新。 繼續發展民間藝術之鄉、特色藝術之鄉和民族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區,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傳統特色藝術。
要確保文化事業經費的增長不低於當年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安排應向基層文化建設項目傾斜;保證有影響的重大群眾文化活動的經費投入;切實搞好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徵收、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有關專項資金制度;鼓勵對社會公益性活動、項目和文化設施等方面的捐贈。有關部門要對現行文化經濟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新聞媒體要加強對現行文化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宣傳。要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鼓勵社會力量投資文化建設,逐步形成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籌資為輔的文化建設投入格局。
Ⅱ 如何走進基層走好基層
走基層、聽民聲、訪民情、解民憂是中央對各級機關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的一貫要求,也是黨員幹部的職責所在,使命所系。在幹部新春走基層活動中,怎麼走基層不僅有一個態度問題,還是一個方式方法問題,走好了基層,領導幹部可以通過集中走訪來聽取民意;化解矛盾糾紛促民和;多辦實事好事解民難;建強基層組織聚民心。通過一系列上下聯動的舉動,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新氣象、新面貌、新作風。走不好基層,勢必會影響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更甚至會加劇與人民群眾的矛盾,喪失民心。那怎樣才能走好基層呢? 一是在行動上「走進」群眾,主動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窗口,與民交流,了解社情民意,查找群眾面臨的困難。要直奔基層不要事先通知,有的領導幹部一年到頭下不了幾次基層,對基層的情況一團黑,摸不清東南西北,偶爾下基層自然就會「兵馬未動,通知先行」,事先打電話、發文件、說目的。基層接到通知後,出於尊重領導或者表現自我的需要,自然會精心策劃、用心准備,把好的准備得備孝更好,把不好的偽裝成為好,或者在路線設計上讓領導只看見亮點、特色。這樣領導幹部下基層,就難了解到真友滾喊實情況,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就更談不上解決問題了。因此應該不打招呼,直奔基層。 二是徹底為老百姓解決查找出來的困難,讓老百姓看到幹部走基層就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的,讓老百姓體驗到幹部一心為民的公僕之心。俗話說得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是我們開展群眾工作的第一線,基層發展的好壞決定了我們工作開展的成敗。走基層專題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及聯系點開展大走訪活動,收集社情民意,問需問好野計於民,切實做到了凝心聚力共謀發展,實現了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的活動意圖。 古語有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鮮明地闡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對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性。為進一步深化與群眾的良好情誼,廣大黨員幹部應通過入戶走訪、實地察看、民情懇談、院壩交流、基層夜話等方式,了解群眾疾苦,排查矛盾糾紛,解民憂、暖民心,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打破了官民之間橫亘已久的歷史堅冰,使廣大黨員幹部與群眾之間的相處方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消除群眾對廣大黨員幹部形象上的誤解,真正讓黨員幹部成了「接地氣」的好乾部,辦實事的好乾部,溫暖了群眾心的好乾部
Ⅲ 如何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如何發揮鄉鎮(街道)文化站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文化站是鄉鎮推動文化建設的樞紐和橋梁,因此,鄉鎮文化站一定要通過文明的、健康的、新穎的文化活動吸引農村居民,抵制當前出現的消極現象。新時代下,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文化站一定要充分發揮職能,健全各類文化設施,積極開展各項文化活動,將先進、健康的思想傳遞給農村居民。文化站是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和載體,是建設基層文化的基礎。
1 提高思想認識
基層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礎,是宣傳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陣地。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對文化工作的管理,重視基層文化建設的發展進程,對文化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和調查,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及時解決和給予幫助。要將文化工作當成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進行規范管理,落實文化站的建設和發展工作,將文化站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在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
2 完善文化設施
文化站的主要職能就是引導群眾學習文化知識、開展文化活動,培養群眾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其具備公共性質和服務性質。作為群眾學習文化的主要陣地,
其文化設施一定要充分完善,例如電子閱覽室,要滿足群眾對文化信息的需求,對電腦進行科學的維護和管理,使其成為群眾享受文化的重要場所。圖書室是提高群眾認識、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重要場所,因此,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報刊和新書來滿足不同年齡群眾的需求,例如針對兒童的漫畫圖冊、童話故事、針對老人的健康報刊、針對婦女的家居雜志以及烹飪書刊等。同時,還要完善體育設施,例如乒乓球桌、籃球場等,滿足群眾對體育健身的需要。多功能活動室是文化站的核心,是文化站文藝演出、排練節目、宣傳活動、舉辦展覽以及培訓班的主要場所,如果多功能活動室缺失或者破損,那就不能發揮文化站的功能。筆者積極向鎮黨委、政府申請,取得領導支持,鎮財政投入資金30萬元,添置了演出音響等一大批文藝器材,建成了386㎡的標准化多功能活動室。
3 發揮站長職能
完善文化設施是確保文化站的硬體條件,管理好文化站則需要一名業務能力和責任心強的站長。文化站站長是基層文化建設的引路人,發揮著帶頭的作用,因此,站長一定要具備良好的管理意識,把握好文化站發展的大方向,並且要對多個領域有一定的涉及,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完善自己,進而間接的提高文化站的建設水平,不能做面子工程,要深入到群眾中。筆者作為一名文化站站長,工作踏實,實事求是,凡事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工作敬業,以信取人、辦事公道、優質服務、奉獻愛心,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在全鎮干群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贏得了廣泛好評。
4 開展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是發揮文化站功能的主要體現,是基層群眾是否參與到文化建設中的關鍵。文化站一定要利用現有資源,引導和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群眾與幹部都參與其中,將文化站發展成休閑娛樂、道德宣傳的主要陣地,在豐富群眾精神生活的同時,也要提高群眾的體質水平,使文化站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起到文化富民、文化樂民以及文化育民的關鍵作用。筆者所在的文化站每年開展圖書借閱、球類、廣場文藝演出、書畫作品展覽等文體活動。特別是自2010年至2014年每年舉辦的一屆「金北鎮農民讀書節」更是把「學習偉人周恩來、踐行五德作表率」貫穿其中,讓人們學習偉人精神,領略偉人的人格魅力。在今年8月份舉辦的金北鎮第四屆農民讀書節中,氣氛濃烈、參與廣泛,共收到讀者徵文26篇,有16篇獲獎,有6名農家書屋管理員受到表彰。目前,全鎮10個村﹙居﹚都建成了標准化農家書屋,每年都開展不同形式的讀書競賽活動。此外,今年文廣站申報的市級非遺項目獲得通過,在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中被評為三級站。
5 加強人才建設
當前是信息的時代,是人才的社會,人才對文化站有序、合理、科學的發揮功能具有決定性作用。但是當前,我國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普遍素質較低,人才建設亟需加強。我國鄉鎮文化站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在70年代左右從事這項工作,年齡偏大、思想落後、知識面比較窄、專業知識匱乏、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站的人才隊伍整體素質較低,缺乏符合當前文化工作的現代人才。針對這種情況,鄉鎮文化站一定要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運用激勵以及評價等機制,調動現有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工作熱情。同時,還要積極引進相關人才,向社會進行公開招聘,制定嚴格的服務年限,不斷解放思想,引入競爭和獎勵機制,鼓勵工作人員對文化活動進行創新和改進,提高文化站在群眾中的影響力,發掘更好的服務項目和文化產品。
Ⅳ 廣場文化的建設
廣場文化隨著城市經濟和文化發展而興起,是群眾文化的重要載體,應該說廣場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已經有了很好的收獲,取得一些經驗,形成一定的特色。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績,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站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高度不斷加強廣場文化建設,使其達到更高的標准。
1、把握定位,將廣場文化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廣場文化建設應與一個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相協調,要把廣場建設與整個城市建設規劃結合起來,盡可能多地建設一些環境優美的廣場,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動空間。在建設廣場之時不僅僅是考慮廣場的綠化,更要考慮到廣場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要有一定規模的硬質地面的廣場,同時也要考慮到有適宜表演的舞台,以方便廣場文化活動的開展。宣傳文化部門要對全市廣場文化活動進行策劃,通過精心的組織,周密的安排,加強對廣場文化的正確引導,用健康、優秀的文化佔領思想文化陣地,堅決抵制不健康的、封建迷信活動。同時,盡量挖掘和調動地方文化的資源,使得地方文化傳統和文化遺產得到更多的繼承和發揚,並改造成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文化。真正體現為群眾著想,充分發揮廣場文化功能不斷提高廣大市民的文化素質和藝術鑒賞力,進而提高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
2、面向大眾,形式多樣地發展主題廣場文化。文化是大眾的,發展廣場文化是全社會的責任。政府、社會和部門都應當積極行動,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廣場文化的發展繁榮做出貢獻,在把握廣場文化的發展方向上,在引導和培育上下功夫。組織開展各類主題示範活動,充分發揮各類專業或業余文藝工作者特長,利用學校、劇團教師的人才資源,培育和壯大企業、學校、社區業余文藝團隊,把開展廣場文化活動與藝術培訓輔導工作相結合、與基層單位群眾文化活動相結合、與藝術創作活動相結合,引導廣大群眾由起初的好奇參與而漸漸產生濃厚興趣並且熱愛,使廣場文化在全面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3、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廣場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宣傳文化部門要加強對廣場文化活動的宏觀指導與規范管理,探索廣場文化市場化運作的新途徑,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長遠發展。可以成立廣場文化演出經營服務中心,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對廣場文化活動的組織協調、節目內容審查等。同時,要充分發揮廣場文化優勢,擴展活動主辦單位和參與單位,並積極組織和吸引專業、業余和不同社會群體參與廣場文化演出活動,不斷提高廣場文化的社會參與度。堅持廣場文化社會辦,把大型的廣場文化活動推向社會,讓廣場文化活動走向市場,與企業聯姻,與商家聯合,讓企業為廣場文化注入新的動力。對廣場文化進行市場化運作,使廣場文化發展壯大為一個新興產業,這是廣場文化持續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
廣場文化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舞台,需要我們不斷研究。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首先需要明確思路、找準定位。廣場文化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豐富和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但也對專業和業余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場文化的組織涉及面廣,內容繁雜,從廣場舞台的搭設到音響燈光的安裝,從演出團隊的組織到活動內容的編排等,都需要一支過得硬的群眾文化工作隊伍。有特色才有發展,有創新才有進步。廣場文化可以實行「官」管民辦、小型分散、特色各異的新路子。廣場文化要堅持「社會化、群眾性、公益型」的方向,強化統籌協調,擴大參與廣場文化活動的社會層面。
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需要對廣場不斷完善。比如有些廣場配套設施非常缺乏,這需要文化部門按照宜文宜體、宜學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的要求,把完善廣場設施功能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首先是完善廣場配套設施。比如設立舞台、化妝間、廁所、綠化帶、報刊閱讀欄、兒童老人活動場等設施。其次是改進廣場設施布局。比如把廣場劃分為文娛區、健身區、休閑區等,盡可能地滿足不同群眾的需求。同時還需要整治廣場及周邊環境,做到有綠化,無污染,交通方便。對於正在規劃的廣場,注重考慮選擇交通便利、群眾容易參與的地段。
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需要廣泛開展活動,最大可能地發揮廣場作用。載體需要活動來體現,發展廣場文化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廣場文化多形式、廣覆蓋、高頻度地開展起來。首先是廣泛開展群眾性日常文化活動。各個城市可以組織群藝館等相關文化部門的文化幹部積極組織、協調、服務,讓群眾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使群眾在參與中得到先進文化的熏陶。二是有計劃開展各類文藝賽事。通過舉辦比賽,鼓勵創作,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提升。同時可以積極組織一些高雅藝術進廣場活動。豐富和發展廣場文化還需要經常開展知識傳播型活動,將各種文化知識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向群眾傳播,普及知識,擴大文化的覆蓋面,增強廣場文化的滲透力。三是開展廣場文化的理論研究。
廣場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部分,它的文化價值、美育價值以及文化產業價值等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和挖掘,使其能真正成為城市文化的新資源,體現出城市的個性與文化品格。
Ⅳ 如何深入基層做好文化輔導
按照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要求,凡具有一定文化專業技能,熱心文化事業,自願奉獻時間和精力,為基層群眾提供公益性、經常性文化藝術服務,按照「自發自願、規范引導、靈活多樣、注重實效」的原則,自願經常性組織開展群眾文化輔導活動,具有一定的溝通、協調、組織能力,能夠獨立承擔各類群眾文化輔導任務,年齡在18—65周歲之間,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的志願者,按照一定程序,在文化館申請注冊登記,均可加入群眾文化輔導員大隊。
根據群眾文化工作的專業特性,蕪湖縣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員工作中,嚴把專業素質關。對自願加入群眾文化輔導員大隊者,首先強調其專業性,即必須具備一定文化專業技能,在音樂、舞蹈、戲曲、書法、美術、攝影以及藝術編導、手工技藝等方面有一定專業特長和藝術水平。針對本縣群眾文化工作面廣量大的實際情況,群眾文化輔導員工作由縣文化館和各鎮文化站負責牽頭,進行廣泛宣傳發動,並帶頭報名積極參加,由此帶動各有關單位和社會上的文藝骨幹踴躍加入。目前,群眾文化輔導員大隊有隊員169人,其成員除文化館、站的專業人員外,其他都是來自中小學校和縣直有關單位音樂、舞蹈教師、文藝骨幹以及社會上的文藝愛好者。
加強業務培訓
群眾文化輔導員雖然都具有一定的專業素質,某一方面特長可能還比較突出,但思想認識、業務水平和程度卻各有差異,特別是對某些流行的、適宜於廣大群眾參與的文藝形式,還有待於統一、規范動作要領,進一步提高技藝。因此,蕪湖縣群眾文化輔導員大隊組建後,首先抓了對他們的業務培訓。針對全縣廣場舞蓬勃發展的新態勢,為因勢利導,把這項活動引向深入。培訓班重點學習群眾文化、文藝表演(廣場舞)的理論與方法,以滿足各鎮、村、社區日益活躍的廣場舞健身需要。目的是將自發、無序、分散的群眾文化活動變為有組織、廣泛性、高品位的群眾文化活動。培訓班專門請來了市文化館館長王嶺和中國廣場舞協會副主席周思萍為學員授課,分別講授了群眾文化知識和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實施的理論與方法、廣場舞知識與技能。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利用一天半時間進行了廣場舞現場教學活動。廣場舞老師邊示範、邊指導、邊點評,形象直觀,效果非常好。文化輔導員們熱情高漲,學得投入,通過兩天群眾文化業務知識和廣場舞技能培訓,文化輔導員與群眾舞蹈愛好者們不僅很快熟悉了廣場舞的知識和基本要領,而且進一步掌握了社會文化的特點以及群眾文化、文藝表演(廣場舞)等群眾文化活動和比賽的理論、方法與技能,能夠承擔某項或幾項文化活動的組織、指導和實施等工作,收到了預期效果。本次培訓為今後的工作積累了有益經驗,他們將進一步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擴大培訓范圍,讓更多的人接受培訓,使群眾文化活動更加活躍、更加豐富、更加完美,真正做到經常化,融入到廣大群眾的生活之中,以促進社會和諧。
Ⅵ 村裡要建一個文化廣場,說說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你怎麼去克服困難
問題:
1、文化廣場的目的
2、村民是否同意
3、佔地位置是否威脅到村民的利益
4、施工期多久?施工期是否會給村民帶來出行麻煩
5、如何保證建設期間不擾民
6、如何確保建場費用透明化
7、廣場建好之後的利用率
回答:
1、調查清楚目的,是官員本身還是村民要求
2、走訪村民,注重的是多數村民的意見(走訪期間可能遇到村民不理解,要耐心給村民解釋文化廣場建好之後的好處,讓村民支持,這會減少很多麻煩的)
3、這個就需要調查一下是村裡公共用地還是佔用了某位村民的地產,如果佔用,賠償問題也要處理好)
4、施工期最好不要在秋收季節,施工期明白的告訴村民,讓大家做好准備
5、半夜不要施工,遇到秋收或者祭祀時間也避開不擾民
6、找好監督員,監督員最好由村民選出,每一筆花銷都要給村民告知
7、廣場建好之後是組織村民來健身還是放電影?還是廣場舞?這些之前都要想好,確保能充分利用
Ⅶ 如何有效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一、充分了解建設與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真正意義
談及到基層群眾們的文化活動,我們必須要知道國家為了更好的進行在社會主義下的精神文明建設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國經濟在不斷的進步,網路信息科技也在不斷的向前發展,群眾文化的各類需求也就顯得非常豐富,我們要知道群眾的文化活動是一種無界限、無范圍,面向所有人民群眾的大眾性質的文化活動,活動包含著容納性與傳承性。群眾文化在內容上豐富多彩,在目的上謳歌現實社會、反映現時精神。在新時期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發展群眾文化,做到寓教於樂,這本身就具有優秀的社會效應。
(一)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很容易看出活動具有鮮明的凝聚力,將人與人的距離拉近,做到心與心的溝通,使社會各階層成員在內心形成一種奇妙的歸屬感。
(二)基層群眾所展開的文化活動是具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與傳播力的,它能夠有效地引導群眾的行動方向與行為方式,讓群眾的行為與思想的發展方向趨於一致化。更好的追隨中國共產黨的腳步,提高自我的思想覺悟,成為思想進步、能力出眾的中國好群眾。
(三)基層群眾所開展的文化活動是提高思想教育、政治發展的有效載體,活動是基於群眾們喜聞樂見、膾炙人口的的文藝表現形式,將黨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方針等,以一個健康流行的宣傳方式進行傳播,讓群眾在開心歡樂的氣氛里更好的得到知識的學習。
(四)在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活動本身能夠提供較大的學習、鍛煉的空間。通過活動本身讓群眾自我提高文化知識、身心素質,而且還能在群眾活動中發掘文藝人才,為社會與國家做出文化上的貢獻。
二、積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具體措施
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國家或者社會要充分的重視群眾與人才的培養,讓他們發揮真正的作用。在活動開始的階段要加強群眾隊伍與專家們的積極作用,從根本上認識群眾活動對於社會、對於國家的積極影響。而具體的發展措施在於:
(一)利用國家性的重大節日,由群眾自我組織開展不同的文化活動
在群眾文化活動這一領域,我們能夠舉辦一些中小型的或者大型的,讓群眾有興趣參加的文化活動。活動要符合群眾的內心,盡量包含不同層次的人們,讓群眾都能參與屬於自己的文藝活動,使更多的群眾在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活動中享受文藝的魅力。例如:藉助節日的機會積極開展特色性活動,像「重陽節賽詩會」、「中秋賞月大型文藝晚會」、「喜迎春節、大型群眾聯歡晚會」等。
(二)積極開展不一樣的主題性群眾活動,在活動中傳遞愛國情懷
中國共產黨讓人民群眾走出苦難,愛國情懷一直縈繞百姓心中。所以基層群眾的文化發展自然不能缺少同愛國主題相關的文藝活動。身為人民群眾中的一員,我們可以組織經常性的、有著文化底蘊的,同時歌頌我們祖國的愛國活動,切實培養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懷。如:在喜迎建黨93周年之際,可以舉行「我愛我黨、我愛我國」的大型主題晚會,讓群眾切實參加到其中,形成一股濃郁的愛國愛黨的高尚氛圍。
(三)大量開展社區性活動,充分吸引群眾的參與興趣
社區活動的開展較為方便,容易利用最短的時間、最節省的開支開展一次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社區活動可以有效的激起群眾的參與熱情,為了滿足不同群眾的不同需求,在社區里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如:社區內舉行的「群眾歌手大賽」、「生活藝術節」等社區活動。讓群眾能夠樂於參與,樂在其中。
(四)加強文藝表演團隊的演出質量,進行高質量的文化演出
文體藝術團的演出,是最能提高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的活動。近年來,文體藝術團的演出越來越突破場地、時間、人員等限制,逐漸走入社區、鄉村、城鎮的大街小巷,直接為基層群眾進行藝術演出,從而更好的提高群眾的文化水平。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有藝術團的參加能夠更好的將人民群眾聚集在一起,讓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更加具有文化韻味。因此,文藝表演團應該積極的排練屬於自己的高水準的藝術活動,為百姓、群眾奉獻高質量的文藝表演,讓群眾能夠真正的了解文化的樂趣與內涵。
結 語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下的精神文明建設已經得到了迅猛發展,整體的文化建設中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發展直接關繫到我國的文化發展整體面貌,要想有效的進行基層文化活動建設就要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每個人都應該積極的參與到基層文化活動當中,不斷的創新自我思路,拓展群眾文化的活動空間與范圍。組織各種形式各異、豐富多彩且又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的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貢獻力量,爭取早日建設成全民娛樂、文化全民的和諧景象。
Ⅷ 如何組織和開展鄉鎮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近年來,大門鎮文化站在工作實踐中,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正確把握群眾需求,把活躍群眾文化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在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促進了全鎮群眾文化活動的日益繁榮。一、深入基層,摸准需求,制定活動計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多樣化。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與群眾交朋友,面對面地和他們交流、溝通,摸准群眾的真實想法,把握群眾的實際需要。只有真正掌握了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才能在制定群眾文化活動計劃時做到有的放矢。大門鎮文化站每年都在年初制定全面、詳細、具體、操作性強的文化活動方案,並落實具體牽頭人,確保每一項群眾文化活動都能有條不紊的開展。二、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夯實活動基礎據統計,近年來大門鎮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00多萬元,一大批文化設施建成並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鎮25個行政村,已擁有水泥球場18個,棋牌室25個,電腦室10個,乒乓球室8個;擁有健身路徑49處;村村建有文化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這些設施的建成悶亮使用,為該鎮廣返猛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升活動品位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大門鎮文化站充分螞世寬了解當地群眾對文化活動的特殊需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特色。大門鎮利用傳統廟會的有利時機,把群眾組織起來,對一些傳統節目進行重新編排,注入時代氣息,然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漁燈踩街活動,增添了傳統節日的魅力。四、加強指導,健全隊伍,提高活動水平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組建培養一批文藝骨幹是必不可少的。為此,畫水鎮文化站十分注重文化隊伍建設。專門聘請專職文化教師、社會上有一技之長的知名人士作為輔導員,開展不同藝術門類的培訓、輔導,傳授文化活動技能,指導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目前,全鎮有女子健…
Ⅸ 如何讓基層群眾文化活起來
層群眾文化;文化設施;文化品牌;隊伍建設
一、各單位「一把手」要切實提高對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縱觀古今中外,哪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城市能夠留下來並被人們記住?能留下來的一定是有文化符號的一些東西。文化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靈魂,地位不可小視,作用不可低估。「一把手」對文化工作的態度直接決定一個地方群眾文化的繁榮與興衰,各基層組織應進一步提高對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意識到社區群眾文化是社區文明程度的象徵,具有宣傳、教育、協調等功能,具有廣泛性、群眾性、多樣性的特徵,是實現居民參與社區事務、增進社區交流、改善鄰里關系、凸顯文化創造力的重要載體。因此,要正視群眾的需求,滿足群眾的願望,切實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作為一項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和滿足群眾需求的一件大事,把基層群眾的各類文化活動引導好、組織好、開展好。
二、加快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陣地
基層文化基礎設施滯後極大地制約了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因此,要將文化設施建設切實納入每年的財政預算,建立長效投入機制。同時,要拓寬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運用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等方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營資本參與建設,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分期分批繼續建設和完善文化中心、文化廣場、圖書館、健身室、燈光球場,豐富內容,提高檔次,逐步改變群眾文化活動場地、設施、器材和現代傳媒、網路等硬體設施不足的狀態,不斷完善社區文化設施基礎條件。
三、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1.大力扶持組建各類文化藝術協會,充分發揮協會在公共文化陣地中的載體作用,大力繁榮小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廣場文化,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2.加大農業社區文化建設力度。農村文化工作是當前文化建設的一個薄弱環節,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幸福村居為契機,加大對農業社區文化建設的領導力度和投入力度,大力開展好農業社區節慶活動和文化下鄉活動,著力組建各農業社區文藝團體,讓農業居民逐步從「看戲者」向「唱戲者」的角色轉變,變「輸血」為「造血」,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從而提高農業職工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中不斷提高農業居民自身素質。
四、牢固樹立品牌意識,著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
充分挖掘基層具有濃厚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重新包裝、打造和展示,使之成為具有地方性、民間性和獨創性的特色文化活動,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從而起到寓教於樂、凝聚人心、塑造地方形象的良好作用。
五、整合資源,以點帶面,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抓骨幹隊伍建設
群眾文化中的業余藝術骨幹是活躍於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中堅力量,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業余藝術骨幹隊伍的生命源泉和成長的沃土。業余藝術骨幹是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涌現的,他們的成長過程就是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過程,因此,群眾文化活動既是發現和培養藝術骨乾的途徑,也是業余骨幹提高和展示文化藝術水平的舞台。
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我們要"整合資源,以點帶面"。也就是說將這些藝術骨幹吸收到業余藝術團和各類協會團體,讓他們有培訓學習、觀摩、演出的機會。同時,安排文化中心專業人員對他們進行針對性強、見效快的輔導,幫助他們在文化藝術修養、素質、專業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提高。尤其是對一些熱心的、進步快的業余骨幹要重點輔導和培養,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法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展示他們的藝術作品,放手讓他們走向舞台,走向廣場,要讓他們成為舞台和廣場的主角,使得他們逐漸能在自己的社區、單位和各類文化活動中發揮領頭人的作用。
六、大力發文化產業,實現文化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休閑時間越來越多,廣大群眾對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文化消費更趨多元化、多樣性和自主選擇性。而目前許多公益性的文化事業還難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有實力的人們依託地方特色和民間特色等文化優勢興辦文化活動實體,引導社區內從事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的人員和演出班子進行有效整合,開發文化產業項目,拓寬發展空間。
總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求,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是發展文化事業的根本目的。我們每一個基層群眾文化的工作者,都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地發展、創新,努力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大力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讓先進文化滋潤百姓心田,不斷滿足群眾越來越高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讓基層文化建設譜寫出新世紀更加和諧動人的美妙樂章。
Ⅹ 如何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
以「三送活動」為依託,全面豐富基層文化生活。深入開展送文化、送戲、送電影下鄉活動。充分發揮市劇團作用,周密部署,排出計劃,搞好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戲曲,並注重與庄戶劇團的座談,共商提升文化惠民演出水平,深挖文化內涵,多出精品,牢牢占據群眾精神文化陣地。
以現有文體資源為依託,全面盤活文體服務場地。藉助文化大院提升工程,村級農家書屋、農村健身文化廣場常態化、規范化開放。整合先鋒黨員電教資源,開展電子書屋服務,更加方便讀者信息查詢、圖書借閱。鞏固書畫教育基地,完善了鎮文史館書畫展廳、村級書畫陣地建設,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為傳承書畫藝術,普及農村書畫知識奠定了基礎。
以農村廣場舞為依託,全面開展各項惠民文化活動。藉助農村廣場活動站點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全鎮范圍內推廣開展廣場舞活動。鎮專門聘請專業廣場舞教練為全鎮群眾教授廣場舞曲目。同時,進一步加強村級廣場舞硬體設施配套,為村級配備廣場舞音響設備,有力推動了廣場舞普及熱情,提高了群眾文化生活質量和品味。鎮文化服務崗開展全鎮廣場舞培訓班、農村廣場舞大賽;組織書法家送書法下鄉送春聯活動、著名書法家個人書畫展,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書畫展及抗戰影片演出等系列文藝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