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以讓我們自信的文化應該包含什麼內容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1. 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諸如「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捨生取義」的犧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創新思想,「扶危濟困」的公德意識,「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價值理念等,一直是中華民族奮發進取的精神動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以人為本」、「民惟邦本」的治國理念,「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止戈為武」、「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之道,「儒法並用」、「德刑相輔」的治理思想,「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一直是中華民族治國理政的思想淵源。甚至,我們正努力建設的小康社會的「小康」這個概念,也是出自《禮記•禮運》,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
2. 鮮明獨特、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這些富有時代特徵、民族特色的寶貴財富,脫胎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同時又在新形勢下不斷進行著再生再造、凝聚升華,從而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3.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所進行的文化創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明顯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在短短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創造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奇跡,這已充分說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一種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種體現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方向的文化。
B. (1)樹立文化自信的意義體現在那些方面
樹立文化自信的意義體現在:
1、從國際發展的趨勢看,文化自信是國家文化軟實力激烈競爭的必然要求。20世紀後期,隨著知識經濟、人工智慧、生命科學、互聯網、新能源等的發展,人們認為文化變成了當代國際競爭中的新焦點。
2、從理論上看,將三個自信拓展為四個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對傳統社會主義觀念和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創新,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提供廣闊的視野和空間。
3、從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看,文化自信指明了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實踐方向。
4、從我國要實現由富變強的歷史性飛躍看,文化自信是實現這一新飛躍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
5、堅定文化自信,是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於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C. 增強文化自信應從哪些方面努力
第一,要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
所講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確地對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有應有的禮敬和自豪,對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發展前景有堅定執著的信念。
第二,要有對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各國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
對外來文化採取包容、借鑒、吸收的態度,是對自身文化充滿自信的另層表達。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衰,固然是其內在本質和生命力決定的,但一個重要方面在於它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有兼收並蓄的傳統,這實質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氣度。
第三,要形成對中華民族自身文化的自覺和自信; 對人類文明成果的自覺和自信;保持高度開放包容的文化心胸;善於養成和保護文化多樣性;堅持以文化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形成人們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D. 怎麼才能實現文化自信
1、要堅定文化自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度認同、倍加珍惜、大力弘揚。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為了把它當作古董擺設,也不能食古不化,而是要發揚光大,推動其全方位融入國民教育、道德建設、文化創造和生產生活,使其更好地服務現實。
我們要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2、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文化虛無主義。千百年來凝聚、積淀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融入中華民族血脈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精神支撐。唯有始終植根於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時代的文化之樹才能根深葉茂。
3、吸收外來,為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提供養料和活力。實現文化繁榮發展,既需要不忘本來、植根塑魂,也需要吸收外來、交流互鑒。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要善於融通國外各種有益的思想文化資源,大膽吸收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為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源源不斷地提供養料和活力。
(4)文化自信必須是從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精髓,堅決摒棄心胸狹隘的排外主義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義,以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的大國氣度,了解並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開放自信地與之交流、交融和互鑒、互補,避免文明沖突,實現文明和睦。
在中外文化溝通交流中,我們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熱衷於「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
我們要始終堅持自身文化的主體地位,自信而有原則地吸收他人之長,不盲目選擇,更不搞全盤西化。對待外來文化,要立足國情進行中國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外來文化中優秀的、有生命力的要素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E. 文化自信包括哪三個方面
從三個層面理解文化自信
黃傑
2018年11月09日15:50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從 三 個 層 面 理 解 文 化 自 信
深入理解文化自信,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理論層面,思考文化主體性問題,各民族應不應該有,能不能實現文化自信;二是歷史層面,重讀文明軸心期,從傳承看本民族是否有文化自信;三是現實層面,如何構建體現當代發展的文化軟實力。
理論層面:彰顯文化主體性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思想引領、精神支柱、道德教養、知識哺育,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區別於別的國家、別的民族的重要標識。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勞動生活的精神產物,都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都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產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響。那麼,「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
從文化主體性看,錢穆先生一直對中國文化保有敬意,他堅持認為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他的著作都是激發國民對本國歷史文化愛惜保護之熱情與摯意,闡揚民族文化史觀。1963年,香港政府邀請新亞書院、崇基書院、聯合書院合並組成一所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不是語文的意思,而是文化之意。據說當時想了很多名字——中國大學、中華大學,最終還是錢穆堅持,「不如叫中文大學」。他在創辦香港中文大學的時候,特別強調了中國文化,強調中華民族能夠保有文化主體性。著名漢學家、瑞典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先生這樣評價錢穆,「他對中國的光輝的過去懷有極大的敬意,同時也對中國的光輝的未來抱有極大的信心」。
錢穆逝世後,士林震悼。當時有大量媒體以「中華歷史文化的守護者——敬悼史學家錢賓四先生」「承傳中華傳統、創新中國文化——敬悼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為題對這位學人的學術貢獻做了極高的評價。
歷史層面:重讀文明軸心期
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是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出的觀點,表明某個歷史時段是人類文明精神重大突破時期,得到了思想界的認可。按照他的看法,公元前8世紀到2世紀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期,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巨人。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更重要的歷史現象是,雖然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之間有千山萬水的阻隔,但它們在軸心時代的文化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以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世界,開始「終極關懷的覺醒」。恩格斯就曾指出,這個時期的思想家幾乎研究了人類所有的基本問題,並提供了雛形。
中華文化,是個博大精深的智慧寶庫,無論是文學藝術、哲學思想、建築工藝、民俗風情,還是治國理政、人格修養,都蘊藏著深厚的智慧和魅力,都可以提供很豐厚的文化積淀,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們如果想要面向現實和未來,必須整理好我們的過去,要讓我們過去的資源通過這種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為未來的前途、為未來的目標而服務。總之,文化要走向當下和未來,要能夠使得優秀傳統文化繼續深入人心,指導我們的生活,營養我們的生活,豐富我們的內涵,就必須要創新,要做創造性的轉換。
中國要前進,每一步都不要忘記我們從何而來,我們的思想文化根基在哪裡,我們的最大優勢在哪裡。如果不明白這一切,就可能犯各種食洋不化的錯誤,故步自封的錯誤。
現實層面:構建文化軟實力
祖先的成就毋庸置疑,主要是不少人對當今的思想和文化成果抱以質疑的眼光,不以為然。「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才能獲得堅持堅守的從容,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必須從兩個維度來思考問題:一是古今視角,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作用,「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二是中西視角,如何看待借鑒國外文明成果,「兼容並包,有容乃大」。
首先,對「傳統」我們要有新認識,現代是傳統的現代化,一個國家必須珍視自己的民族傳統,「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必由之路。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融入文明大家庭的重要精神支柱。只有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上、在共有精神家園中,才能建立切合普通大眾的歷史傳統和民族心理的共同話語、價值認同、人文性格。其次,構建中國文化軟實力,必須具備寬闊的國際視野,大膽地吸收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一種開放性的姿態,認真研究和學習借鑒各國文化交流、話語授受的規律和經驗,特別是對其中所包含的價值觀培育的借鑒。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著眼需求,中國文化發展要設計「中國」議題,完成三大目標,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價值、打造好中國話語。要言之:中國故事,要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及趨勢為切入口,全面、立體、真實地展現中國。比如,呈現國家多維度發展的電影,從現實主義視角傳播中國故事。中國價值,要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點,面向國際舞台,展示中華歷史文化優秀品格,體現當代中國道路的精神氣象。比如創新文化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電視媒介傳播有機融合,把文學經典喚醒、擦亮,為現代文明追本溯源。中國話語,要以天下太平為導向,弘揚中華文化精神理念。比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生死疲勞》等作品,展現了中國廣闊的文化熔爐在近現代史上經歷的悲劇、戰爭,反映了一個時代充滿愛、痛和團結的生活;雨果獎獲獎者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既是亞洲人首次獲獎,也是新中國輸出到美國的第一篇長篇科幻小說;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的《青銅葵花》,關注少年兒童生存狀態和心靈世界,書寫兒童內在的人性、人情、尊嚴與理想。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時報》
F. 文化自信幾部分
「文化自信」其實也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它所強調的是一種制度、規則以及行為方式等綜合的優越性,進一步的說,這種相對於其它地方「文化」的優越性,沒有這種優越性,就無法做到真正的「自信」,而這種「自信」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即:
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與質量不斷的提高,而不是在走下坡路。
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可以有效證明「文化」的合理性以及優越性,即自信,反之,則只能說是沒有自信。
我能
二、個人的尊嚴得到保障
所謂尊嚴,所關注的生活、地位、工作、行為等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以及延續,這是體現「文化自信」的第二個內容。
若是這些得不到保障,當然不可能談優越性,更不可能有「自信」。
三、各種制度以及行為方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體現出優越性以及延續性
一種「文化」是否具有優越性,其實可以從外部人接受的情況事業判定,如好萊塢的電影,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就足以說明「它」本身所帶有的優越性,盡管有些人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是卻不能否認「它」確實影響了很多人,也被很多人所接受。
因此,「文化自信」的第三個體現,在於這種「文化」是否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G. 增強文化自信應該從哪些方面努力
1、需世搏汪要大力破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勢心理和文化防禦心理;科學把握中國文化建設所處的歷史方位。
2、在文化建設實踐中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戰鬥力。
3、在當前形勢下,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文化自信問題是針對我們民族的文化不自信而提出來的,即針對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勢心理、文化防禦心理等提出的。
H. 增強文化自信應從哪些方面努力
文化自信,就是對自己,對祖先,對現在的文化內涵的認同。
努力的方向主要在
1。了解我國的文化,就是多學習了解,要都不知道是什麼,談何自信?
2。研究一種或幾種文化,確定自己的專研方向,這樣才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全都泛泛了解,就唔過人之處歲鉛喚,只能算普及版,不利於培養自信心。
3。就是把一種文化發揚光大,去發展它,自成一系。
這樣激者應該是能增強文化自信了。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努力吧乎凱。
I. 文化自信基本內容
文化自信,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
增強文化自信:一方面需要樹立我們對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當代社會主義文化包括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文化價值的正確認識和高度自信。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大國。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中國文化自身積淀了強大的基礎。
而近代以來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更是老一輩革命家政治家們在革命實踐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檢驗中總結出來的核心文化價值。而面對祖先、革命前輩留下的豐厚堅實的文化遺產,我們沒有理由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和相信西方文化,相反我們該為自己國家的寶貴文化遺產感到驕傲和自豪繼承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
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並不是說要盲目排除外來文化,在尊重並相信自身文化實力的基礎上,要包容和借鑒外來文化先進的部分。尤其在文化全球化的現代,難免會有各種外來文化與本國文化相互碰撞摩擦,我們要在對自身文化高度自信的基礎上,勇敢接受外來文化的沖擊與洗禮,並大膽吸收和引進外來文化先進的部分,著眼於未來,著眼於發展和創新,創造出更優秀的文化成果,繁榮並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要充分肯定本國或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堅定和保持文化生命力。進入21世紀,文化自信作為衡量國家或民族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的重要依據。
J. 文化自信的內涵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文化自信的內涵包括中華民族歷史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包括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正確認識和認同與自信。這些文化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