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的文化
德國的文化:
聯邦德國的聯邦制結構在文化生活領域中,表現的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為明顯。各州都有自己大大小小各具特徵的文化中心,開展自己獨特的文化生活。
德意志圖書館設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萊比錫和柏林。聯邦檔案館的中央館址在科布倫次,它在柏林、波茨坦、布萊斯高的弗賴堡和拜羅伊特都設有分館。
漢堡是新聞媒介最集中的地方,科隆、杜塞爾多夫和卡塞爾僅僅是當代藝術生活的 3個中心,柏林的劇院數量居於德國首位。最有價值的博物館分布在柏林、慕尼黑、紐倫堡、科隆和斯圖加特。兩所最重要的文學檔案館在馬爾巴赫和魏瑪。
主要機構:
德國文化理事會 是藝術和媒體界、文化界、藝術科學、文化教育和文化介紹領域里的聯合會、設施以及專家們的一個文化政策方向的講壇。它首先將自己看作是咨詢和提供服務的辦事機構。
文化經紀組織 同外國在文化協定框架內的文化合作,以及國際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負責的法律上獨立的經紀組織進行。它們作為對外文化政策的一部分,其活動資金來自德國外交部預算。
新聞出版:
德國新聞出版業十分發達,報刊種類繁多。 2001年出版的各類報紙有412種,其中日報382種。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圖片報》,2001年為429萬份;最大的地方性報紙是《西德意志匯報》,發行量110.5萬份。各類雜志近萬種,其中各類大眾雜志2040種,總發行量12445萬份;各種專業刊物3590種,總發行量1724萬份。最重要的時事政治性周刊《明鏡》2000年3月發行為105.2萬份。
德意志新聞社 :
1949年成立,為私營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200多個部門,屬於世界大通訊社之一。總社在漢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在法蘭克福,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國大眾傳媒的主要消息來源。
廣播電台:
德國廣播電台,由聯邦政府和州廣播電台出資興辦,主要負責對國內廣播;成立於 1960年的德國之聲電台,總部設在科隆,由聯邦出資興辦,用包括中文在內的31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並用德、漢、英等語言播放電視新聞節目。
電視台:
德國電視一台( ARD),由各州電台、德國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電台組成德國廣播協會,共同經營,播放全國性的第一套節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節目;德國電視二台(ZDF),是德國最大的電視台,1961年由各州共同組建,總部設在美因茲,播放第二套節目。另外一些衛星電視節目如德國電視台的1 PLUS和私營電視台如SAT 1、RTL、PRO 7也擁有大量觀眾。
2. 德國有哪些特色的文化
德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教育、藝術、以及生活方式方面都蘊含了濃厚的德國文化特色。對於每一個新移民來說,了解德國的特色文化對於自己融入德國生活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和出國移民網一起來看看吧。黑啤啤酒是德國的另一個國寶。德國啤酒與中國結緣其實很早,1903年身居青島的德國人就開始自造德國啤酒了。令人費解的是現在德國啤酒進入中國人的日常視野,卻只有通過偶爾在一些城市舉辦的小型德國啤酒節。當然,現在在京滬穗,你大可以去找專賣德國啤酒的小酒吧,喝兩口德國黑啤,再吹吹牛聊聊天,你的耳邊還可能還隱繞著ECM的另類爵士——賣德國啤酒的酒吧大概是不會放那麼高難度的貝多芬交響樂吧。足球因為施拉普納、楊晨以及謝暉,中國人開始近距離接觸曾經風光無限的德國足球,但德國足球如果還有魅力的話,那也只存在於30歲以上人士的懷舊情調之中,像貝肯鮑爾、魯梅尼格一干足球英雄基本已是老人們的記憶收藏品。德國足球向來以硬朗穩健注重防守為特色,德國球員的鐵漢形象則是另一種朴實的德國品質。為了確認這一點,精於邏輯的德國人使用了反證法。德國的《圖片報》曾說:「貝克漢姆每天早晨就要在浴室花很3. 德國文化有哪些
德國文明起步雖然很晚,但是近代對世界文化貢獻良多。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等。至今德國科學家一共獲得了超過60項諾貝爾物理、化學和生理醫學獎。德國是導彈、火箭的發源地,也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創始人馮·諾伊曼的祖國。
德國官方語言是德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19世紀在德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這是馬克思親自創建的,第一國際也產生於德國。馬克思逝世後,德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一部分人放棄階級斗爭,走議會路線,被列寧抨擊為「修正主義」,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第二國際,德國是歐洲第二國際的大本營。由此可見德國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的傳統極為深厚。
20世紀30年代,在希特勒策動下,德國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發源地。
德國法典是有世界重大影響的法典,它和法國《拿破崙法典》構成大陸法系的基石。
4. 德國是海洋文化還是內陸文化
是傳統的內陸文化
5. 德國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有沒有關於德國文化的故事,或典古
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黃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三色旗的來歷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帝國,在後來16世紀的德國農民戰爭和17世紀的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飄揚在德意志大地上。在擊敗拿破崙後,一位詩人見到一個穿黑披風佩掛紅色肩章及金色紐扣的學生義勇軍時,唱著「黑色象徵悲憫被壓迫的人們,亂早紅色是爭取自由的心情,金色是理想和真理光輝的表徵」,於是以黑、紅、黃三色旗作為統一的德國的國旗。後多次改制。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仍以三色旗為國旗。1918年德意志帝國垮台後,魏瑪共和國也採用黑、紅、黃三色旗為國旗。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依然採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改檔志民主共和國也採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錘子、量規、麥穗等國徽圖案,以示區別。1990年10月3日,統一後的德國仍沿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三色國旗可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國徽:為金黃色的盾徽。盾面上是一頭紅爪紅嘴、雙翼展開的黑鷹,黑鷹象徵著力量和勇氣。 1950年制定的德國國徽也是歷史的產物。其圖案為一枚土黃色盾徽上繪一隻風格獨特的黑色雄鷹,鷹的喙、爪均為紅色。這一圖案最早出自於十二世紀的霍亨京倫家族,該家族曾統治普魯士,後來成為德國皇室。以雄鷹入圖,早在九世紀就已經出現。據說,該圖案是由法蘭克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從羅馬帝國傳人德國的。
國歌:「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詞是奧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1798年—1874年)於1841年撰寫的,曲調由約瑟夫·海頓(1732年—1809年)譜寫。1922年,魏瑪共和國第一任帝國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將「德意志之歌」升格為國歌。1952年,在聯邦總統豪伊斯和聯邦總理阿登納之間的一次通信中,這首歌重新被承認為國歌。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和聯邦總理科爾在1991年8月的通信中確認了」德意志之歌」對統一的德國的傳統意義。
國花:矢車菊,又名藍芙蓉、荔枝菊、翠藍,屬於菊科。經過德國人多年的培育,這種「原野上的小花」已經有淺藍、藍紫、深藍、深紫、雪青、淡紅、玫瑰紅、白等多種顏色。頭狀花序生在纖細莖稈的頂端,彷彿一位雋秀的少女,向著「生命之光」——太陽,祈禱幸福和歡樂。矢車菊是德國的名花,德國人用她象徵日耳曼民族愛國、樂觀、頑強、儉朴的特徵,並認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譽為「國花」。
國鳥:白鸛,一種著名的觀賞珍禽。在歐洲,自古以來白鸛就被認為是「帶來幸福的鳥」,是吉祥的象徵,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專門來拜訪交好運的人的。白核陪亂鸛被選為國鳥後,不少德國家庭特地在煙囪上築造了平台,供它們造巢用。
6. 德國文化
德國不但是歐洲文化的「濃縮版」,也在世界文化之林佔有一席之地。德國目前有140家公立劇院、130多家公立歌劇舞劇院以及管弦樂隊。
不僅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德國就有38個歷史文化古跡入圍。每年,來自全球成千上萬的遊客都慕名到德國觀光旅遊。
德國對從事文化產業的「文化個體化」提供的社保在世界各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據德國財政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德國聯邦政府共為18萬包括記者、編輯、出版人在內的「文化個體化」提供了養老、醫療在內的各種保險。
對於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自由職業者來說,國家的這一對他們「生老病死」的「兜底」做法讓其感到既溫暖又貼心。
(6)德國是屬於什麼文化擴展閱讀:
在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者的社會保險的構成是這樣的:從業者自籌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中,聯邦政府掏20%,從業者所在單位掏30%。這樣的話,文化創意產業從業者就可以像領取工資的雇員那樣擁有一份體面的社保。
德國聯邦政府還非常重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財政扶持,而BKM在其中則發揮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
據BKM提供的一份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產生的利潤總額為1430億歐元,為大約100多萬人提供了相應的就業崗位,而文化創意產業所涉及的業務則高達24.7萬個。
7. 德國文化很有特點,你有哪些認識與了解
我認為,德國文化的特點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說明。
德國
第三,德國宗教文化
德國人深受新教影響,他們認為成為上帝選民是有一定標志的,而職業表現好壞與是否是上帝選民有關。因此,他們非常願意展示自己取得的成就,不以之為恥。最能使身份外在化的標志就是汽車和住房,大多數成功德國人選擇賓士、寶馬、奧迪為寶座,德國人也常用合作夥伴使用的車輛來評判對方的實力。住房的面積和所處位置也是顯示德國人社會地位的標志。
8. 德國是什麼文化呢
思維嚴密,謹慎。有點循規蹈矩,少創新精神。
德國螞棗文化民族主義具有注重文化淡化政治、強烈的文化自衛、自我矛盾、浪漫主義和抽象模糊等特徵,亦是其民族主義思想衫碰在文化領域的悶塌拆反映。
9. 德國有什麼文化
FKK,大意是身體自由文化,歷史悠久,在德國相當主流。
裸體文化在德國的形成,從歷史上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葉。當時的德國民富國強,眾安道泰,達到小康後的中上層市民開始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模式,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營養,服裝,住房,健康和身體保養,這就是有名的「新生活運動(Lebensreformbewegung)」。
1893年海因里希·普都爾(Heinrich Pudor)出版了《裸體人,未來的歡呼》一書,提出只有正視人類的軀體,才具有真實的道德觀。呼籲大家返回大自然,充分享受那新鮮的空氣和溫暖的陽光。1905年第一份裸體文化期刊--《美麗》(Schonheit)在柏林問世,從此裸體文化在柏林、漢堡、漢諾威等大城市流行起來。
天生之體的起源:
「天生之體」文化最早起源於古代希臘文明。當時的人們認為,人體是大自然里最美的事物,是人類用以顯示自己的自信與自豪的最好載體。因此,人們不僅在體育活動中和節日慶典中實行裸體,而且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和贊美人類的裸體。
這種觀念和實踐一直延續到古代羅馬帝國的後期。從中世紀到19世紀,這種觀念受禁慾主義所壓抑。
10. 德國文化簡介一千字左右
德國文化簡介:
德國在歷史上被稱作「詩人與思想家的國家」(Das Land der Dichter und Denker)。德語文學的歷史可追溯到中世紀,受意早中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的18世紀文學走向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兄弟都是傑出的代表。不少德國畫家的作品享有高度國際知名度,創作形式也相當多元。源自德國地區的卡羅琳式建築及奧托式建築促進了羅曼裂睜咐式建築發展,之後則以哥特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及巴洛克建築為主。肆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