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媒介融合對文化有什麼影響

媒介融合對文化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3-04-06 19:32:00

1. 何謂「媒介融合」趨勢會怎樣

媒介融合是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從對立碰撞轉向融合依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反映著社會發展深層次的趨勢和必然性,其提出必然對整個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媒介融合藍圖勾勒與媒介融合多元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媒體實驗室創始人尼古斯?尼葛洛龐蒂在《媒體實驗室:在麻省理工學院創造未來》一書中描繪了「媒介融合」的藍圖。尼葛洛龐蒂用三個圓圈來描述計算機、印刷和廣播三者的技術邊界,認為三個圓圈的交叉處將成為成長最快、創新最多的領域,並且這三個圓圈呈現出疊加和重合的發展趨勢。他認為媒介融合是在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二者融合的基礎上用一種終端和網路來傳輸數字形態的信息,由此帶來不同媒體之間的互換性和互聯性。尼葛洛龐蒂在網路技術尚未普適化的情況下以預言的方式對媒介融合提出自己的設想,但對媒介融合的內o與外延並沒有進行嚴格的論證,對媒介融合的層次和多元化沒有涉及。20世紀90年代以來,數字化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使以其為技術支撐的諸多行業之間的邊界正在由清晰走向模糊。正是這一重大變化推進了信息、電信、文化、娛樂、傳媒、出版、金融、證券等眾多行業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在全球形成了大規模並購、重組的浪潮,多元化成為大公司的發展戰略。與此同時,資源配置、整合方式也發生了結構性變化,薯扒中許多新的業態應運而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並直接改變了傳統的產業結構,以順應行業邊界模糊的發展趨勢。1994年,《紐約財報》報道美國在線與《聖荷水星報》聯合推出《水星中心新聞》的電子服務時,使用了「一次傳媒聚合」的標題。同年,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舉辦了世界上第一次關於產業融合的學術論壇,即「沖突的世界:計算機、電信以及消費電子學」。 參加者除了學術界以外,還包括康柏、英特爾等著名計算機整機或晶元生產公司以及軟體、消費電子產品和信息服務等相關行業的人員。這標志著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話題。1996年,美國聯邦政府制定了《1996年電信法》。該法案將電信和媒體統一立法管理,引發出一場電信、電子、媒體和文化企業的交叉兼並和產業重組。1997年6月在加州伯克萊分校召開了題為「在數字技術與管制範式之間搭橋」的學術研討會,在會上此大對產業融合與相關的管制政策進行了討論。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媒介融合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關注。1997年,歐洲委員會推出的綠皮書認為,產業融合是指「產業聯盟與合並、技術網路平台和市場等三個角度的重合」,並把媒介產業融合視為新條件下促進就業與增長的一個強有力的發動機,這無疑將媒介產業融合擴展至整個信息市場數山,乃至催化今後世界經濟的綜合。1997年,美國學者Greenstein和Khanna從產業變動的角度,針對計算機、通信和廣播電視業的融合,提出媒介產業融合是為了適應產業增長而發生的產業邊界的收縮或消失。1998年,奧諾和奧基對媒介融合構建了一個理論分析框架,以此揭示電信、廣播等媒體信息服務融合的過程。他們指出,從專用平台到非專用平台的轉換以及從低帶寬要求到高帶寬要求的轉換,基本上反映了媒介產業融合的方向。2000年,Raghuram指出,產業融合從根本上是指數字技術允許傳統的和新的通訊服務(無論是聲音、數據或圖片)通過許多不同的網路共同傳送的現象。同年,《澳大利亞產業融合評論》則指出,融合就是因數字化驅動的服務部門結構調整,這個調整的實質是兩種服務傳遞的結構模式的轉換,傳統模式是由模擬和物理技術主宰的、以大規模生產為特色的、以國內市場為重點的、以水平和垂直聯結為整體結構;新的服務傳遞模式使用數字編程網路,以促進實現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對國際市場關注、在用戶看到的服務和潛在的傳送平台之間的垂直分布。2000年,托馬斯?鮑德溫、史蒂文?麥克沃依、查爾斯?斯坦菲爾德等三位學者在其合著《大匯流——整合媒介信息與傳播》中提出:以前電信業、有線電視業、廣播業和計算機業各自為政,現在在寬頻技術和政策的指引下匯流到一起,產生了「整合寬頻系統」。因此,媒介融合有了更好的技術支持,並將在更寬泛的領域內進行。媒介融合與產業革命的序曲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服務公司美國在線和世界上最大的傳媒公司時代華納宣布合並。合並後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成為融媒體、娛樂和通訊為一體的世界巨頭,公司市值為3500億美元,年銷售額為300億美元,交易額達1840億美元。這個「天作之合」代表著傳統媒體產業和網路產業的融合,同時也成為國際媒介產業融合發展的標志性事件,並開了媒介產業融合與產業革命的序曲,這場革命將是全方位、跨行業、深層次、超國界的。2001年,日本學者植草益在對信息通訊業的產業融合進行研究以後,從動因的角度,把媒介產業融合定義為通過技術革新和放寬限制來降低行業間壁壘、加強各行業企業間的競爭合作關系,並認為媒介產業融合不僅出現在信息通訊業,金融業、能源業、運輸業的產業融合也在加速進行之中。由於產業融合,企業間以及企業內部的組織形式發生相應變化,企業並購、流程重組、戰略聯盟和虛擬企業等逐漸成為現代企業組織形式的主流。正如他所預測的那樣,近年來媒介融合並不僅僅限於這4個產業領域,在製造業,產業融合也得到進一步發展,產業革命的浪潮在媒介融合推動下,一浪高過一浪。媒介融合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社會的媒介化1997年,歐盟對媒介融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大膽預設,提出「電信業、廣播電視業和出版業三大產業的融合不僅是一個技術性問題,更是涉及到服務以及商業模式乃至整個社會運作的一種新方式」。媒介融合是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和網路存儲技術等傳媒技術產生的基礎上,以受眾需求變化為導向,從整體上打破傳統傳媒業的邊緣,彰顯個性媒體的獨特傳播優勢,實現立體式傳播效果的演變過程,其終極目標是實現社會的媒介化。作為信息社會形成初期的熱點問題,媒介融合的提出標志著傳媒業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上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變革,一方面促使傳媒業的內o與外延重新界定,另一方面也再一次提升了傳媒業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2. 媒體融合的影響

一、對傳播格局而言。
目前用戶最多、傳播影響力最大的兩類新媒體,一是網路媒體(以互聯網為傳播介質),一是手機媒體(以手機為用戶終端扮手)。新媒體造就了信息開放的新局面,造就了全時空傳播的新局面,造就了一人一媒體、所有人向所有人傳播的新局面,造就了信息爆炸和信息迅速更替的新局面。尤其是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的推動,不斷使傳播形態更加豐富,推動了自媒體、私媒體、草根媒體、公民媒體、獨立媒體、參與式媒體、社會化媒體等傳播形態的形成。
二、對傳統媒體而言
媒體融合不僅僅是給傳統媒體的內容傳播提供了眾多新途經,實際上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在管理機制上,全媒體是為制度創新預設了可能性,為向現代企業轉型提供了空間;在新聞生產上,全媒體是信息整合的具體方式、報道形態,以多媒體素材集成報道;在傳播渠道上,全媒體是向各種平台終端強力滲透南都的產品和品質,匯聚新一代受眾群;在商業模式上,全媒體是完善對傳統媒體廣告之外的市場布局。全媒體平台提供多媒體產品,通過電視、廳皮嫌廣播、互聯網、手機、戶外電子公告牌等等多渠道分銷這些產品從而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實現用戶價值。
三、對新聞工作者而言
媒體融合的進展不斷促進著新聞從業者信息獲取方式的改變,促進著采訪報道方式的改變,促進著新聞發布方握昌式的改變,促進著新聞理念的改變,甚至促進著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向新媒體領域的轉行。今天,年輕新聞工作者具備的信息結構是開放的,視野是國際化的。

3. 媒體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時代的變遷,媒體的進步,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無線的發展空間,從古老的造紙術,到如今的媒體網路傳播,傳統文化經過了一次次傳播媒介的洗禮,至今依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文化是一個國家最好的代名詞,是一個民族,一個種群甚至全人類的發展痕跡,它記錄了歷史的滄桑變化,記載了人民辛勤不斷的奮斗史。對傳統文化進行記載和傳播是一個民族血液持續流淌的重要保障,血脈延續,精神不衰。

一、傳播媒介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歷史的洪流中,一代代的文化精髓被積累和保留著,持續傳承著,這個繁多而復雜的文化群體需要一個持久不衰的文化載體,傳播媒介的存在使得文化的持續傳承成為可能。在紛繁復雜的傳播媒介演變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克服重重磨難,一步步研究出了造紙術,隨後有完善了造紙工藝,使得文化的記載更加清晰可見。印刷術的出現克服了記錄困難繁雜的手抄工作,使得文化的傳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今天,藉助於網路和媒體傳播的傳統文化,具有更加可靠的傳承方式。如果說文化是流動的血液,那麼傳播媒介就是承載血液流動的血管,離開了血管的支撐,血液將會變得混亂並逐漸消散,而失去了血液的血管也很難發現其自身的利用價值。由此可見,傳播媒介與文化傳承息息相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傳播媒介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可靠的載體,使得文化的傳承經久不衰。

二、新媒體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播對策

1.加強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挖掘

傳統文化是我國傳承已久的文化精髓,保留至今,困難重重,我們要更加珍惜和愛護它們,以便更好的為後代儲存文化資源。文化遺產是我們國家發展軌跡的衍生品,是我們國家風風雨雨的象徵,必須加強對其保護和挖掘。新媒體時代,先進文化的沖擊下,很多人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破壞文化遺址、文物的現象比比皆是,必須從法律的角度對這些行為加以制止。此外,在保留和傳承現存傳統文化遺產的同時,也要盡可能的挖掘文化遺產,以便豐富文化遺產庫,更好的借鑒和發揚先人的文化結晶。

2.在新媒體語境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

時代的發展,帶來了先進的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播是一次沖擊,將新的傳播元素融入到傳統文化中,打造出屬於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北京奧運期間,「和」字的宣傳既彰顯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又融入了新的時代理念,將和諧發展推廣到世界范圍內,將和平傳播到每一個有戰爭的角落。此外,網路傳播中,很多傳統文化,都以不同的存在形式開始了普及傳播,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傳統文化精品的縮影。這些都是新媒體語境中,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體現。

3.促進優秀傳統文化佔領新媒體傳播領域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的精華與繁榮的象徵,是我國興盛發展的不竭動力。促進優秀傳統文化進入新媒體傳播領域,可以更好的推動其在我國人民之間的傳播與應用。常見的新媒體主要包括網路傳播、報紙傳播以及廣播電視等方式,這些媒體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接觸外界、了解新聞的途徑,在這些基本傳播媒介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播領域更加廣泛,影響人群更加廣大。由此可見,促進優秀傳統文化佔領新媒體傳播領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文化傳播與宣揚途徑。

4.通過新媒體推動優秀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的驕傲,是我國發展的見證,是我國歷史的寶貴痕跡,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對於促進我國的繁榮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較大的作用。傳統媒介下,優秀的傳統文化很難被世界人民接觸到,即使接觸到也只限於很少的一部分人群,難以普及傳播。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優秀文化的傳播可以藉助虛擬的媒介進行,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可以通過新媒介接觸我國的傳統文化,了解我國的悠久歷史,進而吸引更多的人來探讀我國的歷史,從而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與國際地位的提升。由此可見,新媒體的出現,使得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了世界,也使得中國發展走向了世界。新媒體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范圍傳播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千年來,風雨見證下,我們的傳統文化代代相傳,有些在傳承中逐漸消失,並湮滅;有些卻在歷史的洪流中歷盡波折存留下來,成為我國可貴的文化遺產。藉助於媒體傳播是文化遺產存留與傳承的基本方式之一。總之,文化發展的需要促進了傳播媒介的更新,而傳播媒介的進一步發展與進步也推動了文化傳承的腳步,可以說,傳統文化與媒介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佐相佑的關系。新媒體的出現大大擴展了媒介的范圍和傳播廣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進步,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播在融入新的元素的同時,更加的精純與普及。由此可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媒介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緊密聯系。

4. 媒體融合對傳統的新聞業有什麼影響媒體融合對傳統的新聞業有什麼影響

2.2 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優勢影響
近年來媒介融合的必然性日漸顯著,其影響也逐漸在美國和歐
洲顯示出來。經過媒介融合之後,一條信息的受眾變得更多了。同
樣的信息,在傳統媒體報道之後,在媒介融合形式下又進行了更廣
闊的介紹,形成良性的影響。另外,傳統媒體對於一件事情的報道
可能只是表面的,或是只是播報一下當時的現在狀況等等。比如我
們得知的山西煤礦坍塌事件,傳統的報道只是簡單的報道一下煤礦
坍塌事件形成的原因,死傷的人數,救援的簡單孝讓乎內容而已。而通過
媒介巧悉融合之後受眾所接觸到的新聞,一定比傳統媒介所得知的消息
在深度上更深,在廣度上更廣,例如我們可以從網路電視中得知最
新的事件進滑銷展,可以從手機報或者互動微博上得知有關於這件事情
的一切動態,這都是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的優勢影響。
(2)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的發展影響
在新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媒介融合可以根據不同受眾對新聞
內容和形式的喜好,形成不同類型的節目提供給他們選擇。媒介
融合新聞的創新,要求媒體以平視的角度把受眾放在平等、互動
的位置上,通過各種傳播渠道和終端,實現與觀眾之間的信息分
享和思想交流。媒介融合的發展將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產生很
多的優勢作用,我們可以知道更多的信息,更廣的信息,更多的
傳播渠道和更深領域的不為大多數人知曉的各種消息,因此,媒
介融合必將成為今後的發展趨勢,它的發展也將帶動其它媒介的
發展,最後必將成為嶄新的傳播方式,帶給人們新的體驗。
3.總結
媒介融合這一概念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了,也有很有傳媒領
域的專家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今天探討的只是兩兩媒介相互融
合,其實媒介的融合是無邊無際的,這也是需要我們發揮想像空
間的地方,值得我們為此多開辟出新的道路。
媒介融合使得新
聞傳播更加的迅速,更加的多元化,也使得我們接受信息的渠道
更加多元,使得新聞更加的生動和有趣,改變了新聞以往死板沉
悶的現象,使得受眾對新聞的認可度上升,這是對新聞傳播發展
的巨大優勢。總之,媒介融合已經毫無爭議的進入到我們的學習
和生活中,也是我們自由自覺的接受了這種新興的形式,從而為
今後傳播新聞形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後多元化的傳媒道
路提供了發展環境,媒介融合,使值得我們花時間研究的好項
目,也必然是今後傳媒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http://wenku..com/view/e9419a3c5727a5e9856a6114.html

5. 請舉例分析媒介融合的概念、意義、對中國媒體環境的影響以及對廣播電視新聞學 發展的促進作用

[摘要]「媒介融合」是近幾年出現的一個概念,在新技術的發展下,「媒介融合」的洪流無法阻擋,已經成為一種無所不在、影響巨大的現象。本文對「媒介融合」的概念進行簡單的梳理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意見;並在一些學者分類的基礎上,將「媒介融合」分成組織融合、資本融合、傳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態融合四個階段。

[關鍵詞]媒介融合分類發展

「媒介融合」是新聞界一個比較前沿的問題,但「媒介融合」概念的認識在不同的學者那裡有所區別,並沒有在學理上擁有共識。

在國內,人大學者蔡雯是較早對這個概念作出闡釋。在對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媒介發展狀況作出考察以後,她認為「媒介融合」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研究領域」,西方學者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呈現出多樣化的視角,有技術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所有權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文化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組織結構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新聞采編技能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等等。這些研究可以說鋪展到了與媒介相關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涉及到媒介經營與新聞傳播的各個角落扮信。這個概念似乎包容了一切研究,正因為內涵過於寬泛,「媒介融合」並沒有一個准確定義。(1)自蔡雯之後,國內關於「媒介融合」的研究逐漸增多,但概念內涵和指向並不清晰,導致大多數學者只是對媒介發展的趨勢作出一定的闡述和預測,並沒有對「媒介融合」作出清晰的界定和解釋。

一.什麼是「媒介融合」

正如有些學者說道,「媒介融合」只是一種發展趨勢。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現象,很可能只是媒介融合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媒介融合必然會有更多的表現形式,而很多發展趨勢是我們無法預測的,正如在十年前我們無法預測現今博客大行其道一樣。實踐是理論的先導,隨著實踐的日益豐富,理論的內涵也會隨著豐富發展,「媒介融合」也不例外。現在我們討論的概念內涵,大多針對已經產生的現象並且對未來做出一些可能的預測。我們首先看看專家對其的定義,「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浦爾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這種關於媒介融合的想像更多的集中於將電視、報刊等傳統媒介融合在一起;(2)美國新聞學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將「逗鍵融合媒介」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3),他強調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個媒介之間的合作和聯盟(4)

在西方新聞學界,在「媒介融合」這個概念上,經常用Journalism代替Media,其實兩者的意思差別並不大,因為在西方,Journalism是指整個「新聞業」,因此「媒介融合」和「新聞業融合」是可以互換的兩個概念。要理解「媒介融合」這個概念,界定其指向范圍,我們首先看看其英文單詞Convergence,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有兩個意思(5):1)線條、運動物體會於一點,向一點會合、聚集;2)(用於比喻義)兩種事物相似或者相同。因此,媒介融合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會聚」「結合」,第二層意思才是融合,兩層意思是有區別的,「會聚」或「結合」雖然有一些「融合」的意思,是低層次的「融合」,是物理意義上的,是在做「加法」,將同種的媒介或者不同種類的媒介結合為一個共同體,如中國很多的報業集團、廣電集團等等;而「融合」則是將不同的媒介功能和傳播手段「融化」為一種,筆者認為,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未來媒介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因此,「媒介融合」的概念應該包括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概念是指將不廳指輪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如電子雜志、博客新聞等等;而廣義的「媒介融合」則范圍廣闊,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甚至融合,不僅包括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廣義的「媒介聚合」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的過程,狹義的「媒介聚合」則是發展的最高階段。

三.媒介融合的分類與發展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結合實踐,我們可以把「媒介融合」進行分類。早在2003年,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戈登便歸納了美國當時存在的五種「媒介融合」(「新聞業融合」)的類型(6):

一是所有權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大型的傳媒集團擁有不同類型的媒介,因此能夠實施這些媒介之間的內容相互推銷和資源共享,如美國佛羅尼達坦帕市的媒介綜合集團(the Media General company),美國俄亥俄州的新聞電訊集團(Dispatch Media Group),都是將各自在同一地區所擁有的報紙、廣播電台、電視台和網站進行了融合。

二是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指所有權不同的媒介之間在內容上共享,如分屬不同媒介集團的報社與電視台之間進行合作,相互推介內容與共享一些新聞資源。

三是結構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這種融合與新聞採集與分配方式有關,如美國《奧蘭多哨兵報》決定僱用一個團隊做多媒體的新聞產品,使報紙新聞能夠加工打包後出售給電視台。在這種合作模式中,報紙的編輯記者可能作為專家到合作方電視台去做節日,對新聞進行深入報道與解釋。

四是信息採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ring convergence),這主要指新聞報道層面上一部分新聞從業者需要以多媒體融合的新聞技能完成新聞信息採集。前文中談的「超級記者」的工作便屬此類。

五是新聞表達融合(Storytelling or presentation convergence),這主要指記者和編輯需要綜合運用多媒體的、與公眾互動的工具與技能完成對新聞事實的表達。

盡管是美國確實存在的一些現象,但正如蔡雯教授所說,這種劃分的標准並不一致,前三種是「媒介組織行為」的劃分,後兩種則是以從業人員的角度進行劃分。

另外,戴默等幾位在美國鮑爾州立大學任教的學者向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學教育學會提交了一篇論文,題為:《融合連續統一體:媒介新聞編輯部合作研究的一種模式》,提出了「融合連續統一體」這個新概念(7)。他們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媒介當時的實際情況界定了「融合新聞」的幾種模式以及每一種模式的具體含義:1.交互推廣(Cross-promotion),指作為合作夥伴的媒介相互利用對方推廣自己的內容,如電視介紹報紙的內容。2.克隆(Cloning),指作為合作夥伴的媒介不加改動地刊播對方的內容。3.合競(Coopetition),指作為合作夥伴的媒介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如一家報社的記者編輯在某電視台的節目中對新聞進行解釋和評論,某一媒介為自己的合作夥伴提供部分新聞內容等。作者認為合作的媒介之間依然存在著相互戒備,在電視上露面的報紙記者不會願意透露那些構成報紙獨家新聞報道的關鍵信息。4.內容分享(Content sharing),指作為合作夥伴的媒介定期相互交換線索和新聞信息,並在一些報道領域中進行合作,如選舉報道、調查性報道等,彼此分享信息資源,甚至共同設計報道方案,但各媒介的新聞產品仍然是由各自的采編人員獨立製作的。5.融合(Conv-ergence),指作為合作夥伴的媒介在新聞採集與新聞播發兩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他們的共同目標是利用不同媒介的優勢最有效地報道新聞。多個媒介的記者編輯組成一個共同的報道小組,策劃新聞報道並完成采編製作,並且決定哪一部分內容最適合在哪個媒介上播發。

戴默教授的劃分明顯比戈登教授合理,五種模式的新聞融合程度依次由弱到強、由簡單到復雜。在現實中都存在著這幾種「媒介融合」的例子,如報業集團、媒體聯盟以及平面媒體電子化等現象。最能代表「媒介融合」的是論壇公司(The Tribune Company)和媒介綜合集團(Media General Inc)。這兩家公司都以自己所擁有的並且同在一個地區的報社、電視台和網站作為基礎,構造了不同類型的「融合新聞」的平台,並取得引人矚目的成果。在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融合新聞」也同樣有所收獲。在中國還沒有這樣的例子,這個應該是迄今為至最高層次的「媒介融合」了。國內的很多學者也對「媒介融合」進行過劃分,但大都不會脫離這兩種劃分方法。但一個重要的不足就是仍然沒有將最高層次的媒介融合劃分進去,就是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通過匯聚,產生一種新的媒介形態,正如學者有論,「融合新聞」必將超越「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這一界定,不只是「媒介之間的合作模式」,而演變成一種獨立運行、流程完整、操作規范的新聞生產模式。

其實,「媒介融合」的分類方法並不是固定的,關鍵是看其分類的標准。按照剛才下的定義:廣義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甚至融合,不僅包括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媒介融合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應該按照媒介融合的發展過程進行分類。

「媒介融合」按照發展和聚合程度分類如下圖:

經濟、技術等條件的推進

最初的「媒介融合」是組織的融合,這種結合往往是依靠外部的力量(如行政力量)使媒體結合成一個共同體,如中國的許多報業集團都屬於這種類別,結合以後這類集團往往只是名義上的,只是一種十分鬆散的組合,往往還是處於各自為占的狀態,沒有形成有機分工的態勢;

第二階段的「資本融合」比前一階段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它是在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使有實力的媒介集團在資本市場上完成對其他媒介或媒介集團進行收購或者兩個媒介組織之間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的合並。這種兼並或收購往往不局限於一種媒介,是一種橫向的收購。如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參與到資本融合的雙方不一定都是媒介組織,

6. 媒介融合的特徵

1.技術化與全能化
媒介融合首先是技術的融合,媒介融合根本的和直接的誘因是數字技術的成熟,新一代數字技術、廣播技術、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成為媒介融合的的直接推動力。因此,媒介融合表現出鮮明的技術特徵。
在媒介融合的時代,依託於不同媒介的文化形態競爭與融合,表現出多元文化的技術性與全能性。它不僅體現著大眾文化的精神,也兼容並包著精英文化、世俗文化、高雅文化與娛樂洞碼文化的精髓,從而呈現出一種全能文化的形態。
2.集約生產與全民寫作
媒介融合改變了內容的生產模式與傳播模式。融合媒介意味著不同類型的媒介從各自獨立經營轉向多媒介聯合經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一種新的新聞傳播模式「融合新聞」(Multiple-journalism)產生了。融合新聞與傳統的單一媒介的新聞傳播活動有著巨大差異,納舉哪其主要特點是將多種媒介的新聞傳播活動整合進行,採用多媒體、多渠道的方式傳播新聞。
媒介融合在內容的集約化生產方面,不僅表現在傳媒組織的合作,還表現為內容生產的全民寫作。在傳統大眾媒介壟斷新聞傳播與文化生產的時代,為新聞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機構、社會團體和企業組織,承擔採集與發布新聞信息的主要是職業新聞工作者及作為「准新聞工作者」的新聞通訊員。
3.內容融合與渠道融合
媒介融合的途徑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內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內容從物理形態上看,可以答氏分為文字、聲音、圖片、圖像等;從媒介載體上看,可以分為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等媒體上的內容。

7. 媒介融合名詞解釋是什麼

媒介融合是指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所依賴的技術越來越趨同,以信息技術為中介,以衛星、電纜、計算機技術等為傳輸手段,數字技術改變了獲得數據、現像和語言三種基本信息的時間、空間及成本,各種信息在同一個平台上得到了整合。

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間的互換性與互聯性得到了加強,媒介一體化的趨勢日趨明顯。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媒介組織進一步走向聯合,「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一個無處不在,影響巨大的現象。

一方面,隨著衛星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網路技術的進步,以及這些技術在廣電、通信領域的全方位滲透與應用,傳統媒介的界限漸漸辯頌模糊,新媒體形式層出不窮,媒介終端可實現功能逐步強大。枯核

另一方面,社會經濟及文化潮流的發展與進步引發社會階層的「碎片化」,並由此延伸到市場的「碎片化」和受眾的「碎片化」,大眾沒灶掘時代過渡為分眾時代,媒介受眾由以往的單向閱聽人的角色轉變為需要為其量身訂制娛樂、資訊服務的用戶。媒介與消費者的互動更加充分,傳媒產業正以日益豐富的信息娛樂元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8. 媒介融合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媒體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提出,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浦爾在其著作《自由的技術》中提到媒介融合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

其概念應該包括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概念是指將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會隨之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如電子雜志、博客新聞等等;而廣義的「媒介融合」則范圍廣闊,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甚至融合,不僅包括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媒介功能、傳播手段、所有權、組織結構等要素的融合。 也就是說,「媒體融合」是信息傳輸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業模式,是把報紙、電視台、電台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手機、手持智能終端等新興媒體傳播通道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後通過不同的平台傳播給受眾。

媒體融合是信息時代背景下一種媒介發展的理念,是在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的基礎上的傳統媒體的有機整合,這種整合體現在兩個方面:技術的融合和經營方式的融合。

中文名
媒體融合
外文名
media convergence
得以
各種媒介呈現多功能一體化
提出者
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
作用
互聯網技術使信息傳播成本降低
快速
導航
近義詞

現狀

發展趨勢

可行性分析

人才培養

專業介紹

影響
趨空談勢
由於互聯網技術使信息傳播成本大大降低,現代化的數字壓縮技術使網路傳輸系統兼容了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傳統媒體傳播手段,超強的載入能力使舊媒體越來越不具有優勢,當前舊媒體之所以還握手存在,主要是因為舊媒體發展時間長,發展出了很多利益團體,還有部分人習慣使用舊媒體,從實用角度講,舊媒介形式已經沒有生命力了。設想這樣一種情況,如果網路的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之前,怎麼還會有報紙和電視的誕生,他們只會成為網路上的一種形式而已。正因為如此,所以舊的傳媒利益集團一定要盡快尋找發展的新思路,與網路對接,廣電媒體與互聯網相互整合的過程,就是這樣一種體現,與其說它是一種跨媒介的擴張,還不如說是行業聯合的試探。橫跨廣電和電信兩種業務的融合繁衍,開始結出媒體融合的果實。

媒體融合不僅僅是信息採集渠道和傳播通道的多元化,重要的是,媒體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多媒體的原始素材,綜合整理提煉、加工,通過不同媒介傳播的特點,迅捷傳達信息,表現事件背後的真實,還原新聞的全貌。從而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深度。
近義詞
媒體融合與媒介融合的區別
媒體和媒介是有區別的:媒介是信息傳播所需要的載體、介質或通道。媒體是媒介+內容體系的組合,擁有後端內容架構、生產流程、編讀互動等系統支撐。因此,我們需要在掌握多種媒介的處理技術之外,必須要有一個內容體系來支撐處理工藝,最終實現內容和通道的良好結合。
現狀
在全球化媒體融合形勢的催逼下,大規模的媒體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網路媒體的興起則直接促成了國內多媒體融合的步伐。然而到目前為止,國內大規模的媒體融合還在起步階段,媒體之間的融合主要還是報紙與網路之間,廣播、電視與網路之間的單向融合,傳統媒體大都只在內部妊娠並發育出電子版媒體模塊。在這種融合過程中,電視媒體特別斗皮碰注重對自身網路媒介的建設。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從中央電視台到全國省級電視台乃至計劃單列市電視台都陸續申請推出自己的網站或網路電子版。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營,網路電視操作模式已日漸成熟。國內媒體就是在這種不平衡的發展中逐漸融合。
發展趨勢
「媒體融合」是國際傳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業模式,簡單地說,就是把報紙、電視台、電台和互聯網站的采編作業有效結合起來,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後通過不同的平台傳播給受眾。這種新型整合作業模式已逐漸成為國際傳媒業的新潮流。

9. 媒介融合對媒介內容生產的影響

  1. 內容生產主體方面,不同形態的媒介出現合並趨勢,傳統內容生產主體必須適應新形式以求生存;

  2. 內容的形式上,不僅僅是單純文字、視頻畝態、音頻形式出現,更多輪扮的是組合出現,單一的傳播形式已經不能適應媒介融合的趨勢;

  3. 由於受臘耐灶眾的要求越來越高,媒介融合趨勢下,內容本身也變得更加精煉化,有針對性等等。


大概想出來幾點,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閱讀全文

與媒介融合對文化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