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生產者怎麼做

文化生產者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3-04-06 23:50:41

Ⅰ 如何提高文化消費水平

近年來,我國文化消費發展很快,文化消費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現象、新情況。如何提供高質量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進一步開拓文化消費市場,引導和擴大文化消費,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費需求,是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加以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文化消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文化消費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比重,是衡量國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人們總是在滿足溫飽或基本生活需求之後,才會考慮較高層次的文化需求。文化消費的水平又是衡量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積淀、社會文化氛圍和國民文化素養的重要標志,文化消費的價值指向則是觀察人們精神面貌和社會發展變化的晴雨表。比如,在當代中國,反映現實生活、展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文化產品越來越受到歡迎,說明人們的社會參與意識日益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日益認同。再比如,個別文化產品在如何看待中國革命史、黨領導人民的奮斗史、改革開放史等方面認識模糊,說明一部分人還沒有樹立正確科學的歷史觀。可見,文化消費是一面鏡子,能夠清晰地映照出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和狀況。

文化消費是提升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從一定意義上說,積極健康的文化消費過程,就是人的素質潛移默化的提高過程。文化消費數量多少、質量高低、能力強弱,是人與人、群體與群體、階層與階層相區別的特徵之一,也是評價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准。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正在加快,要跟上時代步伐,適應社會發展,取得事業成功,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而良好素質的形成,一方面需要實踐鍛煉,另一方面,就要通過學習受教育。學習受教育的過程,正是文化消費的過程。當代人應加大學習和發展方面文化消費的力度,拓展知識,開發智力,提高能力,助推人生和事業成功,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文化消費是文化創新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文化消費作為人類消費的一種方式,與物質消費一樣,受文化生產的制約,又對文化生產有著巨大的影響和不可忽視的反作用。人們消費某些文化產品,就會產生繼續消費的願望,還會產生對其他文化產品的消費聯想。這樣就為文化生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信息和動力,也為文化創新提供了精神文化條件。因此,文化生產者只有到社會生活的最基層,更好地了解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努力提高創意水平、提升藝術境界,才能不斷激發消費願望,不斷開發消費層面,不斷擴大消費者隊伍,形成文化生產與消費的良性循環。

當前,人們的文化消費正從過去的內向、封閉,向開放、交流、互動演變,從過去的求同、求穩,向求新、求變、求時尚演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但不可否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主流文化價值體現不夠。崇高、犧牲、奉獻、勇敢、誠實、守法等積極價值導向有被疏遠的傾向,對精神世界和價值意義的追求有被消解的態勢。一些人對明星大腕的人生經歷、情感變化、家庭生活傾注較多興趣,而對英雄模範和普通勞動者缺少關注,真正讓人感動、給人啟迪、引人深思、使人震撼的文化消費還不是太多。其次,精神文化含量不足。許多文化消費停留在快餐式、瀏覽式、游戲式、休閑式等淺層面上,缺乏思考、感悟、欣賞、理解、接受等較高層次的文化體驗。再次,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消費還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人為滿足感官刺激和低級趣味,自覺不自覺地消費那些低俗、粗糙、無聊的所謂文化產品;還有一些人熱衷於消費那些帶有偽科學、淫穢、色情等有害內容的產品,熱衷於參與賭博、迷信等有害活動。面對多樣多變的文化消費以及存在的問題,必須加強引導。

第一,引導人們提高文化消費層次和能力。文化消費具有不同的層次,需要統籌兼顧、合理引導。即使消費那些高雅經典的文化產品,如果缺乏引導,也會存在一些人理解不了、接受不了的問題;那些歷史文化背景深厚、內容和形式復雜的文化產品,如果沒有引導,也會影響一些人的消費、吸收;那些引進的國外文化產品,意識形態色彩濃厚,如果缺乏引導,人們就可能分不清其中的精華與糟粕,受到不良影響;那些低俗文化產品流入市場,如果缺乏引導,一些人就可能喪失警惕,受到腐蝕侵害;即使是優秀文化產品,如果缺乏引導,也會影響其積極作用的發揮。實踐表明,文化消費具有隨意性、不明確性、從眾性、時尚性等特徵,受周圍文化環境和氛圍的影響很大,人們的文化需求和實際的文化消費有時是矛盾的、錯位的。面對紛繁多樣的文化產品,有時不免眼花繚亂,難以取捨,在不自覺中盲目地消費自己並不滿意的文化產品。隨著我國文化產業日益壯大,傳播手段日益豐富,對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文化產品會呈現在人們的面前。為此,必須進一步加大引導力度,幫助人們提高對各類文化產品的理解力、領悟力、辨別力、接受力,幫助人們選擇更有價值和意義的文化產品,加強文化消費的計劃性和選擇性。

第二,引導人們樹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費理念。一些人把文化消費簡單等同於休閑、找樂,這是片面的;少數人把文化消費看作是尋找感官刺激的途徑,這更是有害的。要通過宣傳引導,幫助人們樹立有利於提高自我綜合素質,有利於培養高雅情趣,有利於社會文明的文化消費理念。如「開卷有益」的理念、「終身學習」的理念、「讀書益智」的理念、「知識就是力量」的理念等等,克服、摒棄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費心理和行為。

第三,切實提高文化消費引導水平。文化消費引導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要提高引導的實效性,就應加強對大眾文化消費的研究。認真了解分析各階層、各群體、各種不同的消費心理和需求,研究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文化消費的發展態勢和趨向,研究文化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和根源,從而制定有針對性、預見性的對策措施。還要更好地發揮媒體在文化消費引導中的作用,通過影視作品及圖書評介、藝術品鑒賞、文化藝術講座等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文化產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價值意義、社會影響等,切實幫助人們提高文化消費能力和水平。

Ⅱ 文化產業如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市場已被提上重要議程。通過引進市場機制促進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文化產品的繁榮發展,通過解放文化生產力促進多出優秀作品、發展先進文化,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 長的 精神文化需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般來說,文化產品的生產必須遵循市場價值規律,但它是市場價值規律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是經濟價值規律與屬於其自身特有規定性的文化規律的統一。這 個客觀存在決定了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深刻認識和把握其特殊性、復雜性。鑒於文化有廣義、中義、狹義之分,這里重點討論中義與狹義文化范疇的文化產品,即主 要指作用於人類精神生活、相當於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所說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學藝術范疇的文化產品。同時,從哲學層面重點討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產品。

S-i/R5e(D#N q\p_5t0
中國書畫博客網d$N1i)Vd:f `P

文化產品是特殊市場價值和使用價值的辯證統一

文化產品是人類精神智力創造的物化形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它具有經濟價值,包括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但它又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具有滿足人們需要的 有用性,具有使用價值。但直接作用於人的精神領域,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成為它區別於其他產品的本質特徵。另一方面,文化產品在市場上流通,具有交換價 值。按一般經濟規律,交換價值是商品價值的外化,「生產使用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使用價值的價值量」(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244頁,人 民出版社1975年版)。但是文化產品的個性化精神創造及其所具有的不可重復性,使計量創作生產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比物質產品復雜得多。作為文化價值的 存在形式和載體——文化產品的生產是一種探索性、開拓性、創造性的勞動而不是機械的重復性勞動,這種勞動的投入量很難加以標准化。

正是文化產品生產過程中勞動投入的特殊性,給文化產品在市場上同其他商品進行交換時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交換過程中等價交換原則難以准確地體現。文化產品 的價格更容易受供求、競爭因素的影響,各類文化產品市場上都普遍存在價格背離價值的情況。這是文化產品市場容易出現投機、哄抬、殺價現象的重要原因。在文 化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一般的市場經濟價值規律,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等價交換原則、贏利最大化原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影響到文 化產品品質、效益和文化生產者的行為選擇。價值規律作用的自發性及其所帶來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文化產品供求矛盾的特殊性,決定了市場調節手段的有限性。傳 統經濟學中的價值交換理論主要是用來解決物質的經濟價值的市場交換問題的,文化產品價值不同於物質價值的生產,在市場交換中也應該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如何根據這種特點建立有利於文化發展而又體現等價交換原則的理論和運作方式,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文化產品是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辯證統一

文化產品具有現實和潛在的巨大經濟價值,這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和基礎,但文化產品價值內涵中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獨特的文化和社會價值。文化產品作為一種 社會產品,具有深刻的社會屬性,它內在地規定:文化產品不僅僅對於個人、群體具有經濟的意義和作用,更多的是對於整個社會存在意義和作用;文化產品的生產 不是單一的個體行為或群體行為,也不是純粹的經濟行為,它有著廣泛的外部性、社會性。

文化產品的文化價值就是其文化內容和精神因素對人與社會的生存發展所具有的作用、影響、意義。這些作用、影響、意義的性質和大小就是其文化社會價值的性 質與大小。文化產品的文化社會價值包括認識價值、審美價值、教育價值、倫理價值等,包括積累創造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傳承歷史文化等獨特功能。這是文 化產品的根本性價值。但這種價值很難在文化產品市場交換中進行等價計量。由此帶來市場機制調節文化生產的局限性。其突出表現是,它主要反映和調節產品的經 濟價值,難以反映和調節其中的文化社會價值。文化社會價值是一種超經濟的價值訴求,它是對文化產品使用價值的根本提升和相對規束,並為使用價值的創造和實 現設置社會空間。顯然,現有通行的價格機制對於這些文化產品的文化社會價值調節是失靈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完善特殊的文化市場調節機制,另一方面,尋求 市場之外的調節手段就顯得十分迫切。

文化產品價值實現與增值是生產過程創造和消費過程再創造的辯證統一

文化產品的價值實現與增值來自生產主體的創造,更有賴於消費者的認知與再創造。與物質產品消費過程損耗或消滅產品實體不同,文化產品比如藝術品的消費過 程,是在觀賞、聆聽、閱讀過程中對審美對象進行感受、體驗的過程,是消費主體在感受、體驗中獲得情理結合的審美把握,於「潤物細無聲」中得到精神陶冶的過 程。這個過程也就是消費者對審美對象文化價值再創造的過程。在這個消費過程中,文化產品的審美價值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通過消費實現了價值增值。而這個過程 的實現,對消費主體有一定的要求,包括要有相應的審美態度、審美能力、審美心境。

馬克思認為,享受精神產品、欣賞藝術,你必須是有相應藝術修養的人,「對於一個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第126頁)。由此,文化審美價值的實現與增值,有賴於消費者的文化素養;提高消費者的文化藝術修養是產生和拉動需求的前提。於是產生了一個 問題的兩個方面:實現文化產品的文化價值要以培養大眾審美情趣與能力為基礎和前提;對文化產品的價值評估亦不能簡單地以其消費量作為質量標准。

文化產品生產取決於市場需求,市場上的供給也是在需求的刺激和推動下出現的。在利潤的推動下,市場具有一種內在的擴張趨勢,會不斷地推動人們去開發可以 帶來利潤的文化產品。由於利潤最大化是推動大多數經營者經營活動的主要動機,這就加劇了文化產品市場交換中的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的背離。因此,市場調節有 長處也有短處,從積極的方面看,市場調節能推動文化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根據市場需求的信號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促進文化產品的生產,可以推動優化文化資 源,去開發文化價值高又具有較好經濟效益的文化產品。從消極的方面看,它會導致文化產品的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的背離,扭曲文化需求結構和文化產品結構。如 何建立健全以文化價值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合理的競爭和調節機制,是實踐提出的理論課題。

文化產品價值取向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辯證統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文化產品,應當具有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雙贏、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效的價值取向。一方面,不能只追求文化產品的經濟價值,忽視 文化產品深層次的本質性的審美價值和影響深廣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不相容,認為今天精神生活的健康發展可 以而且必須遠離市場。文化產品的文化社會價值承載於其可以進行市場交換的物化載體,這個物化的載體有其經濟價值,可以通過產業製作進行市場交易。文化產 品、文化產業、文化市場為文學藝術走向大眾,為文學藝術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創設了良好機制。

應當看到,中國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對文化的經濟手段開發還很不充分,文化產品與文化發展和滿足人民實際需求不相適應。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唯利是圖、功 利化、庸俗化,損害文化價值和社會效益的行為。因此,對於文化產品和文化產業,除了以其經濟價值指標進行衡量外,還要設立與它的文化社會價值相匹配的評估 體系,這個標准也要「三個有利於」:要有利於保持和促進社會精神生產能力的不斷增強、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有利於優質的文化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結構不斷優 化,有利於優質的文化產品的社會影響佔主導

Ⅲ 文化產業的生產者應具備哪些條件

文化市場建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也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兩種市場身份日益明晰的過程,從單純的藝術創作到文化生產,從文藝作品到文化產品,從孤芳自賞的藝術家到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一系列變化的出現必然對創作生產觀念的轉變提出相應要求。而這些轉變中,最根本的就是服務意識的提升。只有完成了這樣的觀念轉變,我們才算得上是在用市場經濟的思維和方式建設和完善文化市場。
但是,對於剛剛發展起來的中國文化市場來說,消費者至上的服務意識仍然是當前非常欠缺的。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非常強調文藝作品的引導功能、教化作用,而對服務功能重視不夠,一些藝術家過分強調創作中的自我表達而未對受眾的需求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造成了不少文化產品在內容題材、表達方式、表現形式等方面與消費者春基需求相脫節。而更應引起重視的是,當這種脫節出現時,一些創作者不僅沒有反省自身,反而將問題的責任歸咎於消費者和市場,這無疑是觀念上的嚴重錯位。
提高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消費者意識,需要藝術家拋卻對自我表核蔽達的過度迷戀,需要改森州創作者拋卻教條化的僵直表達,需要創作生產切實圍繞文化消費者的審美趣味和心理需求,在扎實的調研和高度藝術化的表達中以如履薄冰的態度虔敬地進行。

Ⅳ 如何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國家怎麼做

建設文化產業強國的目標設計
文化產業和文化經濟是當今世界文化和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潮流。它大致包括兩個過程。一是文化經濟化過程,文化要素逐步成為一種生產要素,文化活 動日益擁有經濟性質,文化產業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主要產業和發展方向。二是經濟文化化過程,生產要素更多與文化要素結合,經濟活動日益具有文化性質, 經濟的文化內涵和文化附加值比例逐步增加。實施文化產業強國戰略,需要從文化和經濟發展兩個角度進行審視。
我們在《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中提出了我國文化產業強國戰略的目標和任務設想。它設想的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戰略產 業,文化產業競爭力達到世界中等發達水平,力爭成為文化產業的世界中等強國。在2050年前,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競爭力達到世界先進水 平,成為文化產業的世界強國。為此,相應階段的任務是:我國人均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增長約10%,人均國際旅遊收入年增長約7%,文化產業增加值占 GDP比例年增長約5%,文化產業就業比例年增長約7%;文化產業競爭力和文化生產力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文化產業管理和文化政策的現 代化等。
建設文化產業強國的戰略重點
實施文化產業強國戰略,需要同時尊重國家利益和市場競爭兩個原則,並以市場原則為主。文化產業的發展,一要遵循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律,二要選擇中 國的重點文化產業,三要有合理的文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四要有健全的文化市場,五要有良好的文化政策環境,六要有合理的發展戰略。綜合考慮,文化產業強國戰 略至少可以包括三個方面內容:文化產業的現代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文化產業強國戰略可簡稱為文化產業「三化戰略」.
首先,加速文化產業現代化,提升文化產業戰略地位。文化產業現代化包括文化產業的創造力、生產力、競爭力、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產品質量、服務 質量、企業管理、產品營銷和產業政策等的現代化。它要求,把文化產業提高到國家戰略產業和未來支柱產業的高度來對待;明確文化產業的優先發展領域,遴選重 點支持領域,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升級;建立現代文化企業制度,優化文化產業的政策環境,促進文化企業經營管理現代化等。
其次,加速文化產業市場化,提高文化產業生產力。文化產業需要遵循市場經濟原則,文化產業發展要走市場化道路。文化產業市場化包括文化資源、文 化生產要素、文化生產、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營銷、文化供求和文化企業等的市場化。它要求,逐步有序開放文化市場准入,按市場原則配置文化資源,按市 場需求生產文化產品,按市場規律調節文化供給,按國家法規和市場經濟原理監管文化企業等。
再次,加速文化產業國際化,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充分開發兩個資源和兩個市場(國內和國際資源、國內和國際市場)。文化產業國 際化包括文化資源、文化生產要素、文化生產、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供求、文化市場和文化企業等的國際化。它要求,改善國際文化市場環境,開發國際資源 市場和產品市場,扶持文化出口型企業,鼓勵文化產品出口和國際文化貿易,鼓勵建立跨國文化企業,鼓勵向海外文化投資等。
文化產業強國戰略多層次和多角度展開
文化產業是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是人類精神家園的建設者,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創造者。實施文化產業強國戰略,可以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創造力和促進文化現代化。文化產業強國戰略的政策,可以多層次和多角度展開。
首先,關於文化產業現代化。研究制定《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綱要》,提升文化產業戰略地位;繼續促進重點文化產業的發展;研究實施文化創意園區 工程,培育文化產業集群,提高文化創造力;研究實施文化創意城市工程,培育區域文化中心,提高文化競爭力;大力發展科學文化、創新文化和創業文化;加強文 化產業的理論和戰略研究,促進文化產業政策的現代化等。
其次,關於文化產業市場化。例如,促進文化要素和文化產品的市場化,完善文化產業的市場化投資和融資體制、市場化交易和流通機制;促進文化電子 商務,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鼓勵建立文化產業的電子交易平台;研究實施網路文化精品工程,打造網路文化品牌,建設網路文化強國;研究實施休閑文化精品工程, 打造休閑文化旗艦,建設休閑文化強國;研究實施國際旅遊精品工程,打造旅遊文化旗艦,建設旅遊文化強國等。
再次,關於文化產業國際化。例如,鼓勵中國文化企業建立跨國公司,進行海外直接文化投資;鼓勵中國文化企業和文化團體等直接進軍國際文化市場;建立亞洲、亞歐、亞美和亞非文化合作中心等,推動與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文化企業的合作等。
建設文化產業強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要求政府管理必須適度,文化企業高度自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過度的政府管理,不僅不利於本土文化產業的 發展,反而為外國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造成外國文化產業「擠出」國內文化產業的局面。文化企業要有民族責任心,愛國愛民,生財有道,高度自律,遵紀守 法,不做有損民族精神和民族復興的任何事情。文化企業要把政府的「適度管理」作為發展的機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向全世界大力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提 升中華民族的國際形象和國際競爭力。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生產者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