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榕城的文化
福州文化作為閩文化的一個分支,具有強烈的族群和地域特徵,在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和習俗的大體框架之下,也發展出了自身獨特的語言、習俗、節日、建築、藝術、群體文化性格等。晉代以降、尤其是晚唐以來的大量中原漢人移民將上古和中古的漢族文化帶到福州,而被邊緣化的土著閩越文化也部分融入其中,二者相互結合,在相對隔絕的自然地理和歷史地理條件下發展出了族群特性鮮明的福州文化,它既和閩民系的其他分支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交融,同時又具備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系統。
福州的傳統民居建築自成體系,具有極為鮮明的地域特色,它屬於閩海系建築區中的閩東民居,這種建築形式的分布基本與閩東語的使用區域一致。典型的福州傳統民居材料以木構為主,輔以磚石,其平面布局多採用「三合內庭型」,即縱軸上一次安排「門廳—內庭—廳堂—內庭—廳堂—……」,以主廳堂為核心,主廳堂有三開間、五開間或七開間的,天井兩側是廊廡。大型的民居往往採用在軸線兩側重復模式單元來橫向擴展成多橫多進的院落,而有時則是在兩側配以護屋或花廳,花廳是休閑會客之處,多以假山、樓閣、涼亭、水榭裝點成小型的私家園林,是體現主人審美情趣的空間。福州民居結構上多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由柱承重,挑檐則是扁作直梁式的插栱挑檐。
福州民居外觀上最顯著的特徵是馬鞍形封火牆、大門等結構,它們也是福州和閩東地區所特有的。福州的封火山牆採用馬鞍曲線型,牆體高大、隨著梁架起伏,兩端翹起,動勢強烈,也被稱為馬鞍牆或馬頭牆,這種牆體形式在中國除閩東外的其他地區幾乎是不存在的,牆體用牡蠣殼灰或石灰塗抹成白色,而牆頭和翹角都施有彩繪雕塑,有些雕塑包含了大量與海洋有關的元素。波浪般連綿的馬鞍牆曲線在20世紀中葉之前構成了福州城市天際線的輪廓。福州民居的大門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插拱支撐單坡屋頂形成似為門罩的雨罩,另一種是採用三間六扇門或明三暗五六扇門,門廊寬敞,施雙坡頂、兩側由封火牆延伸出牌堵,大門後用一扇插屏門隔擋第一進院落,第二種大門的中間正門僅在重大儀式時打開,平時進出都走兩側小門。建築中的門窗、斗拱、梁架等部位常常修飾以精緻的木雕。福州的寺廟、祠堂等宗教建築和公共建築也採用和福州民居相似的建築模式,而殿宇中常有藻井,連重建於明代的福州清真寺也採用了福州傳統建築的布局和封火牆等元素。在維持福州民居基本形貌的基礎上,福州各地的民居建築在細節上又有所差別。一些處在山區的福州民居(如閩清一帶的一些民居)常在建築平面兩側或對角線處加蓋炮樓、城堡、吊腳樓,這是歷史上為了防禦匪徒而建造的。而福清一帶的民居受到莆仙民居的影響,常常用紅磚砌牆,飛檐翹脊,大門裝修考究。福州的一些當代建築為了體現本土特色,在外觀上也採用了馬鞍形封火牆這個典型的福州傳統建築元素。
此外,福州的海邊或海島上的民居為抵禦台風,大部分採用石砌,並以石塊壓瓦。過去福州社會底層小家庭的居民住宅有著其他的形制,許多下層小戶人家居住在連片的聯排木屋中,水邊的小戶居民則常住干欄式的提腳房(高腳樓),而福州疍民則以船為家,這些居住形式都是純木構的。福州畲族的民居大多規模很小、形制簡單,中間常為廳堂,有木屏隔為前後庭,左右是廂房,家族聚居的大厝很少見。
福州傳統民居建築分布在福州各地,其中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比如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歷史上一直是福州豪門望族的居住區,其佔地40.2公頃,現存268座明清古民居,是中國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被譽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的整體被列為中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閩清縣的宏琳厝是中國最大的單體古民居,它佔地17832平方米,共有35間廳堂、30個天井、36扇風火牆、13座大門,666間房間,從1795年到1823年歷時28年才建造完畢,居住著黃氏家族100多戶900多人,建築內擁有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等。 由於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福州的宗族觀念較深,祠堂眾多,有統計數據認為福州的祠堂有2000多座,而祭祖在福州的社會生活中也相當重要。祭祖一般在宗族祠堂進行,各家族的儀式細節有所差別,每年祭祖的次數和日期也不盡相同,較為常見的是在農歷的元宵、中元節和冬至祭祖,中元節之後做半段時往往伴隨著祭祖和宴會。宗族觀念也反映在福州傳統民居中的空間分配上,在民居院落中主廳堂的正房是由長輩來居住的。
福州婚俗要求男方先下聘禮,女方則准備妝奩,馬桶、梳妝箱和大腳盆是必備妝奩,定親和迎娶前男方都需先送禮至女方家庭,女方則要有特定的回禮。婚禮當日,男方還要找一些家庭背景良好的男孩在洞房的馬桶中撒尿,以求早生男孩,稱為「開桶」;新婦被接到到男方家中後要叩見男方家族長輩,長輩則會送新婦見面禮,早年新娘出嫁常有伴房媽相伴,而過去伴房媽很多都是福州疍民婦女。家裡誕生頭胎孩子時,會向親戚近鄰分送太平面或紅蛋,新生兒的外祖父母家則負責置辦嬰兒用品和禮品,孩子滿月和周歲時家中常常會辦宴席,有的家庭還會讓滿周歲的幼兒抓周。福州族群生日時要吃太平面,而從虛歲五十歲生日起開始做壽。福州地區的葬禮往往要求子孫披麻戴孝,男性子孫穿戴麻衣、草帽,女性子孫身著粗麻布衣裳,其餘親人則腰纏白布。傳統葬禮還講究「做七」,即葬禮要辦七七四十九日,佛教徒或道教徒常在家中辦道場或請僧侶念經。
福州的民間信仰有著久遠的歷史,它和道教緊密結合,對福州的社會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並滲透到了民間習俗中去。福州的各種民間神靈數量龐大,許多社區和村莊還有自己的地方神,每年福州各地都會舉行規模盛大的迎神和游神活動。福州迎神、游神活動是農歷正月的重要習俗活動,常常在正月初十到十五這段時間內舉行,活動多以村或社區為單位,有時幾個社區也會聯合迎神,具體儀式是將神祇塑像接入大轎中,並由人抬著在社區街道上巡遊,而當地百姓往往會夾道迎接或觀看,信徒則會燒香放炮,並在家門口擺設供品,希望迎神隊伍能夠在家門多停留一些時刻。迎神往往是社區一年中最熱鬧的活動之一。除了正月之外,特定的神祇還會有其獨特的紀念日來進行迎神,此外有的神祇的迎神還會中元節前進行。
福州市中心就分布有溫泉帶,而福州人開發市區的溫泉資源已有很長的歷史,形成了被被稱為「金湯文化」的福州溫泉澡堂文化。在北宋嘉佑年間福州已建起了「官湯」、「民湯」40多處。福州市區的一些地名也來自於溫泉,比如鼓樓區的古三座就得名於該地段始建於五代的三座溫泉。澡堂被福州人稱為「湯池店」(平話字:Tŏng-diè-dáing)。福州人利用溫泉沐浴、養生、療疾,同時也將溫泉澡堂作為社交場所,因而澡堂成為福州人尤其是老一輩福州人生活中重要的休閑內容之一。但近年來,福州的澡堂文化漸漸衰落,以至於政府部門提出要搶救澡堂文化。 福州文學初興於唐末五代,早期以詩詞賦為主,在宋代出現了張元干、鄭思肖這樣的詩詞名家,而明代的閩中十子中有九位都來自福州府,像張經、葉向高這樣的著名官員也有佳作傳世。南宋梁克家所編寫的福州地方誌《三山志》是福建存世最早的地方誌,其文筆優雅,是早期地方誌的典範之作。明代,小說開始在福州出現,閩縣的徐熥創作了《十八娘外傳》、《陳金鳳外傳》等文言歷史小說,其中《陳金鳳外傳》是以歷史上唯一表現五代時福州的閩國宮廷的小說。清道光年間,福州女詩人李桂玉創作了中國迄今為止篇幅最長的彈詞小說《榴花夢》。從清末到現代,福州既產生了林紓這樣使用文言的舊式作家,也出現了冰心、廬隱、胡也頻這樣的新式作家。
本土的福州語文學在清朝繁榮起來。18世紀的乾隆年間,筆名為里人何求的作家完成了長篇小說《閩都別記》,該小說中大量使用福州話,記錄了許多民間故事、福建野史、風俗習慣、俚謠俗諺等,是福州歷史上最重要的本土文學作品之一。此後,隨著基督教在福州的傳播,又出現許多用漢字書寫的福州語《聖經》和聖詩(如《榕腔聖詩》)。19世紀中後期平話字發明以後,也出現了用平話字寫成的福州語聖經和其他的基督教相關作品。福州語文學的另外一種形式就是戲劇,比如閩劇劇本都是用福州語(漢字福州俗字)寫成的。1949年之後,用漢字或平話字編寫的福州語書籍的出版停止了,但閩劇劇本的編寫仍然在延續。
已知最早的福州話韻書是明朝晚期的《戚參將八音字義便覽》,後於清朝編入《戚林八音》,清末又出現了《加訂美全八音》。平話字發明後,福州的基督教會編寫了《Dictionary of the Foochow Dialect》、《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the Foochow dialect》等榕-英或英-榕向的詞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有李如龍主編的《福州方言詞典》和馮愛珍主編的《福州方言詞典——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等福州話-普通話向詞典出版。 福州市的茶亭十番音樂、閩劇、福州評話、福州伬藝壽山石雕、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軟木畫、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馬尾區的馬尾-馬祖元宵節俗、倉山區的陳靖姑信俗、羅源縣的六神經絡骨通葯製作工藝和畲族服飾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⑵ 影響閩都文化的環境因素
閩都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復雜的,但它離不開中華大地,離不開閩都本身的地理和歷史,也離不開周圍的影響。它的淵源主要來自古氏銀閩文化、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閩都文化內涵豐猛陪富,形式多樣,可以從多殲知宴方面、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分析探討。本文試就下列兩個層面分析其特點。
⑶ 古籍文獻普及推廣閩都文化的意義
可以增強人民群眾對故里家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古手扒山籍文獻普及推廣閩都文化的意義可以增強人民群眾對故里家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鑄造福州城市的文化品質,可以提升福州城市的全面建設,從而形成良好的城市文化、城市風氣,凸顯城市個性。認識畢中並運用這種「地脈」和「場氣」,正有利於促進此友「文明福州」的創建和推進福州城市的現代化進程。
⑷ 閩都文化是什麼的集合體
閩都文化是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集合體。
福州,八閩首府,左海名城,「七郡輻輳,閩越一都會也」,史稱閩都。由於閩都長期居處八閩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福州日漸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璀璨文化,故被稱為「閩都文化」。
閩都文化以閩越文化為基礎、中原文化為主體,融匯了海外文化,具有領風氣之先、開放和包容的鮮明特徵。三坊七巷文化、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壽山石文化、溫泉文化等都是閩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紓、冰心等均為閩都文化的傑出代表。閩都文化的研究和弘揚,不僅有利於傳承歷史,延續文脈,而且對促進社會的經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等都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閩都文化研究對於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
⑸ 閩都民俗文化大觀園的閩都文化
福建簡稱「閩」,福州是福建省會城市,稱「閩都」,福州是一個具有2200年建城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塊由巍峨的武夷山與湛藍的台灣海峽的東南大地。長期以來,既有中原文化廣泛吸納又有海洋文化的強力濡染;既有閩越土著遺風的固有流傳又有入遷民族多種文化的持久化育。人傑地靈、山清水智,流傳的古風習俗如此斑斕,衍生的鄉土藝術如此瑰麗,任何人在這博大的民俗文化面前都不會無動於衷,所形成的文化稱「閩都民俗文化」簡稱「閩都文化」。
⑹ 閩都文化有哪些
閩都文化有以下五種,分別為語言文化、建築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
1、語言文化
閩南語起源於泉州,但閩南語的流播已不僅僅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地區和國家是台灣和新加坡。
2、建築文化
依功能可分為民居、祠堂、寺廟、宮觀、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橋梁、海防建築(崇武古城)等,豐富多彩的閩南建築,堪稱既富有獨創性又集中外建築之大成。
3、宗教文化
閩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間信仰,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地區宗族文化十分興盛,重視宗族親情、重視編修族譜和重視宗祠建築是其標志。
4、民俗文化
指閩南人共同創造、享用和傳承的民間文化事象(事物和現象)的泛稱。
5、飲食文化
閩南菜的發展與傳承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從泉州發源,流傳到漳州、台灣、廈門等閩南文化圈中。
⑺ 福州人有什麼風俗文化特點
祭祀。說到福州地方風俗首先要說祭祀,祭祀是中國古代十分看重的一種儀式。在婚姻、節日,鄉會等舉行前都要先祭祀,這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至今仍保留,只是它的程序沒有以前那麼復雜了。就說福州人逢年過節或舉辦什麼儀式前都要先通過祭祀來求得生活的平安,得到祖宗以及神靈的保佑,讓全家人都能夠無災無病,健康長壽。福州人的祭祀很有自己的特色,他們是以祭祀自己的祖宗為主祭祀神靈為輔,因此福州人祭祀的對象具有現實的意義,更可以看出他們對家庭親人的深情與懷念。福州人祭祀時都會先擺上兩根香燭和一個小香爐,然後再擺上貢品。先擺上的是紅酒,紅酒一般選用福州老酒,有時也用紹興料酒。福州人在祭台上一般會擺上十個小酒杯,然後每杯都倒滿紅酒,這樣做的意思是讓自己的祖宗在陰間也能夠有酒喝。接下來就會擺上雞、鴨、魚、豬肉,扁肉燕和魚丸等貢品,而雞、鴨、魚,豬肉是一定要貢上的,同時肉一定要是豬肉,這個原因很簡單,福州人就是喜食豬肉,同時還要在每一個貢品上都放上一小片紅紙,至於為什麼要放紅紙,福州人各有說法。當貢品都擺好時,主人會點上香(一般為三根),然後吹滅它們再在祭台前拜三拜後就可以將香插在香爐上了。接下來就會拿一個小鐵桶燒紙錢,紙錢上印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比如衣服、洗衣機,電視機等,還有金幣,意思是願祖宗們在地下能有齊全的生活用品和足夠的金錢,福州人在燒紙錢時最忌諱的就是火會熄滅,因為他們認為火一旦熄滅,就說明他們為祖宗准備的東西已經送完了,這樣祖宗一旦得不到足夠的東西就會生氣以致不再保佑他們了,於是他們必須保證在燒完最後一張紙錢前火都不能夠熄滅,這樣才能求得祖宗的保佑。祭祀的時間應放在十二時以前,福州人都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十二時以後不祭祀的話,祖宗就會自行離開祭台,因此福州人在祭祀祖宗時都很注重把握時間。
婚姻。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福州人對婚姻是特別看重的。福州人舉行婚禮一般是採用中國傳統的形式,就算採用西洋形式的婚禮,其中中國傳統形式的成分也佔有不少。對於福州人來說,傳統的婚姻是這樣的:結婚前男女雙方都要先訂婚,訂婚時男方所要准備的禮金都要帶有三這個數字,一般為一千三百三十三或者三千三百三十三,「三」是福州人最喜愛的數字,因為「三」與「升」字諧音,意思就是希望男女雙方都能夠步步高升。禮金准備完後男方還要准備豬腿作為聘禮,然後男女方再約定結婚的日子,由於福州人比較迷信吧,挑日子也是很講究的,一般通過算命先生或者看日歷來選擇吉利的結婚日子,因此婚前挑日子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當這個環節結束後,男方就會詢問女方參加婚禮的人數從而決定婚禮所辦的酒席數量。接下來女方會跟男方講好結婚時所需的酒錢、糖果、香煙,首飾等的數量。到結婚的時候,新郎先要去迎接新娘,按照傳統習俗,新娘先要躲在閨房裡,女方的親朋好友會在家門口等候,當新郎來時他們就會「戲弄」新郎,比如他們會要求新郎留下一點紅包,或者要求新郎請戲班演一出戲,或者請藝人講一部評話,通過後才可以將新娘接走。新郎在接走新娘前兩人都要先吃太平面(在碗里放入煮熟的線面,兩個鴨蛋,少許雞肉和香菇,然後再澆入雞湯而成的),吃完後新郎新娘都要拜過祖宗和女方父母後,新郎才可以把新娘接走,接走時親朋好友都會以燃放鞭炮的方式歡送新郎新娘。當新郎新娘到男方家的時候,男方的家人也會以放鞭炮的方式表示歡迎。當新郎新娘進屋的時候,也要先拜過男方的祖宗和父母,然後也要吃太平面,最後新郎要把新娘送入洞房。到了晚上舉行婚宴時,新郎新娘以及他們的父母要相互見面,親戚朋友們都會舉杯慶祝。當酒桌上端來太平燕的時候(在大碗里放入扁肉燕、鴨蛋、香菇、玉米筍,香蔥等再加上高湯製成的)時,新郎新娘就得出來在一位姑奶奶的陪同下拜見長輩,親朋好友,長輩和親朋好友都會給新郎和新娘見面禮(一般以紅包或首飾為主),見面禮由姑奶奶暫時保管。這可以看出福州人舉辦婚禮所耗費的資金一般是由親戚以及親朋好友來共同分擔的,這樣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男女雙方家庭在舉辦婚禮時的經濟負擔。婚宴後,新郎新娘的親人在送完客人後就會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了。婚禮結束的第二天,小舅子要在凌晨五點多鍾起床拜完自家的祖宗後就開始扛著用紅布條紮好的甘蔗到親家母家裡(男方家)去接新娘回娘家。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扛著甘蔗呢?甘蔗在這里的意思就是希望兩家人的日子都能像甘蔗那樣的甜美,生活水平都能像甘蔗那樣節節升高。當小舅子到親家母家裡的時候要叫新娘回娘家,這時親家母以及新郎都會給小舅子紅包,小舅子收完紅包吃完太平面後就得把新娘接回娘家,然後在女方的家裡吃完太平面後才算完成任務。這就是福州人的傳統婚姻形式,程序多且復雜,但都充分體現了福州人耐心仔細的辦事態度,勤勞朴實的精神品質,充滿濃厚文化氣息的生活習俗和對吉祥、平安,幸福的追求。
地方傳統節日
福州人自己的節日很多,過去的福州人每月都會過上一兩個節日。節日里親戚朋友相互登門拜訪,家家戶戶都會擺設酒桌邀請自己親人朋友。福州人對節日的熱愛源於對生活的熱愛,每個月設一兩個節日也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同時福州擁有那麼多的傳統節日也為福州文化增添了不少濃厚的氣息和艷麗的色彩。福州人過節總要和祭祀保平安結合在一起,他們認為有了祖宗神靈的保佑,節日才會過得安寧與祥和,由於福州地方傳統節日太多,只好選幾個有代表性的節日介紹給大家。
拗九節。福州人把拗九節定在農歷正月二十九,拗九節又稱孝順節或送窮節。相傳古時候福州有一位叫目連的人,他的母親十分兇悍,死後被送進地獄受苦。目連長大後,每天都會到她母親的墳墓前給她送飯,但是所送的飯都會被小鬼給吃掉,目連因母親吃不到他所做的飯而感到苦惱,後來目連用黑米煮了一碗顏色發黑的粥,那些小鬼們嚇得都不敢吃,於是他的母親終於吃到了兒子送來的粥,在陰間不再受飢餓了。後來福州人就把這一天命名為「孝順節」(也就是「拗九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用糯米和紅糖煮拗九粥,裡面放上紅棗、花生、豆豉、芝麻,馬蹄,燒成後先用來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再作為全家人的早餐。凡是已經出嫁的女兒,都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願全家都能度過「九」這一關。把孝順作為節日反映了福州人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上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冬節。冬節是福州地方特有的一種時令節俗,它是被定在農歷冬至。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們都會在祖先神主的祭台前陳列壽面等貢品,桌面放一支大竹籮,籮中盛有糯米粉(現在都已經改成盛在大瓷碗里了),全家人會團聚在一起,邊搓丸邊唱福州地方民謠,人們將搓好的丸煮熟後蘸糖豆粉吃,象徵著全家都能夠團團圓圓,生活都能夠甜甜蜜蜜。
元宵。元宵也叫上元節,是農歷春節的又一高潮,福州人說只有過完元宵才算把春節真正過完。這一天福州地方有舞龍燈、打獅、放花燈、放焰火、猜燈謎,吃元宵等,甚是熱鬧。據歷史記載,晉安橋就是因為宋時大量東門婦女連臂走進福州城觀看舞龍燈而得名,橋上還刻有「樂游古跡」四個大字。
迎年。迎年又叫「游神」,舊時多在每年農歷正月初十後舉行,而現在較多農村仍保留這樣的習俗。每到迎年時農村各戶都會大擺酒席,邀請親戚客人,在城裡的親戚好友也會在此時坐車來參加這一節日。這個節日在農村是僅次於春節的,因此也辦得相當的隆重和熱鬧。到了這一天各村山中的神廟前都會站滿穿著古裝的人,這是隨神像遊行的護衛。神像都長期放在神廟里,到迎年時才被抬出來,神廟里的神像種類很多,如泰山老君、二郎神、白馬王、尚書公、哪吒,穆桂英等,這些神像都分別由村長所指定的人來頂著,在護衛隊的隨行下搖擺而行。當他們到一戶村民家門口的時候就會停候幾分鍾,該戶人家會放鞭炮以示歡迎,燒香祭拜以求今年平安幸福,稍富裕的家庭還會在門口大放煙花,因此這一天站在一個比較空曠的地方朝夜空望去盡是七色多彩的焰火,焰火一放也為節日增添了不少濃厚的氣息。
中元節。農村稱這一節日為「七月半」,俗稱「作半段」,由古代「郊社」演變而來的,一般在農歷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七月半」指的是一年的半段,意在慶祝農田的豐收。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做豐盛的佳餚邀請親人和客人,有的甚至到縣城請廚師來幫忙烹制。如果一個家族的一部分成員住在農村,另一部分住在城市,農村的成員就會與城市的成員約好家族的團聚「七月半」時在農村,中秋時在城市舉行。從這五個有代表性的節日可以反映出福州人豐富而安定的生活,同時也客觀上為福州地方的風俗文化增添了濃厚的色彩。
⑻ 閩南文化是閩都文化的一種嗎
閩南文化不是閩都文化的一種。
閩南文化的生成范圍十分廣闊,包括現有閩南金三角所在地廈門、泉州和漳州,以及龍岩、莆田、三明、寧德等部分地區和潮汕、台灣的大部分地區,同時輻射浙江、海南、廣西和雷州半島等地,傳播至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各國及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而閩都文化單指福州文化。
閩南文化的歷史
閩南文化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福建設置閩中郡,開啟了中原文化與閩南土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漢晉時期,大批中原漢民遷入泉州地區,推動了閩南文化的形成。晉唐時期,閩南地區漢民人口劇增,經濟迅速發展,政教管理體制日臻完善,閩南文化得到發展。
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啟航點和東方大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帶動來了伊斯蘭文化,閩南文化得到豐富。明清時期,歐洲商人和傳教士來,傳入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
⑼ 福州的歷史文化
福州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當地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02年,福州成為了閩越國首都冶城的所在地,福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由此開始。從晉朝的八姓入閩到晚唐的王潮、王審知兄弟開閩,福州在中原漢人移民潮的長期推動下逐漸繁榮起來,福州民系也逐漸形成。「福州」之名始於唐開元十三年(725年)。五代十國時期,福州成為了閩國的都城。到了宋代,福州進入了一個經濟文化的黃金時期,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也是宋朝科舉文教的重地、儒學重鎮,而福州的別稱「榕城」就來源於宋代福州城內遍植榕樹的景象。1276年南宋滅亡前夕,福州一度成為南宋行都所在地。明代,福州的海外貿易復甦,福州作為重要海港,迎來了琉球和日本的商人和使者、早期的天主教傳教士,也曾經歷嚴重的倭患,1645年又成為了南明隆武政權的首都。清末,福州進入了又一個黃金時期,隨著1844年福州開埠,以及之後洋務運動時期福建船政學堂等機構在此設立,福州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東南沿海文化教育的一大中心,也是基督教傳教的重要地點。1933年到1934年福建事變時期,福州又成為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的首都。1949年8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福州城,福州繼續任福建省省會至今。改革開放以後,福州經濟發展迅速,同時福州也成為二十世紀下半葉華人海外移民最大的移出地之一。
⑽ 介紹福州歷史和文化
福州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新石器時期,福州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創造了殼丘頭文化、曇石山文化。戰國時期,越國滅亡,王族南遷,同原有「閩」人結合,稱「閩越」人。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興建「冶」城,開始福州最中斗早的城垣建設。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西北有福山」,始稱「福州」,一直延用至今。唐末、五代後梁初(公元901~908年),閩王王審知先後擴建了「羅城」和南北夾城,福州成為王城。北宋時期,太守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令「榕蔭滿城,暑不張蓋」,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譽。元代,設「福建行中書省」於福州,福州成為省城。南宋末年,改名「福安府」。明末,清兵攻破南京,唐王朱聿健入閩在此稱帝,福州又稱「福京」。清代設福州府府治。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州均為福建省的省會。
福州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早在東漢時期,福州就與東南亞地區有貿易往來。唐宋時期,福州已成為「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國際貿易港口和濱海繁華城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明代,福州對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都是在福州太平港(馬尾、長樂一帶)增加給養後揚帆出海,福州港正式成為國家港口。清代自康熙、雍正之後開禁設關,福州對外貿易又趨繁榮,「使西南洋諸口咸來互市」;鴉片戰爭後,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福州成為全國首批14個對外開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國家賦予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台商投資區、高科技園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等優惠政策。
福州民風淳樸,文化昌盛,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
早在三國兩晉時期,嚴高、虞願、江淹等名流已在福州推廣中原文化。唐開元年間,福州就設立書院廟學。韓愈曾稱贊:「閩越有長才、秀民通文書,與上國齒」,認為福州文化水準可與京都長安相媲美。宋代,福州的文化更為發達,我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就開設在巢經樓,石鼓書院亦被稱為海內四大書院之一。明清以來,福州更是名人輩出。民族英雄林則徐、近代啟蒙思想家嚴洞燃復、最早大量譯介西方文學作品的林紓、戊戌六君子林旭、黃花崗七十賣顫磨二烈士林覺民、方聲洞、馬尾船政的興辦者沈葆禎、民國時期海軍元老薩鎮冰、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等均出生於福州;著名作家學者更是燦若繁星,其中林白水、鄭振鐸、冰心、廬隱、胡也頻、鄧拓等在文學史上均有一定地位。
當代,福州還涌現出高士其、陳景潤、侯德榜等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目前,福州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有50餘人,居全國各大中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