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的碰撞融合怎麼辦

文化的碰撞融合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4-09 13:36:54

『壹』 全球化時代,怎樣看待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

還是盡量去包容其他不同的文化,因為交流在不斷的增強,可以說是每天都會有新的朋友界面,所以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要尊重對方,同時,對方也一定要尊重我們,這才會說是一種相互的尊重,不要說我們給對方很尊重,很多的面子,對方卻一點不考慮我們的感受,這也是不行的
如果對方對我們的不尊重,我們可以提醒他,並要求他們改正,同樣的話,我們做的不好,對方也可以提出要求,我們也可以改正,這樣的話才能實現共贏,相互之間才能共同的發展進步

『貳』 文化碰撞,如何對待

文化多元化,滿足了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人們以寬廣的胸襟海納百川,豐富自己。對待外來文化實行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都是錯誤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來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對外來文化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同時,我們必須深深地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能割斷與傳統文化的血脈聯系,不能喪失我們的文化之差液咐根,不能動搖我們的文化之基。

傳統文化其實也是持續發展變化的,我們不要拘泥於「傳統」兩字。古人尚且沒有被「傳統」束縛住手腳,奈何我等今人,要被困在「傳統」和「外來」之間呢?中華民族的文化,本來就是吸收了許許多多其他文化的營養而綜合形成的文化,這才是我們歷經數千年而一直延續下來的根本。所以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關鍵就在於「包容」。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採眾長.2.文化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3.吸收外來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納一切優秀人類文化,創造出具有新特質的新文化.

有人認為:正在進入一個民族內部,並與其社會發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別族文化,即外來文化。那看看我們現在的地產流行文化:歐陸文化、歐美文化、地中海文化、夏威夷文化。就象看到企業文化、官場文化、家庭文化虛純,網路文化,人們的家裡又有了廚房文化、廁所文化、陽台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為主,通過融匯吸收各家思想和外來文化而形成體現中華民族主體意識的思想體系,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一方面,我們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超越。把中國置於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不會固步自封,辯證的分析其優越性和局限性。埋旁另一方面,立足於中國的國情看世界,實現對外來文化的借鑒和融合,主動參與世界文明進程。實現對外來文化的借鑒融合,就是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對外來的東西做出符合中國特點的選擇。

『叄』 如何做好文化融合

企業文化融合是指通過對購並雙方企業文化的提煉,結合現有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具體情況,建立一種最適合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的活動過程。在企業文化融合的管理中,成功的企業一般都堅持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在使命、願景與價值觀方面建立彼此之間的相互信任,特別是合並公司的領導要通過實際行動來取得公司核心團隊的信任。這需要領導者在主觀上重視企業文化因素,並想辦法了解各自原有團隊的企業文化,並在組織結構、制度和流程方面進行適度的變革。

『肆』 在中西方文化交融與碰撞、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從前時代繼承和保留下來、存在於生產關系和上深建築中的部分或全部因素。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內容十分豐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教育、史學、哲學、道德、宗教等 理論和思想方面,在安邦治國、品德修養、成就事業等 實踐方面,都給我們留下了富貴的遺產。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是:一是分析和評價;二是批判繼承;三是使現代化。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評價傳統文化。首先,我們應當看到,中國傳統文化是建立在封建的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的基礎之上的,是對它們的反映和表現。其次,我們應該看到,傳統文化的許多基本觀念、基本思想,本身具有兩重性。要歷史地辯證地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性質、特點和作用。最後,對傳統文化的評價,要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出發、判斷什麼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什麼是糟粕,真正發掘出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清除其中的垃圾。
文化的批判繼承,是文化發展中的常規。離開批判繼承就談不上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在社會發展的轉變關頭,在變革的時代,這個問題就顯得特別引人注意。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科學地繼承民族文化遺產是培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強精神的前提和基礎,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源頭和沃土。必須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民族文化,又必須在創新中確立和發展我們民族精神民族傳統。就總體而言,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不能割斷,文化史也無法割斷。在要不要批判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上,有的人主張採取歷史虛無主義態度,用一把火饒光,說「中國傳統文化早該後繼無人」;有的人主張民族虛無主義,徹底否定傳統文化;也還有的人對傳統文化採取毫玩批判地收兼收並蓄、食古不化的態度,提倡所謂「國粹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與「國粹主義」形成了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左、右兩個極端。事實上,不管是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還是「國粹主義」都不是對待傳統文化應有的態度。傳統文化之所以可批判繼承,根本源因就在於它是一種社會意識,有相對獨立性。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論會中的文化不都是剝削階級文化,傳統文化中包括了剝削階級的文化,又不等同於剝剝削階級文化。事實上,傳統文化中除了剝削階級文化,還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充滿革命、科學、民主精神的勞動群眾文化,人民大眾文化。在階級社會中,還存在著作為社會成員的各階級共同創造和流傳的反映共同利益的文化,如環保意識,公共交通和秩序等。社會主義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的文化傳統當然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即使剝削階級的文化,也有不同時期的區別。當這個階級作為新興的革命階級出現在歷史舞台上時,其文化也有不少體現人民性的成分可以搦批判繼承。階級斗爭的復雜性使剝削陣營里分化出一些開明派士,自覺不自覺地站在人民的一邊總結和反映人民願望的文化。作為剝削階級文化主幹的儒家文化,也有正統的矛盾斗爭,在不同時期作用也不同。只要做好批判繼承,就可以為社會土土主義服務。
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問題是對傳統文化批判繼承問題的進一步深化。即進一步解決怎樣從普遍到特殊的問題。這個問題有它特殊的意義。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不是指整個傳統文化 的現代化,而是指怎樣把傳統文化中那些具有普遍意義的東西轉化成具有現代內容的東西。首先,要准確地理解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關系的實質。發掘傳統文化的優秀遺產。要把眼光放得開闊、長遠。要著力於發掘傳統文化中帶有民主和科學因素的遺產。要站在現代化的高度,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傳統中的合理因素加以加工、改造、冶煉、重鑄、創新,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廣泛吸收先進的外來文化,如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等,古為今用。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和發展適應社會市場經濟和時代要求的新文化,才能使中華民族的現代化能植根於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中,根深蒂固、枝繁葉茂。

『伍』 當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發生碰撞該則么辦

歷史上各種文化從來都是相互沖突又相互補充的.問題僅僅在於哪一方是強勢,哪一方是弱勢.當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是弱勢時,它只能起到補充的作用,如唐朝時傳來的西域胡曲;當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是勢均力敵時,它就既是挑戰又是補充,如現在在世貿協定中的國家利益;當外來文化對自身文化是強勢時,自身文化便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如北美大陸上外來的歐洲文化與本土的印第安人的文化.所以我們在改革開放時也要注意保持一個度,就是說一定要堅持的核心利益,只要不觸動核心利益,外來文化只能是一各補充(也許有益,也許有害),但只要觸及核心利益,就不是討價還價的問題了,而是必要時要打仗的問題了.

中國文化中國夢
我是一個中國人,當然擁有一個中國夢。很多國人的夢想都非常遠大,非常震撼人心。我在自愧不如的同時,也有一個疑問:假如沒有中國傳統文化,這些夢想能實現嗎?能叫做中國夢嗎?因此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保住我的中國之根民族之根文化之根。
如何在汲取西方優秀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的基礎上,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性?換言之,怎樣才能不被西方文化同化,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甚至比我們能不能邁進發達國家更為重要。落後一點不要緊,「子子孫孫無窮盡焉」,不停的追趕就是了。留住了傳統文化留住了根,我們仍是獨一無二的中國人;發達了,卻把龍魂龍根丟了,我們就會變成以西方文化為榮、以黃皮香蕉為榮的新加坡人。洋槍洋炮斷不了我們的根,糖衣炮彈卻斷了我們的根,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古印度古希臘文化皆毀於強權,炎黃子孫沒有理由毀中華文明於盛世。
幾千年來,農耕文明一直優於游牧文明,所以儒家文明才能同化周邊文明,並對鄰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在西方文明大行其道,甚至比儒家文明更有優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表象在於經濟復興,實質在於文化復興。如何在我劣敵優的情況下,守住我們的文化,並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於世界?這個問題要比單純的科技進步困難得多。
文化很難被改變,也很難被復制。文化就是我們的一種習慣,簡單的說,就象我們穿的衣服。我們已經適應了穿西裝,因為我們已習慣了向西方看齊。洋人穿唐裝你習慣嗎?究竟是洋人在搞笑呢,還是我們在搞笑?
有些人以為世界一體化了,沒必要分得清清楚楚。與世接軌不是好事嗎?吸毒艾滋病不是與世接軌了嗎?是好事嗎?沒人要舉這種極端的例子,主要是因為有些人的思維太極端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個民族假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能不能保留地球球籍都成疑問,還有什麼資格屬於世界?還談什麼崛起於世界?轉自
追求形式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充其量也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裝。老外穿唐裝就能證明我們是天朝上國了嗎?老外穿唐裝,最多體現了一種對中華文化的尊重。融入中華文明?別做夢了。他們踞於統治地位,為什麼要改變自己呢?義大利諺語說:「強者是不需要改變自己的」。不管民主自由喊得多麼動聽,白人會放棄他們的統治權嗎?美國建國也兩百多年了,什麼時候選出過一個非白人的總統?
這些年來我們學到了西方的殘酷競爭,學到了西方的唯我獨尊,卻沒學到西方的遵紀守法,西方的人本主義。當中國人的誠信道義已墜入谷底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要求變革。但在變革途徑上,是以西方的那一套來改造國民,還是以傳統文化來糾正偏差,兩種思維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可悲的這僅僅限於有識之士,大多數國人是顧不上考慮這個問題的。在這個競爭無所不用其極的時代,在這個自我極端膨脹的時代,有多少人會轉過頭來學習民族文化?說得不好聽一點,他們對西方的公正公平其實也沒有多少興趣,拚命賺錢的目的不就是為了高人一等為所欲為嗎?有些人拚命呼籲的平等公平又何嘗不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他們為競爭對手呼籲過公平嗎?他們為全行業考慮過嗎?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的利益考慮過嗎?……
如果按照西化人士的邏輯,法制國家恐怕還得象歐美一樣搞上百年,才能走入正軌。中華復興能等這么長時間嗎?只怕那裡傳統文化都不存在了。何況中華復興理應是中華國學之復興,不是中華西學之復興。轉自81.china.com
那該怎樣泓揚傳統文化呢?八榮八恥就是在泓揚傳統優秀文化。傳統文化是需要發展的,沒有發展文化就會停滯,就會滅亡。目前的這種文化土壤不說也罷,最近竟有一個人要改變中國人的象徵-龍。這就是目前的文化人最熱衷的事!一個文盲也明白這會給天打五雷轟,也不知道這個人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
土地和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消亡了就不會再興起。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復興了沒有?消亡了就消亡了,神靈是不會保佑哪種文化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
傳統文化該如何復興?我有六點淺陋意見:
一是要改變英語獨大的地位。
不改變英語獨大的地位,不把學位與英語脫鉤,不整治年收入600億的英語產業,不改變每年幾十萬留學人員綁架3.5億學生的狀況,是不行的。
母語與英語並重的做法,值得反思。說是並重,其實是少了英語不行。中文、語言、國學等專業的萎縮,說明我們的汊語已面臨危機。
學位與英語四六級掛鉤,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實質上就是一種洋務運動。全世界學英語最好的地方是日本,日本人已經學了多少年了?中國與日本有可比性嗎?
學英語的目的是什麼?學以致用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真的以為中國人可以一個頂倆。全民學英語了很多年,為什麼英語專業人才還是供不應求?不是經濟發展得太快了,而是四六級考試太流於形式了。既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又助長了弄虛作假的學風。就算是英語過關了專業卻是及格萬歲,這樣的畢業生又有什麼用處?既然沒什麼效果,為什麼還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二從各方面消除國人崇洋媚外的意識。
崇洋媚外不是一種暫時的表面現象,它深刻暴露了中華文明面臨的危機。上次叫囂取消中醫的事就非常典型。中醫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西醫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在醫學這個領域發生的激烈碰撞,並不是偶然的。現在的中醫基本上是靠一些名老中醫在支撐,為什麼會這樣?用西醫的那一套來培養中醫,可謂「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在中醫走向世界卻在本國慢慢凋零的同時,西醫又為什麼一定對中醫趕盡殺絕呢?真的是科學之爭這么簡單嗎?事實上並沒有任何證據來證明中醫無效。答案其實也簡單:當你的孩子從小習慣了西醫治療後,他能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嗎?以前不少人曾把肯德雞麥當勞奉若神明,結果又是如何呢?轉自

不融入世界,是絕對沒有出路的。但一味強調融入世界的共性,卻不強調本國民族文化的個性,是極其危險的。打一比方,只強調共性就如汪精衛,只強調個性就如義和團。怎樣才能汲取西方文化的精華?就目前浮躁的學術界,就目前浮躁的國人心態,是很難有一個理智的答案的。不泓揚傳統文化也就算了,演藝界們還在一次又一次的侮辱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究竟該往何處去?有關部門相關專家所有國人都該好好想想了。
三宗教信仰要重視。人是需要有一個信仰的,不管你信不信教。有了信仰才有道德體系,才有人生觀價值觀。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現有社會的一切已不值得他敬畏。但信仰是可以培養的,不同的文化會培養出不同的信仰。再說說宗教。
我的老家在蘇北農村。那裡的大姑娘小媳婦老太太們現在迷上了天主教,每周末趕到縣城去做彌撒。凌晨兩三點就出發了,比賺錢還積極。一個縣城有兩個天主教堂(還不包括鄉鎮教堂)說明了什麼?洋槍洋炮打入中國之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傳教士接踵而來?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我的鄉親可以短視,我們這些傳統文化的捍衛者能短視嗎?
四新儒家運動是件好事,但不要走入岐途。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儒家並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更不是唯一。古為今用,並不是要我們彎曲歷史,而是不要重蹈履轍。取其精華剔其糟粕,才是正確的態度。最讓人欣喜的是,新儒家運動、兒童讀經運動是民間自發興起的,這表明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理性回歸。所以,我對國家對民族充滿了信心。
五港台網路語言對文化的毒化不可輕視。就拿最常見的「我好好愛你」,這就是一個病句。網路更是有很多新詞,有些也是無奈之舉。但上網的青少年很多,他們會不會以訛傳訛?不能等閑視之啊!如果任由語言毒瘤橫行,我們不必等到被英語打敗,自我毀滅就夠了。
六是向日韓學習。
如何在融入世界的同時,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日韓兩國做了極好的榜樣。不必臉紅,日韓兩國比我們更重視禮儀,更注重民族文化,更有民族凝聚力。為什麼不學習它們的優點呢?
最後再重復一遍:沒有中國文化的傳承,是不可能有中國夢的。即使有,那也應該叫做我的美國夢、我的歐洲夢。僅僅靠那幾萬幾十萬個呀呀學經的幼童,是不可能承擔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的!!

國內近幾年,頻頻有人在談論本士文化的問題。

為了讓我國的文化能夠延續下去,各地也有各種舉措。武漢搞了個穿漢服參加成人典禮的活動,其它地方也各有花招。

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完全是沒有多少必要性的。它們作秀的成份要遠大於實際的意義。

一個文化如何延續,對於一個文明的發展與存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這並不表示,固守著已經成形的文化形態不去變通,就可以讓一個文明的文化殘喘下去。

清朝的閉關政策,它讓我國的文化在幾百年裡沒有多少變化,它差一點將華夏文明的前程斷送在那些用洋槍火炮打開我們國門的列強手中。這樣的做法在更早的朝代里也有類似的例子。這樣的情況一次次出現,我們的文明也就一次次的落後於世界。

幾曾何時,我們是一個在全世界最強大的文明,有著最先進行技術,最完美的詩句,最偉大的文學家,最聰明的數學家,最勤奮的地理與天文等方面的專業大家。我們的成就讓全世界其它的文明以一種「仰之彌高」的心情注視著。

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固守,我們與世界的距離被一次又一次的拉近,直到有一天,我們不再是他們心中的那個不可觸及的先進又強大的帝國了。然後,還是在一次次的固守中,我們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大,我們心中,竟然只剩下了洋物勝土物的概念。

中華文明的大發展,每一次都是與對外的交流同時發生的。

開元盛世,萬國來朝,隨後,我國就有了很多科技上的突破。我們在那時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有效監測遠處地震的地動儀,我們製造了極准確的天象儀,我們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

我們的遠航技術讓我們把我們的技術帶到世界的其它地方,並從那裡帶回新的文化元素。我們不斷的在融合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正是在這種不斷的融合中,我們的文化發展了,我們有斷重新審視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倫理觀,我們的科學理論系統,我們的哲學體系。

在更早的時期,諸子百家,百花齊放之間,那些還沒有成為「子」、「家」的人,他們開始在各個小國不斷走動,互想印證各自的觀念。這被稱為「游學」。正是這種游學,造就了後來的百花齊放的局面。

我們的文化,在沒有政治的干撓下,從來都是兼收的,我們的文化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我們的文化正是需要面對世界上其它種種文化的沖擊,才有可能進一步成長。

還是說開元盛世,在那之前,中國人是坐在地上或者坐在很矮的小凳子上的(日本就是那時從中國學去了,就弄成了踏踏米)。即使是皇帝,出行與坐卧所用的輦,也是不高的。前面說了,在開元盛世那段時間,是一個萬國來朝的局面。其中就有波斯人,他們帶來了他們使用的坐具----椅子。在一開始,這東西在我國並不叫椅了,而是叫「胡床」。胡就是指波斯。

唐朝的「椅子」是沒有後靠背的,既使有也是十分的矮小,根本不能用背靠。

在宋時期,蒙古與女貞文化被兼收到漢文明中(其中的一些用於裝飾的花樣如水浪疊動至今還在使用),我們的椅子就多了後靠背,後靠背的布局是從蒙古當時使用的櫃子的上層模仿的。蒙古地處草原,木材不多,所有用料以節約為主。他們的櫃子下層是可以封閉的,而上層只有三面,呈「U」形圍起來,這樣,在游牧中,只需要將櫃子略微斜著放,物品就不會掉出來,同時也就不需要封閉另外的面了(正面與上面)。

我國文化中很多內容,都可以看到其它文化元素在其中的痕跡。不僅是椅子。我們使用的碗與筷,還有各朝代磁器的造形,還有水墨畫的構圖與技法,無不浸潤著各種各樣文化元素。

我們的文化是開放的,我們從來沒有刻意拒絕哪一個文化進入到我們的地盤。我們現在的文化與幾千年前相比,從表面看已經沒有多少相同的內容了,因為我們從來就是把其它文化中先進的部分拿來,改造後並入到我們的文化中。我們的文化沒有因為怕自己被改變而拒絕改變。因為我們文化的博大,所以每次的「拿進來」,都不會對我們文化本身帶來破壞性的沖擊,而每次「拿進來」的東西,也就會在更多的本土文化中被逐漸同化。

我們的文化既開放的,兼收的,我們從來不會怕外來文化的沖擊。

在歷史的發展中,我們的文化是在不斷發展的。不能說哪一個時期的文化才是華夏文明的標准文化形態。漢服是我們文化中某個時期里服裝文化的一個特定形態,它有可能與我們現在的意識形態相左,但不能因此就認為:漢服所代表的文化與我們現在所具有的文化是兩種文化。

我們的文化在發展,它的表象在與時俱進,因此,我們住進了樓房,我們用上了電腦,我們穿上了西裝,我們感冒了會吃阿斯匹林。但這不代表我們的文化在當前的世界文化沖擊下已經體無完膚了。我們同樣應當看到,我們住進了樓房,隨即開始抱怨這樣的環境不方便串門,與是我們的樓房間有了小花園,有棋桌長椅;我們用上了電腦,但我們的財會必備工具還是算盤,我們的珠算有專業人士手中,特定情況下可以比使用普通電腦計算更快得到答案;我們雖然穿著西裝,但我們的小孩子基本上會扎個小辮或者戴個虎頭帽;我們用阿斯匹林治感冒,但我們秋冬進補吃的還是老一套,西醫看不了的病還是會看中醫。

所以,無論現在看來我們的文化有多大的改變,我們的心裡最深處,還是我們本土的文化精華。總有一天,它會將這些涌進來的新文化元素一點點的同化成我們特有的文化元素。而隨著這一同化進程,我們的文化就發展了。

『陸』 如何看待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政治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與西方的聯系更加緊密與頻繁。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在所難免,中國應該堅定自己的原則與立場,即不能照搬西方的社會制度與發展模式,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立足中國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先進的文化與管理模式。促進中國的發展。

『柒』 如何對待中西方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報告

當前,我國和西方各國日益頻繁的經濟交往使得文化沖突問題越來越突出,而此沖突已經逐漸進入到了社會和諧的「領地」中,如果我們不能採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影響勢必將越來越大,最終必將破壞我們的社會和諧,故此事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一些迫切需要認識和解決的問題從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是什麼?這一沖突如何對我國的社會和諧產生影響?怎樣才能減弱這一沖突的能量傳遞以降低其影響力,從而保證社會和諧?對於這些問題,本文將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進行探討,並嘗試提出解決的辦法。

一、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

要探討如何減緩文化沖突以保證社會和諧,就必須要探究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而要探究這一沖突的實質,就必須了解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化的實質?對於這一重要問題,前代學者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作了大量、長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稱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早對文化概念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的人。

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志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①泰勒第一次給了文化一個整體性的概念,將文化視作一個復雜的整體,強調的是作為一個 *** 概念的文化。

他認為文化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揭示了文化的傳承性特點。

文化功能學派的創始人、英國文化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則從功能的角度認識和闡釋文化,認為文化以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人體的或心靈的習慣,它們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滿足人類的需要。

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們的看法是對的,一定都是在活動著發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

在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一切構成要素都具有各種有效的功能,並處於變化和運動中。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克洪在總結了160多種具有影響的文化定義之後,對文化作出如下解釋:「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型式樣又包含隱型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認為文化體系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有顯型和隱型之分的行為模式,由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了群體的意識和行為狀況。

另一位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則對文化有著這樣的解釋:「總之,我所堅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從歷史上留下來的存在於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以符號形式表達的前後相襲的概念系統,藉此人們交流、保存和發展對生命的知識和態度。」④ 格爾茨認為文化是由人類創造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系統,人類學家的任務就是對每一種文化的各種意義進行解釋以達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從以上幾個對文化的「經典性」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出幾點相似之處: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並對人們繼續發生著影響。

第二,文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完整的人工體系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各構成要素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

第三,某一文化為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時期特定人類群體的意識狀況和行為模式,各種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義。

由此,根據以上對文化內涵的一些共同理解,並進而由這共同理解來看文化沖突,我們可以認為,文化沖突實際上就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

由於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類群體所特有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激烈的文化沖突必然導致不同人類群體之間的對抗和斗爭。

現今全球一體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頻繁接觸,然而雙方在接觸之前就有著各自長期獨立發展的文化史,都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文化體系,其構成有著很大的差異。

中國文化建立在包容著工商業等多種經濟成分的農耕經濟的基礎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環境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不用依靠對外擴張就能夠自給自足,所以文化體系幾千年來一直有著較大的內涵量和較強的內生力。

西方文化則誕生於自然資源及物質條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們臨海而居,糧食不能自給,陸地交通和交往又極其困難,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努力開拓海洋事業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商業航海貿易十分發達。

與中國農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對外擴展力較強。

由於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存在著很大差異,當二者頻繁接觸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沖突,構成要素差異小的文化體系沖突就小,構成要素差異大的則沖突大。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動下,兩種構成要素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激烈的對抗與斗爭。

二、循環作用與能量傳遞

文化是由人創造的,而人又是社會的主體,要探討文化沖突如何影響社會和諧,就必須要以人為出發點來理解文化與社會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

社會是由社會成員共同建立的有組織的群體,某一社會的所有社會成員都共同享有一種文化體系,並處於一個共同的價值體系的持續影響下,因此每一種文化都是與某一特定社會相聯系的。

實際上,人、文化與社會之間是相互循環作用的:人創造了文化,同時文化又對人產生著持續的影響;文化決定了社會存在的模式,而社會又是文化的承載者與維系者;社會是我們人類生存斗爭的單位,同時人的行為必須置於社會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沖突對社會和諧的影響正是建立在這種相互作用的基礎之上。

由於文化沖突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為一種文化運動。

社會和諧則指的是構成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均衡穩定的狀態,也就是說,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有一個比較均衡、比較穩定的關系,社會呈現出穩定有序、協調發展的態勢。

正如我們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動都伴隨著能量的產生和傳遞,能量傳遞的規律則是單向趨於平衡狀態,即能量由高到低傳遞並最終達到相同為止。

激烈的文化沖突使得構成文化系統的各種要素在摩擦、碰撞中處於劇烈的運動狀態,加上文化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循環作用,沖突產生的能量必定會傳遞給整個社會系統,從而導致社會系統穩定狀態的失衡。

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正是這種劇烈的文化運動,它不斷地沖擊著我國社會的底線和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有可能使社會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亂狀態。

激烈且長期持續的文化沖突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最終將導致社會陷入整體的危機。

我國近年來不斷攀升的離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斷擴大的吸毒人數、艾滋病感染人數等就已經敲響了警鍾。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文化產業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內驅作用,給西方各國帶來了巨額的利潤,而經濟力量又是當今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因此西方各國將會更為努力地開發更大的文化市場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因此,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而且將很可能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繼續加強。

由於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差異較大,決定了兩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僅僅依靠文化融合來減少文化沖突,實際上大多是在作無用之功。

因而減少中西方的文化沖突以保障社會和諧,更需要的是盡可能地降低由文化沖突產生的能量,使之盡可能少地傳遞到社會系統中。

由於無法控制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外部沖擊,如果要降低文化沖突的能量,就必須將我國文化系統的運動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即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相對穩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動

如前所述,文化是組織結構嚴密的整體,那麼構成文化體系的諸要素間就有著一定的組合秩序和架構關系,各要素之間按照相對穩定的方式組織和聯結起來,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

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認為文化結構有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之分:表層結構可以直接觀察到,如器物和技術;深層結構無法直接觀察到,深植於人們的頭腦之中,指揮著人們的行為,在一切文化現象的背後起著決定性作用。

也就是說,文化系統的真正決定者是深層結構即核心結構的構成要素。

這些構成要素決定了文化系統之間的異同,同時它們的穩定與否也決定了整個文化系統能否穩定。

因而,要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穩定性,就必須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構成要素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對於文化深層結構的認識,國內外文化人類學界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

例如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質的文化、社會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

精神文化針對物質文化和社會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層結構,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

克羅伯等人認為每一文化體系都由顯型部分和隱型部分組成,物態的、制度的及行為的文化是顯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態的文化則是隱型文化。

隱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傳統的思想,一是與他們有關的價值⑥。

懷特則將文化系統分為三個亞系統,即技術的系統、社會學的系統以及意識形態的系統。

他認為技術系統由物質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儀器,以及使用這些儀器的技術組成;社會學的系統由人際關系組成,這種人際關系以個人和集體的行為方式來表現;意識形態系統由思想、信仰和知識組成,它們是以清晰的言語或其他符號形式表現的。

意識形態系統是文化系統的核心,整個文化系統受到意識形態系統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文化結構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們決定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可以說,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的根本原因。

例如,中國人認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則認為人必須戰勝自然進而控制自然;中國人強調群體認同,西方人注重個體自由;中國人推崇依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循序漸進,西方人則崇尚冒險進取;中國人注重內心的修煉,西方人則強調上帝的意志。

那麼,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構成要素的穩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穩定性,如此則會表現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而輕易改變。

同時,由於文化流動是文化系統生命力的保證,各構成要素必須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

在文化核心構成要素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表層結構的文化要素必須適當地流動,以保證文化系統的活力。

這種系統內核不變,表層要素適當流動的文化流動實際上可稱為文化有限流動。

文化有限流動不同於文化一般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全面的流動,文化有限流動是部分的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由文化系統自然調節,文化有限流動則是文化系統在一定控制下調節。

相比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沖突中,文化有限流動能夠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統的穩定。

四、加強傳統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與文化有限流動密切相關,文化認同是文化有限流動的基礎,文化有限流動是文化認同的結果。

要真正實現文化有限流動,必須加強人們的文化認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社會的現代性更多地表現為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流動性,而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又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加阻隔,因此與以往相比,人們更加需要加強文化認同以提供安全基礎。

如前面所示,文化與人的存在緊密相聯,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都是文化的產物。

因而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緊密相關、不可分割。

當人們處於一種不同文化接觸、碰撞、對抗的環境中時,面對著各種不同的事實存在,會產生一種自我認同以保持自身統一的反應,如果缺乏文化認同,個體就會沒有歸屬感。

一個中國人可以和一個美國人友好相處,互相談論對方的文化,這個時候雙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同;而如果這個中國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認同,就會感覺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個美國人對等,則無論如何內心都會有焦慮,很有可能在行為選擇上出現問題,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種群體性反應,對社會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現今,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社會結構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傳統文化體系的深層結構被部分破壞,新的文化體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認,社會上出現的所謂「文化虛無」、「文化荒漠」、「文化無根」等等說法,正反映了我們文化體系核心層面的某種缺失。

再者,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下,人們大多不是立足於自己的文化來認識經濟和科技,反而是被動地依據經濟和科技力量來認識自己的文化,這種認識並不是建立在對文化本體的正確認識上,而此時西方文化挾經濟實力和先進科技之強勢與我國文化發生沖突時,再加以我國文化核心層面出現某種缺失,人們便很容易鄙棄自己的優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文化模式論的創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類文化的形成是因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這樣一些模式,區別著不同的文化,同時也塑造著各自所轄的那些個體,控制著個體的思維和行為。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維發展而來的,以儒、道兩家思想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為主流的長期形成的文化模式,兩千多年來發揮著強大的作用,規范著中國人的生活行為、道德情操與價值觀念。

所以,即使人們在崇拜各種西方文化的同時,也不可能完全忘懷傳統文化。

而今,中國經濟力量的逐漸強大,已動搖了人們認識西方文化的基礎,對西方文化的普遍認同已經逐漸受到質疑。

如,美國兩大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曾傾盡全力宣傳本土飲食文化,使得國人趨之若鶩。

而近幾年,人們開始提倡多吃中國傳統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顧客比以往明顯減少,這兩位西方快餐巨頭就都只有「入鄉隨俗」,烹制各種中國傳統食品以吸引顧客。

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餐飲業,在其他各行業也已經有了相似的情況。

由此簡單事例即可看出,國人的文化觀念已在回歸,所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實際上只是在「順水推舟」而已。

五、余論:探尋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樣貌由核心結構決定,那麼與系統內核接近的文化要素進入,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小,則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大,就很難被系統接受。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距甚大,有時表現出完全對立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這種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可以部分相互適應、補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則有著很大的難度。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如同人類的身體有著共同的某些特徵一樣,人類的文化也有著某些相同之處,只是它們隱藏在各種文化現象的背後,處於文化的深層結構中,經常是人們下意識的反應,不易察覺。

換而言之,人類文化應該有著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間實現平等對話與交流的基礎。

我們應該把握文化的整體結構,探究人類不同行為和思考方式的內在聯系,尋找到這些隱藏於文化深層結構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類學界中有相當一批學者主張文化相對主義,他們認為:任何一種人類文化,無論多麼原始或多麼復雜,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種文化,不能由主觀好惡而決定取捨,而應根據它自身的來龍去脈以研究其現象本身。

這種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現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沖突問題,更需要深入了解我們自己世代相傳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對方文化體系的立場上,通過對不同文化的積極理解、比較研究,從而真正地實現中西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

『捌』 如何讓東西方文化融合

如何讓中西方文化融合。自從近代以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西文化就象兩條原先互不相交的河流,現在相交匯流了。時至今日,運用先進通訊技術,信息傳播極快,地球上的各種文化真正進入了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互相作用的時代。舉個例子來說,如今聖誕節已由原來傳統的宗教節日發展成一個充滿親情、友情和愛情的聚會。在西方,人們這天更多地選擇和家人在一起。國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則更多地把過聖誕作為一種時尚,他們更願意和朋友到酒吧、歌廳和商場去狂歡,他們的這種推力正把聖誕這個傳統意義上的洋節中國化。更多熱衷過聖誕的人恐怕是一種從眾心理,他們更願意把聖誕當作一個休息放鬆、聚會的機會。國務院批准出台的節假日放假方案中已將端午、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列為國家法定節日,使人們在對聖誕、情人節等洋節的喜歡和追捧中也不數典忘祖,不淡漠中華文明哺育的傳統節日。其實喜歡洋節,並不代表我國人們崇洋媚外。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出國、留洋已不再神秘,近年來,不少美國、澳大利亞人都興致勃勃地過起春節,這充分說明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響與交融中,中華傳統文化與外國文化正在互相影響和改變著。

雖然中西文化逐漸相交、融合,但是兩種文化仍然保留著自己的鮮明個性,因為在我看來,融合是兩種或多種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並各自實現本土化的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或者說,如果一定要說這是一種合流的話,這也是一種涇渭分明的合流。交會是一個事實,而融合則只是一種可能。文化總是具體的、個別的,總是表現為一定的歷史形態,沒有普遍、抽象的文化存在。各民族的文化並不都是出於一源,也不能以某一種文化(例如西方文化)作為衡量其它文化的普遍標准。首先,隨著東方經濟,工業技術的突飛猛進,尤其是作為東方大國的中國和印度的迅速崛起,東西方在經濟上的差異已逐步呈現出逐步縮小的趨勢。政治上的兩大體制—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也都在不斷異化,相互借鑒,去他之所長以補己之所短,爭取建立更完善的體制。其實,隨著經濟政治的不斷跨國化,文化層面已經不自覺的做出了反映並一定程度的發生了融合。一種單一的文化無論如何潛力總是有限的,只有不斷的借鑒,吸收,創新,才有發展的前途。況且這種交融已經成為一種無法忽視的歷史潮流。中國作為東方世界有幾千年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大國,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需要世界文化來創新,同樣世界文化也更需要中國文化來豐富。基於中西文化的交融決非是一方對另一方的霸權,奴役,而是平等互利的,因此確實是必要的。

無論如何,文化,這種人類所創造出的永恆瑰寶,有著其雋永的魅力與強大的力量。世界上美好的文化,文明,遠不止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自然文化兩種,他們有的將頑強的繼承了下去,有的已然沉默的消失,他們都如同其自然誕生的過程一般,本就沒有任何界限,暫時的沖突,只是為了更長久的存在,只是為了更加的豐富與完美。而站在城內的我們,不要總是嚮往城外的美好,無論內外,守住已有的,關鍵在於用自己的雙眼展望真美的,那麼我們文化的發展,正如千百年來,正如所有事物那浩浩盪盪的前進一般,是自然的,是自有其結局的。

文化的溝通交流是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而達到交融境界的。交流當然應該允許爭鳴,但爭鳴必須是以尊重、寬容為前提,以借鑒、揚棄為手段,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最終回歸到交融的本原。

『玖』 怎樣做到中外文化碰撞融合

向中外文化碰撞融合,就要積極的學習西方的文化嗯,引進國內來和衷中西合相融合

閱讀全文

與文化的碰撞融合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