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孔子文化包含的思想都有什麼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裡面含有很多內容,比如包容,寬和,禮貌等人,這些都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而最有名的就是儒學孔子了,他的文化包含教育與待人之道,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有教無類”與“克己復禮”了,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這些點都是發展到現在我們依舊可以看到的文化,一個是禮貌一個是教育,每一個都非常的重要,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學習上有了保障,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而禮貌相待更是重要了,接待朋友結交朋友等等,哪一點都是生活中必備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是我們對待朋友的態度。
『貳』 如何在校園內弘揚孔子文化
一、大學可以設立孔子學院或者儒家思滑升想研究所
二、舉辦講座
三、徵文比絕讓段並譽賽
四、帶領學生參觀孔廟
『叄』 談一談你對孔子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解
孔子文化教育思想在古代一直處在儒家教育思想的主導地位,在當今乃至世界廣為流傳;孔子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三人行必有吾師,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成為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的方法,為現代教育注入了活力。
『肆』 什麼是孔子文化具體指哪些內容
孔子的政治活動究竟是什麼性質的活動呢?《論語》中有一段記載透露了其中的信息。 《論語》雲:「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 易也。』」(23)所謂「易之」、「與易」的「易」字是改變之意。孟子批評墨者夷之,曾說:「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24)儒墨都是企圖以其道「 易天下」的。孔子一生的活動也是企圖以其道易天下,企圖改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這種活動固然不是革命的活動,而可謂一種移風易俗、建立理想秩序的活動。
孔子一生,「再逐於魯,削跡於衛,窮於齊,圍於陳蔡」(25),並不是因為他是逆潮流而動,違反了歷史發展的趨勢,而是因為孔子所考慮的是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不易被人理解,而實際上是適應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轉變的要求的。孔子的積極有為的精神是基本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
孔子的積極有為的思想,在《易傳》有進一步的發展。《易傳》提出「剛健」、「日新 」、「自強不息」的重要原則。《象傳》說:「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提倡剛健的精神,宣揚「日新」。《象傳》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即是勉力向上、不斷提高,這是孔子「發憤忘食」精神的發展。《系辭上傳》說:「日新之謂盛德。」《系辭下傳》說:「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知險而不陷於險,然後為至健;知阻而不困於阻,然後為至順。《易傳》以健順的統一為最高理想。《易傳》的剛健自強的學說激勵著歷代有志之士奮發向上,確實起了促進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
以上論證孔子積極有為的思想態度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
其次,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是重視道德價值的觀點。這種價值觀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的影響更是非常深刻的。孔子宣稱「君子義以為上,」(26)認為道德是最有價值的。所謂義即道德原則,義是內容即是仁。孔子說:「好仁者無以尚之。」(27)仁是最高的道德規范。(在《論語》中,仁和義不同是一層次的概念。)又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8)安仁即安於仁而行之,利仁即以仁為有利而行之。仁者實行仁德,不是以仁為有利,而是認為仁德本身具有最高的價值。
何謂仁?仁即是「愛人」(29),亦即「泛愛眾」(30),亦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 達人」(31)。所謂「愛人」的具體意義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何謂立 ?立即能獨立生存而不依靠別人。何謂達?達即上講,提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是自己要求成立,也幫助別人成立;自己要求提高,也幫助別人提高。這是仁的主要涵義。
所謂立就是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亦即有獨立的人格。孔子肯定人人有自己的獨立意志,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32)孔子稱贊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33),以為這是保持獨立人格的最高表現。
人人具有「不可奪」的獨立意志。孔子認為,做一個人,應該「志於道」(34)。如能「 志於道」,就可以達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35)又說:「飲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36)志於道的人,雖然生活艱苦,但能自得其樂,這是一種高尚的樂趣。孔子以為,在一定條件下,應該為了實現道德理想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他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37)道德理想比個人生命更為重要。
請看這個:http://post..com/f?kz=43950899
『伍』 我們應該如何去學習孔子的高尚品格呢傳統文化簡答題
我應該如何學習控制的話,讓我新哥穿多了,畫的這里的。
『陸』 孔子文化大全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英文譯名:Kongzi或Confucius.
學術貢獻
少「貧且賤」,及長,曾任「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聚徒講學,從事政治活動。年五十,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攝行相事。後又曾周遊宋、衛、陳、蔡、齊、楚等國,自稱「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終為見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刪修魯史官所記《春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先後有三千人弟子,其中著名者七十餘人(賢人)。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現存《論語》一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生平經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征在移居闕里,並受其教。孔子幼年,「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少時家境貧寒,15歲立志於學。及長,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虛心好學,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里收徒授業,開創私人辦學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范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主張統治者對人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嚮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歲時,因魯國內亂而奔齊。為了接近齊景公,做了齊國貴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事,孔子說:「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極為贊賞,欲起用孔子,因齊相晏嬰從中阻撓,於是作罷。欲起用不久返魯,繼續鑽研學問,培養弟子。51歲時,任魯國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於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則之」52歲時由中都宰提升為魯國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魯、齊夾谷之會,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齊景公欲威脅魯君就範,孔子以禮斥責景公,保全了國格,使齊侯不得不答應定盟和好,並將鄆、龜陰三地歸還魯國。孔子54歲時,受季桓子委託,攝行相事。他為了提高國君的權威,提出「墮三都」、抑三桓(魯三家大夫)的主張,結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對,未能成功。55歲時,魯國君臣接受了齊國所贈的文馬美女,終日迷戀聲色。孔子則大失所望,遂棄官離魯,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另尋施展才能的機會,此間「干七十餘君」,終無所遇。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魯國季康子聽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勸說,才派人把他從衛國迎接回來。
孔子回到魯國,雖被尊為「國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繼續從事教育及文獻整理工作。一生培養弟子三千餘人,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者七十二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整套教育理論,如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等教學原則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和「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為後人所稱道。他先後刪《詩》、《書》,訂《禮》、《樂》,修《春秋》,對中國古代文獻進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達到「韋編三絕」的程度。
69歲時,獨子孔鯉去世。71歲時,得意門生顏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極,哀嘆道:「天喪予!天喪予!」這一年,有人在魯國西部捕獲了一隻叫麟的怪獸,不久死去。他認為象徵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現又死去,是天下大亂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書的編撰。72歲時,突然得知子仲由在衛死於國難,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歷二月,孔子寢疾7日,齎志而歿。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儒家學派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