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和非遺物質文化遺產對立的叫什麼

和非遺物質文化遺產對立的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11 23:11:01

Ⅰ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意思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東西,都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對的,像那些古董都是有歷史性藝術和科學性質的,都屬於。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相對,合稱「文化遺產」。

簡介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眾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

Ⅱ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本的區別是什麼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本的區別是:

1、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於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

2、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

3、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群)和人類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

物質文化遺產(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又稱「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2)和非遺物質文化遺產對立的叫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1972年11月,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指出,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群)和人類文化遺址。

至2013年6月,中國已有45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梁搏襲上,中國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被批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項世界文化遺產,使我國世界遺產增加至45處,位於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僅次於擁有48個世界遺產的義大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橡兄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銀舉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參考資料: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網路-物質文化遺產

Ⅲ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物質文化遺產,一般都是古時遺留下來的,現代人製造出來的自然不能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從古代一脈相承繼承下來的非實物存在的,但是可以通過現代人的手藝或者種種方式,讓某些古代就存在的東西重現,比如瓷器。

文化遺產有兩種存在形態: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創造並遺留、流傳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化財富。這種特殊的、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關乎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們經常說要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事實上保護和利用的是文化遺產資源。由於文化遺產具有物質和非物質雙重屬性,因此,這種文化資源包括遺產實體及其所蘊涵的精神內涵。

兩者區別

物質文化遺產是指有形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的。例如長城這種實實在在存在的建築,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又代表著我國古代文明的一種含有深刻文化意義的東西,他就是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與非物質就是兩者的區別。 無論是「物質」還是「非物質」都只是一種外在形式而已,其根本在於「文化遺產」,它們都是人類的文化遺產,需要人們去保護。

Ⅳ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別是什麼

區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於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群)和人類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Ⅳ 非遺文化是什麼意思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相對,合稱「文化遺產」。

2020年12月,隨著「太極拳」和「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的申遺成功,中國已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

《公約》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Ⅵ 傳統文化與文化遺產(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關系是什麼,他們兩個一樣嗎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代表,神話傳說與古典園林是各領風騷,並駕齊驅。

中華傳統文化的雙重屬性反映了傳統文化之間(如:儒家/道家之間;儒家/法家之間、儒家/佛家之間)存在對立與統一的辯證關系。他們之間相滲透,形成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文化形式等。

主要種類:

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 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Ⅶ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別是什麼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別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在有形與無形。物質文化遺產是有形的,是通過物質的形式保留遺傳下來的,肆春比如歷史文物、歷史建築、歷史遺址、古籍等有形形式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別

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物質文化遺產,精神層面上的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上述物質文化念雹陪遺產相反,是無形文化,是在民間通過民間藝人口口相傳、世代相傳,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流傳下來的民間民俗文化傳統技藝以及手工技藝。

包括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知識,各種語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族民間的音仔蠢樂、舞蹈、禮儀、手工藝、傳統醫學、建築術以及其它藝術。我國因歷史文化悠久民族眾多,老祖先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一般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是具體存在的實物,突出的重點也是物品本身的歷史和價值,也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些已經申遺保護,有些正在申遺。雖然非遺保護正在加速,但多種原因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些後繼乏人,保護刻不容緩。

Ⅷ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

文化遺產由兩部分組成:即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 通俗的講: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傳承了很長時間的技藝、技術、手藝、風俗等等,比如:剪紙技藝、碰則宴牛肉麵製作技藝、蒙古族的長調(歌唱)、戲劇技藝、中醫葯技術、端午節風俗、民間婚禮習俗等等。它們都是可聽、可看但不能觸摸到的。如你看到一幅剪紙,不管他是剛剪的還是唐朝的,他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的技藝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笑銀質文化遺產是有形的,而且是能觸盯辯摸到的。比如:博物館里的所有文物、被各級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名人故居、古寺廟、老工廠(屬於工業遺產)等等。

Ⅸ 世界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和區別謝謝

世界文化遺產屬於世界遺產范疇,世界文化遺產全稱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世界文化遺產書藉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其宗旨在於促進各國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合作,為合理保護和恢復全人類共同的遺產作出積極的貢獻.
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同屬世界文化遺產,是屬於其文化遺產的性質之一;
物質文化遺產
又稱「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刻和雕塑、書籍、書法與繪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洞窟以及聯合體;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
文化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區域.
中國的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7處)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 1987.12)
2.長城(北京,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肅,1987.12)
4.明清皇宮(北京故宮,1987.12 ;沈陽故宮,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1987.12)
6.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1994.12)
7.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1994.12)
8.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1994.12)
9.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西藏,1994.12 )
10.麗江古城(雲南,1997.12)
11.平遙古城(山西,1997.12)
12.蘇州古典園林(江蘇,1997.12)
13.頤和園(北京,1998.11)
14.天壇(北京,1998.11)
15.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
16.明清皇家陵寢(湖北明顯陵、河北清或數東陵、清西陵,2000.11;江蘇明孝陵、北京十三陵,2003.7;遼寧盛京三陵,2004.7)
17..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2000.11)
18.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20.雲岡石窟(山西,2001.12)
21.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2004.7.1)
22.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7)
23.安陽殷墟(河南,2006.7.13)
24.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廣東,2007.6.28)
25.福建土樓(福建,2008.7.7)
26.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河南,2010.8.1)
27.荔波小七孔(貴州,2010.11.11)
28.都江堰(成都)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
a.口頭傳統和表述
b.表演藝術
c.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d.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e.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崑曲
中國古琴藝術
崑曲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2009年9月30日,新添22項仿芹: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衫大首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2010新添兩項:京劇、中醫針灸
2011年新添一項:皮影戲

Ⅹ 雙非遺是什麼意思

雙遺產是指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碼源陸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間文學、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如歌圩、廟會、傳統節日慶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文化遺產,主要指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淀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它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它包括民間傳說、習俗、語言、音樂、舞蹈、禮儀、慶典、烹調以及傳統醫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就顯得尤為重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確定文化特性、激發創造力和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因素裂返,在不同文化相互寬容、協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於1998年通過決議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這個項目的申報有三個基本條件,一個是藝術價值,一個是處於瀕危的狀況,還有一個是有完整的保護計劃。而每兩遲頃年才審批一次,每次一國只允許申報一個。從2001年開始,該評選已進行了兩次,共批准了47項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我國的崑曲和古琴以及新疆的木卡姆和與蒙古國聯合申辦的蒙古長調。

閱讀全文

與和非遺物質文化遺產對立的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