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亞文化和反文化的又如何關系
整理了一下亞文化和反文化的概念,比較粗糙,但可以用作入門讀物。
廣義的「亞文化」是指所有以主文化為參照的同一共生環境中的不同文化類型,是社會中輔助的、次要的、邊緣的文化。主文化和亞文化都是隸屬於整個文化大系統中的子系統,它們相互影響、滲透、交織,共同構成了整體社會的文化大景觀。在這里,亞文化幾乎等同於小眾文化,是不帶抵抗意義的中性詞彙。20世紀40年代,以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開創了「社會生態學」的研究範式,認為所有的大型社會都是由許多小的社群組成,這些小社群的文化相對於其所在更大的文化來說就是亞文化;而亞文化與社會中其它群體和社團的不同在於他們是(最普遍的情況是)背離或區別於現存社會規范的群體(參考Popular Culture,Ontario:Nelson ,Susie O』Brien,Imre Szeman,2004)。由此,亞文化開始被賦予偏離主流價值觀的意義。20世紀50年代,英國的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開始針對當時英國青年對秩序與傳統的叛逆姿態及各種生活風格展開了一系列的文化研究,亞文化的涵義得到了豐富和更新。費斯克(John Fiske)等人的表述最能代表伯明翰學派對亞文化的理解:「正如前綴sub所示,亞文化是更廣泛的文化內種種富有意味而別具一格的協商。他們同身處社會與歷史大結構中的某些社會群體所遭際的特殊地位、曖昧狀態與具體矛盾相應。」(《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第二版),【美】約翰·費斯克等編撰,李彬譯注,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P281)。在這里,亞文化的特徵是抵抗性、邊緣性和風格化。另外,一個更富激進意味的概念——「反文化」(counter-subculure)也出現了,霍爾(Stuart Hall)等人還對工人階級亞文化和資產階級反文化的區別進行了細致的比較,認為反文化是亞文化的極端表現(參看胡疆鋒的博士論文《亞文化的風格:抵抗與收編——伯明翰學派青年亞文化理論研究》。P12)。蘇茜·奧布賴恩(Susie O』Brien)和伊莫瑞·西澤曼(Imre Szeman)基本贊同伯明翰學派的觀念並進行了更明了的解說。他們爭辯道,亞文化就是目的為「突破多數人行為的限制和作為另類提供新的行為和文化形式」的行為,亞文化和反文化相互包含,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但又不能互相等同;通過與主流文化對抗的本質和反對主流或主導文化的新形式來區分對方是可行的。粗略地說,「亞文化在目的和活動上可能具有政治色彩,而反文化明顯地具有政治色彩」。批評家喬治·麥凱(George McKay)也指出,「亞文化包含反文化——亞文化運動的范圍是從嬉皮士,包括朋克(punk)、銳舞(rave)等到越來越具有抵抗精神的反文化生活方式或觀點」(參考Popular Culture,Ontario:Nelson ,Susie O』Brien,Imre Szeman,2004)。而美國學者彌爾頓·英格(Milton Yinger)卻認為,「反文化」是「一套屬於某個群體的規范和價值觀,並且這種規范和價值觀與這個群體所屬的社會的主導性規范和價值觀尖銳沖突」;亞文化的產生只是「一個種族群體的宗教觀、語言模式、飲食嗜好和其他規范」的「別具一格」,而這些「基本上不是與它所處的大社會發生沖突的產物,而是亞社會內特有的社會化和相互影響的結果」,亞文化不能納入反文化的范圍。(《反文化》,[美]彌爾頓·英格,高丙中,張林譯,1982 by Free Press, 1995 Chinese right by LAUREATE BOOK CO.,LTD,P6)可以看出,他對亞文化的定義在某種程度上回歸了社會學中對後者最原始的廣義定義。誰也無法在亞文化與反文化之間給出精確的劃分標准。因此,某種文化形式在一本論著中被認為是亞文化,而在另外論著中被稱作是反文化的現象比比皆是。本文對亞文化的定義基本與蘇茜·奧布賴恩等人的觀點相同,下文中如有引用關於「反文化」的論述,即表明其所指稱的反文化在本文的語境中等同與本文定義的亞文化。
還有一個相關概念是「青年文化」。在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和其他亞文化研究者的論述中,亞文化大都是青年人的文化。但「青年文化」這一概念本身側重的是文化群體的年齡階段,並不一定全部游離於主流文化之外,其內部性質是分裂而非同一的。而在界定不同青年文化性質的時候,青年文化和主流/官方文化的關系是一個很重要的根據。例如法國社會學家凱洛伊斯的「聖—俗—游」模式、日本社會學家二關隆美的「角色型、逍遙型、脫離型、反抗型」四分法、我國青年文化學者楊雄「主動認同-被動認同-亞文化-反文化-負文化」的劃分, 都以青年文化對主流/官方文化「順應-偏離-反抗」的態度為主軸。其中「偏離」和「反抗」的部分,往往具備了亞文化的性質,因此在亞文化的研究領域中,出現了「青年亞文化」這一提法。本文定義的亞文化包含了與亞文化重合的青年文化,但並不受文化群體年齡階段的制約。
❷ 如何評價亞文化
一個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個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結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別的面向上,兩者之間就會有極端的差別。某些次文改岩化的差老殲唯異在到達了某個程度以後,會擁有自己的侍培名字。
❸ 亞文化如何消費行為
❹ 什麼是亞文化亞文化這個環境因素是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的
亞文化:又稱集體文化或副文化,
指與主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
局部的文化現象
,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
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
一種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
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與觀念。
亞文化有各種分類方法,
❺ 如何從傳播學分析亞文化
亞文化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一種文化,如果要從傳播學來講的話,就是在各國當中,個人名不斷地去發送這種文化那麼幾種的話,也會被傳播開,全部到各個地區。
❻ 如何界定主流文化和亞文化
亞文化(subculture):又稱集體文化或副文化,指與主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現象,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一種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與觀念,並構成亞文化等都是這種亞文化。亞文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總體文化的次屬文化。一個文化區的文化對於全民族文化來說是亞文化,而對於文化區內的各社區和群體文化來說則是總體文化,而後者又是亞文化。研究亞文化對於深入了解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那就是在都市處於非中心——或者說處於邊緣地位的人,共同創造與享有的特殊文化,而且它是相對於主流文化而言的。一般來看,這些文化極少被專業出版物、媒體與展示單位所介紹,甚至也不為專業的文化學者所重視。在外國的歷史上,著名的爵士樂與搖滾樂都曾經是亞文化,但隨著專業人士與文化學者的不斷介入,它們到後來都成了正規文化的一部分。昨天的亞文化可能就是今天的主流文化,今天的亞文化可能就是明天的主流文化。這也表明,所謂正規文化總是在吸收亞文化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近年來,在世界的范圍內,已經出現了研究都市亞文化熱的趨勢。
亞文化(subculture),整體文化的一個分支,它是由各種社會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區、各群體文化特殊性的方面。如因階級、階層、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環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統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徵的群體或地區文化即亞文化。
❼ 「殺馬特」亞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說到殺馬特,你首先想到的就是造型奇特的發型吧,還有各種非主流的服裝配飾,時不時還45度仰望天空悲傷寂寞。那麼這種亞文化怎麼形成的呢?
以上,不過現在很少看見殺馬特了,不少家族已經解散了。
❽ 如何看待亞文化
如何正確看到亞文化,亞文化的定義本身就和主流想抵觸,如果亞文化成為主流,那就不是亞文化了。
另外,近代以來,大量的亞文化轉變為主流文化。幾乎每代人攜帶者「亞文化」,隨著人口代際成長,「亞文化」變成了主流文化。
遠的不說,網路文化現在可是不折不扣的主流。但十五年前,標簽就是叫網蟲,叫沖浪,叫新新人類。
一切都是代際話語權遷移,與人口結構有關,當然,這種代際遷移只發生在大眾傳媒時代。
這種遷移是必然發生的。
年輕一代,掌握時間優勢、最終的生理暴力優勢,生物學意義上必然取代舊一代人。
即使舊一代人手握「資源」、「上升通道」。但歸根結底,世界是年輕人的。
如果題主本意是越來越多亞文化,共同侵佔了文化市場份額。
那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市場供需問題了。文化市場也是市場,並且芬吉商品普遍存在。
對某一文化而言,外部性效應很嚴重,即喜歡某種文化的人多了,會對你需求它的程度造成重大影響。
在年輕群體中,逆反文化需求普遍存在,造成了年輕人天生反主流。這時候外部性就是負面的。而同時存在的社會心理(跟風),也讓部分文化產品具備普適性。
❾ 如何看待亞文化現象,試舉例分析
美國中的非洲裔族群中流行的文化就是標準的亞文化.
❿ 如何解釋亞文化目前中國有哪些亞文化
比如大多數人的穿衣風格就是正常的衣服。但是少部分人非常喜歡洛麗塔,非常喜歡JK,或者非常喜歡漢服。這就是一種亞文化,亞文化也可以說是非主流文化,但是非主流文化總是略顯貶義,而亞文化則沒有這種貶義。我國的亞文化圈子有很多,首當其出的就是最近出現的漢服文化。其次比較著名的就是游戲圈。最後就是電腦圈。
最後我了解的就是電腦圈。電腦圈最著名的梗就是卡吧和圖吧了。三千預算進卡吧,今晚樓下開網吧。卡吧大佬的特點就是“只要再加一點點錢,就可以獲得更好的配置”。當然所謂的一點點,換算成億點點更加合適。而圖吧則是另一個極端,圖吧大佬都是動手能力頂天的人,而且將省錢歸結到極致。而且曾經有圖吧大佬,用奔騰四處理器玩起了LOL。處理器和游戲跨越了15年,而且還能流暢運行。果然,“又不是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