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質 文化遺產 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僅具有很悠久的流傳歷史,還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應該給與保護不能讓有價值的老傳統在我們手中消失不見。下面咱們就走進 湖北文化 ,看看湖北的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民間文學
民間文學又稱口頭文學,主要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其形式豐富多樣,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史詩、長詩、歌謠、民間笑話、民間諺語、謎語、歇後語等。湖北有代表性的民間文學項目有董永傳說、屈原傳說、王昭君傳說、炎帝神農傳說、伍家溝民間故事、黃鶴樓傳說、黑暗傳等。
傳統音樂
傳統音樂是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的各種音樂樣式,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曲、舞蹈音樂、戲曲音樂、曲藝音樂和民間祭祀儀式音樂等。它主要是通過口頭創作方式產生和傳播,地域性、流變性、通俗性、程式性等是民間音樂的主要標志。湖北有代表性的傳統音樂有武當山宮觀道樂、枝江民間吹打樂、宜昌絲竹、興山民歌、薅草鑼鼓、老河口絲弦、馬山民歌、嗩吶藝術、鑼鼓藝術等。
傳統舞蹈
傳統舞蹈是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的、世代相傳的,在日常生活場所表演的各種傳統舞蹈,它是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生活習俗舞蹈、歲時節令習俗舞蹈、人生禮儀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產習俗舞蹈等。湖北有代表性的傳統舞蹈有土家族撒葉兒嗬、肉連響、高龍、土家族擺手舞、鄖陽鳳凰燈、麻城花挑、宣恩土家族八寶銅鈴舞等。
傳統戲劇
傳統戲劇指的是中國各地域各民族人民創造的傳統戲曲藝術。它綜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雜技、武術等元素,講究唱念做打,具有很強的程式性和技術性。流傳湖北的傳統戲劇有漢劇、京劇、楚劇、花鼓戲、黃梅戲、皮影戲、提琴戲、儺戲、採茶戲、漢調二簧等。
曲藝
曲藝是中國民族民間各種說唱藝術的總稱,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的演化發展而成的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形式,本質特徵是口頭語言進行的說唱表演。它具有民間性、通俗性、一人多角、化出化入、說唱為主、簡便易演等特點。湖北有代表性的曲藝項目有漢川善書、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南曲、恩施揚琴、鼓盆歌、三棒鼓等。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它包括傳統武術、傳統競技、傳統體育、游藝、雜技、魔術、馬戲、喬裝戲、滑稽等,具有深厚的傳統和悠久的歷史,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湖北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武當武術和岳家拳等。
傳統美術
傳統美術是廣大民眾創造的各種視覺造型藝術,大體上可分為民間繪畫、民間雕塑、民間工藝、民間建築四大類,包括廣泛流傳於各民族、各地域的剪紙、年畫、泥人、泥塑、刺綉、編織、風箏、玩具、民居建築裝飾等。湖北的代表性項目有雕花剪紙、大冶石雕、天門糖塑、黃梅挑花、紅安綉活、陽新布貼、武漢木雕船模、老河口木版年畫、漢綉等。
傳統技藝
傳統技藝指歷史上傳承下來的手工業技術與工藝。包括工具和機械製作;農畜產品加工;燒造;織染縫紉;金屬工藝;編織扎制;髹漆;造紙、印刷和裝幀;制鹽、制筆、制墨、顏料制備、火葯制備、煙花爆竹製作等其他各類工藝。湖北的代表性項目有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鉛錫刻鏤技藝、楚式漆器髹飾技藝、高洪太銅鑼製作技藝、蘄春管窯手工制陶技藝、鳳箏製作技藝等。
傳統醫葯
傳統醫葯主要指中醫中葯以及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醫學葯學,它屬於傳統民間知識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科學認識價值和實踐價值。湖北傳統醫葯的代表性項目有馬應龍眼葯製作技藝、夏氏丹葯製作技藝、武當山道教醫葯等。
民俗
民俗是指流行於民間的風俗習慣,他蘊藏於民眾生活之中,是民間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民俗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有生產商貿習俗、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知識、民間信仰等。湖北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有屈原故里端午習俗、西塞神舟會、武當山廟會、隨州神農祭典、漢陽歸元廟會、當陽關陵廟會、嫘祖信俗等。
B. 文化遺產有哪些
文化遺產有:泰山、岱廟、靈岩寺、敦煌莫高窟、頤和園等。
1、泰山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007年3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岱廟
岱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稱「東岳廟」。始建於漢代,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壇廟建築是漢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築,體現了漢族作為農業民族文化的特點。
3、靈岩寺
靈岩寺,位於都江堰市區北5公里幸福鎮靈岩山七星岩下,稱「靈岩聖燈」,舊為「灌縣十景」之一,區別於我國著名的四大古剎(濟南靈岩寺、當陽玉泉寺、南京棲霞寺和天台國清寺)中的濟南靈岩寺。
4、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前秦宣昭帝苻堅時期,後歷經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西夏、元朝等歷代的興建。
5、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全園佔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區面積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約佔四分之三。
C. 2015年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最新一批為第四批(2014年7月16日)公布。共289項,其中新入選151項,擴展項147項。民間文學
(30項,涉及31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盧溝橋傳說 北京市豐台區
2 鬼穀子傳說 河北省臨漳縣
3 東海孝婦傳說 江蘇省連雲港市
4 劉阮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5 孔雀東南飛傳說 安徽省懷寧縣
6 老子傳說 安徽省渦陽縣,河南省靈寶市
7 陳三五娘傳說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
8 胡嶧陽傳說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
9 孟母教子傳說 山東省鄒城市
10 河圖洛書傳說 河南省洛陽市
11 杞人憂天傳說 河南省杞縣
12 三國傳說 湖北省
13 尹吉甫傳說 湖北省房縣
14 伯牙子期傳說 湖北省武漢市
15 蘇仙傳說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
16 壯族百鳥衣故事 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
17 畢阿史拉則傳說 四川省金陽縣
18 倉頡傳說 陝西省白水縣、洛南縣
19 駱駝泉傳說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20 回族民間故事 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
21 廣禪侯故事 山西省陽城縣
22 解縉故事 江西省吉水縣
23 阿凡提故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
24 廣陽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南岸區
25 西王母神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
26 盤王大歌 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
27 瑪牧特依 四川省喜德縣
28 黑白戰爭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
29 祁家延西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常山喝彩歌謠 浙江省常山縣
傳統音樂
(15項,涉及17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土家族民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2 漁歌(洞庭漁歌、汕尾漁歌) 湖南省岳陽市,廣東省汕尾市
3 川西西嶺山歌 四川省大邑縣
4 旬陽民歌 陝西省旬陽縣
5 撒拉族民歌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6 錫伯族民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7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 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
8 畢摩音樂 四川省美姑縣
9 劍川白曲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10 阿斯爾 內蒙古自治區鑲黃旗
11 莆仙十音八樂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
12 蒙古族汗廷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
13 瀏陽文廟祭孔音樂 湖南省瀏陽市
14 潮爾(蒙古族弓弦樂)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15 蒙古族托布秀爾音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傳統舞蹈
(20項,涉及20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太子務武吵子 北京市大興區
2 左權小花戲 山西省左權縣
3 博舞 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4 洪澤湖漁鼓 江蘇省泗洪縣
5 龍岩採茶燈 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
6 宜黃禾杠舞 江西省宜黃縣
7 耍老虎 河南省焦作市
8 棕包腦 湖南省洞口縣
9 瑤族金鑼舞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
10 玩牛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11 古藺花燈 四川省古藺縣
12 登甘嘎謅(熊貓舞) 四川省九寨溝縣
13 布依族轉場舞 貴州省冊亨縣
14 阿妹戚托 貴州省晴隆縣
15 耳子歌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16 怒族達比亞舞 雲南省福貢縣
17 鋩鼓舞 雲南省建水縣
18 水鼓舞 雲南省瑞麗市
19 鍋哇(玉樹武士舞)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20 納孜庫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傳統戲劇
(4項,涉及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線腔 山西省芮城縣
2 平講戲 福建省福安市
3 東河戲 江西省贛縣
4 永修丫丫戲 江西省永修縣
曲藝
(13項,涉及13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五、曲藝(13項,涉及13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數來寶 北京市東城區
2 梅花大鼓 天津市
3 彈唱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4 浦東宣卷 上海市浦東新區
5 麗水鼓詞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
6 客家古文 江西省於都縣
7 永新小鼓 江西省永新縣
8 山東花鼓 山東省菏澤市
9 跳三鼓 湖北省石首市
10 湖南漁鼓 湖南省
11 桂林漁鼓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12 寧夏小曲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13 托勒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14項,涉及15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14項,涉及15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布魯 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
2 蒙古族駝球 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後旗
3 意拳 北京市東城區
4 戳腳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
5 綿拳 上海市楊浦區
6 精武武術 上海市虹口區
7 詠春拳 福建省福州市
8 井岡山全堂獅燈 江西省井岡山市
9 梁山武術 山東省梁山縣
10 徐家拳 山東省新泰市
11 兩儀拳 河南省沈丘縣
12 梅山武術 湖南省新化縣
13 武漢雜技 湖北省武漢市
14 幻術(傅氏幻術、周化一魔術) 北京市朝陽區,陝西省
傳統美術
(12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七、傳統美術(12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京綉 北京市房山區,河北省定興縣
2 布糊畫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
3 抽紗(汕頭抽紗、潮州抽紗) 廣東省汕頭、潮州市
4 水陸畫 河北省廣平縣
5 畢摩繪畫 四川省美姑縣
6 彩砂壇城繪制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
7 琥珀雕刻 遼寧省撫順市
8 傳統玩具(郯城木旋玩具) 山東省郯城縣
9 蒙古文書法 內蒙古自治區
10 滿文書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11 刻銅(杜氏刻銅) 安徽省阜陽市
12 賞石藝術 中國觀賞石協會
傳統技藝
(28項,涉及29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八、傳統技藝(28項,涉及29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邢窯陶瓷燒制技藝 河北省邢台市
2 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
3 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江西省吉安市
4 登封窯陶瓷燒制技藝 河南省登封市
5 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 河南省焦作市
6 潮州彩瓷燒制技藝 廣東省潮州市
7 陶瓷微書 廣東省汕頭市
8 古陶瓷修復技藝 上海市長寧區
9 藏族鎏鈷技藝 青海省
10 銅器製作技藝(大同銅器製作技藝)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
11 古代鍾表修復技藝 故宮博物院
12 傳統香製作技藝(葯香製作技藝、莞香製作技藝) 北京市西城區,廣東省東莞市
13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北京市西城區
14 奶製品製作技藝(察干伊德) 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
15 遼菜傳統烹飪技藝 遼寧省沈陽市
16 泡菜製作技藝(朝鮮族泡菜製作技藝) 吉林省延吉市
17 老湯精配方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
18 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 上海市黃浦區
19 傳統製糖技藝(義烏紅糖製作技藝) 浙江省義烏市
20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 安徽省淮南市
21 德州扒雞製作技藝 山東省德州市
22 龍口粉絲傳統手工生產技藝 山東省招遠市
23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 雲南省蒙自市
24 坎兒井開鑿技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25 傳統造園技藝(揚州園林營造技藝) 江蘇省揚州市
26 古戲台營造技藝 江西省樂平市
27 廬陵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江西省泰和縣
28 古建築修復技藝 甘肅省永靖縣
傳統醫葯
(2項,涉及2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九、傳統醫葯(2項,涉及2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哈薩克族醫葯(布拉吾葯浴熏蒸療法、卧塔什正骨術、凍傷療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
2 布依族醫葯(益肝草製作技藝) 貴州省貴定縣
民俗
(13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十、民俗(13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望果節 西藏自治區
2 察干蘇力德祭 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
3 博格達烏拉祭 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
4 稻作習俗 江西省萬年縣
5 匾額習俗(贛南客家匾額習俗) 江西省會昌縣
6 馬仙信俗 福建省柘榮縣
7 寮步香市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
8 達斡爾族服飾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9 鄂溫克族服飾 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
10 彝族服飾 四川省昭覺縣、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11 布依族服飾 貴州省
12 侗族服飾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3 柯爾克孜族服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D. 荊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蔥花油墩製作技藝
據《荊門市志》記載:蔥花油墩最早源於沙洋縣。民國時期,有師傅為趕廟會、串戲場做生意,將揣好的面和炸鍋等物用特製挑擔挑著,流動經營,炸售「蔥花油墩」。
蔥花油墩形狀獨特、中有腰線,質地泡松、外酥內軟、香醇可口、味道極美,是荊門市的一道傳統風味小吃和早點名食,被《中國食經》《中國烹飪辭典》等典籍所收錄。
2、尹式太極餅製作技藝
太極餅酥脆可口,表層花紋清晰。因為外觀呈太極圖形故名太極餅,將其反面朝上形似燈盞窩子故又名燈盞窩,又因此餅是用未發透的嫩酵面製成故又名生面餅,是本地一款既可作主食又能當茶點的麵食。
據《宋史》及民間傳說記載,宋紹興四年岳飛屯兵荊門,嘗到此餅極為高興,認為其不僅味道好、營養高、食用方便又適合作戰攜帶,且在外形上與乾坤一統的寓意相吻合。百姓知道後大量製作太極餅支前,成為一段佳話。
3、喜餅製作技藝
追溯「喜餅」歷史,清末民初時,荊門五里鋪鎮草場人王運西在本地已有的基礎上,依據人們喜歡的楚地色味對西餅製作技藝加以改進。
久而久之,王運西製作的喜餅在荊門本地聲名鵲起,定名為「荊門喜餅」。隨著時間的推移,「荊門喜餅」憑借受歡迎的程度和喜慶的寓意成為本地婚嫁之時的必備食品。
4、排骨香腸製作技藝
選用散養黑豬的排骨,並輔以生(黃)姜、大蔥、陳年老酒、花椒、紫色小辣椒、食鹽、白糖等豐富調味料,歷經製作腸衣、腌制、灌制等多道繁復工序,荊門特色排骨香腸的色香味美才能展現在您面前。
清末時石橋驛鎮永勝村人趙昌金依據楚人口味對排骨香腸的傳統製作技藝加以改進,使之成為了獨具風味的一道佳品。
5、木易大漆髹飾技藝
大漆的使用,源遠流長,中國髹漆工藝按照歷史追溯到戰國時期。荊楚大漆髹飾技藝傳承歷史悠久,有《考工記》《尚書·禹貢》等典籍明確記載。
木易大漆髹飾技藝製作流程包括采漆、制胎、厚塗髹漆和髹漆。髹漆環節中,每個色層要經過數十遍上漆,百遍塗漆,歷經百餘天製成。木易大漆髹飾技藝自民國至今已流傳到鍾祥、荊州、宜城、南漳、遠安、當陽等周邊縣市,並遠傳於湖南、河南、武漢等省市。
E. 宜昌有哪些文化遺產,提供一下相關的PPT.
宜昌市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劉德培故事、三國傳說等11項「非遺」成功入選。
這1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6大類,共包括:民間文學類3項,即由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文化館申報的劉德培故事,當陽市文化館、猇亭區文化館申報的三國傳說,興山縣文化館申報的興山文三猴子的故事;傳統音樂類2項,由遠安縣文化館申報的賀搭遠安薅草鑼鼓,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中心申報的長陽道教科儀音樂;傳統舞蹈類2項,由遠安縣文化館申報的遠安九子鞭,夷陵區文化館申報的夷陵地花鼓;傳統戲劇類2項,由秭歸縣文化館申報的秭歸建東花鼓戲,遠安縣文化館申報的遠安皮影戲;傳統脊拍銷技藝類1項,由宜都市文化館申報的聶家河傳統榨油技藝;民俗類1項櫻游,由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中心申報的土家打喜。
截至目前,宜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達到64項。這些「非遺」均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在當地有較大影響且處於瀕危狀態。
F. 當陽旅遊十大必去景區
當陽旅遊十大必去景區:
1.玉泉山風景名勝區
玉泉山,位於湖北省當陽市境內,是一個以森林景觀為基礎、佛教文物為主體、三國遺跡為依託,融其它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現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級旅遊區。中心景區面積8.9平方公里,可開發面積69平方公里。
玉泉山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景區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動、植物品種繁多,並有大量珍稀物種。景區以名山、名寺、名塔而聞名遐邇。玉泉山素享「三楚名山」盛譽,是一座佛教名山。
2.當陽百寶寨風景區
當陽百寶寨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北省中部當陽市境內,西臨宜昌三峽,車程約50公里,東連荊州、武漢、北通荊門,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重點旅遊風景區。百寶寨,山奇水秀,融合生輝,故又稱「小桂林」,是中國中部地區唯一一處以丹霞地貌為特徵,融山水,人文,奇觀,生態兼優的大型風景區。
3.當陽關陵
關陵,原稱「大王冢」,位於湖北當陽城區西北3公里處,坐西朝東,面臨沮水,和景攜仔山遙遙相望。與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並稱中國三大關廟,已有1700餘年歷史。
關陵是為紀念三國蜀將關羽而建,乃關羽之陵寢,2006年05月25日,關陵作為三國時期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靈秀湖北」十大旅遊名片之一。2011年5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關陵廟會」名列其中。
4.當陽玉泉寺
玉泉寺位於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東麓,中心景區面積8.9平方公里。相傳東漢建安年間,僧人普凈結廬於此。南朝後梁時,梁宣帝敕玉泉為「覆船山寺」。隋代改為「玉泉寺」。玉泉寺大雄寶殿為中國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築。
殿前置隋代大型鐵質文物十餘件;殿側有石刻觀音畫像一通,傳為唐代畫聖吳道子手跡。現存的玉泉鐵塔對研究中國古代冶金鑄造、金屬防腐、營造法式、建築力學、鑄雕藝術以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5.湖北當陽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廟前鎮境內的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以鞏河水庫為主體,包括鞏河水庫部分水面及周邊濕地和森林,總面積680.30公頃。濕地公園內鳥類、魚類、水生植物等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動物175種,植物375種。
而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主體鞏河水庫有效蓄洪並與沮河洪水錯峰,保障下游28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水庫每年還向當陽城鄉供水2000萬立方米,是當陽市人民的重要飲用水源地。
6.鞏河水庫
鞏河水庫位於湖北省當陽市西北部原廟前鎮境內,距當陽城區22公里處。1970年11月動工興建,1974年8月建成,水庫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68平方公里,總庫容1.68億立方米,是以防洪為主,兼有發電、城鎮供水等綜合效能的大型水庫。被國家設立為國家一級淡水水源保護區。
主壩為黏土心牆壩,最大壩高47.5米,頂長270米,壩頂高程137.0。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68平方公里,最大庫容量1.68億立方米,有效庫容量1.05億立方米。
7.湖北玉泉寺國家森林公園
玉泉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北省當陽市,建於1992年,面積573.33公頃。公園內有著十富的旅遊資源,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眾多的名勝古跡和無數的奇洞、怪石、秀峰、峻嶺而著稱。玉泉山是公園的主峰,壓群峰而獨秀,冠三楚而馳名,素有「三楚名山」和「荊楚叢林之冠」的美稱。
公園氣候涼爽,氣溫變化較小,年平均氣溫為15.4℃,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公園內有著十富的旅遊資源,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眾多的名勝古跡和無數的奇洞、怪石、秀峰、峻嶺而枯隱肢著稱。
8.玉泉寺斜塔
玉泉寺斜塔,又稱如來舍利塔,建於公元1061年,生鐵鑄造,又稱當陽斜塔、如來舍利塔,為生鐵鑄造,是我國第一座鐵鑄斜塔、中國五大斜塔中唯一的一座鐵塔,也是目前我國最高、最重、保存最完整的鐵塔。當陽玉泉寺斜塔是一座八角形結構的高塔,共有13層,塔身總高約18米,整個塔身從下往上逐漸變小,向東北方向有所傾斜。
9.磨盤山遺址
磨盤山遺址位於湖北省當陽市河溶鎮前進村東200米,北距河溶鎮約2.5公里,是當地較高的山崗,面積約4.4平方公里。遺址中分布著大量的東周時期的楚國中小型墓葬。屬於周代古文化遺址,2001年,磨盤山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文物部門在磨盤山以西的連沒世環堰進行了一次科學發掘,通過對獲得的地層和實物資料的整理,其時代可定為西周中、晚期,最下層可能還略早。磨盤山遺址所出陶器以紅陶為主,其次為紅褐陶、橙黃陶、灰白陶和黑皮陶。
10.當陽育溪民俗博物館
育溪民俗博物館是湖北省建築規模最大、工程投資最大、收藏文物最全的鄉鎮民俗博物館,也是截止目前唯一的鄉鎮博物館。育溪民俗博物館佔地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60平方米,為三進兩院式總體格局,座北朝南。
G. 湖北有哪些特色的非遺文化
在我國漫漫歷史長河中,湖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湖北有哪些傳統手工藝技能或者社會風俗、禮儀、節慶等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大概的了解湖北都有哪些代表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10.民俗。湖北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有屈原故里端午習俗、西塞神舟會、武當山廟會、隨州神農祭典、漢陽歸元廟會、當陽關陵廟會、嫘祖信俗等。
H. 湖北地方文化的文化遺產
2006年湖北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董永傳說(孝感市)伍家溝民間故事(丹江口市)下堡坪民間故事(宜昌市夷陵區)青林寺謎語(宜都市)興山民歌(興山縣)宜昌絲竹(宜昌市夷陵區)枝江民間吹打樂(枝江市)武當山宮觀道樂(十堰市)漢劇(武漢市)楚劇(湖北省)荊州花鼓戲(潛江市)黃梅戲(黃梅縣)江漢平原皮影戲(潛江市)鼓盆歌(荊州市)漢川善書(漢川市)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宜昌市、秭歸縣)西塞神舟會(黃石市西塞山區)民間舞蹈—土家族舞蹈撒葉兒嗬(長陽縣)雜技與競技—武當武術(十堰市)民間美術—黃梅挑花(黃梅縣) 2009年湖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一、民間文學(共計7項)
李時珍傳說蘄春縣
李白在安陸的傳說安陸市
寇準的故事巴東縣
賤三爺的故事武漢市蔡甸區
徐苟三的故事天門市
武當山的傳說十堰市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十八老子的故事紅安縣
二、傳統音樂(民間音樂,共計13項)
天門民歌天門市
京山民歌京山縣
十姊妹歌宣恩縣
羅田畈腔羅田縣
霧渡河民歌宜昌市夷陵區
沙洋十番鑼鼓沙洋縣
松滋雙擦鑼鼓松滋市
東寶坐喪鼓荊門市東寶區
南漳陰鑼鼓南漳縣
長陽吹打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南河套曲谷城縣
均州吹打樂丹江口市
單弦拉戲武漢市江漢區
三、民間舞蹈(共計7項)
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龍舞(嵩山百節龍、黃州區「唐家渡」舞龍、恩施板凳龍)
鄂州市、黃岡市黃州區、恩施市
高蹺花鼓南漳縣
五蝦鬧鯰荊州市
滾龍連廂宣恩縣
地花鼓(興山地花鼓、五峰土家花鼓子、長陽花鼓子)興山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四、傳統戲劇(共計5項)
荊州花鼓戲仙桃市
皮影戲(雲夢皮影戲、漁鼓皮影、下穀皮影戲)
雲夢縣、仙桃市、神農架林區
英山採茶戲英山縣
文曲戲武穴市
武當神戲丹江口市
五、曲藝
(共計8項)
三棒鼓(天門三棒鼓、土家三棒鼓、土家族花鼓)
天門市、宣恩縣、來鳳縣
天門漁鼓天門市
碟子小曲天門市
玉連環鄂州市
恩施三才板恩施市
當陽打鼓說書當陽市
鄖西三弦鄖西縣
義陽大鼓隨州市曾都區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雜技與競技,共計3項)
熊門拳京山縣
武當純陽拳武漢市武昌區
浠水雜技浠水縣
七、傳統美術(民間美術,共計2項)
潛江木雕潛江市
手指畫省作協
三、傳統舞蹈(民間舞蹈,共計5項)
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八、傳統技藝(傳統手工技藝,共計15項)
傳統棉紡織技藝(紅安大布傳統紡織技藝)
紅安縣
土家織錦「西蘭卡普」來鳳縣
枝江民間手工布鞋枝江市
章水泉竹藝武穴市
楚式漆器技藝荊州市
荊州魚糕荊州市荊州區
老通城豆皮製作技藝武漢市江岸區
傳統麵食製作(石花奎面製作技藝)谷城縣
武穴酥糖製作技藝武穴市
醬菜製作技藝(襄陽大頭菜腌制技藝)襄樊市襄陽區
武當道茶炒制技藝十堰市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五峰採花毛尖茶製作技藝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遠安鹿苑茶遠安縣
鉛錫刻鏤技藝荊州市
干欄吊腳樓建造技藝咸豐縣
九、傳統醫葯(共計3項)
馬應龍制葯技藝武漢市武昌區
夏氏煉丹術及其祖傳秘方京山縣
鎮氏風濕病療法及馬錢子秘方咸寧市咸安區
十、民俗(共計5項)
馬家潭龍舟會團風縣
當陽關陵廟會(含當陽殺故事)當陽市
恩施土家女兒會恩施市
松滋禮俗—毛把煙、砂罐茶松滋市
巴東土家族民間歷法巴東縣
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第四批
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298項,其中新入選151項,擴展項147項。 (30項,涉及31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盧溝橋傳說 北京市豐台區
2 鬼穀子傳說 河北省臨漳縣
3 東海孝婦傳說 江蘇省連雲港市
4 劉阮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5 孔雀東南飛傳說 安徽省懷寧縣
6 老子傳說 安徽省渦陽縣,河南省靈寶市
7 陳三五娘傳說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
8 胡嶧陽傳說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
9 孟母教子傳說 山東省鄒城市
10 河圖洛書傳說 河南省洛陽市
11 杞人憂天傳說 河南省杞縣
12 三國傳說 湖北省
13 尹吉甫傳說 湖北省房縣
14 伯牙子期傳說 湖北省武漢市
15 蘇仙傳說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
16 壯族百鳥衣故事 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
17 畢阿史拉則傳說 四川省金陽縣
18 倉頡傳說 陝西省白水縣、洛南縣
19 駱駝泉傳說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20 回族民間故事 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
21 廣禪侯故事 山西省陽城縣
22 解縉故事 江西省吉水縣
23 阿凡提故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
24 廣陽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南岸區
25 西王母神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
26 盤王大歌 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
27 瑪牧特依 四川省喜德縣
28 黑白戰爭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
29 祁家延西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常山喝彩歌謠 浙江省常山縣 (15項,涉及17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土家族民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2 漁歌(洞庭漁歌、汕尾漁歌) 湖南省岳陽市,廣東省汕尾市
3 川西西嶺山歌 四川省大邑縣
4 旬陽民歌 陝西省旬陽縣
5 撒拉族民歌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6 錫伯族民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7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 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
8 畢摩音樂 四川省美姑縣
9 劍川白曲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10 阿斯爾 內蒙古自治區鑲黃旗
11 莆仙十音八樂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
12 蒙古族汗廷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
13 瀏陽文廟祭孔音樂 湖南省瀏陽市
14 潮爾(蒙古族弓弦樂)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15 蒙古族托布秀爾音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20項,涉及20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太子務武吵子 北京市大興區
2 左權小花戲 山西省左權縣
3 博舞 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4 洪澤湖漁鼓 江蘇省泗洪縣
5 龍岩採茶燈 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
6 宜黃禾杠舞 江西省宜黃縣
7 耍老虎 河南省焦作市
8 棕包腦 湖南省洞口縣
9 瑤族金鑼舞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
10 玩牛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11 古藺花燈 四川省古藺縣
12 登甘嘎謅(熊貓舞) 四川省九寨溝縣
13 布依族轉場舞 貴州省冊亨縣
14 阿妹戚托 貴州省晴隆縣
15 耳子歌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16 怒族達比亞舞 雲南省福貢縣
17 鋩鼓舞 雲南省建水縣
18 水鼓舞 雲南省瑞麗市
19 鍋哇(玉樹武士舞)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20 納孜庫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4項,涉及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線腔 山西省芮城縣
2 平講戲 福建省福安市
3 東河戲 江西省贛縣
4 永修丫丫戲 江西省永修縣 (13項,涉及13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數來寶 北京市東城區
2 梅花大鼓 天津市
3 彈唱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4 浦東宣卷 上海市浦東新區
5 麗水鼓詞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
6 客家古文 江西省於都縣
7 永新小鼓 江西省永新縣
8 山東花鼓 山東省菏澤市
9 跳三鼓 湖北省石首市
10 湖南漁鼓 湖南省
11 桂林漁鼓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12 寧夏小曲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13 托勒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 (14項,涉及15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布魯 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
2 蒙古族駝球 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後旗
3 意拳 北京市東城區
4 戳腳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
5 綿拳 上海市楊浦區
6 精武武術 上海市虹口區
7 詠春拳 福建省福州市
8 井岡山全堂獅燈 江西省井岡山市
9 梁山武術 山東省梁山縣
10 徐家拳 山東省新泰市
11 兩儀拳 河南省沈丘縣
12 梅山武術 湖南省新化縣
13 武漢雜技 湖北省武漢市
14 幻術(傅氏幻術、周化一魔術) 北京市朝陽區,陝西省 (12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京綉 北京市房山區,河北省定興縣
2 布糊畫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
3 抽紗(汕頭抽紗、潮州抽紗) 廣東省汕頭、潮州市
4 水陸畫 河北省廣平縣
5 畢摩繪畫 四川省美姑縣
6 彩砂壇城繪制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
7 琥珀雕刻 遼寧省撫順市
8 傳統玩具(郯城木旋玩具) 山東省郯城縣
9 蒙古文書法 內蒙古自治區
10 滿文書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11 刻銅(杜氏刻銅) 安徽省阜陽市
12 賞石藝術 中國觀賞石協會 (28項,涉及29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邢窯陶瓷燒制技藝 河北省邢台市
2 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
3 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江西省吉安市
4 登封窯陶瓷燒制技藝 河南省登封市
5 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 河南省焦作市
6 潮州彩瓷燒制技藝 廣東省潮州市
7 陶瓷微書 廣東省汕頭市
8 古陶瓷修復技藝 上海市長寧區
9 藏族鎏鈷技藝 青海省
10 銅器製作技藝(大同銅器製作技藝)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
11 古代鍾表修復技藝 故宮博物院
12 傳統香製作技藝(葯香製作技藝、莞香製作技藝) 北京市西城區,廣東省東莞市
13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北京市西城區
14 奶製品製作技藝(察干伊德) 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
15 遼菜傳統烹飪技藝 遼寧省沈陽市
16 泡菜製作技藝(朝鮮族泡菜製作技藝) 吉林省延吉市
17 老湯精配方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
18 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 上海市黃浦區
19 傳統製糖技藝(義烏紅糖製作技藝) 浙江省義烏市
20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 安徽省淮南市
21 德州扒雞製作技藝 山東省德州市
22 龍口粉絲傳統手工生產技藝 山東省招遠市
23 雲南蒙自過橋米線 雲南省蒙自市
24 坎兒井開鑿技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25 傳統造園技藝(揚州園林營造技藝) 江蘇省揚州市
26 古戲台營造技藝 江西省樂平市
27 廬陵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江西省泰和縣
28 古建築修復技藝 甘肅省永靖縣 (2項,涉及2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哈薩克族醫葯(布拉吾葯浴熏蒸療法、卧塔什正骨術、凍傷療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
2 布依族醫葯(益肝草製作技藝) 貴州省貴定縣 (13項,涉及14個申報地區或單位)
1 望果節西藏自治區
2 察干蘇力德祭 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
3 博格達烏拉祭 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
4 稻作習俗 江西省萬年縣
5 匾額習俗(贛南客家匾額習俗) 江西省會昌縣
6 馬仙信俗 福建省柘榮縣
7 寮步香市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
8 達斡爾族服飾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9 鄂溫克族服飾 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
10 彝族服飾 四川省昭覺縣、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11 布依族服飾 貴州省
12 侗族服飾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3 柯爾克孜族服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
J. 焦作的歷史文化遺產
懷川大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傑,焦作地下文明積淀層層疊疊,地上文化布落洋洋灑灑。
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體,不可分割。 這里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
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里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這里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各類數不清的歷史名人曾在此或游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
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岩隱居游覽,影響頗大。 焦作地處黃河中下游北畔,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具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
早在七八千年前,這里就有人種植粟等糧食作物。從焦作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除發現有大量的石鏟、石斧、石鐮、蚌刀等生產工具外,還有水井、房屋等原始農業生產跡象。
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農業已十分發達。焦作古代的手工業也十分發達。
以采礦、冶煉、制陶、編織和工藝美術為主。戰國時期已有了煤炭開采業,至明清時期具有了相當的開采規模,延續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稱。
從考古發掘的文物看,春秋時期這里已開始青銅器製作,東漢時山陽已成為全國較大的冶煉基地之一,宋代出現了以製作兵器、農具為主的作坊群。 據史志記載,全市有60座歷史古城,其中城區有6座;祠廟335所,其中城區70多所,現在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833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44處,縣級492處,城區內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214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6處,市級81處。
道清鐵路、澤煤盛礦井、福公司辦公房和錢庄等體現著近代煤城的歷史;焦作工學院是河南省最早睜寬的高等院校。傳統的歷史文化在當今焦作仍熠熠閃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黃帝時期,是一個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時代,農耕、住宅、漁獵、制衣、蓄水、製作陶器等百業興起。皇帝崇尚「科學」,對於有發明創造的人,就封官加賞,指派他專門負責某一個行業的事務,發揮其專長。
焦作一帶為「寧」的封地。寧是一個人名,是焦作一帶的部落首領。
這一帶土地,也因此部落首領的名稱,被稱為「寧邑」。至今修武簡稱為寧,雲台山名為「寧北山」,就是因為有著這么一個文化淵源。
黃帝的名字,出自對黃色的土地的開發,對農業的開發。同一個時期,寧這個人腔兄為什麼被以寧命名?是與家庭血緣文化有關,與生育文化有關。
是寧這個人結束了無家族、家庭的人類社會狀態,開始以血緣關系組成家庭居住方式,以生育親養關系區別、延續、壯大後代。創立了以家庭作為社會細胞的社會組織方式。
焦作一帶,故稱懷川,又叫河內。黃帝部落活動於河南、河東,開始了農業文明的時候,三河之中的河內寧部落,開始了家族文明。
河內,山環水抱之間,河流縱橫,湖澤相連,水豐土咸,林草深密。多水之鄉的寧人,崇尚火;家族文化的肇始,需要火。
泥土中固定保留火種的地方,泥土燒出陶質,給了寧人製作淘氣的靈感。 寧地的土質適合製作陶器,這有後世當陽峪製作絞胎瓷、絞胎陶為證,有宋代焦作遍地陶窯、瓷窯為證。
寧首制陶器,擅長製作陶器,黃帝封其為「陶臣」,人們尊稱其為「子」。這個「子」,是孔子的「子」,是先生的意義,是有所授受的意義,後世祀奉其為陶神。
寧首制陶器,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泥土被固定的火種燒出陶質,是要經歷日積月累,出自天然。
人工燒出、發明出陶器來,需要大作為。寧起初怎麼也燒不成器。
後世人們形容一個人成器伍早襲不成器,便出自這里。寧燒陶器燒出哲學來了。
後世儒家、道家的道器學說與爭論,淵源於上古寧的思考。哲學往往一句話也不說,寧蹲下身子燒起火來,寧突然跳入火中,直到火中出現了五彩火焰,寧隨著五彩火焰向高度上升,直到寧的陶窯中燒出「神器」。
文化很有意味,「寧」通「擰」,把什麼東西擰成什麼樣子,多少個世紀後,當陽峪絞胎瓷「絞胎」的意思,依然是把制陶、制瓷的胎擰出花紋,依然離不開寧封子的寧文化淵源。自古焦作人要成就大事,也總憑了焦作人天性中具有的那股擰勁。
您好!斷雲澤為您解答:
這里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里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希望您滿意!來自團隊 新蘭史海
懷川大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傑,焦作地下文明積淀層層疊疊,地上文化布落洋洋灑灑。
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體,不可分割。 這里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
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里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卦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這里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數不清的歷史名人在此或游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
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岩隱居游覽,影響頗大。 焦作地處黃河中下游北畔,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具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
早在七八千年前,這里就有人種植粟等糧食作物。從焦作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除發現有大量的石鏟、石斧、石鐮、蚌刀等生產工具外,還有水井、房屋等原始農業生產跡象。
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農業已十分發達。焦作古代的手工業也十分發達。
以采礦、冶煉、制陶、編織和工藝美術為主。戰國時期已有了煤炭開采業,至明清時期具有了相當的開采規模,延續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稱。
從考古發掘的文物看,春秋時期這里已開始青銅器製作,東漢時山陽已成為全國較大的冶煉基地之一,宋代出現了以製作兵器、農具為主的作坊群。 據史志記載,全市有60座歷史古城,其中城區有6座;祠廟335所,其中城區70多所,現在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833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44處,縣級492處,城區內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214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6處,市級81處。
道清鐵路、澤煤盛礦井、福公司辦公房和錢庄等體現著近代煤城的歷史;焦作工學院(今河南理工大學)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傳統的歷史文化在當今焦作仍熠熠閃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黃帝時期,是一個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時代,農耕、住宅、漁獵、制衣、蓄水、製作陶器等百業興起。皇帝崇尚「科學」,對於有發明創造的人,就封官加賞,指派他專門負責某一個行業的事務,發揮其專長。
焦作一帶為「寧」的封地。寧是一個人名,是焦作一帶的部落首領。
這一帶土地,也因此部落首領的名稱,被稱為「寧邑」。至今修武簡稱為寧,雲台山名為「寧北山」,就是因為有著這么一個文化淵源。
黃帝的名字,出自對黃色的土地的開發,對農業的開發。同一個時期,寧這個人為什麼被以寧命名?是與家庭血緣文化有關,與生育文化有關。
是寧這個人結束了無家族、家庭的人類社會狀態,開始以血緣關系組成家庭居住方式,以生育親養關系區別、延續、壯大後代。創立了以家庭作為社會細胞的社會組織方式。
焦作一帶,故稱懷川,又叫河內。黃帝部落活動於河南、河東,開始了農業文明的時候,三河之中的河內寧部落,開始了家族文明。
河內,山環水抱之間,河流縱橫,湖澤相連,水豐土咸,林草深密。多水之鄉的寧人,崇尚火;家族文化的肇始,需要火。
泥土中固定保留火種的地方,泥土燒出陶質,給了寧人製作陶器的靈感。 寧地的土質適合製作陶器,這有後世當陽峪製作絞胎瓷、絞胎陶為證,有宋代焦作遍地陶窯、瓷窯為證。
寧首制陶器,擅長製作陶器,黃帝封其為「陶臣」,人們尊稱其為「子」。這個「子」,是孔子的「子」,是先生的意義,是有所授受的意義,後世祀奉其為陶神。
公元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義大利人羅莎第以代理牧師身份,打著調查「中日戰後情形」的旗號來到中國,發現了焦作這塊蘊藏著優質無煙煤的寶地(焦作無煙煤被英國女王稱為「香砟」,選作皇家專用)。羅莎第返回歐洲後,於1897年3月在英國倫敦坎農街10號組織起了一個英意聯合公司,並按照英國法律注冊,命名為英國福公司,簡稱福公司,隨後在北京設立辦事處,由英國駐滬總領事詹美森任總董,策劃掠奪山西和焦作的煤炭資源。
他們採用施加壓力,玩弄經濟手段等方式,迫使清朝 *** 就範,並通過河南巡撫劉鶚做英國福公司買辦,來拓展福公司在華業務。1898年3月27日,由光緒皇帝欽准,清 *** 總理衙門與福公司簽定了《河南開礦制鐵以及運輸各色礦產章程》合同九款,1902年7月20日,福公司在未經清 *** 正式簽約批準的情況下,公然開工修築道口三里灣碼頭至焦作礦區的鐵路。
該年年底才與清 *** 議定道(當時浚縣道口鎮,今滑縣道口鎮)澤(當時山西澤州,今山西晉城市)。
1、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白蛇鬧許仙傳說 (鶴壁市淇濱區) 5、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柳毅的傳說 (衛輝市) 7、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邵原創世神話群 (濟源市邵原鎮) 9、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 (固始縣) 10、愚公移山傳說 (濟源市) 11、趙氏孤兒傳說 (溫縣) 12、大禹神話傳說 (禹州市) 13、王莽攆劉秀傳說 (西平縣、遂平縣) 14、靈寶黃帝傳說 (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黃河澄泥硯 (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汴京燈籠張 (開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縣) 5、農民畫 (舞陽縣、汝南縣) 6、虢州石硯 (靈寶市) 7、秦氏絹藝 (滑縣) 8、方城石猴 (方城縣) 9、民間剪紙 (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 (13項) 1、板頭曲(南陽市) 2、中州箏派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籌音樂 (許昌市) 4、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超化吹歌 (新密市) 6、嗩吶 (沁陽市) 7、大銅器 (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河南盤鼓 武陟縣、開封縣) 9、官會響鑼 (項城市) 10、軋琴 (舞鋼市) 11、信陽民歌 (信陽市) 12、鄭王詞曲 (沁陽市) 13、西坪民歌 (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 (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 (博愛縣) 3、高抬火轎 (沁陽市) 4、齊天聖鼓 (靈寶市) 5、 *** 秧歌 (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 (柘城縣) 7、跑帷子 (湯陰縣) 8、花挑舞 (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 (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 (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 (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 (臨穎縣) 民間戲劇及曲藝(28項) 1、豫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2、曲劇(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越調(周口市) 4、大弦戲(滑縣、濮陽縣) 5、羅卷戲 (汝南縣、滑縣、內黃縣、通許縣*、范縣、鄧州市) 6、目連戲(南樂縣) 7、道情(太康縣) 8、宛梆(內鄉縣) 9、四平調(商丘市、濮陽縣) 10、大平調(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1、皮影戲 (靈寶市、羅山縣) 12、杠天神 (新蔡縣) 13、懷梆 (沁陽市) 14、河洛大鼓(洛陽市) 15、河南墜子(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16、王屋琴書 (濟源市) 17、灶書 (固始縣) 18、絲弦道 (平輿縣) 19、鑼鼓書 (三門峽市) 20、清豐縣柳子戲 (清豐縣) 21、河陽花鼓戲 (孟州市) 22、二股弦 (武陟縣) 23、光山花鼓戲 (光山縣) 24、南陽曲藝 (南陽市) 25、扁擔戲 (新蔡縣) 26、揚高戲 (三門峽市) 27、二夾弦 (開封市、睢縣、滑縣、延津縣) 28、落腔 (內黃縣、輝縣市、長垣縣、淇縣) 體育競技及雜技(2項) 1、東北庄雜技 (濮陽市) 2、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陽縣) 手工技藝(13項) 1、杜康釀酒工藝(伊川縣、汝陽縣) 2、鈞瓷燒制技藝 (禹州市) 3、鎮平玉雕工藝 (鎮平縣) 4、泥咕咕 (浚縣) 5、棠溪寶劍鑄造工藝 (西平縣) 6、汝瓷燒制技藝 (寶豐縣、汝州市) 7、唐三彩 (洛陽市) 8、汴綉工藝 (開封市) 9、太平車製作技藝 (平輿縣) 10、五里源松花蛋製作技藝 (修武縣) 11、武陟油茶製作技藝 (武陟縣) 12、東岸桃核雕花工藝 (上蔡縣) 13、寶豐酒釀造工藝(寶豐縣) 民俗節慶(6項) 1、「重陽節」民俗 (上蔡縣) 2、大營社火 (陝縣) 3、浚縣民間社火 (浚縣) 4、打鐵花 (確山縣) 5、地坑院民俗 (陝縣) 6、東西常罵社火 (靈寶市) 文化空間(10項) 1、馬街書會 (寶豐縣) 2、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陽縣) 3、浚縣正月古廟會(浚縣) 4、老子生日祭典 (鹿邑縣) 5、帝舜傳說 (濮陽縣) 6、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新鄭市) 7、洛陽關林朝聖大典 (洛陽市) 8、嫘祖祭典 (西平縣) 9、火神祭祀 (商丘市睢陽區) 10、中嶽古廟會 (鄭州市) 民間知識(8項) 1、少林功夫(少林寺) 2、太極拳(溫縣) 3、八卦符號文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4、洛陽牡丹栽培技藝 (洛陽市) 5、洛陽水席 (洛陽市) 6、開封又一新糖醋軟熘鯉魚焙面 (開封市) 7、開封馬豫興桶子雞 (開封市) 8、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 (開封市) 中醫中葯(5項) 1、洛陽正骨 (洛陽市) 2、百泉葯會(輝縣市) 3、針灸銅人 (河南省中醫葯管理局) 4、四大懷葯種植與炮製 (焦作市) 5、禹州中醫中葯炮製技藝 (禹州市)。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焦作市北依太行與山西省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相望,地理坐標北緯35º10′- 35º21′,東徑113º4′-113º26′之間,東西長約32。
5公里,南北寬約19。7公里。
焦作地處黃河南北之通道,扼晉豫兩省之要沖,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焦作市面積4072平方千米,2012年焦作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10平方公里。
地貌 焦作市是一個天然的地下水匯集盆地,北部山區及晉東南山地約1400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均為焦作地下水的補給區,這些地區的淺層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復雜的地質構造控制下,匯集到該市,形成較為豐富的岩溶水資源,已探明地下水儲量35。 4億立方米。
[10] 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著約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崗地和礫石傾斜平地,地質堅硬穩固,地層耐力巨大,且近鄰礦點、水源、交通干線和城鎮,是極為理想的工業用地,同時也非常適宜建造高層建築。[11] 水文 焦作是華北地區的富水區,有充裕的地表水資源,境內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條,有引沁渠、廣利渠兩大人工渠,有群英水庫、青天河水庫、白牆水庫、順澗水庫等較大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中心城區斜穿而過。
氣候 焦作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冬冷夏熱、春暖秋涼,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8°C-14。
8°C,7月最熱,月均氣溫為27-28°C,1月最冷,月均氣溫為-3-1°C,歷史極端最高43。6°C(1966年6月22日),歷史最低氣溫:-22。
4°C (1990年2月1日)。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晉城市接壤,南臨滔滔黃河,與鄭州市、洛陽市隔河相望,東臨新鄉市,西臨濟源。
焦作古稱山陽、懷州,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現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
焦作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擁有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等3個5A級景區,CCTV焦作影視城、圓融無礙禪寺等3個4A景區,韓愈陵園、群英湖、穆家寨生態農業觀光園、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4個3A景區,朱載堉紀念館1個2A景區~
殷墟,殷墟,三千年前的商代遺址,世界文化遺產,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出土地,絕對值得一游!殷墟所屬地區:河南安陽安陽市區,門票90元,【同程價】:¥80,含宮殿宗廟遺址、殷墟博物館和王陵遺址3個景區,綠草茵茵,洹河環繞,景色非常美。不愧為世界文化遺產,景區建設大氣,肅穆,又並不枯燥。看著實實在在的甲骨卜辭,感受文化的浸潤,實在受益良多。
殷墟,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市的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古稱「北蒙」,甲骨文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邑商」,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