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傳統文化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傳統文化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4-14 07:16:23

⑴ 論述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成環境及其基本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她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她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特徵是其支配地位長期被儒家倫理文化的價值取向占據著。上至華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會,上下五千年,儒家倫理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除此以外,我們還能從以下幾方面特徵加以認識: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是封閉的生態環境條件下,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的產物。是以漢族為主體,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創造的,這一特定區域特定人類圈的社會精神形態,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其次,中國傳統文化是歷時五千年形成的一個完整而龐大的體系,從哲學思想、思維方式到心理傾向,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豐富,具有內容的完整性。第三,作為文化傳統,世世代代傳播延續下去,還將繼續傳承下去,無論是自然傳承,還是選擇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不停止。教育的傳承屬於選擇傳承,即把優秀部分傳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傳承性。第四,傳統文化屬於舊的時代,受著時代的局限,總是一分為二的,其中精華與糟粕並存,養料與毒素同在。對教育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的消極的效應,具有影響的雙重性~

⑵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續不絕,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生活。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客觀要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實需要。全面、系統地挖掘、整理和介紹中華傳童文化,則是中國學者義不容辭的光榮任務。有鑒於此,幾十位對於傳統文化素有研究的學者通力協作,編纂了這部《中華傳統文化大觀》,奉獻給各位讀者。 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和實際活動的方式及其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由於人們生活實踐的復雜多樣,文化也相應地具有不同的內容、形式和層次。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數千年以前,中國就以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而聞名。其後,經過炎黃子孫長期的創造和積淀,中華文化愈豐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響,舉世罕見。 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各種文化形式之間相互貫通,相互影響。只有在比較全面了解中華文化各個門類形式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對其總體特徵與實質獲得較深入的理解。事實上,整體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國歷史上的許清褲大多傑出人物都是在眾多領域均有重要建數、樹的文化全才。世界級文化大師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智慧,而且還具有出色的文字表達能力、政治管理經驗以及藝術、體育、軍事等多方面的技藝。孔子本人正是這樣一位全面發展、多才多藝的偉大人物。作為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孔子對於音樂等藝術領域、射御之類技能甚至烹飪與服飾的原則等,都曾提出過非常精妙的見解。中國古代傑出人物對於文化的全面追求,啟發本書作者將不同門類的知識融匯貫通,集為一帙。 本書內容涉及的時間范圍因門類而略有差別,一般說來,上起原始社會,下至近現代。面對浩如煙海的歷人物、汗牛充棟的古代典籍、星羅棋布的文物遺存,本書沒有採取編年體的中國文化大事記的寫作手法和按詞條分門分類的文化詞典的編纂形式。大量人物、著作、術語、事件的簡單堆砌並不能揭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蘊。在有限的篇幅內,本書為讀者奉獻的是系統的而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本書努力把尋找中華傳統文化各個門類的發展線索放在首位,力圖達到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同時,本書也試圖分析每一文化門類的基本特點,闡釋這些文化門類在整個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處的位置。最終展現給讀者的,除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歷史答豎畫卷以外,還包含對各方面知識的整合與品味,包含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整體性總結與反思。相信這種撰寫方式能幫助讀者獲得清晰、明了和系統的知識。 強烈的時代性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又一大特徵。文化的本質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變的過程。本書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傳統文化一直處於《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繼承與變易的對立統一發展之中,舊的形式不斷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著持久恆常的民族精神。例如,被視為「國粹」的京劇實際上是一門非常「年青」的藝術,它的真正成熟距今不過百年上下。自宋代以來,主導戲曲舞台的藝術形式曾發生過多次重大繁榮。然而,這種變革並非脫離歷史的獨立創造,而是繼往開來,在吸收過去遺產的基礎上加以創新。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的重大意義也正在於此。盡管許多舊的形式已隨著歷史變遷而失去生命力,但卻可以通過改造,使之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而繼續發展。因此,本書在研究中華傳統文化各門類歷史發展的同時,也盡可能地對該領域的未來發展作出預測。 中華傳統文化的另一重大特徵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國國土遼闊、地大物博,自周秦以來除個別分裂割據時期外,在大部分時間內保持著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這一政治機構。因而,在中華傳統文化這一體系之中,既有源自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作為主體,也有多樣的少數民族文化作為補充,相得益彰。中華傳統市場早在數千年前就與異國文化開始了交流。漢唐時代,中國文化是相當開放的。在許多方面,中華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猶豫地吸收外來純態文化因素,並加以改造,不斷豐富中華文化的內涵。從意識形態方面看,中國接受了從印度傳來的佛教,這是世界主要文明體系之間的最大規模的交流之一。從藝術方面看,中國大量吸收了沿絲綢之路傳來的異國音樂、舞蹈,並使之中國化。「胡琴」是中國民族樂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稱所示,它原來是外來品。從飲食、服飾、民俗等方面看,中國所吸收的異國文化內容也十分驚人。與此同時,中國也將自己的文化向外輸出,如造紙等四大發明、絲綢與瓷器等工藝製作等,都對世界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傳統文花的許多精華,如中醫、氣功、武術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視。中外文化的交流與比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課題之一,需要加以專門研究。因內容和篇幅所限,本書只是約略地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將進一步擴大,具有悠久傳統的中華文化,必將以嶄新的資態邁進未來的世界文化體系之中。 篇章目錄 ·儒家學說 古典儒學 兩漢經學 儒道釋的交會與融通 義理之學 考據之學 ·道家道教 老子哲學 莊子哲學 早期道教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道教的鼎盛 金元時期新道教 道教的衰落 ·中國佛教 教義教規 歷史源流 教下諸宗 教外別傳 禮儀制度 藏傳佛教 ·詩歌詞曲 先秦詩 兩漢魏晉 南北朝詩 唐詩 宋詩 元明清詩 詞 曲 ·文章駢賦 散文 駢文 辭賦 ·章回小說 形成與演變 流派與名著 民族風格 ·書法篆刻 先秦書法 秦漢書法 魏晉南北朝書法 隋唐書法 五代兩宋書法 元明書法 清代書法 書論與欣賞 篆刻 ·中國繪畫 教化人倫——人物畫 山境水情——山水畫 花鳥精神——花鳥畫 玄妙之門——繪畫理論 ·雕塑造像 明器雕塑 陵墓表飾雕塑 宗廟造像 石窟造像 寺廟造像 建築雕塑 工藝雕塑 ·傳統音樂 民歌 樂器和器樂 舞蹈音樂 曲藝音樂 戲曲音樂 樂論、樂志和樂律學 ·古代舞蹈 原始舞蹈 周代樂舞 秦代百戲 隋唐樂舞 宋代隊舞 元、明、清舞蹈 ·古典戲曲 戲曲的起源和形成 宋元南戲 元雜劇 明清傳奇 清代地方戲 京劇 傳統戲曲理論 ·史官史學 史官史家 史書體裁 歷史思想 史學理論 ·漢字的形質 漢字的基本類型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漢語方言 漢語語音 漢語詞彙 漢語語法 ·書簡典籍 古籍形態 古籍整理 古典書目 ·教育科舉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科舉制度 ·中華武術 拳術 武術器械 對練 集體項目 攻防技術 ·中華氣功 淵源探蹤 歷史發展 門類劃分 研究方法 理論基礎 要領簡述 應用價值 外氣研究 ·棋藝博戲 圍棋 象棋 ·兵家韜略 韜略的形成與發展 韜略的理論原則 國防韜略 治軍韜略 用兵韜略 ·政治謀略 政治謀略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條件及其作用 政治謀略的類型 ·刑名律令 淵源與發展 理論基礎 形式特徵 主要罪名及處罰 刑罰體系 主要適用原則 ·中醫中葯 基礎理論 臨床基本原理 針灸學 中葯學 養生學 名醫名案 ·建築園林 構造與材料 色彩與布局 傳統居住建築 城市和城市公共建築 宮殿建築 禮制與祠祀建築 陵墓建築 佛教建築傳統園林建築 ·古玩器皿 陶器 玉器 銅器 瓷器 漆器 金銀器 文房四寶 ·衣冠服飾 起源與初步發展 周禮縉紳與漢官威儀 從魏晉的日月改易到唐代博採兼收 宋代的守古尚簡與明代的恢復漢俗 滿漢並存的清代服侍 ·美食名飲 鬥茶品茗 瓊漿美酒 玉盤珍饌 ·中國民俗 鬼神 喪葬 婚姻 宗法 禮儀 節日 禁忌 相術 風水 算命

⑶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任何一種文化的都是經過一段歷史的提煉才產生流傳並隨時代改變,是一定歷史條件下某個區域內人們的智慧結晶,是在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而出的,貫穿其中並受其影響,人們的生產實踐受到自身所處的地理、環境、政治等條件影響。所以可以理解為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政治制度、時代特徵等促生了中國傳統文化。

⑷ 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條件下,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⑸ 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受哪些因素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我覺得受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影響,並且隨著文化的發展,有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也是很激烈的,其實中華民族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自然很多文化事業的發展都會受到一些不同民族的影響,就像不同民族他們那個地區我進行比較封閉進行單人比較獨立,所以自然會有很多東西不流通,打不通不了這種,但是中華人民血濃於水,還是有一定的淵源在。

⑹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對文化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人類社會初期,它的影響甚至是具有決定性的,中國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是如此。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
⑴地形地貌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高原丘陵約佔全國土地面積65%。海拔500米以下的僅佔全國土地面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卻佔25、9%。全球超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國即有7座。我國地勢的總體走向是自西向東依次遞降,呈現落差顯著的、三級台階式的地形、地貌。中國的西北背靠歐亞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
⑵氣候環境
中國大陸以距海遠近形成了從東南到西北由濕潤、半乾旱到乾旱逐漸遞變的明顯趨勢。中國大陸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為天然分界,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的依次遞變。季風氣候明顯。主要表現為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風的進退,降水量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大陸性氣候強。表現為冬夏兩季平均溫度與同緯度其他地區或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冬季低於同緯度地區,夏季則高於同緯度地區,氣溫年差較大。
⑶中國地理的多樣性特徵:幅員遼闊地形地貌無所不包;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中國地理的整體性特徵:首先是眾多的河流猶如血脈一樣,將大陸廣大地區聯系在一起。黃河、長江貫穿三大階梯之中,溝通中國大.陸的東西。而漢水、淮河則把這兩條大河聯系在一起。長江的支流湘江和贛江與屬於珠江水系的灕江、北江同發源於南嶺山,秦朝時開鑿靈渠,把湘江和灕江相溝通。西江則聯系著嶺南和雲貴。中國大陸遂成為一個整體。
其次是地理通道:中國大陸地形復雜,山脈眾多,但無論多麼險峻的地勢,大自然總留給人以交通的便利,實際上也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沒有發生過人群交流的。
二.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⑴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影響
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不同的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的影響。中國境內地理環境的多樣化,客觀上構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種經濟成分互立、多種文化類型並存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環境與物質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地歷來就存在很大差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
⑵歷史地理環境對「多元一體格局」的影響。
中國的地理環境,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相對優越,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耕經濟基礎之上的,它們形成於農業區,也隨著農業區的擴大而傳播。大量漢族(華夏族)人口不斷從黃河流域遷往南方、西北、東北各地,文化上的優勢和數量上的多數是這些移民最終成為遷入地區的主體人口,他們所傳帶的文化自然也成為遷入地的主體文化。當然,傳統文化也吸收牧業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內聚,多文化類型融合的歷史趨勢,從而形成了中華以農耕文化為主體的多元一體格局。
⑶歷史地理環境影響了中國傳統的「倫理政治型文化」的形成。

⑺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因素

國人較為的墨守成規,歷史悠久,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下來,導致了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好也有壞。

中國傳統文化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糟粕。特別是對個體個性的扼殺,影響深遠。

從宗族文化方面來說,既有道德傳家、耕讀人家等的優良文化,也有著宗族家法等與現今道德與法律相悖的糟粕。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在中國古代,家庭的放大就是宗族,宗族的放大就是國家。這種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員片面地依賴並服從家長,而廣大臣民也是片面地依賴並服從國君。它強調的是個體服從整體,並不是服從自我,而是服從他人。服從是以奉獻或者說自我犧牲為前提的。這種宗族文化環境中,個體只有服從意識,不具自我主張。一旦出現反叛行為,那將是大逆不道,將成為眾矢之的。因此,不論宗族的行為是否符合一個社會的潮流,這個宗族中的所有的個體都得服從。在這樣的傳統文化中,整體意志代表了個體意志,個體的意志根本不能體現,整體也就實質性地扼殺了個體的個性。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文化來說,也同樣存在著精華與糟粕,也同樣存在著對個性的扼殺。這種糟粕依然在影響著中國社會。這其中有可以作為現時代精神傳承的「天行健,雹鄭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優秀品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民為貴,君為輕」的民本執政思想等等,其實這些都已轉化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還有一些儒家思想也一直在積極地影響著我們思想。如傳統的「孝」文化,「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仍不乏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但傳統的儒家文化中也不乏糟粕。諸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就拿我們今天提倡的「禮儀」來說,在儒家文化中,「禮治」思想就是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范,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其實質就是為了鞏固國家政權,維護統治者的地位,建立起人類的等級觀念。

雖然我們把一些傳統文化定性為糟粕,但他卻在中國傳統社會里仍然發揮著作用,中國家庭雖然正在走向民主櫻寬式家庭,中國社會正在走向民主化社會,但家長制仍嚴重影響著我們的民主進程。在家庭,有一家之長;在單位,家長製作風仍然盛行;甚至在政府,主要領導說了算,主要領導權威不容侵犯。尊者言尊,卑者言卑的現象依然成為中國現實社會的普遍現象。

特別是我們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甚至工作後,都是在父母、老師、領導的「要聽話」聲中長大,「聽話」成為中國式好孩子的標准。不可否認,這同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在孩子教育上的現實表現。上古至今,我們的孩子在價值觀、人生觀形成期,都是在家庭、學校中度過的。我們一代一代地傳承著「要聽話」的古訓,我們的孩子又有多少不被強化為「聽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我們還能期望他有多大的創造力,還會有多少個性的因素?!

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有著歷史緣源的。

早在西周以前,中國人的人身得到了空前的自由,人們可以隨意的遷徙,可以干自己喜歡乾的事情。因此,孔子之類的有思想的中國人,就可以到處去游說,傳播自己的思想,因而,在那樣的時代,就形成了諸子百家。

當然,文化發展與政治社會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西周、春秋戰國這樣的文化背景是建立在當時的諸侯分封這樣的政治基礎之上的。源頌頌因為諸侯爭霸,各國都極力網羅人才,發展國力,所以各國國君對變法革新十分的支持,這樣的競爭,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強國力的同時,客觀上也推進了文化和各種思想的大發展。

同樣也是在這樣的浪潮中,秦國通過商鞅變法,促進了國力的強盛,統一了中國。但商鞅的變法,卻是以鉗制國民的人身自由、言論自由為代價的。在增強國力的同時,也壓制了人們的思想。特別是言論治罪的法律形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起到了「急剎車」的作用。人們有想法不敢說,有思想不能表露,人人緘口,人人自危。於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走完了一個高潮後,進入了低谷。

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國人不敢直言當今。那麼就有一些有思想的國人會借古喻今,批評秦國的政治制度。以李斯為代表的統治階層,為了阻止人們的言論,極力主張秦王焚毀書典,鉗制言論。隨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就發生了災難性的「焚書坑儒」事件。有大量的文化人因言論被治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量的精華被付之一炬。這不僅阻止了文化的發展,更是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嚴重倒退。

雖然秦國只存在了14年的,但這樣的妄言罪等言論治罪先例被後來的歷朝歷代統治階層所沿襲,甚至臣民連看一眼皇帝都被視為不敬,都將受到治罪。更別說有曹劌論戰等平民指責國君的事件發生了。直至今日,雖然我們在努力消除這些殘存的影響,社會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雖然這種妄言罪、藐視罪等不能成為公開的法律條文,但卻一直在流行,並發揮著作用,成為了我們現實社會的潛規則,成為殺人不見血的匕首,其作用往往不亞於正式的法律條文,還確確實實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決定著我們一些人的命運。

分析其消極的一面,如孔子的保守、老莊的消極;過於注重其政治上的積極影響,如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時期的進步意義主要是:滿足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抑制統治者的暴政;成為各國變法的理論依據;奠定「非攻」主張的思想基礎。姑且不說分析的錯與對,這些就培養學生認識能力言,也是值得商榷的。

閱讀全文

與傳統文化產生的條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