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化素養自我評價缺點
不太善於過多的交際,尤其是和陌生人交往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交友慎重。
本人性格開朗與人處事融洽,對工作善始善終,能承受日益嚴重的競爭壓力,並能在成功與失敗中完善。活潑開朗、樂觀向上、適應力強、勤奮好學、認真負責、堅毅不拔、勇於迎接新挑戰。擅長業務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1)如何評價自身的文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響,有的取決於價值觀念,有的源於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人們交往方式的差異,見諸交往時使用的語言、器物、符號等,也見諸交際過程中的行為舉止。
❷ 如何從大歷史的的角度正確評價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價值
中國文化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知識體系。中國特有的精神層面的知識體系高於西方物理層面的知識體系。在這種知識體系的熏陶下,中國人學起物理層面的知識不太難,由此造成中國進步的速度也非常快。這歸因於中國知識體系的上述優勢,歸因於我們文化中的「實事求是」的精髓。
實事求是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人知識形成的基本方法。「實事求是」的思想可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經》,這本書最早稱《德道經》,「德」先「道」後,這說明老子重視的是范疇是「德」而不是「道」。「德」為「事」,「道」為理。
它講的是從具體「事」里講「道」,「道」孕於「德」中。在老子《道德經》中,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說真「德」是有「道」之「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說那種徒有虛表的無「道」之「德」,可稱為「無德」。
這與「道,可道,非常道」是同類判斷句式:意即形而上的「道」是不可言的,而可言之道則是形而下的,因而不是真「道」;「非常道」,接近於形而下的「德」。
《老子》說萬物「道生之,德畜之」,這與管子說的「德者道之舍」是一個意思,即「德」是「道」的具體物質載體,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德」與「道」兩大范疇奠定了中國經驗型文化的哲學基本。
(2)如何評價自身的文化擴展閱讀:
與西漢在農民戰爭中覆滅造成「實事求是」命題在東漢提出的道理一樣,大宋滅亡造成明清之際的中國思想界大反思,大反思推動了中國心學的出現,救亡先救心。宋代知識分子對戰國時期的《大學》中「正心」思想的挖掘及隨後王陽明(1472-1529)心學在明代的出現,,是中國思想界發生的大革命: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❸ 文化的評價與標准(談談文化的標準是什麼,派別意見)
傳統文化的標準定義
傳統文化
由歷史沿襲而來的風俗、道德、思想、藝術、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質和精神文化現象的有機復合體。任何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在歷史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都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代代延續,都有其特定的內涵和佔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傳統文化包含著有形的物質文化,但更多的體現在無形的精神文化方面,體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心理特徵、審美情趣、價值觀念上,內化、積淀、滲透於每一代社會成員的心理深處。傳統文化有四大特點:一是新舊交融性。傳統文化是過去一直發展到現在的東西,是過去與現在交融的結果,滲入了每一個時代的新思想、新血液,並非古人的獨創。二是相對穩定性。不可否認,傳統文化是在動態過程中不斷吸取新內容而形成的,但它是植根於自己民族土壤中穩態的東西,有相對不變的一面,能夠超越時代而長久延續。凡不具有這種穩定性的文化現象,必將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被歷史所淘汰,不成其為傳統。三是倫理性。盡管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倫理觀念標准、表現形式不一,但這是傳統文化得以延續的力量和原因,是以強制的法律范疇之外的社會道德觀念認可而淬的。四是廣泛的社會性。傳統文化既不是賢哲的觀點,也不是少數人的思想傾向,它反映和代表著一個民族、社會的整體意識和總傾向。
如何評價大眾文化??
評價大眾文化: 大眾文化理論滋養的土壤是現代工業社會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伴隨高科技生產而呈現紛繁的物質文化消費。文化消費是現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產品,不是具體的物質。工業化生產解決的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豐富的生活物質,文化解決的是人類生存的高級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構,亦即人類如何實現自身價值、發掘自身潛力、實現對人性的終極關懷。大眾文化的倡導者顯然忽略了這個簡單的事實。社會生產所追求的是物質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並盡可能為人類提供紛繁復雜的消費構成。大眾文化的平面化、批量復制是以消解文化個性和創造性為目的的,物質追求的豐富多樣性與文化追求的簡單標准化顯然構成了一個人類生存的悖論。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大眾文化思潮是一場反叛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運動。它是建立在西方經濟高度發達的基礎之上,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進程,大眾的自由意識、思想解放達到某種高度之後產生的。
新文化運動的反思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1916年9月起改名為《新青年》,1917年1月遷到北京,1926年7月停刊。以《新青年》為主要輿論陣地的新文化派代表人物有: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易白沙、吳虞、錢玄同等,新文化派以文學革命為起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被稱之為新文化運動。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學校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游*&行,反對巴黎和會損害中國權益,史稱「五四運動」。
然而,後人常常將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混淆,籠統的稱之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事實上,五四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是新文化運動,二者不可混淆。五四運動,其源流上承東漢東京「黨錮之流、獨行之輩」,是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而新文化運動,則是面對清季「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屢次救亡圖存運動失敗或無望後的又一次救亡運動而已,只不過,這一次,則是所謂「文化救國」,與前幾次的救亡運動比,少了些火葯味兒和政治斗爭而已。
但是,由於今天對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二者的混淆,似乎對新文化運動的重新審視,變成了對五四運動的重新翻案一樣。因此,對於這一點需要特別指出,我這里,是重新審視新文化運動,這種審視,與五四運動無關。
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新文化派,我們需要承認,新文化運動確實給當時中國帶來了一股新鮮的空氣,讓科學、民**@主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從而影響了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並且這種影響就是在今天,還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的(當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科學、民**@主、自由等等現代觀念的深入人心,並非只是新文化派的功勞,事實上,就是當時被作為保守派攻擊的學衡派,也是支持這些觀念的,只是他們二派在對待傳統文化和中國文明的出路方面所持的觀點不同而已,這一點,到現在也是被人們所忽視了的,這種忽視,在今天,又加到了新儒家和文化保守主義的身上了,誣蔑他們要將人們帶回到所謂的封建社會去)。但是,其消極影響,也是伴隨而至,直到今天,流毒不絕。
消極影響之一,就是歷史的、文化的虛無主義。
我們知道,世界任何民族的起源歷史,其一大特點就是具有神話色彩,神人不分,比如羅馬起源始祖,據說,就是由狼喂養成人的。中國的三皇五帝史也是如此,這本不奇怪。然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以堪稱憤青鼻祖的顧頡剛、錢玄同為首的「疑古派」派,對中國上古史全盤否定,稱「三皇五帝」史為偽古史,夏也是不存在的(「大禹是條蟲」就是這位老先生的傑作),殷商王朝若非安陽甲骨資料的出土.也幾乎難逃被抹煞的噩運。甚至西周初年也被看成是「本無信史」」的傳說時代。流毒至今,仍然有人否認夏代的存在。既然這些歷史是不存在的,那以此為基礎產生的《詩》《書》諸文化經典也就是偽經典了。我們來欣賞一下「疑古派」的一些結論:
「許慎的《說文》是一部集偽古字、偽古義、偽古禮、偽古制和偽古說之大成的書。」
「至於《左傳》,……這部書底信實的價值,和《三國演義》差不多。「
「從實際上說,『六經』之中最不成東西的是《春秋》。」
就連以 「小心求證」求學術的胡適,也說,「東周以前的歷史沒有一個字是可信的。」這里,我們看到的只剩下他的「大膽懷疑」了,而「全盤西化」就是這位「小心求證」的胡適老先生提出的。
在這種學術氣氛下,可想而知,作為傳承中國文明精髓的諸經和其建立的歷史實踐基礎的被打倒,中國人的精神,就失去了其自強不息的源頭動力了,經典失去了其解釋系統,其存在不過是活的化石而已,只能讓人欣賞。而經典及其歷史實踐的被打倒首先是中國人自己倒下了,失去了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對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往往會產生對其它文化盲目崇拜。於是,出現了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學者,居然鬧出了將孟子當外國人崇拜的笑料。
消極影響之二,以偏激代替理性。
新文化運動,標榜科學和理性,要求以理性與科學判斷一切,但事實上,新文化運動挾庸俗的進化論觀點,宣揚優勝劣汰,偏激偏進,幾無理性可言的。
新文化運動標榜反對專制,提倡民**@主;反對儒家,歌頌法家。而魯迅,被時人歌頌為中國的尼采。如果說,儒家專制的話,法家思想起碼比儒家專制的多,歷來為人所垢病;而尼采本人,後來被視法西斯理論的先驅。理性何在?
新文化派否定中國傳統是從文學開始的,號稱「文學革命」。後來,這種否定和懷疑的思潮,發展到否定中國的一切所謂舊的東西(和文革何其相象!),甚至於中國人。阿Q就是中國人的國際形象代表。我們來看看新文化派的主張:
一、廢除漢語
取消漢語,用英語或法語代替(劉半農、錢玄同)。
二、廢除漢字
欲使中國不亡,非取消記載道教妖言的漢字不可(錢玄同);
漢字不廢,中國必亡(胡適);
漢字終當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在此時代,已無倖存之道(魯迅);
三、廢除中國戲曲
四、廢除中醫中葯
五、文學革命
1917年1月,胡適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首先提出文學改良的主張,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話文學代替仿古文學。2月,陳獨秀發表了《文學革命論》,改良變而為革命,標榜所謂國民文學,將傳統的文學等同於貴族文學,封建主義的文學。陳積極鼓吹他的所謂文學革命軍的「三大主義」,即:推倒貴族文學,建設國民文學;推倒古典文學,建設寫實文學;推倒山林文學,建設社會文學。這種對文明及其載體貼標簽,一棒子打倒的做法,和後來的給人隨便戴高帽,無限上綱之間,是否有某種冥冥中的幽暗通道在溝通著?
六、……
七、……
廢除!廢除!廢除!……
打倒!打倒!打倒!……
這種瘋狂,真叫人懷疑,是要擁抱文明呢,還是自絕於文明?倘若這些個廢除都徹底實現了,中國還剩下什麼?我們中國人恐怕真不認識中國人了!但是倘若沒實現或沒完全實現呢?那新文化派就有話說了,你做的還不夠徹底!
這種偏激帶來的另一大弊端就是造成學風輕浮,學者追求轟動效應,廣告效應;而文學革命,帶來的就是革中國文明的命,幾千年文明的積累,毀於一旦,文喪道絕。1912年,蔡元培廢除了小學「讀經科」,1920年,小學語文科全部改成了白話文。今天,能讀懂文言文的國人已經少之又少了;而讀文言文的人,多數也只是將其當做一種個人愛好,抱著欣賞的態度讀的。中國文明失去了發展,隨著大清王朝的滅亡,永遠的停留在了過去,成了無生命力的東西。
消極影響之三,反道德主義。
新文化派反禮教,打倒孔家店。在魯迅看來,中國的書中,就三個字――「人吃人」, 藏在仁義道德的縫里。中國幾千年唯一不變的就是道學家虛偽的仁義禮智。新文化派還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光明燦爛的博愛的新道德的社會,以便讓人們認清所謂狹隘的舊道德的社會:
「我們不滿意於舊道德。是因為孝弟底范圍太狹了。說什麼愛有等差,施及親始,未免太猾頭了。」 (《新文化運動是什麼?》陳獨秀)這種墨子先生兼愛的老調,早已經證明不合人性了,反倒成了新文化派手中的寶貝。雷鋒精神可謂博愛之至矣,國人也學習實踐多年,反倒是這個社會時時出現孟子批判的「率獸食人」現象,人給狗下跪的事時有耳聞。
道德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只有深查人性的微妙,從符合人性的的路徑出發,才能真正實踐道德。不合人性的道德,必將不能長久。
子貢是孔子的弟子,名賜,也是富甲一方的商人。有一次,他贖回了一個淪落在國外為奴的魯國人。根據魯國的法律,國家是要給贖買人相應的賠償金的,但是,富有的子貢卻沒有去領取自己應得的賠償。他認為,君子應該扶危濟困,況且自己又有錢,這點贖金算得了什麼呢?
子貢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孔子。孔子說:「賜,這樣做,就是你的過失了。」子貢有些詫異,問為什麼?孔子說:「從官府取你應得的賠償金,並不會對你的德行有什麼損害。你不取賠償金,就會暗示別人,取賠償金是道德不夠高尚的表現。我擔心,從此以後,魯國人不再贖自己的同胞了。」孔夫子可謂至察矣!
當人們把道德標准提高到需要人仰視才能看得見,做得到的時候,這個社會的道德實踐,就只能被人陽奉陰違了。
魯迅先生有一個馬甲的比喻,說舊馬甲沒有穿破,人們也可以做一個新馬甲來穿穿。我們也可以這么說,倘若新馬甲還是一個畫餅的時候,舊馬甲也是可以不用丟掉的。
否定的終極,就是否定否定自身。如今,否定所謂封建的道德,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已經到了否定當初那些鼓吹否定道德的人所鼓吹的道德的地步了。「不要拿道德說事」,已經成了一些人的口頭禪。
上面三點,是新文化運動帶來的主要的消極影響。講這些,並非是要否定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雖然它應該在某些方面,並且是很重要的方面被否定,而是希望,在建設新的文明的今天,我們能夠抱著「泰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王者不卻眾庶」的寬廣胸襟,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建設自主的、當代人的、有生命力的新的中國文明。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789285.html?fr=qrl3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果不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可以自己到網上搜一搜!祝順!
❹ 從哪些方面來評價一個人有沒有文化
分類: 社會民生
問題描述:
一個企業家,我們能不能說他就一定是有文化的呢?急啊~幫幫忙
解析:
什麼是文化呢?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人類學家和一些社會學家認為,文化和社會是統一的,文化就是社會。
文化的概念又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文化就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則專指精神文化而言,即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學術思想、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
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給文化下了一個綜合定義:文化由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徵符號而獲致和傳遞;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他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的(即歷史的獲得和選擇的)觀念,尤其是他們所帶來的價值;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活動的決定因素。
可以看出,文化包含著三個層次,即觀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
所謂觀念文化,主要是指一個民族的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它既不同於哲學,也不同於意識形態,是介於兩者之間而未上升為哲學理論的東西,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所謂悶老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學理論和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制度。它們或歷代相沿,或不斷變化,或興或廢,或長或短,或以各種典章制度文本形式出現,或以一種"潛規則"的形式默存於人們的心靈深處,是一種中層次的文化。所謂器物文化,則是指體現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體存在,如住宅、服飾等,它們是人的創造,也為人服務,看得見,摸得著,是一種表層次的文化。據此可以說,除了未經改造的或者人化的(自然物被人主觀賦予感受和意義)自然環境外,凡人類創造出來,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可以通過各種信息媒介傳承於後世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都是文化。
有文化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上面所述的文化的概念來判斷,幾乎所有人都是有文化的,只是在程度上不同。有文化往往被誤解為有知識或者有文憑,文化和知識在概念上是有區別的,文化和文憑更是兩回事。可這三個概念在實際運用中經常被混為一談。有文憑好辦,沒有真的,可以買個假的,總歸拿在手裡就算是有了。然而文化和知識這樣的東西卻不漏做好判斷怎麼叫有了。在屋裡擺上古玩字畫,書架上堆滿經史子集,再西裝筆挺或者身著對襟唐裝、腳踩懶漢布鞋,弄成海外歸來的MBA或者仙風道骨儒學大師模樣,就算是很有文化知識了么?要不然,再費事些,把記錄著文化和知識的幾千本、幾萬本書裝進腦子里,這樣該算是很有了吧?
其實那也未必算很有了。拿個假證糊弄的,除了皮就剩下屎尿的,肯定不算是很有文化的;成了書櫃子、書獃子的,也算不上很有。只有那些能夠在實際中深刻理解和自如運用文化知識來分析指導學習和社會實踐者,大概才可以算做很有的吧?
我看了懷舊先生的文章,感覺他說的「沒文化」似乎指的是劉翔等運動員沒有多少從學校正規教育里獲得的文化知識的意思。這可能有些道理。為了運動或藝術放棄接受正規文化知識教育的現象是很常見的,成功者真是不少,比如丁俊輝、劉翔、張含韻等等一大批;失敗者倒是很少有人統計公布。
我奇怪,為什麼體育和藝術教育與所謂的文化知識教育之間會有那麼大的矛盾?為什麼要體育要藝術就不能要「文化」?體育和藝術教育難道不是正規教育體系裡的組成部分?造成「擁有」文化知識的先生女士們歧視文體界的「沒有」文化的明星的根源是什麼呢?
大概是1991年,某地的自行車運動隊來京比賽,幾個運動員在比賽的前一天到街上逛商場。逛完離開商場時,其中一個運動員看到商場門口停放著一輛自行車,沒有鎖,他騎上就走。車主是個女士,她剛把車放好,正在找鑰匙,還沒來得及鎖,就有人搶走她的車,她驚得愣住了,等反映過來,那個小夥子已經出去十幾米了。她連忙追趕並且大叫「抓賊」,但是並沒有人幫助。「賊」也不著急逃走,好象在故意逗引她,騎著她的車在她前面慢悠悠地走。就這樣她被「賊」引到了「賊」窩——運動隊住宿的賓館。「賊」把車放在樓下,那女人也不敢上前,找公用電話報了警。
當警察把那個運動員帶返罩衡到公安部門調查此事,他滿不在乎;可運動隊的教練著急了,為了不影響這位運動員在第二天的比賽中發揮水平取得好成績,他跑去求辦案的民警說:「您別跟他一般見識,您就當他們是國家養的牲口。」
「他們是國家養的牲口」!這話聽著很讓一些人解氣,也很讓一些人生氣。
❺ 如何評價傳統文化
正確認識、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必須警惕文化復古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取其精華,舍其糟粕呢?
我們首先不能孤立地看待中國傳統文化,要從中西方的視角重新認知。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
資本主義文明的主要特點是解放人性,注重科學和發明創造,推動社會進步。封建社會文明的主要特點是抑制人性,注重思想禁錮和強化愚民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里,對人的生命、自由、尊嚴普遍漠視。但中國文化對親情的重視,對生活的挑戰,對社會秩序的建立,還是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其自己的長處。「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頭懸梁錐刺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世唯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仁、義、禮、智、信」等等。這些,是西方文化所不能比擬的。
其次,我們要從社會總是向前進的認知上去看中國的傳統文化。社會總是進步著的,傳統文化在當時也許是精華;但在現在就可能是糟粕。在當時有些文化也許不提倡,但在今正斗天就非常重要。只有從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去審視我們過去的傳統文化,才會尋找出傳統文化的優劣。
現代社會學認為,社會活力來自激發個人的積極性,社會尊嚴來自尊重個體生命的價值與尊嚴。而中國傳統文化之做法,顯然與此背道而馳,既是文明不發達的表現,也必然妨礙社會的發展。
最後,無論中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思想自由。文化只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才會快速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推動科學技術向前快速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大一統,講究單一。即便是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也能將之糅合,最終三者如同一出。
修則道,入則儒,出則佛,成為一個社會整體思想。在尊重自由、民主、科學、真理,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才會滌盪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總體而言,中國的傳統文化,建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基礎之上,有著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重大缺陷。
認識、學習並吸收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重大課題。它關乎著中國在現代化的社會進程中的思想走向,關乎著中國以什麼樣的姿態走向未來。甚至,它關乎著現代舉返磨化中國的長久命運。
❻ 如何評價傳統文化
1.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頃虛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讓國人引以為豪,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其本身就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2.民族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與時代發展的對立統一中,同時也在自身的對立統一中不斷更新和發展。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亦是一個崇尚裝飾的國家。各個歷史時期中華先人都留下了風格各異的裝飾遺產。如原始彩陶紋飾質朴、大氣,經長期提煉概括的蛙紋、魚紋和渦紋,充滿生命活力;秦漢時期的書法藝術、瓦當圖案和畫像磚圖案;西漢的漆器裝飾,以黑、紅、金三色為對比,整個器形典雅高貴;唐代開創了中國卷草植物紋的先河,富麗繁盛的唐草紋色彩變化微妙、和諧;宋代陶瓷以清秀、典雅為特徵;民間青花瓷中揮灑即興的水墨風格,以及民間的刺綉、剪紙花邊、吉祥圖案等藝術形式,造型質朴、色澤鮮麗,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豐富想像力和藝術創作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3.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具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實踐過程本身,而不是過分看重當下的功利性的結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這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文化動力。
6.就人生價值來說,傳統文化突出地強調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當魚(生命)和熊掌(道義)不可兼得時,捨生取義便成為了人的自覺的選擇。如此的"正氣"塑造出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維系著綿延不絕的文化傳統。但傳統文化並非不重視物質生命的價值。以物質生命承傳為基礎的孝道思想,使承載於雀掘燃生命的道德意識和自然知識的傳播推廣受到重視,不論是為功名、為財富、為名聲,它都鼓勵人的積極努力。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價值的觀點來說,中國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簡單地一體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補。天人合一緣起於人與自然的原始親和關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無為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儒家的天人合一則主要是作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發生作用,是儒家學者以倫理為本位建構自己的世界圖景的產物。認識人與自然的差別並進行合理的調節,考慮和尊重人的價值,並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是天人有分思想最為重要的特點。正因為中國哲學是合一與有分的統一,所以並不缺乏作為哲學的基礎的主體性的觀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體能夠把握客體,既是天人之際思辨的最合理的內容,也為今天中國的現代化所必需。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傳統文化是起源於過去、融合現在與未來的動態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存在,廣泛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7.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寬厚之德包容萬物,即厚德載物。如戰國時代,齊桓公開創的稷下學宮匯集了當時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等諸家學派,當時在稷下學宮講學和游學的大師有淳於髡、鄒衍、田駢、孟子、荀子等諸子,號稱諸子百家。這些大師在學宮里自由講學、自由辯論,開創了我國文化史上百家爭鳴的先河,為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做出了巨大貢獻。一般認為,從漢武帝開始,我國便形成了儒家文化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實際上我國文化發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補為基本線索的,而這一線索本身就體現了文化的兼容性。
不光是傳統文化追求和諧。在邁入21世紀的當今社會,我們仍然在追求和諧。「和諧社會」成為了當今社會的主題,並且將是一個長久的話題和目標。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同時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❼ 如何評價「我們要保護自己的文化,如果接受其他文化就會失去自己的身份」
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文化是多變的,它不如歷斷在發展和變化。接受其他文化並不會使我們失去自己的身份,相反,它可以豐富我們的文化,使我們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此外,文化交流有助於渣液搜增進理解和友好關系,促進和平與發展。因此,我們應該歡迎來自其他文化的貢獻,並將其與我們自己的文化結合起來埋衡,而不是拒絕和排斥。
❽ 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1、對待傳統,不能以片面遮蔽整體,不能以當代否定過去。我國非遺保護的實踐,正是抱著尊重中國社會整體發展規律的態度展開的。以歷史的眼光、發展的眼光來看,非遺既是積累與沉澱,也具有開創與自我更新的能力。
2、文化因積累而形成傳統,傳統因積累而產生巨大能量。一個民族的傳統對本民族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財富和精神資源。對傳統的認同和承繼是非常有益並且必要的,對自身歷史和傳統的了解是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自身定力及自信自尊的精神源泉。
3、歷史經驗已經表明,傳統內部應該有反思和批判的聲音,但一味否定,一概推翻,只會導致全民性的心靈空虛和價值混亂。我們承認,傳統中也有糟粕和偏狹,需要我們理性對待,去偽存真,但在這一過程中,不能以片面遮蔽整體,不能以當代否定過去。
(8)如何評價自身的文化擴展閱讀
在重視加強傳統文化調研與保護的今天,非遺是我們的重要「索引」和寶貴財富。經由非遺傳承保護,我們可以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審視和深入發掘,立足現實實踐,面向未來思考,把凝結中國精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開來。
同時,非遺傳承保護也是正當其時、影響深遠的文化建構,通過生動講述中國非遺故事,充分展現中國非遺道路的獨特創造、中國非遺理論的獨特貢獻和中國制度的獨特優勢,讓世界更准確、更全面地了解中國非遺保護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加深對中國非遺經驗和道路的認識。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也是當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
❾ 印度人怎樣看待自身文化的態度
印度人對於自身文化的態度我覺得他們是非常崇高的,因乎租為印度的文化起源比較早,特別是對於佛教在印度相對比較深刻,而且也是佛教的起源地,所以印度人其實對自身的文化追求還是比較高,只是相對於他們的經濟發展相對比較鍵激滯後。而影響了部稿頃襪分地區人們對於文化素質的追求。
❿ 如何看待社會文化對個人價值觀的影響
社會文化對個人價值觀的影響如下:
1、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2、文化對人的影響,粗差滲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慶絕一般不是有岩脊形的、強制的。
3、文化塑造人。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優秀的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名詞解釋:
任何一種思想在沒有被絕對的否認之前,那麼這種思想所形成的視角、背景、判斷以及它所述說的意義,都會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客觀價值所在,而這種思想的價值則在於它所被認可的程度和意義,就是人對於這種思想的理解感知,這是人性思維里最簡單、也是最真實的評定所在,這也就評定出一種思想是否偉大,而這種思想又是否可以成為價值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