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對中國農耕文明的認識
農耕文明,是指由人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農耕文明其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光照充足、降水豐沛、高溫濕潤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
農耕文明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其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農耕文明除了帶來穩定的收獲和財富,造就了相對富裕而安逸的定居生活,還為進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文化創造,奠定了基礎。
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各自的世界裡不斷發展、演變,由於文明的巨大差異,也是這些人類在性格上和體制上出現了很多不同。在亞歐大陸的廣闊土地中,大陸的北部形成了一條天然的草原地帶,眾多的游牧民族生活在此,在大陸的南部及一些中部地區出現了一個個農耕區。從社會形態的發展階段以及特點來看,農耕文明一直被認為要先進於游牧文明,這不僅僅是因為雙方生存方式的不同,更為根本的則是農耕社會的發展進程始終要快於游牧社會。
2. 農耕文明是什麼
農耕文化,在中國農業文化發展的前兩個時期,即原始農業文化和傳統農業文化時期,可統稱為農耕文化時期,或古代農業文化時期。在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文化是基礎,因為它是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為目的的,它決定著漢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著漢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國是世界農業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中原的農耕文化,更是中國農業文化的基礎,重要發源地,在宋代以前,中原農耕是中國農業文化的軸心。農業的起源於發達,與與農業技術的發明、創造、農業制度和農業理念息息相關。
農業文化,是指農業生產實踐活動所創造出來的與農業有關的物質文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決堤內容可分為農業科技、農業思想、農業制度與法令、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等。其發展可分為原始農業文化、傳統農業文化和現代農業文化三個階段。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中國的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我么都是從資料和書籍中學習農耕時代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讀傳家」,即既要有「耕」來維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讀」來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農耕文明的重要表現為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自給自足,不用於商品交換。這種培養式的農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諧,契合中國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樂天知命原則,樂天是知曉宇宙的法則和規律,知命則是懂得生命的價值和真諦。崇尚耕讀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奪式利用自然資源,這符合今天的和諧發展理念。以漁樵耕讀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漢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並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它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時思想觀念方面來看,農耕文明所蘊含的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符合價值理念的的,例如在勞作中的培養和孕育出的: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集體至上、尊老愛幼、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鄰里相幫等至今都還在尊崇這些價值觀,因此農耕文化是非常寶貴的。
還有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風俗文化,以農業服務和農民自娛自樂為中心的衍生和發展,有了現代大家認識的舞蹈、詩歌、小說等。像我們熟悉的舞蹈家楊麗萍,除了她的經典《孔雀舞》、《兩棵樹》等大家熟悉的,她2003年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雲南映象》,2011年 指導的中國第一部大型原生態藏族歌舞樂《藏謎》,都來自於西南山區農民的山野田頭,和西藏的民間采風,只有對農業文明的十分了解,又融入藝術的構成,才能讓所有的人都能透過原生態的藝術表達形式,展現中國農耕文化的源遠流長和美妙。
3. 填寫中國的農耕文明,對那個中 國傳統農業的。發展有什麼促進作用
農耕文明是人類歷史上主要因特有的農耕文化而在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思想、精神和藝術領域等方面領先於人類發展的社會文化。以漢族為代表的農耕文明亦曾在世界上長期居於領先地位。那麼農耕文明對中華文化有什麼影響?
農耕文明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農耕文明決定了中華文化的特徵。
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歐洲游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歷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民族多元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以漁樵耕讀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並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理念已廣播人心,所體現的哲學精髓正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資源。從思想觀念方面來看,農耕文明所蘊含的精華思想和文化品 格都是十分優秀的,例如培養和孕育出愛國主義、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集體至上、尊老愛幼、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鄰里相幫等文化傳統和核心價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鑒。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讀傳家」,即既要有「耕」來維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讀」來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
這種培養式的農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諧,契合中華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樂天知命原則,樂天是知曉宇宙的法則和規律,知命則是懂得生命的價值和真諦。崇尚耕讀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奪式利用自然資源,這符合今天的和諧發展理念。
早在先秦時期民間流傳的《擊壤歌》有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就描述了鄉村閭里人們擊打土壤,歌頌太平盛世的情景。民間流傳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廣大農民的艱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詩為證:「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民黎。」體現了文化在衣食溫飽解決之後的重要意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刻畫了讀書人對積極人生的理想與追求。中國上萬年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歷史,創造了發達持久和長盛不衰的傳統文化。同時,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又豐富了農業的 內涵。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雖經無數次大大小小天災人禍的考驗,仍然一直蓬勃興旺,綿延不斷。
事實證明這一技術知識體系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徵。開發利用好豐富多彩的農耕文明與自然遺產資源,作為我國「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建設美好家園、激發愛國熱情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重要作用,而且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維護和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經濟安全穩定增長、協調平衡增長、持續包容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農耕文明基本介紹
農耕 文明,是指由 農民在長期 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 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農耕文明的重要表現為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
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古人類的定居生活等的發展,使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第一次生產力的飛躍,人類進入農耕 文明。農耕文明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到40度之間。這里也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域。農耕文明一直延續到 工業革命之前。此間,人們以農業為主,政治體制一般實行 君主制或君主專制, 社會結構呈現為金字塔形。農耕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它是 工業文明的搖籃。
農耕文明本質上需要 順天應命,需要守望田園,需要辛勤勞作。它不需要培養侵略和掠奪的戰爭技藝,而是需要掌握爭取豐收的農藝和園藝;它無需培養爾虞我詐的商戰技巧,而是企盼風調雨順,營造人和的環境。盡管農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園牧歌,也有爭斗和戰亂,但較之於游牧文明和工業文明,具有質的不同。農耕相對於游牧的好處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產力,這樣一來,才會有一些吃飽了沒事做的人去想吃飽之外的事情。如研發科技,發展文化等等四大古國(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就是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希望能夠幫到您,感謝您的採納。
4. 儒家思想文化對現實的利弊影響
儒家學派由孔子所創。自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指導思想,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領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盡管其間受到外來佛教文化的沖擊,在近代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五四運動」中受到「打倒孔家店」的否定,「文革」中受到「批林批孔」運動的批判,儒家思想文化仍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代表,作為傳統的力量,頑強地積淀在當代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念體系之中,以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方式、道德風尚、風俗習慣等形式表現出來,甚至滲透到我們的骨髓和血液,發揮著積極或消極作用。起積極作用的為精華,起消極作用的為糟粕。我們今天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魂聚氣、強基固本,必須用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主導的先進文化引領時代潮流,在大膽吸收西方符合現代化規律的先進文化的同時,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對儒家思想文化的「揚棄」。因此,必須對儒家思想文化的現實利弊影響有清醒的認識。
儒家思想文化對現實的積極影響
儒家思想文化的精華在歷史傳承中經過磨練、積淀,成為我們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具有人類共性的永久價值。
1.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疇、命題、思想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寶庫。儒家文化屬人倫文化,它提出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節、恥等,蘊含量十分豐富,每個字都能寫一篇大文章。如果抽象出它們的一般意義,加以選擇、加工、發揮,就能成為精華。如「仁」,是儒家道德規范體系的核心,「仁者仁也」,強調了人的社會屬性和本質;「仁者愛人」,反映了利他精神;「克己復禮為仁」,要求人應該有道德自律意識;「殺身成仁」,彰顯了堅守信念、不怕犧牲的決心。又如「忠」,拋開它的忠君和愚忠的具體含義之外,可貴之處在於忠於職守、勇於負責,完全可以把它用在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方面上。又如「孝」,是任何人、任何社會都應具有的美德,封建社會過分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而忽視父母對子女的「慈」;現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家家體現的是過度的「慈」,很容易丟掉傳統的「孝」,所以,當今更需要強調「孝」。此外,「義」即正直、正義,「禮」即禮貌、禮儀,「信」即誠信、信譽,「溫」即和藹、平易,「恭」即謙虛、敬人,「儉」即勤儉節約,「讓」即寬容忍讓,「廉」即清正廉潔,「節」即骨氣、氣節,「恥」即自尊自愛等,它們的一般意義都可以繼承並發揚光大,為我們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建設服務。
2.沖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對人們思想的侵蝕。儒家思想對鬼神問題持謹慎態度,「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具有無神論傾向,否定超自然救世主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同時,引導人們注重「現世」生活和實際問題的解決。孔子的學生問什麼是智慧,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體現出對務實和理性精神的崇尚。雖然中國有土生的和外來的宗教流傳,但都沒有形成全民族的宗教狂熱,真正推行的是「政德合一」,宗教在中國從來沒有占據過主導地位;不像西方搞的是「政教合一」,有時教權比王權還要大。在中國正是由於信奉儒家思想,抑制了宗教的作用。直到現在,全世界有60多億人,信教的有48億人,不信教的絕大多數在中國,這和受儒家思想文化的長期熏陶有很大關系。
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解決現實問題傾向於依靠人間力量,形成了一種不輕易求神拜佛的習慣。在他們看來,與其信鬼神,不如信明君,「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明君能帶來太平盛世;明君不多,就去信清官,清官率先垂範,彌補君王過失,殺陳世美,救秦香蓮;清官不多,就去信俠客,俠客可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最大的俠客就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老百姓實在沒辦法,才去求神拜佛,而且求的神,也多是希望能給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神,這些神和人還有血緣關系,人們缺水了就信龍王爺,缺錢了就信財神爺等,信神是無可奈何,也是權且手段,達到虔誠、迷信程度的人是少數。
6.「過猶不及」的辯證思維體現了高超的處世方法和領導藝術。「中庸」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認為它是最高美德素養,也是准則和方法。「中庸」里有辯證法,即關於「度」的思想,既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反對走極端,要求人們待人接物要把握分寸,注意火候。孔子說,有人問他問題,他就「扣其兩端而竭焉」,即摸清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然後綜合起來給予回答;又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即只抓住矛盾的一個方面而忘記另一方面,必然造成危害。儒家是為當官者著想的,認為當一個領導者,要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驕」、「和而不流」、「矜而不爭」、「欲而不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勞而不怨」、「惠而不費」等。從氣質修養上,「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又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認為這兩種人都有偏激性,應取其「中」,既積極又穩當。對這些要求,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如真能做到,也稱得上是有修養、有能力的好乾部。
7.儒家豐富的教育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主要內容,對現代素質教育仍有啟迪意義。孔子首先是一位教育家,儒家繼承孔子的辦學傳統,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教育主要是由儒家承擔的。孔子的「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都是可貴的教育經驗總結。之後,孟子提出「教亦多術」,荀子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和「鍥而不舍」,韓愈的「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都成為後世學子的格言,即使現在,對我們的素質教育仍有啟發價值。針對我們目前應試教育狀況,我們的教育既需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也需要繼承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優良傳統。
8.儒家思想中的許多優秀成分溶入中華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在中華民族精神中,處處閃爍著儒家思想的光輝。如愛國主義,儒家思想強調集體主義精神,要求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克己」是為了「復禮」;強調家國合一,國是家的放大,忠是孝的放大;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在,愛國主義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又如團結統一,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很濃,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西漢董仲舒稱:「《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儒家的「內聖外王」強調君子修身、「齊家」的目的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這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政治觀念和思維方式。在中國歷史上,分裂不得人心,統一人心所向,這已成為我們反對民族分裂的廣泛深厚的社會心理基礎。又如愛好和平,儒家講「禮之用,和為貴」,講「和而不同」,講「厚德載物」,講「忠恕」,要求人們在處理君臣、父子、夫妻、鄰里、朋友等「五倫」關系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里,最可貴的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站到對方想一想,以增進理解,營造寬容,多達共識,形成合力。現在,在國內提出和諧社會建設,在國際提出和諧世界理念,堅持友鄰、睦鄰、富鄰政策,為我國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目標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儒家「和」的思想能發揮更大作用。又如自強不息,儒家和道家、佛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強調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要求人們「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孔子就是一個十分勤奮的人,干起事來,「不知老之將至」,他認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儒家認為,人生在世應有「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精神,毛主席作過發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就是中國人自強不息精神的概括。
儒家思想文化對現實的消極影響
儒家思想文化畢竟代表的是中國農業社會、封建社會的精神文明。隨著世界工業化的興起、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儒家思想中的消極因素暴露得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中國近代的落後、被動、挨打,表面看是因為西方「船堅炮利」,中國武器不行,進而是因為封建制度的腐朽造成的,實際上最深層的東西,是文化上、指導思想上出了問題,這和儒家思想的消極因素不能說沒有關系,甚至有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罪魁禍首。
儒家思想的消極因素及其影響至今也存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等級觀念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外化就是「禮」,「禮」是儒家思想的一個特色。「禮」就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舉止言行符合了自己的位置要求,就說明懂禮。中國歷來被稱為「禮義之邦」,中國人也不乏儒雅君子,但問題就出在過分上。儒家講君臣、父子、夫妻為「三綱」,講「貴賤有等,長幼有差」,如果有人違反了禮,就被視為犯上作亂。魯國的一個陪臣搞了「八佾舞於庭」,即在家廟舉辦了64人規模的樂舞,這本來只有天子才使用的;這個人還祭了泰山,這本也是天子的事。對此,孔子很氣憤,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禮」太多,就是繁文縟節、形式主義,最大的弊端就是壓抑個性,妨礙真理發現和科學發明。由於講「禮」,領導、長輩說的話,即使錯話,也不能越,不能頂,不能改,因而拒絕一針見血的爭辯,否則為狂妄、驕傲、「大不敬」。在西方,學生提問不用舉手示意,隨時插話,打斷老師講課,屬於正常;在中國就不行,孔子講「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要人們平時要「居處恭」,「貌思恭」、「事思敬」。如按這些「禮」來教育,即使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青少年,也全被教育成循規蹈矩、躡手躡腳、千人一面的謙謙君子;再加上孔子講「君子訥於言,敏於行」、「巧言令色,鮮於仁」,更限制了人們對雄辯和溝通才能的發揮。這和我們改革開放時代提出的開拓性、創造性人才要求背道而馳。
2.過分注重人際關系,輕視對自然界的探索和改造。儒家文化是人倫文化,儒家學說,就是講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學以四教:文、行、忠、信」。又有記載,孔子以六藝授徒,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數有自然科學味道,但是被排在最後的;其他都屬於社會人倫學問,「六藝」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禮,「不學禮,無以立」。作為君子,就是要「立於禮」,而「成於樂」。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就形成了重人際、輕科技的價值傾向。正如魯迅先生所講,中國人發明了火葯,是放鞭炮的,而外國人拿去是造槍炮的;中國人發明了羅盤,是看風水的(用來協調人、鬼、神關系的),而外國人拿去是用來航海的(用來開拓疆土、掠奪殖民地的)。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技術發明,但不是用在直接生產力上,而是用在製造禮器、神器、酒器上,這從古墓挖掘中就可看出。古代的人才,就是會打仗,會打官司,會搞政治,會對對聯,科技被稱為「奇技淫巧」,科學家被稱為「工匠」,不在人才之列,毫無社會地位,蔡倫、張衡、畢升很難與孔、孟、程、朱比肩。而在西方,牛頓、達爾文可以和任何偉人齊名,牛頓下世英國舉行了國葬。新中國成立後,鄙薄科技的「遺風」依然存在,「文革」中批判知識分子為「臭老九」,現在許多專業技術人才想走仕途,成千上萬大學生報考公務員等,都是「輕科技」傳統的不同表現。儒家文化過分注重人際,勢必影響人們業務能力和辦事效率的提高,因為它引導人們,做事首先關心的是人際關系,而不是事情本身,關系不順,很難辦成哪怕是自以為非常正確的事。甚至引導人們把精力投放到與工作沒有任何關系的人際關繫上來。不少人甚至拋開事業,專門搞純粹的人際關系,特別是搞好和上級的關系,還能得到專門幹事業的人所得不到的好處。直到現在,外國人來中國,就認為,在中國辦事,人際成本很高。
3.輕視生產勞動,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儒家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鼓勵人們當「勞心者」去「治人」。儒家也倡導人們要努力學習,而學的不是自然科技,是人倫方面的書,「學而優則優」,學好是為了當官、管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孔子的學生樊遲請教「學稼」、「學圃」,孔子說,他不如種田、種菜的,樊遲走後,孔子說:「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如果天下百姓都按照孔子說的去做,大家只能喝西北風了。從歷史上看,儒家門下培養出來的多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中了舉的,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未中舉的,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已,其導向結果,是鄙視生產勞動、鄙視勞動群眾,嚴重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4.過分注重道德的作用,缺乏法治精神。儒家文化是道德文化,治理國家,特別強調人們的素質、覺悟和良心,因而把道德看得比法律更根本、更重要。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行政和法律,使人不敢幹壞事,但不知羞恥;道德和禮義能使人有羞恥之心,能夠自我約束,不想干壞事。儒家排斥法律,甚至把「無訟」作為一種社會理想。但僅僅靠道德來治國,是軟弱無力的,它可以治好人,但治不了壞人;它僅僅有應然義,沒有必然義;啟發覺悟、良心,加強自律是必要的,但沒有他律是不可靠的。過分的以德治國,會帶來「人治」。中國歷史上有法制,但沒有法治,而且僅僅是刑法,是用來治民的,不是用來治官治權的,往往成為袒護達官貴人的工具。就是這點法制往往比不上「真龍天子」隨便說的一句話頂用。社會上流行著很濃的「包公情結」和清官熱,正說明人們對社會公正的期盼與法治缺乏的現實之間有巨大反差。
儒家思想源於農耕文化,農耕文化是血緣文化、親情文化、養生文化。上墳、建祠堂、續家譜等活動強化了宗法觀念和人情因素,維持秩序主要靠鄉規民約、傳統道德和風俗習慣。反映這種文化氛圍的儒家思想就缺乏西方那種以古希臘文化為源頭的、以工商業為基礎的契約和法治精神。父親偷東西,兒子應不應該告發,告發違反了孝,不告發違反了法。孔子認為,孝重要,兒子應該包庇父親,這就是「子為父隱,父為子隱」,進而提倡「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完會違背了法治精神。
由於過分注重道德和忽視法律作用,使得中國歷代統治者調控社會的手段較為單調。往往先是道德教育,給人們灌輸孔夫子主義;如不見效就用聖旨文件;再不見效,就派軍隊清剿、鎮壓,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寬猛相濟、恩威並舉、軟硬兼施。結果,導致國家調控社會機制缺乏根本性、穩定性、普遍性、長期性,自我消解致亂因素的功能很低,往往是小事化大,大事化得翻了天,官僚機器與致亂集團之間,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社會缺乏一種長治久安的動態穩定機制,表現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周期性的改朝換代和治亂循改。直到現在,中國法治建設雖取得很大進步,但仍缺少法治精神。百姓中的「臣民」觀念、領導幹部中的「為民做主」觀念、「父母官」觀念,仍十分濃厚;《雍正王朝》、《康熙大帝》等電視劇仍有很大市場;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屢見不鮮。實施依法治國方略任重道遠。
5.把「中庸」上升為方法論,不利於培養人們的敢闖敢冒、改革創新精神。「中庸」有辯證法,追求一種恰到好處的「適中」,但又缺乏可操作性。孔子只說,「叩其兩端而竭焉」,如何取其中,沒有一定的法則,需要當事人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於是,人們用起「中庸」來,碰到什麼問題,都採取不偏不倚、不陰不陽、不明不暗、不前不後的立場、態度和方法,表現為折中主義,特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未能旗幟鮮明,缺乏原則性和斗爭性,使人變得騎牆、滑頭和見風使舵。孔子感嘆道:「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真正的「中庸」在大眾中能貫徹的很少了。對用歪「中庸」的人,孔子、孟子十分痛惡,罵他們是「鄉願」,是「德之賊也」。實際上,他們正是從孔子、孟子的「中庸」之道那兒學來的。
「中庸」和敢闖敢冒、改革創新相矛盾。魯迅說,中國人的中庸,使得變革很難進行;你若要提議在一間黑屋子上開個窗戶,大家不同意,你故意說要掀掉屋頂,大家肯定反對,最後,經過折中,大家就同意開窗戶了。這個例子說明,為了打破「中庸」思維方式對變革的阻礙,使得**和改革有時不得不採用矯枉過正的手段,結果是非常的不「中庸」,最容易走向偏激和極端。
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利於理論創新。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說他不搞新的創作,只是編輯文獻典籍,闡述先賢微言大義,發自內心地喜好古代。特別是對堯、舜、禹,回憶眷戀,贊嘆不已,「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鬱郁乎文哉」。孔子做學問的形象是「編春秋,刪詩書,序易傳」。這種學風影響到後人,更難標新立異,嚴重阻礙理論創新。確實,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領域,孔子的後人很難有所創新,即使有自己的新觀點,都要摻和在對前人著作的注釋中;有的人自己寫了文章,也要冠以古人的名字得以流傳。中國古代經史子集汗牛充棟,梁啟超說,其中的「史」就佔百分之七、八十。讀書人做的事就是寫詩、作畫、刻石頭,為聖賢經書作注,這樣既沒有政治風險,同時又高雅,顯得有才氣。近代康有為想推動變法,打上孔子的旗號,寫《孔子改制考》,把孔子說成是改革家。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種學風,還帶來了尊崇祖訓和崇拜聖賢的思維慣性。這種慣性成為滋生個人崇拜、教條主義、保守主義的溫床,使得解放思想成為一次次社會變革、改革先導的任務十分繁重。五四運動批判的「以孔子是非為是非」,延安整風運動批判的王明教條主義,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批判的個人崇拜和「兩個凡是」,改革開放以來克服的「唯書、唯上」,都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一慣性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表現,而克服這一慣性的法寶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是「一個中心、三個著眼」,即以我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7.「重道輕器」的體驗性籠統思維,不符合現代科技的發展要求。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其思維方式是辨證的,但它是籠統的,顯得整體而混純,經驗而直觀。儒家的許多文章談修養、談人倫、談社會,不是理性思維,而是道德體驗,如孟子講「吾養我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中庸》講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對事物的探究,不喜歡精確梳理,不喜歡科學實驗,不喜歡邏輯概括,不喜歡事必親躬,喜歡大而化之,向上提升,對關乎天地人的「道」滔滔不絕,對具體的、細微的實在的「器」不屑一顧,這種思維不符合現代科技發展的要求。
中國歷史上有偉大的科技發明,如四大發明,但由於「重道輕器」,卻不成體系,師傅傳授技藝給徒弟,講的是訣竅、悟性、靈氣,而且只傳給兒子,不傳給女婿,因女婿是外人。如遇師徒早逝,很容易失傳,留給後人的是結果,無過程與工藝。多少年來,曹沖稱象,僅僅作為一個聰明故事在流傳,不像西方人,從洗澡體驗水的浮力中概括出阿基米德定律。現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資源、勞動力是我們的,產品的設計、品牌、專利是外國的,我們掙的是血汗錢,給中國留下的是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關鍵原因是中國缺乏科技創新,高、精、尖核心技術裝備是外國的,外國一架波音飛機可抵得上一億件中國襯衫。2008年,中國專利授權量居世界第4,可只有0.03%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授權量為9萬多件,其中50%以上來自外國公司。現在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我國的原創能力、集成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能力,不僅要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科技體制,更要克服「重道輕器」的思維方式,確立現代科技思維方式,從體制機制上推進中國科技創新,早日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作為中國人,特別是領導幹部,不但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家思想文化有一個深刻認識,更重要的是在推進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充分挖掘、發揮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時,要從觀念、思維、制度、政策、行為、環境等方面,自覺克服、改造儒家思想文化中的消極因素,做到興利除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文化底蘊、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5. 農耕文明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農耕文明的基本特徵為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自給自足,不用於商品交換。
農耕文明的格局主要為南稻北栗。
北方
北方的原始農耕以旱地農業為特色,這與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系。春秋冬三季乾旱寒冷,夏季高溫多雨。該區域普遍存在的黃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較好的毛細作用。所以選擇對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栗。
南方
南方的原始農耕以稻作農業為特色。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多濕潤,所以選擇了喜水作物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
中國的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5)農業文明與儒家文化哪個好擴展閱讀:
農耕文明決定了中華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歐洲游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
歷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民族多元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6. 如何把握儒家文化與現代管理文化的契合
一、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中突出以和為貴
儒家文化重視和諧與統一,源於它植根於農耕文明,它既重視自然的和諧,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自身的身體與思想的和諧等。儒家主流文化以和為貴,最為典型地體現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中。孔孟均有論述:孔子有「禮之用,和為貴」,強調「和」之價值性,孟子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人和在天時地利之後,在講究天相地理的時代,孟子突出論述的「和」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和為貴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刻上了深刻的烙印,它是構成我國傳統文化的極其重要的一個典型思想,塑造了我國的國民整體的民族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些在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均有非常鮮明的體現。中國歷朝歷代都強調政治格局的「大一統」,社會經濟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思想和實踐。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並且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於我黨的重要性,它是鞏固我們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社會基礎,是實現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突出了構建和諧社會關系的重要性。和諧的社會關系包括平衡的多方面群體利益、合理運行的社會秩序、社會各要素之間的和諧共處、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和諧等等諸多方面,這些方面無疑與儒家文化中強調的諸多「和」的觀念是相通相似的:重視自然的和諧,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自身的身體與思想的和諧等等。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候,我們有必要突出發揚儒家文化中的這一思想,以和為貴,通過宣傳和普及,使參與到社會建設的各個階層、各個群體、各個公民,都能夠注重發揚智慧,注重突出所長,注重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注重有序文明的社會秩序以及注重公民自身的全面綜合發展。
二、在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強調以人為本
儒家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在很多儒家著述中都有所體現,「博施於民,而能濟眾」、「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就是其中的經典表述。以人為本既是儒家文化一個突出強調的思想,也是我們在現代社會中不論是社會治理還是經濟發展中強調的重要原則和內容。儒家文化強調重視人的價值,並非某個單獨個體的價值,而是將這些單獨個人組合成一個大的群體,是相對於統治者的另外一個社會組成。統治者應該注重這個社會組成,包括他們的尊嚴、價值,也包括對這個社會組成的內部運行秩序的協調和重視。儒家文化正是協調個體與群體、群體內部的和諧關系的一劑潤滑劑,它強調倫理、強調道德,通過倫理道德的浸潤,使人們提高自身修養、意識到「我」對「他」、「小我」對「大我」的責任和義務,內化為個人為人處世的守則,形成中華多民族的共識。由此可見,儒家文化中的這種人本主義,有力地提高了人們的道德素養、維系了人際和社會秩序的良好運轉。
積極發揚儒家思想中以人為本的精神,對我國發展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現代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要善於運用儒家文化的精華,充分注重吸收人民的智慧、聽取和回應人民的訴求、落實和發展好人民的利益;在建立新型的社會主義文化過程中,創造出更多的符合人民群眾需要、豐富人民群眾精神世界的作品;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堅決把人作為發展生產的第一要素,關注和滿足人的不同層次的需要,進行人本管理;在涉及到分配問題時,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堅持改革開放成果與民共享,不與民爭利。以人為本,就是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基於儒家文化與發展和諧社會的人本精神的共通性,我們可以用儒家文化的精華和智慧,來解決我國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諸如地區發展的不協調、利益分配不平衡導致的社會矛盾、生態環境的過度開發使用、物慾發展與人的道德滑坡等多種問題。
三、在發展現代經濟的過程中倡導倫理道德為先
儒家文化是倫理至上的文化,通過一系列的倫理守則和規范來要求和指導個體,突出了倫理道德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挖掘儒家文化中積極的內容,舍棄其服務於封建統治者的糟粕。從積極方面來看,儒家文化的出發點是基於個人的自我修養,即個人的身與心的關系,然後才能很好的處理其他各種關系,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等。人要注重個人自身的修養,「格物致知」、「正心修身」,才能夠達到「修己安人」,才能達到見利思義、捨生取義這樣高的境界,這個過程很典型的表現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經濟發展的速度較之以往快了很多,物質條件較之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得多,但是精神文明的發展較之物質文明的發展卻緩慢了很多,物的刺激帶來了物慾橫流、重利輕義、失信於人等有悖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健康精神的價值觀,一些人逐漸改變和喪失了原有的信念和道德。我們要善於辯證的吸收和利用儒家文化,來引導現代社會的和諧發展。一注重教育的力量。在學校教育中推行儒家文化中的積極價值觀念,「仁義禮智信」,不斷引導受教育者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從娃娃抓起,道德培養也應該從娃娃抓起;在職場教育中,灌輸正確的職業觀,勤勞、信用、勇於奉獻;在社區宣傳中,進行愛國教育和利他教育,使重義輕利、愛國忠誠、誠實信用等內化為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道德守則;通過發揚儒家「以義制利」的精神,使社會成員正確看待物質、追求物質。二是注重法治的力量。儒家文化強調禮制,其中包含了部分法治的意義,但是更多的是突出倫理道德對人的約束。在發展市場經濟中,我們應該禮法並用,內以禮制人,外以法制人。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營造公平有序的法治環境,各級公務人員在進行社會治理時,有法可依,依法行事,使經濟活動中的個體都能夠受到法律的約束和指導。
四、在市場經濟中注重務實求穩和創新相結合
儒家文化是根植於農耕文明,起源於以農業為主導的時代,這就使務實求穩成為國人的一種普通心態。踏實肯干、知足守成、穩中求進、安定自保等一些性格特點也顯現在多數中國人身上,這些品質也促進了我國農業文明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揚棄地看待儒家文化的這些學說、人們普遍有的心態。市場經濟是有其特有的規律和特點,一味照搬硬套儒家學說,不講求和尊重市場的規律,就會發展滯後。市場的規律包括價值規律、供求規律以及競爭規律等等,強調優勝劣汰、優者更優。一方面,我們應該務實求穩、穩重求進,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有效的識別和規避風險,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積極尋找和利用機會,市場中的機會與風險是並存的,不能因為有風險就停滯不前。一味求穩,在機會面前踟躕不前,只會被其他競爭對手超越,最終導致市場地位的喪失;一味追求高利潤,而不實事求是的承認風險和規避風險,那隻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在市場中運行,舍棄了務實求穩和積極出擊中的任何一個方面,只關注於市場的某一個方面,都將被市場淘汰。發展到當代,創新已經成為了第一生產力,所以,在踏實肯干、務實求穩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創新。從組織結構的創新,到產品的創新、技術的創新以及到組織文化的創新,結合組織發展的主客觀條件,每一種創新都有可能給組織帶來利益,甚至是巨大的發展。目前我國許多企業都意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不斷引進和培養創新型人才,尤其是核心技術領域的創新人才,從而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奠定人才基礎。但是也有一部分企業,試圖在模仿和山寨中來取得市場中的一席之地,發展後勁不足,長此以往,必然會推出市場。
五、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啟蒙了公民意識
儒家文化固然一開始是服務於統治階級的,為其提供了社會治理的文化軟工具。但是它在這個過程中,無疑起到了開化人民意識,使人民開始有「公」和「共」的觀念。一是「公」,是相對於「私」的,私人的我、他人的我。比如家庭中的「我」,儒家文化強調孝悌,在家庭的「我」和其他成員「他」的公共生活中,「我」作為兒女要孝敬父母,作為弟弟妹妹,要尊重兄長姐姐,長幼之間只有都不只是純粹的私人的我,眼中有他,才能夠使家庭倫理有序,和諧運轉。這種從小的家庭中建立起來的「他」的、「公」的概念是輻射到整個大社會的「公」的概念的基礎。另一個是「共」。我們要建設公民社會,強調了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社會的全員參與,共同參與到社會的治理中來,而不是局限於官員群體。在儒家文化中,民為貴,統治者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民眾的訴求、民眾的智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儒家師徒之間,講學者與求學者之間,構成了一些不規范的團體,這些團體也是「共」的,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議政,等等,這也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共同治理模式種的題中之義。所以說,儒家文化中啟蒙了公民的「公」和「共」的意識,是建立和發展現代公民社會的文化基礎,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7. 中華文化的主體為什麼是儒家思想是因為農業文明么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持久的文明。一般認為,中國文明有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三個直接來源。中華文明是三個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產物。黃河流域所產生的農業文明在歷史時期受到自然和地理因素的影響,並不斷向長江流域農業文明過渡和發展。長江流域農業文明是黃河流域農業文明的繼承和發展。黃河流域早期農業普遍種植小米,長江流域農業以水稻為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流域農業文明區與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區之間存在著過渡地帶。這一地區也是歷史時期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以漢族為主)相互競爭的主要地區。在這一地區,農業文明和游牧文明也得到了直接的交流和融合。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就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國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除中國外,這一地區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和越南。中國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是近代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科舉制度、四大發明、航海造船業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必須增強中華文明的生命力。不僅通過擴大其范圍,而且通過繼承和創新來實現其吸引力。
8. 談對儒家文化的看法
由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並不是像西方哲學家所說的只是一種道德形而上,而是集哲學、宗教、道德、政治、經濟、教育、法律於一身的系統的思想體系,是人類在農業文明時期所形成的最為發達的學說體系。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它曾經為社會的進步起過重要推動作用。�
進入現代以來,儒家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其在人類文化上的先進性和發達日益減弱,失去影響力。但它並不會消失,而是與異文化碰撞之後,以官僚資本主義的形式存活下來,成為中國社會變革與前進的攔路虎。在以「五四」為標志的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和李大釗開創了對儒家文化的批判運動,只可惜因歷史的原因剛開了頭又煞了尾。新中國成立後,沒能夠對儒家文化進行深入本質的批判。改革開放之後,官僚資本文化(儒家文化的新形式)仍然有強大的影響力。少數腐敗的公職人員及其子女,以權謀私,倒賣國家權力,侵吞國有資產,貪污受賄,形成其私有資本,構成了官僚資本主義存活並發揮其社會影響的社會條件。同樣,官僚資本主義也成為了腐敗群體的精神溫床和文化依託。
�
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在中國歷史上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是不可能一下子消失的,它只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創造性轉化。對儒家文化的批判則是創造性轉化的開始,今後的歷程還是漫長而艱辛的。�
於丹這本書的後記為《〈論語〉的溫度》,稱《論語》為「簡單真理」,為「一口奇特的『向病』泉」。她的身心感受著泉水的「略高於體溫」的溫暖,承受著「溫泉的恩惠」,並希望她的大眾讀者也「溫暖地浸潤其中」,還要「讓後世子子孫孫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於因為可供選擇的機遇過多而倉惶。」�
不獨有偶,那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上與於丹同台獻藝的易中天教授為於丹寫了一個序,名曰:《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用「色彩」去呼應「小妮子」的「溫度」,可謂「色聯溫和」,頗有些溫馨和諧的審美味道,猛一看去這個世界真是像易教授說的那麼「多彩」了。
易教授說他「需要一位最具普適性的孔子。」於教授就喚來了一位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過上「快樂的生活」的孔子。易教授希望「灰色的孔子」「卻是單純的,單純到沒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暖。」於教授就給大眾讀者喚來了一個「略高的體溫,千古恆常」的孔子。對於教授喚來的孔子,易教授當然是歡迎的,那序就是他致的歡迎詞,說:「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者的孔子,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歷史的孔子,更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孔子。但我知道,這是我們的孔子,大眾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遠的孔子。」他還接著用歡迎詞慣用的口氣強調說:我們需要這樣的孔子。我們歡迎這樣的孔子。
易教授的口氣太大了。孔子不只是「我們」(易教授與於教授)的,還是「大眾」與「人民」的,又是「永遠」的。�
稍有些名氣的名人就可以為「大眾」和「人民」代言了。有多少人在假借「大眾」和「人民」之口在販賣囊中之私呀!這就是那些「半部《論語》修自身」(於丹語)的名人們的專橫表現。�
更可悲的是那些「早晨5點鍾」就去排隊等著於丹簽名售書的讀者,他們已經作為「大眾」而被易教授專橫地代表了。這些大眾讀者職業不同,年齡從3歲到83歲。3歲的還好,沒有公民權,易教授不能剝奪他們沒有的東西。3歲的孩子一定有家長帶領吧?否則恐怕連書店也找不到的。3歲的孩子需要什麼「顏色」和「溫度」的孔子呢?《北京晚報》沒有提及,這家媒體只提及了他們的年齡,年齡小和年齡老如今都成了「炒點」。給一個3歲的孩子簽名售書,到底是一種榮譽還是一種恥辱?這真有些像將加濕器賣給瓜棚里的瓜農,後面的話我就不必說了,說出來怕影響了孔夫子的「色彩」與「溫度」。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修養的讀者排著是隊買同一本於丹的書。他們除了有以上的差異,但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喜歡於丹的書,認為於丹寫了一本好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百家講壇」上聽於丹講過這本書的內容,還有些人雖然沒聽過,但也聽別人說過這本書是本好書,因此也對它有了強烈的期望值,期望閱讀後受益。他們閱讀後很容易接受於丹的有毒的思想,很少有人能有批評於丹錯誤的能力。聽說於丹還要接著在「百家講壇」上講《莊子》,當然也是要出《於丹〈莊子〉心得》的,但願她別再犯太嚴重的錯誤。否則一個「小妮子」該害多少人的心靈啊!排隊購她的書標志著大眾文化素養的普遍下降,標志著不同年齡段的幾代人精神素質的持續惡化,標志著社會文化的整體滑坡。�
打住閑話,書歸正傳。我是想說無論是序還是後記還是整本書,對孔子的儒學都是推崇備至的。在21世紀的孔子的故鄉,如果還不能對儒學進行理性批判,還不能不遺餘力地揭出其現實表現的弊端,我們就不能對於傳統進行創造的轉化,也就不能建立一個新的充滿生機的傳統。
9. 你怎麼看待中國農耕文明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你認為儒家思想和現代化相容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現存的儒家思想(不同於孔子的思想)作為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將階級視為人類社會的基礎,鼓吹封建道德觀,強調通過個人的自我約束,而忽略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學者認為儒家思想是亞洲國家難於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待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傾向:一是國粹派,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對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國落後的一切根源歸之於文化傳統,主張完全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全盤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