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宜興市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中梁祝傳說屬於什麼類別
梁祝傳說是宜興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別。根據查詢相關資料:咐信梁祝傳說是宜興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新項目,宜興素有梁祝故里的美譽。梁祝傳說是中國四大傳說之一,至今流傳了1600多年,2006年就被國務院評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衡啟輪由宜興、寧波、駐馬店、濟寧等四省六地聯合申報,是宜興市重要的文化品旁螞牌和旅遊資源。
❷ 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蘇省文化廳確定並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江蘇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0項,位列全國第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6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424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773項。
2006年11月,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制定並實施《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江蘇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0項,位列全國第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6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424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773項。全省基本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並建立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廳)和傳習所(傳承基地)513個。截至2014年上半年,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達2萬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4675 項名錄,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532位,省命名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292名。
為進一步推進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省文化廳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的通知》(蘇政辦發[2006]43號)精神,組織開展了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評審工作。在各地申報的基礎上,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專家初評,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審委員會審議,推薦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11項,入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37項。
1
白蛇傳傳說
民間文學
江蘇省鎮江市
2
梁祝傳說
民間文學
江蘇省宜興市
3
董永傳說
民間文學
江蘇省東台市
4
吳歌
民間文學
江蘇省蘇州市
5
江南絲竹
傳統音樂
江蘇省太倉市
6
海州五大宮調
傳統音樂
江蘇省連雲港市
7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傳統音樂
江蘇省蘇州市
8
崑曲
傳統戲劇
江蘇省昆劇院、江蘇省蘇州昆劇院
9
蘇劇
傳統戲劇
江蘇省蘇州市
10
揚劇
傳統戲劇
江蘇省揚州市
11
蘇州評彈
曲藝
江蘇省蘇州市
12
揚州評話
曲藝
江蘇省揚州市
13
揚州清曲
曲藝
江蘇省揚州市
14
桃花塢木版年畫
傳統美術
江蘇省蘇州市
15
剪紙(揚州剪紙)
傳統美術
江蘇省揚州市
16
蘇綉
傳統美術
江蘇省蘇州市
17
揚州玉雕
傳統美術
江蘇省揚州市
18
泥塑(惠山泥人)
傳統美術
江蘇省無錫市
19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宜興市
20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南京市
21
宋錦織造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蘇州市
22
蘇州緙絲織造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蘇州市
23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南通市
24
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蘇州市
25
蘇州御窯金磚製作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蘇州市
26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南京市
27
明式傢具製作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蘇州市
28
揚州漆器髹飾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揚州市
29
鎮江恆順香醋釀制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鎮江市
30
雕版印刷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揚州市
31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南京市
32
制扇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蘇州市
33
劇裝戲具製作技藝
傳統技藝
江蘇省蘇州市
34
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
傳統技藝
江蘇省南通市
35
端午節(蘇州端午習俗)
民俗
江蘇省蘇州市
36
秦淮燈會
民俗
江蘇省南京市
37
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
民俗
江蘇省蘇州市
❸ 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物質文化遺產有東莞可園、虎門炮台、蚝崗遺址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廣東涼茶、水草(莞香)等等。
❹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闢地、初民時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遷徙、苗族的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產生活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古代神話的總匯。
苗族枝旦古歌古詞神話大多在鼓社祭、婚喪活動、親友聚會和節日等場合演唱,演唱者多為中老年人、巫師、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場合。苗族的古歌古詞神話是一個民族的心靈記憶,是苗族古代社會的網路全書和「經典」,具有史學、民族學、哲學、人類學等多方面價值。今天,這些古歌古詞神話還在民間流傳唱誦。
2、《白蛇傳傳說》
白蛇傳傳說肇始於唐五代時期,基本成型於南宋,至遲到元代已被文人編成雜劇和話本。明代馮夢龍編纂的擬話本《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是該傳說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文本。
明清以降鏈搭埋至於現當代,民間的口頭文學與各類俗文藝的改編、搬演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使白蛇傳最終成為故事、歌謠、寶卷、小說、演義、話本、戲曲、彈詞,以及電影、電視、動漫、舞蹈、連環畫等各種文藝形式的經典題材。其影響不斷擴大,最終流布全國,家喻戶曉,並遠播日本、朝鮮、越南、印度等許多國家。
3、《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成品以茗壺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 (又分圓器和方器) 、筋紋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內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純天然質地和肌理為美。作為上品茶具,其良好的透氣性能使人盡享茶之色香味,由是紫砂器與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相契合,成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4、《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景德鎮瓷業習俗是景德鎮制瓷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德鎮在宋代出現「村村窯火,戶戶陶埏」的景觀,瓷業習俗已具雛形。明、清以後,珠山御廠的設立和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刺激了景德鎮制瓷業的蓬勃發展,致使幾乎所有散落在鄉村的小窯作坊都集中到城區,形成眾多的手工業工場,吸納了大量從業人員,「窯戶與鋪戶當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
5、《楊柳青木版年畫》
由於歷史原因,楊柳青年畫曾一度衰落,抗日戰爭時期全部停業,損失最為慘重。1949年後,經過人民政府的多次搶救、搜集、挖掘、整理,楊柳青年畫又獲得了新生。
楊柳青木版年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構圖飽滿,寓意吉祥,雅俗共賞。它採用刻繪結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繪制細膩,人物生動,色彩典雅,成為我國著名的年畫品種之一。楊 柳青年畫是中國年畫藝術的代表,在中國民間文化和天津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挖掘、搶救、保護楊柳青木版年畫,對天津地區民俗文化及北方年畫乃至中國美術發展狀況的研究棚螞具有重要意義。
❺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第二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21項)
124JSⅠ-8寒山拾得傳說蘇州市
125JSⅠ-9花果山傳說連雲港市
126JSⅠ-10九里山古戰場傳說 徐州市九里區
127JSⅠ-11巫支祁傳說洪澤縣
128JSⅠ-12水漫泗州城傳說洪澤縣盱眙縣
129JSⅠ-13隋煬帝傳說揚州市邗江區
130JSⅠ-14彭祖傳說徐州市
131JSⅠ-15徐福傳說贛榆縣
132JSⅠ-16張道陵傳說豐縣
133JSⅠ-17施耐庵與《水滸》傳說興化市大豐市
134JSⅠ-18達摩傳說南京市六合區
135JSⅠ-19劉邦傳說 豐縣沛縣
136JSⅠ-20卞和獻玉傳說高淳縣
137JSⅠ-21東海孝婦傳說連雲港市
138JSⅠ-22露筋娘娘傳說江都市
139JSⅠ-23沈拱山傳說鹽城市鹽都區
140JSⅠ-24伍子胥故事高淳縣
141 JSⅠ-25 項羽故事 南京市浦口區
142 JSⅠ-26 崔致遠與雙女墳的故事 高淳縣
143 JSⅠ-27 姐兒溜(歌謠) 東海縣
144 JSⅠ-28 謎語(竹西謎語、海虞謎語) 揚州市常熟市 (共計6項)
145 JSⅡ-18 高淳民歌 高淳縣
146 JSⅡ-19 南閘民歌 淮安市楚州區
147 JSⅡ-20 茅山號子 興化市
148 JSⅡ-21 泓口絲弦 溧陽市
149 JSⅡ-22 鼓吹樂(徐州鼓吹樂、海州鼓吹樂)徐州市連雲港市
150 JSⅡ-23 鑼鼓樂(陸家鑼鼓、戴埠太平鑼鼓、天崗鑼鼓)南通市港閘區溧陽市泗洪縣 (共計17項)
151 JSⅢ-16 睢寧龍虎鬥 睢寧縣
152 JSⅢ-17 花船舞(大興旱船、灌雲花船)宿遷市宿豫區灌雲縣
153 JSⅢ-18 蓮湘(姜堰滾蓮湘、如皋蓮湘、洪武花棍舞)姜堰市如皋市泗洪縣
154 JSⅢ-19 高蹺(沛橋高蹺) 高淳縣
155 JSⅢ-20 寶堰雙推車 鎮江市丹徒區
156 JSⅢ-21 龍吟車 高淳縣
157 JSⅢ-22 柘塘打社火 溧水縣
158 JSⅢ-23 跳當當 溧水縣
159 JSⅢ-24 茶花擔舞 江陰市
160 JSⅢ-25 睢寧雲牌舞 睢寧縣
161 JSⅢ-26 燈舞(萬綏猴燈、指前魚燈、新沂七巧燈)常州市新北區金壇市新沂市
162 JSⅢ-27 千燈跳板茶 崑山市
163 JSⅢ-28 漁籃蝦鼓舞 江陰市
164 JSⅢ-29 洪澤湖漁鼓 泗洪縣洪澤縣
165 JSⅢ-30 荷花盤子舞 通州市
166 JSⅢ-31 抬判 通州市
167 JSⅢ-32 倒花籃 如皋市 (共計5項)
168 JSⅣ-12 京劇 省演藝集團淮安市
169 JSⅣ-13 滑稽戲(蘇州滑稽戲)蘇州市
170 JSⅣ-16 香火戲(金湖香火戲)金湖縣
171 JSⅣ-14 泗州戲 泗洪縣
172 JSⅣ-15 豐縣四平調 豐縣 (共計5項)
173 JSⅤ-9 南京評話 南京市秦淮區
174 JSⅤ-10 揚州道情 揚州市
175 JSⅤ-11 丹陽啷當 丹陽市
176 JSⅤ-12 徐州墜子 豐縣
177 JSⅤ-13 小熱昏 常州市 (共計6項)
178 JSⅥ-27 麥稈剪貼(大豐麥稈剪貼)大豐市
179 JSⅥ-28 常州掐絲琺琅畫 常州市武進區
180 JSⅥ-29 戲劇臉譜 南京市白下區
181 JSⅥ-30 豐縣吹糖人 豐縣
182 JSⅥ-31 象牙雕刻(南京仿古牙雕、揚州牙刻、常州象牙淺刻)南京市揚州市常州市武進區
183 JSⅥ-32 虞山派篆刻藝術 常熟市 (共計39項)
184 JSⅦ-32 宜興陶堆花技藝 宜興市
185 JSⅦ-33 溱潼磚瓦製作技藝 姜堰市
186 JSⅦ-34 真金線製作技藝 南京市
187 JSⅦ-35 色織土布技藝(南通色織土布技藝、沛縣色織土布技藝)南通市沛縣
188 JSⅦ-36 八桅立式大風車製作技藝 鹽城市鹽都區
189 JSⅦ-37 蔡集手抄草紙製作技藝 宿遷市宿豫區
190 JSⅦ-38 常州龍泉印泥製作技藝 常州市
191 JSⅦ-39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江都市
192 JSⅦ-40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蘇州市
193 JSⅦ-41 裝裱技藝(蘇州裝裱技藝、揚州裝裱技藝)蘇州市揚州市
194 JSⅦ-42 陸慕蟋蟀盆製作技藝 蘇州市相城區
195 JSⅦ-43 朴席製作技藝 揚州市經濟開發區儀征市
196 JSⅦ-44 柳編技藝 贛榆縣
197 JSⅦ-45 洪澤湖漁具製作技藝 洪澤縣
198 JSⅦ-46 曬鹽技藝(鹽城海鹽曬制技藝、連雲港淮鹽曬制技藝) 鹽城市連雲港市
199 JSⅦ-47 配製酒釀造技藝(東台陳皮酒釀造技藝)東台市
200 JSⅦ-48 綠茶製作技藝(蘇州洞庭碧螺春製作技藝、連雲港雲霧茶製作技藝、南京雨花茶製作技藝)蘇州市吳中區連雲港連雲區南京市江寧區
201 JSⅦ-49 糕團製作技藝(黃天源蘇式糕團製作技藝)蘇州市
202 JSⅦ-50 糕點製作技藝(稻香村蘇式月餅製作技藝、葉受和蘇式糕點製作技藝、西亭脆餅製作技藝)蘇州市通州市
203 JSⅦ-51 黃橋燒餅製作技藝 泰興市
204 JSⅦ-52 常州梨膏糖製作技藝 常州市
205 JSⅦ-53 采芝齋蘇式糖果製作技藝 蘇州市
206 JSⅦ-54 寶應捶藕和鵝毛雪片製作技藝 寶應縣
207 JSⅦ-55 董糖製作技藝(如皋董糖製作技藝、秦郵董糖製作技藝)如皋市高郵市
208 JSⅦ-56 素食烹制技藝(綠柳居素食烹制技藝)南京市
209 JSⅦ-57 清真菜烹制技藝(馬祥興清真菜烹制技藝)南京市鼓樓區
210 JSⅦ-58 陸稿薦蘇式鹵菜製作技藝 蘇州市
211 JSⅦ-59 豆腐製品製作技藝(蘇式鹵汁豆腐乾製作技藝、界首茶干製作技藝、橫山橋百葉製作技藝)蘇州市高郵市常州市武進區
212 JSⅦ-60 醬菜製作技藝(三和四美醬菜製作技藝、常州蘿卜干腌制技藝)揚州市常州市鍾樓區
213 JSⅦ-61 淮安茶饊製作技藝 淮安市
214 JSⅦ-62 靖江肉脯製作技藝 靖江市
215 JSⅦ-63 常熟叫化雞製作技藝 常熟市
216 JSⅦ-64 沛縣黿汁狗肉烹制技藝 沛縣
217 JSⅦ-65 鎮江餚肉製作技藝 鎮江市
218 JSⅦ-66 劉長興面點製作技藝 南京市
219 JSⅦ-67 湯面製作技藝(崑山奧灶面製作技藝、鎮江鍋蓋面製作技藝)崑山市鎮江市
220 JSⅦ-68 湯包製作技藝(楚州文樓湯包製作技藝、靖江蟹黃湯包製作技藝)淮安市楚州區靖江市
221 JSⅦ-69 揚州炒飯製作技藝 揚州市
222 JSⅦ-70 平橋豆腐製作技藝 淮安市楚州區 (共計4項)
223 JSⅧ-3 致和堂膏滋葯製作方法 江陰市
224 JSⅧ-4 季德勝蛇葯制葯技藝 南通市
225 JSⅧ-5 王氏保赤丸製作技藝 南通市
226 JSⅧ-6 五妙水仙膏製作技藝 灌南縣 (共計3項)
227 JSⅨ-4 殷巷石鎖賽力 南京市江寧區
228 JSⅨ-5 陽湖拳 常州市武進區
229 JSⅨ-6 彭祖導引養生術 徐州市 (共計5項)
230 JSⅩ-8 七夕節(太倉七夕習俗) 太倉市
231 JSⅩ-9 柚山放燈節 金壇市
232 JSⅩ-10 宜興觀蝶節 宜興市
233 JSⅩ-11 海州灣漁俗 連雲港市
234 JSⅩ-12 洪澤湖漁家婚嫁禮俗 洪澤縣 (共計1項)
235 JSⅪ-1 南通范氏世家詩文 南通市
❻ 無錫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你好。截至到2015年5月底,無錫市有1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梁祝傳說、吳歌、無錫道教音樂、錫劇、無錫留青竹刻、惠山泥人、無錫精微綉、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致和堂膏滋葯製作技藝、宜興均陶製作技藝、泰伯廟會。
❼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幾大類
一、種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分為兩類:
(一)傳統的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等;
(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
二、范圍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包括:
(一)口頭傳統,包括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表演藝術;
(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
(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
(五)傳統手工藝技能;
(六)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7)宜興的非遺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簡介: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機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簡稱非遺協會,成立於2013年11月6日,其隸屬於文化部,是一家以保護和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社會團體法人機構。
自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就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因而,非遺協會的成立不僅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當代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作為我國唯一一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非遺協會是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並入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之後發起成立的,協會的法定代表人由現任文化部非遺司司長馬文輝兼任。
❽ 什麼不是宜興市的省級非遺項目
惠山腔晌泥人。惠山泥人是無錫非物質文化遺產。宜興市是江蘇省轄縣級市,由無錫市代管,地處江蘇省西南端、滬寧伍陵鋒杭三角中心,宜興刻紙是汪慧省級非遺,非常有名。
❾ 非遺文化有哪些手工藝
非遺文化有皮影、木偶、剪紙、年畫、刺綉,皮影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工作可以為生活提供保障,更好生活則是工作的目的。人如果不工作的話,生活不僅沒有保障,還會碌碌無為,失去價值和樂趣。但如果只工作的話,就沒有時間享受生活,這樣的經歷是不快樂的。
"工作狂",這個詞彙大家不陌生,印象中這是當代產生的一個極新的詞彙。它指的是對工作極度投入、近乎痴狂的一種人,這種人大概是不會"生活"或顧不得談"生活"的。
其實這樣的人很早就有,當然也遍及各地,只是未曾使用這個詞罷了。似乎每一個堪稱偉大的人無不是忘我工作的人。我們暫時把這種人說成是: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的人。甚至是人生中只有工作的人。
再就是所謂追求極致生活的,他們不一定非常富有,對工作也有熱情。只是他們認為工作是簡單又簡單的,在他們的世界絕不容許將生活說成是"日子"。應該說這樣的人過的是極度瀟灑和愜意的,他們的生命的意義在於此。這種人算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的人。
還有一種人最最理想、數量很多。那就是將工作和生活嚴格分開,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公私分明"是他們的原則和願望,從不混為一談。他們認為工作和生活是同樣重要的,工作是他們的需要,生活是他們的追求。
我還想說起這樣一種人,生活無疑是他們人生的最高目的,其實他們內心也沒有關於生活的概念,他們只是有這樣的邏輯:工作是為了生活,或者說,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工作就不能生活。
這時候的生活的概念好像只是"活著"或"生存"。其實不然,它是一種意識。我覺得在我國傳統里有這樣的意識,所有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的思路是受到這種邏輯的限制的。
我們當然不能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是一群快樂的人。在他們的世界裡,工作和生活都是藝術化了的。他們從不思考活著是為了工作還是工作是為了活著的問題。在他們的每一天里,都是享受的。
還有多種多樣的人,有的是我們無法形象地形容的。
生活是一個人一生的全部過程,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一樣,沒有了工作,就是一點殘缺,便不完滿。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為了工作而暫時放棄生活另一部分,生活不只是活著,但是活著是生活的基礎,只有生活起來,才算是真正地活著。
掌握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是有利於我們的身心愉悅和成長的。
❿ 無錫非遺文化有哪些
無錫非遺文化有:惠山泥人、紫砂器(壺)、無錫留青竹刻、無錫精微綉、錫劇等。
1、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是無錫三大特產之一,手捏泥人,構思巧妙,做工精細,郭沫若先生曾贊曰:「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惠山泥人代表作品是「大阿福」。2006年5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紫砂器(壺)
宜興紫砂器(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故得名。2005年5月,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無錫留青竹刻
無錫竹刻作品精細、古樸、清雅、秀麗,富有裝飾性,品種有老臂擱、書鎮、扇骨、書聯、掛屏等。2008年6月,無錫留青竹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4、無錫精微綉
錫綉,是江蘇刺綉藝術之一。無錫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刺綉服飾。明清時期,錫綉繁榮,無錫家家有綉棚。它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卷幅微小、構思巧妙、綉技精湛。2008年6月,錫綉被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5、錫劇
錫劇是由武進、無錫一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發展而成的傳統戲曲劇劇種之一。主要表現形式有山歌小調、彈詞、宣卷、花鼓灘簧等。2008年6月,錫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