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復旦大學中華文化是什麼

復旦大學中華文化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16 16:24:18

❶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有書法、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兵馬俑、玉雕、甲骨文、文房四寶、笛子、古箏、琵琶、龍鳳紋樣、彩陶、國畫、 謙遜、禮貌、朴實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
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

❷ 典型中國文化是誰提出的

是葛兆光提出的,原籍福建,生於上海,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博導。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中國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他講過,什麼才蠢飢是典型的中國文化。換句話說,即中國文化的特點,什麼在中國比較明顯,在外國不太明顯,什麼在中國有,外國沒有,這樣,帶激返我們才鉛差能把它稱作「中國文化」。

❸ 中國前二十所大學校訓及含義

1.清華大學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乾卦》的《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宇宙剛勁有力地不停運轉,君子應當效法天地,奮發努力,永不停息高洞雹。「厚德載物」出於《周易·坤卦》的《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當增厚美德,包容萬物。1914年11月,梁啟超到清華大學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激勵學子,後作為清華校訓。

2.中國人民大學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一詞最早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後來唐代學者顏師古將「實事求是」一詞解釋為「務得事務,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為一種值得提倡的務實求真的學風。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3.復旦大學

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4.南京大學

誠朴雄偉 勵學敦行

「誠朴雄偉」原是中央大學時期的校訓,由羅家倫提出。「勵學敦行」是從中國古代前賢名句中選取而來:「勵學」二字見於宋真宗寫的一首名為《勵學篇》的詩,勸勉人勤奮學習;「敦行」見於《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5.南開大學

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由校長張伯苓提出。允,即文言語首助詞,這種用法源自《詩經》。允公允能,意思就是「既有公德,又有能力」。本意是要使南開學生具有「愛國愛群之公德,與夫服務社會之能力」。

「日新月異」,語本《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古代賢王商湯的座右銘,以一種動態的角度倡導積極進取、不斷革新和變化,才能不斷進步。

6.中山大學

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出自《禮記·中庸》,意思朴顫笑實,即廣泛地學習,仔細地詢問,謹慎地思考,明確地辨別,堅定地執行。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中山大學,親筆題寫了這則校訓。

7.山東大學

學無止境 氣有浩然

「學無止境」出自清人方東樹《昭昧詹言·通論五古》:「學無止境,道無終極。」「學」,不僅要學習實用的知識技能,更要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氣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孫丑》:「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所謂浩然之氣,就是大義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氣。110年校慶時改為「學無止境,氣有浩然」,價值取向更明確,更符合音韻平仄要求,讀來更朗朗上口。

8.廈門大學

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自強不息」是陳嘉庚先生創校時提出的,仍是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為廈大私立時期的林文慶校長確立的校訓。「止於至善」 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人格理想,蘊含著生命對於至善至美理想戚帆的追求與踐行。

9.四川大學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海納百川」取意自《莊子·秋水》,作為固定詞語最早出自晉代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其言包含廣也。」「有容乃大」則出自《尚書·君陳》:「爾無忿疾於頑。無求備於一夫。

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將兩詞連用的則是林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10.中國農業大學

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

出自屈原《離騷》中的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飽含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民生之多艱」是中國的農情,也是中國的國情,以「解」代「哀」,更有一種敢於承擔的勇氣和魄力。

下句出自《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德才兼備」即品學兼優,「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陽明的著名學說,《傳習錄》中有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行」即在現實實踐中運用道理,兩者本就是不可分離的一體。

12.中國政法大學

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厚徳」出自《易經》;「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樹立法治觀念,依法治國。「格物」出自《禮記·大學》的「致知在格物」,意為實事求是、求真務實。

「致公」取法於《禮記·禮運》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也出自《管子·形勢解》的「風雨至公而無私,所行無常鄉」(此處「至」與「致」通),意為要大公無私、公平公正,有仁愛親民、服務公眾的社會責任感。

13.北京郵電大學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厚德」與「博學」分別出自《周易》和《禮記·中庸》。後半部分「敬業樂群」出自《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意為對自己的事業盡職盡責,與朋友相處和樂融洽。

14.西安交通大學

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精勤」指專心勤勉,《後漢書馮勤傳》中有言:「以圖議軍糧,在事精勤,遂見親識。」「忠恕」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基本范疇,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之一。出自《論語·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即盡己為人;恕,即推己及人。

15.上海交通大學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飲水思源,即不忘本之意。北周的庾信《徵調曲》中有「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之句,宋代的宗禮《大鑒禪師殿記》中有「飲水知源,自覺自悟,師豈遠哉」之句,體現出常懷感恩的精神。

愛國榮校,主要來自著名國學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長唐文治曾在《人格·學生格》中的格言:「有愛情於學校,乃能有愛情於社會,有愛情於社會,乃能有愛情於國家。」深含著由「小我」而及「大我」的文化內涵。

16.同濟大學

同舟共濟

出自《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最終戰勝困難,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開闊胸襟與包容氣度。

17.中央民族大學

美美與共,知行合一

「美美與共」一詞出自該校已故名譽校長費孝通教授關於文化自覺的著名論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意為不同民族間要相互尊重、欣賞和贊美對方文化,體現了中華文化包容、和諧的精神。「知行合一」仍出自王陽明的《傳習錄》。「美美與共,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即為「人與人和,知與行合」。

18.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厚積薄發,開物成務

「厚積薄發」來自於宋代蘇軾《雜說·送張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要不斷地在知識和道德上積累,「薄發」就是指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不斷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開物成務」出自《周易·系辭上》,是指通曉萬物演化的規律並按規律行事而最終成就功業。指聖人可以掌握萬物的變化規律(天道),成就天下功業。

19.西南大學

含弘光大,繼往開來

「含弘光大」,語出《周易》第二章《坤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含」是無所不包,「弘」是無所不有,「光」是無所不作,「大」是無所不備.「繼往開來」,語出宋代朱熹的《朱子全書·周子書》:「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

張載也有名句「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意為繼承前人的事業,為後人開辟未來的道路,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0.黑龍江大學

博學慎思,參天盡物

由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書寫。「博學慎思」仍出於《禮記·中庸》第20章。「參天盡物」出於《禮記·中庸》第22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行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至誠之人,能完成天賦的使命,幫他人完成天賦的使命,進而替上天化育萬物,天地人三者合一。

(3)復旦大學中華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校訓的作用

評價作用

校訓對師生的行為規范有指導意義,它向所有師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校訓往往設置在學校最為醒目的地方,使每一個師生經常性的看到它,受其潛移默化的心理脈沖,久而久之,逐漸受其感染,慢慢化為自己的內在價值尺度,並以此來自覺地衡量自己的行為,直至最終依據這一價值尺度來及時調整和校正自己的行為。

導引作用

校訓是對歷史悠遠的文化沉澱的提煉,反映了一所大學長久的辦學傳統,當前的辦學目標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它無疑對人有一種巨大的感染作用,尤其是在長時間後,它會逐漸內化為學校師生的一種心理因子,賦予他們一種文化精神,主導他們的一言一行,充分實現自我。

激勵作用

校訓本身具有巨大的召力,鼓動力,如中國人民大學的「實事求是」,自身就是一個號角,具有很大的感染作用,都能很大程度上激勵人們。因此,校訓無論是內化為一種自在的評價標准,還是內化為一種自在的引導,最終都要落實到實實在在的激勵行為上來。

❹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中國傳統文化的范圍很廣,主要有以下這些。

一、諸子百家經典

諸子百家經典,比如《論語》、《孟子》、《道德經》、《孫子兵法》等。

十一、飲食廚藝

中國的八大菜系: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當然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范圍是相當廣闊的。希望解答對你有幫助。

❺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網http://www.chinactwh.com/
http://www.zh5000.com/ZHJD/zhjd-index.htm

縱論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的基礎和核心是哲學,每種文化都體現在這種文化的具體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上。而每種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又體現在每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有些學者把「文化」定義為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文化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傳統文化」簡單地說就是在農業社會基礎之上產生的文化;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中國農業社會基礎上產生的文化。

今天我主要講以下三個問題:第一、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狀況。第三、概要地介紹構成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三個部分——儒道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曾被亞斯貝爾斯稱為「軸心時代產生的文明」。所謂「軸心時代」就是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先秦子學就產生在這個軸心時代中。與此同時,世界也曾產生過這樣的文明,如古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巴比倫文明,這些文明對世界的發展都產生過重大作用。但這四大文明的歷史命運是迥異的。隨著古羅馬帝國的滅亡,希臘文明在歐洲大地暫時湮滅了,其文化被保存在阿拉伯國家歲孝。巴比倫文明也是盛極一時,最後終絕了。印度文明的主要標志佛教在公元前6世紀由釋伽牟尼在古印度創立,但它的壯大、發展則在中國。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我國,隨著佛教與本土文化(主要指儒道)的對立、沖突、融合,最後產生了宋明理學。中華文明產生之後,在中雹猜華大地上從未間斷過。先秦子學儒、墨、道、法等,除了墨家在漢以後一段時間內斷絕外,一直對中國的政治、教育、文學以及民族的深層心理結構、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但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實社會中已經處在「無子無孫」的狀態。而一種文化、一種哲學是提供人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精神食糧。人失去了精神家園,喪失了安身立命之所,就會出現焦慮、彷徨、源雀型不安。這是一種「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內不在己」的「無處狀態」——即不知道終極的追求和關懷;沒有現實的關注;把自己作為完全獨立的絕緣的個體;喪失本我和求真的狀態。處在這樣的「無處狀態」中是最可怕的。希伯來文化由於對上帝的敬畏感而產生了許多宗教和神學思想;希臘文化是通過對自然、世界原始事跡的探索來顯示人的本質而後獲得自由;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則是起於對人生的憂患,這種憂患並不是基於對人生疾苦的憂患和擔憂,而是對「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見不善不改」的憂患。張橫渠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中最關鍵的是「為往聖繼絕學」。我們當代知識分子應該有一種對文化、對道德的熱忱追求和熱愛,應該繼往聖之絕學。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儒道佛。首先是儒家,「不知儒家,不能入世」。「入世」就是「經世」、「濟世」,凸顯的是一種有為的精神,體現「現實」的特點。所以儒家的特徵就是「入世、有為、現實」。「入世」,即關注人生和社會,這就是中國哲學最大的特色之所在。儒家關注生命的進程,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它重人事輕鬼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儒家的精神境界體現在《易傳》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生命層次的揭示就如孟子所言的「惻隱、羞恥、辭讓、是非之心」。

儒家的現實關懷,就在於對人的生命層次做了准確的解釋。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有兩種:生存和生活。生存的方式,就是人的自然的物質需求;生活方式,就是人對意義與價值世界的追求。孟子曾說「人異於動物之幾希?」為什麼古人這么擔憂?就因為人一不小心就會把人之為人的那個東西丟掉了,那樣就跟禽獸差不多了。其實每個人身上有兩個「頻道」:右邊的頻道控制生存方式;左邊的控制生活方式。但現代人整天開啟他右邊的頻道,很少開啟左邊的,有的人到死也不知道人生還有光明的一面。

儒家另一個重要的特點是:追求人與人、社會、自然的「和諧」關系。子曰:「仁者愛人也」。如何愛呢?「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中國古人把它稱之為金律,包括兩層意思:「自強不息」和「善為人母」,即「成己成人」。這是儒家的精髓。同時儒家也規定了最基本的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恕」,這是「一言可以行之者」的,1992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會議上就把它作為全球倫理的金規則。因為儒家的「恕」有它獨特的情懷:「民胞物與」、「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合一」。

儒家強調剛勁有為,強調奮斗。但人在奮斗過程中會遇到挫折,這時就需要智慧。這種智慧就是道家文化。古人雲:不知道家,不能出世。它凸顯的是道家「無為」的精神,體現了「超現實」特徵。道家的思想還在於鮮明的批判精神:對社會文明進程中人性本真喪失的批判,即「歷史發展的二律背反」——文明進步了,生產力提高了,但代價也很慘重。《老子》認為:「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止,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食稅」、「有為——制定規章制度」都是強為、亂為,這是違背人性的。《莊子》批判統治者「朝聖出,田剩無,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之道,非道也。」文明的社會應該是「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而現實的人道卻「損不足而補有餘」。這是極大的不公,所以道家要極力抨擊。

道家認為人的不自由就在於「物役」「情累」「心滯」「意染」——被外在的物慾所奴役;被情感所負累;整個意識被污染。道家最痛絕的是這些東西。

道家對中國人的生死的體悟也是非常深刻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從自然界中來,到自然界中去,這是自然之大化。道家認為生死有三個境界:「重生輕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

道家的「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子的「自然」不是指「日月星辰、列星隨旋,陰陽大化,風雨博施」的自然界,而是指「天成天就」的本來狀態,不管是人還是自然都是天成天就。

「佛教」的特徵:「空」,即不真實有、假有。釋迦牟尼提出「因緣和合」——世界萬物都是眾多原因和條件構成的。這個「因緣和合」指內在的原因和外在的條件謂之緣。世界萬物都是由眾多縱橫交錯的原因所構成,離開原因和條件就沒有獨立的存在。所以佛教由此派生出三大法令:諸形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構成的條件是時刻變化的,所以要諸形無常的。「諸法無我」就是沒有一個絕緣的實體存在。世界萬物包括上帝、神都是因其它條件而產生的,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但是人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產生很多煩惱。

最常見的煩惱有八種:生、老、病、死,愛離別、怨憎會、求不得、無取。這並不是說佛教是消極的悲觀,佛陀的本懷是「以苦得樂」。如何「以苦得樂」?佛教提出了許多法則,如「三學」、「五戒」、「六度」。「三學」就是:戒、定、慧。佛教的「戒」是對人生最容易犯的毛病開出的葯方。人生有三大毛病:第一、容易做錯事。於是佛教制定了許多戒律,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這些戒律具有普遍的倫理意義。第二毛病——人心散亂,不能集中,所以佛教提出「禪定」。人生的第三毛病就是人的「無名」,所以佛教要提出「般若之智」。「般若之智」就是「無分之智」,如不二法門、平等、忍辱。「六度」指:十戒、禪定、般若、布施、忍辱、精進。佛教的「布施」,不是「財物布施」,而是「法布施」——把道理、思想無功利地無條件地傳播給大家,使人人都能明鑒自己的本性;最高的是「無為布施」——給你勇氣。「忍辱」是對恥辱的忍耐。「精進」是專精和進步。這里可以看到佛教要人們要向更高的境界去提升。

所謂「佛」就是人之本性超越的無分別圓滿的一種存在。怎麼成佛?「當下即是」——明白「因緣和合」的道理,你就能成佛;只要明心就是佛,佛並不是在遙遠的他鄉、彼岸,而就在你心中,心外無處可求。

儒道佛三家文化從各自的方面對中國人的生命、生活方式發生重大影響,其終極就是尋求符合人性的最本質的存在。按照這種文化生活的人就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存在。

最後我用佛教的語言來結束今天的演講——「境由心起」。「境」是外境,靠人的心、意念、主觀去轉換。這種主觀與主體緊密聯系,是一個意義與價值的存在;這個意義與價值的世界是由人心去創造、顯現。一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價值與意義的世界也是正確的。但是處於相同的境遇、相同的狀況,不同素養的人、不同心境的人認識是完全不一樣的。誠如孔子所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可見「心境」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必須繼往聖絕學,提高精神境界,升華生命層次。

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三種和平思想
蔡德貴在《學術周刊》上撰文說,中國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的和平文化源遠流長。英國哲學家羅素早就指出:「(中國人)統治別人的慾望明顯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無獨有偶,中國近代名人辜鴻銘在回答歐洲人民到哪裡去尋找取代軍國主義的新的道德力量時說:「我相信,歐洲人民會在中國——在中國的文明裡找到它。自從2500年以前孔子的時代開始,我們中國人就沒有發生過像今天在歐洲所看到的那種軍國主義。在中國,戰爭是一種意外事故,可是在歐洲,戰爭則是一種必需。」文章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有豐富的和平文化資源。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論:秩序的和平論——儒家,行動的和平論——墨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論——道家。他們的思想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續著中國的和平文化。

概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在討論之前,有必要對所用詞彙的內涵做一些約定。「文化」的定義,在本文是指人類超越動物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樂趣。「傳統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歷史上存在過的、發生過的、被今天記憶的人類生存方式和生存樂趣,以及在今天仍然被沿用或有所變異有所發展的上述生存方式和生存樂趣。「中國傳統文化」里的「中國」和「文化」不僅指今天國家地理版圖的中國,也包括歷史上的中國(版圖有變化),以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其它地域和其它民族;而且還涉及到中國出現之前的、中華民族形成之前的有關地域和民族的文化。

精華與糟粕是一對相互對比而存在的概念片語,在它們之間還存在著一個灰色區域或中性地帶。對精華與糟粕的判斷,既有主觀的故意,也有客觀的標准,而兩者往往又存在著空間重疊區和時間重疊區,上述因素不可避免地將導致在精華與糟粕的評判上發生歧義。

有鑒於此,在討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時,筆者建議從如下諸多方面切入主題:

1、評判權。從時間上說,涉及前代人的評判權,當代人的評判權,後代人的評判權。從空間上說,涉及到政府(官方)評判權,民眾(民間)評判權,學者評判權,以及當事人評判權。在這里,最終評判權的缺位是可以接受的。

2、評判的依據。某種文化或文化現象是精華還是糟粕抑或灰色中性,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評判依據。筆者建議使用的依據包括,一、這種文化對當事人的生存與發展是否有利?二、這種文化對當事人是否帶來生存樂趣?三、這種文化對當事人的心靈是導致墮落還是促成升華?四、這種文化是否傷害了其它人的生存與樂趣?

3、文化效應的多樣性。文化不僅存在著使用者追求的功能,而且也對使用者和其它人產生著廣泛的效應。這些效應既有好的,也有壞的;或者說,既可以成為好的,也可以變成壞的。這里的問題是,對某種文化的識別能力、鑒賞能力,以及應對的心態,都可能導致不同的效應。與此同時,當事人的生存狀態的變化,也可能導致對同一文化的不同評判。如果人們普遍具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和良好的修養,那麼就可以更寬容地對待不同的文化形態,而且也可能更多地吸收某種文化的有益的一面。

4、文化形態實際上是與生存條件、生存方式密切相關的。中國北方缺水地區的人們,與中國南方多水地區的人們,他們在衛生習俗上的文化表現,可以說主要是客觀條件的問題,而不是人性的差異。這里有必要強調的是,信息載體對文化形態具有強大的作用,中國的方塊漢字,既促成了中國大一統國家的超前形成(對比歐洲而言),又促成了中國文化中特有的詩詞、對聯、字謎等等文化形態。

5、任何傳統文化都是該民族和該國家的生存標記或印記。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傳統文化都是有其歷史價值的,我們今天的人可以對其進行評判,但是不要輕易地全盤否定,也不要淺薄地嘲笑,而是應當封存其記憶,或者選擇其中對今天有益的成分來繼承和發展。例如,筆者曾經說京劇是「亡國之音」,其理由是當時的清朝的達官貴人陶醉其中,消費了大量的時間,失去了對西方的新興科學技術、創新的社會管理的研究、學習和借鑒的興趣和機會,從而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中慘遭失敗;顯然,這是從文化藝術的社會功能角度進行的評判,而不是從歷史的綜合角度進行的評判。從今天的角度來說,京劇實際上則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筆豐厚的遺產。

6、弱勢群體或特殊群體的文化,以及少數人和個別人的文化。對於這些人的文化行為,評判的標准應當與大眾文化、主流文化有所不同。例如,某些人群或某些人的怪異、怪僻、特立獨行的行為,其中有可能是由於特殊的生理、病理、心理因素所誘發的,也可能是一種超前的社會行為。

7、慎用「封建迷信」的標簽。「迷信」是指當事人篤信一種並不存在的事物,這種行為在古今中外都是廣泛存在的,並非封建社會所獨有。此外,今天許多人所說的「封建迷信」,也不都是只有負面的社會功能和效應。例如,我國民間對灶王爺的供奉習俗里,就包含著「懲惡揚善」的良性社會功能。又如,道教的「消除五毒符」,也包含著科普的內涵,它承擔著向民眾普及常見有毒動物(蟾蜍、蛇、蠍子、蜘蛛、蜈蚣)知識的功能。

8、精華與糟粕的評判具有時代性,也具有現實性。古人津津樂道的文化精華,在今天可能就沒有那麼精華了,甚至變成了糟粕。對於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其評判往往還存在著現實的政治因素、民族感情因素、經濟利益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純學術」的文化評判,可能是愚蠢的或書獃子氣的。

根據上述思考,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著大量的精華,它們包括對生生不息的渴望,對生存樂趣的演繹,對社會的責任,對自然的親和,對友誼的追求,對親情的眷戀,對道義的持守,對民族的融合,對心靈的升華,對未知世界的求解,對信息文化手段的運用,對智慧和知識的尊重,等等。

與此同時,從今天的角度來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存在著許多糟粕或不合時宜的成分。在筆者看來,比較突出的糟粕,乃是奴性文化。奴性文化的實質,即人身的依附,它是以犧牲個性的發展和張揚而換取的苟且偷生。奴性文化既存在於國家管理體制中,也存在於社會團體、學校和家庭之中。在上級面前,下級往往沒有了尊嚴;在老師面前,學生往往沒有了自己的見解;在父母面前,子女往往沒有了發言權。

奴性文化的社會代價,主要是專制的社會管理方式,以及民族創新精神的萎縮甚至磨滅。這是因為,奴性文化的另一種說法,實際上就是強權文化,而強權文化乃是一種不理會法制、不尊重人權的文化,也是一種不公正的文化。在這種情況下,多數社會成員的聰明才智被壓抑了,與此同時這個民族的整體的持久的活力也就被壓抑了。

事實上,抽象地或純學術地討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和價值。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評判傳統文化哪些是精華,或者哪些是糟粕,而是探討哪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或不合時宜了。對於不合時宜的傳統文化,重要的也不是對其進行批判,而是將其封存(留而不用)或改造。改造傳統文化,包括從心態上的改造和實際上的改造;所謂心態上的改造,即降低對該文化的篤信程度及其價值認同;所謂實際上的改造,即改造其不合時宜的成分,增加新的文化成分。例如,舞龍,在當初是一種篤信的求雨儀式,在今天則演變成了娛樂活動。又如,多子多福的文化觀念,在今天則被優生優育的文化觀念所取代。如果我們要想以德治國,那麼就應當首先對不合時宜的傳統文化進行改造和揚棄。

與此同時,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不僅僅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且也要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文化來。中國人創造出來的新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續,因為中國人的血液中和心靈里都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和成分。

❻ 中國傳統是什麼包含什麼呢

傳統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
1. 謂帝業、學說等世代相傳。
2. 世代相傳的具有特點的風俗、道德、思想、作風、藝術、制度等社會因素。
3. 指世代相傳的,舊有的。
可以說,傳統是以前時代留下的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確鑿無疑的觀念有時候是下一個時代的難題。

人們曾普遍認為,科學的價值在於改變生活。因此,科學也就意味著對傳統的修正。然而,隨著生物學觀念的深入,人類學家開始把對物種習性的尊重引入到對人襪猜類傳統的尊重。科學與傳統的關系發生了變化。人們普遍開始注意到,科學應該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傳統,而不是肆意破壞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如中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渣好山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❼ 感受到中華文化的什麼魅力

中華文化的魅力主要體現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動態,展示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博大精深是靜態,揭示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所謂源遠流長。是縱向展示中華文化的特質不同於其他民族文化。世界上的其他古老文明,或中斷或湮滅,而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中華文化是由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表現在許多方面,但最具說服力的就是漢字和史書典籍。漢字在傳承中華文明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歷史經驗,重視保存歷史資料。我國歷史上編撰的史書,其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
所謂博大精深。是橫向展示中華文化的特質不同於其他民族文化。它體現在四個方面: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
獨特性表現在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如文學藝術的獨特性;科學技術的獨特性。
地域性表現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華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徵。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民族性表現在一是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二是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三是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包容性,體現在既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又兼收並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

❽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老師:作為中國人你驕傲的是什麼呢

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未曾中斷,中華民族綿延至今,未曾敗落。在歷史長河中,國家曾經強盛,曾經封閉,曾經衰敗,但今日,國家強盛,甚至造就了盛世中華。

中華民族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接近民慶仿猛族復興的轉折點。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老師曾這樣問她的學生:作為中國人你驕傲的是什麼呢?我想說,我驕傲於,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的中國。

你為什麼而奮斗,為我是一名中國人,為要建設更加美好的中國。

我想這些就是我們作為一個平凡的中國人可以做的,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❾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逗氏咐三種:1.宗法文化 2.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
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系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里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幾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因此我認為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儒家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山純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無邪!
其次,農耕文化、家族文化、還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核消透,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逐漸的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採的內涵。

❿ 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顯著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中國傳統文化大全
★傳統縱覽★: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敗茄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 ★農業文化★:農家、農民起義、鋤頭。 ★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學。 ★諸子百家★: 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①道家(老子、莊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 ②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③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④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子》) ⑤陰陽家(鄒衍、五行察神、金木水火土) ⑥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⑦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⑧小說家( 吳承恩《西遊記》、羅貫中《三國演義》、蒲松齡《聊齋志異》、曹雪芹《紅樓夢》)施耐庵(《水滸傳》) ⑨兵家(孫臏《孫臏兵法》孫武《孫子兵法》思想:強調作戰前一定要做好准備) ⑩醫家(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 下面有著作) ★琴★: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漁樵問答》) ★棋★: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 ★書★: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 ★畫★: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傳統文學★:《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 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 ★傳統節日★: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 。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 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花神節)、上巳節(女兒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 ★中國戲劇★:崑曲、湘劇、京劇、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 | 京戲臉譜 中國傳統文化之崑曲
★中國建築★: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納賀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 ★漢字漢語★:漢字、漢語、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等…… ★傳統中醫★:中醫、中葯、《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 ★宗教哲學★:佛、道、儒、陰陽、五行、羅盤、八卦、司南、法寶、算命、禪宗、佛教、觀音,太上老君;燒香、拜佛、蠟燭。 ★民間工藝★:剪紙、風箏、中國織綉(刺綉等)、中國結、泥人麵塑、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鳳眼、千層底、檐、鷲。 ★中華武術★:太極拳、詠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峨嵋、崆峒、昆侖、點蒼、華山、青城、嵩山。 ★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鄉、塞北嶺南、大漠風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巴陵文化…… ★民風民俗★:禮節、婚嫁(紅娘、月老)、喪葬(孝服、紙錢)、祭祀(祖);門神、年畫、鞭炮、餃子。 ★衣冠服飾★:漢服(漢族)、唐裝(漢族盤領袍)、苗服(苗族)、維服(維吾爾族)、綉花鞋、虎頭鞋、偽唐裝(滿族馬褂)、旗袍(滿族)、肚兜(滿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絲綢。 中國傳統服飾 漢服
★四大雅戲★:花鳥蟲魚、牡丹、梅花、桂花、蓮花、鳥籠、盆景、鯉魚; ★動物植物★:龍、鳳、狼、麒麟、虎、豹、鶴、龜、大熊貓...;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松、柏。 ★器物隨身★: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壺、蠟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寶劍等)、青銅器、古玩(銅錢等)、鼎、金元寶、如意、燭台、紅燈籠(宮燈、紗燈)、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芭蕉扇、桃花扇、裹腳布。 ★飲食廚藝★: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國菜、八大菜系(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徽)、餃子、團圓飯、年夜飯、年糕、中秋月餅、筷子;魚翅、熊掌... ★傳說神話★: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後羿射日、嫦娥飛天、誇父逐日,精衛填海,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冥;玉帝、閻羅王、黑白無常、孟婆、奈何橋···
中國傳統文化一覽表
-漢服(漢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旗袍(滿族)、中山裝、其他少數民族服飾、木屐、綉花鞋、翹頭履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崑曲臉譜、湘劇臉譜、川劇臉譜、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古代發明(指南針、火葯、造紙術、活字印刷術)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箏、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箜篌、胡琴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漢族盤領袍)、唐巾、深衣(漢族男裝)、襦裙(漢族女裝)、直裰(漢族男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滿族)、偽唐裝(滿族馬褂)肚兜(滿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束發戴冠(漢族)、清朝大辮子(滿族)、苗族銀飾(苗族)、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 -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閱讀全文

與復旦大學中華文化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