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多元文化它有什麼積極意義嗎
多元文化社會的好處如下:
1、提高了社會包容度。隨著時代的變化,多元文化成為一種不容忽略的既成事實,少數族裔要求主流社會承認他們的呼聲逐漸高漲,並最終以多元文化主義的形式體現。
2、文化多元性要求意味著,民族國家框架內各種類型的文化具有平等的道德價值,生活在不同亞文化中的社群之間以合理的正義原則作為相處的根本原則。
3、保護了少數族裔的權利。英國學者沃特森認為多元文化主義是一種公共政策,最終目的是實現社會中真正的平等,而不僅僅是文化平等,對弱勢群體尤其是少數族裔的權利保護,是多元文化主義的應有之義和所追求的目標。
(1)多元文化層次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多元文化主義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是與特定時代下社會的巨大變化,包括家庭、婚姻、宗教、教育和種族關系等領域的新變化甚至與國際大背景緊密相關,多元文化主義是對這些變化的理論回應,也是代表了當前國際學術界的文化研究傾向。
在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呈現出多元和諧發展的局面。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
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需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這些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貳』 多元文化什麼意思
多元化清迅的解釋
任何在 某種 程度 上相似但 有所 不同 的人或事物的組合。 即多種多樣的,種類不同的,不 單一 的。 例句: 中國 經濟正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詞條編輯者:吳夢
詞語分解
多的解釋 多 ō 數量大,與「少」、「寡」 相對 :人多。多年。多姿。多層次。多角度慶派。多難(刵 )興(塶 )邦。 多多 益善。多行不義必自斃。 數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項式。多義詞。多元譽正賀論。 有餘,比 一定 的數目大:多 元化的解釋 造化 ;天地。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六:「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並。」 清 陳夢雷 《木癭瓢賦》:「繄元化之紛綸兮,陰陽運而參差。」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諸公以英才駿足絕世之學,高躡紫清,
『叄』 什麼是多元文化
多元化是錯誤方向。混亂的三觀,只會增加溝通成本,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內耗。
不同的文化體系之間往往是難以相互包容的。你覺得社會更包容了?但社會沒法融合它們。他們是相互對立的,彼此不包容。比如基督教,伊斯蘭等都是「元」,多元化就是期待他們和平共處?只有中國文化足夠強大,能夠讓他們彼此隔離——以「群體免疫」,消彌其危害性,這多元才不會造成嚴重後果。但彼此隔離不危害社會的多元化,是一廂情願。
一般是無法消化他們,無可奈何,所以才接了個多元的話茬,表示對現狀的默認。但凡有辦法處理,社會本身並不歡迎多元化,猶如不歡迎敵人一樣。沒病毒就不需要群體免疫。
社會必須有主旋律,主心骨,有悖者不能隨便包容。不止不能包容,還要加以排斥,打擊,才能迫使其皈依。要打擊並瓦解這些次要的「元」。
人人生而平等,是指個體,不代表要對這些「多元」的異己文化搞什麼平等。
自由主義會不斷發展出新的「元」,這控製得當,叫社會活力,失控則是群魔亂舞。引發的要麼是文化秩序崩潰,要麼是克己復禮,重建文化體系。
『肆』 文化多元化的意義
多元文化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重要資源,它可以造福於子孫後代。在世界范圍內,各民族各地區的傳統文化多姿多彩,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因此,文化多元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民族文化帶來一定沖擊,但總的來說,文化多元化有利於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當然,要實現這一過程,的確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因為「全球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首先就是一個悖論。「文化多元化」還是一個前瞻性的遠景,還是一個僅局限在知識分子群體內談論的話題,而「全球一體化」則是一個既成事實。雖然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包括賽義德的「東方主義」理論,都在批評西方中心論,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東西方在全球化進程中的關系問題,但其理論術語、思維空間、批評指向等,仍然是在西方文化語境中進行的,仍然局限於西方知識體系之內。在賽義德那裡,東方主義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是西方人自我主觀性的投射、權力的反映,他對西方的解構與批判,仍然是西方話語,而並非是「有關東方的真正話語」。 因此,要真正實現「文化多元化」,或者更確切一點說,在何種意義上實現「文化多元」,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這要取決於全球化的實際進程以及發展方向。
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美國學者J·希利斯·米勒在京所作的題為《論全球化對文學研究的影響》的學術報告中,曾談到其中的三個重要影響:第一個是「自18世紀以來作為政治與社會組織的統治形式的單一民族國家完整性與權力的下降。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商業全球化,因此,作為傳統的經濟組織所在地的單一民族國家在逐漸失勢」;「全球化的第二個影響是它帶來了許多新型的、建設性的、具有潛在影響力的社會組織以及新的團體」;第三個影響是對人自身的影響,他援引W·本傑明的話說,「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這些19世紀工業化帶來的變化,使人類產生了一種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全新的感性,隨之而來的是在世界范圍內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如果用我們自己的話概括一點地講,這三個影響分別對應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層次。全球化當然首先會對國家的政治權力產生制約,會實現「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過渡。隨之而來的則是政府讓渡出來的直接管理經濟的權力,將越來越被跨國性經濟組織所接替,例如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所發揮的作用及產生的影響,可以明顯地說明這一點。全球化對人自身的影響涉及到文化問題,因為無論什麼樣的文化,都無不以對人的關懷為自己的主要職責。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新的通訊交通工具、新的娛樂方式、特別是國際互聯網,對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將越來越明顯,對人的主觀感受也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總而言之,民族國家的衰落;新的電子通訊的發展、超空間的團體;可能產生的人類的新的感性、導致感性體驗變異、產生新型的超時空的人」, 這都是全球化所帶來的結果。
我們需要考察全球化帶給人自身的另外一個結果,即全球化帶給人們的認同危機。的確, 全球化不僅使人的感性體驗方式發生極大的變異,而且還隨之帶來了人的認同危機,這種認同危機曾發生在工業化之後,大工業化生產產生了人的異化,而信息時代所產生的人的孤獨感一點也不比過去減少,甚至有加大的趨勢。雖然人們可以通過打電話、看電視、在電腦互聯網上搜索來建立與他人更廣泛、更直接的聯系,但毫無疑問,靠這種方式所建立起來的聯系都無不帶有一種欺騙性、虛假性,人們得到的是一大堆言語的、聽覺的、視覺的現實幻影,而失去的則是作為感性與理性統一體的自我的真實體驗。缺失就是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會嚮往一片純凈的私人空間,自然會追尋那個安適的精神家園。近代詩哲們追問的問題是「我們是誰?」而人們可能會對「我們屬於誰」這樣的問題更加敏感。因此,全球化不僅帶來了私人空間、精神家園的喪失,而且也產生了對私人空間、精神家園的迫切需要。這樣,人們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的認同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正像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說的那樣:「文明是最大的『我們』,在其中我們在文化上感到安適,因為它使我們區別於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種他們』。」我認為,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與合理性,正是基於全球化所帶來的人的一種精神缺失以及由此產生的需要,正是根置於全球一體化這一現實土壤之中。 文化多元化的含義也是多層次的。它不僅僅是指在全球范圍內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榮,而且它也意味著在某一單一民族國家中的傳統文化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寬容以及必要時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還是一種新思維,它要求人們從傳統的一元式思想方法轉變到多元式思想方法,從絕對論轉變到相對論。
要談文化多元化,自然逃不過「文化是什麼」這個頭疼的老問題。迄今為止,有關文化的定義已經超過150種,在將來,數量肯定還會增加。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是與文化這個概念的多義性有關的;而文化概念的多義性又最有可能與文化本身的多層次性有關,人們很可能分別從不同的層面上來界說文化,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接受的是那種無所不包、無限泛化的文化概念,因為這是沒有意義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認可文化整體性概念,即將文化看成是一個整體性結構,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這個整體性結構中,一定存在著深層結構與表層結構的區別。構成文化核心的深層結構是那些在全球性范圍內將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區別的文化的根本性特質,這就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所說的:「文化是通過某個民族的活動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一種使該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模式」 。如果是從這個方面來看待文化的根本性問題的話,那些諸如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居住文化等等自然會被排斥在文化核心之外。在我們看來,即使真有那麼一天,人們吃同樣的飯、穿同樣的衣服、住同樣的房子,也不會使文化導向單一的一種。正像一首被廣大華人所傳唱的歌所說的那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流淌在每個民族的心靈中、體現著不同民族特徵的東西,它既是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同時它還包括民族信仰和價值趨向等;而語言、藝術、宗教、哲學等則是它主要的客觀性載體。
作為深層結構的核心文化也不同於那種在政治、經濟基礎之上的、屬於上層建築的文化的概念。這種文化概念,其實質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必須與政治、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並由此產生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形態,諸如封建文化、資本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等。在我們看來,這些文化形態只是文化結構的表層,而在這背後,還隱藏著更深層的東西,它們是封建主義時代的文化、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社會主義時代的文化。個人主義可能是資本主義文化,而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則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對於前者而言,它與政治、經濟體制密不可分,對於後者而言,它卻具有一種永恆的價值,這種價值並不會隨社會體制的改變而改變。賽義德認為,文化首先「意味著那些所有的慣例,諸如藝術的描寫、傳達和再現等,它相對獨立於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常常存在於審美形式之中,其中一個原則性目標是追求快樂」⑹。 作為「相對獨立於政治、社會和政治領域」的文化,雖然也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但它同意識形態的關系絕不是線型決定論式的關系,它還具有著一些超意識形態的特質。一位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會致力於反對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制度,但這決不會妨礙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而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也決不意味著它對傳統的生產方式、社會制度的擁護。
假如我們將這兩種文化都看成是構成文化整體的東西,我們也應該看到二者在文化整體結構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是不一樣的。與意識形態緊密相連的體制文化構成為文化結構的表層,而體現著民族特性的文化則居於文化結構的核心(深層)。當社會的政治經濟發生變革的時候,首當其沖的是引發文化表層結構的變化,並在核心周圍構成一道保護地帶,這個保護地帶起著將沖擊力引向自身的作用,保護著文化的價值核心不受到摧毀。只有在一個民族的價值信仰以及思維、行為模式徹底發生變異的情況下,也就是這個民族的文化價值核心也遭到破壞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這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徹底斷裂了,消亡了。
正是基於文化深層結構的穩定性,它才在全球性范圍內為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當然,在不同的時代,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層結構會面臨不同的挑戰以及作出對挑戰的積極回應,但所有這一切,都應該建立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在保證本民族文化核心延續的前提下,可以無顧慮地吸收與融合來自異質文化的對本民族的整體性文化發展有益的東西,從而實現在單一民族國家中文化的多元化。或者還可以走得更遠些,在保證本民族文化主導性地位的前提下,對於異質文化、他者文化的核心價值在本民族國家的存在也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只要它不構成對本民族文化核心價值的侵害。而要做到所有這一切,顯然都有賴於一種多元化的思想方法。 不可否認,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的確開始被迫走上了西方化的進程。與此同時,許多有識之士也已認識到,中國要自強、自立,除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之外,別無其他法門。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一文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這點子覺悟,一面算是學問進步 的原因,一面也是學問進步的結果。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這種感覺,從片戰爭後漸漸發動,……覺得有舍己從人的必要,於是福建船政學堂、上海製造局等等漸次設立起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所以拿『變法唯新』做一面大旗,在社會上開始運動。……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第二經歷的時間比較的很長,--從甲午戰役到民國六、七年間止。……這二十年間,都覺得把人家的組織形式,一件件搬進來,以為但能夠這樣,萬事都有辦法了。革命成功將近二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所以最近兩三年間,算是劃出一個新時期來了。」
梁啟超在此所說的中國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經歷的三個階段:經濟、政治和文化,分別與中國近代以來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相對應。這形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循環圈。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沖擊是巨大的,但也不能由此簡單地得出結論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五四已徹底斷裂了。林毓生在《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一文中,曾就五四與傳統的辯證關系發表過很好的意見,他用思想「內容」和思想「模式」兩個不同的概念分別指稱五四對傳統的批判性和繼承性。也就是說,五四的反傳統是在「思想內容」這一層面上進行的,而在「思想模式」這一層面上,五四卻繼承了中國的傳統。這種在「思想模式」上的繼承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一是中國傳統中的「實踐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繼承。這種「實踐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說的「真實(reality)的超越性與內涵性具有有機的關連」,也就是說,中國傳統並不追求超越現象的本質真實,而是在現象中追求本質,在現實的人生中內涵著超越的意義,所以不關心身後之事。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義。二是五四精神中蘊涵著一種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這種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現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精神的,它與舊俄沙皇時代的讀書人與國家權威與制度發生深切「疏離感」,因而產生的知識分子激進精神,以及與西方社會以「政教分離」為背景而發展出來的近代知識分子的風格,是有本質區別的⑼。由此看來,向西方學習,並不一定會帶來中國文化傳統的斷裂,這是我們在考察了中國近代社會 發展在經歷了經濟、政治與文化的西方化循環之後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
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之後,我們也似乎正在重復著這個循環。不過順序有所變化,經濟體制的改革與接受西方文化幾乎是同步進行的,而政治層面的改革則顯得稍微滯後。我在此所說的政治層面的改革當然不是指政治制度的改變,而主要是指管理制度的改革。對於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擺脫貧窮的問題。所以,現代化將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中國發展的目標。從現實的要求出發,經濟改革要進行得順利一些,管理體制改革已迫在眉睫。相應的,人們的一些法制觀念、公民意識、財產權、工作的敬業精神等具有現代性特徵的意識形態的東西也理應得到加強和改善。如果傳統文化沒有給我們提供這種東西,向西方學習便是必要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完全放棄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呢?決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放棄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核心價值的東西。這又回到了那個老問題,即我們如何看待文化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樣一種關於文化的定義,即把文化看成是一種思維與行為模式,看成是一種信仰和價值趨向,那麼我們可能會對日益發展著的現代化的趨勢寬容一些,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消除我們對於自己文化傳統的焦慮。因為正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如果吸收和融合的是那些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政治改善的屬於西方體制文化層面的成分,這並不會導致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中核心價值的改變。而且處理得當的話,反而會加強對核心文化傳統的認同。一個明顯的實事是,極力宣揚中國文化價值的人常常是那些經歷了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國外華人比我們這些生活在國內的人更容易體驗到對中國文化的需求。道理很簡單,一種對自身文化的信念只有靠在與文化「他者」的對比中才更容易確立起來。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即使我們能夠充分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各種便利,又不致使我們喪失自己文化的認同,我想在這一問題上大家應該是有共識的。
所以,我們既沒有必要因擔心中國傳統的喪失而反對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及管理制度,也沒有必要因為要進行現代化建設而去反對和放棄我們的文化傳統。因為說到底,文化的根本問題與政治經濟問題是本質不同的兩種系統,兩者不能用誰決定誰的單向思維來看待。我們盡可以參入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沒有必要擔心這會妨礙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
思想應該統一,但是,思想的統一隻是個方向,它和兩平行線相交於無限遠一樣,是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實現的東西。思想是文化的重要范疇,是文化中最活躍的部分,思想的多元化是文化多元化的核心。思想的多元化有的來自世界的一體化,有的來自現實的思維。前者屬於歷史的積沉,後者來自社會的現實發展。
文化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的落後會制約文化的發展,同樣,文化的落後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但是,也不排除文化的發展在某一方面脫離經濟的制約超常發展的情況。如果這種超常的文化發展與具體的經濟發展不相適應,那麼,這種超常的文化發展同樣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所以,人類社會只有平衡發展才能持續穩定地發展。
文化的多元化表現在文化的各個方面,但是,不管是文化的整體還是在文化的哪一個具體方面都不能過快走向單一化,都必須與其它方面的多元化相適應,更應該與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聯系區別,和而不同,和而為一,不同多面,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多元一體,一體多面。
多姿多彩和諧的一個世界。
無量無邊多元自由區別文化生命,平等聯系,和諧共生一體即大自然法身。
我們是一個多元生命和諧共生體,全宇宙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是一個自己即大自然法身(大我高我真我)。
周恩來囑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費孝通:和而不同,多元一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和諧世界,
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多元一體,一體多面,
『伍』 多元文化是什麼意思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我們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需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這些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一詞的出現始於八十年代的美國。1988年春斯坦福大學校園的一場課程改革成為了後來被學者們稱為「文化革命」的開端,[1] 這場改革迅速波及整個教育界繼而在其他社會領域也引發不同的影響,學術界對此現象進行探討和爭論。到九十年代,由於爭論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義及相關的爭論稱為「文化戰爭」。
『陸』 多元文化是什麼個概念多元文化包含什麼
多元文化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多種不同性質的文化。包括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並存的局面。
『柒』 理論學習:多元文化是什麼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茄羨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我們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需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這些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快速發展,當代世界文化和文明出現了兩種並行的發展趨向。一種是世界整體性、聯系性、依存性越來越強,各種文化與文明互相融合,普適文化不斷發展的趨向;另一種是各種文化與文明的多樣性、民族性越來越突出,文化的民族性不斷發展,多樣文化互相影響又矛盾並存的趨向。構建和諧世界,歸根結底是構建多樣文明共存共容、互相促進的文化發展機制和文化發展狀態,實現各種文化的和諧發展。這就要承認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發展進步的動力,正視多元文化共存的現實,促進多樣文化的對話,構建多元並存、惠及人類社會的和諧文化。 人類社會是由不同類型文化構成的共同體。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在創造著自己的文化。由於地域、歷史、傳統的差異,以及種種現實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域、不同時期、不同傳統的人類社會共同體,總是在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以及相應的語言、宗教、科學、倫理等文化體系方面,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獨特性。向更高層次發展,還構成一些不同的文化類型,使整個人類文化表現出鮮明的多樣性,並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個基本特質。從古到今的人類社會,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一個大一統的文化類型。相反,每種文化都在頑強地表現著自己的多樣性,在多樣性中存在、發展。當然,任何文化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統一性與多樣性、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不把握文化共性,就難以把握文化比較和評價的客觀標准和尺度;而不了解文化個性,則難以准確概括文化發展的一般趨勢和一般規律。「普遍性、共通性不是一開始就已存在或已經完善的東西,而是作顫段拍為種種特殊性的揚棄、差異性的消除中不斷實現和完成著的東西而被把握的。」這里所指的文化個性,是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帶有階段性、局部性、具體性的現象,正是它的存在,人類文化呈現出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景觀。導致文化的特殊性、差異性有深厚的歷史根源。 第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是多樣文化產生的客觀基礎。一般而言,地理環境是相對於主體而存在的,主要指存在於人類社會周圍的自然界。人類作為自然界進化的產物,依賴於自然界而生存、發展。自然界既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場所,又為人類准備了不可缺少的生存物質資料,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礦藏等自然要素。不同自然要素在地球表面以不同的組合形式出現,便構成了各個不同的自然區域。按文化發生學的觀點,由於自然區域的差異,人們在長期與自然界的生存斗爭中逐漸形成了與各自所處的地理環境相適應的謀生方式和組織形式,從而造成不同民族、種族和地域的人們在生產、生活、思維、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差異,並由此最終發展為特定的文化類型。例如,我國古代文明誕生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在這溫暖的大陸環境中,較早地形成了農業定居生活方式,重視家庭、倫理,關注天人關系,從而形成了燃頃以農耕為特點的世界古文明中心;草原地區的人們創造了以放牧業為主的游牧文化;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民族則過著狩獵採集和刀耕火種的生活;而古希臘人依託海洋生活,關注生存、強調探險、尋求發展,從而成為與我國文化差異明顯的又一世界古文明發源地。當然,我們也要反對簡單化的自然環境決定論的觀點。雖然自然環境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在一定歷史階段上可能使一些民族較為封閉,但地球的凝固永遠克服不了人類的交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交往程度的擴大,封閉的民族文化必然要走向世界,在各民族文化的互動和融合中發展本民族的文化。 第二,文化的民族性差異是文化多樣性與特殊性的源泉。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每個民族由於歷史傳統、實踐環境的不同,都會有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文化個性特徵。所謂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指體現在特定民族文化中並作為其基本內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質及其特徵,它是對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最高程度的抽象,是一種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較而顯示出來的不可替代的獨特規定性,具體體現在民族風俗、語言、習慣、禮儀、情感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的特色。從縱向上看,文化的民族性具有與該民族共存亡的超時代性,也就是說,它是一種文化在歷時性的嬗變中始終保持自身同一性的傾向。民族性還具有溝通全民族心靈的特點,成為協調全體成員的天然紐帶,它在時代傳承中積累和發展,具有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從橫向上看,民族性反映著不同文化之間的特殊性、多元性和相對性,更多地體現為空間性和地域性。例如,同屬於西方文化的英、法、德、意等國都發展了資本主義文化,但是又各有其不同特點。對此,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指出:「隨著愈來愈互相依賴的全球經濟的發展,我認為語言和文化特點的復興即將來臨。簡言之,瑞典人會更瑞典化,中國人會更中國化。而法國人也會更法國化。」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差異的存在,人類文化才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因此,文化的民族性差異也是文化多樣性的形成根源。 第三,文化的歷史差異也是文化多樣性形成的根源。人類的文化存在是歷史地發展的。任何文化都是具體的、歷史的文化,其形成和發展為所屬的社會所處發展階段的物質生產和交換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等因素所決定,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不同歷史階段,文化具有不同的歷史特點。在同一個社會里,由於人們年齡的差異,不同年紀的人也具有不同的時代文化特徵。所謂文化的時代性差異,就是指由於各地域或民族發展的不平衡性而產生的處於不同發展水平上的差異,是發展程度上的差異,或者說是先進和落後的差異。它表現為文化進化過程的不同時間維度及其代謝更迭。承認文化的時代性差異,是對歷史與文化的發展原則與進步原則的堅持,從而客觀地把握每一種文化的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