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談談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當下,很多人以「校園文化」來指代「學校文化」,認為學校文化就是學校校園環境中存在的一切文化現象;如「校風」說,認為學校文化是學校的各種規范、行為和風尚;如「文化藝術活動廳」說,認為學校文化指在學校中開展的各種如歌詠、舞蹈、體育比賽等文藝活動;如「教風」說,認為學校文化反映的是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如「學風」說,認為學校文化反映的是一個學校的學習風氣和氛圍等等。這些都是對學校文化的片面認識。
學校文化,指一所學校經過長期發展積淀而形成共識的一種價值體系,是一所學校辦學精神與環境氛圍的集中體現,是一種德育隱性課程。它既包括了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校園建築、環境布置等顯性的要素,也包括了人際環境、心理環境等隱性的要素。通過學校文化,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規范,實現道德成長。
理解學校文化,必須深入分析文化現象背後所隱含的學校文化內涵,透過文化現象看到學校文化最本質的東西。
首先,必須思考「學校教育是什麼」、「學校的本質是什麼」、「學校的功能是什麼」等關於學校本質的問題。如何理解學校的本質和功能,將決定我們在理解學校文化時是如何思維、如何展開的。
Ⅱ 校園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校園文化的內涵,盡管眾說紛紜,但我們可以說,高校校園文化最基本的核心就是教師、學生所追求的價伯。這種價值浸潤、投射在校園和校園活動的各個層面,由此形成校園文化的外延:校園物質文化、校園行為文化、校園觀念文化、校園制度文化等等。校園環境設施,屬於物質文化;校園人際(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關系,人、事關系,學術流派關系,校內外關系,傳統與創新關系的習慣與風氣,屬於行為文化;高校的教育和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就其內容來說,是精神層面的,屬於觀念文化;行政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學術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是校園通行的契約,屬於校園文化的制度層面。
Ⅲ 校園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校園文化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腔啟宏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旁簡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准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由於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因而校伍冊園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義。即學校共同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校風、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
Ⅳ 校園文化內涵應該包括哪些
校園是師生學習、工作的空間,校園文化體現在學校內部則形成其獨特的校園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共同的思想作風和行為准則,它是這一時空存在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
從文化形態上看,校園文化表現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學校德育工作不能僅僅局限於簡單的政治說教,更應充分發揮德育工作的育人內涵,努力做到教書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
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育人環境,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
育人離不開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校園建築,鳥語花香的校園小景,寬敞明潔的校園道路,萬紫千紅的綠化景觀,明亮寬敞的教室、圖書館,這些都能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學習、生活,增進了他們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僅局限於綠化、美化校園,應有重點地搞好校園主要景點的建設,辦好宣傳櫥窗、閱報欄、標語牌等,讓校園的每一個景點都發揮育人的功能。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規范學生的行為,使他們形成自律,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的行為操守更加規范。
二、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和校風建設
校園文化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體現了校園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一個學校良好的校風,體現在自由的學術氛圍、多學科交匯的氛圍、寬容失敗的氛圍、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的氛圍等幾個方面。
校園文化的最大特點在於它在潛移默化地、有意無意中影響、同化環境中的每一個人,人們都在自覺與不自覺地經受著這種文化的熏陶。
在校園文化的作用下,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
校園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圖變成一種精神化的形式溶於文化氛圍中,出神入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是一種高超的德育教育藝術。
三、加強社團文化建設
學校要開展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機地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要加強社團組織的管理和建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群眾性、廣泛性、參與性的特點,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各項活動。
校園文化經常是以學校或班級為單位開展活動,很多活動都需要學生集體參與,需要有相互協作的精神。
每個學生要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以構建一種友好互助的群體氛圍。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優化了師生的心理環境,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
校園文化為學生追求個性的發展,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適應了學生精神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可塑造學生形成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空間。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以自身物質因素為基礎,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精神生活的整體。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環漸進,將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使之互相促進,真正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1、體現發展的理念,建立創新、競爭為理念的校園文化
建設校園文化,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題,以「人文、協作、創新、實踐」的學校精神為指導進行。
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承載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使命,必將體現一定的時代特徵,從而培養並輸送出能適應時代發展,能參與社會競爭與合作,能積極推進、引導社會發展的學生個體。
這些學生走上社會,將會用他們的品質影響社會風尚,用他們的人格影響未來的社會道德,使他們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者。
2、堅持創新的觀點,創建新型一流的校園文化
要以全新的觀念、方法去創建新型一流的校園文化,樹立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理念,使校園文化傳遞融為一體。
徹底摒棄「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提供創新思維平台,引導學生把夢想變為現實,激發熱情,張揚個性,啟發創造,讓每一位學生經過多種實踐活動,展示特長,體現自我價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實踐活動的開展,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和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學習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3、建立校園網路文化,傳遞先進思想和時代最強音
網路作為「第四媒體」進入校園,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校園網路文化已成為校園文化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有的方式深刻地影響著和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特別是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思想和心理。
但網路文化並非一方凈土,如何進行引導和實施有效的監管,正成為學校德育急需解決的問題。
所以要搶占網路思想文化陣地,弘揚主旋律,突出網路政治性、思想性、導向性、理論性、親和性、多樣性。
如何突破,就要加強研究,努力構建健康文明、藝術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園網路文化環境,使學生在這種文化環境中既獲得信息素養和審美能力,又具有正確的信息價值觀和道德觀。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
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就要注重「四育人」(教書、管理、服務、文化)的有機結合。
在教學中,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務上提倡「博愛」,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嚴謹規范的運行軌道中,充分鍛煉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環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環境條件的建設,更加突出「軟」環境的培植,在學習創新、技能實踐、文體競技、團隊精神、思想導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營造出良好成長環境。
Ⅳ 校園文化內涵應該包括哪些
目前,對校園文化概念的闡述眾說不一。人們通常把校園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
廣義的校園文化常指學校存在方式的總和,即,包括學校物質文化、學校制度文化和學校精神文化。
狹義的校園文化常指以學校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氛圍和精神。
一、校園文化的作用
校園文化在當今高等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夠保持永恆魅力的,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心靈的,是能夠激發青年學生激情,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園的時代性活動等。
1、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於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
2、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極大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校的校容校貌,表現出一個學校整體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於創建一種氛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構築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3、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
校園文化建設包括學院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優秀的校園文化能賦予師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不斷反思、不斷超越。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問題
1、大體上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認為,校園文化應包括學校內所有文化活動,無論課內課外;狹義理解認為,校園文化主要指正課以外的文化活動。
2、校園文化就其所產生的效應來劃分,可分正效應文化和負效應文化。正效應的校園文化,有助於學生健康、向上地成長;負效應的校園文化,則使人陷入迷惘、頹唐,或情趣、格調不高。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於良好校風的形成。
3、從層次來說,校園文化又有淺層次與深層次之別。淺層次的校園文化是「康樂型」,它是以娛樂消遣、強身健體、愉悅身心、陶冶性情為主要目的的活動。深層次的校園文化的基本特徵是「思維探索型」,如探討哲學、倫理問題和社會、歷史發展問題等。
三、校園文化應具有的特徵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校是匯聚、傳遞、改制、創新文化的高級文化體,教育與文化的相互作用影響著人的發展,建設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基礎建設。校園文化應具有如下特徵。
⑴整體性。即包括制度、觀念、環境、活動、氛圍等多種形態,體現在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等方面,須調動黨、政、工、團、隊多種力量共同培育形成。
⑵歷史繼承性。校園文化應體現校園精神和風貌,既要反映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又要繼承民族的、本地區本學校的優良文化傳統,並有所發展和創新,從而使之具有獨特、持久的歷史效應。
⑶豐富性。適合青少年學生的特點,以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具有吸引力、向心力,發揮思想教育、知識傳授、愉悅身心、藝術審美、陶冶個性、行為訓練等多種作用,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其導向、規范、教育、激勵、凝聚功能,是開放環境下學校教育一項重要、迫切的任務。
四、校園文化的模式
校園文化模式可分為顯形樣式與隱形樣式兩大類。比如,校園中的物質文化、課堂文化、課外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學生、教師、管理人員的行為方式,學校中的人際關系,學校中發生的各種事件等等,我們可以稱之為校園中的顯形文化。
而隱含於學校師生、管理人員自我意識中的價值概念、教育觀念、歸屬意識,以及群體心態、集體輿論、教學風格、管理作風、精神氛圍、校風、班風、傳統等,則可以稱為校園的隱形文化
Ⅵ 博文學校文化內涵是什麼
您想問的橡銷是中山市廣東博文學校文化內涵是什麼嗎?以尊崇知識、彰顯品質為教育之內涵。
根據中山市廣東博文學校官網顯示,至正至健」的博文校訓,以校訓教育為辦學特色,以尊崇知識、彰顯品質為教育之內涵,努力達成博文學子「六個陪伴終身」的核心素養。
廣東博文學校由中山市強人集團全額投資枯旅,位於沒如凳廣東省中山市主城區,博愛路(京珠高速中山城區出入口附近)與翠亨快線、南外環的交叉口,交通極其便捷,校園佔地面積360畝,建築面積13萬多平米。
Ⅶ 校園文化的內涵及意義
和實踐方法,都必須為培育現代公民起到應有的作用。訓育公民意識,打造公民精神,確應成為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3.創新的文化品格
學校文化必須體現出創新春物性。學校文化不能消極的接受前人創造的傳統,也不能被動的承受外來文化的沖擊,而要不斷根據時代要求和新的形勢,在繼承優秀傳統中推陳創新,在開放學習中汲納各類新鮮文化氣息。學校文化雖然是社會文化的一種亞文化,但並非社會文化的簡單照搬,而要根據育人目標和發展要求,緊跟時代的前進步伐,對復雜的社會文化進行選擇提煉,在批判繼承、吸納整合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
4.獨特的文化個性
學校個性的核心是文化個性,學校的文化個性,既體現在精神上,也體現在實踐上;既體現在個人和群體的活動中,也體現在學校的物質風貌上。學校文化個性,其實質是指辦學的特色化,學校文化就是要體現出各校的鮮明特色,只有有了獨特的文化個性和特色,才能創造出教育品牌,才能擁有強大的教育競爭力。強大的教育競爭力不僅體現在優良的教育質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上,還體現在鮮明的品牌個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上。
一所學校,最值得品味的東西其實是學校所擁有的文化,文化是一所學校凝聚力、親和力、滲透力和創造力的總和與根本概括。學校文化不僅是凝聚和激勵學校成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激勵機制,是學校發展的強大內驅力,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扒塌液的立校之魂和向上之根。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文化建設,乃是最高層次的學校建設;對學校文化的管理,乃是最高層次的學校管理;沒有文化品味的學校,衫枯不可能成為高質量的學校;沒有文化品味的學校,其實是另類的薄弱學校。因此,要培育優質的學校文化,我們除了充分認識到學校文化建設的深遠意義,高度重視學校文化建設之外,還要努力探索學校文化建設的內容、原則、過程和動力機制,並在此基礎上,通過選擇、整合與創新,確立合宜的學校文化建設目標、體系和方略,全員參與,長期實踐提升,以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富於時代氣息的現代學校文化。
Ⅷ 校園內涵發展,你知道包括什麼內容嗎
內涵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推進學校內涵發展。必須以學校文化為精神核心,以師生發展為永恆主題,以課堂教學為學校內涵發展的核心要素,以立德秀人為根本任務,努力創建具有內在,品位,特色,魅力,活力,指敏理想的現代學校。學校內涵發展是指學校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已有條件地以以人為本,師生發展為辦學目標。
在傳統意義上,學校文化可分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早逗化四個部分。實踐中要做的事:要注重精神文化,引導辦學過程。不斷完善體系建設,構建體系文化。精神文化內化為師生的和解,使行為文化開花。以高質量完成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形成形神合一的師徒精神之鄉。學校文化建設這四個方面必須以人為本,同時跟上,均衡發展,才能促進學校內涵的深入發展。
Ⅸ 校園文化的內涵及意義
校園文化是體現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精神和風氣的一種群體性文化,是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積淀而成的育人條件、歷史傳統和校園氛圍等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的總和。良好的校園文化對整合育人資源、拓寬育人渠道、強化育人效果、提升學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舉措。
作為一位基礎教育工作者,從基礎教育的實際出發,對中小學校園文化這樣定義:中小學校園文化是一種以社會文化為背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員工組成的校園人為主體,以校園環境和師生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統一的一種具有時代特徵的群體文化。
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對於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校園文化,將以鮮明、正確的輿論引導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熏陶學生;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於抵禦各種消極、頹廢文化對學生的侵襲,有利於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積極作用,使學生潛移默化地了解社會、認識人生。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學校教育不單是知識的簡單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化氣質、行為習慣和道德風貌,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以中小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努力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淀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必將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校園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對塑造思想、陶冶心靈、發展個性、促進師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激發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和奮進的精神,形成學校活力,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
Ⅹ 校園文化是什麼
校園文化是體現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精神和風氣的一種群體性文化,是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積淀而成的育人條件、歷史傳統和校園氛圍等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的總和。良好的校園文化對整合育人資源、拓寬育人渠道、強化育人效果、提升學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舉措。
一、確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學校精神文化在本質上是用文化喚醒和高揚學生的生命意識,它所關注的是學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內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但價值觀並不是精神文化的全部,學校如果片面強調精神文化的倫理道德規范作用,忽視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那麼精神文化建設是難以取得好的成效的。
學校辦學理念
二、改變精神文化建設單一的路徑。學校精神文化的建設,除了開展一些能真正滿足學生精神生活需要的一些文體活動外,還應著力在課堂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與科學的教學方式,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學校課堂文化
三、關注和豐富學生的體驗。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首先要關注並豐富學生的精神體驗。精神上的美好、體驗上的豐富,還有賴於不同生命主體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教師應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與學生對話、交流,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給學生更多的理解,給學生更多的自由表達心聲的機會。
學校體育活動
四、生活世界的回歸。生活的世界不僅僅只存在於學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如果教學能緊密聯系生活和學生的精神需求,學生在緊密聯系生活的課程中,能夠以精神主體的地位出現於教育過程,他們的生命體驗和精神活動、他們對於生活的喜怒哀樂都將成為學校文化生活的中心,那麼學生也同樣可以實現生活世界的回歸和尋回失落的精神家園。
學校課外活動
五、加強文化陶冶。教育的本質是文化陶冶。「文化陶冶」的觀點確立了學校文化建設新的範式,即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教育過程中不應停留於知識的傳遞,應著力發掘知識的文化陶冶價值;知識的傳授,應該伴有學生體驗的不斷生成;應與學生的心理發展緊密協調,使學生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從而發揮文化陶冶功能。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准則,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重在建設,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校園物質文化屬於校園文化的硬體,是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築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有助於陶冶校園人的情操,將塑造校園人的美好心靈,將激發校園人的開拓進取精神,將約束校園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將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繫上。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
校園文化建設滲透於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等方面,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更是推進學校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
此次一校一品及美麗校園創建活動,更多展示的感覺只是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方面,更多的是從直觀上外顯出的一些特色。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它不僅僅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最難以彰顯和體現的,它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滲透,需要這一個校園內的全體人員共同去努力、去踐行,同時還涵蓋著校園外的家長群體。
校長是否能發揮品牌建設的領導力?頂層設計是否科學合理?行動是否扎實有效?方法是否具體可行?這幾個問題的提出值得我們深深地去思考、去把握。 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希望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經過歲月的累積,每所學校都能擁有著自己鮮明的文化特色和內涵,每一個從學校走出去的人都彰顯著與眾不同的氣質,散發著獨具魅力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