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視覺文化這門課怎麼樣

視覺文化這門課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4-19 09:15:30

⑴ 用《視覺文化》中的理論解析一幅圖或電影如題 謝謝了

一、大學"視覺文化"課程和專業 晚近以來,視覺文化課程在歐美大學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層次上開設,有的學校開設了視覺文化專業。以下我們選擇幾所西方大學的視覺文化專業或課程設計,以期了解這一領域歷檔喚專業和課程設置情況。 1.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視覺文化課程(本科) 授課教師: Alexander Campbell Halavais (halavaisu. washington. e) 課程說明: 課程集中在以下理論的閱讀和討論上:視覺和符號傳達與知覺、認知和社會關系的關系。課程將從社會學和心理學開始,進入到知覺研究、美學、符號學、空間研究和信息環境設計等領域(該課程在網上教學)。 授課內容: 第一周:知覺理論 閱讀材料:柏拉圖,《洞穴寓言》;埃柯,《一張照片》;曼諾維奇,《知覺的工作》 第二周:視覺知識和權力理論 閱讀材料:米歇爾,《意圖和人工性》;馬特拉和馬特拉,《文化工業,意識形態和權力》;萊維,《藝術和賽博空間的建築》 第三周:符號 閱讀材料:圖夫特,《逃避平面國》;迪爾凱姆,《三種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義》;弗洛伊德,《拜物教》;榮格,Aion;索緒爾,《任意的社會價值與語言學符號》 第四周:社會符號學和創造意義 閱讀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傑和克萊斯,《社會符號學》;費斯克,《電視:多義性與流行性》 第五周:視覺的機制 閱讀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導論》;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羅維,《電影形式與敘事》 第六周:模擬 閱讀材料:鮑德里亞,《仿像與模擬》;埃柯,《在超現實中旅行》;萊姆,《第七次突圍》 第七周:作為視覺域的城市 閱讀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間》;西美爾,《大都市與精神生活》;芒福德,《隱形城市》;米歇爾,《進入生活的計算機》 第八周:信息環境 閱讀材料:哈拉威,《虛擬狗宣言》;麥克盧漢,《機器新娘》;克盧茲,《本世紀的十大界面》;克茲維爾,《精神與機器即臨的融合》 第九周:狂歡、交遊、混亂和文化壅塞 閱讀材料:貝伊,《時間自動區域》;埃柯,《走向一個符號游擊戰》;萊里,《屏幕》 2.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視覺文化研究計劃(研究生) 研究計劃說明: 視覺文化學科包括藝術史和藝術理論(包括建築)、電影和電視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課程包括以下一些領域: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建築,19 20世紀歐洲藝術和建築,澳大利亞藝術和建築,美學藝術和建築,電影和電視研究,攝影、藝術畫廊和博物館研究,亞太藝術等。 研究性學位: 哲學博士學位 藝術研究碩士學位 澳大利亞藝術研究碩士學位 畫廊和博物館研究碩士學位 課程性學位: 澳大利亞藝術課程碩士學位 畫廊和博物館課程碩士學位 課程資格碩士學位 藝術研究生證書 視覺文化教師證書 3.美國加州大學河畔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本科) 專業名稱:電影與視覺文化 主修:電影與視覺文化主修課程提供關於電影、電視、錄像、多媒體和視覺文化的多學科考察,首先強調 歷史與理論,其次強調生產,主修課程由三組課程構成: 1)電影與視覺肢凱媒介; 2)電影、文學與文化; 3)人種志、紀錄片與視覺文化。 輔修:電影與視覺文化輔修課程提供對於電影、電視、數字多媒體和視覺文化的多學科考察,突出理論和歷史而非生產,以便培養學生的媒體知識。 課程選錄: 電視藝術導論;當代藝術批評導論;數碼成像導論;現代西方視覺文化;電影研究導論;世界電影批評方法;視覺人類學導論;電影與媒介理論;電影與媒介史專題;媒介之間:藝術、媒介與文化;大眾媒介與通俗文化;居間攝影;社會性別、性徵與視覺文化;種族、族性與視覺文化;電影與視覺文化專題;高級攝影實踐;腳本寫作;舞蹈與視覺研究;電影與媒介體裁專題;國際電影、獨立製片電影和另類電影;比較電影研究;高級數碼成像;攝影史:20世紀;日本電影與視覺文化;電影、錄像與藝術:理論與歷史。 返回>> 二蠢叢、視覺文化研究英文文獻選目 Barnard, M.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藝術、設計與視覺文化》),London: Macmillan, 1998. Baudrillard, J.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仿像與模擬》), New York: Semiotex(e), 1983. Berger, J. Ways of Seeing(《看的方式》),London: BBC Publications, 1972. Best, S. & D. Kellner. The Postmodern Turn(《後現代的轉向》), New York: Guilford, 1997. Bourdieu, P.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文化生產場:論文學與藝術》), Cambridge: polity, 1993. Bourdieu, P. Photography: A Middle brow Art(《攝影:中產階級的藝術》), Oxford: Blackwell, 1996. Bourdieu, P. 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熱愛藝術:歐洲美術館與其公眾》), Oxford: Blackwell, 1997. Brothers, C. War and Photography: A Cultural History(《戰爭與攝影:文化史》), London: Routledge, 1996. Bryson, N. Vision and Painting: The Logic of the Gaze(《視覺與繪畫:注釋的邏輯》),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Bryson, N. et al. eds. Visual Theory(《視覺理論》), Cambridge: Polity, 1992. Bryson, N. et al. eds. Visual Culture: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視覺文化:形象和解釋》), Londo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4. Buck Morss, S.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看的辯證法:本雅明與拱廊計劃》),Cambridge: MIT, 1989. Burgin, V. In/Different Space: Place and Memory in Visual Culture(《在/不同空間:視覺文化中的地點與記憶》),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Cary, J. Technology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19 th Century(《發現者的技術:論19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 Cambridge: MIT 1993. Chambers, I. Popular Culture: The Metropolitan 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體驗》), London: Routledge, 1986. Cohen, S. Vision of Social Control(《社會控制的視覺》), Cambridge: Polity, 1993. Dandeker, C. Surveillance, Power and Modernity(《監視、權力與現代性》), Cambridge: Polity, 1990. Debord, G.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景象的社會》),New York: Zone, 1994. De Certeau, M.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日常生活實踐》),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Der Berian, J. ed. The Virilio Reader(《魏瑞里奧讀本》), Oxford: Blackwell, 1998. Entwistle, J. The Fashioned Body: 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時髦的身體:時尚、服裝和現代社會理論》),Cambridge: Polity, 2000. Featherstone, M. Undoing Culture(《解析文化》), London: Sage, 1995. Fiske, J,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89. Foster, H. ed. Vision and Visuality(《視覺與視覺性》), Seattle: Bay Viwe Press, 1988. Foucault, M.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診所的誕生:人文科學考古學》), London: Pantheon, 1973. 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規訓與懲罰》),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7. Freedberg, D. The Power of Imag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esponse(《形象的權力:歷史與反應理論研究》),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Frisby, D. & M. Featherstone, eds, Simmel on Culture(《西美爾論文化》), London: Sage, 1997. Goldman, R. & S. Papson, Sign Wars: The Cluttered Landscape of Advertising(《符號的戰爭:廣告的凌亂圖景》), Nwe York: Guilford, 1996. Harvey, 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後現代性的狀況》), Oxford: Blackwell, 1990. Heywood, I. & B. Sandywell, eds. Interpreting Visual Culture(《解釋視覺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99. Jay, M.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French 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紀法國思想中對視覺的詆毀》),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Jenks, C. ed. Visual Culture(《視覺文化》),London: Routledge, 1995. Jervis, J. Exploring the Modern(《探索現代》), Oxford: Blackwell, 1998. Kellner, D. Media Culture(《媒介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95. Levin, D. M. ed. Modernity and the Hegemony of Vision(《現代性與視覺的霸權》),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Levitt, H. Way of Seeing(《看的方式》),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Lown, D. M., History of Bourgeois Perception(《資產階級知覺的歷史》),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Lyon, D. The Electronic Eye: 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電子眼:監視社會的興起》), Cambrige: Polity, 1994. Lyotard, J. F. The Posmodern Condition(《後現代狀況》),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McGuigan, J. Culture and the Public Sphere(《文化與公共領域》), London: Routledge, 1996. Melvill, S. & B. Readings, eds., Vision and Textuality(《視覺與文本性》),London: Macmillan, 1995. Metz, C. The Imaginary Signifier: Psychoanalysis and 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與電影》),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 Michell, W. J. 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圖像學:形象,文本,意識形態》),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Michell, W. J. The Reconfigured Eye: Visual Truth in the Post Photographic Era(《重塑的眼光:後攝影時代的視覺真相》), Cambridge: MIT, 1992. Michell, W. J. Picture Theory(《圖像理論》),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Miles M. Art, Space and the City(《藝術、空間與城市》), London: Routledge, 1997. Mirzoeff, N.,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視覺文化讀本》), London: Routledge, 1997. Mirzoeff, N., ed. An Introction to Visual Culture(《視覺文化導論》), London: Routledge, 1999. Neal, S. Cinema and Technology: Image, Sound, Colour(《電影與技術:形象、聲音和色彩》), London: Manderin, 1991. Nochlin, L. The Politics of Vision: Essays on 19 th Century Art and Society(《視覺政治:19世紀的藝術與社會》),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1. Phillipson, M. Painting, Language and Modernity(《繪畫、語言與現代性》), London: Routledge, 1985. Pollock, G. ed. Generations and Geographies in the Visual Arts(《視覺藝術中的代與地理學》),London: Routledge, 1996. Poster, M. ed.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鮑德里亞文選》),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Rose, J. Sexuality in the Field of Vision(《視覺領域里的性徵》), London: Verso, 1986. Tagg, J.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表徵的重負:論攝影與歷史》), London: Macmillan, 1988. Tulloch, J. Watching Television Audiences: Cultural Theories and Methods(《看電視的受眾:文化理論和方法》), London: Arnold, 2000. Urry, J. The Tourist Gaze(《旅遊者的凝視》), London: Sage, 1990. Virilio, P. The Vision Machine(《視覺機器》),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94. Welsch, W. Undoing Aesthetics(《解析美學》), London: Sage, 1997. Williams, L. ed. Viewing Position: Ways of Seeing Film(《觀看的位置:看電影的方式》), Nwe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89.

滿意請採納

⑵ 怎樣理解視覺文化

人類社會生存的環境是由三類環境總體構成:自然環境、社會體制環境和數轎符號環境。當下,以視覺為中心的視覺文化符號傳播系統正向傳統的語言文化符號傳播傳統提出挑戰,並使之日益成為我們生存環境的更為重要部分。

視覺文化:一種新文化形態的理解:

視覺文化的基本含義在於視覺因素,特別是影像因素,這些占據了文化的主導地位。我們強調視覺文化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並非僅僅用視覺文化的符號學表徵來處理「圖像史」,而是要看到,它所涵蓋的范圍遠遠超過了圖像研究,它的真正的意義如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學者尼古拉·米爾佐夫所講的「要用視覺文化瓦解和挑戰著任何想以純粹的語言形式來界定文化的企圖」。

文藝美學家對視覺文化的研究呈現著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文藝美學家對視覺文化的論述較晚,二是文藝美學家對視覺文化的論述更為系統和深刻。在這方面,英叢枝國的文藝美學家伊格爾頓的大聲疾呼頗為強烈。他指出,我們正面臨著一個視覺文化時代,文化符號趨於圖像霸權已是不爭的事實。圖像生產深刻地涉及現代社會的政治、科技、商業、美學四大主題。

在我們這個時代,眼見更為重要。你可以買一張由軌道衛星拍攝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擁有一張核磁共振記錄的你的內臟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時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確顯現,你可以在計算機上對其數字化處理。不久,拉斯維加斯的巴黎飯店將加入這個虛擬城市,還模仿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劃的形象。有時這種模擬生活比真實的東西更加令人愉快,有時則更糟。1997年,美國國會宣告同性婚姻是不合法的,然而,當大眾娛樂節目的人物埃倫出現在電視上時,卻有四千二百萬人在觀看。另一方面,軍方長期以來熱衷將虛擬現實作為訓練場所,並在海灣戰爭時不惜以人的生命為代價將其付諸實踐。這就是視覺文化,它不薯鄭肆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可以想見,這種新的視覺存在令人迷惑不解,因為注意到這種文化上的新視覺性與理解它並不是一回事。事實上,當代文化中豐富的視覺經驗與分析這種現象的能力之間的鴻溝,既彰明了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視覺文化研究的機遇,又揭櫫了這一研究的需要。視覺文化關注到的是視覺事件,消費者藉助視覺技術從中尋求信息、意義或快樂。

新的視覺文化的最顯著特點之一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正如通常所說,視覺文化研究的是現代文化和後現代文化為何如此強調視覺形式表現經驗,而並非短視地只強調視覺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覺。視覺文化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分析這些復雜的圖像是如何匯聚在一起的。這些圖像並非源於一種媒介或產生於某一個學術界明確劃分的地方。視覺文化把我們的注意力引離結構完善的、正式的觀看場所,如影院和藝術畫廊,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視覺經驗的中心。

正像文化研究已尋求了解人們在大眾文化消費中創造意義的諸種方式一樣,視覺文化首先研究人們日常生活的視覺經驗,包括生活快照、盒式錄像機,甚至於風靡一時的藝術展覽。

視覺文化必定是一個歷史學科,它建立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之上,即視覺形象不是穩定不變的,在現代性的特殊時刻,它改變著與外界現實的關系。

⑶ 英國牛津大學藝術與視覺文化史碩士

英國牛津大學藝術與視覺文化史碩士入學條件:一、二等及以上學士學位,並滲禪獲榮譽學位。語言需求:雅思7.5,小分7.0。
牛津大學始建於1167年,是歷團搜史Z悠久的一所高校,同時也是全球歷史上第二悠久的大學塌喊歷。本課程中心內容是對藝術史的實踐進行理論與方法的質詢。目的在於解決當代藝術史工作者所面對的重大挑戰與問題,不論其研究領域如何。本課程將向同學們介紹如何從廣義的角度來重新界定視覺歷史題材,涵蓋范圍更廣的人造物品和影像,其中包含從科學到大眾傳播的各種影像與物件。http://mepzx.com/zd/lx

⑷ 香港中文大學 視覺文化

首先恭喜你了,視覺文化,簡單介紹一下:
視覺文化時代使我們處於一個視像膨脹的「非常時期」。「眼見更為重要」,人類的經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視覺化和具象化了。

視覺素養成為信息時代的大眾基本素養。如今,對視覺信息的感受與處理能力在生活中普遍需要,視覺素養能力的高低將自然而然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情趣與生活質量。對「美」的「解蔽」,不僅需要「明亮」的眼睛,更需要「敏感」的心靈。視覺素養培養成為必需關注的國民教育問題。藝術已走出象牙塔,視覺素養不再僅僅是藝術工作者的專利。許多人看似缺乏藝術細胞,卻並非與視覺素養無緣,同樣具有視覺素養的可塑性。現代社會分工中,除了專業藝術工作者,還有相當多的職業需要具備視覺素養能力進行相關的創作,如教師、大眾傳媒、各類設計(城市建築設計、服飾產品設計、包裝用品設計、廣告影視設計、網頁設計等)。他們所具備視覺素養能力的高低將深刻而廣泛地影響社會的文明風貌和人們的精神狀態。大眾對視覺信息的「讀、解、用」的修養和能力,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訓練和文化熏陶才能提高,而提高的效果如何則取決於進行相關創作和應用的工作者的視覺素養。

美國藝術心理學家阿恩海姆在《視覺思維》一書中曾說:「在那些致力於培育自己的感性能力的人中——藝術家——有不少人對理性採取不信任的態度,認為它是藝術的敵人;另一方面,那些從事理性思維的人,又喜歡把理性思維說成是一種完全超越了感知范圍的活動。」他指出,這種根植於西方文化傳統的偏見,實際上已給人類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危害。由於這種偏見的作用,感知與理智、藝術與科學變成相互排序、迥然相異的東冊喊西。正是由於這種分裂,藝術家把自己封閉在象牙塔內,清高孤傲,自成一體。科學家不問藝術,教育家忽視藝術,所有正規中學和大學都把藝術作州磨野為可有可無的東西,整個社會都把藝術當成生活的點綴品。這樣一來,人們便喪失了一個通向真理、通向認識自身和社會的重要途徑。

阿爾文.托夫勒在他早期的未來學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就曾指出:人類社會正在孕育三種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計算機文化文盲和視覺文化文盲。掃除視覺文化文盲的根本途徑就是使國民具備視覺素養。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尤其是教育技術工作者及時關注視覺文化教育和開展視覺素養培養工程,將其納入大眾教育的必修內容之中,以期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研究和行動。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看到的並不是相同的圖像。在這些不同的世界圖像面前,我們怎麼確定真假、辨別正誤?人們總是把自己看到的世界的圖像當作世界的真實,而忽略個人的差別。造成這個錯誤的原因是我們無法看到別人看到的圖像。有沒有一個獨立於我們意識之外的客觀世界?人們究竟能否獲得一個真實世界的景象?這些問題成為認識論難以終結的哲學問題。當我們對某一件事的注意足夠集中時,我們會對其他的事物視而不見。決定我們看見還是看不見的規則是什麼?是習慣,是沉積已久的經驗,是本能。本能決定把什麼信息處理成顯意識,把什麼信息處理成背景。顯意識是一個某些信息被淡化為背景,而某些信息被凸顯的過程。因此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一個包含被淡化信息的世界,是一個經過主觀處理的感知世界。

決定成像的最淺層條件是社會習俗,最重要的因素是語言和理性。包含在語言文化中的價值理性游數常常排斥世界的多樣性,因為理性總是傾向於選擇那些盡量不與原來的經驗和習慣相矛盾的答案。愛因斯坦說:物理世界的規律不是發現的,而是發明的。在矛盾無法調和時,理性則設法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調和。經過理性的有條不紊的加工,世界就變成了一個有意義的、有序的世界,而一個多元的世界就漸漸被驅逐於視野和意識之外。

長期如此的過程,養成了人們的觀察與思維的習慣,並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意識世界。無形之中不知不覺地局限著人們的觀察視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世界觀的形成——這是視覺與意識之間的深層次關系!揭示出這一點意義非凡,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視覺素養的培養何等重要!它不僅僅事關觀察習慣和文化素養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它對思想意識與世界觀的形成發生著極其深刻的影響!視覺素養的培養對在世界全球化過程中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具有本質的意義——人類不僅需要繼承和創造多樣化的文化,更要培養自身多樣化的「看」的習慣並能夠理解其深刻的內涵——這是視覺素養培養研究的本質意義與獨特價值。

人的真正的知識是以主觀和客觀這兩個對立面的交會、融合為前提的,並且是一種經過中介而實現的活動。最重要的中介之一便是「視覺」。視覺在主觀「理性」活動和客觀「自然」規律之間建立了聯系,視覺成為知識的來源和根據。可見,直觀這個元素對我們一切知識的形成都起著奠基性的作用。

直觀包含無意的和有意的「看」。「無意的看」是天性、本能,「有意的看」則取決於習慣和經驗。所以,有意的看對意識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選擇作用。因此,培養「有意的看」的習慣,也就是在培養「人的思想意識」——人的一種最重要的素質!如何從最初級、最簡單的直觀開始,而逐步發展到最高級的,即美感的直觀?這正是視覺素養培養研究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的課題。

自己決定一下吧!

⑸ 英國留學 威斯敏斯特大學視覺文化碩士專業介紹

視覺文化碩士(Visual Culture MA)需要通過英國大學研究生課程網上申請服務系統UKPASS申請,UKPASS代碼是021674,課程所屬學院是:社會科學、人文和語言學院(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Languages) 課程總結視覺文化研究領域的歷史和理論的辯論,以嚴格審視的態度分析各類毀羨現象,包括積極性和流行的政治;當代視覺藝術,資本主義和文化,全球化和新媒體技術,機構和他們的檔案;以及城市的物質文化。同時,也借力倫敦市中心的文化機構和智力資源,並與一些畫廊和機構接觸,為學生提供工作實習機會。

這種跨多個學科,基於視覺理論的課程得以建立,滾腔是因為我們相信,視覺素養和視覺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現時社會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本課程向您介紹歷史上以及當代圍繞視覺文化的理論和實踐所產生的思辯,使您在一個概念性的框架下評估視覺藝術以及其他形式的視覺產品在當代社會和文化中的作用。

您將獲得創意和專業研究能力,如通過展覽、藝術作品和機構檔案館進行研究工作的能力,你將能夠在不同的藝術和概念框架內運作自如。

畢業生將具有在創意產業承擔角色的能力,包括博物館和畫廊的工作、教育、藝術管理、市場營銷或深造到博士水平,也適合希望進一步深造的執業藝術家。

威斯敏斯特大學碩士課程——視覺文化碩士纖備拍必修課程:

• 研究方法:知識、文化記憶、檔案館和研究

• 理論分析和批判的觀點

• 視覺文化:生產展示和闡述

• 論文

威斯敏斯特大學碩士課程——視覺文化碩士選修課程:

• 資本主義與文化

• 創意數碼科技

• 解讀空間

• 代表世界文化

• 人的形象

• 城市文化

⑹ 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碩士visual culture(視覺文化)專業在英國是怎麼樣的一個水平呢

威斯敏斯特大學視覺文化碩士課程就業前景:

畢業生將具有在創意產業消派承擔角色的能力,包括博物館和畫廊的工作、教育、藝術管理、市場營銷,或深造到博拿遲賀士水平。這旦豎個課程也適合希望進一步深造的執業藝術家。

⑺ 視覺文化 [攝影與視覺文化]

一 關於視覺文化,人們普遍把它理解為由電影、電視、攝影、繪畫、雕塑、建築、廣告、設計、動漫、游戲、多媒體等以圖像為認識中心的文化形式。本文所要探討的,是攝影在視覺文化形成中的作用,視覺文化時代攝影屬性的變遷和攝影人觀念的轉變。

回顧歷史,攝影術的發明只有170年。但這170年,是人類觀看方式變化、視閾拓展和視覺文化生成的170年。這種變化,並不僅僅局限在藝術領域,而是涉及到人類之眼所能看到的任何領域。
首先,攝影使人類肉眼無法分辨的物體運動形態和細節能夠得以分解,如連動攝影使我們看清了馬奔跑時四個蹄子的連續動作,使我們看清了槍彈穿過蘋果時的力量,使我們看清了爆炸瞬間的煙霧和碎片相裹挾的狀態。總之,攝影的瞬間可以凝凍飛速運動的物質,讓我們看清細節;而顯微攝影使我們看清了細小物體的結構和庄嚴的秩序,航拍攝影使我們能夠靜觀大地的色塊構成和自然線條的抽象形式意味。
其次,攝影見證著人類許多重大事件,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都在攝影鏡頭里留駐。以往的歷史,都是文本中的歷史,是字里行間、繪畫和考古實物中的歷史。所有這些都是解說和想像的歷史,歷史場景和細節的直接視聽是無法復原了。攝影術發明後,人類有了另外一種歷史:影像中的歷史。這種歷橋和史圖像是攝影者的目擊,以直觀、形象、真實的方式再現歷史上的人類社會生活,不但具有見證性,而且具有傳承性。這種圖像與文本相互參照和映照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幫助後人感知和認識歷史。比如美國9・11事件和5・12汶川大地震,大量動態和靜態影像由此誕生。這些影像既是知識性的信息,也蘊涵著情感性的因素,是這些影像把所有人的心靈直接而快速地連接在一起。不但如此,這些影像中的代表性照片,還必將進入歷史文獻,成為一種歷史內容的陳述和承載。在上個世紀,瑪格南(Magnum)圖片社和美國《生活》雜志的眾多攝影師在這方面做了非常傑出的工作;在中國,從30年代開始,已經有很多秉持相同使命的攝影師,如方大曾、王小亭、沙飛、吳印咸、鄭景康等等,也為後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歷史影像。

第三,攝影使我們對平常之物熟視無睹的現象有所警覺,並有意識地凝視身邊的日常生活,更專注地看人和事物,「幫助我們發現社會的盲點」(朱大可語)。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雖然媒體十分發達,傳播十分迅速,但還是有很大的一群人被屏蔽在主流話語之外,生活在社會上層的人們,很少談論他們,或者不願意談論他們。在一種特定的時空下,他們太少出現,我們想不起他們;在另外的時空下,又太常見了,我們熟視無睹。大家都這樣,而且認為這樣很正常。下層勞動者的真實狀況被屏蔽的現象,可能是人類歷史上、也是各個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衡量社會進步的尺度之一,就是看這沉默的一群被怎樣對待。攝影自從被用於新聞和紀錄現實生活以來,已經成為社會調查的重要方式,在世界范圍內,不但一個個沉默的社會群體以集體形象的方式被主流社會重新看待,如攝影家蘭格(Dorothea Lange)1936年在美國農業災害期間拍攝的《逃難中的母子》,解海龍1990年代拍攝的農村失學兒童,由於照片激發了主流社會的同情,使該社群的困境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改善。
從人類大家庭的角度來看,攝影使我們發現了不同於自己的眾多其他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使人文地理學和人類學有了實證的意義。如西方國家的眾多探險者、旅行家和傳教士在過去一百多年來所做的工作,盡管他們當時的直接目標帶著殖民的色彩,但他們觀看特定環境中的種族生存方式、文化遺存,客觀上間接地加深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理解,促進了全球化時代的到來。
第四,鏡頭面對自然之景,提升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水平,並且無論是否到場,都可以在照片中共享自然的氣息。自攝影術發明以來,我們無法計算人類有多少照片的內容是自然和人文的風景。盡管是科學家發明了攝影術,但畫家最先用它來拍攝風景。從此後,攝影與風景就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現在,有數不清的人在拍攝風景,有很多人是專業的風景攝影師。盡管在當下的中國攝影中,風景攝影,常常被人稱如消鬧為風光攝影,往往渣罩都是甜膩膩的東西,但在更大的范圍里,我們仍然發現,照相機幫助我們記住了山川、河流在天地之間光影變幻的神奇。在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個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因為風景攝影的發現才被命名的,亞當斯(Ansel Adams)從事純攝影,體現大自然的豐富和庄嚴;郎靜山從事集錦攝影,作品中體現筆墨山水的化境,體現中國的自然觀。對於大批風景攝影師來說,行-思-拍,是一種生存方式,三者不可分割地融為一體,「我思故我行,我拍故我在。」他們在時間的河流中採集,採集最壯美、最動人的那一刻,長驅萬里的跋涉,曠日持久的等待,靜夜無眠的遐思,為的是把那灼熱如火、清冽似水的情懷,真切鮮活地「搬運」在觀眾的面前,讓更多的人對自然景色進行再觀看。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覺文本,風景作品成為人工環境中原始自然的替代品,可以靈活地運用在各種場合,鑲嵌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不但是人類工業成就的確證,也是對人類生活的美化,而且是原始自然與人工環境之間的調和劑。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精細的社會分工和異化勞動,人變成社會生產和生活流程中的某個小部件,成了「單向度的人」。讀風景攝影作品,我們可以反觀人類自身從大自然的老家走出了多遠;「目測」自己異化的深度。這些作品內容與我們心靈深處關於故鄉的記憶、關於家的渴望、關於靈魂的論說相呼應,能夠緩解我們的精神焦慮,不斷矯正我們無所適從的心理狀態。

第五,與對自然的觀看相聯系,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有意識地對野生生物進行跟蹤觀看也成為攝影的一個重要分支。這是人類對地球上另外的生命體的關注和追蹤。這樣的攝影,一方面促使我們了解和認識野生生物的生活習性,保護他們的生存環境,保持地球生命種類的豐富和平衡,另一方面使我們人類在生命平等的意義上反省自身。在這樣的作品裡,我們常常發現動物身上的人性,也更加看清了人身上的動物性。這樣的視覺認知無疑是視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動態攝影中,有大批野生動物節目在電影院和電視上播出,就充分說明這一點。
第六,在藝術攝影發展的漫長歷程中,視覺形象或者來自於對現實處理,或來自於內心,最後都指向了我們的目光投射的對象――作品上,代際相傳的探索和眾多經典的作品,在視覺想像的天地中增強了我們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這是人類在視覺方向上的專業化提升。最近幾年的電影「大片」,雖然大多故事編寫平庸,卻因為利用了數字攝影和技術後期製作的優勢,可以模擬火山爆發、洪水沖擊和颶風狂掃的震撼力,可以模擬在規模的人類戰爭和社會運動的慘烈程度,真可謂極聲色之欲,滿足了觀眾對視聽感覺的刺激需求,因而製造出一個個票房奇跡。
第七,攝影器材和技術的飛躍發展,為視覺文化生成提供了物質依託。照相機的機身(暗盒和快門)逐步小巧化、鏡頭多樣化,為攝影進入各行業工作和日常生活打下了基礎。在靜態攝影的基礎上,有了動態攝影,產生了電影和電視,乃至DV。所有這些機械物件,都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視覺習慣,比如觀看的距離和角度、焦點的選擇和景深控制,最主要的,是我們在與照片、電影、電視觸目相接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養成了看什麼和不看什麼以及怎麼看事物的無意識的習慣性眼球動作。要知道,品牌和規格越來越繁多的鏡頭,都是各種瞳孔,除了135相機50毫米鏡頭(或其他類型的相應鏡頭)外,從魚眼到1000毫米以上焦距、從1.2到64光孔的各種鏡頭,都是變相的人類之眼,習之既久,可以改變人類的視閾。
攝影發生作用的方面還有很多。170年人類夢寐以求的不同視閾下的觀看活動及其成品――見證性的視覺信息(照片、錄像帶等)廣泛傳播,使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發生變化,極大地促進了不同階級、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而且深層次地改變了我們的視覺心理習慣。進入到21世紀,數字技術革命使攝影發生了急劇而深刻的變化,特別是2003年之後這幾年。膠片市場大幅度萎縮,原來長長的膠片櫃台已蜷縮在一角,而街市上到處可以看到手握數字相機的人和用手機拍照的人。而3G通訊方式的廣泛使用又是一場技術革命。攝影在十年後、二十年後,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什麼,現在難以預想。
目前中國攝影業界的狀況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一是攝影從專業領域走出,實現了大眾化。現在的攝影隊伍,不再是一個相對固定的人群,而是遍及各個社會人群,對攝影人可以區分職業與非職業,很難區分專業與非專業,因為有的業余愛好者專業水平很高。二是攝影從一種特設的職業中解放出來,變成日常生活中隨心所欲的行為,帶個相機就像帶支筆。許多新聞照片是事件發生地居民和遊客拍攝的,而不是記者拍攝的,許多美的照片是業余愛好者拍攝的,而非攝影家拍攝的。三是攝影活動遍地開花,大到全國性專業攝影組織舉辦的國際攝影藝術節,小到社區舉辦主題性的攝影比賽,數量多、參與者眾、主辦者成分復雜。四是攝影的傳統理念正在動搖,攝影真實性的基本觀念遭受沖擊,肖像權、著作權等問題層出不窮。五是攝影交流越來越便捷,網路成了最大的圖片庫和最快的傳播渠道。六是攝影市場的缺失和當代藝術的介入,模糊了攝影作為紀錄工具和藝術形式的界限,一些新媒介不斷誕生,催化著攝影的更多變異。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從印刷出版物到電子媒體,從戶外廣告到日常記錄的手段,圖像的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感知事物和認識事物的常見方式,進入到了家庭和個人生活之中,並且與個人的精神生活相關。在我們這個時代,視覺方式更加凸顯出來,人可以通過更多地「看」(也伴隨著聽)來知覺並且理解世界。對「看」的依賴是這個時代的特徵之一。
圖像的方式是視覺形象的方式,從橫的方向看,不同民族語言的阻隔被打破;從縱的方向看,同一個國家和社會中,文字的壟斷被打破,社會進入到了一個空前的大眾文化時代,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和沒有語言文字隔膜的視覺文化傳播形式,更加緊密和有效地把人類聯為一體。我們越是向上追溯歷史,就會發現圖像與現實事物之間的區別越模糊。在原始社會中,事物及其圖像只不過就是同一勢力或精神的兩種不同的現象,只是物理性質有差別,因此也就有了圖像在拜祭和駕御威力強大的精靈鬼怪時想像出來的效驗,這是原始圖騰文化時代。
傳統的文化活動主要藉助於語言、文字和表演來進行,傳統文化活動中聽評書、讀小說、誦詩歌以及表演,都必須藉助一個語音或文字的鏈條構成的文本,通過想像,來間接性地認識外界社會,讀者得到的是體驗和領悟;而圖像時代,文化活動藉助於現實的形象印跡直接呈現在視覺中,在讀者和觀眾那裡引起新奇(陌生化)的感覺,利用從眾心理引導消費。那時,圖像運用在藝術活動、生產和生活中也有,但應用面窄,相互之間也缺少關聯。現在不同了,圖像應用表現在社會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上。除了藝術攝影,新聞、宣傳、工業、農業、軍事、地理、海洋、航空、醫學、法制等等領域都可以看到攝影工具和圖像的應用。日常生活更是離不開攝影。在一個社會自然人的眼光里,圖像是獲取知識、了解事態、掌握規則等的方式。在攝影家看來,攝影是一種方式,任何東西都可以確切地通過這種方式說出來,任何目的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達到。現實中的孤立現象可以由影像結合起來。攝影人拍攝一切的理由就在於消費的邏輯。我們製造影像並且消費影像,從而需要更多的影像。激起慾望、滿足慾望,照相機彷彿是一劑導致疾病的葯,越吃就越要多吃、快吃。從某種意義上說,影像也消費了現實。
我們人類一邊生產和生活,一邊用照相機和DV紀錄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就像有兩個人類:一個是真實的世界,一個是影子的世界。這種變化,不是一個很普通的變化。這種變化,不但深刻地改變了世界,也深刻地改變了我們人類自己。圖像不但是產品,也是思想;不但是紀錄性的信息,也是藝術作品;不但從屬於我們,也左右著我們;不但是當前現實,也會形成圖像化的人類歷史教科書。
攝影從一種奢侈的行為――達官貴人把玩或職業攝影工作者謀生的工具,變成今天這樣的隨心所欲的玩具,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現在攝影呈現「全民狂歡」的景象,人人拍、時時拍、處處拍;每個人都可以生產圖像,並下載圖像,網上傳播日夜不停!浸泡在圖像的大海里,我們不出門而看天下,通過影像感知和認識這個世界。網路以無差別的方式存貯、共享和無窮盡地生產影像。特別是80後、90後的青少年,整日進行網路漫遊和電腦游戲,在他們的世界裡出現分裂:有一個現實世界,還有一個虛擬的世界,而且「虛擬世界」介入現實空間,對現實進行闡發、復制或扭曲,這種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的對比、緊張和焦慮已經使80後的人成為「新新人類」。他們每天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花費精力來區分哪個是現實世界,哪個是虛擬世界,而且有時分不清楚二者的界限。
以上事實說明一個視覺文化時代的來臨。所有人,都可以並且有能力利用相機――傳統的和數碼的,在無邊的空間里、在綿延著的時間的河流中,來截取世界景象的一個又一個瞬間,並將這些影像編輯成一個故事、一段景觀、一種情緒,甚或是別的什麼。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視覺文化正在生成。這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特徵之一。



視覺文化時代是人類歷史發展繼原始圖騰時代、文字時代之後的第三個時代。對於攝影人來說,必須深刻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進程,認識我們所處時代的變化,積極轉變觀念,才能在變化中保持主動性。具體說來,就是要轉變幾個觀念:
一是要轉變類別界限模糊的觀念,進一步明確創作目的,在沒有邊界的攝影藝術中找到自己的方位。
當前攝影創作中,牽涉到每個攝影人、每一次按動快門的問題,是「拍什麼」的問題。在當前攝影創作中,大部分攝影人遵從著真實和藝術的雙重標准,攝影目的不明確,選擇題材的范圍受到極大束縛,紀實時不考慮敘事而考慮光線和色彩是否有藝術特性,脫離了記錄歷史進入圖像文獻的目標,許多該拍攝的東西進入不了視野;而進行藝術創作時擔心不真實,不敢大膽運用多種手段,作為藝術創造,形式又不夠創新,無法進入藝術經典。從攝影史自然生成的角度來看,按照拍攝功能,可以把攝影分成藝術、記錄兩個大類。記錄類攝影作品是記錄當前生活,給未來參照,屬於敘事性攝影,其認識價值是第一位的,審美價值是第二位的。判斷一幅記錄性攝影作品的價值,第一是看拍什麼,第二要看怎麼拍,第三看怎麼用。藝術類攝影是情感表現型攝影,其審美價值是第一位的,認識價值是第二位的,判斷標準是基於視覺語言的創新而建立的。只有把拍攝目的分清,才能在泛濫的影像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位。
二是要轉變將攝影等同於拍攝的觀念,將攝影活動看成一個來自於生活、又回到社會生活的動態過程。
攝影界歷來活動頻繁,比賽此起彼伏,展覽相互欣賞,形成了一種為獲獎而拍攝的氛圍,而大批照片在參賽之後就被當作廢品處理掉。其實,攝影是從生活對一個攝影家的塑造開始的,然後是實地拍攝,再到沖擴或列印製作,再到展覽或出版,回到社會生活,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絕不是拍攝完成就結束了,拍攝只是完成了所要事物圖像的採集工作。用接受美學的觀點來看,只是完成了作品的生產,如果沒有讀者的接受,生產就失去了意義。而且,讀者在接受作品的時候,是對作者創作的參與,是二度創作。只有在文化傳播中,讀者憑借自身的個體經驗觀看作品並進行判斷和鑒賞,接受影響,才算完成了攝影過程。在視覺文化時代,傳統的做法需要改變,攝影人要樹立為讀者拍攝的觀念,要學會策劃和編輯自己的照片,使自己的照片上升為文化藝術產品,回到社會中去,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是轉變把作假歸罪於數碼技術的觀念,大膽、恰當地使用數字技術。
攝影是科技與文化緊密結合、融為一體的產物,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抵制新技術。我們總聽到一些人說,數碼技術出來了,攝影的真實性保不住了,並根據目前出現的一些電腦加工合成作品冒充一次性拍攝作品參賽或發表的現象,把作假的罪名加到數碼技術頭上;還有人說數字合成修改技術,顛覆了攝影的真實性根基。數碼影像對傳統銀鹽工藝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它使作假更加便利。最近幾年出現的「鴿子」、「羚羊」、「正龍拍虎」典故,說明了事態的嚴重性。但是,從攝影史上來看,傳統銀鹽工藝和暗房加工也作假,還在特殊的時期里經常用到;數碼相機也可以做到真實,現在新聞記者很多用數碼,真實性依然存在。所以說,把作假歸罪於數碼,從邏輯上是不通的。作假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技術改進了,我們的頭和手獲得了更多解放,但社會對真實的需要仍然存在,新聞攝影的真實性就不會被顛覆。假照片因為眾多真照片的存在而水落石出。記錄類攝影工作者加強職業道德,既然是記錄,就不能假作和虛擬。同時,藝術攝影工作者大膽運用數碼技術,豐富創作手段,開辟新的空間,這才是視覺文化時代攝影人的理想狀態。
四是轉變攝影單一為藝術的觀念,釋放相機的各種功能,樹立新的攝影文化觀。
攝影藝術的路為什麼越走越窄?回首60年在各種比賽和展覽中獲獎的作品,能夠進入共和國歷史文獻的作品有多少呢?如果我們去統計,會看到比例並不大。越是獲獎的越無法進入,倒是很多拍的時候不很在意的照片能夠進入。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攝影人的頭腦被束縛住了。大家都承認,相機的基本功能是記錄。在視覺文化時代,攝影一方面要進一步推動藝術的發展,一方面要把記錄功能釋放出來。一個人拍自己,他會有一個個人的影像史;一個家庭拍自己,這個家庭就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圖像發展史;一個民族拍自己,那麼這個民族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影像史。這個從國家到社會,從個人到家庭,大規模地在記錄拍攝的景觀,是這個時代給我們提供的條件,也是要求。視覺文化就是建立在個人、家庭和全社會的圖像庫的基礎上的認知、體驗和傳播方式。

李樹峰:中國藝術研究院攝影藝術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唐宏峰

⑻ 有一門課叫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有親能告訴我它是干什麼的嗎,選課用,謝謝

當代藝術」在時間上指的是今天的藝術,在內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現代精神和具備現代語言的藝術。段頃
視覺文化的最顯著特點雀陵之一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正如通常所說,視覺文化研究頃燃戚的是現代文化和後現代文化為何如此強調視覺形式表現經驗,而並非短視地只強調視覺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覺。

⑼ 關於視覺文化

一 視覺文化的特點——是繼文化研究、怪異理論和美國黑人研究之後產生的。已經從一個對從事藝術史、電影和媒體研究、社會學及其他視覺研究者有用的術語,變成了一個時髦的、也許有爭議的研究交叉科學的新方法。可視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為當今人類的經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視覺化和具象化迅段了。在許多方面,工業化的和後工業社會中的人們如今就生活在視覺文化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將當下與過去區分開來。通俗報業一直關注著電影界的數字圖像、後成像術的出現和醫學成像術的發展,更不用說對互聯網無休止的評論熱潮了。這種被廣泛認可的視覺的全球化,要求新的解釋手段。同時,為了說明"視覺轉向",這種向後現代狀況的轉變也要求對現代主義和現代性重新做出歷史性闡釋。
當然,後現代主義不單單是一種視覺經驗。在阿爾讓·阿帕都萊(Arjun Apparai)所稱之為"復雜、重疊、破碎"的後現代主義社會中,是不能期待整齊劃一的。過去時代中也沒有這種整齊劃一,不管你是看哈貝馬斯贊譽的18世紀咖啡屋公共文化,還是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描繪的19世紀報紙和出版業的印刷資本主義。正如這些著者無視其他更大范圍的選擇,只突出一個時代的某一特徵作為分析手段一樣,視覺文化是一種策略,用它來研究後現代日常生活的譜系、定義和作用。我們稱之為分離的、破碎的後現代主義文化最好從視覺上加以想像和理解,就好像它在19世紀經典地呈現在報紙與小說中一樣。
西方文化一直把口語詞看做智性活動的最高形式,而把視覺表象看做觀念闡釋的次等形式。而目前視覺文化作為一個研究課題的出現,發展了W.J.T.米歇爾所說的"圖像理論",並向傳統的言語霸權提出了挑戰。根據這一理燃昌螞論,今天的西方哲學和科學對世界的理解,靠的是圖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這對那種把世界看成書面文本的觀念提出了重大挑戰。那一觀念是從諸如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這類基於語言學的運動以來就統治著知識界的討論。在米歇爾看來,圖像理論源自:
這樣一種認識,即觀看(看,凝視,瞥一眼,查看,監視和視覺快樂)或許與各種形式的閱讀(破譯、解碼、翻譯等)一樣,是個很深刻的問題。"視覺經驗"或"視覺教養"用文本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釋的。
二 視覺文化的基本內容
1、視覺文化傳播,特指文化傳播的發展正出現這樣的趨勢:文化脫離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為中心,特別是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視覺文化傳播(Visual Culture Communication),是指經由形象媒介,特別是影像媒介實施傳播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播形態。視覺文化傳播不但標志著一種文化形態和傳播方式的轉變和形成,而且還意味著人類思維範式的一種轉換。
2、視覺文化傳播不但是一種新的文化形態,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產業形態。馬克思主義的符號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逐步興起,注重考察晚期資本主義的「後福特主義」生產方式(對貨幣資本、商品、生產工具和勞動力等因素的國際流動考察),其間,對視覺文化傳播消費方式和形態的研究,已處於這一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
3、基於以上的理論範式,視覺文化研究將形成這樣一種觀念:當代社會生產的對象,已不再僅僅限於那些純粹物質性的產品,當今的社會正在越來越多地生產「視覺符號產品」。視覺符號產品有兩種類型,一是具有某種認知內容的,後工業的信息的商品;二是帶有審美內容的,後現代商品。對這些「視覺符號產品」生產、流通與消費的研究,構成了視覺文化研究的新課題。
4、在語言為中心的文化形態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語言符號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而在形象為中心的視覺文化形態中,占據重要地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其影響上)是視覺符號的生產、流通皮埋和消費。其間,影視視覺符號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十分巨大的產業形態。

⑽ 什麼是視覺文化

視覺文化( Visual Culture),是指個體通過特定的視覺文本去觀照世界外物的生活方式。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視覺文化包括了個體對自我生活的視覺謀劃,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物體、人和關系等等進行視覺解碼的能力。而視覺文本,則包括繪畫、圖片、電影、時尚和裝飾等具體文本。視覺文化概念有助於揭示各種日常生活裝置背後的文化內涵、精神。

隨著攝影術、電影、電視的出現,加之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直到今天,圖像、影像無限增殖、泛濫,人們已經徹底被視覺所支配,邁入了視覺文化時代。

注意事項:

在視覺文化時代,文化由語言中心轉變為視覺中心,視覺性成為文化的主導因素。人們比以往更加關注事物的外觀形態,並且隨著視覺技術的進步,大眾對於可視性的要求不斷攀升,更促使視覺新花樣層出不窮。

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其他影像媒介,它們常常通過圖像來表達理念、情感和價值觀,用細微而幾乎看不到的形式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2]隨著視覺符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閱讀全文

與視覺文化這門課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