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您好。在網上看到您的回答問題,向您請教下 您知道西藏本教唐卡 一書嗎在哪裡可以請到謝謝
這個網購就可以,上淘寶京東搜索吧。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也幫你搜索了一下淘寶,的確很多,但是具體書名《西藏本教唐卡》這樣的書籍沒有收到。你也看看吧
㈡ 什麼是苯教文化
苯教(Bon Religion)(有時也譯為本教、苯波教)在古藏文的記載中,苯教的苯(Bon)是「頌咒」「祈禱」「詠贊」 之義 ,這在原始信仰的各種儀式中是個極其重要的部分。以念頌各種咒文為主要儀式的各種原始的苯被傳統被稱之為「原始苯教」(或「世續苯教」),另外由辛繞彌沃所創立的「雍仲苯教」。在「Bon」之後加上一個「Po」(Bonpo 苯波) 就變成信仰和參與各種原始信仰的人。因為雍仲苯教最傳統的法帽「爾莫澤傑」(dkar mo rtse rgyal)(又稱「勝尖白帽」)是白色的,因此早期的雍仲苯教曾被稱作「白帽苯」,由於西藏古代政治、歷史、宗教等原因,許多西藏人都忽略了西藏本土的歷史,他們認為印度佛教對西藏文化特性的形成有著巨大的貢獻,並認為所有來自印度的都是有偉大價值的,同時也認定西藏本土文化以及與印度或佛教不相關的都沒什麼價值,一些古代藏地學者的著作中描寫苯教的章節,往往是人雲亦雲地搬照前代學者的文章或宗教範本的史記,因此很多著作都簡單地把苯教描寫成「鬼神崇拜」「殺生祭祀」或「巫術」等等,正是這種狀況,延續了許多個世紀,導致了西藏真實歷史和本土文化的遺失
㈢ 求關於西藏文化的書
《倉央嘉措情詩集》.《獒》.《西藏度亡經》.《西藏生死書》去看看吧!都是很有西藏文化的書,希望你能喜歡~。
㈣ 藏區原生教苯教的歷史
苯教(Bon Religion)(有時也譯為本教、苯波教)在古藏文的記載中,苯教的苯(Bon)是「頌咒」「祈禱」「詠贊」 之義 ,這在原始信仰的各種儀式中是個極其重要的部分。以念頌各種咒文為主要儀式的各種原始的苯被傳統被稱之為「原始苯教」(或「世續苯教」),另外由辛繞彌沃所創立的「雍仲苯教」。在「Bon」之後加上一個「Po」(Bonpo 苯波) 就變成信仰和參與各種原始信仰的人。
根據苯教徒的傳統解釋,苯教大體可分兩種:
辛繞彌沃
1、原始苯教(srid pa rgyud kyi bon)
2、雍仲苯教(g.yung drung bon)
辛饒彌沃(gShen rab mi bo)(頓巴辛饒)在吸收和改革原始苯教的基礎上創建了雍仲苯教,使苯教得以統一,辛饒彌沃被認為曾是象雄的王子。早在遠古時代辛繞彌沃出生之前,青藏高原就已經盛行著各種各樣的原始信仰,那就是被統稱為原始苯教的多神教,有「魔苯」、「贊苯」、「沐浴苯」、「招財苯」、「占卦苯」、「龍苯」、「神鬼苯」、「歷算苯」等三十多種原始的「苯教」,他們為民眾禳解災禍,祛除病邪,擁有眾多的信徒。這證明當時象雄、吐蕃地區「苯教」一詞的解釋范圍非常廣。
岡底斯山
「苯」這一個字,是藏文,從象雄文「吉」(gyer)(或譯為「傑爾」),意譯過來的,實際上是「念」和「讀」的意義,就像念經讀書。「苯」有許多釋義,據苯教經典記載:「苯一字蘊藏著無窮含義,即在苯教因明學和般若部里記載說「苯」謂能維持其自體者;或攝持其自性相。「苯」有八大類別,即有為苯、無為苯、輪回苯、涅盤苯、道諦苯、法處苯、所知苯和福德苯。詳細情況見般若大小等別處。苯與在漢傳佛教里所謂的「法」、古印度梵文中的「達磨」、象雄文中的「吉」、藏傳佛教經典中的「秋」等意義基本相同。總而言之、它涵蓋了有寂含有的萬事萬物,如在苯教的《般若智慧經》中就有雲:「輪回苯與涅盤苯、有寂諸苯為空性。」萬事萬物都可以叫「苯」。
一直到公元七世紀,辛饒所創立的雍仲苯教曾經是整個吐蕃地區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礎。當然,從公元七世紀印度佛教傳入吐蕃以後,苯教和印度佛教在互相排斥的同時,又各自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內容,苯教吸收了印度佛教的內容,豐富了其文化內涵,印度佛教吸收了苯教的內容,也使其能夠更深入地根植於當時的社會並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藏傳佛教。(佛教在進入不同的文化本體中時,必須要面對不同的本土信仰形式,除苯教外,又如儒教、道教、日本的神道等等,這才能使其在民眾中更廣泛地傳播。這也就導致了佛教不可避免地與其本土傳統信仰的維護與界定者產生哲學與精神層面的交流,佛教與本土文化融合不僅在藏地,在其他地域都有所變化,最有力的證明的是觀音菩薩的偉丈夫形象,在中國和日本變為了女性,民間關帝廟中的「關老爺」則成為漢傳佛教的護法「伽藍菩薩」等等,都是不同宗教文化之間的相互吸收的現象)
㈤ 請簡單地解說下西藏苯教和藏傳佛教的區別
苯教是藏傳佛教里的黑教,是蓮花生大士到西藏之前的原始宗教演變來的,一般人認為他們不是佛教,但是他們自己認為自己是佛教。因為蓮花生大士實際已經收服了這個教派,並傳大圓滿法給他們,所以現在的苯教徒也遵守三法印等佛教基本的內容,其大圓滿法也和紅教的大圓滿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苯教還保留著一些過去的生活、修行方式,供奉有屬於自己教派的護法。另外就是還傳承者外圍的一些黑咒,如下雹子咒等。但這不影響其核心教義的含金量。
個人以為:這是一支被佛教同化、提升了的西藏原始宗教團體。
㈥ 西藏苯教的起源
「雍仲本教」 發源於中亞的古象雄世界公認的神山「岡底斯山」一帶,是古象雄的王子幸饒彌沃如來所傳教的如來正法,也被稱為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法、原始宗教和傳統文化。 「雍仲本教」是以顯宗、密宗、大圓滿的理論為基礎,以皈依三寶為根本,濟世救人,導人向善,有著自己圓滿成佛竅訣的佛陀教育,至今已有一萬八千年的歷史。由於「古象雄文明」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范圍。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經」漢譯工程已經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點課題。「雍仲本教」既是古象雄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國西藏民族傳統文化和藏傳佛教的源泉,是青藏高原的人們獻給世界的瑰寶和值得藏族人民驕傲的寶貴精神財富。「雍仲本教」就是以人為 「本」,將一切有情眾生都作為普度的對象,令世人破迷開悟、斷障除惑、解今生來世之苦、獲得究竟圓滿解脫的大乘佛法。[1]
㈦ 你了解西藏文化嗎
我認為:西藏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藏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集中代表,是藏族人民在漫長的自然斗爭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是一種以原始信仰和苯教哲學為指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在青藏高原特殊人文地理環境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質的文化。
㈧ 西藏苯教建築風格
西藏傳統住宅建築的主要形式有帳房、確房、干闌式建築等。其特點是:室內空間較低,多在3米以下:牆壁下厚上薄,門窗小,結構穩固;多採用木結構框架:屋頂以平頂居多。
建築用料大多就地取材。西藏的東、南部木材豐富,一般用原木或木板造房;西北部牧民則用牛毛編織帳房;盛產石材的地方則確房居多。帳房俗稱帳篷,是牧區最普遍而吉老的一種居住形式。
根據放牧方式和季節不同,又有冬帳房、夏帳房之分。冬帳房一般用木棍作框架,上覆輯牛毛織成的氈子,能經高原風雪的侵襲而不漏不裂。架設時,前後左右以木棍為立架,支撐帳頂的中部和四角,然後在四周用繩固定在地上。帳房內空間高度約1.6米至2米,頂部留出天窗,用以通風、採光、出煙,雨天可以遮蓋。牧民們還在帳房外四周用干牛糞、草坯、土塊、石塊等壘成矮牆,以避風寒。這種帳房大都建在背風向陽、水草近便的山窪地帶。夏帳房是用自布、帆布等製作的一種比較輕便的帳篷,構造簡單,拆裝、攜帶都較方便,一般供,行或臨時使用。結構簡單的兩面坡人字形帳篷,只能容納2-3餘人;大的方形帳篷過去往往是貴族和上層喇嘛所用,可容納數十人,製作考究,用各種顏色的布或呢子鑲邊,且縫有精美的圖案。
碉房的外牆大多用石砌。石牆有明顯的收分,門和窗口都很小,通風和採光較差。平頂,外形厚重、穩固。一般2-3層,底層是牲畜圈及貯藏草料的地方,佛堂和居室在注層或3層。山區確房一般都傍山修建,外形呈階梯形。屋頂常被用來晾曬穀物。
在氣候比較溫和、多雨、潮濕的地區,如藏東的珞瑜、墨脫、米林、林芝、被密、亞東等地,還盛行干闌式構造,即在房屋下面架空,使空氣流通,減少潮濕。由於這些地方盛產木材,往往以木板代替石牆、土牆,牆壁薄,窗戶多,建築風格輕盈疏透。
㈨ 有人知道原始苯教集中在西藏哪個地區較多
目前在西藏自治區境內,除了日喀則地區之外,苯波教寺院分布最多的則是那曲和昌都地區。其次,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藏族地區也有不少苯波教寺院,尤其在四川嘉絨地區,苯波教具有很強的勢力。
㈩ 西藏哪裡可以接觸到苯教的傳人
西藏苯教的創始人是頓巴西熱,頓巴西熱的正宗傳人(苯教的傳人)叫謝仁布青>謝薩羅布旺加。
他在拉薩。
西藏的大部分地區都有苯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