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茶文化與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
茶文化具有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社會進步和豐富文化生活等社會功能。那麼茶文化與大學生素質培養有什麼關系?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與大學生素質培養的關系,一起來看看。
一、茶文化在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中的作用
現在大學生對茶文化基礎和歷史知識了解很少;對茶的健康與保健作用了解不多也不夠全面;對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作用理解還不夠深刻等。因此,在高校中開展茶文化學習與教育,對於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增加大學生的歷史和生活知識,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都是十分有益的。
1.茶文化的知識傳承功能。茶文化的內容非常廣泛,茶文化的結構體系包括有關茶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這些內容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進行開展,能讓大學生更多的了解中國的茶文化,豐富學生的茶文化知識、拓展視野,有利於祖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同時也可以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茶文化已成為具有豐富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內涵的動態文化體系。社會上也需要復合型人才,所以,有關專業的大學生有必要將茶文化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中,以便走上社會,帶來豐富多彩的生活。
2.茶文化的精神教化功能。茶文化的內容十分廣泛,不僅介紹茶文化的概念、內涵,同時還介紹了在茶藝表演時要用到的禮儀以及與茶有關的各種禮俗。引導學生講禮儀、尊禮節,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同時還特別強調茶文化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作用,通過茶中蘊含的思想和道德觀來影響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中國茶文化所倡導的“和、靜、怡、真”的精神,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茶德、茶道,茶道是茶文化型伏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把人們崇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的高尚品質及人格賦予具體的茶及各種茶事活動中,不但可以促進身體健康,而且還可以修身怡情,有利於人的心態平棗含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養。
①茶文化思想可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大學生通過對茶文化的學習,及通過對茶德思想的領悟,可調節心態,這樣就有利於調整人際關系,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對維持和諧社會和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作用。可以說,茶德思想可以為當代大學生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啟迪。
②茶道精神有助於思想道德修養。茶文化是以德為中心,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茶文化最大的影響是可以使大學生能調節好自己的心態,靜下心來,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去迎接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學習了茶藝,可以潛移默化的陶冶了情操,升華了思想,提高文化素養。
3.茶文化的美學功能。中國茶道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藝美和境美。在安靜幽雅的品茗環境中進行茶事活動,感受茶之美、器之美、藝之美、人之美。在此種意境中使人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與行為約束,並在潛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大學生學習茶文化,會把茶文化作為一種美的享受、美的提升來對待,從而達到培養審美情趣和陶冶性情的目的。
4.茶文化的保凳租笑健功能。飲茶有益人體健康,從神農得茶解毒始已有幾千年歷史。現代科學發現,茶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和葯效成分,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需要,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茶能提神醒腦、利尿強心、清熱降火、止渴生津、溶解脂肪、幫助消化、醒酒解毒、殺菌消炎、預防齲齒、消除口臭、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降低輻射危害、抗癌抗突變等多種功效。這些功效已不只是古代相傳的偏方和經驗,而是從生物化學、葯理學、生理學、病理學等不同角度、不同學科加以證實。
二、茶文化在大學生中推廣的措施
1.在大學的素質教育選修課中開設茶文化課程。目前有個別高校已開設此門文化課,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大學生們了解茶文化的起源,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掌握茶的種類、制茶的基本理論、泡茶技藝及茶葉保健功效,一方面可以拓寬知識面,另一方面,通過了解中國茶文化和茶藝,可以陶冶情操,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
2.通過講座、展覽等形式,擴大茶文化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可以邀請在茶文化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詣的專家學者開設專門的茶文化講座,通過網路、電視等形式將每年不同地區舉辦的茶文化節視頻節目進行推廣。也可以利用各高校圖書館等機構舉辦展覽、播放教學片等形式,傳播茶文化。
3.根據茶文化,大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知識開展相關的研究、調查等。例如: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思考茶文化與旅遊的關系,擴展旅遊業。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可以思考茶葉的包裝銷售。歷史專業學生可以對各地、各民族茶俗進行研究。文學專業學生可思考茶文化與文學藝術的關系。外語專業可以考察韓、日茶文化以及中國茶文化在中華文化圈中的影響和地位。
茶文化源遠流長,包羅萬象。茶文化外延包含廣泛。茶文化中包含有飲茶的起源,茶飲在古代各歷史時期的演變和發展。茶中珍品,十大名茶,茶具製作的技藝文化。另外還有飲茶風俗,茶與文學:茶詩、茶詞等。這些內容都可以有選擇性的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進行綜合提煉,形成一門在大學生中開設的文化教育通識課。通過傳授茶文化,讓青年人更多地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茶文化中的美學功能對培養大學生的審美有積極引導作用。當前大學生處在一個信息時代,多元的審美思潮影響著大學生的美學意識。在紛繁的審美意識中,讓大學生保持一種積極、健康的審美態度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運用茶文化中傳統的美學功能為大學生審美樹立一個良好的標志,引導他們對傳統文化審美的認同和接受,提高他們的審美層次。在茶文化中,強調茶的君子品質對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德育有相當裨益。通過對茶質朴的君子品性進行闡釋,教育大學生培養自審和寬以待人的品質。以茶中的君子之道告誡大學生克服性格中的個人弱點,以寬厚、包容的心態對待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質
在大學生中開展茶文化的素質教育對於保存和弘揚茶文化有重要意義。中華文化內涵豐富、異彩紛呈,但大多發源於農業文明並隨之演變發展。隨著現代化發展的加速,工業文明成為社會的主導。在此進程中,中華文化中的許多精華正在逐步被人淡忘或消失。茶文化在當前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其影響力也正在逐漸縮小。各種速食、速溶的飲食產品日益佔領人們的日常生活。如果當茶已成為一種奢侈品或者說飲茶亦成為一種高檔消費行為時,那麼傳統的茶文化就與我們漸行漸遠。因此在青年學生中傳播茶文化,培養茶文化延續的種子,使得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不至於在現代文明中丟失。這也是保證傳統文化優秀成果能一直傳承下去的重要途徑。
Ⅱ 平利的茶文化
在陝西東南,有一塊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秀色可餐的寶地,那就是被稱為女媧故里—平利。
優越的氣候,遠離工業污染的環境和精湛的製作工藝,使「女媧雲霧」、「女媧銀峰」系列綠茶品性高雅、清香誘人,深受海內外消費者青睞。
平利茶大致可分高山茶與低山茶兩大類,高山茶中以「八仙雲霧」為代表,其受氣侯影響,生長期長,出芽率相對較低,因此產出的茶加上當地「五峰神泉」沖泡。在約上三五個好友,談天說歲耐睜地不問俗事,舒心暢懷地享受那茶茗的鮮、純、嫩、清、亮……
低山茶中以「三里埡毛尖」為代表,「三里埡毛尖」因其在清代就以「貢茶」這一高貴身份享譽國內,其毛尖銀毫,如綠如波。若飲之,「斗贏一水,動敵干鍾,覺涼出兩腋清風」。飲茶是傳統、是國乎歲粹,韋應物曾詩雲 「 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飲茶的妙趣不但在於它獨有色、香、味、形,而在於使人把心畝衡放在閑處,滌盪性靈,保持心境中一點水清純之氣。
Ⅲ 什麼是茶文化
文化的區別目前,許多有關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亂的現象,如到底什麼是茶文化問題,什麼是茶道問題,什麼是茶藝問題,茶道和茶藝的關系問題,都存在誤區,沒有統一的認識,需要加以探討,以求得共識。在討論茶文化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什麼是文化。按文化學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說,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都屬於文化的范疇。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即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同時也包括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因此,茶文化應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是主張狹義說的,她強調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製作、化學成份、葯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技術體系是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觀的東西;價值體系是指人類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形成的規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觀的東西。這兩個體系經由語言和社會結構組成統一體,也就是廣義的文化。因而,文化的價值體系狹義文化。文化的結構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那麼,茶文化也應該有這樣的四個層次。1、茶文化的四個層次物態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保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築物。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范。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後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徵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後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為了控制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嚴加限制,多方盤剝。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禮節;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為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於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發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廣義的茶文化應該由上述四個層次組成。但是第一層次(物態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門完整、系統的科學——茶葉科學,簡稱茶學。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屬於經濟史學科研究范疇,而且也是成績顯著,碩果累累。所以作為新興的學科,茶文化學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過去比較薄弱的第三、第四兩個層次,也就是狹義的茶文化。如此看來,我們要研究的狹義茶文化是屬於平常所謂的「精神文明」范疇,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脫離「物質文明」的文化,而是結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藝也好,茶禮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葉應用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離開,也就不存在什麼茶文化了。
Ⅳ 茶文化的發展
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廓清中國茶葉的源起。唐代陸羽《茶經》就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而斷定神農氏的依據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前者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後者載:「茶茗久服,令人悅志。」這一傳說一直流傳到當代。
神農時代是中華民族成長史中極為遠古的時期。茶葉的發現及開始應用應看作是整個神農部落時代的歷史活動。有關研究表明:在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三國以前以及晉代、南北朝時期應屬於茶文化的啟蒙和萌芽階段。大量資料證實,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源產中心,更確切地說在雲南省,但茶文化的起點卻在四川,這是由於當時四川巴蜀的經濟、文化要比雲南發達。大約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經飲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人已用所產之茶作為「納貢」珍品;西漢初期(公元前53年),蒙頂山甘露寺普慧禪師(俗名吳理真)便開始人工種植茶樹。公元4世紀末以前,由於對茶葉的崇拜,巴蜀已出現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況。可以說我國的巴蜀地區是人類飲茶、種植茶最早的地方。到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飲茶之風盛行。並且,這一時期飲茶開始進入文學和精神領域,中國最早的茶詩在這一時期出現,其代表是西晉杜育所作的《賦》。
到了唐代,中國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了較豐富的茶葉物質,茶葉生產、加工有了一定的規模:二是茶葉科學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茶事活動由實踐開始上升到理論;三是飲茶在精神領域有了較完美的體現,如提出茶道、茶禮、茶文化與中國的儒、禪、道哲學思想緊密結合;四是有較多的茶文化著作和茶詩茶畫作品產生等;五是作為上層建築的茶政開始出現。
在這一時期,世界第一部茶葉、茶文化專著——《茶經》問世,它由唐代陸羽所著,成書於公元780年。《茶經》內容十分豐富,是一本茶葉網路全書。它涉及生物學、栽培學、制茶學、分類學、生態學、數理學等;同時,還記載了唐代以前有關茶的不同神話、寓言、史籍、詩賦、傳記、地理、數理等書籍,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
到宋代至明初,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可以說到了鼎盛時期。因此,我們說:「茶興於唐、盛於宋。」在這一時期,茶葉產品開始由團茶發展為散茶,打破了團茶、餅茶一統天下的局面,同時出現了團茶、餅茶、散茶、末茶。茶區也大面積地進行了南移,使茶業上市提前一個月。這一歷史時期茶文化空前繁榮,宋徽宗趙佶帶頭在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論》一書。到元代、明代,中國傳統的制茶方法已基本具備,同時更多的文人置身於茶,像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話》、《陸羽烹茶圖》、《品茶圖》以及唐寅的《烹茶畫卷》和《事茗圖》等傳世作品誕生。
到了清代,中國茶文化發展更加深入,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例如清末民初,城市茶館興起,並發展成為適合社會各階層所需的活動場所,它把茶與曲藝、詩會、戲劇和燈謎等民間文化活動融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茶館文化」,「客來敬茶」也已成為普通人家的禮儀美德。由於茶葉製作技術的發展,清代基本形成現今的六大茶類,除最初的綠茶之外,出現了白茶、黃茶、紅茶、黑茶、青茶(烏龍茶)。茶類的增多,泡茶技藝有別,又加上中國地域和民族的差異,使茶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綜觀中國茶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茶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概括地說,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的結構體系包括有關茶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茶文化的物質形態表現為茶的歷史文物、遺跡、茶詩詞、茶書畫、茶歌舞、各種名優茶、茶館、茶具、飲茶技藝和茶藝表演等;精神形態表現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養廉、以茶養性、茶禪一味等;還有介於中間狀態的表現形式,如茶政、茶法、茶禮規、茶習俗等屬制度文化范疇的內容。
Ⅳ 茶文化內容分為哪幾個層面
茶文化就是人類在發展、生產利用茶的過程中,以茶為載體,以表達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的各種理念、信仰、思想情感和文化形態的總稱。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內容,一起來看看。
物態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燃晌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保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築物。
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范。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後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徵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後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為了控制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嚴加限制,多方盤剝。
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禮節;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為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於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皮槐鋒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明旅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發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廣義的茶文化應該由上述四個層次組成。但是第一層次(物態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門完整、系統的科學——茶葉科學,簡稱茶學。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屬於經濟史學科研究范疇,而且也是成績顯著,碩果累累。所以作為新興的學科,茶文化學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過去比較薄弱的第三、第四兩個層次,也就是狹義的茶文化。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後喪禮要盡量節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干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並要“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裡,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喃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於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發展,以致出現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後來,清談之風漸漸發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濟條年也不允許。天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裡,飲茶已經被當作精神現象來對待。
隨著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系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秀之物。盡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Ⅵ 茶文化三大核心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茶文化的靈魂。那麼茶文化的三大核心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茶道、茶德、茶藝。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有八德——康、樂、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從中國傳播到日本、韓國等,豐富了這些國家的茶文化內涵。
茶藝是一種文化。茶藝在漢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鑒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充套件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漢族茶文化。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的開始:《茶經》
茶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我國第一部關於茶的著作——《茶經》是我國茶道的開始。作者陸羽在書中所倡導的煮茶方法、品飲技藝是世界茶道、茶藝的最早典範,尤其可貴的是,他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深刻厚重。把理性思考引入茶事活動是《茶經》對中國茶學的重大貢獻,從此茶飲研究才成為一門學科,茶學才正式宣告成立。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這首《六羨茶歌》是《全唐詩》中僅存的一首「茶聖」陸羽的詩,這位鄙夷權貴、不重財富、熱愛自然的茶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相傳陸羽自小因相貌奇醜、口吃而被遺棄,那麼,陸羽又是如何走上學茶、研茶的人生之路,並為茶文化、茶藝、茶道的傳播和弘揚奉獻一生,直至澤被後世被尊稱為「茶聖」的呢?
唐開元年間,陸羽時年三歲,被遺棄野外,後被竟陵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在西湖邊上拾得收養。陸羽當童僧的這段時間正值寺院飲茶風習方興未艾之時,而智積禪師又是位博學而又嗜茶的禪師,陸羽在他身邊學文識字,習誦佛經,還學會了煮茶的好手藝,在掌握火候、湯色、味香等方面,有其獨到之處。相傳,在陸羽離開龍蓋寺之後,智積禪師有許多年不願飲別人烹的茶。在佛門凈土成長,日聞梵音,讓陸羽自幼好學,習慣於閉門著書,淡泊名利。更重要的是,令他有機會經常接觸茶事——買茶、烤茶、碾茶、羅茶、烹茶和飲茶,學到了一些基礎的茶學知識與烹茶技藝,從而令他對茶學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
有茶緣無佛緣的陸羽一心嚮往儒學,因不願意皈依佛門,備受勞役折磨。十一歲時陸羽不堪困辱逃出寺院入了梨園。誰也未曾料到這個容貌難看、說話結結巴巴的小夥子卻詼諧善變,以扮演丑角而大受歡迎,並且還是天生的編劇好手,深得竟陵太守李齊物的賞識,被推薦到火門山鄒夫子處接受正規教育。在讀書之餘,陸羽常去採摘野生茶,為鄒夫子煮茗,一邊學習儒學,一邊繼續學習煮茶和茶藝。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年時期的陸羽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心志既不在佛,也不在儒,而在於茶。為了廣泛汲取茶學知識,天寶十一年***752年***,陸羽揖別鄒夫子下山出遊,對各地名山、茶園、名泉進行了實地考察。安史之亂發生後的第二年***756年***,陸羽為避亂渡過了長江,沿長江南岸東下,實地調查與研究了常州、湖州、越州等產茶區,逢山駐馬採茶,遇泉下鞍品水;並曾赴今南京市棲霞山區採制野生茶葉,進行焙制試驗。在各地考察期間,陸羽結識了對茶有濃厚興趣的著名詩僧皎然並與之結為忘年之交,後又逢詩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數次到訪。皇甫冉曾作《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採茶非采,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詩中充分反映了陸羽在研究茶學的實踐中,親赴深山茶區,攀懸崖登峭壁,為採制野生茶葉、獲取第一手資料,不辭辛勞、風餐露宿的生動情景。
唐上元二年***761年***,陸羽在游覽了湘、皖、蘇、浙等數十州郡後,到達盛產名茶的湖州,在風景秀麗的苕溪結廬隱居,閉門著述《茶經》,其間他深入農家,採茶覓泉,評茶品水,在歷經數年的研茶事、修茶禮、參茶道、品茶德、記茶史之後,終於寫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成為世界茶史上的里程碑。有了《茶經》,才有了茶學,才有茶的文化積淀和傳承,中國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茶文化發祥地。《茶經》問世之後,飲茶很快成為在貧富階層都很盛行的一種社會風尚。在活字印刷術尚未發明的年代,《茶經》的手抄本和後來的石刻本廣為流傳,陸羽也聲名鵲起。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工於詩詞、善於書法,憑借他的人品和豐富的茶學知識為人稱道,朝廷曾先後兩次詔拜陸羽為「太子文學」和「太常寺太祝」,但陸羽無心於仕途,竟不就職。到了晚年,陸羽仍然四處出遊考察,曾由浙江經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饒,因此上饒遺有「陸羽井」,據說是陸羽的故居遺址。在陸羽辭世200多年後,宋代詩人梅堯臣有詩句:「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約事春茶。」
《茶經》的問世,有力地推動了唐代飲茶之風的盛行,並一直惠及後代,陸羽也被後世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中國茶文化的核心精神
按文化學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說,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都屬於文化的范疇。
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即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同時也包括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
因此,茶文化應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是主張狹義說的,她強調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製作、化學成份、葯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技術體系是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觀的東西;價值體系是指人類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形成的規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觀的東西。這兩個體系經由語言和社會結構組成統一體,也就是廣義的文化。因而,文化的價值體系狹義文化。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Ⅶ 茶的結構
茶的結構:上下岩察結構。
茶的拼音:chá 注音:ㄔㄚˊ 部首筆劃:3 總筆劃:9 繁體字:茶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簡體部首:艹 造肆配字法:會意。
茶文化包含多個層次。首先是茶的起源和歷史,包括茶的種植、採摘和製作工藝。其次是茶的品種和分類,如綠茶、紅茶、烏龍茶等。第三是茶道文化,包括茶具、茶藝和茶道禮儀。
第四是茶文化的哲學和精神,如禪宗茶道和茶禪一味的理念。最後是茶文化的社會影響,如茶文化對於文學、藝術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裂棗指這些層次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茶文化的豐富內涵。
Ⅷ 茶文化從結構上分為哪幾個層次
茶文化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以茶為中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專指其精神文化的內容,也即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結構層次,一起來看看。
1. 茶文化的物質層
這個層次是有關茶的物質文化產品的總和,它包括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相應的產品,如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保存的技術等,也包括茶、水、具等物質實體以及茶館、茶室、茶樓、茶亭等實體性設施。它是茶文化結構的表層部分,是人們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茶文化內容。
2.茶文化的制度層
這個層次包括有關茶的法規、禮俗等,是茶文化的物質層與精神層的中介層次,構成茶文化的個性特徵。有關茶的法律和法令是一定社會經濟制度的產物,如古代貢茶、榷茶、茶馬互市的有關上諭、法令、規定和奏章等,現時政府制定的管理茶葉產銷和征稅的法令、規章、制度等。茶俗是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包括有關茶的社會行為的規范、儀式、風俗、習氣等。
3.茶文化的精神層
這個層次是把茶的天然特徵和社會特徵升華為一種精神象徵,把茶事活動上升到精神活動。比如,將煮泡、品飲茶的過程與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結合,由此產生的認識、理念及生發的豐富聯想;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到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道、茶德、茶人精神等。它是茶文化的深層次結構,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遠古時期,老百姓就已發現和利用茶樹,如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國巴蜀就有以茶葉為"貢品"的記載。
漢宣帝年間 (公元前57年-54年) 蜀人王褒所著 <<僮約>> ,內有"武陽實茶"及"烹茶器具"之句,武陽即今四川省彭山縣,說明在秦漢時期,四川產茶已初具規模,制茶方面也有改進,茶葉具有色.香.味的特色,並被用於多種用途,如葯用,喪用,祭祀用,食用,或為上層社會的奢侈品;像武陽那樣的茶葉集散市已經形成了。
春秋戰國後期及西漢初年,我國歷史上曾發生幾次大規模戰爭,人口大遷徙,特別在秦統一四川後,促進了四川和其它各地的貨物交換和經濟交流,四川的茶樹栽培孝扒褲,製作技術及飲用習俗,開始向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地傳播,陜西. 河南成為我國最古老的北方茶區之一.其後沿長江逐漸向長江中.下游推移,再次傳播到南方各省.據史料載,漢王至江蘇宜興茗嶺"課童藝茶"漢羨實茶",漢朝名士葛玄在浙江天山設"植茶之圃",說明漢代四川的茶樹已傳播到江蘇.浙江一帶了。江南初次飲茶的紀錄始於三國,在<<吳志. 曜傳>>中,曾敘述孫皓以茶代酒 客的故事。
兩晉.南北朝(265-587年),茶產漸多,鄭羽飲茶的記載也多見於史冊.及至晉後,茶葉的商品化已到了相當程度,茶葉產量也有增加,部再視為珍貴的奢侈品了.茶葉成為商品以後,為求得高價出售,乃從事精巧簡工採制,以提高質量.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為貢品 ,再南朝宋山謙之所著的<<吳興記>>中,載有:"浙江烏程縣(即今吳興縣)西二十里,有溫山,所產之茶,轉作進貢支用."漢代,佛教自西域傳入我國,到了南北朝時更為盛行.佛教提倡座禪,飲茶可以鎮定精神,夜裡飲茶可以驅睡,茶葉又和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茶之聲譽,逐馳名於世.因此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山地和封建庄園都開始種植茶樹.我國許多名茶,相當一部份是佛教和道教勝地最初種植的,如四川蒙頂.廬山雲霧.黃山毛峰.以及天台華頂.雁盪毛峰.天日雲霧.天目雲霧.天目青頂.徑山茶.龍井茶等,都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產,從這方面看,佛教和道教信此大徒們對茶的栽種,採制.傳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南北朝以後,所謂士大夫支流,逃避現實,終日清淡,品茶賦詩,茶葉消費更大,茶在江南成為一種"比屋皆飲"和"坐席竟下飲"的普通飲料,這說明在江南客來早已成為一種禮節。
唐朝一統天下,修文息武,重視農作,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由於國內太平,社會安定,隨著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也迅速興盛起來了,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峰,飲茶的人遍及全國,有的地方,戶戶飲茶已成習俗.茶葉產地分布長江.珠江流域和陜西.河南等十四個區的許多州郡,當時以武夷山茶採制而成的蒸青團茶,極負盛名.中唐以後,全國有七十多州產茶,轄三百四十多縣,分布在現今的十四個省.市.自治區.兩宋的茶葉生產,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全國茶葉產區又有所擴大,各地精製的名茶繁多,茶葉產量也有增加。
元朝,茶葉生產有了更大的發展,至元朝中期,老百姓做茶技術不斷提高,講究制茶功夫,有些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茗茶,當時視為珍品,在南方極受歡迎.元時在茶葉生產上的另一成就,是用機械來制茶葉,據王楨記載,當時有些地區採用了水轉連磨,即利用水力帶動茶磨和椎具碎茶,顯然較宋朝的碾茶又前進了一步。
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廢止過去某些弊制,在茶業上立詔置貢奉龍團,這一措施對制茶技藝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明代是我國古代制茶發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個重要時代,它為現代制茶工藝的發展奠立良好基礎.明代制茶的發展,首先反映在茶葉製作技術上的進步,元朝茗茶殺青是用蒸青,明茶揉捻只是"略揉"而已.至明朝一般都改為炒青,少數地方採用了曬青,並開始注意到茶葉的外型美觀,把茶揉成條索.所以後來一般飲茶就不再煎煮,而逐漸改為泡茶了。
清末,中國大陸茶葉生產已相當的發達,全中國大陸共有十六省(區).六百多個縣(市)產茶,面積為1500多方畝,居世界產茶國首位,佔世界茶園面積的44%,產量已超過800萬擔,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總產量的17%.1984年全國出口茶葉280多萬擔,約佔世界茶出口總量的16%.江南栽茶更加普遍.據數據記載,1880年,中國出口茶葉達254萬擔,1886年最高達到268萬擔,這是當時中國大陸茶葉出口最好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