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認識泰山文化

如何認識泰山文化

發布時間:2023-04-27 00:56:35

Ⅰ 泰山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

1966年在新泰發現的「智人牙齒化石」證明,早在五萬年前,泰山一帶就有人類活動。1959年在大汶口發現的「大汶口文化遺址」說明,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便在這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還有泰山以北的著名的「龍山文化遺址」,也表明了幾千年前,以泰山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是我國古代文化一個重要發源地。傳說少皞居曲阜,舜耕歷山,也和泰山有密切的關系。泰山一帶地處黃河下游,遠古時期經常是洪水泛濫為災,為什麼這里反而一直是人口密集、生產先進、文化發達的地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論述古代東方、亞細亞生產方式時都談到治水問題。我想上述問題,也和治水有關。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當洪水泛濫時,都依託泰山,向高處轉移;等到洪水過去之後,這里又變成大片適宜農耕和放牧的肥沃的土地。所以治理洪水,變害為利,就成了遠古時期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的大事,並造就了像舜、禹、益這樣的治水專家;而泰山也就成了我們祖先生產和生活以及創造文明的基礎。《尚書·舜典》中稱泰山為「岱宗」,據我的理解是:岱者,代也,宗者,祖也,意為歷代之祖,也就是說,泰山是祖宗之山,由此也可證明,泰山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
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的繁衍,生活在泰山地區的人們不斷向外地疏散遷徙。他們雖然遠離泰山,但仍然視泰山為自己的故鄉,死後靈魂還要返回故土。如漢代樂府民歌中的《泰山吟》、《梁甫吟》、《蒿里曲》,晉代干寶《搜神記》中的《胡母班》、《蔣濟亡兒》、《賈文合》等民間神話傳說,直到宋代《太平廣記》中的《集異記》以及清代袁枚的《子不語》、俞樾的《右台仙館筆記》等書,均記錄了人們死後魂歸泰山或泰山神主管亡人鬼魂的故事。中國這一古老的宗教神話傳說,上下流行數千年,幾乎遍及全國各地;甚至在窮鄉僻壤中還到處可見刻有「泰山石敢當」字樣的石碣,以求泰山神的保護。此外,諸如「登泰山而小天下」、「挾泰山以超北海」、「重於泰山」、「安如泰山」、「泰山北斗」、「有眼不識泰山」等譬喻,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語。這一切都說明泰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尊貴和崇高地位。
歷代帝王的封禪泰山,對於泰山崇高地位的確立與泰山文化的發展,在客觀上也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封禪之說,最早見於《管子·封禪篇》,原文已佚,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曾節引其片斷。據說古者七十七君皆受天命封禪泰山,以表示自己的功業和統治地位得到上天的承認,亦即奉天承運、君權神授。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自以為有「一匡天下」之功,也想封禪泰山,但管仲認為齊桓公還不夠資格,因而作罷。以後魯國三卿之一季氏「旅於泰山」,即到泰山去祭祀,同樣遭到孔子的反對,認為是非禮的行動。真正把古代封禪神話變成事實的應首推秦始皇帝。秦始皇吞並六國,一統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完全具備了封禪泰山的資格。於是在統一全國的第三年,即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便親率千乘萬騎,大小臣工巡狩山東,封泰山,禪梁父,並立石頌德,成了有歷史記載以來封禪泰山的第一個封建帝王。其後歷代帝王不斷有封禪活動,著名的有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與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等。宋真宗封禪以後,直至清代,歷代帝王雖沒有再舉行過封禪大典,但仍據祀典按時派遣官員祭告泰山,或親臨致祭。如清朝乾隆皇帝來泰山就多達十一次。當然,不論是封禪還是祭祀泰山,現在看來,都屬於封建迷信活動,且有其政治目的;不過從另一方面看,這些活動,也給泰山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豐富了泰山的歷史內容。
泰山不僅是歷史名山,也是文化名山。中國古代文化大體有三個系統:一是道教文化,一是佛教文化,一是儒家文化。這三系統的文化,在泰山都有集中的多方面的反映。自古以來,泰山就是道教興盛之地。從祭祀東岳大帝到朝拜碧元君,從山下到山頂幾乎所有的重要宮觀廟宇(普照寺除外),大都是屬於道教的建築。金元之際興起於山東半島的全真教,在泰山也有一定的勢力。全真教大師棲霞人丘處機的女弟子訾守慎曾在岱廟西北隅的長春觀任主持,後由元帝賜其廟號為妙真觀,廟中原有長春真人丘處機的牒文和成吉思汗敕旨立的石碑。另一全真教道士張志純曾募化擴建泰山頂上的廟宇,「累歲乃成」,其詩友杜仁傑《天門銘序》稱其有「破天荒」之功。普照寺,可視為佛教文化的代表。據說始建於北朝,重建於金代,是泰山現存唯一頗具規模的佛教寺院。明初朝鮮名僧滿空禪師等人渡海至山東,於宣德三年(1428)領得度牒來普照寺,為重開山門之祖。清初詩僧元玉(號石堂)也在此做過主持,著有《石堂集》。普照寺是清代禪宗的著名寺院。泰山書院則代表著儒家文化。可惜已經廢棄,僅存遺址。泰山書院是北宋著名大儒孫復、石介、胡瑗讀書講學的地方,號稱「宋初三先生」。黃宗羲《宋元學案·序錄》說:「宋世學術之盛,安定(胡瑗)、泰山(孫復)為之先河。」這說明泰山學派在中國儒學發展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泰山書院治學嚴謹刻苦,注重學以致用,為普及教育、培養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建議恢復泰山書院,把泰山書院建成一個現代教育中心、學術研究中心、對外文化交流中心。
上述儒釋道三大派的文化,通過泰山歷代建築、書畫石刻,以及有關泰山大量的名人題詠,各種文物古跡,而充分表現出來,使泰山成為文化名山。有人說泰山是歷代書法石刻藝術的長廊,也有人說泰山是古代建築的博覽會,這都是當之無愧的。我以為泰山還是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一個縮影和典型代表。因此,研究泰山,開發泰山,不僅具有歷史的和現實的雙重意義,而且也是我們泰山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詩經·魯頌·閟宮》有兩句話:「泰山岩岩,魯邦所瞻。」我斗膽改動其中一個字,曰:「泰山岩岩,萬邦所瞻。」就以此作為向世界名山泰山的獻禮吧!

Ⅱ 泰山文化包括哪些

泰山文化是指泰山形成、發展、演變的脈絡,從歷史廳襪指的角度來看,大致分為古代至1949年、1949年至上世紀末及新世紀三個階段。

「學術盛衰,當於百年前後論升降焉。」(清阮元語)當二十世紀的最後一頁悄然翻過之時,「勒馬回看岱嶺雲」(清人題泰山回馬嶺刻石之語),就會深切感到,關於東岳泰山的探賾考索,在此滄桑百年好鄭之中,確乎是豐富而多彩的。眾多的學人專家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數量之豐,水平之高,都遠遠超邁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扮配從而將泰山之學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上。

Ⅲ 泰山的 歷史文化

泰山的歷史文化淵源久遠,從名山發展史來看,其主要內容包括:山神崇拜與帝王封禪祭祀歷史、群眾性的宗教活動歷史、文化墨客的游覽觀賞歷史、農民起義史,以及科學研究歷史等。其中以帝王封禪祭祀活動為主要線索,貫串著整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使泰山形成「五嶽獨尊,雄鎮天下」的特殊歷史地位。封禪、宗教、游覽、科研以及農民起義運動等活動內容的發生,發展及其相互轉化和影響,形成了泰山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之山,成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很多遠古文化遺存表明,泰山地區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泰山周圍地區包括山東丘陵的人,古稱夷人,因位於東方,又稱「東夷」。古代東夷人傳說是炎帝的子孫,太行山以西黃河中游的居民,傳說是黃帝的後裔,經夏、商、周三代,炎黃兩大氏族群落的融合,最後融為一體,因此泰山是炎黃子孫的根源之山,是華夏歷史文化的兩源之一(徐北文:<<濟南史話>>)。泰山遠古文化的歷史地理背景,是形成泰山在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展史上特殊地位的人文基礎。
歷代的有識之士和文人墨客,從更高的精神文化層次來觀察泰山的內涵,鑒賞泰山的美蘊。在他們看來,「蒼然萬古與國並存」的泰山,是古老而昌盛的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華民族雄偉形象的化身。泰山對他們來說,既不是「神道設教」的假物,也不是鎮妖避邪的神靈,而是一座蘊藏美質、激發靈感、觸動愛國情思的靈山、美山。

Ⅳ 名山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中國最好聽的山名有哪些?有什麼文化內涵?快來看一看

玖石子
02月22日 · 中也環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職業經理人
五嶽獨尊泰山

泰山各種各樣人文景觀和民間信仰以及宗教活動等都是流經幾千年的沉澱形成的,各種各樣的內容豐富了泰山文化的豐富的人文內涵,我國山嶽文化最為典型的代表之一就是泰山文化,泰山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泰山文化的內涵

(一)封禪文化

泰山文化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就是封禪,這是古代帝王和天地進行溝通的一種方式。從司馬遷寫的《史記》中的詳細記載,泰山文化的封禪文化從秦始皇時代正式開始,在我國整個封建時期先後有六位皇帝對泰山進行封禪,使泰山具備了獨特的封禪文化。

(二)宗教文化

泰山宣揚佛、道共存,和我國傳統的道教名山和佛教名山是不同的。泰山的宗教文化以道教為主體,倡導佛教、道教共同存在。有關於泰山文化的研究熱點就是宗教文化。泰山宗教信仰的基礎就是其獨特的自然特徵,而以封禪祭祀為主要內容的宗教活動,就是泰山最為獨特的宗教文化。而泰山宗教文化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在宋代的時期,泰山宗教文化的主題就是祈求國泰民安。泰山的宗教文化使道家文化進行了滲透和融合,促進了道教思想的形成。

(三)石刻文化

泰山文化的集中體現就是泰山石刻,其具有很強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泰山的石刻主要由摩崖石刻和碑刻兩個類型組成。根據相關的記載得知,我國泰山有記載的石刻就有1800多處。泰山石刻在我國石刻歷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泰山石刻的歷史十分悠久,而它的種類也比較豐富,對於我國石刻的相關研究起到促進作用。泰山石刻對於我國書法藝術的研究還起到重要的作用,泰山石刻對於我國的書法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民俗文化

泰山文化中民族文化這一部分在我國具有上千年的歷史,而泰山民俗文化的內涵也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在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石敢當的民俗文化方面。近年來,我國有一些學者對於泰山石敢當習俗進行全面的分析,將其對於現如今的作用進行具體的論述。泰山民俗文化和我國的民俗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共通性。而泰山當期祈願活動根據具體的祈求內容和活動規模進行劃分,可以將泰山民族文化分成祈福消災和祈命祛病兩個類型。

廬山

廬山作為千古名山,它的文化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其文化內涵似可用12個字概括:暢融三家,並蓄中西,蘊涵政治。從東漢起,儒、釋、道相繼進入廬山,互爭雄長,競相發展。近代以前,廬山中西文化並蓄集中於佛學領域,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染指廬山,出現了中西文化的沖撞,交流與融合的趨勢。廬山與政治發生關系,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廬山將伴隨著文化的發展進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1. 山水文化

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勝古跡遍布。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墨跡和膾炙人口的篇章。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雲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毛澤東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絕境。廬山的名勝古跡還有:列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屯兵飲馬的小天池、憑欄可極目遠眺蜿蜒長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徑賞花的花徑、千年古樹三寶樹、觀鄱陽 湖 日出 的含 鄱 口, 有 3000 多 種植 物 的植 物園 、 如五 老並 立 的五 老峰 、 拋珠 濺玉的三疊泉瀑布,被陸羽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谷簾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隱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頂龍池水,等等。

2.宗教文化 在 祖 國 的 大 地 上 , 一 說 起 四 大 佛 教 名 山 , 幾 乎 婦 孺 皆 知 , 而 世 界 文 化 景 觀——廬山的宗教文化則更引人入勝。廬山宗教文化的獨特性則在於「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這座雲霧繚繞的靈山中,釋道兩教從互爭雄長走向攜手共勉;在這座 縹 緲的 仙山 中 ,移 植來 了 基督 教( 新 教 )、天 主 教 、東正 教 、伊 斯蘭 教 四顆 具 有極強生命力的「文化」,它們在廬山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把廬山變成了宗教的薈萃地,神靈的伊甸園,宗教文化在廬山文化中的獨特地位是極為顯著的。

黃山

黃山不僅在自然方面具有相當高的景觀價值、美學價值、生態價值和科學價值,而其跟自然資源相關的人文遺產亦在藝術、宗教方面表現的相當豐富。黃山以其「四絕」為代表在地貌、水文、天象、植被各方面都具有相當高的獨特性和典型性意義,自古以來其景觀特色就受到推崇,具有獨一無二性。而伴隨著如此渾厚的自然美景所衍生出來的各類人文資源,另外,黃山不僅作為一個獨特的景區蘊涵了自然生態與人文勝跡更方面的內容,而且自古以來黃山從整體而言已經作為一種文化概念而流傳至今,表現出文化上的整體性。

淵源流長的宗教文化

黃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系,唐代道教舊籍中,關於軒轅黃帝和容成子、浮丘公來山煉丹、得道升天的仙道故事,流傳千年,影響深廣,至今還留下與上述神仙故事有關的許多峰名,如軒轅峰、浮丘峰,以及煉丹、仙人、上升、仙都、道人、望仙諸峰。黃山山名,亦與黃帝煉丹之說有關。道教在黃山建立較早的道觀有浮丘觀、九龍觀等。宋末道士張尹甫在黃山修煉,創建松穀道場。明末以後,全山范圍內,已無道教活動的蹤跡。據《黃山圖經》記載,佛教早在南朝劉宋間就傳入黃山,歷代先後修建寺底近百座。寺廟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擲缽禪院,號稱黃山「四大叢林」。黃山歷代釋徒中,能詩善畫者多,著名的有:唐代島雲,明代海能、弘智、音可、元則、王寅,清代大均、大涵、檗庵、漸江、雪庄等,都有作品傳世。

Ⅳ 泰山文化的介紹

泰山研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大致分為古代至1949年、1949年至上世紀末及新世紀三個階段。《泰山通鑒》該書由曲進賢主編,齊魯書社2005年出版(先秦至清代卷)這一專著成果。該專著從全新的角度論述了泰山文化的形成、發展、演變的脈絡,闡明了在各個歷史時期出現的文化特徵,論證了泰山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關系,揭示了泰山從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進軌跡,凸現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內涵與現實意義,集中展現了當前泰山研究的最新成果。

Ⅵ 泰山的歷史文化

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圍就被我們祖先所開發,泰山南麓的大墳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再早還有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

戰國時期,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泰山與孔子活動有關的景點有孔子登臨處坊、望吳聖跡坊、孔子小天下處、孔子廟、瞻魯台、猛虎溝等。 神山、文化寶庫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的稱譽。它是政權的象徵,成為一座神聖的山。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歲,多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時期有 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禪;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皇帝的封禪活動和雄偉多姿的壯麗景色,歷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著述,留下了數以干計的詩文刻石。

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馬遷的《封禪書》、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詩文,成為中國的傳世名篇;天貺殿的宋代壁畫、靈岩寺的宋代彩塑羅漢像是稀世珍品。

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真草隸篆各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畢至,是中國歷代書法及石刻藝術的博覽館。泰山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6)如何認識泰山文化擴展閱讀

泰山文化

泰山研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大致分為古代至1949年、1949年至上世紀末及新世紀三個階段。《泰山通鑒》該書由曲進賢主編,齊魯書社2005年出版(先秦至清代卷)這一專著成果。

該專著從全新的角度論述了泰山文化的形成、發展、演變的脈絡,闡明了在各個歷史時期出現的文化特徵。

論證了泰山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關系,揭示了泰山從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進軌跡,凸顯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內涵與現實意義,集中展現了當前泰山研究的最新成果。

Ⅶ 泰山為何被稱為東岳泰山,成為歷代皇帝封禪的地方還獨具文化魅力呢

歷史上皇帝對於封禪這件事非常重視,顒必須要選符合自己身份的最佳地點,首先是選方向,必然選東方,因為皇帝代表天子,而日出東方,所以西、南、北三個方位的山就沒機會了,根本入選不了。其次是看高度,放眼望去整個中國版圖的東側,最高的山,非泰山莫屬。除了高度和方位以外,更重要的得有“名頭”

泰山的旅遊攻略

泰山是我國5A級景區,風景如畫,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購買門票後3天內不限制遊玩次數,堪稱中國最良心5A景區。當到達泰山站後,乘3路公交至天外村站,在這里可以搭車到山上。我是一直往上走的,沒有坐車,一直往上走就會看到12根龍柱,站立兩旁,代表著祭拜過泰山的12位帝王,中心浮雕很是大氣磅礴。

爬泰山,必須做好體力儲備,快的話2-3小時,慢的話4-5小時,在山腳2元買根爬山棍,可省不少力氣。可以不用帶太多的吃的喝的,上面的泡麵加熱水6元;菠蘿5元2個,黃瓜10元4-5根。

Ⅷ 泰山文化包括哪些

泰山文化——泰山平安福文化

泰山石刻「平安福」文化的核心意義與價值:
一、依託於五嶽獨尊幾千年文化之魂。
「平安」是國民最普遍的精神願望和心理訴求。泰山文化的主體是平安文化,無論是古代帝王的泰山封禪,還是泰山石敢當的民間傳說,都譽意「國泰民安」。「泰山平安福」是泰山平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泰山景區打造的標志性祈福文化景觀。
二、源於皇家文化傳承與基因
泰山「平安福」由當代著名傳統文化學者、愛新覺羅皇家寫福文化第十一代傳承人觀同(愛新覺羅啟潞)先生書寫,觀同先生書寫的福字被稱為「最吉祥的福字」在萬里長城八達嶺、黃山、五台山、北京康熙行宮等諸多名勝古跡都刻有他寫的吉祥福字,被作為標志性祈福文化景觀。泰山「平安福」是源自「萬福之源」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愛新覺羅皇家文化的基因傳承與吉祥化身。
三、匯聚仙山靈氣、鑄就無尚吉祥
泰山是道教中女神碧霞元君的道場,碧霞元君也被尊稱為「泰山福神」「泰山聖母」「泰山老奶奶」「送子娘娘」等,在民間更是公認的避禍賜福、無所不能、有求必應的女性福神。泰山「平安福」是「泰山聖母」道教福神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普世文化的體現和賜福眾生的吉祥標志;是泰山石敢當鎮宅驅邪民俗崇拜的文化承載。
古人有「一福壓百邪」的說法,民間把 「泰山平安福」 視為泰山老奶奶的親賜之福、泰山石敢當的吉祥化身,許福願、求平安;被稱作是最靈驗的福字之一。
泰山「平安福」匯天地之靈氣與巍峨泰山渾然天成,集聚了豐富且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與靈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泰山祈福文化的核心標志;是最有內涵、最有代表性的中國「平安福」文化IP。
因此,泰山「平安福」是中國「平安福」文化的標志性符號。

資料來自網路,供你參考!

Ⅸ 泰山文化

08年初來到泰安工作,一轉眼就是十年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能在泰安定居生活工作,也主要是被泰安的泰山文化內涵吸引。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幾千年來,無數文人雅士紛至沓來,給泰山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跡。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與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嶽之首」,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登泰山,猶如登長城一樣成為了許多中國人民的夢想。

泰山地區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還是東方歷史文化的縮影,眾所周知,泰山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適宜、雨水豐沛的自然條件,使它成為華夏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世世代代在這里繁衍生息的上古先民,理所當然地認為通天拔地、直沖雲霄的泰山,乃是居於天地正中的通天神柱,於是,在華夏文明初露曙光之際,泰山就已作為古人心目中的神山,凸現於中華歷史舞台之上,即使後來上古先民不斷地向四方遷徙,泰山「母親之山」的地位,也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因為泰山崇拜早已深深植根在了炎黃子孫的潛意識中,在此後綿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泰山更是不斷地融合、薈萃了華夏各族的優秀文化,從而構築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可以說,五千多年光彩奪目的中華文化,在泰山地區延續不斷的文化積淀,以及由此形成的豐富獨特的人文景觀與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才是泰山成為中華名山之首的真正原因,才是泰山真正的魅力所在。

所謂泰山文化  是從封禪文化、名人文化、建築文化、石刻文化、風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幾個方面做一下分享:

一、  泰山封禪文化

在泰山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帝王封禪文化無疑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早在華夏文明肇始之際,峻極於天的泰山就已作為古代先賢的政治舞台,開始不斷地上演一幕幕封禪祭祀盛典,鑒於封禪盛典特殊的政治涵義,在秦始皇效仿古代先王,將封禪傳說予以正式施行後,不管是雄才大略的帝王,還是碌碌無為的君王,不管是中原地區的統治者,還是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首領,無不對封禪盛典心馳神往、魂牽夢繞,而泰山則幾乎獨享了帝王封禪這份榮耀,這可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山嶽無法比擬的,正是因為歷代帝王對泰山的頂禮膜拜,以及完美地將帝王文化融匯於泰山文化中,使得泰山有了一種傲視群峰的帝王威嚴,並且變成了國家一統、天下天平的象徵,這恰恰是泰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毋庸置疑,帝王封禪泰山緣起於古人對泰山的崇拜,而泰山崇拜則是泰山文化的重要主題。作為一種特殊的現象和文化,泰山崇拜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古代先民依賴大山又敬仰大山,從而產生了山嶽崇拜和信仰,被譽為「通天神柱」的泰山,自然成了最理想的崇拜對象,遠古先賢為了監督控制各路諸侯,以強化對部落聯盟的統治,登上泰山極頂,「柴於上帝」、「望秩山川」,從而將各氏族集合在一個上帝的信仰下,並最終憑借上帝之名宣傳君權神授,岱頂玉皇廟內懸掛的「柴望遺風」匾額,涉及的就是這一最古老的祭天儀式——「柴望」,正是因為東方部族對泰山的崇拜與祭祀,才使神秘厚重的泰山文化初步成型。

泰山作為一座自然山嶽,從深受地方部族崇拜,到逐漸為中央政權承認,成為中華第一神山,與歷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封禪盛典密不可分,鑒於自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泰山崇拜,以及泰山地區政治文化的重要性,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有效統治,秦始皇掃平宇內、一統天下後,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封禪泰山之旅,盡管這位千古帝王開創的帝王封禪,與遠古時代的柴望相比,在儀式形式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但「神道設教」的內涵卻是相通的,秦始皇將遠古的封禪傳說推向了新的高度,後世帝王緊隨其後接踵而至,他們的封禪規模越來越龐大,封禪禮儀也越來越完備,舉行封禪祭祀大典的帝王所到之處,不僅築壇立碑、刻石題字,還大興土木,修廟塑像,可以說,歷代帝王封禪泰山的活動,不僅極大豐富了泰山文化的內涵,還將泰山崇拜推向了極致。泰山壯美秀麗的自然景觀,與封建帝王封禪留下的文物古跡交相呼應,吸引著文人墨客、普通百姓前赴後繼地湧向泰山。盡管宋真宗最終為封禪泰山拉下了帷幕,但封建王朝對泰山的祭祀卻更加頻繁,尤其清代皇帝更是如此,清康熙皇帝三次親往泰山祭祀,九次派遣使臣致祭,而乾隆皇帝則十一次親往泰山,十八次派遣使臣。由此可見,緣起於泰山崇拜的帝王封禪,反過來又強化了泰山崇拜,並使其從東方地區傳播至全國各地。

總而言之,獨步千古的封禪文化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封禪文化隨著歷史發展不斷呈現出的變化,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泰山文化的變遷,盡管歷代封禪泰山的帝王,均有尋求社會安定,鞏固統一政權,維護國家統治的目的,但他們的封禪活動卻各有各的特點,遠古七十二王封禪泰山,更多體現地是對崇山峻嶺及上帝的敬畏,秦皇漢武封禪泰山則籠罩在濃郁的迷信氛圍中,並夾雜著長生不老、求仙飛升的私願,及至唐高宗、唐玄宗封禪泰山時,個人迷信色彩明顯淡化,國家安危、百姓福祉則成為封禪主題,唐朝皇帝毅然公開封禪玉碟文,以及公然打出「道在觀政,名非從欲」的口號就是明證,明清兩代的帝王廢止了流傳千年的泰山封禪,而將其降格為泰山祭祀,以及在泰山舉行生辰慶典,與前代帝王將泰山放在神龕中頂禮膜拜不同,明清帝王更多的是欣賞泰山的壯美景觀,從而抒發自己的個人情懷,不過,泰山崇拜並未因此受到影響,反而達到了空前狂熱的程度,畢竟帝王封禪泰山銷聲匿跡,大大縮短了帝王與民間泰山崇拜形式的差距,綜上所述,泰山封禪經歷了秦漢神本位、唐代政本位、明清人本位的變化,以及從求神成仙的封建迷信,到政治家的顯號揚名,再到世俗生活慶典的變化,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生產力提高的結果。

二、泰山宗教文化

泰山作為五嶽之首、國家鎮山,是中國古代宗教的重要祭祀聖地,成為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在浩瀚的歷史文化進程中,泰山與在中華傳統文化發展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道、佛三教都結下了不解之緣。憑借先天的地緣優勢,儒學與泰山形成了多重的聯系,對儒學而言,泰山不僅是故國家園,更是精神與文化的聖山,理想與抱負的寄託。而道教,則通過長期的道教活動逐漸將泰山打造成具有濃郁道教色彩的宗教文化之山。作為外來的佛教在傳入中國後,也由於泰山在中國政治與宗教中的特殊地位,進而積極地在泰山經營傳播。區別於其他名山大川,泰山以其博大的胸懷,融儒、道、佛多種宗教和宗教文化共存,而儒、道、佛三教之間相互的沖突和融合,共同構造了泰山宗教文化兼容並蓄的特點,而泰山作為三教的興起、繁盛、衰落全過程的真實見證者,在中國宗教發展的歷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為研究中國宗教發展的歷史留下了寶貴的素材。

三、泰山建築文化

泰山以其五嶽獨尊的超然地位,成為歷代王侯將相、墨客騷人以及平民百姓心目中的神聖之所,溯源之地,其千百年來的政治、宗教、民俗活動為泰山留下了蔚為壯觀的古建築群落,不僅使泰山成為與北京故宮、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的中國古建築的薈萃之地,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築文化,成為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泰山古建築規格齊全,據統計,泰山古建築基本涵蓋了寺、廟、宮、觀、亭、閣、樓、塔、橋、路等古代建築的基本樣式。其次,泰山古建築主題鮮明,泰山古建築並非歷朝歷代建築的簡單堆砌,而是根據 「朝天」、「升仙」、「祈福」、「登覽」的主題,因地制宜的建設,暗含「天人合一」的理念,實現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再次,泰山古建築意義非凡,泰山古建築不僅是中國古代高山建築的代表,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和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精神價值。

四、泰山民俗文化

泰山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憑借其自身的優勢,通過與人類社會生活的交互影響從而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地位,成為植根於普通民眾內心的精神支柱之一,而真正實現泰山形象在人們內心具體化的則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泰山民俗文化。泰山民俗文化是以泰山文化為核心,以平民大眾為承載主體,進而涵蓋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衣食住行等領域,正是基於泰山民俗文化對人們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從而實現了泰山與世俗人群利益的緊密結合,這種結合的緊密程度直接決定了泰山文化能否經久不衰,從這種意義而言,泰山民俗文化是泰山文化,乃至「泰山」這一精神標記得以存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有鑒於此,泰山民俗文化研究不僅是泰山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揭示泰山文化存續發展秘密的根本線索。

五、泰山名人文化

泰山名人文化是泰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泰山文化的精華所在,所謂泰山名人文化是指中國古代除了歷代帝王以外的文人墨客,與「中華第一山」泰山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過程中,創造的一種以山嶽為載體的精英文化。如前所述,東岳泰山自古以來就在華夏子孫心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歷代帝王對封禪泰山的重視與痴迷,更是將泰山崇拜與信仰推向了極致,在泰山信仰傳遍全國的漫長歷程中,泰山精神也經過長期地積淀輻射,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並不斷激勵著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奮發向上、拼搏奮進。與此同時,泰山厚重龐大的山體,給人以穩重、安寧的視覺感受,於是,古人便有了「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此之後,泰山成了「國泰民安」的象徵,而在古人「君子比德」的傳統觀念下,泰山又成了人生價值的衡量標尺,正如史學家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可以說,泰山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是泰山精神體現出的深刻內涵,吸引著文人墨客紛紛登泰山抒懷,凌絕頂寄思,泰山是歷代文人薈萃之地,而文人雅士登山覽勝、謳歌泰山的詩文華章,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或許可以這么說,泰山以其特有的品質吸引著文人墨客,而文人墨客又為泰山注入了傳統文化,兩者在相互磨合、相互激盪中,形成了泰山文化的精華——泰山名人文化。

據考證,文人墨客的泰山情結肇始於孔子,當這位聖賢追隨著古人封禪的足跡,登上泰山之巔舉目四望時,不禁發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而最早出現「泰山」之稱的「泰山岩岩,魯邦所瞻」詩句,也是出自孔子晚年刪定的《詩經·魯頌》,孔子不僅開創了頌泰山以抒情的先河,還在泰山游覽中留下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故而,後人將孔子與泰山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並稱頌道「孔子聖中之泰山,泰山嶽中之孔子」,眾所周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也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鑒於孔子特殊的身份地位,以及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的影響力,文人墨客無不將「登泰山而小天下」看作一生幸事,他們紛紛沿著孔聖人的腳步,接踵前往泰山,吟詠題刻,抒發情懷,西漢司馬遷、東漢張衡、三國曹植、晉代陸機、南朝謝靈運、唐代李白、杜甫、宋代蘇軾、石介、元代王旭、張養浩、明代王守仁、於慎行、清代姚鼐、朱彝尊等,均是歷代文人墨客中的佼佼者,他們贊美泰山的詩文歌賦、題詞記事,皆是泰山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六、泰山石刻文化

泰山文化的另一個重要載體是泰山石刻,泰山直接有「露天書法博物館」之稱。作為泰山文化的重要載體,泰山石刻具有鮮明的特點。首先,泰山石刻歷史悠久,既有實物存在,又有歷史記載可印證的最早的石刻是秦始皇東巡時的刻石,而《秦泰山刻石》即為其中之一,據統計,泰山石刻匯集了16個朝代的作品,延續了2200多年的歷史。其次,泰山石刻內容豐富,泰山石刻主要內容包括封禪祭祀、御制詩文、修建記事、經刻、造像記、名人遺事、墓誌銘、詩文、題景詠物、楹聯等全部石刻內容。再次,泰山石刻書法藝術氣象萬千,泰山石刻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博物館,秦篆漢隸、北齊石經、明清行草、歷代榜書題刻,諸體咸備,各種書體爭奇斗艷,氣象萬千。最後,泰山石刻造型意蘊深邃,泰山的石刻造型有碑碣、摩崖、楹聯和石雕四大類,其文字內容與自然景色相輔相成,具有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

泰山遠遠不只是一座山

它是民族的象徵

是文化的標志

也是精神的寄託!

閱讀全文

與如何認識泰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