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雲南傣族文化傳承村怎麼樣

雲南傣族文化傳承村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4-28 01:47:07

❶ 西雙版納傣族古寨分布及居住優勢

1、西雙版納傣族民居建築特徵
西雙版納傣族民居被當地人稱之為竹樓,是干欄式建築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國現存干欄式民居保存數量較多的民族。干欄式建築是古越人的傳統建築,傣族是古越人的後代,因此,傣族的干欄式建築是對古越建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雲南傣族干欄式建築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地區、怒江州、德宏州和思茅地區。因為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被分為西雙版納型竹樓、孟連型傣族竹樓、瑞麗型傣族竹樓。不同類型的傣族民居的內部空間、外在形式都有所不同。
西雙版納傣族民居多採用的是西雙版納型竹樓,當地人稱為「烘哼」,是西雙版納傣族聚落中最常見的民居建築。明欣階在《海搓余錄》中也有詳細介紹:「凡深黎村,男女眾多,必伐長木,兩頭搭木各數間,上覆以草,中剖竹,下橫上直,平鋪為樓板,其下則虛焉。登涉必用梯,其俗呼曰欄房。」。西雙版納型竹樓仍然保持著傳統干欄式建築的平面和立面形式,多為竹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因為西雙版納地區高溫多雨,雨季易發生洪澇,又多有蟲獸的侵擾,所以西雙版納型竹樓採用底層架空的形式,架空層的高度在二米左右,一樓一般用來飼養牲畜和家禽,二層則住人,基本的生活起居全部集中在這一層。這樣架空的設計能夠有效防水、防潮、防蟲、防震。
西雙版納型竹樓採用框架式的結構,由地面開始的柱子和梁來支撐起整個建築。立柱一般採用一整根竹子或木材,數十根排列,柱子底部會採用石材作為柱礎。二層樓板一般採用竹片,並在樓板上挖出孔洞,有利於柱子直接穿過樓板,與屋頂相連接。梁和柱子之間為榫卯連接。西雙版納型竹樓屋頂多為四面坡的歇山頂,採用坡度較陡的重檐形式,坡度一般為30度、45度和60度,用編織好的草排作為屋頂材料,輪廓變化拍滾豐富,能取得較好的遮陽避雨作用。通過對西雙版納型竹樓的分析,可以發現竹樓與原始的干欄式建築最為相似,不管是從使用材料還是建築結構都對其進行著傳承發展,不僅滿足當地的氣候需要,又賦予著滿滿的民族風情。
2、西雙版納建築材料的選擇
西雙版納傣族傳統民居表現出對當地氣候環境、地理特徵很強的適應性,西雙版納傣族人民在地域環境的基礎上對建築材料進行思考,在嘗試中進行選擇,從而獲得了更加適合當地環境的建築材料。傳統的傣族民居建築的主要材料採用的是竹材和草排,從傣族民居的建築材料中,能夠充分的反應材料對於建築的影響。從葉棚到竹材、木材、草排到現在的混凝土、瓦片,每一次的改變都體現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他們不懈的創造。傣族民居中最多使用的材料就是竹子了,西雙版納地區比較潮濕且盛產雹賀者竹子,巨龍竹是大型性叢生植物,也是我國竹類植物重要的起源之一,分布在滇南西雙版納,傣族人稱巨龍竹為「歪腳龍竹」、「埋博」,意思為最大的竹子,巨龍竹直徑可達到30厘米以上,高可達30米,是世界上最為高大的竹種。因為巨龍竹的高大粗壯,傣族人就用巨龍竹作為民居當中的梁和柱子等承重構件,利用體型較小的竹子來維護結構和製作樓板。西雙版納地區氣候濕熱,所以建築的通風非常重要,因為竹子有竹節,在進行拼接時會留有縫隙,從而產生通風的效果,這既是對當地濕熱氣候的積極適應,也是因地而宜的產物,體現了傣族人民的聰明智慧。
傣族民居屋頂所採用的材料則和屋身材料有所不同,傣族民居屋頂多採用茅草和緬瓦進行覆蓋。竹樓屋頂做採用的茅草是拾取在水中浸泡、纏繞和腐爛後形成的整片茅草,然後傣族人將茅草整理編織成草源薯排,用編織的草排鋪與屋頂之上,不僅美觀整潔還能遮陽避雨。

❷ 西雙版納傣族園好玩嗎

西雙版納傣族園褲弊好玩嗎

好玩!很具民族特色,那裡有一些傣族的村寨,都保留了它原始的的民族特色村寨,還有露天劇場,以歌舞的形式真實准確地反映胡姿族傣族傳統文化精粹,再現傣王招親的歷史淵源,反映傣家生活習俗,100餘名演員,規模宏大,場面壯觀。以及大型潑水活動,讓遊客直接參與,體驗天天潑水節冊散的樂趣,感受傣家潑水節的熱烈場面。

景區概況

傣族園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佔地面積3.36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徵用,道路修建,旅遊購物區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 。已於99年8月1日開門迎客。

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徵用,道路修建,旅遊購物區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已於1999年8月1日開門迎客。傣族園二期工程預計投資6000萬元,將建成民俗旅遊度假區,大型游樂園。

❸ 走進西雙版納傣家村寨

來到西雙版納一定要去傣族村寨感受一下傣家風情。 旅遊 車上放著傣族特有的民族音樂,悠揚動聽,極具感染力。

初秋我們老兵游雲南,一行20多人走進西雙版納橄欖壩原生態孝改的傣族村寨,在50平方公里的橄欖壩內,有64座村寨,隱藏在綠樹從中,儼然是天然大花園,有「椰樹下的竹樓」和「孔雀尾羽」的美稱。在談笑風生中,我們來到了傣家村。一進大門我們看到了「白象迎賓」。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徵,白象 ——迎賓,就是給大家一個吉祥的祝福。

遠處是一座被碧水綠樹包圍著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寨的象徵,人們習慣把居住在水邊的傣族稱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稱為旱傣。又根據服飾把元江河谷地區的傣族稱為花腰傣,而傣族民族村的村寨則以最具特色的水傣為主。

為了能夠入鄉隨俗,路上我們特地跟導游學了幾句常用傣語的發音,女士—騷多利;男士—貓多利;男孩—小毛;女孩—小狗;老男人-—老蜜桃;老女人—老波桃;小孩—小龍蝦;誇獎女士漂亮——好哨、好哨等。

路邊,不時有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身穿五彩繽紛長筒裙,腰系銀帶,頭戴各色花兒的傣家少女走過。那才叫花枝招展。想起導游說過,「在傣族,你對姑娘們喊騷多哩,她們會很高興的!」一時間,「騷多哩」打招呼聲不斷。騷多哩們嗔怒地回眸一笑,令大家們心花怒放。

路上還時有三三倆倆的身穿黃色袈裟的小和尚走過。在傣家穗盯男孩子從小要到寺廟里學習。雲南十八怪里「小和尚可以談戀愛」說的就是他們。

不知不覺來到了傣家園。給我留下印像最深的是傣族獨具特色的建築——吊腳樓。都有二層樓高,四角翹起,上層傾斜,從下望去,好像要倒下來似的;門也別具風格,尤其是材質,有鐵的、木的、還有的是榕樹垂下的須,很是原生態。巧族判

整幢竹樓的材質都是竹木的,這不僅是就地取材,關鍵是能適應熱帶雨林獨特氣候,當洪水淹沒竹樓,整幢房子也可以浮在水上,不會輕易倒塌。這讓我不得不驚嘆於傣族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

走進寨門,沿著一條紅色小路參觀傣族村。右邊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還信仰原始宗教。在這尊佛像的背後的一幢小型竹樓里,供奉著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點。

往左邊看,這便是傣家的竹樓。竹樓的形式為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常見於中國的南方地區,其特點是涼爽防潮。樓上右邊是卧室,中間是客廳,廳外有涼台。傣族認為自己的靈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來了會打擾家神,攝走靈魂。所以傣家的卧室不經允許外人是不能進入的。

竹樓的客廳內置有火塘,內有三腳架。在雲南的少數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佔有很崇高的地位,從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下了竹 樓往前走,一路上經過工藝樓,風情樓,風味樓。

在傣族村寨里,令我難忘的要屬接待我們的女子小玉了,她一看見我們,就雙手合十,閉上雙眼,好像在為我們默默祈禱。小玉看上去很年輕,眼大大滴,皮膚白皙,像二十七八的少婦,其實已經42歲了,女兒都老大了。

小玉的家非常特別,房子分為兩層,都是用木頭做的。第一層,有好多根又粗又高又大的柱子組成,主要是放拖拉機、摩托和一些砍橡膠的用具,他們這里漫山遍野都是橡膠林。第二層主要是客廳和卧室,客廳雖然很簡陋,但非常干凈,進去必須換拖鞋或者戴鞋套。

在客廳小玉開始講傣族的風俗,走進傣家必須遵守「一脫、二摸、三不看」的習俗,一脫就是進入傣家都必須脫鞋,二摸就是都要摸摸客廳的吉利柱,這樣會給客人帶來吉利,三不看就是任何客人不能偷看主人的卧室,因為卧室里有根魂靈柱,若是客人偷看了,魂靈就會散跑,主人家即有災難。

傣族人家不管家庭老少多少都住在一起,三世同堂居多,也有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晚上都住統一卧室,而且卧室不能離隔,否則別人會認為你家庭不和睦而被瞧不起。晚上睡覺只用自己紡織的蚊帳隔離。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至今還保留這個古老的習俗,他們認為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便利。

她的面前有一片用紅布蓋著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小玉想賣關子,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小玉是個地地道道的傣族人,在家裡叫媽媽是:「咩」!傣族這里是女尊男卑的風俗,如果家裡添了一個女孩,大家就非常高興,要請整個村寨人吃酒席,歡慶一整天。只有女孩長大成人,才有資格在家裡當家作主。

如果生個男孩,奶奶就在屋裡哭上三天,嘴裡不斷的抱怨說:「生了個賠錢貨」,長大結婚時,男方要給女方好多金銀玉器,甚至大片的橡膠林等作為彩禮。若掙了錢,必須全部交給老婆,請老婆給零花錢。蓋因為男子沒地位,男子結婚不是娶媳婦,而是要倒插門,做入贅女婿。

傣族的家居建築都是竹木結構,冬暖夏涼非常科學,聽小玉說:「這樣建房子,就是遇到地震,也不會有危險。歡迎遊客在家裡面吸煙,為了達到驅蚊效果」。

最後,小玉掀開了她面前神秘東西的紅蓋頭,原來就是銀手鐲、銀項鏈、銀戒指、銀碗兒、銀酒杯、銀梳子、銀筷子等寶貝,這裡面最值錢的東西是銀腰帶。傣族人家的財富不是金的,而是銀的,銀飾品的做工非常精美。

聽說傣族小夥子結婚之前,要在女方家裡當三年苦力,第一年干農活,第二年砍橡膠,第三年打銀腰帶。小小銀腰帶做工非常精細,有時整整需要一年時間來打造。銀碗好漂亮呀,這么大一個,還泛著有些閃爍的銀光,碗外面刻著龍鳳的圖案,好精美絕倫。

在這里,每個女人身上都帶著一條銀腰帶,銀腰帶會根據身份和財富來調整粗細,女人一生一共要戴兩條銀腰帶。第一條是一出生父母親手打造來給女嬰束腰的。第二條是出嫁時男方親手打造給女方的。

小玉接著講起使用各種銀器的保健功能,「銀器戴在身上是可以治病的,雲南十八怪里有一個『老太太上樹比猴快』就是這個原因。」

銀壺銀碗自不必說,連銀梳子都有刮痧等療疾作用,並當場給我們演示治療高血壓、頸椎病,頭痛腦熱,幾位老軍嫂奮勇當前,一個個的脖頸被颳得紅刺血現,連稱見效見效。自然是臨走大家慷慨解囊,各取所需,花了近五位數的RMB,打道回府。

從小玉家出來,我們自己在村子裡轉了一圈,整個村子都是典型的傣家風格建築,房子新舊參差不齊。趁未開飯,我在村子裡轉了一下,我終於看到了菩提樹,據說每個傣族的村寨都有菩提樹,而且都是先有樹後有村,村隨樹建,因為有菩提樹的處所才是吉利之地。

中飯是在農家院吃正宗的傣家風味小吃,竹筒糯米飯、烤雞、炒肉片、傣家酸菜、傣家米線、傣家涼皮、還有青菜蛋花湯,傣家的菜都帶點算和辣,吃的還算稱心如意。

❹ 雲南景洪的西雙版納傣族園值得去嗎有什麼游覽攻略分享

西雙版納的傣族園是非常值得去的,我就曾去過三次。

人們常說,西雙版納是一隻美麗的綠孔雀,孔雀的尾巴在橄欖壩,傣族園就是孔雀尾巴上最美麗的羽翎。景區景色秀麗,民風淳樸,充滿著詩情畫意,一年四季青翠嫩綠、竹林環繞、果木成林、香蕉、椰子、檳榔、菠蘿蜜、芒果,給寨子灑下了一片片濃濃的綠蔭,幢幢竹樓掩映在青樹綠竹之中,陣陣熱帶花開的幽香隨風送來,一片清幽恬靜。


西雙版納傣族園:

景區簡介:

西雙版納傣族園稱為中國第一自然生態村,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熱帶田園風光旖旎迷人,彷彿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景區佔地面積3.36平方公里,已建成了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古村落群,世界罕見。

景點分布:

西雙版納傣族園景區內主要景點有:迎賓廣場、曼松滿古佛寺、傣家村寨、潑水廣場、園內傣族自然村、露天劇場等。


游覽搏李路線:

推薦路線:景區大門 →迎賓廣場→ 曼嘎村 → 塔包樹 → 公主井 → 曼聽白塔 → 歌舞劇園 →潑水廣場→ 孔雀園 →曼松滿古佛寺→ 出景區大門。

最佳游覽時間:

最佳旅遊季節為11月 → 次年4月。因為5月-10月雨水較多,不利出行。

購物推薦:

傣族銀製品、傣族竹編工藝品、小粒咖啡、熱帶水果、香料、普洱茶、傣錦等。


交通方式:

傣族園西北距州府景洪27公里,景洪汽車客運站和版納客運服務站每天有很多專線車往返橄欖壩,乘專線車可以很方便的到達景區,車程約為30分鍾。

住宿推薦:

大部分遊客都會以景洪為中心,這里的住宿最集中,且條件都不錯,檔次較高,也有經濟酒店可供選擇,價格在200-300元左右。不少家庭旅館或青年旅舍既經濟實惠,又能體會到別樣的風情。如果要充分品味傣族的民族風情,那麼住在橄欖壩是最好的選擇,價格約200元上下。


美食推薦:

西雙版納的民族風味食品獨具特色,特別是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類、水產食品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香、脆、酸、辣、鮮。代表性的傣氏銀旁族美食有香茅草烤魚、香茅草包蒸雞、香竹烤飯、牛撒撇、烤牛皮、酸筍煮雞、菠蘿紫米飯、黃螞蟻蛋、酸筍煮螺螄、油炸青苔、腌牛筋、喃殲橡咪、葉包蒸豬肉。此外還有哈尼族的竹筒燒肉、雞肉稀飯和布朗族的包燒鮮魷、卵石鮮魚湯,都比較有特色。


旅遊貼士:

1、潑水廣場每天都可以體驗潑水節,建議准備一身衣服更換。

2、園內有觀光車,但園區並不算大,步行完全可以。

❺ 傣族園和傣家村寨哪個好

傣族園里更多是寺廟、江畔體扒虧驗(當然,也有民居),傣家村寨是更傳統的民居。這次我們選擇了傣族園,村寨只好下次再去啦。
傣族園有擺渡車,但物遲也很適合慢慢散步,我們散步至罩此李黃昏時剛好看到了美麗的日落,暖黃的日光跟金色的寺廟交相輝映,美極了。

❻ 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有哪些

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位於西雙版納傣族園景區,包括:1、曼將;2、曼春滿;3、曼聽;4、曼乍;5、曼嘎村等,屬於勐罕鎮曼聽辦事處管轄。村寨為典型的傣族村冊散寨,房屋建築為「干欄」式竹樓,戶與戶之間竹籬為欄,自成院落。傣族村寨四周多種植椰子、香蕉、竹林等果木,胡姿族處處部部蔥蔥,一派亞熱帶的風光和異國情調。

1、 曼將村

隸屬於勐龍鎮曼康灣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鎮北邊,距離村委會0.1公里,距離鎮18公。國土面積2.6平方公里,海拔640米,年平均氣溫21.4℃,年降水量14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香蕉等農作物。有褲弊耕地424畝,其中人均耕地1.11畝;有林地440畝。全村有農戶75戶,有鄉村人口380人,其中農業人口380人,勞動力27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6人,村裡的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2、 曼春滿村

隸屬於雲南省景洪市勐罕鎮曼聽村委會,屬於壩區,國土面積2.64平方公里。全村有農戶115戶,共鄉村人口570人,其中農業人口570人,勞動力375人。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3、 曼聽村

該村是勐巴拉納西王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匯聚了整個勐罕鎮傣族歷史、人文、文化精髓。村內有一個具有傣族風情的4A級國家旅遊景點——傣族園,園內有1300多年歷史的傣族文化遺產——曼春滿緬寺、佛塔和古老傳統「桿欄式」傣家竹樓,天天潑水活動和歌舞表演節目等體現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氣氛,園旁有水域面積100多公頃的龍得湖和五星級「菩提島」旅遊度假區,素有「不到橄欖壩,白到西雙版納,不到傣族園,白到橄欖壩」的美譽,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是旅遊、度假、休閑的聖地。

4、 曼乍村

隸屬於雲南省景洪市勐罕鎮曼聽村委會,屬於壩區,1.5平方公里。農業人口235人,勞動力157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6人,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5、 曼嘎村

隸屬於嘎灑鎮曼景罕村委會,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5公里,距離嘎灑鎮2公里。國土面積2.25平方公里,海拔572米,年平均氣溫22.6℃,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橡膠等作物。

❼ 傣族園景點介紹

傣族園,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是一個值得一看的景點。
傣園基本介紹
傣園,全稱西雙版納傣園,擁有中國襲兄搜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
傣族園由五個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落組成,深切感受濃郁的傣族文化。
西雙版納傣族園位於景洪市東南部的韓猛鎮。傣族園由五個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組成,即滿江、滿春滿、滿婷、滿扎和曼嘎。無論進入哪個寨子,都會看到典型的緬甸佛塔和傳統的傣族竹樓,感受濃郁的傣族文塵拆化。
你首先看到的是迎賓廣場,其次是滿春曼古剎。
進入景區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迎賓廣場,熱情的傣族人民在這里載歌載舞,互致問候,潑水澆愁。後來來到滿春滿古佛寺,這是西雙版納的古佛寺之一,有1400多年的歷史。進了寺廟,就可以在誦經聲中拜佛祈禱了。
西雙版納有一個傳統節日——潑水節。
西雙版納傣族的盛大節日是潑水節。在傣園潑水廣場可以感受到這溫馨的一幕。在這里,「每天都是潑水節」,數百人聚集在泳池邊,互相拍歷潑水,洗去灰塵和罪惡。記得帶一套換洗的衣服。
需要注意的事項
去戴園的最佳時間
西雙版納最佳旅遊時間為10月至次年6月。
西雙版納的氣候只有干濕兩種,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5月至10月為雨季。
做好戴園的遊玩時間參考,最佳遊玩時間為2-3小時。
如果想查詢行李等詳細情況,可以登錄官網,戴園景區。

❽ 西雙版納的傣族民俗文化有哪些

傣族是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大多聚居於我國雲南省邊境。

根據統計,傣族人口為102.5萬。

傣族,在民族識別以前又被稱作擺夷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的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凱簡禪民族泰族有歷史和文化淵源,語言和習俗也與上述民族接近。

「傣」,意為酷愛自由與和平的人。

傣族有著自己的悠久的歷史和風俗。

傣語屬漢藏語系中的壯侗語族,國內傣族語言主要有德宏傣語文和西雙版納傣語文。

傣族有歷史悠久的拼音文字,幾乎每個支系都擁有一個語言文字系統.相互之間有不同,傣文可分為傣仂文(西雙版納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綳文和金平傣文(又稱傣端文)。

這4種傣文咐納都來源於古印度字母(婆羅米字母),與寮國(zhuā)文、泰文、緬甸文、高棉文屬於同一體系。

均為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但形體結構有所差異。

1.婚姻

自由的婚姻制度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是傣族婚姻制度的顯著特點。

青年男女婚前交往自由,戀愛自由。

未婚青年男女在節日或盛會場合,可以自由和未婚女子談情說愛,傣族習俗中稱「串布少」(「布少」——姑娘)。

傣族中很少「重男輕女」的意識,多生超生情況不多見。

因此,家庭矛盾或由家庭引起的社會問題不多。

由於家長制的薄弱和對個人個性發展的束縛較少,對傣族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傣族的思想很奇怪,他們大都是女人做事,男人閑著,他們那邊的男人娶妻,就像我們這邊的男人入贅。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思想慢慢的變弱了點,但在一些平困地區,這種現象還是很嚴重!

2.竹樓

竹樓是傣家住房的主要特點。

竹樓分兩層,上層住人,下層拴放牲畜。

上層竹樓中間安放火塘,內間為卧室。

竹樓由木柱支撐,正房四周由竹片圍成,樓板也由竹片拼接,房頂是人字形茅頂,人們要從梯子上樓。

傣家竹樓通風、涼快、清潔、明亮,又可以防備野獸的襲擊,十分安全。

3.服飾

傣族的服飾顏色特別鮮明,大膽。

像是明清時期的彩繪,特別漂亮。

衣服上面繪畫上孔雀或是一些紫藤蘿等一些花,比較高級的用存手工綉,這種工藝已經比較少見了,價格也比較貴!就像早期傣族的斜挎包都是厚厚的布線,手工制出來的,做工特別精緻,耐用,上面的畫案是一針一針綉出來的,如果現在還能保存這種工藝的話,應該也會像 *** 地區的掛毯一樣聞名於世了吧!

傣家婦女穿筒裙,上著窄袖短衫,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擺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

質地柔軟輕盈、色澤鮮艷大方,適於表現女子的體態,非常美麗。

傣家的筒裙不是所有人都會穿的,最原始的穿法是一塊布縫成一個圓筒,圍在腰間,大概有一圈半!這種穿法一般只有當地人會穿,一般人穿一會兒就要掉!不過現在由於越來越多的人不會穿,方法已經改進了,可以扣上!傣族服裝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根據你的各部位貼聲定作的,你胖了或是瘦了就丟不可以穿了!男子多穿無領對襟短衫,冬天披棉毯,用白布或青布裹頭。

男人紋身較普遍。

現代由於傣族的貧困和落後,及穿傣族服裝的不方便,穿傣族衣服被看成是有傷大雅。

所以越來越少的人穿了,盡管很多人會給自己定做一兩套,卻不怎麼穿~

4.禁忌

傣族的禁忌與宗教有關。

如進入佛寺殿堂之前必須脫鞋,不許撫摸小和尚的頭。

入傣家做客,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坐門檻;不盯塵要進主人內室等。

5.飲食

與大多數亞洲民族相同,傣族人的飲食以谷類為主。

不同地區的傣族主食谷類稍有不同。

根據仲富蘭在《傣族風俗介紹》一文中所記載,德宏的傣族人主食梗米,而西雙版納的傣族人主食糯米。

(3)傣族人所食的肉類主要為豬肉、牛肉和雞鴨,很少是羊肉。

(仲富蘭 3)苦筍、苦瓜是傣族的常見蔬菜。

傣族人喜食昆蟲,蟬、竹蟲、蜘蛛都是傣族小吃的原料。

(仲富蘭 3)

最具特色是竹筒飯。

製作方法是將米裝進新鮮的竹筒後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

他們用手抓飯吃~

普洱茶是雲南西雙版納特產,唐代就遠銷中國各地,清代時遠銷東南亞及南亞,現已進入日本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成為中外馳名的名茶。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產非常豐富,僅水果就有110多種,這里動植物品種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

1991年,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正式向外界開放,人們可以親身游歷大自然的寶庫,體味濃郁的亞熱帶風情。

傣家菜很少是熱菜,很少向中國的傳統菜一樣炒,他們不用油,幾乎都是用生菜或是加水煮熟以後沾蘸水伴著吃的,口感或苦或酸,有點辣。

他們的菜很奇怪,有的臭的問這都不想吃,但口感卻特別鮮嫩爽口,比如說他們的特色菜臭筍;有的夾雜著各色的香菜,他們的香菜種類特別多,很多的涼拌菜和蘸水都會加入不同的香菜,向雲南的過橋米線就是特別細的米線加香料在家檸檬汁涼拌而成!對於那些連香菜的不吃的人,估計雲南菜他們是無福消受了!

6.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個全民信仰上座部(小乘)佛教的民族。

與漢族所信仰的大乘 佛教不同,傣族人所信仰的小乘佛教沒有菩薩信仰,也沒有燒戒疤的陋俗。

與其他小乘佛教地區一樣,傣族的男童在成年之前需出家受沙彌戒,在寺廟接受佛教的宗教教育,然後他們可以選擇還俗成家或留寺繼續修行成為受比丘戒的正式僧人。

未出家者將被視為未成年或沒有教養。

傣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傳上座部教,亦稱小乘佛教[5]。

據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人傳進來的,至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

傣族稱宗教為「沙煞納」,把他們信仰的佛教叫做「沙煞納帕召達麻」。

帕召達麻指的就是佛祖喬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在西雙版納,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統宗教習俗,那就是傣族男子都要出家為僧,認為這樣才算有教化,不野蠻。

並且只有當過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睞。

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歲入佛寺,三、五年後還俗。

當他們穿戴一新由親人護送,吹吹打打,在眾人歡笑聲中進入佛寺,便自豪地認為已經開始得到了佛的庇護,能長大成材了。

然後他們剃去頭發,披上袈裟,開始平靜地誦讀經書,學習文化,自食其力。

而在現在,因為9年義務教育,小男孩們便白天上學校學習漢語等科學知識,晚上在佛寺學習傣族文化,很辛苦的.

7. 節日

傣族節日大多為佛教節日,其中最著名者為潑水節。

在《傣族潑水節的起源和來歷傳說》一文當中,作者指出潑水節起源於印度婆羅門教的儀式,後被佛教吸收,成為浴佛節。

潑水節也是傣族文化中一年的開始。

(1)潑水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中旬。

潑水節(傣歷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

節期在傣歷六月,相當於公歷4月。

潑水節這一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著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

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後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8.醫學

傣醫(傣族)、蒙醫(蒙古族)、朝醫(朝鮮族)、維醫( *** 爾族)、藏醫(藏族)、壯醫(壯族),是中國最為著名的六大民族醫葯體系。

現在比較為眾所周知的是雲南白葯

9. 歷法

傣族有千餘年的老傣文文獻,有古老的貝葉經。

傣族有自己獨特的歷法。

傣歷和公歷紀元相差638年,即公歷的639年為傣歷元年。

傣歷的年是陽歷年,月卻是陰歷月。

傣歷分為三季,一至四月為冷季,五至八月為熱季,九至十二月為雨季。

每隔三年的九月為閏月,這種歷法現仍通用於泰緬等地。

10.舞蹈

傣族舞蹈種類很多,動作及內容主要模擬當地常見的動物的活動,在此基礎上加以人格化。

孔雀舞既來源於孔雀優美動作的模仿,也來源於傣族美麗動人的傳說。

著名舞蹈家刀美蘭因表演孔雀舞而聞名中外。

11. 戲劇

傣劇是雲南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戲曲劇種之一,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區。

傣劇發源於有一定人物情節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經講唱,後吸收滇劇、皮影戲的藝術營養,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

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組織了德宏歷史上第一個傣戲班。

不久,傣劇流傳到德宏其他地區,德宏十個土司衙門先後建立傣戲班,建造戲樓。

與此同時,傣劇從土司衙門擴散到民間,涌現出大量民間傣劇表演組織。

新中國建立後,傣劇有了新的發展。

1960年第一個專業演出團體潞西縣傣劇團成立,1962年擴建為德宏州傣劇團。

1962年,《娥並與桑洛》參加西南區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東南亞的明珠」。

除德宏州傣劇團這樣的專業團體以外,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余演出隊伍。

目前傣劇基本上只為老年人所喜愛,年輕人因為聽不懂而對其沒有多大興趣。

傣劇在傳承方面的困難日益凸現。

傣族人民十分喜愛詩歌,尤其是敘事長詩。

敘事詩《召樹屯與楠瑪諾娜》、《娥並與桑洛》等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歷法

傣族有千餘年的老傣文文獻,有古老的貝葉經。

傣族有自己獨特的歷法。

傣歷和公歷紀元相差638年,即公歷的639年為傣歷元年。

傣歷的年是陽歷年,月卻是陰歷月。

傣歷分為三季,一至四月為冷季,五至八月為熱季,九至十二月為雨季。

每隔三年的九月為閏月,這種歷法現仍通用於泰緬等地。

醫學

傣醫(傣族)、蒙醫(蒙古族)、朝醫(朝鮮族)、維醫( *** 爾族)、藏醫(藏族)、壯醫(壯族),是中國最為著名的六大民族醫葯體系。

文學

傣族人民十分喜愛詩歌,尤其是敘事長詩。

敘事詩《召樹屯與楠瑪諾娜》、《娥並與桑洛》等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戲劇

傣劇傣劇是雲南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戲曲劇種之一,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麗、隴川、梁河等縣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區。

傣劇發源於有一定人物情節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經講唱,後吸收滇劇、皮影戲的藝術營養,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

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組織了德宏歷史上第一個傣戲班。

不久,傣劇流傳到德宏其他地區,德宏十個土司衙門先後建立傣戲班,建造戲樓。

與此同時,傣劇從土司衙門擴散到民間,涌現出大量民間傣劇表演組織。

新中國建立後,傣劇有了新的發展。

1960年第一個專業演出團體潞西縣傣劇團成立,1962年擴建為德宏州傣劇團。

1962年,《娥並與桑洛》參加西南區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東南亞的明珠」。

除德宏州傣劇團這樣的專業團體以外,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余演出隊伍。

目前傣劇基本上只為老年人所喜愛,年輕人因為聽不懂而對其沒有多大興趣。

傣劇在傳承方面的困難日益凸現[3]。

舞蹈

傣族舞蹈種類很多,動作及內容主要模擬當地常見的動物的活動,在此基礎上加以人格化。

孔雀舞既來源於孔雀優美動作的模仿,也來源於傣族美麗動人的傳說。

著名舞蹈家刀美蘭因表演孔雀舞而聞名中外。

節慶著名舞蹈家——刀美蘭(傣族)

潑水節(傣歷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

節期在傣歷六月,相當於公歷4月。

潑水節這一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著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

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後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一種干欄式建築。

竹樓近似方形,以數十根大竹子支撐,懸空鋪樓板;房頂用茅草排覆蓋,竹牆縫隙很大,既通風又透光,樓頂兩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竹樓分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堆放雜物,也是舂米、織布的地方。

服飾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

傣族婦女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發、筒裙和短衫為共同特徵。

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擺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

歡樂的潑水節與那動聽的傳說,不僅僅屬於傣民族的。

每逢傣歷新年的到來,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和德宏的德昂族、阿昌族,都在一起共同歡慶,舉行潑水節活動。

國內外遊客也非常喜愛和嚮往這個色彩繽紛的盛會,因此也都很想了解和熟識傣家的潑水習俗。

既是這樣,我們的新聞媒體和文化旅遊部門(包括旅遊企業)就應該負責任地搞好潑水節活動的宣傳,讓這個風靡中外的民族節日有它本來的面貌和歷史。

尤其在西雙版納傣族園內,這個節日活動更應具有傳統色彩和民俗情調。

潑水節在傣語叫「楞賀尚比邁」,因傣歷元旦在六月,又稱做「六月新年」或「六月節」(時間在陽歷四月中旬)。

潑水儀式活動又是此節的主要活動,據一本叫作《車里》的史地小叢書里記載:「元旦之晨,所有貴族平民,皆沐浴更衣,佛寺賧佛。

婦女輩則各擔水一挑,為佛洗塵……,浴佛之後,民眾更互相以水相澆,潑水戲之能事。」現在,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傣歷新年不斷增加了新的內容,除了賽龍舟、放高升、丟包、放火燈、賽鼓、跳孔雀舞、潑水祝福以外,增加了體育表演、文藝演出、游園聯歡、放氫氣球等,慢慢將浴佛儀式活動淡化了。

作為以保護、發揚傣族傳統文化為重要宗旨的傣族園來說,要不要恢復那些浴佛儀式活動,是值得認真研究的。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 古時候,一個叫捧瑪達拉乍的魔神,違抗天神的旨意,為所欲為,把人間弄得雨旱失調,冷熱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

怎樣懲治這個法術高明的惡魔呢?智慧的天神英達提心生一計,即裝扮成英俊的小夥子,去接近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並將實情告訴她們。

這七個姑娘生性善良,本來就對父王的罪惡有憤懣,這時,她們決心殺死父王,為人間除害。

一天,她們終於探聽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並趁機將他灌得酩酊大醉,悄悄撥下他的一根頭發,做成弓賽宰(即用心弦做成的弓),斷了惡魔的頭。

但滾落地上的這顆頭顱竟又變成了新的災難,傾刻間邪火熊熊,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七個姑娘把魔頭輪換懷抱,直到腐爛。

每輪換時,她們便打來清水相互潑灑,去除污穢。

七姊妹大義滅親的果敢行動和功績,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熱情贊頌。

深深的懷念變為了永久的敬意。

也為了紀念麻哈捧重修風雨冷熱法公諸於世,人們就把魔王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腐爛的日子,定為潑水的日子。

這一天,浴佛之後,人們就用清水相互潑灑,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長。

閱讀全文

與雲南傣族文化傳承村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