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 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機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簡稱非遺協會,成立於2013年11月6日,其隸屬於文化部,是一家以保護和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社會團體法人機構。
一、灘頭年畫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
2.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那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1、皮影戲: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精髓。」「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築」是古代(或遠古)確立的干支歷的基本內容。
根據古歲模籍記載,皇帝的家族開始製作幹部和樹枝,以確定年齡。」「二十四節氣」是指特定的乎襪緩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在歷法中確立的「十二月建築」。北斗七星的旋轉與季節的變化密切相關。2016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皮影戲、剪紙、古琴、珠算、二十四節氣、針灸、書法、京劇、活字印刷術、清明節等等。
1、皮影戲
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4. 非文化物質遺產有哪些
非文化物質遺產有如下所示:
1、畢摩繪畫,四川省美姑縣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畢摩繪畫是由彝族祭司畢摩畫在紙張或獸皮、樹皮、竹簡、石頭、木板等載體上的圖畫,是一種通過繪畫與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來敘述故事、塑造形象、抒發情感、反映歷史生活、表達志向和願望的藝術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5.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1、蒙古族長調民歌,「長調」在蒙古語發音為「烏爾汀哆」,意思是長歌,是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音樂,被譽為「草原音樂活化石」。蒙古族長調民歌具有鮮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代表曲目有《走馬》、《小黃馬》、《遼闊的草原》、《遼闊富饒的阿拉善》等。
2021年5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烏珠穆沁長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6.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什麼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如下:
一、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國內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9年,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7.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蠢喊質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帶宏野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游藝;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絕知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8.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
1、陝北民歌,主要流傳在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上的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陝北民歌歷史形成時間較早,如民歌信天游即產生於周代中期,至漢代穩定成形。2008年6月,陝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報的陝北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陝北民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蘆笙音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郎鼓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十八蝴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黃龍戲
9. 世界非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名錄(含「急需保護名錄」和「優秀實踐名冊」)的項目已達40個,也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1年通過的:崑曲;
2003年通過的:古琴藝術;
2005年通過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
2009年通過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藏族《格薩爾》、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2010年通過的:京劇、中醫針灸。
2011年通過的:皮影戲。
2013年通過的:珠算。
2016年通過的:二十四節氣。
2018年通過的:藏醫葯浴法
10.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皮影戲、侗族大歌、古琴、木活字印刷術、越劇等。
1、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被老北京人稱為「驢皮影戲」。原名「皮影戲」或「燈籠戲」,是用動物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蠟燭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種民間戲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