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一個時代都有哪些書法文化

一個時代都有哪些書法文化

發布時間:2023-05-03 01:16:45

❶ 中國書法在不同歷史時期各有什麼藝術特點

縱觀歷史,歸納總結藝術的規律。書法藝術的發展與完善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可稱為書法藝術的萌芽期,也可以稱做古文字時期。它從黃帝史官倉頡造字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小篆成為中國統一標准文字止。這期間的文字大致包括刻寫符號、甲骨文、鵠頭文、蝌蚪文、鳥蟲篆、籀文、石鼓文等直至小篆。這一時期的文字是以實用為主,它是王者朝庭宣明教化,王臣百官向下施行恩錄,增修德行,規定禁忌用的。文字大致依照物類畫成形狀,當時叫做「文」,後來形旁聲旁結合就叫做「字」,把字寫在竹簡帛絹上叫做「書」。古人講「書者、如也」。如就是相似的意思。相似就含有藝術的元素。小篆便是以整飭的特徵去表達國家意志的統一,社會治理的條理化。進一步也可解釋為,體現了秦王朝始皇帝的威儀尊嚴,同時也表達了法家的治世理念。盡管當時的文字並沒有人為他藝術化,但文字的整齊劃一、端莊大方,高貴華麗,無意中形成時代特徵。用現代人的審美標准評價的話,那個時期的美,是一種原始美、質朴美、幼稚美。這種美甚至可以說,像小孩子的憨態可掬一樣的可愛。
第二個時期,即從隸書的誕生到漢魏六朝時期,這是中國書法由實用走向藝術的覺醒和形成期。說到隸書必須對秦朝作一說明,秦在統一六國之後,通用小篆,以隸書為佐書,也就是用隸書把正式文件抄錄下來,做為檔案備查。從書法史的角度來看,秦是一個文字的分水嶺,小篆的出現結束了中國的古文字時代,隸書的出現開啟了今文字時代。到了東漢以後,書法藝術才真正進入覺醒時代。所謂藝術覺醒,是人們在抽象的線條中發現了美,感悟了美、理解了美、並且把自己對美的理解,運用到書法的創作實踐當中。隸書的出現打破了小篆的方正呆板格局,增加拂挑波磔,並開始運用懸針、垂露、藏頭護尾等書法技巧。魏晉時期的書法,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的藝術必需品。譬如曹操便常將梁鵠的書法作品掛於軍賬之中,在戎馬倥傯之餘欣賞感嘆不已。王羲之在蕺山老婦的扇子上寫上字,扇子便可由二十錢漲到百錢。另外從書法理論創作上看,東漢安帝時期崔瑗便撰寫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篇書法論文《草書勢》。並引起了趙壹的非議,立即撰文反對,他的《非草書》從實用學的角度,功利主義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見解。這說明東漢時期的草書十分流行,最有名的便是草聖張芝。蔡邕在《篆勢》、《筆論》、《九勢》中,從理論上闡發了草、篆、隸書的藝術特徵和價值,並提出了「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的見解。其中「形勢」二字,含有三重意思,一是結構,二是用筆方法,三是藝術效果。他還在《筆論》中提出「欲書先散懷抱,任情姿性,然後書之」。「為書之體,須入其形……方得謂之書矣」等美學觀點。在他的影響之下,衛鑠《筆陳圖》中提出;「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致妙矣,書道畢矣」。這就是把書法和藝術形象聯到一起,徹底擺脫了文字的記事功能,成為獨立的藝術而存在於世。
第三個時期是書法的成熟期,也可稱之為書法的鼎盛時期——唐五代時期。魏晉時期由於政局不穩,戰爭頻仍,人們從內心深處厭煩了那種朝不保夕的動盪生活,從心底傾向追求個人極樂的道教出世觀點。 書法表現出的「尚韻」,即是追求脫離現實的個性特徵,可到唐朝,面貌則為之一變。唐人以恢宏的審美氣度,對前朝古代的書法藝術兼收並蓄,並將他們發展瑧於極致。以致後人論及唐朝書法,每謂「尚法」。法是什麼?法就是在各種紛繁復雜的藝術個性中總結出的基本法則。這個法則是眾多感情中總結出來的理性,是眾多個性中提煉出來的共性,它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唐朝置多元對峙而又相互交融的書法藝術於一堂,構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特景觀。這個時期,出現了筆力險勁的歐體書法,出現了體現儒家至大至剛精神的顏體書風;出現了酒神式浪漫主義張旭狂草,也出現將楷法用至極致的柳公權楷書。在技巧的運用上更加豐富多彩,出現了「印印泥」、「折釵股」、「錐畫沙」、「屋漏痕」、「壁拆」等新技法。在書法理論上不再僅限於書寫技巧,出現了系統論述書法的第一個專著《書論》。其作者孫過庭在其著作中提出了,由少至老的學書過程,歷「三時」而螺旋發展的觀點,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哲學命題,跳出了《易》的封閉圓圈。他的「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論點,更是把書法創作提高到一個更新境界。
第四個時期是宋、元、明、清時期,這個時期是書法藝術在抗爭中壯大發展的時期。為什麼稱之為抗爭中壯大發展時期呢?因為它們是在特殊的環境中沖破重重壓力奮爭成長起來的。首先說宋代,當時影響文人大夫最深刻最強烈的社會原因有兩點;一是外患嚴重。不僅外侵頻仍,並且時間較長。先後在夏、遼、金、元重兵侵擾,直至二帝被虜,趙構偏安一隅,最後亡於元朝。二是內爭劇烈,黨爭與派系傾軋不斷,以致蘇東坡這樣的出類拔萃人物屢遭貶謫打擊。許多文人士大夫感到為國為民無望而轉溺釋道二教,以求自身的曠達和自適。無怪乎辛棄疾在《丑奴兒》中高喊:「而今識盡愁滋味」。盡管宋朝歷代皇帝都沉溺書畫藝術,那隻是他們不務正業的表現。正是這些不務正業的皇帝所造成的環境,扭曲了文人士大夫的靈魂。黃庭堅的長槍大戟書風,正是他內心壓抑的渲泄。米芾化其為曲、化正為欹的書風,是典型的厭世表現。後人稱宋代「尚意」。其實「尚意」是與晉代的「尚韻」遙相呼應的,是那些扭曲的靈魂在壓抑中發出的吶喊。元代是一個外夷主宰的社會,宋代的遺老遺少們,只是元人粉飾太平攏絡人心的擺設。趙孟頫內心深處充滿了對元朝統治者的刻骨仇恨,作為一介書生,他也只能藉助流滿道教色彩的二王書法,去表達他那沉默中的反抗。反以說元人「尚姿」也就是擺擺樣子而已。明代朱氏王朝,是一個十分野蠻鄙視文人的時代,歷代皇帝嗜殺成性,視人命如糞土。試想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你能指望出現改革創新的書法家嗎?所以說明人「尚姿」也就是無奈中的嘆息罷了。揚州八怪也就見怪不怪了。清王朝是一個特殊的王朝,尤其是康乾時期,統治者十分明智地推行滿漢文化的相互溶合。給漢臣以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以致出現了獨樹一幟名傳後世的王鐸書法。就連對清庭抱有敵對情緒的傅山,八大山人等人的書畫作品,也能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傅山的「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的書法主張,也造成了書法的異軍突起,成了書法藝術百花苑中的奇葩。由於清朝的文化政策的開明,還出現了非真非草非篆非隸的鄭板橋「六分半」書法,和充滿書卷文化氣息的劉墉書法等。
清代書風的另一個特點,是碑學興盛。由於當時碑石出土日多,於是從學漢碑逐步發展為學北碑,北碑包括碑誌和造像記。以致清中期書風為之一變,以厚重樸拙流行於世。康有為的「南北書法論」也順時而生,成為當時的書法指南。清代書法理論也是出了十分活躍的局面,先後出現了笪重光、包世臣、劉熙載、康有為、鄧石如等書法理論。特別是清末的何紹基、趙之琛、吳昌碩、沈曾植、章炳麟等書法家,為現代書法留下了可貴的財富。因而說清朝在繼承帖學的同時,又開辟了碑學的新天地,成為中國書法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它是自宋以後,書法冷落蕭條了幾百年以後出現的又一個新時期。

❷ 每個朝代的書法都有不同的審美追求,晉代、唐代、宋代追求的各是什麼

清代書法家梁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准確的概括: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註: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范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宋人尚意」,即是說宋代書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蘇軾說:「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黃庭堅亦說:「老

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董逌亦說:「書法貴在得筆意,若拘於法者,正以唐經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這些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這種主張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如蘇軾的《黃州寒食詩》、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米芾的《虹縣詩帖》里得到充分的體現。

「元、明尚態」,即是說元、明時期的書法時尚,偏重於摹仿,注意在字的形態上下工夫。書法潮流在元、明時代進入了一個復古時期,大凡學書者紛紛效仿晉人,而求之於刻帖。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即是認為字的結體形態可以隨時代而變化,而古人筆法應恪守不變。趙孟頫的這個主張被奉為金科玉律,所以元、明兩代的書人大都是以唐人的筆法,寫魏晉人書貌,形成了書法僅注重在字形上刻意求好的總趨勢。

當然,梁巘這里提出的尚韻、尚法、尚意、尚態,主要是對這幾個時期書法特徵的概括,並不是說韻、法、意、態在這幾個時期里是隔絕而不相通的,如在「尚法」的唐代,也有顏真卿《祭侄文稿》那樣尚意的作品。晚明時,傅山、王鐸、黃道周、倪元璐、張瑞圖的書法,是不能用「尚態」來評價的。宋代黃庭堅的書法不僅有「意」,而且也重「韻」。只是它們沒有代表時代的主流罷了。

閱讀全文

與一個時代都有哪些書法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