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茶文化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的茶文化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三國以前茶文化: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已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晉代茶文化: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後喪禮要盡量節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干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並要「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裡,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❷ 茶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我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戚衡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入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為茶苦」,為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日漿,三曰醴,型仔扮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尚未見飲茶。 茶文化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群臣酒,率以七升為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為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卜灶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
❸ 茶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呢在唐朝的發展有多繁盛產生了哪些影響
茶在隋唐時期,從葯用植物演變為飲料。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栽培茶樹,使用茶葉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
飲茶的習慣在隋朝時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成為與鄰國蒙古貿易的產品。唐朝迎來了茶葉發展的高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茶已成為更廣泛的飲料。大量的茶樹被種植,茶文化迅速發展。唐朝是中國茶文化蓬勃發展的時期。飲茶尚未在全國普及。開元盛世之後的安史之亂導致北方遭受嚴重破壞,國家經濟中心轉移到南方。南方溫潤的氣候、豐富的雨量和肥沃的土壤得到了開發。茶樹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成為山區的主要經濟作物。
❹ 中國茶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栽培茶樹,使用茶葉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
王褒《僮約》中「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充分證明了西漢時茶葉市場的存在和飲茶風俗的形成。《集古錄》則提出茶文化起於魏晉,魏晉名仕以飲茶於山水來怡情養性,,形成了一種茶的名仕文化。同時隨著文人飲紅茶的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❺ 飲茶的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飲茶文化在我國是非常著名的,但是究其根源卻讓很多人都覺得在自己的潛意識中很早便出現了茶文化。在歷史的發展當中,我們會發現在唐朝便有了飲茶文化。茶文化的起源很多人都有著不同的說法,但是多年來我國的飲茶文化也造就了我們獨特的文化。漢字的改變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讓很多人都忘卻了飲茶文化的開端是從何處興起的。
文化的起源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究其根本,但是由於很多文化的歷史悠久,讓我們無所考察,無論是起源何處,對於如今的影響便能夠看出其在古代也有著十分深厚的影響,雖然很多人認為古代發展到今天會發生很多改變,但是在改變的同時,最根本的要素還是依舊存在的。
❻ 茶文化發展歷史
中華茶 文化 發展歷史悠久,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茶文化發展歷史,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茶文化發展歷史
中華茶文化萌芽時期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國以前,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晉南北朝時,隨著文人 飲茶 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開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國茶文化的萌芽階段。
中華茶文化形成時期
唐代,物質基礎豐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們也開始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中國茶文化在唐朝開始形成,標志就是780年陸羽著的《茶經》。以後唐代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
中華茶文化興盛時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礎,中國茶文化在宋代就開始了興盛發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階層,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這些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中華茶文化普及時期
在經歷了唐宋的發展,中國茶文化在明清時期開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中華茶文化發展史一直到今天都還在繼續進行著,今天多姿多彩的茶發展更為中華茶文化發展史增添上濃抹重彩的一筆。
茶文化歷史
茶藝是一種文化,和其他的文化一樣。茶文化要追溯到2000年前,歷經千年的更替才有現在悠遠的文化背景。通過上海茶藝課程,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茶文化的發展以及變化的方向。東晉人常璩撰《華陽國志》,說武王克殷以後,巴人納貢的貢品中有茶和蜂蜜等。或許古代巴蜀產茶,真的可以早到商周之際。到了兩晉以後,南方產茶的規模已經不小,飲茶更加普及,所以張載在《登成都樓詩》中寫出了“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 句子 。又有晉
茶藝是一種文化,和其他的文化一樣。茶文化要追溯到2000年前,歷經千年的更替才有現在悠遠的文化背景。通過上海茶藝課程,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茶文化的發展以及變化的方向。
東晉人常璩撰《華陽國志》,說武王克殷以後,巴人納貢的貢品中有茶和蜂蜜等。或許古代巴蜀產茶,真的可以早到商周之際。
到了兩晉以後,南方產茶的規模已經不小,飲茶更加普及,所以張載在《登成都樓詩》中寫出了“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句子。又有晉人孫楚的《出歌》說:“薑桂茶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表明巴蜀故地在兩晉時代仍是重要的產茶飲茶的中心。
自漢代以後,飲茶活動被人們賦予了明顯的精神色彩,茶已不純粹作為飲料而存在了。特別是魏晉以後,貴族崇尚奢靡之風,漿酒藿肉,暴殄天物,一些有識之士為表現自己清雅不俗的操守,用品茗代替酒饌,即“以茶代酒”,以扭轉世風。
唐代佛教禪宗的發展,更加促進了茶飲的普及,茶禪一體,僧俗轉相仿效,飲茶之風日盛。尤其是陸羽著《茶經》以後,古代茶學得以正式確立,使後代茶學著作層出不窮。唐代飲茶已普及到中原及邊疆地區,茶真正成為舉國之飲。茶在唐代有了專用的字和專門的著作,有了邊銷和稅收,對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茶大興於唐而盛於宋。宋代有了新的茶葉生產中心,建安所產建茶名聞天下,龍團鳳餅貢茶更是品質優良。宋代出現了許多茶館,茶飲的社會化得到充分體現。宋代還風行鬥茶和分茶游戲,對茶品的優化和茶藝的精進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元代,茶藝一改宋人的瑣細,變得簡約清新起來。元人除保留少量餅茶作為貢茶以外,大量生產散茶。散茶的普及,推動了飲茶方式的簡易化,也就促進了茶藝的簡約化發展趨勢。元代茶人更崇尚自然,返璞歸真。元代的這種變化,是蒙古入主中原後傳統漢文化受到沖擊的結果。因為舊文化傳統的分化,繁瑣的茶藝也同時被摒棄了。
明清時期,茶人們對茶藝又有了刻意追求,追求茶學至精至美,茶美,水美,器美,環境氣氛美,意趣也更美。茶器中的至美之器紫砂壺,備受茶人們的青睞,於是涌現出許多制壺名匠,也就有了一些研究茶器的著作。
清代以後,茶飲的大眾化進入極盛時期,茶葉貿易也空前擴大。飲茶方式多種多樣,表現出明顯的地域特點,有蓋碗沖泡法,也有大壺沖泡法,有工夫飲法,分別適合於不同的階層和不同的地區。
文化一直都是繁衍生息的產物,茶更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在茶藝培訓的課程中不僅僅學習到了茶藝,更加讓我了解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千年之前的茶和我們現在飲的茶是否一樣呢?這是我們值得去深思的一個問題。
茶的起源及歷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 種植 和利用茶的國家,茶葉伴隨著古老的中華民族走過了漫長的歲月。打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書卷,幾乎從每一頁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國 傳統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唐代陸羽的《茶經》不僅系統地 總結 了種茶、制茶和飲茶的 經驗 ,而且將儒、釋、道三家思想與中國古典美學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動升華為一種充滿中華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國茶文化。
陸羽在《茶經》里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傳說 中的炎帝神農氏為了辨別草木的葯理作用,曾經親口品嘗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時,用釜煮水,恰巧有幾片葉子飄落進來,使釜里的水變成黃綠色。神農氏不以為意,喝了一點釜里的湯水,卻驚奇地發現,這黃綠色的水味道清香,這種葉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葯材。隨著時間的推移,神農氏發現這種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腦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於“茶”的名字的來源,也和神農氏有關。傳說神農氏長著一個玻璃一樣透明的肚子,但凡吃進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夠知道這種食物對於身體的利弊,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黃綠色的水之後,看見這種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處,把腸胃擦洗得乾乾凈凈。於是他就把這種植物叫做“擦”,後來就慢慢演變成現在的“茶”。
古人賦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義,其中有兩種解字說法流傳最廣:第一種,以“茶”
字象徵長壽。“茶”字的草字頭與“廿”相似;中間的“人”字與“八”相似;下邊的“木”則可分解為“八”和“十”。將由“茶”字分解出來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於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歲的老人稱為“茶壽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來代表長壽的意思。第二種,以“茶”字倡導回歸自然。“茶”字可分為草字頭以及“人”和“木”三個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為茶,愛茶人將其解為:人在草木間,孰能不飲茶,同時也有倡導人們回歸自然的意味。
關於茶的最初的記載見於晉代常璩著的《華陽國志》,其中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武王伐紂的時間約在公元前1066年前後,由此可見,中國有明確記錄的茶事活動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歷史。現在所能夠看到的文獻資料裡面,有著確切的茶的記載的,最早並且最可靠的應該是漢代王褒所撰寫的《僮約》。這篇 文章 寫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學史上重要的文獻。其中的“烹荼(編者註:“荼”是茶的早期稱呼)盡具”、“武陽買荼”,說明“荼”已經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項,並且是用來待客的貴重之物,飲茶已開始在中產階層中流行。
❼ 中國茶文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緣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寒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葯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 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
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於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於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後期出現了許多茶人。
漢代文人倡飲茶之舉為茶進入文化領域開了個頭。而到南北朝時,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域都與茶套上了關系。在政治家那裡,茶是提倡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裡,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辟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 、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進新居,左右鄰居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這時,茶已成為民間禮節。
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制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里,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
~~~~~~~~~~
❽ 什麼時期是我國茶文化的形成時期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數千年來,茶已遠遠超出了自身固有的物質屬性,不僅僅是作為一種飲料,茶與琴棋書畫一樣已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成為一種文化修養、一種人格力量、一種精神境界。茶文化活動逐漸成為各不同歷史時期世人生活的社會活動及禮儀形式。
人類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後來以火生煮羹飲,就像人們煮菜湯一樣。
在周朝,人們為了長時間保存茶葉,以作為祭品和貢品,把茶葉曬干,以便保存。在3 000多年前,巴蜀一帶已用所產茶葉作為貢品。當時出現了人工栽培的茶園,四川的樂山、彭山已經成為中國的名茶產地。至漢代,茶已經成為四川民眾的常用飲料。
大約三國時代,茶已由曬干收藏變為製成餅茶。三國時期,張揖的《廣雅》就有這樣的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這就是人們將采來的茶葉先做成餅,曬干、烘乾,飲用時碾來沖泡,加佐料調和作羹飲。此時期,是中國茶文化初步形成的階段。
秦漢到西晉時期,巴蜀茶業繼續繁盛,也是中國茶葉由巴蜀走向全國、茶業重心開始東移的重要時期。由於地理上的優勢,長江中游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上的地位,慢慢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茶業重心繼續向東南推進,隨著隋朝京杭大運河的修鑿和唐朝政治、經濟、文化的強盛,中國茶業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茶葉從唐代中期開始,已成為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人們喜歡的一種飲料,茶從南方傳到中原,再流傳到邊陲少數民族地區。據史料記載,唐朝各地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俗均以茶葉為貴。邊陲一些少數民族有了飲茶習慣後,先通過使者,後來直接通過商人購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以茶易馬的茶馬交易。在《封氏見聞錄》里得到佐證:唐代中期以後,飲茶開始「風行南北,窮日竟夜,殆成風俗,始於中原,流於塞外,往年四賈如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
唐朝以前雖然中國南方一些地區種茶、飲茶的歷史比較久遠,但是尚無茶類專著撰刊,當時茶沒有形成一門獨立的正式學科。至唐代中期以後,隨著茶葉發展和社會上對茶知識的需求,出現了陸羽《茶經》專著,茶業在成為全國性生產和經濟的同時,也作為一種獨立的、嶄新的學科和文化展示於世。同時,吟詠茶事的詩文也大量涌現,盧仝的《茶歌》、陸羽的《茶經》和對茶征稅,被後人列為唐代茶事上影響最大的3件事。唐代茶文化的發展還突出反映在飲用茶的人越來越多,也越用越熟練。茶宴、茶食和茶會已從一般的待客禮儀,演化為以茶匯集同仁朋友、迎來送往、商討議事等有目的和有主題的外事聯誼活動。隨著唐宋朝代的更迭,茶文化隨著茶業的發展開始由興到盛。
❾ 茶文化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的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三級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2]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和中國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國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范,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中國茶文化的基礎。
茶為一種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長品易健康、長壽,茶品順為最佳、還可作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華,順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裡有茶順為茗品。
❿ 古人為何如此喜愛喝茶,茶文化鼎盛時期是在什麼時候
古人非常喜歡喝茶,主要是因為當時神農在嘗百草的時候,發現茶是可以幫助解毒,所以古人就會選擇喝茶,而且古人也不喜歡喝一些生冷的東西,所以就會選擇喝茶。而且茶這個東西在一些名門貴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會通過品茶來吟詩作對,來追求高雅的享受茶來表達自己的敬意,還可以養氣雅緻,所以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喝茶的一個原因。茶文化的鼎盛時期是在宋代,大家都知道宋代的文人是非常追求淡雅的,所以會通過品茶這件事情來舉辦一些活動,所以也讓這些文人非常喜愛喝茶,之後茶文化到了唐代又開始興盛起來,自此喝茶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後相信很多人都會通過喝茶這件事情上感悟很多人生道理,也許在某個炎熱的夏季,喝上一口茶,一定會緩解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