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藏族文化有哪些

藏族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6 20:34:55

㈠ 藏族獨有的民族文化,他們的哈達文化是怎麼回事

在中國56個民族中,只有藏族擁有它們特殊的文化,就是哈達文化,是藏族禮儀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表達了藏族人民對他人的祝福和敬意,在藏族地區,哈達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無論是紅白喜事,還是迎來送往,都會為對方獻上哈達。

三、哈達是由生絲製成的,上面有很多種祥雲,蓮花等圖案,長度不一,按照目前的哈達來區分,總共有兩種,第一種就是象徵著純潔和吉祥如意的純白色哈達,第二種就是彩色的哈達,有藍色和黃色,藍色的哈達主要是藏區女子成人禮,獲得出嫁時綁在自己的辮子上,而黃色的哈達一般都是獻給活佛或者最尊貴的人,是最重要的禮物,也是最珍貴的哈達,獻哈達也有非常多的規矩,對高僧或者長輩時一定要雙手將哈達捧過對方的頭頂,親自現到對方的手裡,如果是晚輩的話,可以直接將哈達放到對方的手臂上。

㈡ 有關藏族的文化介紹,越簡短越好。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為藏、康、安多三種方言,並且是有文字的,而嘉絨藏族很少見是沒有文字的方言。現行藏文是7世紀初根據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與中原地區經濟的聯系。

藏族文學豐富多彩,包括作家文學和民間文學,在數量上居中國少數民族前列。《格薩爾王傳》是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它是已知世界上最長的說唱史詩;藏族文學經典《倉央嘉措情歌》也已享譽世界。

藏歷是藏族先民所創造的屬於藏族的歷法,它不同於漢族的歷法,已經有了1000多年的歷史。藏歷有三大元素,包括藏族文化固有的物候歷,由印度引進的時輪歷,與及由漢人引進的時憲歷。是藏族文化中最富有價值的一種民間文化。現有史可證的藏族歷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歷書的編定已經趨於完善。

(2)藏族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紀初期吐蕃建政之後,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10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藏族文化興盛時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天竺傳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藏族雕刻技藝高超。此外藏戲獨具特色,藏醫葯學也是人類重要遺產。

㈢ 藏族的文化有哪些

藏族,是我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文化的民族。自稱「博」、「博巴」或「康巴」、「嘉戎哇」。古代漢文史籍稱為「吐蕃」。全國解放後統一稱為藏族(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藏族語言屆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安多3個方言,通用的藏文,是歷史悠久的拼音文字,據藏族史書記載,是七世紀時圖彌三菩扎多參照梵文字體創制的。橫書右行。

藏族素以勤勞、勇敢、強悍而著稱。他們居住的地方,大都是海拔3,000—6,000米的高寒地區,所以被人們稱為「高原上的強者」。
這是網址,看看啊
http://gymlyw.51.net/gyfq/mzfq-zz.htm

㈣ 藏文化主要體現在哪裡

藏文化主要體現在歷史悠久的藏語言文字,有浩如煙海的宗教典籍,有醫理獨特的藏醫藏葯,有美輪美奐的壁畫、唐卡、金銅造像,有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日、民間歌舞,還有大量至今仍在人們口頭流傳的史詩、歌謠、諺語。

這些都是西藏人民的財富,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土壤。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西藏文化改變了過去封閉、停滯和萎縮的狀態,形成了面向世界的開放態勢,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

西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

近20年來,中國中央政府致力於西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自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就採取多種措施,對西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和弘揚,2006年6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文化部國家文化部批准,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01項,西藏有22項列入其中。

其中包括民俗類、藏醫藏葯類、民間美術類、民族民間史詩等等,都傳達了藏族文化保護與發展的信息。

㈤ 藏族的特色

藏歷新年,酥油燈節,薩噶達瓦節,拉薩雪頓節(藏戲節、展佛節)

㈥ 充滿神秘的藏族文化你們到底了解多少呢

藏族,是我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文化的民族。自稱「博」、「博巴」或「康巴」、「嘉戎哇」。青海藏族自稱「安多哇」。古代漢文史籍稱為「吐蕃」。全國解放後統一稱為藏族(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藏族語言屆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安多3個方言,青海藏族大多系安多方言。通用的藏文,是歷史悠久的拼音文字,據藏族史書記載,是七世紀時圖彌三菩扎多參照梵文字體創制的。橫書右行。

藏族祖源屬於古代游牧民族羌人,羌族居住的中心在青海、甘肅的河湟一帶。東漢時,由於河湟地區大規模的戰亂,迫使這里的燒當羌部和迷唐羌部遷居青藏交界的發羌部落占據的地區。後來他們同雅隆部落、蘇毗部落、羊同部落逐步融合。約在公元六

世紀前後,藏族先民由原始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社會。七世紀初,藏王松贊干布在今西藏拉薩建立了吐蕃王朝,征服附近部落後,即向青海湖地區進兵,與吐谷渾爭奪牧地。公元636年左右,進抵青海湖東部,迫使吐谷渾退到青海湖以北。在此期間吐蕃還先後擊敗今柴達木境內的白蘭羌和今果洛境內的黨項羌。此後吐蕃力量日益強大,逐步向東擴張。公元670年,吐蕃攻陷唐王朝的白州等13個羈縻州,唐派大將軍薛仁貴率軍迎戰,在大非川(今海南州共和地區)的決戰中被戰敗。吐蕃盡得吐谷渾牧地,於是青海草原由吐蕃統治近兩百年。九世紀中葉,吐蕃地區爆發了奴隸和屬民的聯合起義。加之奴隸主內部混戰,吐蕃的奴隸主政權遂告崩潰。進入青海的吐蕃人,同青海高原上的土著民族羌人、吐谷渾人交錯雜居,共同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長期的交往中,逐步融合,他們的後代,就是現今的藏族。

藏族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文化民族,自唐代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聯姻以後,從中原帶來了大批工匠、藝人、文化典籍、醫方葯材等。以後金城公主又帶來了許多絲綢、穀物及樂隊等。這些為藏族文化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藏族文化日益發達,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文化史料,僅用藏文書寫的文學、歷史、宗教、藝術等方面的文獻,即浩如煙海,難以計數。其中,佛經有四千餘種。所以,寺院便成了藏族文化藝術薈萃之所。青海藏族聚居的地區約有喇嘛寺院530餘座,其中象塔爾寺、瞿壇寺、廣惠寺、扎藏寺、德欠寺、隆務寺、夏群寺、結古寺等,都以歷史悠久、建築雄偉、規模宏大、珍寶繁富而聞名於世。寺院里的雕塑、壁畫、絨綉,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藏族自古以來一直從事游牧為主的畜牧生產,因此有著豐富的畜牧業生產經驗。加上藏族游牧的地方,大都是地勢高寒、水草豐美的高山草原。所以,畜牧業成為他們的主要

㈦ 藏族的傳統節日、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有哪些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由於地域與人文的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及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人文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延續經久不衰。而藏族文化主要的表現也是藏族節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藏族的節日,習俗及歷史淵源。

一、藏族民俗節日
1、藏歷年
藏歷年的確定,是與藏歷的使用有密切的關系的,藏歷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歷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歷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歷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歷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歷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准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續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餜(卡賽),油餜子的種類很多,有耳朵狀的「古過」,有長形的「那夏」,有圓形的、「布魯」等等。接近年關,每家都要准備一個畫有彩圖的長方體竹素琪瑪五穀斗,斗內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參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雞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並准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這一切都具有喜慶豐收,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的含意。除夕前兩天屋內外進行大掃除,擺新卡墊,貼新年畫。
二十九晚飯前在灶房正中牆上,用乾麵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門上用石灰粉畫上象徵永恆吉祥的「」字元號,表示人壽糧豐,歲歲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擺好各種食品,為了使節日期間有充足、豐富的食品,在這天晚上,全家人還忙碌到深夜。這天晚飯,各家要吃面團突巴(古突)。在面團突巴中特意製作幾個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夾心不同的面團,每一種夾心都有一種說法,石子預示心腸硬,木炭預示心黑,辣椒預示嘴如刀,羊毛說明心腸軟。吃到這些夾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鬨堂大笑,以助除夕之興。這是一種飲食娛樂活動,無論誰吃到什麼,都必須即席吐出,這往往引起鬨堂大笑,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歡樂氣氛。
到初一這天,將青苗,油餜子、羊頭、五穀斗等擺於佛龕茶幾上,預祝新的一年人壽糧豐。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婦便從河裡背回「吉祥水」,然後喚醒全家人,按輩排位坐定,長輩端來五穀斗每人先抓幾粒,向天拋去,表示祭神,然後依次抓一點送進嘴裡。此後長輩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後輩回賀「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圓滿)。儀式完畢後,便吃麥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參果,接著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掃地,不準說不吉利的話,互不走訪做客。
初二親友之間相互登門拜年祝賀,互贈哈達。男女老少都穿上節目的盛裝,見面互道「扎西德勒」、「節日愉快」,此活動持續三五天。藏歷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圈兒跳鍋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整個地區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在城鄉演唱藏戲,跳鍋庄和弦子舞。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篝火,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民間還進行角力、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活動。
2、沐浴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藏歷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說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因此七月份被人們稱為沐浴的最佳時間。時值夏末秋初,萬里高原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牧區,男女老少全家出動,來到河邊溪畔歡度一年一度的沐浴節。屆時,藏族人民攜帶帳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紛紛來到拉薩河畔、雅魯藏布江邊,來到青藏高原千江萬湖旁爭相下水,盡情在水中嬉戲,游泳。他們在河灘草坪樹蔭下搭起帳篷,圍上帳幕,鋪上卡墊。老年人在河邊洗頭擦身,年輕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們在水裡嘻戲打水仗,此時的婦女們也毫無顧忌地盡情沐浴,把身體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乾乾凈凈。休息時,一家人圍坐在帳篷里,品嘗芳醇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帳篷里時時飄出陣陣歡聲笑語。沐浴節這七天中,人們不僅天天來到河邊沐浴,還要把家裡所有的被褥統統清洗干凈,所以沐浴節既是藏族人民所喜愛的傳統節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徹底的、群眾性的衛生活動。

㈧ 西藏地理位置偏僻,其獨特的文化表現有哪些

西藏雪域高原有著獨特的風情和民俗,有著純凈的空氣和風景。無論是美食、節慶、民居、寺院、還是手工藝品、傢具、服飾都具有獨特文化魅力,以下是西藏相關風俗習慣。

1、藏族的婚喪習俗:藏族婚俗有舊婚俗和新婚俗之分,舊婚俗多數是包辦,父母有養育和解決子女婚姻的責任,子女只有服從和孝敬父母的義務,過去找媳婦或贅女婿,子女是沒有權利過問的。新婚俗是戀愛結婚基本上父母不包辦代替,多為自由婚姻,男女戀愛,告知父母,再行習慣手續,最終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過去遺留下來的求婚、訂婚和婚禮程序。

藏族人死後有五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才能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則把屍體丟進河裡喂魚,這叫水葬。生前做過壞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認為,被埋的人是永遠不會轉世的。 天葬寄託於一種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儀式一般都是在清晨舉行的: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拉薩北郊的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天葬儀式開始。不經允許一般是不歡迎人們去觀看的,因為這不太好。

綜上所述,藏族的風俗習慣是藏族人的一種信仰,一種屬於本民族的行為規范,從而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族文化,獨具特色的藏族。

㈨ 西藏有什麼文化特色呢

西藏就是佛教文化呀。

㈩ 西藏有哪些藏族文化

藏族文化

藏族文化
藏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一員,分布於遼闊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甘孜兩個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藏族人口數為5416021。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為衛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3種主要方言。藏文系參照梵文某些字體於公元7世紀前期創制,經過三次修訂發展而來,為自左向右橫寫的拼音文字,通用至今。
藏族為漢語稱謂,藏族自稱「蕃」。藏語對居住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稱謂:西藏阿里地區的人自稱「兌巴」,後藏地區的人自稱「藏巴」,前藏地區的人自稱「衛巴」,居住在西藏東部和四川西部的藏族自稱「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藏族自稱「安多娃」。統稱為「蕃巴」。「巴」、「娃」藏語意為「人」。
藏族發源於西藏境內的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當時甘青一帶西羌諸部已與漢朝發生密切的政治經濟聯系,而西藏有「發羌」(發,古音讀bod)、「唐氂」等部,與甘青諸部已有往來。據藏文史籍記載,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雅隆河谷,為「六氂牛」部的首領,在松贊干布以前已傳20餘世。當「六氂牛」部初興時,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但從最初幾代首領的母子連名中,還可以看到曾經歷母系氏族階段的痕跡。大約進入6世紀時,號稱「悉補野」部的首領與鄰部結成聯盟並尊為盟主。當時,西藏境內另外還有「羊同」、「澎波」、「蘇毗」、「工布」等10餘族部,均已進入奴隸制社會。隋末唐初,「悉補野』』部的松贊干布兼並諸族部,統一了西藏地區,定都邏娑(今拉薩),臣民共進贊普(王)尊號,始制藏文、藏歷,創訂法律、度量衡,分設文武各級官職。劃分全境為四大軍政區域,在西藏建成自稱為「蕃」,漢籍稱作「吐蕃」的奴隸王朝。松贊干布在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同時,與唐朝及天竺(今印度)、泥婆羅(今尼泊爾)廣泛交往,引進唐朝、印地先進的封建文化,佛教也於此時正式傳入吐蕃。
松贊干布統一後的吐蕃日益強大。公元7世紀,中原唐王朝興盛,松贊干布遣使唐朝求婚,發展與唐朝的關系。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唐高宗李治即位以後,冊封松贊幹部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賓王」,松贊干布則稱唐高宗為「天子」,確立了唐蕃之間的舅甥親誼關系。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聯姻,金城公主嫁給贊普赤德祖贊。公元822年,唐蕃在拉薩會盟,立碑於拉薩大昭寺前。唐蕃的友好關系為西藏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成為中國多民族中的一員奠定了基礎。

閱讀全文

與藏族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