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為什麼說書畫家沒有文化

為什麼說書畫家沒有文化

發布時間:2023-05-06 03:22:08

『壹』 賈起家精美書法欣賞

在賈起家先生的筆下,我們能夠欣賞得到肢亮什麼樣的書法藝術。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賈起家精美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賈起家精美書法欣賞

賈起家精美書法圖片4

賈起家個人簡介

1953年生於夏縣。畢業於山西師范大學古漢語語言文歷前寬學專業。現為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文聯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國家二級美術師。自幼學書,以柳書為主。17歲後拜尉世芳和著名書法家徐文達先生為師,主攻二王書法,對《蘭亭序》、《聖教序》、《十七帖》等用功尤勤,深工巨卷,數年不輟。近年又涉漢魏以來諸家,專精博取。工楷、行、草,尤擅行書,所作清圓秀潤、勁健朴茂。

1983年以來,書法作品先後參加全國第二、三、五、六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第四屆中青展、全國首屆正書大展、全國第一屆行草書大展、中日書法交流展、第一、二屆國際書法大展、中、日、韓三國新書法展、中外草書展、全國著名書法家48人書展等國內外大展50餘次。

榮獲全國第五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獎”,山西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創作特別獎,全國書苑擷英百名優秀書法家獎、龍年國際書法大賽、全國“二王”杯和’98蘭亭獎·牡丹杯書法優秀獎等國內外書法大賽金、銀、銅獎30餘次。

中國書法有標准有文化

在很多人看來,寫書法僅僅是陶冶性情的一種方式,它不是一個謀生的行當。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書法既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也具有商品的某種特質,可以推向市場。關鍵在於,一旦把它推向市場之後,書法的價值重心究竟偏向哪裡?當書法作品走向市場的時候,也就會出現一些專門以書法謀生的專業書法家。在談到書法創作中的“業余與專業”時,廣州美術學院肖元教授認為,業余的不一定是業余水平,專業的也不一定是專業水平。在這同時,在利益的驅使之下,很多書法家拉幫結伙,樹立門派,搞些短平快的實驗或者前衛,專家看不懂,民眾更是被糊弄。

書法家王貴忱認為,書法作品創作不能追求快,快了肯定是騙人的,一定要下苦工夫,文化含金量要高。對當代書法的現狀及前景,盡管有人表示樂觀,但更多的人持有批判的態度。這主要是因為,書法家缺少文化方面的修養,單單靠書寫的技術性是遠遠不夠的。為什麼我們在各種書法展覽上,都能夠看到眾多的雷同作品?主要是因為書法家們太看重技術,看重模仿的有效性。另外,許多書法家們心急氣躁,巴不得一夜成名,從中獲利。我們所看到的繁榮景像,其實是一種表像。對當代書法抨擊最強烈的還是書法研究者易新生,他在剛剛出版的書法專業刊物《書法》5月號上撰文對當代書法提出最尖銳的批評,列出了書壇的十大流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反響。

據了解,廣東美術館即將舉辦“牆里牆外”書法展,在這之前,我們采訪了吳灝、孫稚雛、王貴忱、林銳、肖元、王見等一些書法家和書法研究者。他們對中國當代書法究竟抱著怎樣一個想法呢?競爭無序,標准缺席和文壇一樣,書法界也有很多的組織,比如某某協會、學會之類的。有了這些組織,也就難免會有上級和下級之分,存在著等級差別。這些部門的有些領導,可能對藝術是一知半解或者完全無知,但他們卻擁有藝術的權威性。造就這一“權威”的,一方面是文化體制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大眾對藝術的判斷依然處在“准無知”的狀態,存在著對官本位的崇拜心理。這樣,當書法作品進入市場競爭的時候,權威的東西往往被抬高,價錢也要高出一般書法家的許多倍。這是悔坦存在於當下書法界的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

書法界人士認為,許多書法家很有實力,但由於他們沒有加入某某組織,而未能享受到一些“待遇”。這些組織,就是金錢與權力的合謀。在文化市場還沒有真正完善和開放的情況下,很多個人的努力都可能白費,因為這些主流市場僅僅向這些圈子內的人開放,其他人無門可入,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多顧客把糟粕奉為圭臬。在這樣一種境況下,很多書法家為了爭取到應得的利益,不得不製造一些新奇事件,極力把公眾的注意力從權力和藝術中心位置移開。當大家都去參與製造這些極端的行為時,書法界就會變得沒有秩序,混亂不堪,給一些人渾水摸魚的機會。市場混亂,標准缺席,是書法界的一大弊端。大家都不知道這一書法作品是不是真的有藝術價值,它的價值是多少,於是相互哄抬或貶低,朝著兩個極端推進,書法市場成了藝術品價值的灰色地帶。吳灝(畫家,詩人)傳統還是前衛?我們所談到的中國書法,主要是對漢字的書寫,漢字有了幾千年的歷史,理應有一定的傳承性,才能真正達到一定的藝術高度。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書法教研室主任王見認為,當代書法的發展趨向有兩種,一種是傳統書法藝術的延續,因為書法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我們應該保持這種獨特的民族性。另一種是重視書法的造型特徵,把書法越來越當圖像看,不沿著原來傳達的意義,把中國藝術向現代主義藝術靠攏,這使得書法更加容易理解,也是把舊文化心態轉變成新文化心態,想引起別人的共鳴,它的目的是對的,可是這樣一來卻消解了書法本來的意義。它打著融合的幌子,卻忽視了自己手握的是一把“雙刃劍”。針對“前衛書法”,畫家、書法家吳灝激憤地說,當代書法純粹亂搞,中國以前封閉幾十年了,沒看到西歐的前衛藝術,他們就覺得很奇怪,於是將書法亂寫,過於抽象,毫無章法,出現了很多流派和主義。

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書法篆刻史論教授肖元認為,用主義來劃分流派是西方的藝術標准,用各種主義來評定,事實上是用西洋的標准來衡量中國的藝術,書法變成了各種主義的標榜,對書法無益。這種在中西藝術批評中尋找對應或者往西方藝術批評上靠的做法,只會造成曲解中國文化,東施效顰。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如今的書法越寫越怪,前衛到專家和大眾都看不懂的地步,脫離了書法的本質,那麼它們還能不能算是書法呢?書法家林銳對此表示,前衛書法是書法藝術的一個探索,應該鼓勵,各種趨向的發展或多或少都代表著書法將來的發展潮流,所以媒體或者官方應該給予書法藝術更大的發展空間,對各種探索予以更大的支持,不要限定書法藝術發展的方向。不過他個人認為,書法藝術的發展要以傳統為本,從它的源頭一直流下來,不能在中間突然就斷開,把傳統都丟棄了。媒體炒作出的藝術書法作品作為一個藝術產品,它能滿足人們的某種審美心理需求。正因為有這個需求,書法一旦進入市場,它就不斷地被復制,以致缺少了原創性,被大批量生產。林銳說,現在的人有條件出書了,請人寫序寫吹捧文章,多半把自己拔高;媒體也有一定的炒作,有些水平不怎麼樣的也被炒得天花亂墜。有些人說要寫多少米的字卷、多大的一幅字,他對這些表示反感,作品在於它的藝術性,不是大小裝幀可以決定得了的。但中大教授、古文字學家孫稚雛認為,書法進入市場也沒什麼,像鄭板橋,靠賣字畫為生,他明碼標價,能賣多少就多少,既然付出勞動,就應該有所報酬,這是很正常的,市場是有炒作的性質。對此,王見先生也有同感。他認為,書法家出書是一種自我包裝、自產自銷的個人對自己的營銷手段,藝術水平很差,沒有科學標准,價格也是由出版商、作者或者書商來定,沒有市場的定價標准。他們迫不及待地出書,以此來證明自己在書法界的地位,換取更多的金錢利益。對於當下的書法出版熱,肖元認為,現在大多是有錢的人自己出作品集,價值不高檔次很低,能不能掙錢就看自己的經營,一般賣得不好,只是在小圈子內互相送人沒有文化的書法家任何一種文化產品都和相關的文化背景相連,這背景不僅僅是當下的,也有近代的、古代的,任何割裂傳統的做法都是非常可疑的。曾任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的書法家王貴忱認為,寫書法其實是寫文化,它是一門傳統的藝術,具有文化的特點。

漢字和其他民族文字不一樣,它是表意的,不是表音。因此它有著異常豐富的美學想像,具有傳承的性質。然而,如今的許多書法家已經開始摒棄傳統,對傳統書法的技巧和風格進行全盤否定,希圖能夠突破某種框架,建立另外一個傳統。這種做法其實是切斷文化的源流,最終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將傳統文化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和進展。很多人認為,書法是純粹技巧性的東西,只要掌握了簡單的技巧,就像手中握有工具,就可達到某種境界。孫稚雛先生說,書法的確是技巧性非常強的一個藝術門類,小孩都可以學得很好的,但如果想達到一個高度,那非常難,若本身文化素質很高的話,寫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了。這是文化底蘊問題。

『貳』 名人書畫到底為何受人詬病

筆者之前曾以明星書畫為題,對書畫市場所謂的名人書畫亂象做了簡單論述。後來和朋友閑聊說到這一問題時,才發現名人書畫的問題並不簡單。眾人應該都知道賈平凹吧,作為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奇才,他在書畫上的成就也讓人嘆為觀止。作為名人書畫的典型代表,2017年賈平凹書法普品價格已經到了9萬/平尺的價格,可以說他一隻腳已經邁上了10萬大關。

對於名人書畫的問題,有人認為這是市場發展的需要,有買才有賣,有需求才有供應。也有人認為,這是對藝術的詆毀和踐踏。在此,本人不做評價,相信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是非對錯大家說了算。

『叄』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書法家或者說一個書法家應該具備哪些素養

書法家的人格修養
書法是風雅、斯文、高潔、鄭重的藝術。清·劉熙載《藝概·書概》中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賢哲之書溫醇,駿雄之書沉毅,畸志之書歷落,才子之書秀穎。」《宣和書譜》記載:「魯公平生大氣凜然,惟其忠貫日月,識高天下,故精神見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端嚴尊重,使人畏而愛之。」書法既可見性情,更可見人品。因而,對追求書法藝術的人來說,理應保持嚴肅、崇敬的態度。「書為心畫」,首先,書法作品是藝術,不是商品,是書家人格修養的結晶。不能把從事書法創作或研究與商品等同,雖然不否認書法作品是有其藝術價值和收藏經濟價值的,但一旦視作商品,創作者會失去審慎態度,斤斤計較於毫釐得失,淪為名利的奴隸,不可迴避地會曲意逢迎,而走向追求藝術完美的反面。無異於對自身人格、人品的拋棄和自污。其次,書法是展示書家情懷胸襟,表明個人風雅意趣,陶冶欣賞者心境意緒的藝術形式,不是追名逐利的手段。不難見到不少當今自稱書法家或自我標榜為著名書法家的人,在還搞不清書法與寫字尚有多少不同時,卻在投機鑽營。因為有一個簡單原因在誘惑他們:是書法家就可以有名,是有名的書法家其作品就可以賣錢。包括一些行政領導人,社會名流,甚至名人家屬、子女等等都向書法家靠攏。不過是中國人,識得漢字,摸得起毛筆,加上具備其他得天獨厚的條件,忽然之間就成了「書法家」,且還是「著名」的,這不能不是書法的悲哀。
書法不是雕蟲小道,非一朝一夕所能見成效。一個書家的成才應是對技法的勤學苦練與朝夕揣摩;具有欣賞能力與見多識廣,及敏銳的判斷優劣的眼力;對書法史的流變演進的了解熟知,對歷代書法的領悟和體會;對相關學科的見識修養等等的了解與掌握。不知文字產生的歷史、不知書體的演進流程,不知歷代書法的生發、變遷、承傳,不知《九勢》、《筆陣圖》、《書譜》、《藝舟雙楫》等等書論和諸多基本常識、基本典籍為何物,自稱為書法家,將是很值得懷疑的。指出這些並非是要專門精通於此,但粗略的了解仍然是必須的。因為,時下太多的旁門左道,被傳媒渲染的都是天下絕招,搞得急於求成者極盡能事的以「倒書」、「一筆書」、「足書」、「舌書」、「天下第一榜書」等等來嘩眾取寵,愚弄視聽。這些江湖雜耍,會被不懂的人們以為這就是衡巧中國書法。
創新,是建立在對傳統的深刻理解、把握後的水到渠成。一些初練書法者耐不住寂寞、長久的苦練,為一夜成名而別出心裁,搞一些歪門邪道,絕然是在褻瀆書法藝術。正因如此,真正的書家應當是有著純真的人格美的,是通過真正的書法藝術來標示出自己升鄭的高風亮節的,是能夠以優秀作品引導人向善求美的,會由衷地啟發人們體會藝術美並因之受到熏陶的。換句話說是為社會服務並得到社會承認的。從而也完善並實現著對藝術追求的自身價值。所謂「靜正守恆」,作為整個人生修養,在一「靜」字。做任何事,須要先養靜,習字作書更是能靜才不至於浮躁,用心揣度,悉力運行。正,即是人格品行的端正,它具有道德規范的意義。所謂「一暴十寒,未有能生者也」的一代名師王羲之,以至於唐宋各名家,哪個不是苦練數十年而持之以恆才成功的呢?

書法藝術家應紮根於傳統咐笑鍵文化
每個進入文明時代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中國漢字的書寫形成為一門點線藝術。線條的運動節奏,造型成「勢」,而表現出「骨力」;墨色的淋漓揮灑,則蓄積著「韻」,表現出「氣」;通過骨勢氣韻的流動變化,又寫出了作者情感的波動節律。個性的陰陽剛柔,人格的剛正邪佞,理想的追求寄託,生活的進退沉浮等,都通過利用極富藝術表現力的線條,以深厚的功力和純熟的技巧來表現的,從而抒寫自己的思緒情懷。所以,透過書法線條的形式因素,呈現出的往往是「人」的文化。
書法是以表現書家精神世界尤其是以形式美意識為主的創造活動,因而它自覺或不自覺地流淌出社會生活中人的本質,成為其思維、性格、氣質、品德、意志、情感、理想等精神因素的物化形態。特別是它集中了千百年來數不勝數的古代知識分子的智慧,是傳統人文精神的積淀。書法作為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
傳統文化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從基本要素講有宗教、哲學、文學、政治、藝術、家庭與社會;從文化價值講有人生價值觀、自然價值觀、道德價值觀、知識價值觀、審美價值觀等,從文化基本特徵看錶現在它的統一性、非宗教性(人文精神)、泛道德性、中庸和平等等,浩如煙海,源遠流長。不必在這里做傳統文化的鋪陳,而是在探討作為一個書家應該怎樣面對傳統,繼承傳統文化那些有益的成分。應該說,一個高層次的書法家,首先是傳統文化的熟知者,或者是傳統文化的某一門類別較有專攻者或研究者,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做基礎,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書法家的。縱觀歷史上在書法藝術上有所成就或建樹的人物,幾乎無一例外,其文化造詣都相當高,不單有書法精品流傳後世,而且大多都有著作流傳至今。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經過歷史淘汰後留名下來的書法上確有成就的先輩們,大多是當時的文人學者及達官文豪們,而沒有幾位在當時以書法家自居,更沒有著名大師等等的美稱。現在有的被稱為書法家甚至被稱為著名書法家的人,根本不精通甚至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將自己的書法始終局限在簡單的字形上,沒有文化根基,老是在字形上別出心裁,美其名曰「創新」;也有的「著名書法家」只會寫三、五個字,手拿小本子,上面記著幾個不知從哪裡抄來的只言片語,名片上即有一大排職務,某某國際組織理事,某某協會顧問,某某群眾團體**等等,招搖過市。面前再有幾個門外漢拍手叫絕,也著實招來某些人的前呼後擁,其不知這等書法大家將僅僅是歷史的匆匆過客,各領風騷三、五天而已。
欲想被歷史認可為書法藝術家,必須在傳統文化上紮根,汲取傳統文化之營養,消化吸收,以傳統文化底蘊做根基,孜孜不懈地刻意追求,端正態度,才能創造出具有豐富意蘊且品位較高的書法藝術作品來。

書法家的基本功要求

這個問題,已是人所皆知,現僅就書法意向和個人特點簡要談一點看法。
書法意向即是書法學習或書法創作時的個人心態,這是在書法基本功練習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書法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和很強的技術性和形式感,如果沒有較好的書法意向,是不可能練好基本功的,更談不上創作好的書法作品。因此,在練習基本功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出較好的個人書法意向,使自己有一個很好的心態,這是從事書法學習及作品創作必備的前提。
至於個人書法的風格和特點,絕對不可刻意地去追求,每個人的字跡都有每個人的自身特點,人與人之間各不相同,就像每個人的面貌長相不同一樣,自己就是自己,而筆跡中的自己一旦向美的方向追求,當有了相應的藝術含量時,便自然會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

書法藝術向高層次覺悟的啟發因素
(一)書法家對書法建築美的覺悟。 建築美,也可稱做靜態美,筆者認為用建築美來說明更形象一些。書法是一種意象藝術,具有很強的形式感。然而,一幅書法作品一定是表達作者在某種條件下的某種思想感情,這就要求作者為了充分地表現自己而選擇適應表達某種感情的形式,如款式、書體、章法、用筆、用墨、選擇什麼類型的紙張等等,這也就是說作者如何選材、如何設計、如何選擇適應此時此地此條件抒發此種感情的建築美類型。
書法作為意象藝術來講,就不得不突出它的形式感,這就需要書家去體悟,去感覺。只會寫一種書體甚至只會寫幾個字的人,就無法通過形式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沒有意蘊的書法是空洞的軀殼,它是沒有靈魂的,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生命力,只是寫在紙上的字而已。
(二)書法家對書法舞蹈美的覺悟 。舞蹈美也可稱為動態美。當靜態的東西運用至恰到好處的時候,就必須追求其動態的東西。而這一點對於書家們來說是極其重要而且最難以把握的。有行家在評論某一書法作品的時候,往往會說:這件作品寫得很活脫,其實這是對作品中動態的東西的評價。把字寫活,是每個書法家都想追求的,然而「活」是有度的,如何把握准確,卻是很難的。一個舞蹈演員到了舞台上,又轉又跳,能夠做出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來,但有一點:他(她)自始至終掌握著自身的平衡支點,在保證這個支點穩定的情況下,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高質量完成高難度的動作。書法的道理與此很接近,追求「活」而不能「過」,「過」便會「倒」。因此,書家們在追求動態美的時候,一定要首先認清自己的基本功基礎,把握好自己的平衡點,老老實實,虛心學習,寧可動作質量差一點,也不能做「過」而「倒」。
(三)書法家對書法音樂美的覺悟 從廣義上說,藝術存在於兩個范疇:一是空間藝術;二是時間藝術。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或者說需要佔有一定空間的藝術品稱為空間藝術,但有些藝術無法用空間尺寸去衡量,人們欣賞它的時候只能通過一定的時間,譬如音樂。唯獨中國書法,它既是一種空間藝術,又是一種時間藝術,至少,它包含了時間藝術的因素。譬如說,有某個書家在自己的書房裡,心情很好,一時書性大發,便提筆揮毫,這時書家的作品一定在是表現其此時此地此心態下的思想感情,然而當作品完成一半時,突然有人敲門,書家不得不放下筆去接待來客,客人進門後通報了一個令書家非常惱火的消息,當把客人送走後,書家再回到書桌前接著未完成的作品繼續創作時,發現無論如何,與前面的一半再也接不起來了。這就說明了心情、時間的變化對書家創作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因思想感情的變化、筆勢筆氣的中斷,而無法將書寫再進行下去。

因此,在評價一幅書法作品時,應從全局來考查,看它是否氣韻通暢,猶如一首動聽的音樂,看它的主旋律,是否能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也看它是否通暢。一首抒情曲和一首進行曲無論如何不能連接成一首曲子,因為它們不可能有共同的主旋律。對於成功的書法作品(楹聯作品除外),是不能簡單地以某一字或某一筆畫來評判的,而應從整體節奏行氣上來認識。就像評音樂不能簡單地抽出一個音符來評判一樣,應從它的整體樂感上來認識。這就要求書家在進行書法創作時主題明確,思想性強,就像譜曲一樣,力爭成功地表達出人的思想情感來,同時使人們通過作品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並得到美的享受,也啟發人們去體會藝術所給予的熏陶。

書家在具備了以上各項基本要求以後,還要向更高的層次邁進。書法家創作時書寫的文字內容必須是書家完全理解的內容,那麼,理解別人的東西,永遠也比不過理解自己的東西更充分、更徹底。因此說,一個高層次的書家應該創作自己的東西,這就需要書家本身有相當高的學問和相當強的文字功夫。要寫詩就必須會吟詩,要寫詞就必須會填詞,這樣就需要書家能通韻律,曉音樂等等。不能很好地具備以上諸項能力,也就難免被歷史淘汰,更談不上對歷史的超越。

『肆』 對中國古代書畫的理解和認識

一、獨特的歷史價值

藝術品的價格是經濟價值的具體體現,而經濟價值是由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技價值和欣賞價值所決定的。人們收藏藝術品,實質是在收藏歷史、文化、技藝、情感和生活。而中國古代書畫正是歷史的寫照,其中所蘊藉的歷史沉積、文化遺韻、滄桑感、厚重感和文化藝術的多樣性,都是現代書畫所不具備的。如把存世的古代書畫按年代排序,無疑會在視覺藝術領域中向人們展示出中國美術和中國歷史眾多發生、發展的物證,具體、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的漫漫征程。這正是古代書畫最可寶貴之處。

二、豐富的文化內涵

就時間而論,除去近現代書畫的100多年,清以前2000多年均為古代書畫的存世期。漢簡的樸拙,晉書的風韻,唐畫的富麗,宋畫的精細,明清書畫的千姿百態——都爭相輝映,匯集成光彩奪目的綿長畫卷。就類別而論,人物、花鳥、山水、寫實、寫意、院體畫和文人畫——都爭奇斗艷,各領風騷。就書畫家而論,無論是「黃荃富貴」,還是「徐熙野逸」,無論馬遠、夏圭的「殘山剩水」,還是八大、石濤的「白眼向天」,「搜盡奇峰打草稿」——可謂大師林立,群星璀璨,充分反映了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如此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三、深厚的筆墨功力

中國書畫藝術是用筆用墨,指揮線條的藝術。筆墨功底怎樣,線條律動如何,是能否充分表達書畫家思想情感以及使其作品成敗的關鍵。黃賓虹說過,「氣韻生動,舍筆墨無由知之矣」。

在古代書畫整個存續期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儒家思想始終占據社會主流。而「琴棋書畫」則歷來是有知識、有學養人士必備的才能。書法繪畫既是「童子功」,也是立身應仕的手段。筆墨功夫成為許多人畢生的追求。書法有王獻之的「墨池」、懷素的「筆冢」;繪畫有鄭板橋的「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寫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如此種種,古人融生命於筆墨,所下的功夫,實非今人能比。

四、稀缺的存世數量

中國歷史雖然久遠,但由於不斷改朝換代,滄海桑田,天災人禍,再加上近百年的外來侵掠,古代書畫歷經磨難,大量損毀流失,保存至今的已十分稀少。徐邦達先生《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共收古代書畫3540件,僅為齊白石存世書畫的十分之一,加上台灣和國內外其他博物館所藏,數量也極其有限。民間收藏載籍入典書畫家的作品,無論大名家還是小名頭,也大多以幾幅、幾十幅計,這與現代書畫家動輒幾十、幾百甚至幾萬幅的存世量,實不可同日而語。「物以稀為貴」的交易法則至少在目前古代書畫價位中沒能顯現出來,但這也正是它的潛力所在。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說書畫家沒有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