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凝煉和傳承學校文化

如何凝煉和傳承學校文化

發布時間:2023-05-07 10:00:50

① 中小學如何做好校園文化建設

中小學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就是充分利用板報、櫥窗、走廊、牆壁、雕塑、地面、建築物等媒介體現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展示自己創作的作品或進行主題創作。從本地自然環境和條件出發,綠化美化凈化校園,使校園內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體現潛在育人功能。要建設好校史陳列室(或榮譽室)、心理輔導室和共青團、少先隊室,重視圖書館(室)、閱覽室、計算機教室等建設。
具體實施措施有:
1、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
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利用各種紀念日,組織開展讀書宣傳活動;新隊員宣誓。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或演講會等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直觀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
2、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制定規章制度,把學生的操行評定與評比三好學生、優秀班隊幹部掛鉤。並開展評選文明班隊等評比活動,用先進激勵學生健康發展。通過開展學生值周,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能力,從而養成自覺遵規守紀的良好行為。

② 如何營造班級育人文化

營造班級育人文化的方法:
一、美化環境,創建班級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

改造和美化過程中精心設計,細致入微地檢查著班級乃至宿舍文化的每個小細節。這不也正鼓舞著許多學生自發申請要為班級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美化牆壁、板報設計、標語張貼、物櫃整理、圖書角(英語角)的開辟……汗水映照著大家的辛苦。
如今,走進布局獨特、美觀大方的班級,給人的感覺是整齊、清潔、生動、呈現出一種朝氣蓬勃、清新雅緻的文化氛圍。每一扇教室門上是以該年級四大特色教育——雙語閱讀、中國象棋、田徑運動、繪畫聲樂為主題的宣傳畫,初二樓層屹立著一座造型優美,寓意深刻的雕塑,一看見它,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從心中升起。樓道左側的花壇內奼紫嫣紅,錯落有致,與充滿朝氣的教室相映成趣。樓道的北牆上布置著各種運動圖形壁畫,讓人從中感受到了力量的美麗和拼搏的意義。清潔淡雅的教學樓,綠意盎然的景緻相映生輝,學生身在其中就是在體驗美、感受美、享受美。「干凈優美的教室環境激發起了全班學生熱愛班級、保護環境衛生的激情,同學們帶來了心愛的玩具、圖書等放到教室里,整個班級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二、鑄造靈魂,樹立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
班級精神是班級文化的靈魂,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良好的班級精神具有催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教育作用。我們將樹立鮮明的班級精神作為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的前提,努力培養班級文化個性,形成特色。為此,我們確立了以「團結、求實、創新、爭先」為班訓,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快樂,讓每一位家長都滿意」為辦學理念,以「文明、守紀、勤奮、活潑」為班風,以「愛生、育人、求實、創新」為教風,以「樂學、進取、善思、多問」為學風,完善了班徽、班歌、班旗,並通過這些個性化的班級精神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環境,激勵鞭策師生健康成長。」
「春風吹來,美麗色彩,孕育我八中,十年輝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鑄就我輝煌,自強不息;朝氣蓬勃,團結互助,造福鄉梓,只為中華崛起……」一陣雄壯悅耳的歌聲吸引了我,原來是我班學生們正在音樂老師王曉燕的帶領下練唱班歌。這首歌歌詞簡潔凝煉、朴實自然,旋律優美感人,意境深遠,體現了我們年級師生奮發向上的昂揚鬥志和生動活潑的班級文化。也正是因為明確班級精神的激勵、鞭策作用,使每一個班級真正形成了催人奮進的良好氛圍,集聚全體年級師生們團結起來為年級建設而努力奮斗。」
三、厚植載體,讓牆「說話」
漫步在初二年級樓層,應接不暇的班級文化讓你耳目一新,為之傾倒,處處皆文化,處處皆育人。教學樓上懸掛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醒目條幅,形成了鮮明的樓前文化;操場西牆上書寫的「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我成長」,形成了獨特的體育文化;宿舍里張貼的「讓愛駐我家,讓情寄寢室」、「熱情奔放同創美好樂園,團結互助共建和諧寢室」等圖文並茂的貼畫形成了溫馨的寢室文化。
在「小班化」建設中,為突出小班文化特色,每一個班級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設計班級環境,凸現出班級特色和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教室的牆壁成了學生學習創造的天地:名人畫像、名言格言、學生書畫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社會一角」使學生對社會多一份關注、多一份了解、更多一份責任;「學習園地」展示了學生各類優秀作品,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知識的魅力;「心裡話」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拉進了師生間的距離;「班級之星」帶動了全班,堅定了信心,每一顆「星星」都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驕傲地告訴同學和老師:我能行,我最行;「父母的叮嚀」讓孩子們讀懂了父母的融融愛意、良苦用心,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足實經過多年來的實踐和不斷完善,班級文化建設日益成為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初二年級開設了「成語育人」特色課程,為了讓學生能「走進成語世界,傳承中華文明」,我們特別精心製作了十多集「成語故事」系列視頻,以「講故事」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介紹祖國的文化奇葩。在初二年級辦公室前,專門製作了系列展板,內容不斷更新,以「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具有豐富內容的教科書」呈現給學生,踐行了蘇霍姆林斯基「讓每堵牆都會說話」的教育理念。
四、學習文明禮儀,再塑校園新風
中小學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必將為他們的文明生活、幸福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長期秉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確定了具體的文明禮儀教育內容,體現了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去年的重陽節,我們組織學生到鎮敬老院,為那裡的孤寡老人送溫暖,獻愛心。學生們通過和老人拉家常、詢問老人的身體情況、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等活動,把愛心獻給了孤寡老人。有的同學還拉著老人的手,央求他們說說過去的事情。老人們說起曾經受過的苦,吃樹根吃野菜……這些辛酸經歷,讓學生們感嘆噓唏,憐憫之情瞬間觸發,發誓一定要善待身邊的老人,並強烈的希望老人過上好的生活。關愛身邊的老人,盡量為老人做點什麼,這一意識深深刻在了學生心窩中。敬老院一行,學生親眼所見,親手所做,親身所感,真切為學生上了一課,這些意料不到的收獲,讓老師和學生們特別難忘!」
近年來,我們班級依託學校舉辦運動會、文化節、藝術節等多種有益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文娛、體育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得到熏陶。利用校園廣播站、學校網站、校報、櫥窗、黑板報等宣傳陣地,積極宣傳文明禮儀知識,表揚涌現的好人好事。通過開展「感恩父母」和「孝敬父母」等系列活動,回憶父母對自己無私關愛的感人故事,讓學生反思自己對父母又了解多少,為他們做了什麼等內容,教育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在學習中少一點抱怨,多一點感恩。通過一系列的教育實踐活動,創設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全方位提高了我們學生的文明素養,使學生個個成為了優雅大方、豁達樂觀、明禮誠信的合格小公民。」
五、學習美德少年,積極開展「行知互動劇場」活動
前年,江蘇省開展首屆「百名美德少年」評選活動。我們把這次活動看成是全面提升學生道德素養的一次契機,積極宣傳、廣泛發動、全面動員、持續參與到首屆「美德少年」評選活動的各個環節。我們開展了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活動,廣泛發掘學生中的先進典型,深入開展新穎生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在全校形成了學習美德、踐行美德、弘揚美德的濃烈氛圍。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發現並推選出「與人分享的好少年」——錢彩虹同學。
為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未成年人中先進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該校把學習「美德少年」與開展「行知互動劇場」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有效促進了學校的德育工作。
六、走內涵發展之路,辦品牌特色班級
走在初二年級的每一間教室里,到處充盈著成語,彷彿步入了成語的海洋,目之所及,各種成語的溫馨氣息撲面而來。教學樓牆壁上成語故事畫板,集中講述著成語與名人,成語與學習,成語與誠信,成語與智慧的動人故事,如「一字之師」、「九牛一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展板中各種分類成語爭奇斗艷,成語挑戰題讓人興趣盎然,成語和繪畫書法的結合更讓人體會到別具一格的成語學習方法,真正地理解了成語的內涵。質量是立班之本、特色是發展之路。只有通過創特色、上質量,班級乃至整個年級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步入象棋活動室,初二年級的同學們正在「楚河——漢界」上展開激烈搏殺,個個神情專注、整個活動秩序井然,氛圍良好。開展中國象棋普及教學的研究,是初二年級班本課程建設的一個突破口,也是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我們編撰了班本教材《中國象棋基礎教程》,把象棋課設置在課程中,每班每周有一節象棋課,象棋興趣小組每天安排一小時活動時間,做到既有普及又有提高。在象棋教學過程中,我們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既讓學生在象棋比賽中勇於爭先,敢於拼搏,又讓學生正確對待名次、成績,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和科學訓練,養成健全的心理。我們還利用家長會、班主任家訪等方法,動員學生家長參與到象棋教學之中,形成合力,共鑄特色。在一旁的象棋教練陳春生老師說:「我們每年都舉行全年級的象棋比賽,這一期間,年級里熱鬧非凡,到處洋溢著關於象棋的歡聲笑語,到處都是象棋棋子碰撞的聲音。學生們捉對撕殺,從班內殺到年級,從而產生年級的『象棋冠軍』。學生們躍躍欲試,挑戰的、觀戰的,場面極為壯觀。與此同時我們有多名學生在鎮、市級象棋比賽中獲獎。」
走出象棋教室,映入眼簾的是充滿活力的操場,同學們在這里游戲,在這里玩耍,偶爾也會有三五個同學相約坐在操場上讀經典書籍,談詩詞歌賦,聊遠大理想。下午大課間活動時間到了,伴隨著歡快而富有節奏的音樂聲,全體師生迅速來到操場和各功能教室,開始了三十分鍾的陽光體育活動。象棋、籃球、唱歌、繪畫、跳繩、乒乓球、等活動一並展開,那活躍跳動的身影似茁壯的春苗,那微露的笑容如綻開的鮮花,無不展示著大豐八中學子朝氣蓬勃、健康奮發的精神風貌。

③ 學校應該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1、在課堂上學習傳統文化。
學校當中辯昌者有很多關於傳統文化的課程,比如「思迅殲政課」,傳統文化的選修課等。這些課程當中都具有傳統文化的內容,學生要發揮課程的作用,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學好傳統文化知識。

2、利用圖書館、計算機等資源學習傳統文化。
學校當中有很多的免費資源,比如學校的圖書館、計算機房等,這些資源當中都記載著傳統文化的內容,學生閑暇時間多去這些地方轉轉,自覺主動地學習一些傳統文化知識。

3、參加學校的傳統文化藝術展。
幾乎所有的學校當中都有一些展覽活動,比如校園文化藝術節,傳統文化藝術展等。這些活動都是校方精心攜薯准備的,學生要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從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4、參加傳統文化相關社團。學校當中有很多文化相關的社團,比如漢服社、文學社等。這些社團跟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在這些社團當中,不僅能學習到傳統文化知識,還能感受一股強大的文化氣息。

④ 文化在軍校該怎樣建

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軍隊院校文化建設工作的幾點思考
1、倡導文化育人,是校園文化緊貼使命任務的本質需求
軍隊院校文化建設,應該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才培養方向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方向,充分發揮校園文化鑄魂勵志的功能。因此,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工作,把黨史、軍史和我軍優良傳統、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為主體的教育作為校園文化的主流「品牌」,讓「紅色」成為校園文化的主打色調。通過牢固樹立軍魂意識,把體現理想信念、戰斗作風、軍人榮譽、尚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滲透到深化軍事斗爭准備、日常戰備訓練和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各個領域,把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履行使命的政治要求深植於官兵心中。
2、建立長效機制,是校園文化提升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條件
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要保障校園文化持續繁榮發展,就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文化工作經常化、不斷線。應當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機關合理統籌、基層廣泛參與」的管理模式,形成「院校搭舞台、機關當導演、官兵唱主角」的建設思路,打造「院校有品牌、部系有特色、室隊有典型」的校園文化格局。要建立一支過硬的文化骨幹隊伍,以其先進理念、經驗做法為引領,利用少數人帶動多數人參與到文化建設工作當中,保證全員參與、全心投入,為校園文化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3、堅持傳承創新,是校園文化與時俱進的前提基礎
在一所院校長期的發展成長歷程中所形成積淀的歷史傳統、精神品質、目標追求和戰斗精神正是校園文化生根發芽的沃土,而高品質的校園文化在傳承展示院校內在優秀品質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熏陶和影響著廣大師生。如果不能跟上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步伐,校園文化的功能就會衰弱,吸引力就會降低,也終將走向衰敗。因此,在傳承發揚校園文化優良傳統的同時,也要突出時代特色,打造部隊文化與地方文化兼收,校內文化與校外文化並蓄的高品質多元化的校園文化。在確保正確方向的同時,拓寬空間、開放理念、注重借鑒吸收優秀文化成果,融合院校地方文化資源,進一步充實軍隊校園文化,形成軍地一體、開放包容的多元化文化平台。
4、突出軍事特徵,是校園文化打造自身品牌的根本途徑
對於不同軍兵種的軍隊院校而言,突出軍事特徵即要把普遍的校園文化內涵彰顯弘揚,又要把所屬軍兵種文化的共性元素融入其中。例如我院是一所以為全軍

⑤ 科大精神是由哪幾種精神凝練而來

科大精神凝練了科大精神譜系,即抗大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中國科大建立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黨史學習教育伏型體系,充分挖掘校史中的紅色資源和科大文化精神,不斷傳承發揚抗大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老一輩科學家精神,使廣大師生在精神洗禮中提升思想境界,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訓精神已經深深融入每一位科大人的血脈,同學們堅定「科教報國」的初心和使命,將個人理想和價值追求,自覺融入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在小我和大我的碰撞融合中,不斷校正個人發展的航向,成功地實現你們的人生崇高價值。

三是在傳承中推進科大文化體系不斷豐富發展。把傳承弘揚科大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科大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既要繼續深入挖掘科大傳統文化,取其精華、用其精髓,守好科大文化的本根,傳承好科大文化的優良基因。

⑥ 學校教育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有很多,具體要採取哪一種途徑,應依據要傳承的主要是哪一層面的傳統文化而定。
傳統文化存在兩個層面:即精神理念層面和形式載體層面。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理念的傳承來說,系統的教育應是一個最基本的途徑。這里的教育既指由國家和政府主辦的各個水平層級上的國民教育,也指受國家教育部門主管的擔當著基礎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國家和政府主辦的教育。
無論是國家和政府辦的,還是私人團體或個人辦的這類教育,他們都有責任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了使學校更好地履行這一教育職責,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做出全面規劃,可以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保障無論是政府主辦的還是非政府主辦的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都要傳授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方面的內容。
通過系統的教育,可以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義、誠信、愛人、敬業、合和等等倫理價值觀念,滲透進人們的心中,化為人們的血脈,成為人們自覺的行為規范和精神價值追求。
我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吸取世界先進文化之精華,又要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之特色,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維度來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從而實現中華民族政治共同體認同、經濟利益共同體認同、精神文化共同體認同。
(6)如何凝煉和傳承學校文化擴展閱讀: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 [1]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⑦ 如何加強特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

一、 特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校園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文化大背景下,學校內影響和制約師生活動和發展的各種文化因素總和,是一種無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礎,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是學校辦學特色和發展個性的體現,它對啟迪學生的智慧、開闊學生的視野、優化個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 特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
(一) 校園環境文化建設
1. 優化校園外部環境
各校要根據自身特點對學校的校園文化作出統一的部署,整體優化學
校的校園環境,使校園文化成為學校特色的顯性標志,使他人一走校園就能感受到濃郁的特色文化氣氛。環境優美,布局合理的校園環境讓人賞心悅目,除了做一些必要的綠化外,校園環境規劃還要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學校可以增加閱報欄、宣傳櫥窗、板報等設施;加強圖書室、閱覽室、陳列室的建設;教學樓、辦公樓懸掛或張貼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等,充分反映學校的辦學特色及辦學理念。學校還可以推出「讓每塊牆壁都會說話」 的系列活動,向全校學生徵集學生名言,讓學生結合學校特色,寫出自己的格言,並將其中的佳作和作者的照片,製成標牌(如百勝中心校),固定在校園醒目的地方,使學生深受激勵並隨時隨地受到感化和教育。還可將學生優秀的書畫作品懸掛在走廊的牆壁上(七校、三校等)。體現了校園處處皆教育、學生個個當楷模的自主管理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實質。
優美校園環境的建設與物質設施的人文裝飾、溫馨提示,使校園充滿了物與人對話的鮮活氣息。鑒物增識,啟迪著學生的心智;潛移默化,感染陶冶著每學生情操。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我認為班級環境文化建設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風、校風的載體和平台,更是學生動手操作,發展個性的園地。
教室布置要體現班級特色,有藝術氣息。各班牆上可以懸掛由自己設計、製作的班風、班級格言,還可以設置壁報、藝術角、圖書角等。在班級環境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班歌的譜寫,班風、班級格言的徵集,班規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會的設計……學生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增知識,長才幹,明道理,在營建過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體。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把班級的目標內化為自己的追求和行動,一旦發現自己和班級的進步,獲得成功喜悅,就會更熱愛自己的班級,向著更高的目標攀登。
(二) 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不僅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關注的是能包納其內涵與實質的精神領域。校園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校園精神文化的基礎是校園人的心理層面,其內容是校園成員的思想觀念和素養,而表現形式則是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產品。在創建特色學校的工作過程中,如何加強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⒈ 構築發展願景。校長要用先進的辦學理念來構築發展願景,激發師生進取精神。校長要根據學校的發展狀況,對學校的遠景、使命、組織結構進行思考,把構築學校發展願景貫穿於學校管理的全過程,激發全校師生對學校未來發展的憧憬,增強全體師生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校長要凝聚人心,調動集體智慧去實踐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目標,圍繞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在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上下功夫,在優化教學教育管理上做文章。教師擬訂自身專業發展計劃,學生確定成材目標,把學校的發展、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成材結合起來。
⒉ 策劃發展思路。學校管理者要用自己學校的辦學信念來規劃學校發展藍圖。要在認真分析已有發展條件的基礎上,確立學校的發展規劃,理清學校的發展目標與具體策略。比如藺市小學利用美心集團以及古鎮資源優勢、學生藝術特色摸擬空間等優勢,提出了獨具特色的辦學理念,以模擬教育為特色打造特色學校,同樂中學結合獨特的「以南方早熟梨為主的瓜果菜種植新發展模式」,開發鄉土教材,提出了學校的綠色教育辦學思路。我們的學校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資源優勢,在創建優質教育的同時來打造特色學校,使辦學體制更具生命力。
⒊ 塑造共同價值。學校要通過人本化的學校管理、個性化的學生評價、書香型的學校塑造來演繹和建構「激揚生命」的學校精神文化。「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樂趣」。讀書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讀書、學生讀書、師生共讀、親子閱讀是校園讀書活動的主要形式。讀專著、賞名著、頌經典、寫反思成為教師們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學校可以開展讀書筆記評選活動,每學期要求教師認真閱讀相應篇目,每人撰寫讀書筆記,學校組織優秀讀書筆記評選。學校校長應是讀書的帶頭人。以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從經典誦讀到名著欣賞,從故事賽、演講賽到情境劇、課本劇的表演,從手抄報、書畫的展示到讀書心得與感悟,讓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讀書活動成為學生一種幸福快樂的體驗和享受。如開展「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展家校攜手營造書香家庭,通過書香家庭建設讓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在家庭中開展讀書活動不僅能改變家長的觀念,促進家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使家長和孩子共同享受讀書的樂趣,而且可以推動家庭教育、社區文化建設。
⒋ 依靠科研引領。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它要培塑的是師生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和學校的精神。學校精神文化的建構,需要專家的引領。通過科研引領,可以使文化建設建立在一個較高的平台上,把全體行政人員、科研骨乾和教師骨幹推上了科研第一線,逐漸再進行全員推動。
⒌ 完善物質文化。學校文化作為精神的東西,它又需要通過學校物質層面和制度層面的東西表現出來:學校的校舍建築、校園規劃、校園雕塑、園林綠化、交通道路等物質的東西都要體現學校的精神文化(前面在環境文化建設中談到過),各校要為特色學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創造物質、環境條件。要做到科學規劃學校基本建設,合理配置設施設備;充實教工閱覽室、活動室內容,認真規劃板報、櫥窗、走廊、牆壁、雕塑、地面、建築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媒介,充分利用、發揮學校設施設備的育人功能,使每一株花草、每一塊磚瓦、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發揮校園廣播站、閉路電視、學校影劇院和校園網的育人作用,不斷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渠道和空間;分析調查我校學校環境建設現狀,針對當前環境建設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並實施到位;開展校史研究,不斷挖掘學校底蘊、拓展學校的內涵;提煉學校特點,建構學校特色,創設能夠體現學校特點和教育理念的校訓、校歌、校徽、校標,不斷提升學校形象。
⒍ 規范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為特色學校精神文化培育創造執行、管理方面的條件。根據學校師資構成,科學規劃學校組織結構,合理配置各處室、各條線組成人員,完善學校組織制度;根據學校崗位工作需要,明確各處室、各條線教職員工崗位職責,完善學校崗位制度;根據學校發展目標和崗位工作的需要,加強對各處室、各條線、各崗位教職員工工作的考評,完善學校考評制度;根據考評結果,對各處室、各條線、各崗位教職員工實施獎勵,完善學校獎勵制度;創立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機制,建立由行政領導、教職員代表和學生代表組成的監督隊伍,切實保證各項制度的落實;在規范學校制度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制度的規范性、連續性、導向性研究,做到「全員參與」制定製度、「靈活具體」執行制度;積極滲透「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理念,注意對師生員工進行「制度意識」的培養、使剛性的制度轉化為柔性的自覺行動。在現實中我們看到,有的學校雖然制定了若干規章制度,但很可能由於沒有體現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沒有運用科學發展觀統率自己的發展戰略,從而使這些規章制度缺乏「文化」內涵,如某些學校經常出台一些「土政策」,既沒有體現科學發展觀,也不體現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甚至還有違反國家政策和法律的現象,這就是「沒文化」的表現。
⒎ 關注行為文化。各校要為現代學校精神文化培育提供行動、動力方面的條件。一是提升領導藝術,規范教育行為,使管理者成為負責任、能力強、有遠見卓識的「道德型領導」和「目的型領導」;二是規范教學行為,規范年級組、教研組活動,強化教學研究和管理,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三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拓展校本培訓新形式,建立以老帶新的「青藍結對」機制,創辦「青年教師沙龍」,舉辦「青年教師大比武」等活動,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素質;繼續推進科研型教師群體的培育,努力構建更加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鼓勵教師申報科研課題並進行研究;四是在學生中開展科技、藝術、體育、文娛活動,組織體育運動會和藝術節;五是充分利用好各種節日,結合學校特色設計、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六是充分利用好學生社團,根據學校特色開展好社團活動。
⒏ 建設學生文化。學生文化是學生學習、活動以及生活的一種精神氛圍與物質環境。一所學校,若能把學生的學業與學生文化有效地結合起來,便會有力地推動學風、校風和校園內的精神文明建設。諸多學生,盡管智力愛好性格情趣有異,但共同的思想追求和文化行為,往往能產生極大的凝聚力與榮譽感,使校園內的生活更為和諧輕松,青春的活力便得以高度發揮,個性愛好也能得到發展。為此,要重視學生文化的建設,充分發揮學生文化積極作用,讓文化浸潤每個學生的心靈。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物質文化的建設。打破牆壁的靜止,讓牆壁說話,布置學生的美術作品、書法作品、小製作、小發明、文學作品、電腦作品等;搭建科技實踐平台,引導學生參與科技活動、電腦製作、精品製作等,並進行參觀與比賽活動。另一方面重視學生精神文化的建設,活動是有效的教育途徑之一。在學生中組織演講賽、辯論賽、徵文賽、誦讀節、藝術節等,引領學生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把娛樂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潛移其品性、培養其情操、塑造其靈魂的文化氛圍,充滿到學校的每個角落。
⒐ 創建教師文化。一是要為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一定的物質條件,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給予優秀教師充分的鼓勵,為優秀教師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二是加強專業實踐的參與式培訓、行動研究和個案研究,讓教師在具體化情境中提高教師追求事業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覺研究教學行為規范等。三是拓寬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給教師創造機會,增加機遇,讓其才能得以展示,如設置優秀教師個人工作室、編印出版教師個人研究文集等,重視對反映學校發展進程的校史資料的各種文書資料、聲像資料的搜集與歸檔工作,為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錄制有關音像資料。四是倡導教師新的專業生活方式。如鼓勵教師集體教研和體驗交流,堅持教學日誌和軼事記錄、整理,建立專業成長檔案袋等。使教師成為「重精神、不計較名利、以學習者自居、對人有信心、樂於助人、擇善而行、不怨不尤、情緒穩定、自律自強、有使命感」等10項特質「文化人」形象,促使每一個人能夠在自覺的層面上不斷完善自己、不斷超越自己,創學校管理文化的新亮點。
⒑ 培植團隊精神。先進的理論如果沒有必要的普及,就不能植根於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中。因此,學校要贏得長遠發展,必須要依靠整個教師團隊的精誠合作。一個優秀的團隊必定是積極向上、思想活躍、團結合作的集體。要老師們全面參與,要取得他們的認同,並轉化為自覺行動,首先必須共同學習。通過學習,讓老師們知道這是什麼,要做什麼,進一步還可做什麼。在共同的學習(普及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理性層面的思考。通過經常性地學習、反思,使教師的思想統一到學校的共同價值觀的追求上來。然後再通過對年級組、備課組、辦公室等進行捆綁式評價方式,促進團隊力量的形成。
11. 開展三風研究。學校要對自己的校風、教風、學風展開研究,反思過去的校風、教風、學風的成因,根據現在的辦學理念重新「度身訂制」自己的「三風」,更好地加強「三風」建設;探討現代學校精神文化與社區文化、鄉土文化的關系,揭示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
12. 利用課堂滲透。將教學作為學校精神文化建構的基本形式,學校以教學為主,教學在學校活動中所佔的時間最多。就學科教師而言,有善於邏輯理性思維的數學教師,又有激情洋溢極富人文情懷的語文教師、關懷備至的生活教師,更有精於管理的教導主任甚至宏觀決策的校長等。所有教師有著共同的責任,卻又各有不同的學科優勢和專業技能以及文化素養。他們可以在各自的課堂中滲透學校的辦學理念,嘗試探索與辦學理念相一致的教學方法,讓課堂煥發活力。如果能形成統一的合力,那麼教學對學校精神文化的建構無疑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三) 制度文化建設
科學的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保障,其潛在的功能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規范、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制度。學校要創新有利於師生、學校健康發展的招生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教學管理、後勤管理等各項制度,如規范學生先進評比方法和德育教師先進評比方法等,使各項活動有章可循,在一個有秩序的氛圍下良性開展。學校的各項制度要匯編成冊,並有制定或修訂規章制度的程序性制度。
1、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體系,依法規范學校的決策體制、完善決策過程和工作規則,實現決策的程序化、科學化,特別是重大問題決策的民主化。
2、建立和完善黨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制度;堅持和完善教代會民主管理制度,按照規定開好教職工代表大會;中學要重視團代會、學代會的作用;依法完善和切實執行校務公開制度,不斷擴大廣大師生員工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3、進一步加強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各項制度建設,修訂《黨委會議議事規則》、《校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行政會議議事規則》、《教代會議事規則》、《校務公開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4、建立和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學生組織規范、學生行為規范和各類規章制度,充分發揮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為養成中的功能。如進一步完善《學生管理條例》、《日常行為規范條例》等,發揮規章制度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規范、激勵和導向功能。
5、完善學校規章制度匯編而成的《教師手冊》,並以此作為處理校內各項工作的依據。
6、加強法制教育,做好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廣大師生的制度意識,倡導依法辦事、按規則辦事。
(四)行為文化建設
行為文化是學校精神、價值觀和辦學理念的動態反應,是校園文化在師生身上的具體體現,主要指師生的行為習慣、生活模式、各類群體(社團)活動以及在此基礎上表現出來的校風、學風等。行為文化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良好載體,全員參與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要從制度建設入手,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和教風建設,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樹立嚴謹務實、勤政廉潔的工作作風,讓全體師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行為文化建設中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行為文化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構建價值理念體系,利用先進理念引導行為
當學校經過凝煉提升出學校文化理念之後,往往還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宣傳貫徹這些文化理念,進而潛移默化地通過這些理念來引導師生員工行為。要想使師生員工的這些行為深深紮根,還需要輔以必要的培訓引導。學校對文化理念的培訓和宣傳應立足於師生員工的日常行為,用理念引導行為,用行為詮釋理念,以避免師生員工聽時感慨激昂、回到崗位時依然我行我素的空洞抽象式的培訓。理念宣傳的形式要務求豐富多彩,確保理念故事化、理念人格化、理念形象化。
⒉ 管理人員率先垂範,引領師生員工行為。每個師生員工都會對自己的行為後果有一個預期。比如,學校提倡一種行為,如果是某個員工的話,他是不敢或不願去違背的,但當他看到管理人員沒有遵守這項規定的話,以後遇到某種情況,他也會嘗試著去侵犯制度的權威,直至無所顧忌地去違反制度為止,因為從管理者那裡已經找到了可以違反的理由。這種現象在我們現在的學校中表現非常明顯。如某校辦公室牆上明明張貼有一個規定:「辦公區域不許抽煙,違者罰款50元」,但是教師們依然是一手拿煙卷,一手抓滑鼠。究其原因,原來是副校長帶頭開戒,大家也樂得跟隨領導步伐了。
3、以行為規范化為重點,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規范體系包含學校整體行為規范、學校道德行為規范、高層領導行為規范、中層管理人員行為規范、基層師生員工行為規范和禮儀規范等。通常而言,師生員工對行為文化有一個由認知到認同再到自覺實踐,由不自覺到自覺、不習慣到習慣的過程。
4、以制度強化為保障來塑造行為文化建設的環境。學校需要通過建立、健全和完善相關制度,構建起既有激勵又有約束的良好機制,發揮制度機制對行為觀念、行為實施的正向激勵與負向警戒作用,從而激勵師生員工開展學校崇尚的行為活動,營造行為文化建設的良好環境,不斷推進學校行為文化建設。
⒌ 設計並推行標准化行為模式。標准化行為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基於管理流程的行為模式標准化,一種是一般行為的標准化。標准化行為的推廣是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期間必然會受到不同方面的干預,學校應該排除眾難將之堅持下去,並將之轉化為師生員工自覺性行為。
⒍ 樹立不同崗位優秀模範典型,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師生員工行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口號曾經唱響在我們心中,他用自己的真誠行動感染著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將愛的幫助不斷傳遞;王進喜為發展祖國的石油事業日夜操勞,無私奉獻,在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鐵人精神就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的典型化體現和人格化濃縮。生活中同樣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典型模範,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推動著人們行為不斷地改善。在我們建設學校行為文化的同時,一定要充分重視到榜樣的作用。在學校不同崗位樹立起優秀的典型模範,通過對模範事跡的宣傳來激勵師生員工、感染師生員工,推動師生員工行為的改善,促進學校行為文化的提高。同時,學校還可以把學校發展歷程中所發生的感人事件集結成書,以便於師生員工學習,變無形為有形,使傳承的力量真正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特別需要提示的是:行為文化的建設,要充滿人性的尊重與理解,要善於把握和利用階段性、突發性時機。比如,文化建設的形式和內容要符合師生員工學習的特點、符合本校的特點和本校員工構成的特點。而學期、學年度和學校重大活動的階段始末,社會、家長與學校內部的突發事件,都是傳播理念文化、建設行為文化的最佳時機。
特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周期長、見效慢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實踐和思考的問題還很多,但只要我們真正做到思想重視、大膽探索、不斷實踐、及時總結。那麼,我們的特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必然會不斷躍上新的台階,素質教育也一定會在新時期不斷深化。

⑧ 學校特色文化建設 論學校特色建設

[摘 要] 加強學校效能建設,打造學校特色是建設適應社會變革與發展的教育體系的需要,是提高辦學效益,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文章主要闡述了學校特色的特徵,影響學校特色形成的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並提出了學校特色建設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 學校特色;建設;學校效能
[中圖分類號] G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1128(2008)05-0053-06

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決定了絕大多數中小學發展方式的相似性和發展內容的統一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學校只能有一個模式,千校一面,無所作為。在學校效能建設過程中,在不同的辦學思想指導下,不同的學校教育生態和辦學實踐常常會形成各學校不同的辦學狀況。在辦學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獨特的個性風貌和鮮明的辦學風格,就是學校特色。
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開展課程改革,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基礎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加強學校效能建設,打造學校特色是建設適應社會變革與發展的教育體系的需要,是提高辦學效益,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之路。
以人為本、個性化發展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開展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價值追求。以生態原則為基礎,創建學校特色,可以為師生進步、學校發展提供多種可能。
教育是一種服務,有競爭才有服務;有激烈的競爭,才有優質的服務。教育的競爭主要還來自於社會對優質教育的強烈要求。打造學校特色,對內可以凝聚人心,提高鬥志,明確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巨大潛能,擴展學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對外可以為社會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主動適應和滿足社會需求,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需要。學校要獲得可持續發展,獲得社會的關注和支持,沒有特色顯然是難以為繼的。因此,在學校效能建設過程中,特別是一些薄弱學校,常常以點突破,點面結合,走出了「合格―規范―特色―品牌」的發展之路。

一、學校特色的特徵

學校特色是學校積極的教育價值觀念的體現,是在辦學者主體努力追求之下,學校工作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優於其他方面,甚至超越其他學校並為社會所公認的獨特品質。學校特色的創造是學校思想觀念更新、資源重新組織和運用的過程,也是學校多方面有效行為及其活動的結果。它常常是經過學校內部一場場革新,把學校效能建設推向一個個新水平,影響和推動學校的工作向著一定的目標和自主發展的方向前進。學校特色是學校在辦學實踐中對自己的優勢不斷提煉,對存在的問題不斷揚棄而成的,具有如下特徵。
第一,獨特性。一所學校在具有一般學校共性的基礎上,又有著與眾不同的個性。它既陪亮頃可表現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也可表現為「人多我少,人優我精」。學校特色是一所學校一定時期某些方面獨特風貌的體現,是學校個性的張揚。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不可替代性。
第二,廣泛性。學校特色在內容和形式、時間和空間上表現出廣泛延伸的特點。一般來說,在內容上,大體涉及四方面:一是學校在思想觀念、價值規范、辦學定位上的獨特性或個性化;二是學校在制度、模式、結構等管理方式上的獨特性或個性化;三是在教育教學和學習的具體行為方面的獨特性或個性化;四是學校在物質環境、校園建設等方面的獨特性或個性化。
在學校效能建設過程中,常常通過一項項具體工作不斷地綜合、深入地推進,最終形成個性風貌。在微觀建設層面上,學校所選擇的創建特色的蘆陸項目涉及學校智育、德育、美育、體育、勞技教育等領域的各個方面,表現形式相當廣泛,有的學校是德育特色,有的學校是教學特色,有的學校是計算機教育特色,有的學校是藝術教育特色,有的學校是體育特色……
除此之外,學校特色具有社會認同的廣泛性,即學校所選擇的特色項目鍵亂一般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在兄弟學校間經常被提及與引用;經常被上級領導部門關注與表揚;家長、社區滿意與認可;新聞媒體常有報道等。
第三,領先性。學校選擇的發展項目有較高的質量和水平,特別是該發展項目優於其他項目和其他學校。一句話,特色是一種「領先」狀態。
第四,相對穩定性。學校特色是學校的優勢,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項目長期保持和發展,標志著學校某些教育個性的定型和成熟。然而,穩定又並非絕對不變,創學校特色不僅是不斷積累和完善的工作過程,還是不斷繼承發展,改造調整,自立自強的結果,體現的是學校在辦學理念和主觀追求上的完美統一。
特別指出的是,「學校特色」不同於「特色學校」。學校特色是指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色彩和風格,是「我」優於「他人」的反映,既可能是某一方面具有特點或處於「領先」狀態,也可能是學校的若干不同方面的強項或優勢。「特色學校」至少有以下兩個特徵:(1)特色學校是學校整體改革創新的產物,特色應該體現在學校的各個方面,成為學校群體共同追求的,努力形成一套全面的、整體的、綜合的學校文化模式;(2)高辦學水平及高質量層次。即「特色學校」是「學校特色」建設的高級階段,全面優質、個性突出的高水平、高質量的名優校才能稱為「特色學校」。「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二者的關系如圖1所示。


二、學校特色的影響因素分析

學校特色是效能建設的結果,是學校硬體建設與學校軟體建設的有機合成。影響學校特色形成的因素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部分。內部因素包括學校辦學思想、師資隊伍、學生素質、管理機制、辦學條件、文化積淀等方面。外部因素是指學校所處外部環境,包括教育政策和法規、地域文化傳統、社區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等。

(一)內部因素
1.學校辦學思想
學校辦學思想是辦學者對學校發展所進行的哲學層面的宏觀思考。學校特色首先體現在指導學校發展的辦學思想上。學校辦學者秉持一定的辦學宗旨和育人理念,在研究環境變化,審視學校歷史,預見學校未來的基礎上,明確自己的目標、任務與定位,最終將著眼點落在全體學生全面、多元和有差異的發展上,著眼於教師和學校的個性發展上。因此,學校辦學思想大體上包含學校辦學宗旨、辦學目標、辦學定位和育人理念等方面。
學校辦學宗旨是學校對社會賦予自己的基本使命和基本功能的理解或所秉持的教育價值取向。在我國,堅持為現代化建設服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全面進行德智體美勞等各育,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是學校辦學的基本宗旨,也是學校辦學所堅持的基本方向。雖然這是基本的,但由於每個辦學者和學校主客觀條件的差異,學校的辦學宗旨也會呈現出多種景象。目前,學校辦學宗旨可以粗略地歸納出以下幾種取向:(1)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取向;(2)以提高學生應試成績為取向;(3)以應付、維持為取向,保證學校不出「亂子」;(4)以功利為取向,追求轟動效應,獲得個人政績。
學校辦學定位是學校根據自身的現狀,對所服務范圍和自身能力所處的結構、層次的基本判斷,它包括對自身優勢和不足的確定。學校發展可以粗略分為三種水平(圖2)。初級水平,「安全+合格」,即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秩序正常,相關管理指標符合基本的安全要求;中級水平,「規范+特色」,即學校各方面工作都比較規范,並且形成了自己學校的一些特色項目;高級水平,「模範+品牌」,即學校各個方面都成為其他學校的示範,並且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成為學校「品牌」。學校制定自己的發展規劃時應該找准自己所處的發展水平層次。
學校辦學目標是學校一段時間內所要實現或奮力爭取的預期結果,就是指為實現辦學思想而設定的具體的事實取向,通俗地說,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要把學校辦成什麼樣子。育人理念是指學校通過教育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或者更進一步說,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區別於其他學校的有特色的人。
2.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主要指學校整個教師隊伍的結構安排,如男女比例、年齡梯度、專業比例、知識能力結構、知名骨幹教師比例等。良好的師資隊伍是創建學校特色的關鍵。
3.學生素質
學生素質是辦學的起點和辦學成果的最終體現。學生成長特色也是學校特色的一面鏡子。
4.管理機制
管理機制是指規范、引導、激勵學校組織發展的一種運行方式,即管理系統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制約和作用的方式。富有特色的學校,其組織結構、工作作風、決策過程、評估監督、分配激勵、後勤保障等既有科學性,又有個性。
5.校園文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辦學校辦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校園文化是指學校的歷史傳統經過沉積所凝結的精華,是學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學校精神,常常表現為教風、學風、班風、校風。深入人心的校訓也是其表現。這種精神和文化是學校的立足之本、創新之源;是學校長期辦學經驗的積淀,辦學優勢的弘揚和辦學個性的彰顯。

(二)外部因素
1.國家教育政策和法規
依法治校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國家教育政策和法規是學校創建特色的必要保證。
2.學校辦學自主權
辦學自主權是學校主動適應社會的獨立地位和權力。創建特色學校一方面要轉變政府教育管理的職能,實行宏觀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學校責、權、利相統一的自主辦學機制,使得學校能夠根據國家法律和社會需要,獨立地進行決策和開展各項工作。這是校長領導學校創建特色的基本保證。
3.區域環境和地域文化
區域環境和地域文化在情感上與心理上有相對一致性,富有特色的學校一般會融入社區環境和地域文化的特徵,汲取社區和地域合理文化的內涵和教育資源來生成自己的個性和特色。

(三)學校硬體建設
學校硬體主要指供師生學習、生活、工作的設備和設施等,特別是學校的建築物。影響學校硬體的主要因素如下。
1.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是現代學校完成教育教學使命所必須的師生生活及學習的室外活動場所。其一般要求有合理的生均面積、體育用地、建築用地容積率、校園用地等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符合教育性的布置和裝飾。在合理而個性化理念設計下,有效地利用學校空間環境,使師生獲得學校最佳的教育感染。
2.校舍建築及附屬設施
學校校舍建築及附屬設施是指滿足相應學校規模所需的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圖書館(室)、階梯教室、風雨操場(體育館)、宿舍、食堂等建築。設計和建設學校基礎設施時,在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考慮學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以及人本關懷內容(學校各類設施應兼顧殘疾學生的使用和安全,實現無障礙),並且將學校特色辦學思想融入其中。
3.教育、教學、辦公設備
學校教育教學及辦公設備配置應當以有利於提高學校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滿足學校教學的基本需求和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及課余活動的實際需要,考慮教育教學設備的功能、特點及更新周期,注意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的充分運用,注意學校建築設施的特點和利用效率等因素,特別是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合理配備常規通用教學設備、學科專用教學設備、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和學校辦公設備。
學校硬體的建設,雖然是物理性操作,但可以融入辦學者的辦學思想、管理理念和教育情懷,從中可以體現學校的特色,因此,學校硬體建設也被視為學校特色的特徵,對一所學校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學校硬體建設也是外在教育形象和內在教育空間的統一,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教育理念變化可以引發教育空間的改變,進而影響學校硬體的設計與建設;反之,學校的硬體會限制教育空間的開放與封閉,由此也會引發教育理念的更新,因為不同的空間可能會影響不同教學組織方式的選擇。
應該指出的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硬體配置是政府的責任。硬體本身無特色可言,然而,「經營」產生「特色」。特色一般都需要一定的硬體來支撐,這是唯物論的一般原理。在一定的辦學思想和管理理念指導下,經營、設計這些硬體,使之產生特色,更好地為教育服務,這是校長的責任。

三、學校特色建設的基本策略

學校效能建設是肥沃的土壤,學校特色是艷麗的花朵。學校特色作為學校效能建設的產物,有力地推動、豐富和完善著學校效能建設。學校特色建設大體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校長特色辦學思想
校長是學校辦學思想和辦學模式創新的主要設計者。一所學校能否充分挖掘學校固有的潛能並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關鍵取決於校長是否具有「創建」的願望及創新的意識和能力,而這又首先表現在校長的教育觀念上,因為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思想上的領導。創建學校特色要求校長要有新觀點、新方法、新措施;要求校長要通過自己的指導和協調讓教師的智慧、熱情迸發出創造的火花,讓學生的天賦、個性和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和提升;要求校長要善於用發展的眼光觀察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的人和事,真正尊重支持教師、學生的首創精神,並及時提升和固化下來。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校長往往會凝聚一大批有作為的教職員工,使他們在良好的校園環境中找到工作樂趣,並且有所作為,有所創造,形成特色。總之,建設學校特色,首先要有「特色校長」,校長掛帥,特色建設才能走得更快。

(二)挖掘硬體潛能,奠定學校特色基礎
學校特色建設,要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對學校硬體建設進行相應的設計,實現環境育人功能。當前,學校教育設備設施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現代,然而使學校硬體建設具有更高審美意義,突顯其潛在的教育價值,並使其成為自己學校特徵的標志,成為許多學校追求特色的神妙之筆。其一般要求:一是校園的總體規劃和設計應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將人工設施和自然環境有機結合起來,符合當地建設總體規劃要求和學校個性發展要求。學校建設應與自然協調,創建有利於學生觀察和體驗自然的教育環境,形成學校特色。二是校區規劃應功能齊全,布局設計宜按教學、體育運動、生活等不同功能進行分區,以達到布局合理,分區明確,整體協調。有關建築用地、體育活動用地及綠化用地等,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同時體現個性化的品格。三是校園規劃設計應當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有利於學生和教師學習、工作、交往,確保師生安全為宗旨,最大限度地提供較為寬裕、蘊涵教育性的活動空間。有特色的學校甚至在其色調的搭配、標志物的建設上都體現其學校個性化的元素。四是學校設施的規劃設計應當考慮學校資源向社會開放的需要,體現學校主人的胸懷,促進學校與社會資源共享。當前,學校硬體建設的核心理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崇尚自然和綠色生態,摒棄單調劃一的「工廠模式化」,建設節約型、友好型、學習型的個性化空間已成為一種趨勢。學校硬體建設的特色意義在於營造師生生活、學習、安全、健康的樂園,從而為促進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三)從實際出發,策劃學校特色建設項目
教育策劃理論指出,學校品牌建設應當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遵循教育規律,通過對學校優勢項目的系統的研究、分析和論證,預演方案,尋找學校特色建設的突破口,實現動態控制創建學校特色的全過程。學校要打破常規,建立「特區」,給特色項目執行者以更大的創造和發展的空間。
1.策劃學校特色建設項目要從學校實際出發
從本校實際出發進行客觀分析,通過分析,認識本校的優勢和劣勢,合理選擇和打造本校優勢項目,構築學校新的可持續發展的平台。優勢項目的確認,不僅僅取決於校長或教師的專長和願望,還需要考慮各種客觀條件,諸如本校的基礎、條件、傳統、生源狀況和教師素質等。超越現實,項目缺乏生命力,學校也很難獲得可持續發展。
2.策劃學校特色建設項目要從教育改革的實際出發
近年來,國家加大課程改革力度,開展個性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綜合能力和心理素質,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應從這個實際出發選擇特色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校效能。學校在制度、模式、結構等管理方式上的科學化、個性化,將有利於規范、引導、激勵學校工作,優化學校教育資源配置和內部管理。
3.策劃學校特色建設項目要從公眾需求出發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公眾對教育的需求體現出優質化、個性化取向,挑戰和機遇同在,實現特色就是創優的過程,就是給社會公眾提供優質、個性的教育服務的過程。
每一所學校都或多或少擁有自己的項目資源,資源散布於學生、教師和學校管理者當中,散布於學校所處的環境中,關鍵是學校如何從實際出發發現、挖掘、組織和運用這些資源。

(四)鑄造學校教育品牌,凝練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教育品牌借用的是經濟學概念。品牌對於企業來說,意味著產品質量、企業實力和市場影響力。學校教育品牌與企業品牌有著不同的屬性,學校教育品牌建設始終是指向人才培養而不是經濟利益。一個優秀的教育品牌本身就是學校特色資源的聚集,因為特色是品牌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品牌是學校特色、校園文化、學校傳統以及學校品位的集中體現,是學校長期形成的人文精神、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的積淀。校園文化包括物態文化、制度文化和人際關系文化。優秀校園文化積淀越豐富、越深厚、越有底蘊,學校的個性就越鮮明,教育品牌就越容易形成。這種品牌效應,會對周邊學校的發展產生沖擊和拉動。
凝煉校園文化,鑄成學校教育品牌,通過先進、獨特項目的推進,逐漸向學校工作各個方面持續擴散,經過不斷深化和不斷發展,不斷提升實踐層次、理論層次和文化層次,進而形成學校獨特的整體風貌和顯著的育人效應。「優勢項目―學校特色―學校品牌」是其建設的一般過程。

(五)培育團隊特長,建設特色教師隊伍
學校育人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師來實現的,要形成學校特色,必須有一支與之相適應的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要使學生學有所長,教師必須做到教有所長。創建學校特色沒有一批富有教育、教學特色的教師是難以實現的。一所學校的特色往往指學校教師的群體特長,是他們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與升華,這是創建學校特色的真正財富。
培養富有特色的教師:一要提高基本素養,培養合格教師;二要創造各種條件,培養有特色的教師。為此,學校首先要了解教師特長,大膽使用;其次對初顯特長的教師要熱心扶持,培育特色;最後要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建立學習型組織,加強科研,形成教師個人和學科集體獨特的方法和風格。

(六)深化課程改革,形成教育教學特色模式
教育教學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也是形成學校特色的主要途徑,因此學校應充分重視教育教學特色建設。可以考慮以下一些方式:首先,結合課程改革,建立與特色相適應的新的課程體系,打破以課堂教學為唯一形式,以傳授書本知識為唯一內容的單一課程結構體系,以社會需要、學科體系和學生發展為基點,構建課內與課外、必修與選修、學科性課程、活動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並行的課程模式,形成課程特色。其次,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設計和布置校園,使整個校園成為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再次,加強班級建設,使之成為團結向上、銳意進取的學習集體,成為學生成才的沃土。最後,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資源的育人作用,開設社會實踐課,建立社會實踐基地,變社會環境影響為環境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七)加強學校教育科研,增強學校特色創建動力
加強教育科研,正確分析學校的實際辦學基礎,挖掘潛力,揚長避短,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以增強創建學校特色的動力。學校應有自己的科研課題及科研規劃,並有一系列實施措施,保證創辦特色學校思路策略的整體性。開展教育科研,研究和探索學校發展規律,從實際出發,按教育規律辦事,是形成辦學特色的關鍵。
學校發展有「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從實踐意義上說,差異正是學校特色形成的「基點」。學校特色建設要緊緊抓住這個基點,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和教育資源結構分布的特點,充分依託學校自身優勢資源,尋找建設的突破點和生長點。從軟體建設上看,當前打造學校特色的「著力點」如圖3所示。
應該指出的是,學校特色的內涵在辦學實踐中還要進一步拓展,在時間上要經得住考驗。學校特色的欣賞性和不可復制性決定了它追求的是學校自我成長、自我發展的東西,因此,學校特色的打造靠的是點滴積累,靠的是自主創造和追求,而不是模仿、解釋,成為別人的附加。學校走特色發展之路,要堅持以育人為本,實施素質教育,否則,學校特色建設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從而失去存在的價值。任何嘩眾取寵,為特色而特色的形式主義做法,都是要力戒的。

參考文獻
[1]孫孔懿.學校特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郭繼東.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的辨析─學校創建特色研究中概念界定的再思考[J].中小學管理,2000(11).
[3]劉居富,肖斌衡.現代學校管理研究[M].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4]王劍榮,沈洪昌.特色學校再認識[J].人民教育,2003(8).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後,北京市豐台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 王永麗)

閱讀全文

與如何凝煉和傳承學校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