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孔子文化教育怎麼樣了

孔子文化教育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3-05-08 06:42:53

Ⅰ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有哪些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有以下四方面:

1、孔子首開私人講寬銷晌學之風,廣招學生。整理並以《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為教材,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教育內容。

2、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打破了教育上貴賤貧富的等級,提綱「有教無類」,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權利。

3、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4、孔子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1)孔子文化教育怎麼樣了擴展閱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慎鋒」,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斗改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Ⅱ 孔子對教育的影響

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是中國政治思想史最偉大的人物,從孔子開始,中國政治思想進入了體系完備的時代。孔子對於中國政治思想貢獻在於,他系統地整理,繼承和豐富了以往的歷史遺產,創立了以仁禮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與弟子的言論集《論語》一書中,另外、孔子編定的"六經"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統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包括哲學、倫理、政治、教育、經濟、歷史、文學、美學等多方面的內容。他是通過"述"與"作"兩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獻作了系統的整理,編寫刪定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論語》。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疇
1、關於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它發展成為系統的仁說。
什麼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餘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系,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後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2、關於禮
仁的第二個穗粗仔涵義是克己復禮。在答復弟子顏淵時,孔子說:"猜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一切言行要納於禮。這里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的第一人。什麼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屬於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禮記·禮運))。丟掉了禮,就要失去一切。可見孔子這里說的"禮"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二是禮儀上的規定,就是凳友有關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喪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細節,按不同等級、身分,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這叫"儀"。這里的"儀"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的具體形式。
孔子認為:禮和儀又是統一的,禮是根本的,儀是從屬的,儀是禮的"節文"或形式,或者說儀是用行動規范和禮節的形式來鞏固和體現社會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禮的實現既靠強制的力量,又靠習俗力量,是內外結合,所以禮又和樂相連。孔子,"克已復禮"實際上是主張建立如周朝一樣的"禮儀社會",即"秩序和制度社會"。
孔子主張禮仁結合,納仁於禮,用仁來充實禮。這是孔子的創新。"關於禮仁關系,他認為,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就仁和禮的本質來說,仁,歸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於血緣關系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愛關系;禮,主要是規范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注重仁和禮的結合,實質上是注重了人道與政治的結合,從而對周禮作了重大的修改。仁與禮並不矛盾,因為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二者的結合,才是一種制度的完善。
3、關於德治主張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實行德治的具體辦法:
1)重教化,輕刑罰。孔子認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在滿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礎上,加強教化。在禮刑問題上,孔子主張禮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須慎用。認為寬猛相濟,政事才會諧和。寬猛結合,就是文武兩手並用,德治與刑治都要。
2)反對過度榨取,主張"使民也義"。義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過分,要適宜。
孔子看到了當時兩極分化、貧富懸殊過大的現實,認為這是造成社會不安、國家顛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來平均主義的經濟主張。他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
3)為政需正己。孔子認為要治國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所以孔子主張統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的"君子",這樣,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會上行下效,自然就會政通民和國家得治。孔子對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舉賢才。與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聯系,他認為國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須舉賢任能,發現和提拔優秀人才,參與國事。關於賢才的標准,孔子認為應該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奮斗目標,要依據仁的精神和擁有高尚的品德,還要能善於憫熟地運用業務知識和技能。簡言之,賢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和治國才能。這是一個德才兼備標准。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資料來源:摘自張永東《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評》

二、孔子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

孔子以前,「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有權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的資格。但到了孔子的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這就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對象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7]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本義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的弟子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就說明了後一點。孔子弟子中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南官敬叔、司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的,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8]的人性論。「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於「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決斷。

「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Ⅲ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樣的

孔子友此滲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生於公元前551年 (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逝於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私學的創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他的思想早就傳及亞洲各國,今天他是為世界所公認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人,他對後世的教育活動產生了深 遠的影響. 一、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動 孔子生在一個有貴族血統的家庭,先世為殷人,系宋微子的後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時,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宮廷內訌中被殺,木金父亦被降為士,並「絕其世」,即被剝奪去卿大夫的世襲地位.為了區別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華氏之逼逃亡魯國(今山東)定居 .孔子的父親孔紇(字叔梁)是魯國貴族孟獻子屬下一個「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兩次戰功,提升為陬邑(今山東曲阜南)大夫.孔紇大約六十幾歲時同一個年紀不滿二十歲的姑娘 顏徵在成婚.年齡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階級地位的懸殊.傳說他夫妻倆因祈禱山神來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靈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稱「 尼山」,位於曲阜城南).孔子三歲時,先喪其父,十七歲時,又喪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視禮儀之教.生活貧困,促使他較早為謀生做事,學會多種本領,他自稱:「吾少也貧,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時期在季氏門下當過委吏(管理倉庫),還當過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觸到社會 下層,了解到人民的一些願望和要求.孔子生長於當時的文化中心——魯國,在周禮的熏陶下,六歲「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十五歲時,就確立了堅定不移的學習志向,「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他學 習 魯國保存 的中國古代文化,從中尋求治國救人之道.這一基本方向,決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點.孔子最大的抱負,是希望有機會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說:「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話,一年的時間就差不多了,三年就會大有成效.孔子約自30歲起,就奔走於齊魯之間,希望通過從政來實現他的理想.但經 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未獲得統治者的重用.於是,他就招收弟子從事講學活動.直到51歲,魯定公任他為中都宰.後來,他「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攝相事」.後因和魯國執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間,他並未停 止辦學.見自己的政治抱負在魯國不能實現,55歲時,他便率領弟子周遊列國.孔子先後經過衛、曹、陳、宋、蔡、鄭、楚等十幾國,一面宣講自己的政治主張,一面堅持流動教學, 68歲時返回魯國.此後,他專門從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雖然沒有達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卻是成績卓著的.孔子大約在30歲( 前522年)左右時,從事創辦私學活動,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魯國從政和周遊列國期 間,不斷廣收弟子,隨時隨地講學,前後從事教育工作達四十餘年.他一生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從事著教育工作,這是他之所以獲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條件. 孔子在教學過程中,搜集並整理出《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作為教材,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還通過教學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統地論述,對後世的教育影響極大.《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有「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說:「受業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養了扒拿這么多人才,可謂教育碩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喪禮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喪畢 ,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弟子及魯人往 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學說和他的事跡,弟子們各有記錄,後來匯編成一本書,名為《論語》,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好脊二、重視教育的作用 孔子認為教育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業的發展要建 立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論語·子路》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過冉有之問,孔子扼要地闡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綱.從庶、富、教三者的排列關繫上看,孔子已直觀地認識到治理好一個國家,要有這三個條件.即勞動力、發展生產、 進行教化和發展教育事業. 孔子對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肯定態度.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 也 ,習相遠也」.這一理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指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這個較為科學的命題,既是孔子「有教無類」的理論基礎,又 是孔子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結晶.  三、教育的對象比較廣泛, 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 接受 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首先在招生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 的辦 學方針,這也是孔子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有教無類」,東漢馬融說:「言人所在見教,無有種類.」梁朝皇侃說:「人乃有 貴賤,宜同資教,不可以其種類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則善,本無類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孔子在 招 收學生時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干肉作 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表明,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有齊、魯、宋、衛、秦 、晉、陳、蔡、吳、楚等國,分布地區廣.弟子的成分復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大多數出身平民,如窮居陋巷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黎藿為食的子路,窮困至於三天不 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居室蓬戶不完上漏下濕之原憲,父為賤人家無置錐之地的仲弓.也有個別商人出身,如曾從事投機販賣的子貢.還有少數出身於貴族的,如魯國的孟懿子和南 宮敬叔,宋國的司馬牛等.孔子私學中,弟子品類不齊,各色人物都有,實是「有教無類」 的活標本,當時有人對此不理解,產生種種疑問.南郭惠子譏笑性地問子貢說:「夫子之門 何其雜也?」子貢曰:「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木隱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雖門下人品混雜,皆能兼收並蓄,教之成才 ,這說明教育家胸懷的寬大能容,教育藝術的高明善化. 實行開放性的「有教無類」方針,滿足了平民入學受教育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 孔 子私學成為當時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社會影響最廣泛的一所學校,從總的社會實踐效果來看,是應該肯定的.「有教無類」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進步思想,他打破了貴族對學 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一般平民,有利於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 四、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如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這種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許多有才乾的學生來. 子夏曰:「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孔子 對實行「學而優則仕」的態度非常明確,他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貴族子弟.如果要選用人才,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學習與做 官有了密切的聯系,他鼓勵學生們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必擔心沒有官做,要擔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識本領學好沒有.弟子們受到此思想灌輸,頭腦中普遍存在為做官 而學習的念頭,既然已學為君子,不做官是沒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說出「不仕無義」,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積極向當權者推薦有才能的學生去擔任政治事務,但他在輸送人才時 也堅持一些原則:首先,學不優則不能出來做官;其次,國家政治開明才能出來做官,否則寧可隱退.孔子培養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遲地參加政治活動,他們「散游諸侯,大者為 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五、教學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 、 忠、信.」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詩》、《書》、 《禮》、《樂》、《易》、《春秋》等「六書」,是奴隸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 個部分.這三個方面,從教育內容的結構,以及社會的需要和個人人格形成看,應該說是初步完整化了.這是孔子在教學內容發展史上的貢獻.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 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編的「六書」,是中國第一套較完整的教科書,從荀子的《勸學》篇開始尊為「經 」 ,故後世稱為「六經」,除《樂經》已亡佚,其他「五經」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是學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藝」與「六經」的不同在於:「六經」偏重於文化知識, 屬於文的范圍;「六藝」則偏重於才能和技術的訓練.因「禮、樂」也具有這方面的性質,所以也列在「六藝」中,「射」是射箭,「御」是駕車,都屬軍事課程. 總的來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偏重社會人事.他的教材,都屬於社會 歷 史政治倫理方面的文化知識,注重的是現實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靈.他雖不是無神論者,但對鬼神持存疑態度.他不談「怪、力、亂、神」,不宣傳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內容列 為教學科目,這種明智的態度,成為中國古代非宗教性教育傳統的開端.其二,偏重文事.他雖要求從政人才文武兼備,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關軍事知識技能的 教學居於次要地位.其三,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他所要培養的是從政人才,不是從事農工的勞動者,他不強調掌握自然知識和科學技術,他既沒有手工業技術可傳授,也沒有農業技 術可傳授.他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君子不必參與小人的物質生產勞動,所以他從根本上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 樊遲要學種田、種菜,他當面拒絕. 六、孔子的教學特點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題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南宋朱熹的《論語集注》雲:「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並了解學生的特點.孔子了解學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兩種.第一,通過談話.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個別談話,也有聚眾而談.如有一次有意識地向子路提出一個假定性的問題:「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字路並未說話,僅以高興默認,孔子便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第二,個別觀察.他通過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由表及裡地洞 察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單憑公開場合的表現作判斷還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還不夠,還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觀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徹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 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還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系時說:「學而 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 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 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 狀 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就是說,在教學事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詞表達出來,此 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七、樹立教師的典範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後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他回答子貢的提問時說:「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學生面前評價自己說:「若聖與仁, 則吾其敢.抑為(學)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也.」他為後世的教師樹立了六個方面的典範: 學而不厭.教師要盡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 尚的品德,這是教人的前提條件. 溫故知新.教師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借鑒有益的歷史經驗認識當代的 社會問題,知道解決的辦法. 誨人不倦.孔子30歲左右開始辦學,40多年不間斷地從事教育活動,就在從政的5年間,也仍 然從事傳授,周遊列國時,也隨處講學.有的學生品德很差,起點較低,或屢犯錯誤,他也 不會嫌棄,耐心誘導,造就成才.「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對學生的愛和高度負責,是他有誨人不倦教學態度的思想基礎. 以身作則.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 化 學生.「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 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學相長.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 而是可以教學相 長 的.他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答疑解惑,經常共同進行學問切磋.不但教育了學生,也提高自己. 總之,孔子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國歷史上教師的光輝典範,他所體現的「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已成為中國教師的優良傳統.

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 文化及教育貢獻是什麼

教育: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主張因材施教,使許多貧困的人有機會讀書,培養了很多人才,著名的又72賢。一是春秋時期,王官之學衰微,孔子首開私人講學之風,設杏壇講學授徒,整理並以《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為教材,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教育內容;二是打破教育上貴賤貧富的等級,提綱「有教無類」,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權利,學生眾多,史稱「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三是主張尊師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和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及「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等等,至今為人所稱頌和沿用。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職業教師,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孔子是絕對的精神領袖。說《論語》是中國文化的聖經、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聖人,那一點兒也不算誇張。雖然自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強勢沖擊,但時移世易,孔子的許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諧思想,仍然被人們所推崇和弘揚;孔子的《論語》,仍被中外人士普遍視為中國文化「最古最有價值之寶典」。 任何一種思想,倘能經受住歷史長河的淘洗而歷久彌新,都應有其內在的魅力、恆久的價值。孔子的和諧思想在當今社會重現其活力、重放其光輝,就是如此。那麼,孔子和諧思想的特色在哪裡呢?愚以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崇尚人類自身的和諧,並把這種和諧落實到禮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並把這種和諧提升到基尺「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並把「和」提升為儒學體系的認識論范疇,為中國文化樹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人們一般都認為孔子開創的儒學,把重點放在探討為人處世等問題上,對自然科學不很重視。且不管這種說法是否准確,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孔子對人的問搏爛高題確實非常關心,即使是關心物,也以人為出發點。實際上,這正是孔子思想的閃光點,也是孔子思想的顯著特色。孔子的和諧思想最能說明這個問題。它以「仁」為基本內核、以「禮」為外在實現形式、以「和」為精神風韻,傾注著對人類自身存在與發展等問題的無比關心,飽含著對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無限情懷。 孔子在論「和」的精神、「和」的價值時,繼承了前賢「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相成相濟」的思想,但又有新的發揮和升華。孔子講「和」,是先講個人心性之「和」,然後再往外推,由己及人,從小到大,漸次推到人際之「和」、家國之「和」、人類之「和」、天人之「和」。孔子講個人之和,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修身養性,要求人們「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一個人只有在身修性養之後,才有可能成為與「小人」有別的「君子」,進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境界,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中講的孝悌忠信,實際上都是在講實現「人和」的條件。《大學》甚至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由此可見,孔子講「和」,把作為社會細胞的個人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對此前的「和同論」新的發展。這一新的論述,既符合當時中國是一個低水平的農業社會的實際,又切合當時中國人重血緣宗法的文化傳統,因而從根源上為「和」的實現、為社會的和諧穩定找到了一條切實有效的路徑。孔子還由「人和」講到「政和」,主張「舉直錯諸枉」、「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特別是對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政治藝術非常推崇。《左傳》昭公二十年有一句話最能表達孔子的「政和」理念:「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孔子在講人類之「和」時,並不是講一團和氣,掩蓋矛盾,而是講原則、講禮制的。在孔子及孔門弟子看來,「和」是人生的追求、人類的目標,但「和」的實現,要「以禮節之」。也就是說,制禮,守禮,是「致中和」的條歷高件,只有「克己復禮」,才能「天下歸仁」。否則,和稀泥,作鄉願,不講原則,放棄斗爭,那就成了小人之「和」,是不道德的。孔子認為,這種拉幫結派、黨同伐異的小人之「和」的實質是「同」而不是「和」,有道君子對這種形「和」實「同」的現象應堅決反對。他明確地說:「鄉願,德之賊也。」另一方面,孔子認為,制禮、守禮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和」的狀態,達到「和」的境界。所以,他說:「禮之用,和為貴。」由此可見,在孔子的和諧思想中,「禮」與「和」是相輔相成、相互為用的。 孔子講「和」,最突出的貢獻在於他把人類社會與人類生活所依託的宇宙結合起來、貫穿起來,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待,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稱不語怪力亂神,因而對於代表自然界的「天」,他的態度非常鮮明,也非常嚴肅,沒有一點兒神秘主義的氣息。他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認為,孕育四時和萬物的「天」雖然高大得很,人類不可違逆,違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規律可以認識,可以利用,人類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在孔子看來,堯就是法天的典範,「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因為「天」大,「天」的規律不可違逆,所以在「天」的面前顯得非常渺小的人類就應該懷著敬畏之心,即「畏天命」。孔子認為,人類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壞自然規律,就會得罪自然,最終受到自然的懲罰,到這時候,即使後悔也是沒有用的,「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人類與「天」相處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礎上,去探索與認識自然的規律,掌握自然的規律,利用自然的規律為人類自身謀福祉。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看,孔子的這一思想是很有見地的,也是符合實際的。正因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對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對大自然非常熱愛、非常依戀,把人與自然界視為一個整體。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關心生命,提倡保護動物,反對人類竭澤而漁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本人在釣魚時就只用一個魚鉤的釣竿,而不用大魚網;打獵時,只射飛鳥,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鳥。這樣,與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動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絕滅;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壞。孔子這種「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的行為和主張,是今天環保主義者的一個絕好樣板。正因為孔子把人類和自然視為一個整體,追求天人之間的和諧,所以他還主張人類要向自然學習,充分地認識自然,從中了解自然界的生命意義,正確處理好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 出於對天人和諧的追求,出於對自然資源的愛護,孔子反對奢侈浪費,倡行節儉的生活方式。他說:「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生活豪奢,就可能違和;日子節儉,又顯得寒酸。但孔子寧肯寒酸,也不羨慕那違和的豪奢。他甚至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孔子講「和」,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子思在《中庸》中追述的中庸之道。它由孔子發其端,而由子思總其成,後來成為一種深深影響中國人思維方式的認識論。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後來,子思「推本堯舜以來相傳之意,質以平日所聞父師之言」,對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其最經典的語句就是「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從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生成為「中庸之道」,生成為一種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認知方法。「中庸之道」為什麼這么重要呢?孔子的理由是:「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來,行中庸之道,形易實難,非智、仁、勇俱全不可及,而人的弱點恰在於慾障難除,血氣易偏,因而「處中道」、「致中和」、「行中庸」就值得時時念之,日日行之,終身求之。 由此觀之,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和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狀態,一種境界,一種政治智慧,一種人文關懷,一種道德訴求,一種理想境界。今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進程中,孔子的和諧思想確實值得我們挖掘、借鑒和弘揚。

Ⅳ 孔子在文化上,教育上有何貢獻

孔子對教育的貢獻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治國以禮」(《論
語·先進》)、「為政以德」(《論語·為政》)的政治思想,兩千多
年來,一直為世人所稱頌。而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更是像一
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國教育史上放射著奪目的光輝。下面筆者從
首創私學和教學思想兩個方面來談談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一首創私學,廣收門徒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從事教育活動。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
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教育家。孔子本來也想從政,但他
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曾經多次謀求出仕,但遭到權貴的排斥,
因此最終未得重用,甚至不得不出走國外。雖然魯國的掌權者也
曾經想拉攏他,但他認為他們不走正道,不願合作,於是退而在
家講學。他是最早創辦私學,進行私人講學的人。孔子辦租擾學,主
要頌毀有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大約在他30-35歲之間,第二個時期
在37-50歲之間,第三個時期是在他的晚年,即68-73歲之時。
他的私人講學非常成功。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
這些弟子有許多是從遠方慕名而來的。七十二位賢者,有的以學
問聞名,有的成為當時諸侯國的卿相。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
成就。因為在孔子所處的時代,學校專為奴隸主貴族而設,所謂
「學在官府」,不僅奴隸和平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就是奴隸主下
層也很少受到教育。而孔子興辦私學,廣收學徒,提出「有教無
類」(《論語·衛靈公》),即一個人不管他出身如何,都有權接受
教育。孔子收徒,學費很低野型備,只要「自行束修以上」(《論語·述
而》),就收為弟子。「束修」就是十條干肉。比較貧寒的平民,只
有交得起十條以上的干肉做尊師禮,就可以接受教育。十條干肉,
一般的家庭還是准備得起的。這樣就突破了「學在官府」的限制,
為普及教育開創了先河。由於孔子興辦私學,不分貴賤一律施教,
使許多出身低微的平民可以通過教育獲得參與政治活動的能力,
從而也就有了成賢的機會。由於孔子率先興辦私學,使得後來私
人講學的風氣盛行。春秋戰國時期「處士橫議」和「百家爭鳴」
局面的出現,可以說與孔子開創私學有很大關系。孔子首創私學,
「有教無類」,這是孔子對教育事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二教學思想,為人稱道
教學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孔子在他一生的教學經歷中,總
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經驗,既有關於「教」的,也有關於「學」
的,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教學思想。其中有許多教學思想雖然
時隔兩千多年,至今仍有借鑒之處。
對於學習方法,孔子主張要博學、多練、經常溫習。《論語》
開篇首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就是
說要多學知識,而且要復習訓練,否則,學過的知識就不能鞏固。
人們常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這裡面其實也包含了復習鞏
固的意思。經常復習學過的知識,舊的知識積累得多了,就能夠
產生新的見解。所以,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
語·為政》)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用這些話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
鞏固知識。
孔子還認為,不僅要博學多練,溫故知新,而且還要經常思
考,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他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
怠」(《論語·為政》)。他一方面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曾說「吾嘗
終日而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這里孔
子用自己的親身體驗,說明長時間的空想是沒有好處的,不如學
一些知識,再去思考。另一方面,孔子又強調要勤於思考,他對
那種不認真思考的學生表示沒有辦法。他說:「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論語·衛靈公》)就是說,學習的同
時還要思考,要經常問個「為什麼」。由此可知,只學習不思考不
行,光思考不學習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
才會學有所得。孔子這種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至今還
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在學習態度方面,孔子主張一個人對待學習要老老實實,謙
虛好學。他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
政》)意思是,學習知識,弄懂了就是弄懂了,沒弄懂就是沒弄懂,
千萬不可不懂裝懂。在學習上,要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
語·公冶長》)的精神。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
而》),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一定
要虛心向人請教。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恥下問」,要做到「以
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論語·泰伯》)同學之間遇到不懂
的可以相互請教,老師遇到不懂的可以向學生請教,大學者、大
專家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請教。孔子自己就是謙虛好學的典範。他雖然學識淵博,但是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就虛心向
別人請教。《論語》記載,「子入大廟,每事問。」(《論語·八佾》)
他曾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論
語·子罕》像孔子這樣博古通今的大教育家,尚且說自己「無知」,
「空空如也」,其謙虛之態不言自明。孔子好學是人盡皆知的。他
曾說,「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
在此,孔子說明,自己並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而是通過好學才
有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未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
冶長》)這是孔子對自己好學精神的自白。孔子這種實實在在,謙
虛好學的精神,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
對於教學方法,孔子主張啟發教學,因材施教。孔子啟發教
學可以說是恰到好處。他的學生顏淵曾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孔子啟發教
學到了讓學生「欲罷不能」的程度,可見他的啟發教學是多麼的
在成功。孔子認為,教師不能一言堂地老是向學生灌輸,關鍵在
於啟發學生去思考和琢磨。這種啟發教學的思想至今仍為社會所
提倡。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
復也。」(《論語·述而》)「憤」是指學生求通而不得,產生一種求
知欲;「悱」是指學生雖有會意而又表達不出來,處於一種似通非
通、似懂非懂,而又急於弄通弄懂的狀態。當學生進入「憤」、「悱」
的境地,才是教師進行啟發誘導,實施教育的良好時機。在教學
中,要注意喚起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進入「憤」和「悱」的
境地,以便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通過啟發,培養學生「舉一反
三」的能力。當舉一而不能反三時,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而要
他獨立思考去解決問題。在進行啟發教學時,孔子往往採用「叩
兩端」的方法。他曾說,「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吾叩其兩端
而竭焉。」《論語·子罕》孔子原本對此問題不了解,但通過「叩
兩端」,即從正反兩面去追問發問者,終於把問題談清談透。孔子
常用「叩兩端」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孔子認識到,教
學的意義不全在於灌輸給學生多少現成的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
獲取知識的方法。這種啟發式教學方法今天仍然廣泛運用。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又一個基本教學方法。孔子認為學生個性
有差異,學習程度有高低。因此,他主張在統一的培養目標下,
注意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學習程度高低的不同,他說:「中人以上,
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針對
學生個性的差異,孔子對症下葯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孔子因材施
教的例子不勝枚舉。最典型的是孔子對冉有和子路兩人「聞斯行
諸」的回答。《論語》記載,冉有和子路提出同一個問題:聽到道
理後是否就去實行?孔子回答子路說:「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
之?」意思是,有父兄健在,怎麼能夠聽了就干起來呢?而回答
冉有則說「聞斯行之」,意思是聽到了就去干。公西華不解其故,
問孔子這是為什麼。孔子告訴他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論語·先進》)這樣,孔子針對他們的不同情況,用
不同的方法來教育他們。子路可以說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子路未入孔門時,性格偏激、魯莽。在孔子的教育熏陶下,逐步成
為一個「君子儒」。在內亂中與人搏殺時,他的帽纓被擊斷,還念
念不忘「君子死而冠不免」。現在看來,子路此舉顯得有些「迂」,
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為了因材施教,
孔子還實行分科教學。這在教育史上也是首開先例的。孔子分科
教學培養了不少尖子人才,《論語》記載的有「德行:顏淵、閔子
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
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由於孔子堅持因材施教,因
此孔子培養出來的學生,各具特色,各有所長。
在教師規范方面,孔子認為身教重於言教。因此教師要以身
作則,為學生做出榜樣。他認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
語·子路》)如果自己行為不端,又怎能端正別人的行為呢?只要
自己行為端正了,不怕別人不服從你,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到
正人先正己。教師為人師表,最重要的是要不遺餘力地教導學生。
為了教好學生,教師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孔子
自己也是身體力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真
正做到了「默而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孔子就是這樣,以自己的言行舉止來感化學生,從而深得學生尊
敬,也受到後世的推崇。
孔子的教學思想值得借鑒的實在太多,其他如樂道敬業,修
己安人,教學相長等等,都值得好好吸收利用。孔子在他的教學
生涯中,總結出如此之多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這是他對教育所
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總之,孔子是我國古代一位非常傑出的教育家,後人尊奉孔
子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不僅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崇高
地位,他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美國出版的《名人
年鑒手冊》把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今天來研究孔子的
教育成就,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果以上不滿意、一下幾點啦=v=
孔子在中國教育史上的貢獻

答:孔子在道德倫理思想的貢獻,即他提出並仔細論證了一個新觀念——"仁",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長期影響中國歷史文化的教育觀.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達,就是:君子應當為他人,為崇高理想的實現而自強不息.在孔子看來,"仁"是眾多道德規范的綜合,恭,寬,敏,惠等等.那麼"仁"的核心是什麼 據《論語·顏淵》記載,孔子對此的回答是"愛人",愛人與尊重人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所以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住腳,必須讓別人也站住腳,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時也要讓別人把事做成.由此看來,"仁"的精神與損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這種愛心並不是愛自己的親人,而是由此作為起點去愛大眾."泛愛眾而親仁"怎麼才算博愛大眾呢 孔子回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即對老者關懷尊敬,對朋友忠實誠信,對少年注重教育.這些是博愛大眾的標准.尊老,誠信是調解人與人的人際關系是和諧社會的一個主要內容.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培養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較優秀的的就有七十餘人,這些人沿著孔子確立的思想方向,對儒家作了全面論述.在戰國時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豐富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從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徵,其中以"仁"為核心作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經分析人的各種品性,孟子將它加以理論概括成為仁,義,禮,智四端作為作人的標准.
孔子思想是歷史的產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的光輝思想長期以來受到人們贊同.對當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調整人與人的關系,遵守公共道德觀念,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它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價值.至於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學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認可.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精神與倫理逐漸成為引領民眾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在當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和諧的指導意義.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1、教育對象「有教無類」。除在當時打破「學在官府」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進士階層興起外,今天的義務教育也與之不無聯系。
2、教育作用於社會和培養人。今天於此尚有偏差,聖人先見何等高明!
3、教育目的培養「士」。辯證地看「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既有重大意義也有引起偏差理解的副作用。
4、教育內容「文、行、忠、信」。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既重德育又不薄智育。加工整理補充修訂「詩、書、易、禮、樂、春秋」六經,緊扣「文、行、忠、信」施教。其於禮儀之邦的深刻影響舉世公認。作為當今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認真領會。
辯證地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確有自相矛盾之處,如鄙視生產勞動等實際知識,又囿於當時自然科學知識的貧乏,忽視思辨知識和能力培養,缺乏充分的哲學思辨氣息。這也可以說與死板教條教學有一定的源流關系。
5、道德教育四原則:
(1)立志有恆 當代教育應於此認真反思,實施「挫折教育」。中日夏令營中的「較量」發人深省。養尊處優,好逸惡勞,玩物喪志,「不知好歹」的狀況令人憂慮。
(2)克己內省 當代教育,包括教師在內,很缺乏此種精神,為人師表意識淡漠;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自負,以己之長比人之短,以人之過掩飾自己之過。當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孔子思想帶來的消極一面;要培養學生膽大心細,發展個性,有主見又能理解別人。
(3)改過遷善 要敢於認錯勇於改過,切忌文過飾非。怎樣看待教師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於正視,努力學習,敢於自責。
(4)身體力行 言行一致對於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視,教師言不由衷學生還不會理解,其負面效應特強。
6、教與學主張八原理:
(1)勤於學習,廣於見聞 當代教育,既應教導學生,更應要求教師自己,即「群體觀」,擺正教師群體中個人位置,取長補短才大有裨益。
(2)學而時習,溫故知新 師生都應學而時習,培養溫故知新,用教改新名詞謂之「反芻」和「遷移」,要防死記硬背,紙上談兵,要注重培養的是牢固掌握知識,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3)學思並重,以學為主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學以致用,言行相符 當今教育也存在學用分離的問題,比如語文教師寫不好文章,說不好話(結巴、不暢、不規范、口頭禪),學生識讀、書寫水平低,會背條條不會應用等等。
(5)虛心求學,奮發不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老師成為教書匠,往往就是缺乏奮發不息的求學精神,故作玄妙,裝得神秘,實際又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使自身漸漸老化、僵化、退化。
(6)啟發思維,舉一反三 當今教改強調的就是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自學;語文單元教學重在舉一反三,實現縱橫遷移。
(7)因材施教,從實際出發 備課要備學校、備教師、備學生、備教材。照本宣科,滿堂灌實際是惰性的表現。學生觀「天生其人必有才」。
(8)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要認真領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為人師表須有強烈的角色意識,當然另一方面也應培養學生「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的獨立人格意識。

Ⅵ 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貢獻有哪些六點!!!!!!!

1、在教育目的方面
他確立了培養「仁人」、「君子」、「士」等不同層次與規格人才的目標,並進而提出了「學而優則仕(《子張篇第十九行亂》)的主張,這對打破貴族世襲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2、在教育作用方面
孔子提出了「為政以德」和「庶富教」等思想,充分肯定了教育對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的具大影響,把教育工作視為「安邦治國」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他還認為教育對人性的發展與完善也具有積極影響,他提出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篇第十七》)的樸素唯物主義命題,肯定了人的天賦素質是相近似的,個性差異則是後天習染的結果。
3、在教育對象方面
他不僅提出了「有教無類」(《衛靈篇第十五》)的口號,而且還提出了「自行束修以上,吾干嘗無誨焉」(《述而篇第七》)的寬厚的招生條件。這表明,在什麼人可以入學受教育的問題上,他主張不受族類、地域和等級限制的。事實上也正是這樣,在孔子的私學中,純屬貴族出身的弟子寥寥無幾,多數人來自社會各個知辯階層,而且來自不同的諸侯國。可以說,他創辦的私學,擴大了招生范圍,沖破了「學在官府」的束縛,適應了「文化下移」的要求,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4、在施教的內容方面
孔子極其重視德育教育,把德育放在整個教育的首位,主張「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篇第七》),「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篇第一》)。孔子把「仁」視為德育內容的核心,強調「仁搭帶缺」與「禮」結合,互為表裡,反映了時代精神。尤其是在具體的修養方法上,孔子提出的立志有恆、安仁樂道、慎言敏行、內省外察、嚴於律己、改過遷善、以友輔仁等等,基本上符合知、情、意、行的德育過程的規律,有許多合理因素和可取之處。
5、在教師如何教的方面
他首先提出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篇第七》)的教學態度。一方面要求教師自強不息,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教師高度負責、對學生無隱無私。其次,孔子十分重視啟發式教學,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時要善於把握時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述而篇第七》),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孔子還認為,實行啟發式教學的目的在於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做到「聞一知二」,乃至「聞一知十」。再次,孔子強調因材施教,即採取因人而異的教育方法,做到有針對性。
6、在學生如何學的方面
孔子同樣提出許多寶貴意見。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慮心篤實的態度,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篇第二》)。二是學與問的結合,提倡多聞多問,「不恥下問」(《公冶長篇第五》),把問看作是善學的表現。三是學與思的結合,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篇第二》)。四是主張「學」與「習」的結合,提倡「學而時習之」(《學而篇第一》),「溫故而知新」(《為政篇第二》)。

Ⅶ 如何評價孔子的教育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謹世派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返擾、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祥賀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閱讀全文

與孔子文化教育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