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家庭文化如何落地

家庭文化如何落地

發布時間:2023-05-08 20:42:37

❶ 怎樣建設家庭文化

一 講故事:把家族以往出現的事選取有意義有影響的變成故事講給家人聽以及後代,就是編制家族的傳奇或者教訓,讓家人有榮譽感或參考價值。
二 儀式:文化的外化表現之一就是儀式。舉個例子,比如吃飯前的儀式先感恩,每逢節日供奉先祖,晚輩碰到前輩問好等等等等。
三 固化的傳承:把對家族有紀念意義的東西當傳家寶傳承下去,如一副字畫,一塊懷表,一本書等等。
四 制定家規以及獎懲措施 這個你可以參考山西祁縣喬家的家規,這個很有名。
五 制定家訓,每個學校有自己的校訓,因此每個學校出來的學生氣質都不一樣,家庭也是這樣。
六 建立家族集體榮譽感,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❷ 父母很忙碌,怎麼建立家文化

1、倡導良好的家庭理念,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的家庭理念是家庭倫理道德的體現者,是家庭文化的核心,是家庭成員的行為准則。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因而需要培養孩子的「孝心、節儉、誠實」等品質。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要以一種民主、平等的方式,採用「滴滲式」的教育模式,讓孩子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去學習處事原則。

避免出現逆反的對抗心理,從而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情緒,創造出快樂的家庭氣氛。良好的家庭理念對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以使孩子的內心有積極向上的心態,遇到困難時想到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2、勤奮敬業,轉變觀念。

當今社會,大多數家庭維持生存發展的物質生活條件都要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父母的勤奮敬業的狀態也會影響孩子們對於社會的看法,要給孩子營造一種有付出才會有收獲的觀念,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量力而行,這種從小觀念的樹立會影響今後孩子對於事情的看法和做法。

養成一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附其他人,所有的回報都是努力來的結果。孩子的性格中映射著父母身上的影子,所以家長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

3、讓家中充滿書香。

俗話說「行百里路讀萬卷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可見,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作為父母的我們,工作之餘可以去圖書館借一些書目,作為日常的讀物。

孩子在家庭這個大環境里會受到家庭氣氛的熏陶,如果父母都以身作則,在日常多讀書多看文章,孩子也會被父母的行為所影響,找到在讀書中的樂趣。積極的家庭文化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父母作為孩子的人生導師有義務引導孩子朝著更加正確方向努力和前進。

4、大人要身教,保持家裡整潔美觀。

除了生活節奏,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人要身教,並保持家裡的整潔與美觀。

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從小到青少年階段,都在模仿大人,從我們身上學習。如果我們對待孩子動不動就打或罵,孩子只要受委曲、有情緒或是生病了,情緒反應就是哭鬧。他不懂得用溝通方式說出個人需求,甚至拳頭一下就揮出去。

有些父母愛用威脅的口吻警告孩子:「如果這件事沒做好,或是你再哭鬧,等下回到家你就知道!」

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受教,而是受威脅,這樣沒能真正教好孩子。

大人要成為典範。我們希望孩子以後成為什麼人,我們要很有自覺,自己就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如果希望孩子整潔有美感,那也要成為典範。

不能說回到家,以累為借口,把皮包外套和雨傘隨便一丟。不管是在家中或學校,東西都要各就各位,雨傘、鞋子、外套、睡衣、玩具等,全都要有它的位子。

孩子回到家,家中每樣東西都各就各位,孩子清楚那是個安定的家,情緒就不會被帶起來。在混亂的家,孩子會失去安定感,一旦如此,便容易吵吵鬧鬧。一旦孩子吵鬧,父母的情緒便被勾引出來。最後,沒有人會相信,不打不罵是可以帶孩子的。


5、大人典範,最好品格教育。

孩子的玩具隨地亂丟,是很讓家長頭痛的問題。父母可讓孩子清楚每樣玩具的位置,每個櫃子放不同的玩具。孩子清楚知道玩具玩好要「回家」,也知道每樣玩具的家在哪裡,那麼自然能減少很多混亂。

但是,太多的家庭,大人並沒有以身作則做到這個部分,客廳有廚房的東西、廚房有浴室的東西、溶室有寢室的東西,東西到處都是。

現代雙薪家庭多,好些家長很忙碌,也顧不上這些,心想亂就亂吧。但是,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卻是不容小覷,孩子會活在很多「混淆的價值觀」里。

不打不罵,是一念之間可以做到的,而整個家庭文化會跟著翻轉,家庭文化會重建起來,你會發現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不打不罵不代表放任孩子,要原則堅定,態度溫和。過規律的生活,節奏建立起來,將家及生活的環境照顧好,美學就自然而然的進入。而大人的典範,就是最好的品格教育。

❸ 怎樣培養良好的家風

第一是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會。


這不是口號,是行動指南。雖然說每個家庭都是特殊的,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傳統文化,家風也應該有獨特的個性。但每個家庭都是跟社會生活息息相通的,孩子們長大後都要進入社會,融入社會。建立家風,必須要了解社會的發展趨勢和對未來成員的要求,使家風既有家庭的個性特徵,也要適應社會的需要。只有建立具有時代特徵的家風,才能使孩子將來能立足於社會。


第二是父母要加強自身修養。


家風是家庭全體成員共同制定、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但家風的決定者,或者說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父母。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家風。家長的自身修養事關重要。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這不僅是以身作則的問題,而是父母的人格決定家風的方向,自然也決定孩子發展的方向。



第三是利用家庭集體教育和影響孩子。

所有家庭成員要統一思想、行動一致,哪個家長都不能放任自己,誰也不能遷就孩子。也就是說,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個人,而是一個教育的整體,而這個教育的整體,實際上就是家風。


第四、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理解是教子

的先決條件。在家庭生活空間里,父母的關懷、家庭的溫暖、民主平

等的關系、文明禮儀的風氣、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等,對孩子的成長

都是一種積極的動力和催化因素。

❹ 改善和提升家長的家庭文化觀,可以從哪些方面考慮

怎樣改善家長家庭文化觀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陣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構建積極的家庭文化,對孩子的成人、成才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倡導良好的家庭理念

家長的家庭理念是家庭倫理道德的體現者,是家庭文化的核心,是家庭成員的行為准則。因此,家長應該在家庭教育中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孝心」的培養。「孝心」是倫理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沒有孝心,就不可能有良心。特別是對於現在的獨生子女而言,更應該把孝敬父母作為家庭品德教育的首要一點,發揮「孝」在做人品格中的重要作用。

(二)要注重節儉。基本的經濟生活條件,是家庭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對於家長而言,無論是有著優厚的經濟條件,還是缺乏基本的經濟生活保障,都要注意以身作則,量人為出地消費,降低對物慾的追求,少一些攀比,以平和的心態維護家庭的穩定。

(三)以誠實的道德力量感染人。誠實是社會誠信的基礎。家庭成員之間應當開誠布公,坦誠相見,彼此之間充分信任,才能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修身養性,以身示範。 二、勤奮敬業,恪盡職守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維持大多數家庭生存發展的物質生活條件,是要通過辛勤勞動、努力工作獲得勞動報酬實現的。所以家長們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家庭的基本條件。熱愛自己的事業,就是要端正工作態度,嚴格遵守工作制度,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一些分配不公的現象,但是我們不應該消沉或得過且過,在無所作為中浪費時間,放棄自己的人生價值。要學會挑戰自我,戰勝困難。

❺ 如何傳承家風

1、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培育優良家風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每個社會成員躬身踐行,需要優良家風的熏陶培育。

2、家庭文化上:

家庭作為道德教育的起點,是連接個人、社會和國家的橋梁紐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3、將家風和黨風融為一體:

家風正則黨風正。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家風與黨風緊密相連,家風建設是領導幹部的必修課。

每一位黨員領導幹部都應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傳承好家規、涵養好家風,自覺做到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是基礎,而正家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4、從傳統中繼承:

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家訓家規集中體現了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我們今天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可以合理吸收中華傳統家訓家規的精華,並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形成新時代的良好家教和家風提供豐厚滋養。

5、通過家訓:

在我國古代,家風的傳承往往是與家訓家規結合在一起的。家訓家規是一種以家庭為范圍的教育形式,古已有之。我國歷史上以家訓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就已出現,之後綿延不斷,直至晚清民國,是我國教育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古代刊印流傳的家訓作品,數量多、歷史久、影響大,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紅船觀瀾:傳承好家規 涵養好家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知新覺:發掘弘揚優良家風的當代價值

❻ 如何將傳統文化參透到家庭教育中去

您好,我是楊雪樂,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如何將傳統文化參透到家庭教育中去?」

家庭教育,顧名思義來源於家庭,而我本身認為原生家庭的教育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並深入孩子的性格和三觀。

教育,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我覺得更是對一個人的了解。我爸爸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還不知道你嘛,你什麼樣子我沒見過」。

有一次我在我同桌的慫恿下特別想報英語補習班,剛好那天中午趕上我家的家裝工人聚餐,我爸喝多了,我和我爸說了說我這個想法,我爸張口就來「你怎麼可能會認認真真的學啊,無非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後來我還是報了補習班,結果和我爸爸想的一樣,我沒有認真學英語,無非是真的不喜歡,到最後我高考英語70分。

可能這個就是家庭教育的「因材」吧。如何將傳統文化參透進去,更多的是方法,也就是我所理解的 「施教」。

我從小到大都是我爸爸對我進行管教,從行為舉止到衣著外貌對我都有一定的「要求」指導。

出門不能穿居家拖鞋,不能穿睡衣,不能披頭散發……即使在家也要衣著干凈整潔,出門可以適當的打扮自己讓別人看著舒服,頭發最好要高馬尾給人一種整潔利落的印象……等等

這些「說教」下,我真實的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禮」

是何物。在說教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長幼尊卑」。

不知道各位在家裡是不是會有直呼其名的現象,我就會有。我小時候會在家直呼我姐的大名,但是每次我這樣我爸就會訓我,很嚴肅的內種訓。之前還小不懂,慢慢的長大了,就知道了。哦~她是我姐姐,我不應該這樣直呼大名,是很沒有禮貌的表現。後來無論是誰,只要年長我或者有經驗比我豐富的人,我都會帶上符合對方身份的稱呼,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爺爺奶奶…。後來我上了大學參加了社團,有了除學習以外的交際圈子後,我爸爸會在聊天中教我說,和別人說話時帶上「您」字,不吃虧。

這些細小又常見的都是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承,在我父親的嚴厲說教中、在他溫柔的陪伴中、在他慈愛的照顧中,都是他對我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個家長對孩子的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尊重每一位家長的教育,無論是怎樣「施教」都是愛孩子的表現啦。

感謝你的閱讀和觀看,如果喜歡,就給我點點關注吧。(比心哦!)

我的孩子現在一年級,從五歲開始我和孩子一起背誦古詩,通過古詩和畫面的方式講解。每天一點點,日積月累也很可觀的。孩子是不是冒出一句很優雅的話。我覺得背誦是一方面,主要是還要引導他把傳統文化用到實踐中去,這點更重要。

中國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深廣無比。它積淀了五千年,肯定有我們多少生都學不完的智慧。對我們的生活與人生有著極大的作用。但就是這個提法,現在我們要改正過來——好多人說中國過去的 歷史 與文化概念,都用上這幾個字:傳統文化。其實,就是這幾個字,是阻礙了我們對自己國家過去 歷史 與文化的研究與繼承,影響了我們現在去尊重自己國家這么博大精深的文明。

傳統,這個詞在過去好多年前就因為多種原因而被污染了,說過去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東西不是破四舊就是黑王類、不是這樣難聽就是封建性質的東西,等等情況、 歷史 的影響很嚴重。由於中國過去一段百十年 歷史 中的陰影,像封建禮教等等這些提法,過去的 歷史 ,早就把這個傳統兩個字給抹黑抹得太黑了,現在人們的提這兩字傳統,就反感。人們認為,那些過去 歷史 被打倒的、害人的東西,怎麼能成為我們知識與教育材料呢?

所以,在此,我提議,凡是提中國文化的,就用中國文化這四個字來代替,就行了,既簡單又涵蓋面相當全面。可以避免上面的問題。鄭重建議。不要再使用傳統文化這個提法,而是要用中國文化這個概念。

現在國家提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不斷地發揚中國文化好的、優秀的東西,力度還是相當大,相當到位。這是一個好現象。值得好好提起我們中國人這個信念。

在自己家庭中提倡中國文化,發揚下去,從細微處讓我們自己受到中國文化的良好教育,是值得大家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的問題。可以多多選擇中優秀文化典籍: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心經、十善業道經、孝經等等中國優秀文化書籍來讀誦學習。尤其是弟子規和太上感應篇,這兩個東西,我們應時時學習,多多背誦,運用到我們平時的生活與工作當中,直接可以運用的。這兩個東西相當重要,文字少,但其實,它能頂得上那些西方勵志學好幾百本的知識含量,只要我們去好好學,好好記誦,相當熟悉了之後,不管是平時生活,工作還是交友、解決問題,都可以頂得上他們勵志學大師好幾百本的著作。我說的,一點也不虛假的,我自己本人在過去讀了好幾十本勵志學著作,對他們著作,我不是詆毀,不是輕視,但一比較我們中國文化這些老祖宗的東西,他們著作,真是的顯得很小兒科。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精華部分千萬不能丟了。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家庭裡面,主要還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第一,家中要有傳統文化的書籍很重要,比如四書五經,儒家書籍,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等,有空的時候,可以隨手拈來一本書,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就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第二,要帶領孩子們讀《孝經》,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尊老愛幼,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平等相待。孝為天下先,沒有孝道,其他道理很難學到。

第三,正確對待學習和考試成績。《弟子規》中說,有餘力再學習,不能把學校教育看成學生生活的一切,學生只有學會做人的道理,樹立正確的三觀,他才能更好地樹立遠大的理想與目標。

把傳統文化融入家庭教育,首先要釐清傳統文化的概念。所謂文化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其核心是作為精神產品的各種知識,其本質是傳播。而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 歷史 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傳統文化是起源於過去、融合現在與未來的動態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存在,廣泛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通常所講的傳承傳統文化,指的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精華部分。

如何把傳統文化滲透到家庭教育中呢?一是要有文化自信,堅信我們的傳統文化對培養孩子,塑造孩子優秀品質是有大幫助的,從而能夠堅持不懈用傳統文化教育孩子。二是營造有利於培養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環境。比如家庭多購置一些傳統文化的代表書籍,如果家長能夠帶頭或者陪伴孩子閱讀,效果更好。三是家長要能夠言傳身教,這也是滲透的關鍵。家長自覺按照傳統文化的優秀理念修身養性,則不用刻意讓孩子學習,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四是適當講究一些方法。比如在用傳統文化教育孩子過程中增加一點趣味性,多看一些視頻解讀等,避免壓任務,死記硬背。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家庭傳統文化教育實踐中,對於什麼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等許多家長的認識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可以說許多家長同樣也欠缺傳統文化知識的認識和學習。試問:作為家長,作為成年人,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你怎麼去教育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 社會 教育的根本。 在家庭教育中滲入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對孩子本性成長及人生觀、道德觀的樹立具有關鍵意義,所以人們才會說有什麼樣的家教,孩子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當我們開始對孩子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之前,我們不要忽略一個最基本的人性問題:在家庭生活中,滲入對孩子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你配嗎?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以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精神文明為靈魂的 歷史 文化精髓,是以 崇尚禮、智、仁、義、信、孝 為 道德標准傳承的。 對孩子傳統文化教育之前,我們務必要深刻拷問自己,三省其身,一是無愧於「父母」的身份,二來同時也是提升自己。

家庭教育中,父母和長輩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更直接的說也是孩子的榜樣。 家長的一切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及其道德修養都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是否能以身作則 是家庭教育的成功關鍵。

家庭教育滲入傳統文化不光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更要側重於「德性」的傳統教育,要使孩子從最初的吃喝拉撒、睡覺說話、走路勞動、 社會 交往、文化知識、人情世故、風俗禮儀等生活細節上接受、模仿和習慣,讓他們在成長中慢慢擁有一顆善良、正直、孝順、感恩、專注的心,從而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中國的傳統節日,明目繁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包羅萬象,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上墳燒紙、二月二龍抬頭、七夕、重陽、十一等都可以作為滲透教育的組成部分,通過這些節日及活動的參與,孩子不僅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還培養了孩子的民族情節和傳承意識。

(1.)嚴禁理解片面化。

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是為了更好的傳承,是為了有意識提前樹立培養孩子根本「德」,很多家長把傳統文化滲透到家庭教育中偏頗理解為是對中華經典的學習,把他當作是語文知識的補充和擴展。

(2.)嚴禁暴力,和諧滲透。

唯有和諧的家庭氣氛才能有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的和諧,是孩子心靈安全的港灣,孩子的安全感也來自和諧的家庭環境。我們無論是在平時,還是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都應該拒絕威脅、恐嚇、逼迫,都應該完全禁止家庭暴力,破壞家庭和諧,應當充分誘發孩子主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一貫性。

結語:

我是一鳴荊人。一己之言,敬請指正。

隨著 社會 的快速發展,經濟不斷提升,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特別是這些年國民的生活條件,人均收入及消費的快速提升, 社會 上也出現了很多不良的 社會 現象,導致很多年輕人或很多年輕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出現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其實就是缺乏中國人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

當下有很多機構的傳統文化培訓教育課程,這些課程還是很好的,但是,很多父母都學習了很多的傳統文化培訓課程,但是學習不代表就有收獲,很多家長抱怨對孩子的教育上並沒有好的收獲,其實,大家可能都走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有沒有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持之以恆」的為孩子去做,是否自己的意識通過學習得到成長改變,是否更了解你的孩子,所以很多家長是不是沒有做到,而就抱怨,放棄。

所以,要想更好的培養孩子的傳統文化教育,還需要家庭內部有氛圍,父母有意識,學校有國學課程,共同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學習傳統文化,應用傳統文化的平台。

近年來,黨和國家號召重拾文化自信,傳統文化傳承應為首。

傳統文化包括很多有文學藝術方面的,也有思想教育方面面。文化的傳承除了專門的教育機構,每個家庭,更應自覺承擔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和義務。

怎麼參透進去?

生活中處處都是教育,教育中就可以參透一些禮儀、謙讓,孝順等文化。

子女需要教育,一些傳統詩詞,經典古籍等就是一種文化,可以在講解當中滲透進去。

個人覺得,文化自信,不是口號,而是應該成為自覺性。

非常欣慰看到這樣一個正能量的問題!

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和諧,而製造和諧的一定是家庭每位成員,而成員中占著主要位置的是女性或者母親,因為我們都深知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大多數女性又是家庭中起居生活的決定和決策人!所以女性的傳統文化熏陶著整個家庭乃至向整個家族延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源泉,凝結著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家庭落地生根,對於涵養儒韻民風、構建百姓的幸福生活、營造風清氣正的 社會 環境、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軟實力有著重要意義。

1.首先辨別一個弘揚傳統文化的組織或公司的真偽很重要!

1)一個真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的組織是不會用來盈利的,但不代表一定要全公益~利於更多人去復制

2)發起人,組織或企業已經有了至少5~10年的經驗!這樣會從最完整,完善的系統中學習到精髓!

2.其次,如果可以的話,整個家庭都要去由淺入深的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中國文化 歷史 悠久,一輩子也學不完,所以無需深度專研所有!

3.切記,讓傳統文化融入家庭一定是以家長為本,而不是孩子,我遇到很多不太幸福的家庭,家長總說孩子不好管,送他(她)去學習,改變下孩子!

也遇到一個這樣的家庭,兒子小學,學完傳統文化後回家為父親端來洗腳水,可是父親卻直接問孩子想要什麼玩具或者是不是想要錢?

這個孩子直接轉身就離開了,但是他會想的是不是傳統文化沒有用,還會不會繼續學習和信任古聖先賢!。?

難道不可怕嗎?

所以一個家庭重點是家長而不是孩子,信息必須對稱!

有沒有遇到母親自己玩著手機卻大聲斥責孩子別打 游戲 好好寫作業的家庭?

有沒有遇到先讓孩子坐上圓桌,卻告訴孩子要喊人懂得禮貌的家庭?

有沒有家長不知道中元節,重陽節,甚至總把中秋節和端午節時間搞混的家庭?

這些都是我遇見的!

所以我認為,要想家庭幸福,孩子優秀需要家長一起學習,和孩子成為同學的關系,去選擇合適自己家庭狀況的學習班去學習,然後成為義工幫助更多人,身體力行,言傳不如身教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

修為淺陋,如有不妥,望大德大智老師指導!

❼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文化,怎麼做才能傳承家風

閱讀全文

與家庭文化如何落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