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多樣性面臨哪些挑戰

文化多樣性面臨哪些挑戰

發布時間:2023-05-08 20:51:10

1. 面對多樣性的文化,我們應該怎麼做(從個人,國家兩個層面回答)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首先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各國應根據本國、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反對照搬外來文化,也反對全盤否定外來文化、「封閉主義」.

2. 全球化是對文化多樣性的威脅嗎

一、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的關系第一,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有的科學家預言,到2100年,可能將有90%~95%的語種消亡或趨於消亡。美國阿拉斯加費爾班克阿拉斯加本土語言中心M·克勞斯指出:「據保守的推測,在下個世紀里,平均每年將有20種語言消亡。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消亡,對文化多樣性產生了威脅。

第二,經濟全球化為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1922年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西文明比較》代寫論文中寫道:「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己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2]」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融合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動力。世界上有60多億的人口,200多個國家,2 500個民族,6 000多種語言,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共同努力創造了各種人類文化。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經濟全球化不僅使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的交往更加廣泛、更加頻繁,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表現出更加鮮明的文化的多樣性。因此,人們完全可以有理由說:正是在經濟全球化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文化才進一步表現出具有各自民族特徵的多樣性。

第三,經濟全球化不會導致文化單一化。目前,美國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的廣播節目的生產和製作,每年向國外發行的電視節目總量達30萬小時。許多國家的電視節目中美國節目佔到60%~70%,甚至佔到80%以上。美國文化產品出口額超過航天航空和電子產品的出口額,達每年600多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因此,西方一些學者鼓吹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將代替世界多樣性的文化:美國的大眾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國的電視,美國的音樂,好萊塢的電影,將會代替世界上其他一切東西。實際上經濟全球化不會導致文化單一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通過交流、融合、互滲和互補,不斷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在人類的評判和取捨中獲得文化的認同,不斷將本民族文化區域的資源轉變為人類共享、共有的資源。同時,不同國家在吸收它國文化的基礎上也會不斷創造新的文化。如巴塞羅那市前市長特魯諾所言:「自然界因為生物多樣性而美麗,人類也因為文化多元化而豐富。如果全世界都吃麥當勞,喝可口可樂,世界該是多麼單調。[3]」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文化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遺產。人類社會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些文化千姿百態,各有所長。文化的多樣性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空前發展,並催生出新的文化形式。

第一,民族國家的傳統文化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文化的起源就是多元的。從德國哲學家斯賓格勒筆下描繪的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等8種文化到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提出的26種文明形態;從具有區域特色的亞洲儒家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東阿拉伯文化等到一個國家內部文化,如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等都以雄辯的歷史展示了多元世界文化圖景。現今地球上共有將近190個民族國家,從美國、日本這些經濟技術大國,到克羅埃西亞這樣的新國家和幾內亞、茅利塔尼亞、貝南這樣一些經濟上欠發達的國家,以及列入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名單中的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以民族國家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第二,企業文化蓬勃發展。經濟全球化時代,

企業成為重要的國際關系體,其中跨國公司始終處於核心地位。美國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最近的調查報告說,2006年全球6·52萬多家跨國公司及其58·5萬多個分支機構,實現的產值佔全球總產值的1/4。在目前全世界所有專利技術國際使用費中,72·8%左右是支付給跨國公司及其境外子系統的,這表明跨國公司正在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空前強大的勢力。這些不同的國際關系體,無論是微軟、沃爾瑪、索尼等大的企業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文化成為企業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第三,網路文化正在成為全球文化的新亮點。發達的電信網路使信息的流動不再有國界的限制,從而導致各種有關文化的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等活動的范圍被擴展到全球規模的水平上。網路的出現徹底打破了時空界限,為人們提供了體驗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網路文化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豐富。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維護文化多樣性,保護文化安全

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化多樣性對於人類社會就如同生物多樣性對於生物界那樣必不可少。一種文化如同一種基因,都擁有自己的歷史精神和人文傳承,有獨特的魅力和智慧,多基因的世界才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在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我們提倡文化的多樣性、多元化。但是文化的多樣性不能成為保護落後文化、拒絕先進文化和閉關鎖國的理由。我們應該做到:

第一,吸取世界文化的精華,振興中國文化產業。文化多元化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產物。我們崇尚文化多元化,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簡單地保留現狀,更不是復舊。中國文化只有通過改革開放,不斷吸取世界文化的精華,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成為未來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擴大與國外的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戰略選擇,要吸取和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與現代文明相聯系的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只有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才能使中華文化園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要建立先進文化體系,必須注意維護文化安全。只有處理好文化開放和文化安全的關系,才能為構建中國先進文化提供基本保障,才能振興中國的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一個以精神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要特點的產業系統,是一個涵蓋包括文化藝術業、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業、電影業、音像製品業、娛樂業、版權業和演出業在內的龐大體系。[4]」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了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通過中國2008年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我們從數字上看,中國的文化產業得到了快速、平穩的發展。2006年,全國廣播電視總收入為1 099·1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8·04%。通訊產業在整體上也是平穩快速增長,2007年在2006年基礎上再次增加1億用戶,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用戶分別達到3·68億戶和5·46億戶,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8億。2006年中國網路游戲市場規模達到65·4億元,增速高達73·5%。中國的文化產業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們發現我們的文化產業的影響力遠遠落後於歐美,我們必須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完善以文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以及相應的文化投資體系改革,牢牢掌握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不受制於任何外國文化集團;實施文化精品戰略,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立足於國情來制定文化產業發展的遠景規劃,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產業力。

第二,加強民族文化傳播,提升軟實力。一個國家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強國,不僅要擁有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硬實力,還要有以文化力為核心的軟實力。如果一個國家不擁有軟實力,那麼它就只擁有一個物質外殼而缺少內涵,不能發展成為真正的強國。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潛在推動力,在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托夫勒教授等認為,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不再作為衡量國家實力的主要目標,知識的控制是明日世界爭奪的焦點。誰的文化成為主流文化,誰將成為國際權力斗爭的贏家,誰將掌握未來[5]。盡管這代表一種文化帝國主義的極端觀點,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在經濟力量方面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縮減,軟實力的差距就成為中國在國際環境中又一個主要制約因素。能否提升軟實力,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提升軟實力是中國和平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胡錦濤指出:「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大潮,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要求,面對社會文化生活多樣活躍的態勢,如何找准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6]」新世紀以來,我國在文化傳播領域取得長足的進步,基本上形成了多種語言、多種媒體並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跨文化傳播模式。從廣播電台、報紙和雜志到電視、互聯網,中國的傳媒在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然而我國的文化傳播體系與西方國家全球化的綜合信息傳播體系相比,還處於弱勢地位。為此,必須加快文化傳播硬體和軟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擴大報刊、計算機網路等在國內外信息輻射的范圍;增強各種媒體自身的吸引力;同時必須加強現有媒體的合作與改造,形成中國傳播事業的合力,共同迎接來自境外媒體的挑戰成為必由之路[7]。

第三、增強公民使用本民族語言的自覺性,抵禦英語語言霸權。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侵襲下,英文成了世界上獨霸的語種,它在國際交往中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國際互聯網路上的信息約有80%以上是通過英語來傳遞的。前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戴維·羅特科普夫曾經在美國《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諱地宣稱:「美國應該確保:如果世界向統一語言方向發展,那麼這種語言就應該是英語。[8]」英語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宣傳其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以西方為中心的理論思想的載體。雖然漢語不是瀕危的弱勢語言,但是英語的霸主地位威脅到了漢語的影響力和在國際上的普及,為此,我們應該加強對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抵禦英語的語言霸權。

首先,我們應該落實國家的語言政策,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學習、宣傳和實施工作,自覺的應用和推廣普通話,提高國內人民大眾的漢語水平。

其次,擴大漢語在網路中的使用率,注意在國際會議、外交、貿易、科技、教育、文化、傳媒、體育等領域逐步增加漢語的使用量,以提高漢語在國際交往領域中的價值。

最後,根據需求市場,培育和引導漢語教學,要大力培育漢語教學機構、教師、考試和教學方法的品牌,著力發展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現代遠程教學,使漢語教學的發展與漢語的國際傳播良性互動,國內外相互配合,擴大漢語的應用范圍和輻射范圍,形成推動漢語的國際使用和學習的新局面。

3. 文化多元化對世界有哪些影響

多元文化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重要資源,它可以造福於子孫後代。在世界范圍內,各民族各地區的傳統文化多姿多彩,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因此,文化多元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民族文化帶來一定沖擊,但總的來說,文化多元化有利於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增強生命
事物相異相合、相輔相成,不同事物聚合在一起才能產生新事物,也就是說,多樣性有利於事物取長補短,創新發展;單一性使事物沒有活力,經常會導致生機窒息。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創新和創造的源泉。文化創新或某種新文化的創造,在許多情況下是有賴於對不同文化元素的重新組合。一個社會已有的文化元素越多,文化多樣性就越豐富,人們的選擇就越多,就越能誘發人們的靈感和創造性,文化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創造、發明就越是豐富,文化的生命力就越強。這完全適用於全人類文化發展的基本文化規律。中國文化也是在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得到豐富和發展的,如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哲學、宗教、文學和藝術的發展,而印度佛教也在中國發揚光大。可以說,古今中外許多著名舞蹈、音樂、文學、繪畫、工藝等都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沒有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就不可能成就今天多姿多彩的人類文化。

維護平衡
就像地球需要保持多種生物才能達到生物平衡一樣,人類文化的正常發展也需要多樣性的傳統與智慧。人類每一種文化都是經歷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積淀而發展起來的,它們的經驗和智慧、它們的信息庫藏都是其他的文化所無法替代的。每一種文化都是在與異質文化交流與接觸,並對異質文化作出選擇過程中發展的。在現代文明迅速席捲全球的今天,每時每刻都不知道有多少土生土長的傳統文化在消失。一種落後的地方傳統文化的消失,誰也不會注意,誰也不會感到惋惜,但當一批文化群落消失的時候,文化的生態平衡就會遭到破壞。我們面臨的是自然生態破壞、自然資源減少的問題。①因此,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才能避免文化走入「特質化」道路,「保持其他族群的生活方式與文化特性,就如保護瀕臨絕滅的稀有種屬一樣,是為了人類全體文化的永續存在而保存」。②文化多樣性給文化進化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和更大的可能,而保護文化多樣性是對文化差異性的尊重,是維護文化生態平衡的必要前提。

抗拒霸權
當今世界的文化霸權主義是指某些西方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將本國文化強加於其他國家的一種做法,其實質就是維護文化一元化。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著文宣稱:「雖然美國的流行文化和消費品席捲全世界,滲透到最邊遠和最拒斥的社會……在經濟、意識形態、軍事技術和文化方面居於壓倒優勢」,但美國「要想重新喚起較強的國家優越感,還需要戰勝美國存在的崇尚多樣性及多元文化主義的思想」。③他得出結論說:「如果多元文化盛行,如果與開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識發生分歧,那麼,美國就可能同蘇聯一道落入歷史的垃圾堆!」為了維系這種「共識」,「增強人民之間的凝聚力,就必須製造一個假想敵」。亨廷頓清醒地看到,非西方國家(比如中國和一些亞洲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自覺意識,已日益成為西方文化之外的另一種強大力量。為此,他才提出要學會與不同於西方文化傳統的非西方民族和諧相處的文化對策,並主張要盡力去辨認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間存在的共性因素。未來世界只能是不同民族共存的世界,時代要求每個民族不得不學會與其他民族和諧相處,否則就會喪失自己的利益,不利於自己的發展。

化解沖突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當今世界並不安寧,民族沖突時有發生,如阿拉伯民族與西方民族的沖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愈演愈烈。化解民族矛盾,處理好民族之間的關系是各個國家和民族和睦相處的重要條件,而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基礎。因為每一個民族,無論其大小,都是人類大家庭的一員,都為人類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都應該是平等的。而在每個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對異質文化乃至整個人類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也應該得到尊重、理解和認同。
影響
當然,要實現這一過程,的確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因為「全球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首先就是一個悖論。「文化多元化」還是一個前瞻性的遠景,還是一個僅局限在知識分子群體內談論的話題,而「全球一體化」則是一個既成事實。雖然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包括賽義德的「東方主義」理論,都在批評西方中心論,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東西方在全球化進程中的關系問題,但其理論術語、思維空間、批評指向等,仍然是在西方文化語境中進行的,仍然局限於西方知識體系之內。在賽義德那裡,東方主義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是西方人自我主觀性的投射、權力的反映,他對西方的解構與批判,仍然是西方話語,而並非是「有關東方的真正話語」。 因此,要真正實現「文化多元化」,或者更確切一點說,在何種意義上實現「文化多元」,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這要取決於全球化的實際進程以及發展方向。
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美國學者J·希利斯·米勒在京所作的題為《論全球化對文學研究的影響》的學術報告中,曾談到其中的三個重要影響:第一個是「自18世紀以來作為政治與社會組織的統治形式的單一民族國家完整性與權力的下降。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商業全球化,因此,作為傳統的經濟組織所在地的單一民族國家在逐漸失勢」;「全球化的第二個影響是它帶來了許多新型的、建設性的、具有潛在影響力的社會組織以及新的團體」;第三個影響是對人自身的影響,他援引W·本傑明的話說,「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這些19世紀工業化帶來的變化,使人類產生了一種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全新的感性,隨之而來的是在世界范圍內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如果用我們自己的話概括一點地講,這三個影響分別對應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層次。全球化當然首先會對國家的政治權力產生制約,會實現「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過渡。隨之而來的則是政府讓渡出來的直接管理經濟的權力,將越來越被跨國性經濟組織所接替,例如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所發揮的作用及產生的影響,可以明顯地說明這一點。全球化對人自身的影響涉及到文化問題,因為無論什麼樣的文化,都無不以對人的關懷為自己的主要職責。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新的通訊交通工具、新的娛樂方式、特別是國際互聯網,對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將越來越明顯,對人的主觀感受也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總而言之,民族國家的衰落;新的電子通訊的發展、超空間的團體;可能產生的人類的新的感性、導致感性體驗變異、產生新型的超時空的人」, 這都是全球化所帶來的結果。
我們需要考察全球化帶給人自身的另外一個結果,即全球化帶給人們的認同危機。的確, 全球化不僅使人的感性體驗方式發生極大的變異,而且還隨之帶來了人的認同危機,這種認同危機曾發生在工業化之後,大工業化生產產生了人的異化,而信息時代所產生的人的孤獨感一點也不比過去減少,甚至有加大的趨勢。雖然人們可以通過打電話、看電視、在電腦互聯網上搜索來建立與他人更廣泛、更直接的聯系,但毫無疑問,靠這種方式所建立起來的聯系都無不帶有一種欺騙性、虛假性,人們得到的是一大堆言語的、聽覺的、視覺的現實幻影,而失去的則是作為感性與理性統一體的自我的真實體驗。缺失就是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會嚮往一片純凈的私人空間,自然會追尋那個安適的精神家園。近代詩哲們追問的問題是「我們是誰?」而人們可能會對「我們屬於誰」這樣的問題更加敏感。因此,全球化不僅帶來了私人空間、精神家園的喪失,而且也產生了對私人空間、精神家園的迫切需要。這樣,人們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的認同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正像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說的那樣:「文明是最大的『我們』,在其中我們在文化上感到安適,因為它使我們區別於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種他們』。」我認為,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與合理性,正是基於全球化所帶來的人的一種精神缺失以及由此產生的需要,正是根置於全球一體化這一現實土壤之中。

理解
文化多元化的含義也是多層次的。它不僅僅是指在全球范圍內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榮,而且它也意味著在某一單一民族國家中的傳統文化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寬容以及必要時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還是一種新思維,它要求人們從傳統的一元式思想方法轉變到多元式思想方法,從絕對論轉變到相對論。
要談文化多元化,自然逃不過「文化是什麼」這個頭疼的老問題。迄今為止,有關文化的定義已經超過150種,在將來,數量肯定還會增加。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是與文化這個概念的多義性有關的;而文化概念的多義性又最有可能與文化本身的多層次性有關,人們很可能分別從不同的層面上來界說文化,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接受的是那種無所不包、無限泛化的文化概念,因為這是沒有意義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認可文化整體性概念,即將文化看成是一個整體性結構,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這個整體性結構中,一定存在著深層結構與表層結構的區別。構成文化核心的深層結構是那些在全球性范圍內將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區別的文化的根本性特質,這就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所說的:「文化是通過某個民族的活動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一種使該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模式」 。如果是從這個方面來看待文化的根本性問題的話,那些諸如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居住文化等等自然會被排斥在文化核心之外。在我們看來,即使真有那麼一天,人們吃同樣的飯、穿同樣的衣服、住同樣的房子,也不會使文化導向單一的一種。正像一首被廣大華人所傳唱的歌所說的那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流淌在每個民族的心靈中、體現著不同民族特徵的東西,它既是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同時它還包括民族信仰和價值趨向等;而語言、藝術、宗教、哲學等則是它主要的客觀性載體。
作為深層結構的核心文化也不同於那種在政治、經濟基礎之上的、屬於上層建築的文化的概念。這種文化概念,其實質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必須與政治、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並由此產生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形態,諸如封建文化、資本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等。在我們看來,這些文化形態只是文化結構的表層,而在這背後,還隱藏著更深層的東西,它們是封建主義時代的文化、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社會主義時代的文化。個人主義可能是資本主義文化,而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則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對於前者而言,它與政治、經濟體制密不可分,對於後者而言,它卻具有一種永恆的價值,這種價值並不會隨社會體制的改變而改變。賽義德認為,文化首先「意味著那些所有的慣例,諸如藝術的描寫、傳達和再現等,它相對獨立於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常常存在於審美形式之中,其中一個原則性目標是追求快樂」⑹。 作為「相對獨立於政治、社會和政治領域」的文化,雖然也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但它同意識形態的關系絕不是線型決定論式的關系,它還具有著一些超意識形態的特質。一位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會致力於反對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制度,但這決不會妨礙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而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也決不意味著它對傳統的生產方式、社會制度的擁護。
假如我們將這兩種文化都看成是構成文化整體的東西,我們也應該看到二者在文化整體結構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是不一樣的。與意識形態緊密相連的體制文化構成為文化結構的表層,而體現著民族特性的文化則居於文化結構的核心(深層)。當社會的政治經濟發生變革的時候,首當其沖的是引發文化表層結構的變化,並在核心周圍構成一道保護地帶,這個保護地帶起著將沖擊力引向自身的作用,保護著文化的價值核心不受到摧毀。只有在一個民族的價值信仰以及思維、行為模式徹底發生變異的情況下,也就是這個民族的文化價值核心也遭到破壞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這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徹底斷裂了,消亡了。
正是基於文化深層結構的穩定性,它才在全球性范圍內為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當然,在不同的時代,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層結構會面臨不同的挑戰以及作出對挑戰的積極回應,但所有這一切,都應該建立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在保證本民族文化核心延續的前提下,可以無顧慮地吸收與融合來自異質文化的對本民族的整體性文化發展有益的東西,從而實現在單一民族國家中文化的多元化。或者還可以走得更遠些,在保證本民族文化主導性地位的前提下,對於異質文化、他者文化的核心價值在本民族國家的存在也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只要它不構成對本民族文化核心價值的侵害。而要做到所有這一切,顯然都有賴於一種多元化的思想方法。

應對
不可否認,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的確開始被迫走上了西方化的進程。與此同時,許多有識之士也已認識到,中國要自強、自立,除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之外,別無其他法門。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一文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這點子覺悟,一面算是學問進步 的原因,一面也是學問進步的結果。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這種感覺,從片戰爭後漸漸發動,……覺得有舍己從人的必要,於是福建船政學堂、上海製造局等等漸次設立起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所以拿『變法唯新』做一面大旗,在社會上開始運動。……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第二經歷的時間比較的很長,--從甲午戰役到民國六、七年間止。……這二十年間,都覺得把人家的組織形式,一件件搬進來,以為但能夠這樣,萬事都有辦法了。革命成功將近二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所以最近兩三年間,算是劃出一個新時期來了。」
梁啟超在此所說的中國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經歷的三個階段:經濟、政治和文化,分別與中國近代以來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相對應。這形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循環圈。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沖擊是巨大的,但也不能由此簡單地得出結論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五四已徹底斷裂了。林毓生在《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一文中,曾就五四與傳統的辯證關系發表過很好的意見,他用思想「內容」和思想「模式」兩個不同的概念分別指稱五四對傳統的批判性和繼承性。也就是說,五四的反傳統是在「思想內容」這一層面上進行的,而在「思想模式」這一層面上,五四卻繼承了中國的傳統。這種在「思想模式」上的繼承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一是中國傳統中的「實踐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繼承。這種「實踐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說的「真實(reality)的超越性與內涵性具有有機的關連」,也就是說,中國傳統並不追求超越現象的本質真實,而是在現象中追求本質,在現實的人生中內涵著超越的意義,所以不關心身後之事。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義。二是五四精神中蘊涵著一種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這種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現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精神的,它與舊俄沙皇時代的讀書人與國家權威與制度發生深切「疏離感」,因而產生的知識分子激進精神,以及與西方社會以「政教分離」為背景而發展出來的近代知識分子的風格,是有本質區別的⑼。由此看來,向西方學習,並不一定會帶來中國文化傳統的斷裂,這是我們在考察了中國近代社會 發展在經歷了經濟、政治與文化的西方化循環之後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
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之後,我們也似乎正在重復著這個循環。不過順序有所變化,經濟體制的改革與接受西方文化幾乎是同步進行的,而政治層面的改革則顯得稍微滯後。我在此所說的政治層面的改革當然不是指政治制度的改變,而主要是指管理制度的改革。對於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擺脫貧窮的問題。所以,現代化將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中國發展的目標。從現實的要求出發,經濟改革要進行得順利一些,管理體制改革已迫在眉睫。相應的,人們的一些法制觀念、公民意識、財產權、工作的敬業精神等具有現代性特徵的意識形態的東西也理應得到加強和改善。如果傳統文化沒有給我們提供這種東西,向西方學習便是必要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完全放棄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呢?決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放棄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核心價值的東西。這又回到了那個老問題,即我們如何看待文化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樣一種關於文化的定義,即把文化看成是一種思維與行為模式,看成是一種信仰和價值趨向,那麼我們可能會對日益發展著的現代化的趨勢寬容一些,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消除我們對於自己文化傳統的焦慮。因為正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如果吸收和融合的是那些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政治改善的屬於西方體制文化層面的成分,這並不會導致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中核心價值的改變。而且處理得當的話,反而會加強對核心文化傳統的認同。一個明顯的實事是,極力宣揚中國文化價值的人常常是那些經歷了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國外華人比我們這些生活在國內的人更容易體驗到對中國文化的需求。道理很簡單,一種對自身文化的信念只有靠在與文化「他者」的對比中才更容易確立起來。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即使我們能夠充分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各種便利,又不致使我們喪失自己文化的認同,我想在這一問題上大家應該是有共識的。
所以,我們既沒有必要因擔心中國傳統的喪失而反對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及管理制度,也沒有必要因為要進行現代化建設而去反對和放棄我們的文化傳統。因為說到底,文化的根本問題與政治經濟問題是本質不同的兩種系統,兩者不能用誰決定誰的單向思維來看待。我們盡可以參入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沒有必要擔心這會妨礙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
思想應該統一,但是,思想的統一隻是個方向,它和兩平行線相交於無限遠一樣,是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實現的東西。思想是文化的重要范疇,是文化中最活躍的部分,思想的多元化是文化多元化的核心。思想的多元化有的來自世界的一體化,有的來自現實的思維。前者屬於歷史的積沉,後者來自社會的現實發展。
文化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的落後會制約文化的發展,同樣,文化的落後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但是,也不排除文化的發展在某一方面脫離經濟的制約超常發展的情況。如果這種超常的文化發展與具體的經濟發展不相適應,那麼,這種超常的文化發展同樣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所以,人類社會只有平衡發展才能持續穩定地發展。
文化的多元化表現在文化的各個方面,但是,不管是文化的整體還是在文化的哪一個具體方面都不能過快走向單一化,都必須與其它方面的多元化相適應,更應該與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方向
保留現有文化、吸取外來文化、傳承民族文化多元化就是不要把文化搞得單一枯燥。

動力
文化的基本原則就是表現,這種表現實際上是一種自我表現,是每個人內心的一種表現。因此,文化在本質上就是多元化的。這種多元性同現代社會在經濟上的利益分化、政治上的個體化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都是文化多元化的動力。

4. 我國發展文化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我國文化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就國內來講,我們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建設都獲得了長足的進展,受到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但是,我們的思想文化建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很小。我們對經濟發展模式、政治發展模式以及社會發展模式的研究還不夠,還沒有提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來認識。當前,世界各國都在關注我們、研究我們,而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卻顯得比較落後。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加以研究,把中國道路、中國經驗總結好,提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包括中國現代的經濟思想、政治思想、社會思想、文化思想等,使之理論化、系統化。此外,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大力加強文化建設,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從國際方面來講,也非常有必要來深入研究文化問題、推進文化建設。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在世界上一直佔主導地位,對中國的影響很深,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發展的機遇,但也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很多災難,特別是近170年來,在中西文化交往、碰撞中,我們有很多教訓和經驗,需要好好總結。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世界人民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也需要研究總結自己的經驗,使我們的思想文化走出去,以推動現代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

5. 文化領域面臨哪些挑戰和問題

(一)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這對我們深刻理解和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一些地方還沒有真正從四位一體戰略布局的高度來認識文化的戰略地位。在思想觀念中,有的往往只把文化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手段,忽視其作為社會發展目標的一面。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沒有將文化建設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預算的總盤子和幹部的考核指標,對加強文化建設的措施辦法不多,現有政策法規的執行和落實不到位。

(二)我國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還不高,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來,各級財政對文化的投入有了較大增長,但就總體而言,底子薄,基礎差,歷史欠賬多,基礎設施不完備,基層文化單位缺乏正常運行的經費保障,這些仍然是制約文化發展的瓶頸。投入嚴重不足帶來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的嚴重短缺,這與我國當前文化需求快速增長之間形成了巨大的結構性缺口。不同地區文化投入不平衡現象使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供給還不能完全實現均等化。

(三)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的任務更加緊迫。當前,文化體制改革處於由試點向面上推開的關鍵時期,進入了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關鍵階段。一些地區和單位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文化發展提供的新動力、新條件認識不足,束縛了改革的信心和決心。相當數量的經營性國有文化單位還游離於市場體制之外,造成合格市場主體的大量缺位。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市場壁壘,制約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的形成。文化產業集約化程度低,存在「散、小、弱、差」,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還沒有與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有機地結合。

(四)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興起帶來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佔領文化傳播制高點的任務更加緊迫。新的文化業態和文化傳播方式迅猛發展,各種價值觀念、各種文化思潮、各種利益訴求及表達更為便捷。提高傳播能力、弘揚先進文化、引領社會思潮、維護網路文化安全的任務十分艱巨。

(五)文化發展還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持,這對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不同地區文化從業人員在物質待遇、工作環境、發展機遇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別,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各類文化人才短缺的現象相當嚴重。基層文化人才流失、隊伍不穩定問題比較突出。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老化問題比較嚴重,各藝術門類領軍人才的培養力度仍需加大。熟悉市場經營規則的經營管理人才和熟悉現代信息技術的技術人才儲備嚴重不足,新興文化產業人才需求更為短缺。

閱讀全文

與文化多樣性面臨哪些挑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