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濟寧十二縣市區有哪些
濟寧一共有十一個縣市區,分別李尺為:任城區、兗州區、微山縣、魚台縣、虛擾嫌金鄉縣、嘉祥差手縣、汶上縣、泗水縣、梁山縣、曲阜市、鄒城市。濟寧是山東省轄地級市,下轄2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濟寧位於山東西南部,地處黃淮海平原與魯中南山地交接地帶,是山東省政府批復確認的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濟寧歷史文化悠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同時還是東夷文化、儒家文化、水滸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濟寧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孟廟、孟府等4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水泊梁山、微山湖、寶相寺等風景名勝區。
❷ 有關濟寧地區名勝古跡的資料
任城迄今有五千年的歷史,北靠泰山,南鄰微山湖,東接孔孟故里,西連水泊梁山,面積881平方公里,人口62萬。任城歷悠久,是伏羲氏封任姓國的故都,現存亢父(任城)國遺逗旁蠢跡,漢任城王墓、太白樓、鐵塔寺、聲遠樓、鳳凰台、戴庄花園以及天主教建築群等名勝古跡,多為全國及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興夏朝的少康、東漢士大夫何休、「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唐代詩人李白、明未兵部右侍郎徐標、清朝大學士孫玉庭以及「神拳大龍」蔡雲龍等無數英雄豪傑、文學人士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傳頌千古的佳話。
濟寧北湖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武漢東湖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湖」,北湖位於濟寧市城南6公里處,因地處南四湖之啟芹北而得名,東靠老運河,西接新運河,形成「雙河抱湖」的自然景觀。北湖集游樂、休閑、度假、養殖、水上運動於一體,空氣清新、野趣濃郁、水面寬闊、景色壯美,1996年被山東省命名為省級旅遊度假區。每當盛夏時節,數萬畝荷花競相開放,爭奇斗妍。冬季來臨,沙鷗、野山陪鴨雲集,一派迷人景我,令人流連忘返。悠久的古運河文化和南水北調工程給這里注入無限的活力和生機。
規劃東城沿南北軸線,結合蓼溝河布置兩處集中的文化娛樂設施用地。一處以體育為中心,結合足球俱樂部、田徑場、游泳館等設施形成規模。一處以文化娛樂為中心,結合音樂館、娛樂場等形成規模。
❸ 濟寧的文化濟寧的文化都有哪些,詳細的
包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傳千年的梁祝文化、價值連城的漢碑漢畫像石文化 、忠義剛烈的水滸文化、融南匯北的大運河文化、華采無邊的才子文化、流藝無聲的匠師文化等。這里有著眾多的文物古跡,現已查明的各類文物點7000多處,古建築3000多間,庫藏文物15萬件,著名的有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曲阜孔廟、孔府、孔林;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少昊陵;鄒城的孟廟、孟府、孟林和明代地下宮殿朱檀墓;微山伏羲廟、殷微子墓、漢張良墓;梁山縣水泊梁山遺址等
❹ 濟寧十二縣市區包括哪些
1、濟寧十二縣中市區包括兗州、曲阜、鄒城。
2、七縣有金鄉、嘉祥、魚台、微山、泗水、汶上、梁山。二區有市中區,任城區。
3、濟寧
濟寧市隸屬山東省,位於魯西南腹地神絕,地處黃淮海平原與魯中南山地交接地帶。東鄰山青水秀的臨沂地區,西與牡丹之鄉菏澤接壤,南面是棗庄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北面游櫻姿與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黃河與聊城市相望。
濟寧屬暖溫帶季風氣候,總土地面積 11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5.44萬人(2016年末),轄7縣2區2市,擁有孔廟、孟廟、微山湖、寶相寺、嶧山等景點。
濟寧地區歷史文化悠久,元明清時期, 京杭大運河促進了濟寧商品經濟的繁榮,使濟寧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濟寧市境內有孔孟文化、頌拍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的發源地。濟寧因濟水而得名,與濟源、濟南、濟陽共同創造了輝煌的濟水文化。1983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濟寧地區,改置為地級市。
❺ 濟寧的名勝古跡有那些
一,鐵塔寺
鐵塔寺,原名崇覺寺,是任城最早的佛教釋迦禪寺。寺內建有鐵塔、聲遠樓及殿宇房舍。這一古剎,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太白樓
太白樓即「太白酒樓」,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原址坐落在古任城東門里(今小閘口附近)。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移家至任城(濟寧),居住在酒樓之前,「常在酒摟日與同志荒宴」。
三,浣筆泉
此泉最初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地下泉眼。相傳李白一家曾在此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許夫人同嬌女平陽在泉邊浣洗、淘米、戲水,李白則在泉邊石幾上書寫詩章,順於浣筆,斟酒小飲。1986年,濟於市人民政府公布「浣筆泉」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鳳凰台
鳳凰台位於濟寧市西北鳳凰台村,京杭大運河北岸不遠處。鳳凰台是「以商代為主的典型遺址」,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
鳳凰台即「太昊祭祀台」,就是祭祀先皇始祖伏羲的地方,此台坐南朝北,正面為三層,其餘三面皆為二層,台高11.5米,底面4241平方米,頂面1341平方米,地闊上窄逐層遞減,北有石階可至頂端,周圍皆用磚石壘砌,中為夯土而成,西南亦有不砌台階曲徑而上,可通頂部。
五,寶相寺
汶上寶相寺景區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汶上縣城西北隅,原名昭空寺,宋真宗禪封泰山時駐蹕汶上,御賜昭空寺為寶相寺,歷經千年,香火不衰,成為帝王將相、名流墨客禮佛觀光的風水寶地,成為齊魯大地上的佛寺名剎。
❻ 你所不知道的山東濟寧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許多的歷史文化,這些文化都體現出古人的智慧。山東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在山東這片土地上有許多的歷史名人,而濟寧市則是很多歷史名人的誕生地。濟寧被稱之為孔孟之鄉中國歷史上的五大聖人都誕生在濟南。下面的山東文化為您帶來山東濟寧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孔孟文化
以孔子誕生地曲阜和孟子誕生地鄒城為主,代表景點有被稱為中國書法藝術寶庫的孔廟、「天下第一家」的孔府、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孔廟、孔府規模宏大,文物薈萃,是全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鄒城代表景點有孟府、孟廟、孟林、孟母林。
運河文化
京杭大運河從濟寧穿過,自元代開始,管理運河的最高衙門就設在濟寧,因而,濟寧被譽為「運河之都」作為國家運輸動脈的運河。汶上南旺鎮為「運河之脊」,建有號稱「北方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堪稱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跡。
始祖文化
文獻記載,炎帝曾在曲阜建立國都,因而,濟寧悔罩察一帶曾是炎帝部族活動的區域。後經大禹劃九州歸兗州管轄。
佛教文化
汶上寶相寺太子靈蹤塔塔宮出土的佛牙、舍利子等佛教聖物,震動了國內外佛教界,每年舉行的汶上太子靈蹤文化節享譽海外。中都博物館、供奉殿、大雄寶殿、汶上縣城市規劃展覽館、禮佛大道等建築氣勢宏偉。汶上縣寶相寺景區為中國國家AAAA級景區。
悶態水滸文化
水泊梁山因《水滸傳》而聞名天下,忠義堂、斷金亭、黑風口、水滸寨、一關、二關等景點構築了梁山大寨的雄姿,宋江寨牆、扭頭門、宋江井、疏財台、試刀石等遺跡訴說著英雄故事,左寨七英、雙雄鎮關、花榮射雁、逼上樑山等巨型石雕再現了好漢的風姿,大型唐三彩壁畫《水滸英雄聚義圖》、三十六天罡星雕像、大型摩崖石刻《水泊梁山記》並稱當代三大水滸藝術珍品。其中的《水泊梁山記》是著名書畫大師范曾2002年專門為水泊梁山風景區撰寫。形成了南有《岳陽樓記》、北有《水泊梁山記》的文化格局。
梁祝文化
梁祝故里在今微山縣馬坡一帶,郭沫若根據清人焦循《劇說》中有「嘉祥縣有祝英台墓碣文,為明人刻石」的記錄,曾派員來濟寧嘉祥了解情況,碧茄但因《劇說》中所記的祝英台墓地點不準確,故未找到。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尚未設置微山縣,墓碑所在地屬濟寧縣與鄒縣交界帶。1952年,修浚白馬河工程中,梁祝墓碑始見天日,並由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在當地保存。1976年,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梁祝墓碑再次被深埋地下。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又一次復出。梁祝墓碑立於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
❼ 濟寧12縣市區分別是哪些
1993年12月濟寧市郊區改名為任城區。濟寧市轄二區三市七縣,即市中區、任城區、曲阜市、兗州市、鄒城市、微山縣、魚台縣、金鄉縣、嘉祥縣、汶上縣、泗水縣、梁山縣。
2013年11月濟寧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撤銷市中做飢區、任城區,設立新的任城區,以原市中區、任城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任城區的行政區域;撤銷兗州頌槐市,設立濟寧市兗州區,以原兗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兗州區的行政區域。
濟寧位於魯西南腹地,地處黃淮海平原與魯中南山地交接地帶。東鄰臨沂,西接菏澤,南面是棗庄和江蘇徐州,北面與泰安交界,西北角隔黃河與聊城相望。
濟寧市境內有孔孟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的發源地。濟寧因濟水而得名,與濟源、濟南、濟陽共同創造純櫻返了輝煌的濟水文化。
參考:http://ke..com/view/18385.htm
❽ 我想知道濟寧的歷史和地理!!!
濟寧在歷史上一直是漕運軍事重地,元明清三代
政權均在濟寧設立了相應的軍事機構,充分顯示了濟
寧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軍事地位。
元代駐濟寧的軍事機構
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治任城。十
六年,升濟寧府為濟寧路。據《元史》載:運河貫通
後,於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增濟州漕舟三
千艘,役夫二千人」。元初,經漕運京都的糧米百萬擔,其中
通過濟寧所運漕糧達30萬擔。為管理漕運,朝廷在魯橋(今濟
寧市微山縣)設立了都漕運司使。至正十年(1 3 50年),設濟寧
兵馬司,駐扎輔漕兵士1,2萬人。十六年,置濟寧分樞密院,
濟寧成為軍事要地。
整理/柳林
明代駐濟寧司運軍事機構
明代設司運軍事機構總部為總理河道軍門署, 下轄道、
衛。濟寧除總督河道軍門署外,駐有兩個兵備道和兩個衛。總
督河道軍門署負責節制南北直隸和河南、 山東各道。僅山東
運河道就轄有沂州道、漕濮道、臨清道、濟寧道等四個兵備道。
沂州道、濟寧道均駐節濟寧。萬曆《兗州府志》稱:沂州倚角
東南,彈壓山海;臨清節制西北,北控燕齊;漕濮在河堤之上,
綰轂三省:濟寧處漕渠之中,襟帶四方。各道均由管河司運大
臣駐濟寧以節鉞提督。明初,太祖朱元璋列文臣武將為開國功
臣,封「六國公二十八侯」,濟寧佔一公一侯。洪武元年(1368
年).」改濟寧路為府」。十八年,「置濟寧州領三縣」(嘉祥、
鉅野、鄆城)。永樂五年(1407年)八月,詔大將軍徐達改廳春培濟寧駐
軍為燕山右衛(後改稱濟寧衛)。後又設濟寧左衛。兩個衛均屬
山東都指揮使司。明代濟寧衛有屯田2394頃零91畝,坐落在
鄆城、鉅野、金鄉、嘉祥四縣。兵丁平時屯田,有事聽調。每
衛有兵丁5600人,濟寧駐有衛兵1.2萬人。上隸濟寧道,下轄
千總、把總等。衛又屬河院總督節制。各衛首領稱指揮,秩武
職正五品,統率運河守備兵丁,領運漕船。明代除河道軍門署
所轄道、衛衙署外,在濟寧還有其他軍司。永樂十八年(1 420
年),行軍司馬樊敬受命提兵1 0萬鎮守濟寧,使濟寧成為一大
軍事重鎮。正德以後,每年均遣尚書、督御史等奉敕兼理運河森遲
軍事。隆慶四年(1570年),加提督軍事職銜。所有這些,均表
明濟寧戰略地位之重要。
清代駐濟寧司運軍事機構
清制河道總督加兵部侍郎、右都御
史銜,正二品。順治初河總楊方興奏請設
河標中軍副將署.作為河道總督直隸機構.司運最高軍職衙門,
駐節濟寧州。中軍副將署衙址在州城東門里路北,元濟寧路總
管府舊址,今府門口街。河標中軍副將為總河副職,河標兵丁
主帥,從二品。職責為總理運河營防,掌管催調,護送漕船,
震懾沿河碼頭治安。河標中軍副將署下轄沿運河河標營和衛。
1、 河標營標營兵分為兩種。一是
駐防兵丁,與一般軍隊相同,但以
防衛河道及漕運為主要責任。二
是綠營河兵。每營定製1000兵,駐
扎在沿運各碼頭重鎮。濟寧駐扎
河標營有左營、右營、中營、城守扮唯
營等,各司衙門,分設在州城東門
大街與北門大街內。左營參將署設中軍參將1員(秩正三品),
守備1員(正四品,並另設左營守備署) 所轄官司有千總2員、
把總4員、外委千總1員、外委把總2員,防漕河1 4汛。分防南
自山東新莊橋,北經魚台、濟寧等河道,按汛駐防。南接江南
徐州營界,北至濟寧城守營韋馱廟界,計程150里。中營都司
署設都司1員(秩正三品),守備1員(正四品,另設中營守備衙
署)。下轄官司有千總2員、把總4員、外委千總1員、外委把
總2員,防漕河16汛。分防南自鉅野小長溝,北經嘉祥、汶上
等河道。至東平王仲口堡汛,按汛派兵駐防。南接城守營界.
北接右營界,計程9 2里。右營游擊署設游擊1員(秩正三品),
守備1員(正四品,另設右營守備署)。下轄官司有千總2員、把
總4員、外委千總1員、外委把總2員。分防南自東平王仲口,
北接東平、壽張、東明、陽谷等縣河道,共12汛,按汛駐防。
南接中營界,北至張秋北水門外,計程78里。濟寧城守營署設
都司1員(正三品),守備1員(正四品,另設城守營守備署)。所
轄官司有千總1員、把總2員、外委千總1員、外委把總2員。
分防倉庫、監獄、武庫、四門、四鄉、東關、北關,共日汛,周
200餘里。2.衛署明清以來,凡重要碼頭.邊防要地均設衛署.
一般是一地一衛。平時屯田,有事聽調。而濟寧由於是河督駐
地,始終設兩個衛。清代駐濟寧的衛有濟亨衛和臨清衛。濟寧
衛署衙在濟寧州城東門內. 明濟寧衛舊址,今察院街。臨清
衛原開衙臨清,順治初欽命移駐濟寧州,並將濟寧周圍各屯割屬
臨清衛。臨清衛署衙址在濟寧州城東門里,今臨清衛街。濟亨
周圍村名多「營」、屯,追起源皆為河標營、衛屯田處:營屬
村莊稱」營」,衛屬村莊稱」屯」。其中臨清衛在濟亨州境內
有36屯。營、衛所屯田莊由營、衛自行管理。另外,還有養馬場。
濟寧有馬場湖、馬踏湖,亦因河標營、衛屯田養馬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