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走出去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走出去

發布時間:2023-05-10 14:12:39

⑴ 中外學者辯稱中國文化如何真正走出去

2018年世界格局千變萬化,文化如何突破藩籬溝通彼此?40年改革開放成就今日中國,而中國文化如何真正走出去?世界哲學大會期間首個場外沙龍「壁壘與對話: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日前在京舉行。 論壇聚焦在跨文明對話的語境下,中外學者精英結合自身經歷探討中國文化如何打破壁壘實現真正走出去。

在阿克曼看來,中國學者和漢學家們首先要清楚,文化要走向哪裡去?要講給誰聽?「文化的傳播不在於是不是傳統,而在於其是否能給今天的社會問題提供一些思考和解決方案」。

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美國格蘭谷州立大學終身教授倪培民同樣表示,「佛、儒、道」等東方哲學能夠幫助西方哲學看到他們的不足,西方哲學也能夠幫助東方哲學看到自身的不足,這種交流才更加有價值,「只有讓西方社會看到東方哲學蘊含在生活中的價值,才能更加容易的走出去」。

這場沙龍同時也是「致敬國學: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平行論壇的一場。「致敬國學: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由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和一點資訊聯合主辦,旨在推動海內外華人共同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守護全球華人的文化血脈與精神家園。接下來,組委會還將於9月份在武當山舉辦第三場國學高峰論壇,10月下旬還將舉辦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的頒獎盛典。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⑵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傳播內容上,先術後理,首器次道。海外異域,國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在國內叫得好、叫得響的作品、項目,在國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響;反之亦然。想當然把國內的做法,運用到國際上傳播,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說,在國內傳播傳統文化,我們一般是先從理論上講其重要意義,解決認識問題,然後再著手貫徹實施具體項目。而在他國,相關背景缺乏,文化圈差異帶來的理念截然相異,對我了解有深有淺,感情有好有差,判斷事物的價值標准不一,認知不等於認同,因此或許正好相反:先實施具體的文化項目。如此說來,我們應尊重差異,不強求對方點贊苟同。特別是,不糾纏於文化觀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實證和器物層面上多下工夫,先讓對方感性了解,然後激起其主動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熱情的學習。
《意見》恰恰體現了這一原則。在例舉的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項目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實用價值。有誰能拒絕一個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們包含神奇針灸、豐富多彩的醫葯,色、香、味俱全的烹飪飲食,養生技擊一體的武術健身等,頤養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對其他國度的人民亦大有補益。像園林、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千百年來熏染陶冶出來的精神產品結晶,情感色彩濃厚,如音樂被稱為「無國界的語言」,自然也能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中華典籍、中國文物聞名於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尋文明根源的驚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質的、感性的表層上相互接觸,然後慢慢深入至神經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礎上,面對人類共同的問題,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來一起研究,然後進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們所說的漢學交流、智庫合作、圖書出版,也有可能進一步地展開和擴大。
第二,在傳播方式上,途徑不一,模式多樣。任何文明、文化傳播,都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術條件限制,各個不同文明板塊來往有限。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大踏步提高,國家和民族交流逐漸多了起來,但文明主體的互動染上了大規模殖民和戰爭的色彩。世紀之交,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正在把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變成一個信息瞬間傳遞、擴散的「村落」,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國實學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主辦,26國學網承辦的「國學孔院行」啟動儀式上,有專家就提出:應結合當地政府和學校的有關文化項目,契入進去,豐富其內容,使活動的單向展開變成一種雙方的需求。我們理解,《意見》提出的「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來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我們有較大主動性的文化中介機構或人員:比如說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還有華僑華人、各方面出境人員,我駐外機構、中資企業、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館;一個是雙方合作開展的活動項目,比如說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這些活動有時我們也可以作為主動的一方);一個是對方主辦的各項文化活動,如果有可能我們也可以考慮參與進去。這樣看來,只要積極性調動起來,並給予適當政策鼓勵甚至資助扶持,機會還是很多的。與某些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圖謀不同,我們不是去故意搞亂別的國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著想,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見》提出要「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其中「大眾傳播」強調了文字(報紙、雜志、書籍)、電波(廣播、電視)、電影、電子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和工具,受眾龐雜;「群體傳播」相對范圍小,針對的是利益、觀念、目標、關心等因素相互聯結起來的集合體;「人際傳播」專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感官參與度高,可使用語言和大量的非語言符號(如表情、姿勢、語氣、語調)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觀念,還和經濟利益掛鉤。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進入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生產力時期,文化除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和教化功能外,出現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現象。過去是賣產品(成本+利潤),現在是賣品牌、賣文化、賣價值觀。文化產業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利潤最大產業之一。但是,不要說同歐美發達國家比較,就是和日韓相比,我們在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也是很低的——這與文明古國的歷史地位、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很不相稱。新世紀伊始,我國的文化產業年年攀升,潛力巨大。為此,要充分運用我們的經濟對外貿易、「企業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礎,配合國家制定的經濟開放新格局(如「一帶一路」),擴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使得雙方受益、多方獲利。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麼?恐怕一下子也很難講清楚,雙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實踐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來就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要互通有無、友好協商,切忌自以為是、單向流動。在傳播我方文化活動、文化理念的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和汲取所在國的文化精髓。傳播、交流實質是不同文明的對話。換個角度、換個方位看自身,對我們在今天從形式到內容上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言,也是一個外來的比對「刺激」因素。當一種文化具有全球性影響和眼光時,對比使它能夠回到對自身的反思和自覺中。
第三,在傳播目標上,虛實結合,互利共贏。所謂「實」,就是讓交流的雙方能夠受益得利;所謂「虛」,就是《意見》指出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這是我們單向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向對方的好故事、好聲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學習。
「故事」在傳播交流中最富有親和力、感染力。來自於生產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傳達的信息可看可聽,大家都樂於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論的層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匯聚和表徵中國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煉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這有利於我們盡快擺脫「國大聲弱」的困局,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使我們不僅身置國際舞台中心地帶,還能在舞台中心發出強音。

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播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豐富滋養。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文明發展史中,創造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被中斷、割裂和變異過的民族文化。多元一體、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朝氣蓬勃的中華文化體系,不僅為中華民族自身的發展壯大開辟了精神家園、豐富了精神追求,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互動發展。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途徑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與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需要在創新表達形式上下功吵褲夫悔讓,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開來、傳承下去。一方面,碧碰局讓表達形式和傳播渠道跟上時代發展。

適應群眾的文化需求、審美情趣、生活習慣,通過文學、美術、音樂、電影等各種形式,運用報刊、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等各種載體,藉助文化館、博物館、群藝館、美術館等各種機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吸引群眾、感染群眾,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另一方面,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認同感、獲得感,營造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社會氛圍。比如,面向基層、面向大眾,深入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加強禮儀教育,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開展節儉養德全民行動等文化活動,讓人民群眾在實踐中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⑷ 如何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

中外傳統文化結嫌薯合的經典例子:

武夷岩茶作為中國茶葉的縮影,從明末清初傳入歐洲至今,始終是中國的「形象大使」,並塑造著歐洲人對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認知。

而正是從武夷岩茶來到歐洲開始,中國紅茶開始了對歐洲的深度影響:從歐洲人對「百病之葯」的追求,到茶葉成為歐洲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推動力,從茶葉影響歐洲藝術與制瓷業的發展,到如今風靡歐洲各地的「泡泡茶」,一部茶史就是東西方文化交融、文明互鑒的歷史。

傳統文化傳播方法:

將傳統文化融入影視行業。可以藉助電影這個非常好的宣傳工具,對芹斗者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例如,可以將傳統文化拍成記錄片的形式進行播放;也可以將傳統文化作為一個片段,無縫插入電影中;還可以拍攝一些為保護傳統文銷吵化的涌現出的一些人和一些事的專題電影。

⑸ 你覺得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在何方

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往往就在我們中國人自己身上只要大家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並且能夠繼承傳統文化那麼就是文化的很好出路

⑹ 如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1、繼承傳統、突出當代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渣哪自信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時,更應以積極的姿態、開放的胸懷大力推動當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鋒交融中告訴世界中國人民的所思所想、不懈追求和未來。 [詳細]
2、中國文化、世界表達
與時俱進,不斷探索開拓對外宣傳的新思路新舉措,要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積知虧極探索我國對外文化傳播的專業化、市場化道路,要藉助手機、網路電視、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高新技術和新媒體。要重視人與人的交流,加大情感和思想溝通。 [詳細]
3、尊重規律、科學發展
官民並舉,推動政府對外文化交流同時加強民間文化交流;兼容並蓄,「走出去」同時積極吸收和借鑒外國優秀文化成果;雙輪驅如猛碼動,加強公益性文化同時發展商業性文化貿易;注重長效,充分發揮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活動常態、作用長效特點;凝心聚力,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形成對外文化工作合力。 [詳細]

⑺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該如何走向世界

⑻ 中國古代文化要怎樣才能走出國門

中國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但是文化卻出現了斷層且無人繼承的現象,而且,古代文化想要走出國門,也並非一件易事。如果文化想要走出國門,那麼就必須要進行重新包裝美化,然後通過教育、網路、還有一些綜藝節目的電視效果等等多方面,不斷向國外輸出,讓外國人知道我們中國有著這么豐富的文化寶藏。

文化想要走出國門,那麼就一定要進行創新,畢竟很多古代文化都是有一定的受眾的,就算在國外也一樣,他們也是在用一種非常欣賞的眼光看待中國文化,因為這對於他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會讓他們從熟悉到喜愛,慢慢的了解中國文化。

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走出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