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山蜀水多奇觀,自古文人多入蜀,川江號子、秦嶺山歌喚起悠遠的歷史回憶,數千年的燦爛文化裝點出秀美的巴蜀風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從川北神秘幽美的九寨溝到川南碧波萬頃的竹海;從川東風清月白的大寧河到川西那跑馬溜溜的山上;有被譽為世界之最的樂山大佛,有歷史悠久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還有能與敦煌、龍門、雲崗等石窟媲美的大足石刻,以及詩聖的故居杜甫草堂等等。四川到處是絢麗的自然風光,到處是知名的歷史古跡……
四川地形復雜,其西部是高原區,東部為四川盆地,兩者之間還有一個獨具特色的過渡地帶。這是由於數億年以來地質運動、滄桑巨變的結果。「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唐代大詩人李白在登峨眉山時留下了這樣的名句。它也是對以峨眉山為代表的四川名山的雄偉磅礴,秀麗多姿、幽深、奇特的贊頌。四川各大名山由於自然地質運動和地理條件影響形成了各異的特點。如位於川西的「蜀山之王」貢嘎山,在三十公里內高差達六千餘米,形成九個帶譜,上面冰川發育,成為罕見的晶瑩剔透的固體水景觀。峨眉山因斷裂活動強烈形成重重山嶽,奇峰突起,絕壁千丈,又因高差懸殊的立體氣候條件形成了雲海、佛光等萬千景象。青城山山巒起伏,奇秀異常,翠柏參天,以幽雅著稱。興文石海洞鄉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完善的地區之一,石灰岩經地下水溶解而形成千奇古怪的地下宮殿,出露在地表的石灰岩山峰受億萬年雨水的溶蝕,形成了興文石林等名勝奇景。四川水景資源也相當豐富。四川地處內陸,雖無海洋水景景觀,但水系發達。全省境內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長江及雅礱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沱江、涪江、渠江、烏江等大小支流。由於四川地形復雜,山勢險峻,因此,四川的江河衫春大多穿切山嶺造成峽谷,水流湍急。如川江自奉節以下切穿巫山山脈,造成近二百公里的長江三峽,兩岸高峰壁立,水光山色,渾然一體,猶如一幅幅優美的山水畫卷。四川西南部,地殼褶皺劇烈,河流深切,山高谷深。瀘沽湖、邛海等天然大湖,水光瀲灧,山色蔥蘢,絢麗多姿,是四川著名的風景勝地之一。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帶,層巒疊障,高差懸殊,氣候復雜多樣,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里正當太平洋氣流前進的迎風坡,號稱「華西雨屏」,降水豐沛,植物繁多,其中有不少珍稀植物,因此成了大熊貓、牛羚、金絲猴等動物的樂園。國家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物種,在這一帶建立姿寬了一系列的自然保護區,其中卧龍自然保護區、九寨溝自然保護區早已世界聞名。這些自然保護區不僅是自然生態系統的科學研究基地,也是一所又一所極為豐富的天然生物物種博物館,天然動物園和天然植物園,成為未經人工雕琢的自然風景區。
地靈人傑的四川又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它地處東西交融、南北過渡的地理位置,多年來既有利於揉合吸收東西民族之長,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沖。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文明的精華,哺育出了巴蜀地區光輝燦爛的文化。
在歷史的長河中,四川是人才薈萃的地方。眾多歷史人物或出生於四川,或成長於四川,或在蜀為官,或游覽於蜀地,多有遺址或紀念物留存,並留下了千古佳句與著名詩篇。李太白曾從這里杖劍遠行;杜工部曾在此地望月懷鄉;陳子昂、白居易、蘇東坡、陸放翁、黃庭堅、楊升庵、張大千、郭沫若等恰若燦爛的明星,輝耀著這片浪漫的大地。劉皇叔白帝託孤,諸葛亮七出歧山,武則天皇澤「相會」,唐玄宗劍閣聞鈴,元憲宗「上帝折鞭」,多少忠臣怨主,幾許盛衰歡悲,都留在了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宇之間,留給了風雨樓台,暮鼓晨鍾……
四川宗教十分發達,主要教種有佛教、道教。因而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較好的宗教寺廟,在歷史古跡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相傳四川乃道教的發祥地,自魏晉以來道教便開始在四川盛行,傳播較廣,四川境內的主要道觀有:成都的青羊宮、青城山的建福宮、天師洞、上清宮等。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在四川傳播得很快。明代,特別是萬曆年間佛教盛行,四川興建了大量的寺廟、寶塔和古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的上千座寺廟中,絕大部分為佛教廟宇,經歷代培修,許多廟宇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新都寶光寺、梁平雙桂堂、成都文殊院、廣元皇澤寺、樂山大佛寺、平武報恩寺,及峨眉山的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金頂等規模較大跡塌亮,較為著名。四川廟宇大多雕柱飛檐,金壁輝煌,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而且寺廟內眾多的匾額楹聯,古碑石刻,記載著古代不少詩人墨客的詩文,是考察和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的不可多得的史料。
與宗教發展相聯系的是四川眾多的石窟、造像、石刻與繪畫藝術。四川石窟規模宏大,有的摩崖造像上萬尊,大多為佛教造像,也有道教和儒家造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人物摩崖造像以唐、宋大足石刻規模最為巨大,最為完整。其他規模宏大的石窟還有:唐、宋時期的樂山石刻、榮縣石刻,唐代的夾江千佛岩,南北朝和唐代的廣元千佛崖以及新近開發的安岳石窟等。此外,四川石刻造像的又一大特色是佛像高大,依山而鑿。如世界第一大佛樂山大佛,始建於唐,高71米;四川第二大佛為榮縣大佛,始建於北宋,高36.67米;還有潼南大佛,始建於明代,高27米。安岳石窟則是以石刻文字為主,稱為「經窟」(指經文石刻)。四川石刻之精湛,完整,集我國石刻藝術之大成,創建於唐的成都大慈寺、劍閣昭覺寺和創建於宋的蓬溪寶梵寺,還保存有不少古代壁畫。據史書記載,其中大慈寺壁畫最為壯觀,蘇軾譽之為「精妙冠世」,無奈明清時已毀於戰火。
四川境內還有不少帝王陵墓。陵墓中規模較大的有位於成都南郊的三國時劉備(161—223)之「漢昭烈皇帝之陵」,史稱惠陵。位於成都西郊的五代前蜀皇帝王建(847—918)墓,又稱永陵。位於成都北郊磨盤山麓的五代後蜀主孟之祥(893—934)陵墓,史稱和陵。這些陵墓中藏有不少文物,其中以王建墓墓室和文物保存最為完好,為研究五代時期文化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另外,四川是三國歷史文物最多的省份,體現出四川文化遺跡的又一大特色。古今史家認為,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治理得最好的。劉備、諸葛亮及其繼任者蔣琬、費禕,給蜀地帶來過短暫的安寧和繁榮,蜀地百姓尊敬他們,樂於為他們修祠建廟。故三國之中,魏國、吳國保留的遺跡少,而蜀國則多。四川是蜀國的中心,當然三國遺跡就多在四川了。從歷史記載和目前的文物保護單位數字來看,四川的三國遺跡,與其他各省比較,的確是最多的。著名的有成都武侯祠、奉節白帝城、雲陽和閬中的張飛廟、汶州姜維城、劍門蜀道、龐統墓、子龍墓、蔣琬墓等,他們為熱衷於三國故跡的專家、遊客提供了探訪、參觀的場所,對於三國歷史研究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川地區的考古發現對於研究這一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等具有重要的意義。一系列重大的考古發現或者揭開了罩在這一地區歷史上的迷霧,或者豐富和印證了史籍上已有的記載。四川地區的考古發現,其時間包括了從遠古的侏羅紀地質年代到晚清時期,數億年時間,以其時間長和特色鮮明著稱。
四川地區受地理條件限制,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因而對於產生和繁榮於這個地區的早期的人類文明,史籍記載很少。人們知道四川曾有過燦爛的文明,但對它的了解僅限於傳說。唐代大詩人李白「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蜀道難》)的詩句,正是這種狀況的極好說明。
青銅時代蜀國都城三星堆的考古發現,揭開了這一歷史上的千古之謎。三星堆文明不僅以其迥然不同於同時期中原文明的特色,印證了關於中華民族起源於全國若乾地區的「滿天星斗說」,而且以其明顯的西亞文化特徵,說明四川地區是最早開始對外文化交流的地區之一。加之三星堆文明本身的發達程度令人震驚、它的發掘成果震驚了世界。
恐龍是遠在人類出現之前就曾經生存在地球上的一種龐大的生物。它曾經是地球的主宰。(專家們稱之為「優勢動物」)。這一時期四川地區由於氣候溫和、森林茂密、河沼密布而成為恐龍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自貢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以其數目巨大,(恐龍)種類繁多,埋藏集中和保存完好而在世界同時期的恐龍化石中首屈一指,對於研究恐龍這種突然從地球上消失,因而顯得十分神秘的動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封建王朝,這一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居於世界的前列。對此,諸多的史籍如《史記》、前後《漢書》等都有詳盡的文字記載,漢代發達的文學藝術也有生動的描繪,但有關這一時期的形象資料卻不多見,尤其是關於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形象資料,更是十分少見。
漢畫像磚只在四川地區有出土,它是一種刻有圖畫的墓磚。圖畫的內容除宗教和民間傳說外,大量的是反映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的畫面。由於墓主人的身份涵蓋了從士大夫到普通老百姓的各個階層,這些畫像磚也就成了廣泛研究漢代文化的珍貴資料。
四川地區民族眾多。古往今來,許多少數民族在這里生存、遷徙,素有「民族走廊」之稱。各個少數民族以其獨特的文化特色,為這一地區的文化增添了異彩,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焚人懸棺。
由於懸棺高高地置於懸崖峭壁之上,又由於它的主人已從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消失,懸棺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迷霧。四川地區的懸棺不僅分布廣泛,而且以其時代延續長、類型豐富和保存完好的特點,為今天的研究者提供了系統而豐富的資料。揭開懸棺之謎,對於研究我國少數民族的誕生、發展和消亡,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
⑵ 三峽流域上的巫咸古國:揭開巴山楚水間的巫文化迷蹤|巫咸古國
時至今日,在三峽一帶仍然保留著不少巫文化的傳統宗教、風俗。尤其是巫溪等地,像跳端公、告陰狀、趕白虎、請七仙姑、請桌子神之類的宗教儀式更是歷久彌新,持續不斷地將遠古人類的記憶淋物神漓盡致地演繹。除此以外,作為巫文化主要誕生地,這片巴山楚水之間還流傳著很多關於巫文化的未解之謎。
近年來,關於「華夏文明起源」的研究,學術界又有了新的聲音,經過調查和考證,有專家提出,巫文化作為一種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獨特文化,曾參與了最早期的華夏民族的誕生、融合及繁衍,並在一定的時期具有獨霸一方的重要歷史地位,應該被視作「華夏文明的起源局嘩」之一。
那究竟什麼是「巫文化」呢?它真的僅僅是指我們日常所說的「巫術」、「風水」、「陰陽」嗎?巫文化起源於什麼,在漫長的人類史中它經歷了怎樣的演變,現狀又是如何?為了解開以上這些謎團,本期我們將一起深入民間,從三峽的遠古傳說開始,順流而下,去叩問巫文化背後那些神秘莫測的來龍和去脈。
地名之謎:巫山、巫溪的「巫」字當頭
一直以來,人們都感到奇怪,在三峽沿岸地區,為何兩個毗鄰的地名里都同時帶有一個含義不明的字:「巫」――人們好奇的是,在「巫山」、「巫溪」這兩個名字背後,究竟只是一種巧合呢,還是另外暗藏著什麼玄機?而且,為什麼不用別的字來命名而偏偏要用「巫」字?還有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以「巫」字命名的不是別處,而偏偏只是三峽流域的巫山和巫溪兩地?
經過走訪和查閱,筆者得知:原來,在久遠的原始部落時期,現在的巫山、巫溪實屬一地,人們稱之為「巫咸國」。而關於巫咸古國的由來,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在唐堯時期,有一個非常擅長占卜的人,他既能幫人消災吉祥、祝福延壽,又能料事如神、通曉生死存亡,而這個人就是巫咸。堯帝對他十分看重,將他尊為神巫,奉為良相,還讓巫咸受封於靈山。並且,等到巫咸死後,又將他葬於靈山之中。不僅如此,為了紀念他,堯帝還將巫咸生前所居住的地方賜名為巫咸國,讓巫鹹的子孫巫賢等人子承父業,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
而巫文化的發源地,不是別處,正是巫咸國。
說起「巫文化」,我們必須首先要弄清,人們口耳相傳廣泛使用的「巫文化」、「巫術」、「巫師」等概念中的「巫」究竟是指的什麼?對此,學界目前尚未作出嚴密定義,但從已有的研究來看,毫無疑問,「巫」指的就是神與人之間的一種媒介,也可以說是一種通靈的職業。而從事這一高尚職業的人則被叫做「巫師」,他們是通達天地的預告者,也是執行者;他們所使用的通靈手段,主要包括占星、占卜等形式,這些都被統稱作「巫術」。而與之相關的宗教也好,風俗也罷,還有藝術等等,通通都被視為巫文化。而巫文化不僅反映了先民的思維方式、情感訴求,還間接地反應了遠古的經濟生產力水平,作為一種精神現象的載體,它還開創了三峽流域後來的精神文明和群族文化。
可以說,巫文化是一種充滿神秘的人類文明,它不僅滲透、影響了陰陽說、老莊思想、屈原詩歌,甚至還包含了禪、中醫、宗教,而且還豐富了華夏民族的哲學、科技和藝術,極大桐螞行地推動了華夏民族的成長。
既然如此,那我們所說的三峽巫文化又具體指的什麼呢?有專家給出定義說:三峽巫文化實際上是一種標準的地域性文化,它指的是西起重慶,東至宜昌,北靠大巴山脈,南臨武陵山與大婁山,包括整個重慶市及湖北省的宜昌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洲,全長660公里,總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范圍以內的文化。主要以巴文化與楚文化為對象,其中,尤其又以巫文化為最大的核心文化。
為「巫術」正名:迄今被誤解最深的巫文化支流
提到巫文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都是裝神弄鬼的那一套,尤其在科學文明已經春風沐雨般統治人類的今天,人們更是難以理解巫文化背後的積極意義了。然而,如果我們放下偏見,親身走進巫文化濫觴之地的巫山巫溪等地,就會發現,事實上巫文化作為一種人類精神文明的早期印記,背後保存了許許多多華夏文明的母題,是人類童年時期的集體記憶中最為輝煌燦爛的部分。比如巫文化背後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又比如起源與鹽、葯文化的巫術,還比如巫歌、巫舞、巫戲等形式多樣的藝術文化。
而其中最讓人興趣高漲的大概要數「巫術」了,然而,這恐怕也是迄今為止,人們對巫文化誤解最深的內容之一。
從歷史上來看,三峽地區自古就有崇尚巫術占卜的傳統,其中,尤以巫山、楚地為主。這里巫風彌漫,歷來就有「信鬼巫、重人祠」的習氣風俗。在民間,人們的大小事情都離不開巫術占卜活動。無論是造屋鋪橋,還是修堤築壩,先民們往往都習慣於求神問佛,占卜問卦。甚至連生老病死,喪葬嫁娶,也都離不開巫師鬼神的指引和幫助。
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例如,當巫溪巫山等地的土家族人建房時,從動土,到奠基,再到豎柱、上樑、釘大門,每一個具體的環節,人們都會向巫師問卦,每一道工序都得選擇黃道吉日,並且還要專門去找一些能言善辯的工匠來說吉利話,那陣勢簡直是大動干戈,來不得半點的馬虎。而等到上樑、安門的時候,還得請專門的賀梁禮官來家裡念《上樑禮詞》和《彩禮詞》。人們相信,只有通過以上的種種方式才能實現娛神、祈福的功效。有趣的是,在上樑前,人們往往會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退煞」儀式。所謂「退煞」,簡單地說就是上樑前人們首先得殺雞撒血,等樑上好以後,還得向樑上拋「屋樑粑粑」的一種巫術儀式。人們相信,這些巫術都具有一種神秘力量,能確保自己得到神的祝福和庇佑,能讓家人獲得安寧和吉祥。
甚至,當家中有人生病患疾時,人們往往也不急於投醫問葯,而是擺上祭壇,獻上牛羊,宴請巫師,「擊鼓卜筮以祝」。一般來說,巫師的治療方式大致被分為兩種――咒術療法和葯物療法。其中,咒術療法是巫師向病人施以催眠、暗示和激發,使病人內在的防禦技能充分誘發出來,達到治療病症的目的,它主要包括歌舞降神、徵兆、招魂、占卜、祝咒等方式。葯物療法則主要採用丹砂(即硫化汞)配以三秀(靈芝)、瑤華、白芷等中草葯來實施治療,祛除病症。
此外,因為受到佛、道輪回思想的影響,巫文化中對於人死後的靈魂歸屬問題也格外重視。於是,在巫溪巫山等地就產生了著名的喪葬風俗:懸棺葬。先民們之所以採用將棺木置於高山懸崖之上的喪葬方式,不僅是因為這些生前世代居住生活在崇山峻嶺之中的少數民族,感念山神庇佑的恩典,而且還因為他們相信只要將先人安葬於此,讓死者繼續與大山為伴,並目睹崖下子孫生活,已經去世的人的靈魂就能獲得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能使他們保佑自己的子孫健康平安。
不僅如此,關於人死後靈魂歸宿這個問題,人們還發明了很多別的巫術形式。即便是到了現在,在巫溪等地的民間也還零星地保留著跳端公、告陰狀、趕白虎、化九龍水、請七仙姑、請桌子神等巫術形式。比如,其中比較常見的「跳端公」,它常常又被稱做「過刀橋」――這是一種專門為超度死者所做的法事。根據習俗,做法事之前,首先得紮好「刀橋」。而所謂的「刀橋」,其實是將兩尺長的刀每隔一兩尺遠縛在兩根竹竿上,共綁十多把刀,並需要將兩尺長的刀以每刀一兩尺的間距捆縛在兩根竹竿上。然後,用桌椅紮成一兩丈長的橋頭,將用竹竿做好的刀梯平放做「橋身」,刀口向上放置。最後,便是在陣陣鑼鼓聲中,由端公一邊在口中念念有詞,一邊赤腳踩著刀口走過,而死者的親屬們則一律披麻戴孝,跟隨在端公、靈幡、靈牌之後不斷地作輯,以示躬送。
還有一種類似於巫蠱的「告陰狀」也別具特色,這是一種將仇人姓名、生辰八字、地址等寫在一張紙上,揉成團塞進即將下葬的死者口中,讓死者帶到陰間,請求閻王受理訴狀的巫術。人們相信,這樣一來,即使到了陰間,此人也會被閻王繩之以法,永世不得安寧……走訪中,筆者還得知,就在巫溪的寧廠鎮長桂、萬古一帶,還流傳著一種類似的暗害巫術,它是在生辰八字不容易收集到,政府機關查戶口又不方便的情況下流行起來的。據說只要收集到仇人的毛發,指甲或腳印泥土等,然後將收集起來的東西盛於小竹筒內,邊念咒語邊塗上雞肉(防止靈外跑或污靈),再用樹葉包裹,偷偷投入危險之地,受術者就會逐漸痴呆乃至死亡。
除此以外,巫溪地區流傳的巫術還有很多種花樣。比如為了驅鬼辟邪、還願請神之類目的而採取的巫術則更是數不勝數,層出不窮。雖然這些巫術難免帶有迷信色彩,然而,如果將它們放到遠古人類歷史上來關照,也許你就會穿過紛繁的巫術現象,站到人類和人性這個更高的層面上去理解人們對幸福、對健康、對豐收的深切渴望,並且進一步理解無論是先人還是作為後代的我們,人類所共有的得到外力幫助和保護的,這種人性深處的普遍願望了。
八竿子也打不著的血脈:巫術竟起源於鹽、葯文化
追本溯源,在對巫術活動有了初步了解之後,人們往往會對巫術的起源之謎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就好比「木有根,水有源」一樣,當然,巫術的產生肯定不會是憑空而來。只是巫術的胚胎,竟然是貌似八竿子也打不著的鹽、葯文化,想必這結果,不僅讓人不易想到,甚而至於,簡直是叫人疑竇叢生,不肯信服了。
但是,只要跟你提起一個詞,你也許就會豁然開朗,這個詞就是――「鹽巴」。很難想像,我們早已熟視無睹,日常所說所用到的東西,竟然會與貌似深不可測的巫文化起源聯系起來。沒錯,根據古書記載,遠古時期,在巫溪、巫山一帶,巴人確實是靠鹽興旺、發達,乃至到了後來又興邦立國……然而,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巴國當然也難逃其宿命。相傳,盛極一時的巴國在享受了因鹽帶來的豐實富餘之後,緊接著又因鹽而引來了鄰國的嫉妒,並最終引發了楚、秦相爭。巴國於是由此遭至戰禍,直到最後滅亡。不難看出,在這里,鹽是巴文化之所以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與此同時,巴人又是鹽這種遠古時期的新興產物的重要開拓者。於是,從此以後民間就有了「巴不離鹽,鹽不離巴」的說法,然後又有了「鹽巴」一說。雖然時代久遠,但鹽作為一種再珍貴不過的資源,在三峽地區是確有其事的。現已發現的上古三峽地區自流鹽泉就有三條之多,它們分別是:巫溪縣寧廠鎮寶源山鹽泉、彭水縣郁山鎮伏牛山鹽泉,以及湖北宜昌市長陽縣西的鹽水。
然而,作為萬人敬仰的通靈使者的巫師,他們的使命從來都不是單一的。一方面他們是與神靈最接近的,負責傳達神的旨意;另一方面,他們也是一個時代掌握了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知識的特權階級。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制鹽技術,他們往往還掌握著制葯本領。由於巫教認為一切疾病都來自鬼神作祟,所以驅鬼服葯便成了巫師的必用手段。而他們所採用的葯,不是別的,正是「丹砂」。巧的是,這種珍貴的物質的產地不是別處,正是古時候的巫山――於是巫山在古代又被稱為「丹山」。
由此可見,巫術的最初含義並不是指藉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對某些人、事物施加影響或給予控制的方術,而是指巫咸國的巫師們通過占星、占卜知識的運用,練就的獨特土法制鹽、制葯之術。而擁有了鹽、葯文化的巫溪巫山等地,很自然的,便由此人丁興盛,並產生了重要的巫文化。
接下來,隨著原始部族間的戰爭與遷徙,巫文化得以深入發展:巫咸古國被巴國兼並成為巫郡後,巫楚文化開始融合,產生了一度繁榮的巴文化。然後,到秦漢統一以後,這個以巫文化為母體的巴地族群文化,又開始融入了華夏文化共同體,巫文化因此成為托起華夏文明的偉大巨石之一。
華夏文明的同宗同源:各族熱土上的「離奇」巫術
了解了巫術文化的「來龍」之後,接著我們還應看看它的「去脈」。
歷史上,隨著西南各部族間的戰爭與遷徙,巫文化逐漸開始了以巫山之地寶源靈山為中心,向華夏各地的廣泛傳播與發展。在這個流變過程中,巫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圍各地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積淀,而帶上了一定的地方色彩,如:湘西的趕屍,晉北的「看闖客」,南夷的巫蠱等等。
事實上,在巫術的整個演變歷程中,它逐漸開始分化,並形成了黑巫術和白巫術兩條大的支脈。其中,「黑巫術」是指嫁禍於別人時使用的巫術;「白巫術」又稱吉巫術,指的是祝吉祈福時用的巫術,例如湘西趕屍便是白巫術之一。
要說「趕屍」巫術,還得從一個傳說說起:相傳幾千年前,苗族祖先有個叫阿普蚩尤的人率兵在黃河邊浴血奮戰,與敵廝殺,在戰爭結束後,阿普蚩尤因為感念與士兵的兄弟情誼,不忍將士兵弟兄的屍首曝於野外,於是,他便和軍師一起施法,將戰死沙場的士兵屍首「趕」回了故里。而後,湘西地區的人們便有了趕屍的風俗,只要有居於異鄉的親人過世,便會邀請「趕屍者」將親人屍體趕回故土安葬。從這里不難看出,湘西巫文化背後,實際上是與當地人們極重鄉土觀念緊密結合的。
另一方面,中國巫文化自古以來便受到佛道輪回學說的影響,二者相互融合就形成了系統的鬼神文化,加之地域間民俗文化的差異,這就使得巫文化形成了一種共性群體下的個性趨勢。比如,在山西北部盛行著的一種「看闖客」的驅鬼方式――所謂「闖客」,指的便是鬼魅。據說,在山西民間,人們認為造成疾病的原因在於鬼魅纏身,因此,一旦有人生病,信奉者便會到紙鋪里去「看闖客」,以尋求驅鬼的方法,送走鬼魅保得安康。
還值得一提的,也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是巫文化中大名鼎鼎的「巫蠱」。據說,早在秦漢時期巫蠱便已出現,主要包括詛咒、射偶人、和毒蠱等內容,屬於黑巫術的一種。而現今盛行於南夷等地的巫蠱之術,又主要以苗族巫蠱為主。這里的苗人好養蠱,他們認為造成疾病的原因都是著了蠱,需要解蠱才能恢復健康。而苗族的蠱,傳說也是天下最難解的「奇毒」,誰要是中了苗族巫蠱,就必須請下蠱之人或是請族中最有威望的巫師解蠱,如果被沒有能力之人隨意解蠱,則很有可能遭到反噬,中蠱者與解蠱者皆會一命嗚呼!
很顯然,這些奇異詭秘的巫術,正是源於三峽腹地的巫文化與不同民族間的地域文化相融合後的產物――當巫文化中存在的神話和信仰滲透於民俗文化儀式中時,就會形成不同種類的儀式語言,維護著人類的情感和精神。
因此,雖然在人們以往的看法里,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文明起源的搖籃,其他地區則被視為蠻夷之地,而事實上,在國家形成之前,中原並不是文明最發達的地區,相反像巫文化這樣的地方文明勢力倒是顯得不可小覷。所以說,若是將巫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起源」也是合情合理的。
⑶ 重慶地區重要的巴文化遺址包括
重慶地區重要的巴文化遺址包括冬筍壩遺址。
冬筍壩遺址是巴蜀文化從概念到實證的第一個考古遺址,是巴文化得名之地、實證之地,是重慶地區近十年來最重要巴文化考古發現,是研究晚期巴文化及其融入漢文化的典型標本。冬筍壩遺址挖掘與保護,將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提升文化自信。
九龍坡區銅罐驛冬筍壩,埋藏了重慶這片土地繁榮發展的歷史印記。先民居住繁衍,孕育著重慶主城的文明,還有重慶人民豪爽重義氣、信守承諾、顧全大局的性格基因。
重慶氣櫻裂候環境
重慶市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長江河谷的巴南、綦江、雲陽等地達18.5℃以上,東南部的黔江、酉陽等地14~16℃,東北部海拔較高的城口僅13.7℃。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6~29℃,手頌納最冷月平均氣溫4~8℃,採用候溫法可以明顯地劃分四季。
年平均降水量較豐富,大部分地區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0%左右。重慶市在地形和氣候雙重作用下,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畢沒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重慶
⑷ 巴山精神具體指什麼
一要學習巴山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巴山工務車間160多名職工常年紮根艱苦山區,負責養護的81公里線路曾是襄渝線地質條件最復雜、基礎最薄弱、病害最嚴重的「擔心線」,卻取得了36年安全無事故、人員無傷亡的好成績。我局位於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線路基礎條件、生產生活環境等相對優越,更加應當取得好的成績。全局幹部職工要認真學習巴山人勤勞朴實的優良品質和默默耕耘的實干精神,不論處於什麼樣的條件和環境下,不管自身的工作崗位多麼平凡,都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二要學習巴山人嚴謹科學、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巴山工務車間對安全工作和規章制度始終保持了高度敬畏感,抓安全高標准、嚴要求、重基礎,引領職工「精調再精調、精確再精確、精細再精細」,設備養護「不返修、一遍過」, 工區安全管理做到防護一處一方案、作業一次一方案,真正把作業標准和安全風險防控的要求落到了實處。各單位各部門世廳要認真學習巴山人嚴謹、精細的工作態度,結合正在推進的班組建設工作,把班組基礎管理、設備質量控制、日常作業組織、規章制度應知應會匯編等工作做細做實,推動班組文化建設,把安全基礎夯實打牢,確保安全持續穩定。
三要學習巴山人務實創新、開拓進取的擔當精神。面對大巴山腹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襄渝鐵路安全風險防控難度最大的線路區段,巴山工務車間不等不靠,自創「工廠化」單元修、「第三方查看分析」法,他們講求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講求探索實行拍哪科學的修程修制,講求設備安全運用與自然環境的協調一致,實現了安全諸要素的和諧發展。我局所處范圍跨三省一市,外部自然環境多樣,高鐵、動車組等新技術設備大量運用,需要探索和掌握的運營管理和技術課襲返碼題很多。全局要認真學習巴山人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精神,杜絕等上級指示、等更新投入和依賴大機等思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設備養修規律,在生產組織方式、設備等級管理、修程修制改革等方面大膽創新突破,實現設備養修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續改進。
四要學習巴山人干群和諧、堅定樂觀的文化氛圍。巴山工務車間自然環境惡劣,工作任務繁重,起初職工文化生活條件較差,但一任任車間幹部堅持始終依靠職工群眾、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真情服務職工群眾,靠共同的艱苦奮斗創造了平等和諧的干群關系與同事情誼;車間職工堅定樂觀,自己動手裝扮溫馨的家園,在亂石崗上整出了籃球場,在荒山坡上開辟了生態園,利用廢舊材料做成藝術品,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全局上下要認真學習巴山工務車間在文化建設和「三線」建設方面好的做法,堅持嚴愛結合,關心職工生活,充分利用好站區既有設施條件,努力營造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五要學習巴山人以人為本、催人奮進的育人機制。巴山工務車間1978年組建之初,就提出「養路先育人、育人先鑄魂」理念,並探索形成一套科學的育人機制,30多年來先後為上級機關輸送人才89名,不僅成為了「各項工作的火車頭」,還是名副其實的「思想教育基地、人才培養搖籃」。全局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學習借鑒巴山工務車間鑄魂育人的先進做法,堅持尊重和關心人才,打造自己的人才培養基地,建立健全在艱苦的環境中和平凡的崗位上鍛煉培養人才的機制,不斷激發基層職工特別是青年人才愛崗敬業、奮發進取、創優成才的正能量,為上海局改革發展提供有力的後備人才隊伍支撐。
「人間萬事出艱辛」,一切美好夢想的實現,都需要強大的精神激勵,都需要付出不懈的艱苦努力。當前鐵路改革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面對機遇與挑戰,推進我局改革發展,更加需要全局幹部職工大力學習弘揚巴山精神,彰顯智慧、勇氣和擔當。
發揚光大巴山精神,就是要學習巴山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無論身處什麼崗位,不貪圖安逸,不怨天尤人,始終牢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努力把愛鐵路的熱情轉化為工作的動力,胸懷全局、愛崗敬業、腳踏實地、不畏艱難、矢志奮斗,用埋頭苦乾的行動把本職工作干出色。
發揚光大巴山精神,就是要學習巴山人嚴謹科學、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對安全和規章制度保持高度敬畏感,執行規章,始終如一,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堅持科學的方法,有針對性地抓住安全關鍵,把各項安全基礎工作做細做實,確保安全持續穩定。
發揚光大巴山精神,就是要學習巴山人務實創新、開拓進取的擔當精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我局外部自然環境多樣,新技術設備大量運用等情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等不靠,積極探索實行科學的設備養護修程修制,實現設備養修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續改進。
發揚光大巴山精神,就是要學習巴山人干群和諧、堅定樂觀的文化氛圍,高度重視和維護好職工群眾利益,在企業效益提升的同時,不斷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讓職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發揚光大巴山精神,就是要學習巴山人以人為本、催人奮進的育人機制,以留住人、培養人為重點,鑄魂育人,切實加強職工隊伍建設,總結宣傳好全局各類先進典型,凝聚起強大正能量,為我局改革發展提供豐厚的人才儲備。
學習弘揚巴山精神,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我局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全局各單位各部門和各級組織要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活動,將學習弘揚巴山精神與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大力弘揚「安全優質、興路強國」的新時期鐵路精神相結合,引導廣大幹部職工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我局改革發展事業多作貢獻。
⑸ 有關巴山文化特點歷史背景誰知道
大巴山屏隔川、陝兩省,控扼漢水下游和長江中游,具有重要的軍事價
]值。東部,今湖北竹山、房縣一帶,曾經是秦楚相鬥,漢魏爭奪之地,明、清兩代是流民避難、生息之所,農民起義軍的活動場地,李自成、張獻忠等部及白蓮教義軍曾長期在此地與官軍周旋角逐。虧森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四方面軍曾在今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先後粉碎國民黨四川軍嫌扒閥的"三路圍攻"和"六路圍攻",創建了川陝根據地。古米倉道,是漢中通往川東北、巴中等地區的必經之路,1932年紅四方面軍和1949年中國人銷者畝民解放軍第18兵團由陝入川,均沿此道進軍。
⑹ 巴山舞的藝術特色
巴山舞起源於素有歌舞之鄉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是在土家族傳統民間歌舞「跳撒葉爾嗬」的基礎上發展創新而來的 一種民族舞蹈。
長陽巴山舞起源跳喪舞。跳喪舞又叫跳撒葉爾嗬、跳喪鼓,是土家族古老的喪葬儀式歌舞。據有關史料記載: 「家有親喪,鄉鄰來吊,至夜不去,曰伴亡。於柩旁擊鼓,唱俚歌哀詞。」這種祭祀歌舞, 在古代巴人之後裔土家族的聚居區,世代沿襲,千古不絕。無論哪家死了老人,村民們聞訊而至,通宵達旦。這巴山舞叫做「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 夜喪鼓陪亡人。」在死者面前高歌狂舞,是土家人祭奠亡人、安慰生者的一種特殊方式,同時也是土家人對死亡的一種特殊理解。� 跳喪有歌有舞,舞的成分更重。整個舞場均隨掌鼓人的鼓點和唱腔隨時變換曲牌、節拍和舞姿。當唱到感情交融時,掌鼓者還會時而繞開鼓座加入舞者行列,時而用鼓錘在鼓上敲擊節拍。跳喪從音樂、舞蹈到歌詞內容,少有悲沉之感,音樂高吭歡快,舞步健美勇武。 但這種民間藝術形式只能在死了老人的特殊場合下才出現,它的表演、表現范圍受到了很大局限。對於這種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形式,不能廣泛地進行表現和傳承,民間舞蹈工作者覃發池看在眼裡,急在心裡,20世紀80年代,覃發池等民間舞蹈工作者對這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形式進行了大膽地創新,編制出一套適合於群眾自娛自樂的廣場舞蹈。 巴山舞由此正式走向世界。
長陽巴山舞自落地以後,就有廣泛的群眾性,為廣大群眾所接受並傳承。經過專業工作者的發掘,加工,推廣,更是把其強大生命力給綻放出來,表現出特有的色彩。
具有廣泛適應性
長陽巴山舞因為本質上是激起人們原始心底的一種呼喚,因此,一經問世便深受青睞。老年人奉為瑰寶,青年人視為愛物。《人民日報》海外版撰文指出:「當眾多的進口娛樂性舞蹈風靡一時之際,重山疊峰中的巴山舞卻占據了那麼多朴實的心靈,這種文化景觀,帶給人們許多思考,至少,它開拓、展示了一片獨特的審美領域。」從跳喪到長陽巴山舞,是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一次有益嘗試。巴山舞大膽地把跳喪從死人那裡解放出來,變祭禮性舞蹈為群眾自娛性舞蹈,賦予它新的生命。
結構注重經典性
在結構上,它打破原始跳喪許多舊程式和流行區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華,通過提煉實行綜合利用,重新結構而成,組合成「百鳳朝陽」、「半邊月」、「四合」、「風擺柳」、「雙龍擺尾」、「喜鵲登枝」等八個舞段。其動作姿態各異,但都具有身體上下顫動和胯部左右搖擺的特色。土家風俗原有「女人跳喪,家破人亡」的禁忌,但巴山舞適應自娛性集體舞蹈的特點,要求男女成雙成對,男女動作略有區別,這不僅使舞蹈氣質發生了新的變化,而且增加了新的色彩。
配樂注重時代性
巴山舞在音樂上為去其喪味,只保留了原始跳喪鮮明的節奏和有特色的鼓點,選用了當地人們所熟悉的與舞蹈情緒相吻合的山歌、民歌為基調,適當加以發展,並加進了弦樂伴奏,舞蹈音樂仍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編創注重娛樂性
巴山舞的編創把握住群眾自娛性舞蹈所具備的群眾性、科學性、自娛性、隨意性的基本特徵,所以它來自民間,又回到民間,像早春的燕子飛旋在千家萬戶,像七彩的陽光融進了新婚的洞房,像熊熊的篝火,燃旺了土家的歡樂,而且正如一位舞蹈學教授預言的那樣:「巴山舞或許會作為富於民族特色的集體娛樂舞蹈,而與世界優秀的民族娛樂舞蹈媲美。」
⑺ 巴中摩崖造像的獨特的巴中文化
巴中市位於四川東北米倉山南麓,東臨四川達州,西抵四川廣元,南接四川南充,北壤陝南漢中,是北高南低,貧困人口集中的大山區。總面積12325平方公里,轄一區(巴州區)三縣(南江、通江、平昌),172個鄉鎮,2355個行政村,人口370萬。
巴中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7000年左右,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屬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時為巴子國所轄,秦漢時為巴郡(今重慶市)宕渠縣所屬。東漢和帝元年(公元89年)劃宕渠之北(今四川巴中市、萬源、達縣之北,宣漢之西北一帶)置漢昌縣(志今巴州區巴州鎮),東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置巴西郡(今四川閬中保寧鎮)後由巴西郡所轄,北魏宣武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設巴中。1932年12月1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經陝南越巴山抵通江縣兩河口,25日解放通江縣城,1933年1月23日解放巴州,1933年2月1日解放南江,隨即成立中共川陝省委、川陝省蘇維埃政府,黨政軍首腦機關設通江。1933年6月首腦機關從通江遷入巴州。1993年10月設巴中地區,2000年改設巴中市,市府駐巴州區巴州鎮,人口25萬,系巴中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秦漢時,巴中境內有巴水(今通江河)、渝水(今南江河、巴河)縱貫全境,歷史上把這里稱「巴渝」。因兩河流域住居賨人(巴人中的一支)又把這里稱「巴賨」,漢高祖命名的「巴渝舞」即出於此。又因賨人喜歌舞、勇敢善戰,高祖伐賨人平定三秦有功,故首次建縣時高祖欽定為「漢昌」。明末清初,戰亂平凡,瘟疫泛濫,人口大量死亡,現住居民中百分之九十為清初「湖廣填四川」時移民來的巴人後裔——土家族人漢化後的漢人,另有少量的回民插居於漢人區之中。
巴中地處秦巴山區的米倉山之南,境內巴渝二水下通重慶,巴方巴人建成的迄今有3000餘年歷史的米倉古道(巴嶺路,沖晌大行道)是上連關中平原長安、下連蜀地成都的重要通道,因此這里也是黃河流域北方文化與長江流域南方文化的交匯之地。 巴中的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全市共有摩崖造像100處,多為唐代所造。其中,南龕、西龕、北龕、水寧寺造像為全國重點文物瞎培保護單位,千佛岩造像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巴州區的南龕造像156龕2100餘身;水寧寺造像27龕300餘身;西龕山造像59龕1900餘身;北龕造像24龕300餘身。通江的千佛崖造像51龕3000餘身,白乳溪魯班寺造像20龕,184身。以上6處造像規模較大,影響深遠,價值不凡。另外,還有道教故事造像一處,為巴州曾口鎮卧牛山造像6龕12身。
巴中摩崖造像特點甚多,造型精美,工藝細致,集聚了佛教各種派別的造像。以南龕摩崖造像為例,不僅有形式多樣的窟楣和邊飾雕刻,而且還飾以五顏六色的集束貫珠,帷幕流蘇,更顯示出了宗教神秘的色彩。有較多的飛天使樂,不僅樂器品牌眾多,而且飛天姿態各異,是巴中唐代宗教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工藝製作上以寫實手法為主,形象逼真,姿態婀娜,可與敦煌壁畫媲美。造像藝術較為民族化,世俗化,以豐滿健壯為美,服飾由佛教的「偏袒右肩式」、「通肩式」發展為中國式的「冤服式」。水寧寺造像全部採用高浮雕和圓雕的技法,表現出了人體形態的線條美,使造像顯得更為精美,1992年中國敦煌藝術研究院教授段文傑先生考察巴州石刻造像後題詞贊美:「水寧盛唐彩雕全國第一」,「巴中石窟、國之瑰寶」。 巴中的民族民間文化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價值極高。如「巴山民歌」,僅公開出版的民歌就達3000餘首。既有專唱生產勞動為主的勞動歌,也有教誨兒童的兒歌,既有在庭院休閑唱的小調故事歌,也有莊重嚴肅的祀典儀式歌。總之,下田有田歌,薅草有薅草鑼鼓,薅秧有薅秧歌。有修房造屋過程中石匠、土匠、木匠吟誦的各類儀式歌,有專用磨判唯於婚嫁習俗的哭嫁、坐歌堂歌,支客司押禮先生吟誦的酒禮儀式歌和報送各類柬文的禮儀歌,有用於喪葬習俗的祭奠歌、孝歌,殺豬匠獻剛鬣儀式中用的儀式歌,有抬行的報路歌,有背夫的巴山背二歌,還有請雨儀式歌,春官說春歌,騙豬騙牛止血歌,燒香拜佛的佛歌,巫師的訣術歌,嫁毛蟲、燒土蠶、送疙虱等兒童民俗歌……總之,在巴中七十二行行行都有歌可唱。其中歌唱愛情生活的茅山歌佔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民俗儀式歌中,祀典歌、訣術歌歷史最為悠久。在祀典儀式中特別強調語言的力量,在使用中必須用原創的語言,不允許即興創作,否則神靈聽不懂,達不到祀典的目的,巴中喪俗儀式中使用的各類禮儀文、出堂三獻和對靈三獻儀式均為明代抄本,所用的勸孝、教孝等各類孝文與《詩經》中的詩一字不差,如「蓼蓼者莪,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距今約3000年之久。巴中民歌中最多的七言格律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31年的《巴謠歌》,距今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歌詞:以規整的七言格律詩為主,五言也有,較少。如「賢妹長得白漂漂,好像豆腐才開包;才開包的嫩豆腐,輕輕一壓水長滮」。其表現手法採用傳統的賦、比、興,選用巴山人生活中最典型的事物,加以藝術化的高度概括和描寫,朴實自然,毫不雕琢,淺顯易懂。如「妹是鮮花香千里,哥是蜜蜂萬里來,蜜蜂見花團團轉,花見蜜蜂朵朵開」,用鮮花和蜜蜂這一特殊關系來比喻愛情是相互平等的,顯得十分切貼,生動而又十分准確。如巴山背二哥們在中午肚餓疲勞,爬坡走不動時,領隊便打柱放腔:「叫聲腳桿你莫火巴,上坎就到涼風埡,店老闆娘等著你,敞開胸懷喂娃娃,你要想吃她那熱饅頭,就慢步慢步往上爬」!
巴山民歌歌詞創作手法之高,想像之奇特,比喻之巧妙,韻律之和諧,音節之宏亮、自然,是與那些用助詞、嘆詞等虛詞押韻的花兒、《蓮花山情歌》、布依族《浪哨歌》、納西族《玉龍山情歌》根本不相同的,巴山民歌禁止用虛詞押韻。如「郎是蜜蜂飛上天,姐是蛛絲網屋檐,蜜蜂撲在蛛絲上,郎要高飛姐要纏」。又如:「河裡漲水沙浪沙,妹過跳蹬眼發花,你是哪家小大姐,要不要我來把你拉?對門哥哥莫來拉,我是蜜蜂撲過的花,我已開花結過果,莫在我身上想辦法!」巴山民歌抒發情感大膽直接、熱烈奔放、淳樸自然,這是其他民歌中少見的,如「陪郎玩耍五更天,懷抱小郎把氣嘆,閏年閏月樣樣有,為何不閏五更天!」,真是「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代李開先在《市井艷詞序》中寫到「真詩還在民間」,巴山民歌就是印證。
襯詞:在民歌中常見的襯詞總為虛詞,即主體「歌詞」加「虛詞」,其目的或達到字正腔圓或增其詠嘆意韻。巴山民歌的襯詞與眾不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實詞實句作襯詞襯句,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甚至某些民歌的主題全靠襯句來表現,這是其他地方民歌中找不到的,如《問郎幾時來》,主體歌詞為「太陽落坡四山黃,唱起山歌送情郎,情郎回家慢慢走,妹兒眼淚濕衣裳」。其主體歌詞和傳統襯句「花花扇兒搖」、「紅花對牡丹」、「十把紅筷子」、「綉球花兒紅」等有機地融為一體,妙趣橫生地表達出愛情主題。在歌曲結尾處出現了副歌:「抓住郎腰帶,問郎幾時來;今天不得空,明天要砍柴,後天才到小妹山上來!」這五句是緊跟主體歌詞最後一句「妹兒眼淚濕衣裳」分手時真情實感的描寫,回答了「問郎幾時來」的問題,好似川劇幫腔,達到深化、渲染主題的作用。
曲調:巴山民歌的曲調由宮、商、角、徵、羽五聲調式或「羽徵交替調式」上下兩個樂句構成。徵調式民歌主要是大調式大聲韻山歌。這種表現朴實、明快的大調山歌從北到南逐漸減弱。反映了北方大調式民歌對巴山民歌的影響。羽調式民歌從南到北逐漸減弱。反映了南方小調式民歌對巴山民歌的影響。交替調式是巴山民歌的最大特點,特別是羽徵交替調式最為普遍,這是南方小調民歌與北方大調民歌交融後的產物,如上個世紀50年代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金獎的通江民歌《豆芽兒蔥蒜葉》,就是一首典型的羽徵交替式,它與米倉山南廣為流傳的《送太陽》同曲異詞,是我國南北民歌交融形成的典範。
巴中民族民間文化還體現在許多古風古俗上,有創世神話《女媧補天》,有愛情故事《牛郎織女》、《董永》,有歷史人物傳說《章懷太子》等,也有史實傳說,如唐貞觀年間鎮壓巴人起義的《斬巴蛇》等等,更有歲時節令習俗中的春節,燈火節(元宵節)、清明節、端陽節、正月十六登高節,中元節(月半節)、中秋節、重陽節(老年節)以及民間宗教廟會:文昌會、觀音會、老君會、蟠桃會、佛祖會等;有人生禮俗中的「打三朝」、「辦滿月酒」、「開暈」、「拜乾爹」、剃頭禮,以六禮迎親的婚俗、坐花轎、支客司押禮先生的各種禮儀,辦生與祝壽、辦學酒等;喪葬禮俗仍保持傳統的「喪禮」和「葬禮」兩大程序,喪俗基本上是春秋時的遺風,其喪服、孝服、祭奠方式、屍體處理、入棺程序、陪葬物品、棺材格局等都保留了傳統的習俗,其葬法有「塞甘石岩」的「岩穴葬」、「吊棺葬」(懸棺葬)和「洞穴葬」。土葬有將屍體入棺土埋(墓坑葬)、墓穴吊棺葬(先用石頭修好墓穴,屍體入棺後用鐵鏈懸吊於墓穴壁上,上用石頭起拱後埋土),城市用公墓土葬骨灰盒的二次葬屬於火葬後的土葬;修建住房仍保留「看宅下基」、「架板築牆」、「上樑立柱」、「開門掃壩」、「祭祀新房」等一整套與自然崇拜、植物崇拜等相關的古老風俗儀式。其房屋格局有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三合院和大量的干欄式吊腳樓房、茅草土牆房,個別地方還有半洞穴半干欄式房屋。城市中還保留不少由傳統的櫃坊、門、天井、廳堂、廊、廡式和青瓦粉壁組成的一進三退堂的四合院住房;民間飲食習俗中有烤制丁缸酒、醪糟酒;煮老鷹茶、釅茶、烤茶、糖茶等;還有民間普遍風行「十大碗」的宴客風俗;食品儲藏仍保留了民間的煙熏臘肉習俗;手工技藝中的土法造紙在民間普遍流行,個別地方還有撞桿榨油、絞車榨油(俗稱「小榨油」,價格偏貴)。還有傳統印花布的印染技術、傳統竹編技術和石刻技術等。恩陽河的泥塑,通江的剪紙,通江、南江、巴州的根雕也比較有名。民間燒造技藝在巴中市普遍保留,南江的土漆加工技術,巴州鎮的土墨加工技術仍然存在;民間戲曲中的「爨壇戲」加「古彩戲法」表演在南江、通江、巴州民間流傳;四川最好、最活躍的皮影劇團及皮影製作在巴州(李玉湘皮影劇團、張學林皮影劇團);巴州棗林的民間曲藝說春是我國這一曲種僅存的種子,說春的人——「春官」現仍在巴中、陝南一帶活動。
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是巴中文化的基因文化。 綿延千里的大巴山,曾是一片風雲迭起的熱土,曾是一片血肉澆鑄的聖地。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從鄂豫皖向西實行戰略轉移,12月中旬抵達四川省通江縣,在此後的27個月時間里,建立了以通、南、巴、平為中心的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巴中革命歷史光輝燦爛,革命文物豐富珍貴,革命精神代代傳承。當年有12萬巴中兒女參加紅軍,4萬多人壯烈犧牲,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共產生了27名共和國將軍、128名省部級幹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徐向前、陳昌浩、李先念、張琴秋、廖承志、劉瑞龍、吳瑞林、傅崇碧等曾在這里浴血奮戰。全市現有館藏革命文物10619件,其中一級文物13件,二級文物132件,三級文物2926件,一般文物7648件。全市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3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3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另據2004年調查,全市有紅軍石刻和壁書標語、文獻、對聯、布告等文物802幅。
全市現有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劉伯堅烈士紀念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巴山游擊隊紀念館、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川陝省第四次黨代會舊址展覽館等一批紅軍文物展示陣地,其展覽館已達到9個,其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3個、「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個。2004年,國家啟動了「紅色旅遊」工程,巴中被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30條紅色旅遊線路之一(名稱為「川陝蘇區——紅岩精神」),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劉伯堅烈士紀念館、巴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被列入全國100個經典紅色景區。紅軍文化不僅成為了融入巴中人民靈魂深處的重要文化,也成為了巴中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主體文化,並正以閃光的文化精神特質代代傳承。
積淀豐厚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和光輝燦爛的紅軍文化構成了獨特的巴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