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桂林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僅有許多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還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去年,繼發源於桂林的廣西桂劇、廣西彩調入選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桂林市政府又積極組織有關部門發掘、搶救和整理散落於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於上月底評選出80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從中選出30項申報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桂林市文化局社會文化科,看到發掘整理的第一批桂林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分12大類,包括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曲藝、民間文學、民間手工技藝、生產商貿習俗、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縱貫桂林兩千多年歷史,內容豐富多彩、博大精深。 市文化局承擔發掘整理非物質文化的專家對記者說:透過這些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我們可以窺探到桂林璀璨的歷史…… 源自遠古的天籟之音 在桂林從事20多年文物考古和民間文化藝術發掘工作的高級文化研究人員塗桂生告訴記者,他到興安縣實地調研首次聆聽「賀郎歌」時,感覺非常美,就像是聽到來自遠古的天籟之音。 流行於興安縣城周邊鄉鎮的「賀郎歌」又稱為「花燭詩」,興起於公元前200年左右,是人們祝賀新郎娶親並大鬧洞房時詠唱的歡快小曲,可獨唱、對唱、小合唱和領唱,分「賀郎」、「移花」、「送郎」三部分。1952年,興安縣的歌手攜「賀郎歌」參加全國首次民族民間文藝會演,受到好評,中央領導還請演員進中南海進行專場演出。 桂林的民間文學、藝術、戲曲中,有許多源遠流長的精粹,除廣西桂劇、廣西彩調已入選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外,去年共有34項入選桂林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塗桂生說,清末出任台灣巡撫的灌陽人唐景崧,晚年隱居桂林榕湖畔,改造原來的地方戲劇創立了廣西桂劇。抗戰時期,桂林曾經是抗戰文化中心,歐陽予倩、田漢等戲劇大師進一步完善和升華桂劇,使這一劇種位列中國十大戲劇之一。桂劇是文學性、藝術性、觀賞性都非常強的綜合性舞台藝術,上百年來深受廣西各地百姓喜愛。 資源縣八角寨的100多個山水傳奇故事誕生於隋唐動亂時期,浸潤著佛教因果報應、抑惡揚善的文化思想,蘊涵著老百姓追求真善美、鞭笞假丑惡的人生價值觀。 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洗禮和淘汰,能沉澱下來、能根植於百姓中的文化,都有其閃光的地方。 流傳千年的特殊工藝技術 是金子,總會發光。 桂林一些非常有價值的民間工藝、生產與生活技術,能傳承成百上千年,除了它們本身的價值外,往往與歷史大事、歷史名人息息相關。 公元前204年左右,秦軍屯兵興安十多年開鑿運河靈渠。來自北方的秦兵不習慣吃南方的大米,將大米加工做成面條式樣的食物,於是誕生了桂林米粉。如今,米粉成為影響桂林人最深遠的食品文化,有半數的桂林人每天熱衷於吃米粉;不少的桂林人到外地出差回來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去米粉店吃一碗米粉;凡有紅白喜事,主人都會准備米粉招待客人;病人住院胃口不好,常選擇米粉進食…… 清朝的乾隆皇帝身體欠安,不想進食。出生臨桂縣四塘鄉的宰相陳宏謀,拿出家鄉的豆腐乳請乾隆皇帝品嘗。乾隆剛將一小點金黃、細膩、香醇的豆腐乳送入口,就大贊「天下又多一絕美味食物」,胃口大開。此後,桂林豆腐乳成為宮廷貢品和送禮佳餚。 早在元末明初,部分瑤族和壯族群眾為躲避戰亂,逃到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海拔1100公尺的大山上生活,將坡度26度至50度的山脊開發成一級級的梯田,打造出震撼世界的人間美景——獨特的梯田風光。 在千百年的生活中,桂林各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出工藝精湛、品味奇特的食品、物品、景觀,極大地豐富了地方特色文化和自己的生活。 在全國首次評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一位知名評委驚異地問廣西的有關人員:「怎麼不見桂林申報項目?很遺憾,僅桂林『三寶』的製造工藝就能叫響全國。」 其實,除了「桂林三寶」,桂林還有很多食品、物品的製造工藝、技術,都堪稱中國一絕,如恭城的油茶、荔浦的荔浦扣肉、龍勝的紅瑤服飾、侗族扎的草龍草獅等…… 有趣獨特彩的民風民俗 每年農歷5月14日,龍勝各族自治縣的泗水鄉都要舉行盛大的「打旗公」游戲體育活動,男青年扛著旗子出現在田間。小孩抓起泥巴向他們身上投去,攆得扛旗子的人東奔西逃,惹得觀摩者捧腹大笑。 這一運動誕生於東漢時期,當時,瑤族人民為對抗朝廷官兵的欺壓,從小訓練孩子們懂得用石頭、木棒抗擊敵人,每年進行一次集中檢閱。就是這樣一件嚴肅的事情,瑤族人民將其改造成具有浪漫色彩的游戲體育活動。 起源於元末明初的全州縣「兩頭扯」婚俗,充分體現出瑤族人民樸素的男女平等思想。為逃避戰亂,被稱為「標敏」的一支瑤族先祖從江西遷徙到全州縣的東山鄉,並創立了「兩頭扯」婚俗。這種婚俗規定,青年男女結婚後要共同贍養雙方的父母,過年過節夫妻要孝敬兩邊的父母,農忙時節夫妻要到雙方的父母家中干農活;另外,雙方的父母家中的田地、財產、收成的作物,夫妻倆也能按比例獲得分配。「兩頭扯」婚俗,為瑤民間建立平等和諧的社會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文化基礎。 近10年來,有一支長發美婦的表演隊伍活躍在南寧、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她們就是來自龍勝各族自治縣的紅瑤婦女。紅瑤婦女非常珍愛自己的頭發,把留長頭發視作美麗和高貴。女子一生只在16歲舉行成人儀式上剪一次頭發,因此,紅瑤婦女都留有美麗的長發。只有56戶人家的黃洛瑤寨,竟有60多個女子的頭發長度超過100厘米,最長的達208厘米。長發瑤女在清澈湍急的小溪里集體洗頭,那可是難得一見的絕景。 記者在高級文化研究人員塗桂生的引導下,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條特殊的時空遂道,在光輝燦爛的桂林古文化里游歷觀摩,流連忘返。 見記者對桂林非物質文化著迷得難以自拔,塗桂生熱情地說:「老弟,別太心急了,桂林非物質文化的內容非常豐富,夠你著迷一輩子呢。只要你有興趣,以後我陪你到各縣走走。」
2. 桂林三月三的民俗文化
桂林三月三的民俗文化介紹如下:
1、擺祭壇做法事
在祖神廟里消棚擺祭壇, 供豬、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飯,請師公班和道公班來做法事,祭祀祖神「婭浦」,祭壇四周高掛各村寨送來的幡旗。
2、抬祖神「婭浦」巡遊
用彩轎拾出「婭浦」,吹奏八音,師公扮「駱垌」(即戴儺面的鳥神和蛇神)跳舞開路,巡遊各村寨,驅邪祈福。
2014年1月13日,壯族三月三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為廣西的法定假日(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
同年11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申報的三月三(壯族三月三)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12。
3. 廣西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廣西的: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59 Ⅱ-28 侗族大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63 Ⅱ-32 那坡壯族民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
181 Ⅳ-37 桂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209 Ⅳ-65 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
220 Ⅳ-76 彩調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6 Ⅳ-82 壯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370 Ⅷ-20 壯族織錦技藝 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
380 Ⅷ-30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455 Ⅸ-7 京族哈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
462 Ⅸ-14 瑤族盤王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
463 Ⅸ-15 壯族螞(蟲字旁加另)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
464 Ⅸ-16 仫佬族依飯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465 Ⅸ-17 毛南族肥套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 南族自治縣
494 Ⅸ-46 壯族歌圩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495 Ⅸ-47 苗族系列坡會群 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
509 Ⅸ-61 壯族銅鼓習俗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
515 Ⅸ-67 瑤族服飾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賀州市
以下是第二批的:
569 Ⅰ-82 壯族嘹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縣
657 Ⅲ-60 瑤族長鼓舞 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
739 Ⅳ-138 邕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780 Ⅴ-87 廣西文場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881 Ⅷ-98 陶器燒制技藝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
981 Ⅹ-74 賓陽炮龍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
以下是擴展名錄中的:
61 Ⅱ-30 壯族三聲部民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
129 Ⅲ-26 田林瑤族銅鼓舞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縣
4.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1、壯族歌圩
壯族歌圩,壯族民俗。「歌圩」是壯族群眾在特定時間、地點舉行的節日性聚會歌唱活動形式。源於氏族部落時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動。主要在春秋兩季舉行。
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間為最盛,農歷三月初三舉辦的次數最多;秋季歌圩集中於農歷八九月,尤以中秋節為最佳日期。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擇配和賽歌賞歌為核心內容,同時還兼有戲劇、曲藝、體育等文化娛樂活動。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壯族銅鼓習俗
銅鼓是中國南方古代濮、越人創造的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布量最廣。
廣西西北部和貴州南部接壤的紅水河流域是保留銅鼓文化最豐富的地區,至今還在使用銅鼓的民族主要有屬壯侗語族的壯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屬苗瑤語族的苗族、瑤族和屬藏緬語族的彝族,這些少數民族素來有在節日慶典和喜喪祭祀等日子擊打銅鼓來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
3、劉三姐歌謠
劉三姐在廣西民間被視為「歌仙」,劉三姐故鄉宜州是劉三姐歌謠流傳最有代表性的地區。劉三姐歌謠豐富多樣有生活歌、生產歌、愛情歌、儀式歌、謎語歌、故事歌、創世古歌等。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詩性特點和鮮明的民族性。傳承完整傳播廣泛。
劉三姐歌謠顯示了中華民族民間傳統藝術活態文化的魅力,不僅具有見證民族歷史和情感表達方式的文化史研究價值還有美學等多種方面研究價值。
4、彩調
彩調,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分地區。各地名稱原先不一,起源地桂北桂林一帶稱彩調,柳州、河池地區和梧州部分地區稱調子戲,陽朔以南稱「採茶戲」、「彩燈」,左、右江一帶稱「大採茶」、「嗬嗨戲」。
1955年以後統稱「彩調」。音樂唱腔屬聯曲體,分板、腔、調三類。同一曲調可根據表現內容的需求,在板、腔上加以變通。戲劇表演富有地方特色,尤以舞扇子、手巾、綵帶見長。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壯族民間故事「百鳥衣」
「百鳥衣」是壯族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它敘述貧苦農民古卡的妻子依娌,被土司搶掠。依娌囑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鳥,用羽毛製成神衣,百天為期,到州府相會。古卡歷盡艱辛,製成百鳥衣後,按時來到州府。古卡借獻衣之機殺死土司,夫妻倆雙雙把家還。
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壯族人民,爭取自由的堅強意志。2007年,民間故事「百鳥衣」被列入廣西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廣西與美食相關的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哪種類別數量最多
廣西與美食相關的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各種米粉類別數量最多。例如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米粉,欽州的豬腳粉,南寧的老友粉,真的是粉的天堂在廣西。柳州螺螄粉可以說是目前被各大網紅炒得最火的一道螺螄粉了。
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特色名吃,湯料配製的方法獨特,具有酸,辣,鮮,爽,燙的口感,深受廣大年輕人的歡迎。這道美食目前已經被列入廣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西非遺美食介紹
廣西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米粉也是特別的出名,它是桂林市的一道傳統小吃,主要是用早秈米和鹵水為原料製作而成,也是桂林男女老少早上最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吃著柔韌,爽滑可口。這種米粉現在可以說是已經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友粉是廣西南寧市及周邊地區的地方風味小吃,是南寧傳統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鮮辣,湯料香濃,具有開胃解膩,驅風散寒,通竅醒腦的獨特功效,屬於桂菜。老友粉源於老友面,其名來自一段兩位老友間的故事。
南寧老友粉與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同為廣西三大米粉。2007年,入選南寧公布的首批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入選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 桂林文化遺產有哪些
仡佬族高台舞獅,是正安地域仡佬族的一種傳統習俗,仡家人慶的在春節或重大喜日子都要舞獅助興,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被譽為百獸之王,給埋岩慧人以威嚴,勇猛之感;五馬棋,又稱和尚棋,是貴州仡佬族的傳統棋類,流傳於正安,務川,湄潭等地區的兩人傳統棋類,有兩種玩法,一種為老虎棋,一種類似西藏夾棋;黔北花燈,花棗襲燈戲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各地的一種傳統曲藝,特徵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仁懷後山苗族蠟染技藝,苗族蠟染在圖案題材卜獨具特色,並將內容和形式巧妙地融合一體,分為蝴蝶紋,龍紋等;黔北民居建築木雕技藝彎答
7. 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哪些呢
網頁鏈接桂林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