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運用新媒體弘揚傳統文化
用新媒體弘揚傳統文化的方法有很多,但宗旨只有一個,就是讓更多的人能認識傳統文化並能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B. 如何發揮新媒體在企業文化中的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互聯網、移動通訊為主要載體的新媒體快速崛起,新媒體以其開放性、互動性、多樣性、靈活性、及時性等特點,不僅對傳統媒體產生較大沖擊,而且越來越深地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對大型企業產生很大影響,尤其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極大。文章主要論述了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產生的影響以及如何發揮好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 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分支之一,和同為意識形態的媒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歷來非常重視媒體建設,企業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自辦媒體,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一方面承擔著塑造、傳播、弘揚企業文化的責任;另一方面本身又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多年來對企業的文化建設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以網站、手機報、微博等為代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對傳統媒體產生沖擊;另一方面豐富和延伸著傳統媒體的功能,使企業文化建設的手段和形式更多樣、更豐富、更受歡迎,對企業文化的建設產生了更多、更大、更直接的影響。正面的影響主要是:企業文化的載體更加豐富,形式更加靈活,傳播更加有效,特別是對年輕一代影響力的加大,這對於企業文化的繼承、創新、發展,更好地適應時代、適應市場、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都有極大的好處,特別是新媒體的互動性,可以更多、更好地集思廣益,充分發揮群眾的參與性。在豐富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的同時,使文化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充滿活力。但是,新媒體的開放性、互動性可不可控性,又使得傳播的內容過於多元化,出現不同的聲音,甚至雜聲、雜訊、對企業文化產生不良的影響。多元的文化需要多元的傳媒,企業的文化建設也需要新媒體的豐富和滋養,新媒體和新文化是一對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提升的「兄弟」。
2 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要作用
2.1新媒體是企業品牌和形象宣傳的窗口
打造企業品牌,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新媒體由於其特殊的屬性、豐富的功能、多樣的手段,對於傳播企業文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企業品牌和形象宣傳的重要窗口。人們可以透過企業網站、手機報、微博等載體,了解企業的各方面信息,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管理者一起充實、完善、豐富企業文化,一起擦亮展示企業品牌和形象的窗口。
2.2新媒體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橋梁
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文化的內核。新媒體承擔著溝通企業與社會、產品與市場、管理者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
的橋梁,這座橋梁不是單向傳播,而是雙向交流、 溝通互動的。這樣能夠更好地交流意見、取得共識,實現核心價值觀對人的影響 和人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豐富和提升,通過這座橋梁,企業的價值和員工的價值達成統一,共同提高,企業的文化建設隨著核心價值觀的潛移默化而得到升華。
2.3新媒體是企業管理理念傳播的通道
企業管理理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撐,管理理念其實也是一種文化觀念,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使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不斷地融入企業文化,才能讓企業的管理理念得到認
可,使企業文化落到實處,得到提升。
新媒體正是實現兩者交融提升的通道,而且是一條高速、高效的通道。新媒體的靈活、多樣、快速等特點,可以把抽象的理念變得具體,把理性的理念變得感性,把刻板的理念變得生動,從而通過媒體的傳播,使得管理理念更好地被職工認可和接受,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使理念得到提高,升華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4新媒體是提升職工文化素質的平台
再好的企業文化,也離不開職工的參與、實踐和建設。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取決於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因此,提升職工文化素質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關鍵環節。新媒體是提升職
工文化素質的很好的平台。通過這個平台, 職工可以獲得海量的信息,可以學到各方面的知識,可以和最好的老師交流互動,可 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提出自己的建議、交流自己的心得,而且新媒體方便實用,可以隨時隨地自由學習、交流,可以對學習交流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使得學習變得簡單、簡潔和簡便。
3 辦好新媒體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大、作用多,但是,由於新媒體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變化,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不夠以及從事新媒體的人才缺乏等原因,在建設、維護、使用新媒體,辦好新媒體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期待我們不斷努力,盡快破解。筆者認為,當前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好新媒體的作用應當首先解決好以下3個問題:
3.1注重對新媒體平台的開發和利用,實現媒體傳播的多樣化、現代化
目前,企業使用較多的新媒體平台主要有企業門戶網站、 企業手機報、
企業微博、企業貼吧等,門戶網站是新媒體平台的基礎,也是連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平 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對於企業文化建設來說,
要在利用好傳統媒體形成的讀者群、閱讀氣氛和認知度的基礎上,搭建好網路平台,通過網路平台的集納和鏈接功能,對上共享傳統
媒體的資源,對下延伸新媒體功能,開發手機媒體、
企業微博等,使之成為吸引職工,交流信息,聽取民意,引導輿論的新途徑。所以,企業要重視和發揮微博的作用,使其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助推器、放大器,以小博大,揚長避短。
3.2注重對新媒體平台的維護和管理
對新媒體平台的維護管理是目前許多企業的短板,網站建起來了,卻很少更新內容;微博開通了,卻無「話」可說,有「問」不 答。要發揮新媒體的作用,
還是要在維護管理上下功夫,這是因為,新媒體是企業展示形象的窗口,需要把最好的東西展現出 來;新媒體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唯有豐富、
新鮮的資訊才能吸引人的眼球;新媒體是聽取民意的通道,需要時時和大眾互動;新媒體是觀察輿情的哨卡,只有時刻關注輿論動態,才能做到未雨綢繆,因勢利導。我們要下大力氣對新媒體平台進行維護管理,及時更新內容,時刻關注輿情,認真回應互動,傾聽群眾呼聲,切實發揮好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3.3注重對新媒體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提升新媒體的運營水平和管理水平
新媒體是建立在信息技術上的平台,信息技術的核心是人才,因此,運營管理新媒體的核心是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新媒體人才需要既懂技術,又懂市場;既懂媒體,又懂文化的復合型人才。一方面要發現人才,引進人才,一方面又要使用人才,培養人
才。通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來提升新媒體的運營和管理水平,通過新媒體平台的運用管理,培養和鍛煉媒體人才隊伍、文化人才隊伍,來實現新媒體健康發展,企業文化建設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4 結束語
市場經濟形勢下,企業要快速發展,做強做大,企業文化建 設一定要加強,與時俱進、
不斷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深入挖掘、科學運用新媒體對於企業文化的影響力、推動力,搭好新媒體的「舞台」,唱好文化建設的「大戲」!
C. 如何發揮新媒體在企業文化中的作用
新媒體營銷中,不管是門戶網站的鏈接廣告、圖片廣告亦或是搜索引擎網站的關鍵詞廣告,都對用戶群體進行的是准確定此塌位。在營銷的過程中,一切都是基於人、賬戶和關系網路的關聯,所以一切的需求和潛在的消費願望都可以被記載、計算和歸納。
互動性、溝通性強在新媒體時代,用戶創造新內容或想法,而企業提供推廣平台,同時確保產品的多樣化和創造性,企業與用戶共同分享利潤。通過新的第三方,也能收獲大批忠誠的可靠性高的宣傳。在新媒體平台上集聚的圈子中,個人往往希望能夠通過平台把自己的作品或觀點向志趣相投的其他人公開展示,並迫切希望得到圈子其他人的認可,因此,能夠提供這種功能的平台或終端將受到他閉跡們的高度尊重。
運行成本低企業通過建立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官方賬戶,給予客戶群體免費的開放平台並進行信森態圓息資源的交換與溝通。這種形式提供了低成本的平台和傳播渠道。在傳統媒體時代,為了實現廣告的大范圍傳播,大量的資金需要被投入到營銷廣告的推廣中;而在新媒體時代,有創意、有價值的營銷內容會更容易獲得廣告受眾的認可,由此實現低成本的傳播。運用新媒體營銷,企業一般只需投入成本去製造有吸引力的信息、及時地發布信息、定期維護信息並做出反饋等,就能基本達到企業營銷范圍的廣度,而這些投入相對於傳統媒體營銷方式要求的大額的廣告投入而言相對較低。在運營方面,新媒體營銷可以為企業節約大量的成本,提高企業的推廣效率。
新媒體營銷越來越成為企業的「必爭之地」其在企業間的競爭地位加強,尤其在於對新媒體專業人才的獲取、對「頭部內容」的占據以及對人流量的吸引等。盡管有些成熟企業在產品市場佔有率方面已經有較大優勢,但是為了穩定其已有消費市場,成熟企業也在不斷運用新媒體穩固其在已有領域的統治地位。因此,新媒體營銷在企業中的運用已然是一個整體趨勢。
D. 如何利用新媒體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
將新媒體運用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
1、加大資金投入,組織人力物力,研究和開發包括視頻收集處理、文檔加工、數字化圖書館等技術手段,根據不同性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別,開展科學詳細地的數字化整理和歸檔工作。這里的整理不只是簡單的信息復制,還包括信息的再加工和再創造,並盡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原始性和准確性。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平台的建設,讓遺產找到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構建由多種形式和載體組成的「活的記憶」。
2、數字化平台除了具備基本的信息查閱功能和圖像視頻展示功能外,還要具有和公眾之間良好的互動功能。非遺數字化平台的建設一方面是為了實現數字化保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平台的多媒體功能,讓非遺資源得到更好地傳播和傳承。因此數字平台的建設要兼顧普通公眾的接受程度,做到專業化和大眾化兼顧。平台不僅可以免費查閱、下載非遺資源,還鼓勵公眾提供上傳散落在民間沒有得到統一保護的非遺資源,由政府機構進行適當的獎勵。
3、利用各種新媒體對活動進行報道,讓非遺資源第一時間近距離地走進公眾。可以通過數字化平台、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以及QQ空間等媒介開展一些視頻展演、有獎競猜、「我與非遺的故事」為主題的徵文等線上活動,激發公眾參與活動的熱情。在發布信息或者開展線上活動的時候,要圖文並茂地設計好相關模塊,只有文字或者單純的圖片堆積,不會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4、以傳統手工技藝為切入點,通過文化藝術地包裝,將其衍生品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集中展示出非遺文化元素,與旅遊文化相結合投入市場。同時,在非遺創意產品投放市場前要樹立品牌保護意識,特別是知識產權的保護。產品成形後,就要有針對性地開拓非遺創意產品的市場銷售渠道。重點培育一批市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並爭取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5、此外,非遺創意體驗是非常有效地開發市場的途徑,通過各種新媒介的宣傳推廣,開發「非遺旅遊專線」,讓遊客體驗傳統影子戲、剪紙、雕刻等非遺項目,親身體會非遺資源的魅力所在。充分地結合新媒體開展以上工作,可以使非遺資源的保護形成一個生態的循環系統工程。不僅為非遺資源的保護開辟了新的路徑,還為旅遊市場的開發進一步提升了空間。
E. 新媒體如何引領文化潮流
閱讀泛濫的時代、快餐閱讀時代,新媒體更受關注,因為片便捷。每天職場人員上下班途中,習慣性的看各新媒體推送的軟文,這就是新媒弊賣團體。
新媒體如何引領潮流呢,首先需要做到幾個方面:
第一內容不要太長篇大論,簡潔,六要素齊全,避免內容特別厚重;
第二不要不使用圖片,租橘只是大段大段的文字,多多使用圖片和視頻,增加趣味性。
如何引領?
第一,做到內容文章的實時性真實性動態性;
第二,文章內容的短篇性輕度性吸睛性;
第三,自己做的新媒體平台共同聯合形成互聯網影響矩配耐陣,這樣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F. 新媒體形式下該怎麼發揚傳統文化
需要政府監督和支持,不要被一些人以炒作為目的來扭橋局曲問們的傳統文化,要真正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對傳統文化的發揚和保護,加大敏碰讓宣傳教育。對一些以其他目的扭曲中國文化的應該予以打擊和吵拿處罰。
G. 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對中國漢服文化進行符號化傳播
內容摘要:漢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在數千年的傳承過程中積淀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彰顯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在當下以互聯網為主導的新媒體時代,漢服文化藉助新媒體傳播渠道及傳播力量迎來了全新的機遇。本文在新媒體的視角下,分析了漢服文化通過新媒體傳播具有哪些特徵,探討了如何利用新媒體為漢服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漢服是具有中華漢民族文化特徵和內涵的民族服飾,於本世紀初在社交平台傳播,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漢民族歷代冠服的統稱概念。本文將視線聚焦於漢服在新媒體時代下其文化的發展與傳播,試圖通過分析漢服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徵,探索漢服文化的傳播路徑,為漢服文化實現有效傳播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漢服及漢服文化概述
漢服是中華漢民族傳承千年的傳統服飾,又稱華服、漢衣冠、漢裝。它並不是特指漢朝時期的服飾,而是指漢族人群從黃帝至明末清初這四千多年以來經傳承不斷改良的傳統漢民族服飾,是一種以華夏文明為中心發展而生的整體禮儀系統,包括衣冠、鞋履以及配飾、妝容等一整個穿戴體系。
漢服文化自成體系、源遠流長,在歷史的沉澱下,其傑出的漢族染織綉工藝和美學特徵體現著寬大包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內涵,是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與精神訴求。
二.漢服文化在新媒體時代下的傳播特徵
1.漢服文化在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下具有互動性。
在新媒體時代,漢服文化的傳播具有了交流互動性,漢服文化與大眾的關系也發生了轉變,由單向傳播轉變為現在的多向傳播。用戶不再像過去那樣是孤立的單向信息接受者,只被動地接受,而是成為了漢服文褲咐化轉播的一個樞紐,可以更多地參與到漢服文化的傳播中,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之一。
每當漢服文化傳播者把漢服文化的內容在網路中進行發布後,所有的信息接受者能第一時間接收到,並做出反應,同時,可將漢服文化再次轉發給另外的受眾,進而實現漢服文化傳播發展過程雙向互通互動這一基本特點。
用戶們通過各類平台可以與個人或群體成員進行互動。用戶和信息傳播者之間、用戶和用戶之間可以通過留言評論的方式進行交流,從而使雙方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實現雙方的緊密聯系。同時,被共同的信息所吸引的漢服愛好者們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在大量的互動後會進一步加強,以此激發出情感共識,這些共識再促使人們對漢服文化進行分享傳播,讓漢服文化更深人人心。
2.漢服文化傳播形式極具多樣性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漢服的傳播形式變得豐富多樣。有微博這類公共社交廣場,來實現信息的自由流動和圍觀。漢服文化愛好者藉助微博平台記錄生活,發布與漢服文化相關的內容幫助更多人了解到漢服文化。尤其是在大型漢服文化備攜活動期間,藉助微博熱搜以及微博話題榜,漢服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也有微信公眾號或新聞客戶端,多由專業人士撰寫發布有關漢服的更深度的報道和科普。也有抖音、快手這類視頻軟體以直觀生動的視聽呈現形式平台,其內容製作簡單、視頻時間短,碎片信息形式、傳播十分迅速,用戶可以在碎片化時間中接受漢服文化的熏陶與學習。漢服文化在新媒體的幫助下,利用多樣化的傳播形式,得到了大力的推廣。
3.漢服文化在新媒體時代下的傳播具有自由性
新媒體時代下,漢服文化在傳播上實現了自由性。自由性體現在時間、空間和人群上——信息在新媒體時代的傳播打破了以往的時空、人群的限制。每個人都有權利利用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在任何有網路信號的地方,通過各種線上平台,隨時接受與發散新的傳播,從而實時、即時地獲取外界的各類信息、做出相應反饋。同時,漢服文化在新媒體技術下的傳播空間更廣闊,范圍也更大,時間也更加久遠,不管是處在同一棟樓上下層的鄰居,還是相隔千萬里的地球兩端,只要通過互聯網傳送消息,都是一樣地幾乎可以在信息發出的同時收到該條信息,這也實現了漢服文化的全球化傳播。
三.新媒體時代漢服文化傳播的有效路徑
1.優化新媒體傳播漢服文化的內容
首先,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可以通過大數據使漢服文化的內容更具個性化。在推送前,先根據每個用戶的媒體使用習慣,進行數據分析和計算,然後在海量的漢服文化內容中,篩選出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向每個用戶進行精準推送,以提高用戶的滿意度,獲得更多關注,培養用戶黏性,以形成穩定的受眾需求機制。
其次,可以通過製作獨具特色的高質量漢服文化內容來吸引受眾,還原經典、注重原創、保持創新。傳播者可以根據漢服的特點將漢服與其他元素巧妙地結合起來,胡滾純開發漢服類互動游戲、製作漢服文化類動畫、打造漢服文化線上博物館等,利用多種形式來吸引更多的人去關注並自發地傳播漢服文化。
2.提高漢服文化傳播者的素養
目前部分漢服文化傳播專業人才與漢服文化傳播組織人員對於網路平台建設的核心技術了解不夠充分,尚未對各類新媒體傳播平台形成有效的利用手段,新媒體平台運營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及漢服文化傳播組織人員寥寥無幾。所以,對漢服文化傳播從業人員的新媒體平台操作及運營等相關新媒體技術的培訓,從而提升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是當前推廣漢服文化、擴大漢服文化影響力地首要任務。
同時,由於漢服文化目前主要的傳播任務大多還是依靠業余的漢服文化愛好者們,但漢服愛好者中能夠對漢服文化的歷史、美學考究、製作工藝、文化背景等文化要素深入了解的仍佔少數。由於漢服愛好者們缺少對於漢服專業知識體系的系統認知,容易讓廣大受眾誤讀,對漢服文化的傳播反而是一種阻礙。因此,除了要提升漢服文化傳播專業人才的媒介素養外,還應增強漢服愛好者們的專業素養,使之掌握漢服文化的深層次內涵,營造專業的漢服文化傳播氛圍,專業人士與愛好者們齊心協力共同提高,方能有效地促進漢服文化健康、有內涵、有文化、可持續的發展。
3.開拓漢服文化多元化傳播渠道
想要漢服文化得到更多人的青睞與喜愛,好的傳播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新媒體時代,多元化的傳播渠道為漢服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文化傳播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受眾群體。在當今網路快速發展下,就有這樣一批擁有著數以百萬粉絲且活躍於「兩微一端」的自媒體,他們的出現,無疑給文化傳播帶來了很多的借鑒意義。漢服文化的傳播,就可以通過「兩微」的方式,即微信與微博。對於微信來說,除了可以合理利用公眾號平台,讓運營者每天搜集整理相關歷史、典籍、鑒賞等內容定時推送,還可以加大互動,積極開展攝影、文創等活動,篩選優質作品進行推廣傳播。此外,當後台掌握了一定數量穩定的「粉絲」後,可搭建文化交流群,極大地發揮交互功能,提高傳播范圍。相對於微信,微博作為廣場類平台則在傳播上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多粉絲,高話語權,「意見領袖」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文化傳播推波助瀾。通過協商溝通,可以與之合作,在熱門話題中進行推廣,充分發揮「粉絲」效應,讓漢服文化產生裂變式的傳播效應。
當然,新媒體時代文化傳播不單單局限於文字、圖片的刻板闡述,還通過短視頻、微電影等創新型視聽語言符號。通過抖音、快手等視頻社交平台可以讓受眾更直觀、更全面地了解漢服文化。同時,也可以藉助在直播中設置相應的問答、抽獎類活動的方式來增加受眾的參與度,讓人們在趣味中感受漢服文化的魅力。
漢服不僅是一種服飾文化,更是我國禮儀的象徵符號。新媒體時代下,漢服文化的傳播具有了交互性、多樣性和自由性的特徵,在此基礎要想繼承和發揚漢服文化,必須不斷加強各大漢服文化傳播平台的建設,提高漢服文化傳播者的綜合素養,不斷創新探索,創作出更優質的內容使得漢服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晨薇.新媒體環境下「漢服文化」傳播現象研究[D].吉林大學,2020.
[2]張瑩瑩.新媒體時代短視頻對非遺文化傳播的影響研究[J].傳媒論壇,2020,3(22):28+30.
[3]楊靜.新媒體時代豫劇文化傳播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21(05):30-31.
[4]祝苗.典雅精緻,傳承民族文化經典——淺析漢服文化的發展與現狀[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04):38-39.
H. 新媒體時代,如何利用網路傳播文化信息
新媒體在引領潮流上有獨特的優勢
正是利用這些優勢,潮流的引領變得更加便捷迅速。
1、進入門檻層面:新媒體不像傳統媒體,特別是在時間上,比如電視廣告,再美再好的電視廣告最多30秒到一分鍾(電視購物和一些品牌MV不算),同時因為它本身的投放價格非常貴,所以再美好的品牌或者視頻都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展示,但是新媒體就不一樣了,特別是依託新媒體平台的自媒體們,可以用充足的視覺的講清楚一件事,比如近年非常紅的李子柒,她就是運用的新媒體平台打造一個能傳播中華飲食文化的系列視頻,這種節目形式是傳統媒體不敢想像的。
2、形式層面:新媒體能做到各種文化產品百家爭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各族人民充分的表達觀點,記錄生活,再利用新媒體獨有的流量管理程序,把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展示給更多的人看,看的人多了喜歡的人多了,那麼潮流就慢慢形成。
3、時效層面:新媒體通過手機終端讓新奇的文化潮流第一時間傳送到消費者面前,東京、紐約正在流行什麼,千里之外的消費者即刻就能知曉。
4、組合層面: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有效集合,傳統媒體服裝大製作(各大主流衛視的自製節目),新媒體負責媒介觸達並碎片化傳播,讓娛樂文化潮流24小時不間斷推送到每個人面前,人們根據喜好再從傳統媒體或者新媒體平台上觀看節目。這種互動式組合式的玩法讓潮流觸達的面更廣。
I. 如何發揮新媒體平台優勢進行文化
藉助新媒體平台有效傳播傳統文化。許多新媒體平台自身既是具備通信功能的重要通訊技術平台,同時還是兼具跨媒體傳播功能性和可移動性的媒體平台。通過類似如手機、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渠道傳播傳統文化,是當前出現的一種文化趨勢。第一,數字報刊形式實現「點對點」。手機報作為新興的數字報紙,利用手機的彩信功能,將傳統報刊的權威性與移動媒體的便捷性有效結合,是傳統文化藉助新媒體傳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第二,碎片化的媒介體驗開辟獨特路徑。無論是近年來興起的微信,還是產生巨大影響力的微博,在發送信息的同時推送圖片、音頻、視頻等,都是具備碎片化的文本特質。毫無疑問,這種碎片化的文本已經被廣大受眾所接受,並且與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後,會產生一種獨特效果。比如,元宵、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前後,運營商和相關部門均會通過新媒體傳播傳統文化內涵及蘊含的民族精神,並形成線上線下的廣泛互動。第三,娛樂化的手段實現對傳統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近年來,人們已經開始探索採用游戲、音樂等形式傳播傳統文化。有的游戲注重將傳統文化資源移植入游戲場景畫面和人物形象、道具裝飾等方面,有的游戲甚至直接套用中國古典經典文化中的盤古開天地、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資源。此外,具有濃郁傳統文化氣息的音樂鈴聲的推送,也為當今中國的城市文化中刮來一陣清新的傳統文化之風。
「微傳播」形式是新媒體傳播傳統文化的力量之源。「微傳播」堪稱整個新媒體傳播的力量之源,其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微傳播」是指以網帖、博客、手機簡訊、彩信、飛信、QQ、MSN、戶外顯示屏以及後來興起的微博、微信等為媒介的信息傳播方式;狹義的「微傳播」則專指以微博為媒介的信息傳播方式。「微傳播」之「微」,在於使社會上的每一個微小個體都可以自由地發出「微聲音」。這些「微聲音」可以是一段話,可以是一張圖片,也可以是一段音頻或視頻,甚至只是一個表情符號……它們通過手機等「微介質」傳播出去。人們通過按鍵操作、滑鼠點擊等簡單的「微動作」就能完成選擇、評價、投票等功能,從而獲得一種「微體驗」。這種「微體驗」既不同於傳統媒體的線性傳播,也不同於網路媒體的網狀傳播,而是一種裂變傳播。這種傳播形態的傳播速度之迅捷、傳播密度之深密、傳播方式之便利,遠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擬的。這種信息傳播形態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在傳統文化的傳播活動中顯現出強大的威力。
利用新媒體傳播傳統文化要注意興利避害。對於新媒體的崛起,許多人懷有強烈的憂患感——擔憂對微博、微信的過度熱衷,反而造成個人與現實社會隔離;擔憂微閱讀的流行,造成深度閱讀的缺失;擔憂微電影良莠不齊,傳遞負面價值觀……在憂患者眼中,新媒體的表情上總傳遞著負面情緒。樂觀者每天活在天堂,悲觀者每天活在地獄,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迥然不同。如果負面情緒的蔓延,締造出無數的悲觀者,那無疑將是新媒體的最大憂患。於是,許多人開始唱衰新媒體——「微博末日」、「微電影走向末路」、「微閱讀失去青睞」等說法一度甚囂塵上,甚至有極端者將對新媒體的喜好定位為「惡習」,欲除之而後快。其實,如何興利除害,我們應該用一分為二的辯證眼光去看。2011年,大學生劉嘯宇用200元錢拍攝的一段片長僅為6分鍾的「微視頻」——《天堂午餐》,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竟達到了400萬次的網路點擊量。可見,新媒體可以成為傳遞「正能量」的主流渠道。為新媒體解除憂患,我們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積極傳播「正能量」。生活原本就是細微瑣碎的,新媒體卻可以在細微瑣碎中提煉出無限妙趣。當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引導,新媒體就可以傳遞出無限「正能量」,使人們得以「微笑著生活」。
正如狄更斯所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新媒體的成熟期還遠沒有到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新媒體運用還將日益壯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與之親密接觸。如何在滿足個體自由的同時,規避新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仍是對這個時代的一大考驗。
J. 如何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繼承發揚
時代的變遷,媒體的進步,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無線的發展空間,從古老的造紙術,到如今的媒體網路傳播,傳統文化經過了一次次傳播媒介的洗禮,至今依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文化是一個國家最好的代名詞,是一個民族,一個種群甚至全人類的發展痕跡,它記錄了歷史的滄桑變化,記載了人民辛勤不斷的奮斗史。對傳統文化進行記載和傳播是一個民族血液持續流淌的重要保障,血脈延續,精神不衰。
一、傳播媒介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歷史的洪流中,一代代的文化精髓被積累和保留著,持續傳承著,這個繁多而復雜的文化群體需要一個持久不衰的文化載體,傳播媒介的存在使得文化的持續傳承成為可能。在紛繁復雜的傳播媒介演變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克服重重磨難,一步步研究出了造紙術,隨後有完善了造紙工藝,使得文化的記載更加清晰可見。印刷術的出現克服了記錄困難繁雜的手抄工作,使得文化的傳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今天,藉助於網路和媒體傳播的傳統文化,具有更加可靠的傳承方式。如果說文化是流動的血液,那麼傳播媒介就是承載血液流動的血管,離開了血管的支撐,血液將會變得混亂並逐漸消散,而失去了血液的血管也很難發現其自身的利用價值。由此可見,傳播媒介與文化傳承息息相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傳播媒介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可靠的載體,使得文化的傳承經久不衰。
二、新媒體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播對策
1.加強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挖掘
傳統文化是我國傳承已久的文化精髓,保留至今,困難重重,我們要更加珍惜和愛護它們,以便更好的為後代儲存文化資源。文化遺產是我們國家發展軌跡的衍生品,是我們國家風風雨雨的象徵,必須加強對其保護和挖掘。新媒體時代,先進文化的沖擊下,很多人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破壞文化遺址、文物的現象比比皆是,必須從法律的角度對這些行為加以制止。此外,在保留和傳承現存傳統文化遺產的同時,也要盡可能的挖掘文化遺產,以便豐富文化遺產庫,更好的借鑒和發揚先人的文化結晶。
2.在新媒體語境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
時代的發展,帶來了先進的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播是一次沖擊,將新的傳播元素融入到傳統文化中,打造出屬於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北京奧運期間,「和」字的宣傳既彰顯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精髓,又融入了新的時代理念,將和諧發展推廣到世界范圍內,將和平傳播到每一個有戰爭的角落。此外,網路傳播中,很多傳統文化,都以不同的存在形式開始了普及傳播,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傳統文化精品的縮影。這些都是新媒體語境中,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體現。
3.促進優秀傳統文化佔領新媒體傳播領域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的精華與繁榮的象徵,是我國興盛發展的不竭動力。促進優秀傳統文化進入新媒體傳播領域,可以更好的推動其在我國人民之間的傳播與應用。常見的新媒體主要包括網路傳播、報紙傳播以及廣播電視等方式,這些媒體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接觸外界、了解新聞的途徑,在這些基本傳播媒介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播領域更加廣泛,影響人群更加廣大。由此可見,促進優秀傳統文化佔領新媒體傳播領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文化傳播與宣揚途徑。
4.通過新媒體推動優秀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的驕傲,是我國發展的見證,是我國歷史的寶貴痕跡,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對於促進我國的繁榮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較大的作用。傳統媒介下,優秀的傳統文化很難被世界人民接觸到,即使接觸到也只限於很少的一部分人群,難以普及傳播。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優秀文化的傳播可以藉助虛擬的媒介進行,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可以通過新媒介接觸我國的傳統文化,了解我國的悠久歷史,進而吸引更多的人來探讀我國的歷史,從而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與國際地位的提升。由此可見,新媒體的出現,使得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了世界,也使得中國發展走向了世界。新媒體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范圍傳播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千年來,風雨見證下,我們的傳統文化代代相傳,有些在傳承中逐漸消失,並湮滅;有些卻在歷史的洪流中歷盡波折存留下來,成為我國可貴的文化遺產。藉助於媒體傳播是文化遺產存留與傳承的基本方式之一。總之,文化發展的需要促進了傳播媒介的更新,而傳播媒介的進一步發展與進步也推動了文化傳承的腳步,可以說,傳統文化與媒介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佐相佑的關系。新媒體的出現大大擴展了媒介的范圍和傳播廣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進步,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播在融入新的元素的同時,更加的精純與普及。由此可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媒介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緊密聯系。